【亲测好评】酰胺缩合经验总结

合集下载

cdi做酰胺缩合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di做酰胺缩合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di做酰胺缩合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酰胺缩合反应作为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在药物和农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合成化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不断寻求高效、绿色和易操作的酰胺缩合方法。

而CDI (carbonyldiimidazole) 作为一种常用的活性酯试剂,已经被成功应用于酰胺缩合反应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CDI做酰胺缩合方法,并对其特性、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CDI做酰胺缩合方法的介绍、实验步骤和条件、反应机理解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综述近年来CDI做酰胺缩合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探讨CDI在酰胺缩合方法中可能的改进方向。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深入了解CDI在该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并对其潜在应用价值有所认识。

以上为“1. 引言”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对你的文章撰写有所帮助。

如需进一步辅助,请随时提问。

2. CDI做酰胺缩合方法的介绍2.1 酰胺缩合反应简介酰胺缩合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通过酰基化试剂与氨基化试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酰胺化合物。

这种反应广泛应用于药物、材料科学和有机合成等领域。

2.2 CDI的特性和应用领域CDI(1,1'-羰基二咪唑)是一种常用的酰基化试剂,在酰胺缩合反应中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

首先,CDI可以与各种含氮亲核试剂发生快速和高效的反应,形成稳定且高产率的酰胺产物。

其次,CDI对水分和氧气不敏感,因此在无需惰性气氛下也能顺利进行反应。

此外,CDI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并且可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来调控反应速率和收率。

CDI在有机合成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制备天然产物、医药中间体以及聚合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药物领域,CDI可用于制备抗癌药物、抗生素和激素类化合物。

在材料科学中,CDI可用于合成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聚酰胺、聚尿素等高分子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酰胺与酰亚胺的合成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酰胺与酰亚胺的合成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酰胺与酰亚胺的合成与反应一、酰胺的合成与反应酰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酸酐与胺反应生成。

酰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药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等。

本文将就酰胺的合成方法以及其一些典型反应进行介绍。

1. 缩合反应酰胺的主要合成方法之一是缩合反应。

常见的缩合反应包括酸酐与胺的缩合反应、酮与亚胺的缩合反应等。

1.1 酸酐与胺的缩合反应酸酐与胺的缩合反应是合成酰胺的常用方法。

这种反应一般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如用氨水或碳酸氢铵作为缩合试剂。

通常的反应机理是酸酐第一步与缩合试剂反应生成酰胺中间体,然后中间体被质子化形成最终产物。

1.2 酮与亚胺的缩合反应酮与亚胺的缩合反应是另一种常见的酰胺合成方法。

这种反应需要使用酸性条件,如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反应机理是酮第一步与酸催化剂反应生成亚胺中间体,然后中间体被质子化,生成最终的酰胺产物。

2. 氨解反应氨解反应是酰胺的另一种重要反应,通过此反应可以将酰胺转化为相应的酸或酰氯。

氨解反应通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如浓硫酸或浓盐酸的存在下。

3. 加热分解反应酰胺在高温下会发生加热分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胺。

加热分解反应是酰胺常见的一种降解途径。

4. 酰胺的亲电取代反应酰胺的亲电取代反应是酰胺进一步官能团转化的重要反应,通过此反应可以引入新的官能团。

常用的亲电取代试剂包括酸酐、酰化试剂、酰化剂等。

二、酰亚胺的合成与反应酰亚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酰胺与亚胺经过硫酸等催化剂的作用生成。

酰亚胺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且在药物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酰亚胺的合成方法以及一些典型反应。

1. 酰亚胺的合成酰亚胺的合成方法较为简单,常见的方法是将酰胺与亚胺反应。

催化剂常用的是硫酸或者硝酸,在室温下反应即可生成相应的酰亚胺。

2. 酰亚胺的水解反应酰亚胺的水解反应是其常见的一种反应,通过此反应可以将酰亚胺转化为相应的酰胺。

水解反应可以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常用的水解试剂有盐酸、氢氧化钠等。

酰胺合成方法总结

酰胺合成方法总结

酰胺合成方法总结上图是笔者以前做过的非常类似的几个关于酰胺缩合反应的例子,之所以举其为例,是因为其结构的类似性,但方法不同。

一般说来,酰胺缩合反应是相对简单的有机合成反应,但是其方法的广泛性是难点。

笔者将就缩合反应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方法,笔者也就简单的一带而过。

关于药化合成中的反应类型,一篇JMC(J. Med. Chem., 2011, 54,3451-3479)曾做过详细的分析,样本来自2008年GSK,Pfizer, AstraZeneca的139篇论文中所有的反应类型,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酰胺键的形成,占到所有反应的16%。

无独有偶,另一篇JMC(J.Med. Chem., 2016, 59, 4443-44458)对1984年和2014年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2014年反应频率最高的是酰胺键的形成,约占到全部反应数的50%左右(图1)。

酰胺化是有机合成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

合成酰胺的通用方法是先活化羧基,然后再与胺反应得到酰胺。

氨或胺与酸酐的酰化反应:酸酐与酰卤类似,亦能作胺的酰化剂,但酸酐的活性比相应的酰卤弱,因此其胺的反应速度比酰卤慢,反应可被酸催化,常用的催化剂为硫酸、过氧酸等,而最近发现LiCl为一高效的催化剂。

伯胺、仲胺均能与乙酐顺利反应,但脂肪族伯胺与乙酐反应往往生成N-乙酰化及N,N-二乙酰化的混合物,两者的比例与伯胺的结构有关。

当结构为RCH2NH2的伯胺乙酰化时,主要生成N,N-二乙酰化产物;当结构为RR1CHNH2的伯胺乙酰化时,则生N-乙酰化的混合物。

结构为RR1R2CNH2的伯胺乙酰化时,仅得N-乙酰化产物。

氨酯交换合成酰胺:一般酯的氨解通过氨的醇溶液或氨水来进行。

氨的醇溶剂氨解反应可通过加入适量的甲醇钠催化,用氨水直接氨解一般需要加热(当该反应温度到100度时,一定要用高压釜做这一反应),这类反应一般可以通过硫酸铜来进行催化。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教学实验——酰胺键缩合试剂DEPBT的合成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教学实验——酰胺键缩合试剂DEPBT的合成



EO、 l t l
3a 一



图 1 DE B P T的 合 成 路 线
关知识 。
3 仪器 与试剂
( )仪器 : 1 旋转蒸 发仪 , 电磁搅 拌器 , 电热 套 , 机械 真空泵 , 水泵 , 流烘 干器 , 循环 气 熔点仪 , 红外 光谱 仪 。 ( )试 剂 : 水 甲醇 , 水 乙醇 , 2 无 无 乙酸 乙酯 , 油 醚 , 石 无水 苯 , 氯 甲烷 , 二 乙醚 , 氨 基 苯 甲 邻
2 实验 目的
( )培养学 生设 计 、 1 完成 和总 结多 步有 机合 成 实验 的能力 ;2 ( )掌 握 减压 蒸 馏 、 重结 晶的 实验方 法 和技巧 , 熟悉 旋转 蒸发 仪 、 点 仪 的使用 方 法 ;3 熔 ( )了解 多 肽合 成 与酰 胺 键 形成 的相
41
维普资讯
期 产 物 , 到 了 良好 的教 学效果 。 收
1 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邻氨基苯 甲酸和三氯化磷为起始原料 , 经过 4步反应得 到缩合试剂 D P T 图 EB ( 1 。首先 , ) 邻氨基苯甲酸在氯化亚砜作用下酯化 , 得到邻氨基苯 甲酸 甲酯 ( )而后邻氨基苯 1; 甲酸 甲酯与 盐酸 羟胺 在碱性 条 件下作 用得 到羟 肟 酸衍 生 物 , 着此 衍 生 物 与亚 硝 酸钠 在 酸性 接 环 境下 反应得 到 3羟基 -,,. 并 三嗪 -( H)酮 ( ) . 123苯 4 3 . 2 。三 氯 化磷 与 乙 醇反 应 得 到亚 磷 酸三
北京 10 7 ) 0 8 5
叶 蕴 华
( 北京大学化学 与分 子工 程学 院 北京 107 ) 0 8 1

酰胺合成实验报告

酰胺合成实验报告

酰胺合成实验报告了解和掌握酰胺的合成方法,通过实验学习反应机理和技术操作。

实验原理:酰胺合成是通过酸或碱催化下酰氯与胺的缩合反应得到的。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酰氯和胺反应来合成酰胺。

反应机理是酰氯与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酰胺,同时产生氯化氢作为副产物。

酸催化的缩合反应中,首先酸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然后氯化铵与胺生成胺盐。

接着胺盐与酰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酰胺,并再次生成HCl。

整个反应过程是可逆的,所以反应一般在水中进行,以保持平衡。

实验步骤:1. 称取适量的酰氯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并缓慢搅拌,搅拌至完全溶解。

2. 将胺溶液滴加到酰氯溶液中,同时用滴加管滴入冷水以控制反应温度。

3.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液过滤,并用冷水洗涤产物。

4. 将洗涤后的产物过饱和加入冷水中,再次过滤,用冷水洗涤产物。

重复次数取决于产物的纯度要求。

5. 将洗涤后的产物倒入烧杯中,用空气吹干,称取产物的重量。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合成了酰胺,并得到了产量为X克的产物。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很好地控制了反应的温度,防止了副反应的发生。

通过反复洗涤和过滤,进一步净化了产物,使其达到预期的纯度。

实验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用了酰氯和胺进行酰胺的合成。

酰氯作为反应物,具有高反应活性,能快速发生反应。

而胺作为亲核试剂,能与酰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酰胺。

酸或碱的催化剂使反应更加快速和高效。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

由于反应是可逆的,如果反应温度过高,平衡会向酰胺分解的方向移动,使产率降低。

因此,为了得到更高的产率,我们需要保持反应温度较低,这样反应平衡偏向生成酰胺的方向。

另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为副产物。

氯化氢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强酸性,对身体和设备都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加强通风换气和佩戴防护装备。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和掌握了酰胺的合成方法。

实验中我们使用酰氯和胺进行反应,成功地合成了酰胺。

有机合成酰胺的合成和反应机理

有机合成酰胺的合成和反应机理

有机合成酰胺的合成和反应机理酰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涂料等领域。

通过合成酰胺,可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有机分子。

本文将介绍有机合成酰胺的几种常见方法,并探讨其反应机理。

一、酰胺的合成方法1. 酰胺的酸催化缩合反应酰胺的常见合成方法之一是酸催化缩合反应。

该反应通过羰基化合物和氨或胺的缩合反应生成酰胺。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硫酸、磷酸和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等。

酸催化缩合反应适用于不对称酰胺的合成,但反应条件需要控制得当,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2. 酰胺的酰氯缩合反应酰胺的另一种常见合成方法是酰氯缩合反应。

该反应通过羰基化合物和酰氯的缩合反应生成酰胺。

酰氯缩合反应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但需要具备较强的反应条件,如较高的温度和碱性条件。

3. 酰胺的酯胺交换反应酰胺的酯胺交换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该反应通过酯和胺的反应生成酰胺。

此方法在合成中性酰胺时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

酯胺交换反应的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酸催化或碱催化。

二、酰胺的反应机理酰胺的合成反应通常经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缩合反应酰胺的合成首先涉及缩合反应,即羰基化合物和氨或胺的缩合。

在酰胺的酸催化缩合反应中,氨或胺中的氢原子会被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氧原子去质子化,形成中间的羰基中间体。

随后,羰基中间体经过质子化和脱水反应,生成酰胺。

2. 酰氯缩合反应酰胺的酰氯缩合反应是通过羰基化合物和酰氯的缩合反应生成酰胺。

在该反应中,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氧原子被酰氯中的氯原子取代,形成酰氯中间体。

酰胺的形成通过质子转移和脱氯反应完成。

3. 酯胺交换反应酰胺的酯胺交换反应是通过酯和胺的交换反应生成酰胺。

在该反应中,酯中的酯基被胺中的氨基取代,形成酰胺。

酯胺交换反应可以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并且通常伴随着水的生成。

总的来说,有机合成酰胺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通过合理选择反应条件和反应物,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酰胺合成。

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

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

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反应之一,常用于合成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的原理、机理以及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的原理和机理1. 原理: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是指酰胺分子与酮分子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在缩合反应中,酰胺中的羰基经过亲电进攻,与酮中的羰基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新的C-C键。

2. 机理:酸性催化剂通常是质子酸,如硫酸、磷酸等。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酰胺中的羰基被质子化,形成高度电荷密度的羰基碳正离子,易于发生亲电进攻。

同时,酮中的羰基也被质子化。

在缩合反应中,酰胺中的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通过亲电进攻,攻击酮中的羰基碳正离子,形成共价键。

同时,羰基氧上的质子通过质子化,使酰胺环上的羰基也质子化,增强了亲电进攻的力量。

反应过程中,缩合反应生成的中间体经历酮酸互变异构,醛互变异构,再经过质子化,生成稳定的中间体,最终生成酰胺和酮缩合产物。

二、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的应用1. 合成复杂有机化合物: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是合成复杂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酰胺和酮作为反应物,可以在缩合反应中构建碳碳键,并引入不同的官能团。

这对于合成具有特定药理活性或物理性质的有机化合物非常有用。

2. 合成杂环化合物: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可以用于合成杂环化合物,比如吡咯、噻吩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物和催化剂,可以实现不同位点的缩合反应,构建复杂的杂环结构。

3. 合成多肽和蛋白质: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也可以应用于合成多肽和蛋白质。

通过选择合适的酰胺和酮作为反应物,并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去保护操作,可以实现多肽链的扩展和连接,合成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多肽和蛋白质。

4. 药物合成: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在药物合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许多药物分子中都含有酰胺和酮结构,通过缩合反应可以有效构建这些结构,并合成具有特定药理活性的药物。

三、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1. 反应条件:酰胺和酮的缩合反应通常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

酰胺键缩合剂

酰胺键缩合剂

酰胺键缩合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酰胺键缩合剂是化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合成试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化学、配位化学等领域。

酰胺键缩合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过在两个分子之间结合形成新的键,产生一个新的分子。

在有机合成中,酰胺键缩合剂常用于合成酰胺、肽、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

酰胺键缩合剂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羰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通过缩合反应形成酰胺键,其次是在适当的条件下,酰胺键缩合剂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

在有机合成中,酰胺键缩合剂通常作为催化剂或试剂使用。

常见的酰胺键缩合剂包括:DCC(二氯代乙酰胺)、EDC(1-(3-二甲基氨基羰胺)3-氯丙烷)、HATU(1-[叔丁氧羰氨基]-1,2,3,4-四氢喹啉-4-联苯)等。

以DCC为例,它是一种有效的酰胺键缩合剂,常用于合成肽、蛋白质、有机小分子等化合物。

DCC通过催化作用,能够将羧基和氨基结合,形成酰胺键。

DCC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高效、环保、易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

EDC作为另一种常用的酰胺键缩合剂,同样在有机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DCC类似,EDC也能够促进酰胺键的形成,提高合成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种常见的酰胺键缩合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酰胺键缩合剂,如HATU等,它们在有机合成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化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酰胺键缩合剂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促进酰胺键的形成,提高了合成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为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相信酰胺键缩合剂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共XXX字】。

第二篇示例:酰胺键缩合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广泛应用于化学领域中。

酰胺键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官能团,它包含一个酰基和一个胺基,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键称为酰胺键。

酰胺键缩合剂通过将酰胺键引入分子结构中来实现合成化合物的目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完整版)酰胺缩合剂在制药合成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汇总资料,推荐文档

(完整版)酰胺缩合剂在制药合成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汇总资料,推荐文档

缩合剂在合成制药工业酰胺化反应中的大规模应用酰胺键的形成是药物化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化学反应。

与以往的文章不同,本文主要评价各类酰胺缩合剂在候选药物合成中由酸和胺缩合成酰胺的大规模应用,突出了每个缩合剂在工业规模上应用的优点及不足。

酰胺键常常存在于活性药物成分(API)结构中。

实际上,酰胺键的形成在制药工业中是最普遍的反应之一,在所有药物化学实验室开展的化学反应中占16%。

然而,酰胺合成最理想的方法,如,羧酸和胺直接缩合成酰胺,同时生成一当量的水,这是唯一的副产物,也是最理想的方法。

这个理想的方法不可行是因为在缩合反应物之间会发生质子交换而形成羧酸铵盐,只有在较强反应条件下(如,高温和微波照射)才能发生缩合反应,显然这和目前候选药物的化学复杂性是不相适应的。

酸活化能促进其与胺的缩合,因此发展在工业规模上活化酸并进而与胺缩合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在工业生产上选择酰胺缩合剂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理想的试剂应该是价廉、无毒、安全、处理简单、广泛使用、易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仅导致最小量的废水,而且在生产路线快结束形成酰胺键的同时,副产物的检测和清除在监管限制内是优先考虑的事项。

当然,对于一个给定的酸和胺而言,不是所有的缩合剂都表现得一样好,上述过程及酰胺反应条件要同时考虑,以获得高的收率和选择性,好的重复性,在底物有手性中心的情况下,产生较低的差向异构化。

图1描述了2015年6月主流文献中在100 mmol规模以上应用的缩合剂报道的文献数量,基于这些文献的数量,大规模活化羧酸的首选方法依次为:(1)用碳二亚胺类形成活性酯(71例),EDC和DCC作为第一选择;(2)形成酰氯(70例),氯化亚砜和草酰氯是首选试剂;(3)CDI作缩合剂(38例)。

其他引起关注的是用于混合酸酐制备的缩合剂,如特戊酰氯(PivCl)、氯甲酸异丁酯(IBCF)和正丙基磷酸酐(T3P)。

图1. 2015年6月缩合剂应用的参考文献数量,酰胺键生成规模在100 mmol 以上酰氯法缩合形成酰胺键将羧酸转化成相应的酰氯,随后与胺反应是酰胺键形成最古老的方法之一。

推荐:Weinreb酰胺制备和应用总结

推荐:Weinreb酰胺制备和应用总结

推荐:Weinreb酰胺制备和应用总结展开全文自从1981年, Nahm和Weinreb两位科学家发现N-甲氧基-N-甲基酰胺后, Weinreb酰胺(WAs)经二十多年发展, 其作为酰化试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WAs既可与格氏试剂或有机锂试剂反应合成各种结构的酮, 也可经金属氢化物还原得到醛, 且金属试剂过量不会导致产物过度加成, 这些特点使其能大量应用于含羰基化合物的合成策略中, 比如醛、酮、端炔[2]、杂环及天然产物的合成. 另外, WAs 作为反应官能团还可参与Birch还原[3]和Wittig反应[4]等. 如Scheme 1所示, 无论金属有机试剂还是金属氢化物, 均可与WAs形成稳定的假想四面体2 或3, 后者不会立刻转换为醛酮, 从而, 阻止了羰基被进一步加成. 只有加入酸性水溶液进行反应后处理时, 中间体2或3瓦解得到目标产物醛酮. 这样既淬灭了过量的金属有机试剂, 也保证了目标醛酮不会被二次加成. 在有机合成应用中, WAs主要体现出以下四个优点: (1)制备简便. WAs可以通过羧酸或酯原位活化得到; (2)可成功转化为酮. 特别是在全合成复杂天然产物中, 大量文献报道了WAs可与金属有机试剂得到酮; (3)可放大反应; (4) WAs稳定且易贮藏.之前, Aidhen等[5,6]分别在2000年和2008年综述了Weinreb 酰胺的应用. 但近年来, 有关Weinreb酰胺的应用报道热度不减. 2013年, Davies 等[7]还在利用N-酰基手性辅助基团不对称合成手性醛酮的综述文章中, 提到了开发手性WAs替代基团进行不对称催化工作. 鉴于Weinreb酰胺的诸多优点及其在合成上的广泛使用, 结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综述了当前WAs的主要制备方法、最新应用进展及使用限制, 以期全面介绍WAs, 丰富有机化学家的合成手段.鉴于Weinreb酰胺在合成上频繁被使用, 其各种制备方法已被大量报道, Scheme 2所示. 一般, Weinreb酰胺可以从羧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 比如酰氯、酯、内酯、酰亚胺和酸酐等, 与市售的N,O-二甲基羟基胺盐酸盐(DMHA)反应得到. 这其中, 羧酸与DMHA直接转化为WAs的制备策略, 操作最为方便而倍受关注, 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先将酸转化为反应活性更高的羧酸衍生物(path a). 根据这个策略, 研究者们尝试了各种羧酸活化试剂, 比如: DCC, DEPC, HOBT, CBr4/PPh3, CDI, 烷基氯仿, BOP, EDCI, PPA, CDMT, HOTT, CPMA 及DMT-MM 等肽缩合试剂, 用于WAs的制备, 具体文献可见综述[6], 在此不做复述. 以上反应虽然可以有效制备WAs, 但有时也存在收率低, 反应时间长, 反应剧烈及分离纯化困难等缺点. 最近, 肽缩合剂T3P/DBU[8]被报道用于N-保护氨基酸(肽)WAs 的制备(Eq. 1). 由于, T3P具有低毒、反应温和、廉价及商品化等特点, 与碱DBU配合, 可对各种N-保护的手性氨基酸4, 甚至二肽,与DMHA缩合制备WAs衍生物5, 该反应收率高(>90%), 便于分离且不消旋.此外, COMU®作为第三代脲阳离子肽缩合剂也被成功用于N-保护氨基酸WAs的制备[9]. 不像HATU等苯并三唑类缩合剂, COMU®结构中不含三唑基团, 危险性极低; 在制备WAs反应中, 存在明显的颜色变化, 可裸眼判断反应进程; 反应副产物溶于水, 便于分离, 并且手性氨基酸的消旋化极低. 虽然有以上诸多优点, 但COMU®比较昂贵是一大缺点.在形成酰胺键的反应中, PPh3常与含卤化合物配合使用, 比如: NCS[10], NBS[11], Br2[12], BrCCl3[13], CCl4[14]等, 可以与羧酸反应有效形成酰胺键. 早先, PPh3/ CBr4组合已经用于WAs的制备[15]. 2010年, Kumar等[16]报道了利用PPh3/I2组合, 可活化羧基, 与DMHA缩合成WAs的反应(Scheme 3). 首先, 等物质的量比PPh3与I2 得到碘化鏻盐8, 后者与脱质子的羧酸形成酰鏻盐或酰碘中间体, 再与DMHA缩合制备9. 该反应在0 ℃进行, 便于操作, 收率在70%左右.2009年, Niu 等[17]报道了利用PCl3与DMHA反应得到P[NCH3(OCH3)]3(10), 后者可以在甲苯中直接与各种羧酸(芳香酸、脂肪酸及二元酸), 特别是位阻大的羧酸, 高收率制备WAs (Scheme 4).除了从羧酸直接活化制备WAs, 也可利用酰卤与DMHA缩合成WAs (path b). 可用于制备WAs的酰化试剂分别为SOCl2和Deoxo-Fluor, 它们可将羧酸先分别转化为酰氯和酰氟. 2013 年, Pace 等[18]报道了酰氯可与DMHA在生物溶剂2-MeTHF[19]和碱水组成的两相体系中制备WAs (Eq. 2). 由于2-MeTHF与水不互溶, 反应中生成的13 溶在有机相, 而盐酸以无机盐的形式与副产物溶于水相, 反应结束后只需简单分液、减压蒸出2-MeTHF即可得到纯净的WAs. 整个过程不需额外使用任何其他有机溶剂, 体现出很好的绿色化学特性.与酰氯相比, 酰氟的反应活性更像酯, 比酰氯要更加稳定, 因此反应条件不苛刻. 利用Deoxo-Fluor试剂将羧酸转化为酰氟后, 可用于制备WAs. Deoxo-Fluor试剂14已经用于WAs合成长链脂肪酮[20]. 最近发现, 14甚至可与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形成酰氟, 再与二甲胺反应得到类Weinreb酰胺. 该衍生化方法可用于GC-MS定量检测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21]. 另外, Deoxo- Fluor试剂15也可用于合成4-氟吡咯烷WAs衍生物[22].2014年, Gupta 等[23]报道了从醇或醛合成三氯甲基甲醇16, 后者可经同系化-胺化反应制备多一个碳的WAs 17(path c), 收率达到75%~89% (Eq. 3). 该反应的底物适用性不是特别理想, 当R为除芳基或烷基之外的取代基时, 会出现大量的脱甲氧基副产物18.其反应机理如Scheme 5所示.此外, 经酯与内酯(path d)、酰亚胺(path e)、混酐(path f)及醛(path g)等为原料与DMHA缩合, 均可制备WAs[6], 近几年报道不多, 代表性例子[24~27]可见Scheme 6.近些年, 过渡金属Pd催化合成乙烯基或芳基WAs也有报道(path h 和i),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1)在Heck反应条件下, DMHA 和CO 可分别与芳溴31[28]、内酰胺/内酯的三氟甲磺酸酯32[29]进行甲酰胺化反应, 制备WAs (Eq. 4). 2011年, Wieckowska等[30]对上述反应进行了改进, 采用W(CO)6作为固体CO源, 代替之前往体系中不断通入CO气体, 成功地对芳溴和芳碘进行了甲酰胺化反应, 但反应中存在N—O键断裂的副反应. 此外, 由于芳碘比芳溴更活泼, 可用芳碘代替芳溴作为反应底物, 采用PPh3与Pd(OAc)2配合, 避开使用价格昂贵的含磷配体Xantphos. 可能的反应机理如Scheme 7, PPh3 将Pd还原为0价络合物35, 芳碘与35氧化加成形成中间体36, 后者再激活CO得到末端羰基络合物37, 随后进行CO的插入反应及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消除, 得到终产物WAs及Pd络合物35[31]. (2)乙烯基或芳基取代的锡烷39[32]或硼酸40[33]作反应底物, 与甲酰氯41进行Stille-type 交叉偶联反应制备WAs (Eq. 5), 该方法可以顺利制备α,β-不饱和WAs.对于α,β-不饱和WAs的制备, 既可采用传统地缩合成酰胺方法, 通过α,β-不饱和羧酸与DMHA制备, 也可通过Pd催化Stille-type交叉偶联反应制备, 这两种途径在前面已经提到. 另外, 还可以通过各种醛进行Wittig反应[34]、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35]及Julia 成烯反应[36]等制备, 其反应中间体分别为: 44, 45~49, 50~52 (Scheme 8).44参与的Wittig反应均生成E式α,β-不饱和WAs产物, 而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中, 46, 47及49能控制反应主要生成Z式α,β-不饱和WAs产物. 2012年, Yamada等[35f]利用45经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得到53, 后者作为新的HWE反应合成砌块, 与醛经多次HWE反应成功合成了花药黄素54(Scheme 9).在Julia成烯反应中, 50[36a]及52[36b]均与各种醛得到E式α,β-不饱和WAs产物. 含氟化合物51在不同反应体系下可以进行立体化学控制. 比如: 在含碳酸钾的DMF中, 51与醛室温反应主要得到Z式产物[36c]; 而在THF溶剂体系中, NaH 作为碱可得Z式产物收率大于98%; 而DBU作为碱可通过控制溶剂极性得到Z式或E式α,β-不饱和WAs作为主要产物[36d]. 另外, 室温搅拌下, 在CsCO3作为碱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过量多聚甲醛可与51顺利得到含氟端烯WAs, 后者并不涉及顺反异构[36e]. 2014年, Chowdhury等[36f]报道了以51为原料, 经两次Julia成烯反应合成氟代共轭二烯WAs 57 (Scheme 10).最近, Aidhen等[37,38]利用含苯环WAs合成子58与醛进行Julia 成烯合成了末端含WAs的二苯乙烯化合物. 2014年, 他们组[39]还利用59与多聚甲醛Julia成烯反应, 在苯甲酰胺的α位引入乙烯基, 氧化双键后可制备α-乙酰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Weinreb酰胺在合成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包括构建各种合成等价体与合成砌块、杂环、天然产物, 甚至在医药中间体大规模生产[6]等领域, 均有其大量应用. 下面总结了近五年来, Weinreb 酰胺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2.1 成醛酮反应Weinreb酰胺在合成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通过它与各种金属有机试剂反应得到结构各异的醛酮, 后者再经一系列变化, 可用于各种复杂结构分子的合成. WAs 的最大特点是, 反应过程中金属离子可与WAs 的羰基氧和甲氧基氧形成稳定的螯合环, 因此不会与过量金属试剂发生过度加成, 从而保证了反应的清洁性. 现今, 此方法已经成为由羧基转化为醛酮最可靠的方法.一般地, 铝试剂可以将WAs还原为醛[40]; 格氏试剂或锂试剂与WAs反应, 可以制备脂肪酮[41]、烯酮[42]、芳香酮[43]及炔酮[44]等, 锂试剂反应活性比格氏试剂高, 一般在更低温下进行反应, 这是WAs最常见的成酮方法(Scheme 11).2010年, Aidhen等[47]报道了含叶立德Weinreb酰胺67先与各种单糖进行wittig反应构建C—C键68, 再将WAs基团与各种芳基格氏试剂反应, 得到单糖修饰的二苯酮衍生物, 即Phenstatin衍生物69. 后者具有重要的抗癌活性(Scheme 14). 之前, 有人报道过利用Wittig试剂与WAs的羰基进行反应, 可以合成酮[48]. 但在此反应条件下, 67的WAs基团并不参与wittig反应.Weinreb酰胺不但可以用于制备普通酮, 还可以制备α 卤代酮. 2012 年,Leadbeater 等[63]报道了利用Rupper-Prakash试剂89与WAs88反应合成三氟甲基酮90 (Eq. 6). 但底物为α,β-不饱和WAs 时, 在该反应条件下会出现迈克尔加成副产物, 即N-甲基-N-甲氧基氨基负离子会进攻双键, 会严重影响三氟甲基酮的产率.2.2 1,4-共轭加成反应α,β-不饱和WAs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其反应活性主要体现在羰基和双键两个官能团上. 有机金属试剂可与其羰基进行成酮反应, 这在上一节中已经提到. 这里我们介绍其1,4-共轭加成反应[69](Scheme 21).2008年, Olivella等[69a]报道了TiCl4催化乙醇酸衍生物99与N-甲基-N-甲氧基丙烯酰胺100的1,4-共轭加成反应(Scheme 22).2.3 烯烃复分解反应在氯仿中, 己二烯与含WAs基团烯烃在Grubbs二代催化剂钌卡宾配合物111催化下, 可顺利进行双向复分解反应[69c], 微波加热可加速反应进行. 该类金属卡宾催化剂可利用异丙氧基苯乙烯作为配体, 进一步替代卡宾配合物111中的膦配体而提高催化活性. Lee 等[72]发现利用Grubbs二代改良型催化剂112, 烯丙基卤113与α-烷氧基WAs 114可顺利进行复分解反应. 烯基与WAs基的距离并不影响反应收率, 但当用NH(CH3)2代替WAs, 反应几乎不能发生. 当使用116作为反应底物时, 双键与WAs基团距离过近, 会形成稳定的中间体117或118, 不利于烯烃复分解反应的进行.2.4 烯醇式亲核反应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化学和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是构成肽和蛋白质的单体. α-氨基酸在有机化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比如在不对称合成中可作为重要模板、在全合成中充当合成砌块以及在天然活性物质中常作为亚结构出现等. 近几年, 利用烯醇式WAs酰胺119与手性亚胺120进行亲核加成, 合成手性β-氨基酸衍生物121被报道(Scheme 26). 比如N-膦酰基122[73]和N-手性亚砜123[74,75]均可作为手性辅助基团, 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β-氨基酸WAs, 随后可用强酸脱掉这些辅助基团.2.5 C—H活化反应2012年, Zhang等[79]报道了利用Rh或Ru催化丙烯酰胺与烯烃的脱氢偶联反应, 用于合成(Z,E)-二烯酰胺化合物. 其中, 133 作为烯烃底物也能很好的适用于该反应, 反应收率中等, Z/E>98/2 (Eq. 8).2.6 催化氢化反应2013年, Kumaraswamy 等[86]报道了利用过渡金属Ru催化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 对α-烷基取代-β-酮Weinreb酰胺145进行动态动力学拆分, 即DKR-ATH(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反应. 该反应可一步得到两个连续的手性中心、立体构型明确的产物分子146 (Eq. 12). 146可作为重要中间体, 经多步反应全合成天然产物(-)-brevis- amide及其对映异构体.2.7 关环反应Weinreb酰胺也常参与杂环的合成. 通过调研文献发现, WAs可作为分子内亲电基团应用于Parham 环化反应, 反应中生成的芳基锂153[90]进攻分子内的WAs, 形成关环产物.2.8 其他应用Evans 等[93]在2010 年曾经将WAs基团引入Jones-Moss非氮卡宾前体161, 通过光照得到卡宾162.Weinreb酰胺虽然在有机合成上取得巨大成功, 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一些反应中已经出现Weinreb酰胺中的N—O键发生断裂的现象, 即脱甲氧基副反应, 导致WAs分解. 最早报道此现象的是Graham 等[94], 他们发现在-78 ℃下, WA 163与强碱LDA反应会发生脱甲氧基, 形成164为主要产物. 这个分解反应可能是一个释放甲醛的E2消除机理(Eq. 16).Weinreb酰胺脱甲氧基现象的报道, 在Labeeuw早期发表的文章[95]前言中已有总结. 在该文中, 他们也发现WAs 165, 无论如何改变反应温度、溶剂及有机锂试剂的摩尔量, 主产物不是酮167, 而是脱甲氧基产物168. 当用叔丁基166代替甲基后, 脱甲氧基副反应能被很好地抑制, 成酮产物167收率迅速提高到72%, 但由于位阻增大, 反应时间会增长(Eq. 17). 另外, Li/ DTBB[96]和LiSnBu3[97]也可使WAs发生脱甲氧基反应.上述WAs发生脱甲氧基副反应, 均在有机锂及格氏试剂等强碱环境下发生. 在WAs参与的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中也会偶尔发生脱甲氧基副反应, 比如前面提到的Pd催化偶联[30]及Ru催化氢化[87]等反应. 2011 年, Fukuzawa等[98]专门研究了Ru催化下的WAs N—O键断裂反应. 该反应不需要任何有机配体, RuCl3与还原剂Cu-Zn配合使用, 可在甲醇中将烷基型、乙烯型及芳香型WAs顺利脱甲氧(Eq. 18). 反应机理涉及Ru的氧化还原催化循环.另外, 非金属的电中性有机超电子给体171[99]和172[100]利用单电子转移过程, 通过自由基机理也可使Weinreb酰胺的N—O键发生断裂.综上所述, Weinreb酰胺因其易制备、便于储藏及特殊的反应性质, 在有机合成中已得到广泛关注. 它既可作为酰化试剂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 而不会过度加成; 又可作为羰基的等价体参与许多类型反应, 起到保护羰基的作用, 从而表现出很好的官能团耐受性. 鉴于其可靠的成醛酮反应性质, Weinreb 酰胺已在天然产物等各种复杂体系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中. 然而, Weinreb 酰胺在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 由于普遍使用有机金属试剂与Weinreb酰胺进行成酮反应, 此苛刻反应条件会限制酰胺底物中其它官能团的多样性; 个别反应条件下, 其N—O键断裂作为副反应会导致自身分解; N-甲氧基-N-甲基基团结构过于简单, 缺乏对反应的立体控制等. 今后,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寻求温和反应条件提高选择性、探索降低副产物的合成方法及开发Weinreb酰胺手性替代基团将成为又一研究热点[7]. 与此同时, 坚持开发简单高效的Weinreb酰胺合成方法, 探索Weinreb酰胺作为合成砌块或等价体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官能团耐受性还将持续下去, 为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提供保障.声明:。

有机化学中的酰胺的合成方法

有机化学中的酰胺的合成方法

有机化学中的酰胺的合成方法酰胺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合成和生物化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酰胺的合成方法繁多,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酰胺合成方法。

一、酰胺的酸催化缩合反应酰胺最常见的合成方法之一是酸催化缩合反应。

该反应的反应物通常是酸酐和胺,反应中的酸起到催化作用,促使酰胺的形成。

例如,乙酸酐和甲胺反应可以生成甲酰胺。

二、酰胺的酰胺化反应酰胺化反应是通过酰氯与胺反应得到酰胺的合成方法。

在该反应中,酰氯可以选择性地与胺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

例如,乙酰氯与甲胺反应可以得到甲酰胺。

三、酰胺的亲核加成反应酰胺的亲核加成反应是通过亲核试剂与酰胺的羰基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酰胺。

常见的亲核试剂包括胺、醇、硫醇等。

例如,酮与胺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酰胺。

四、酰胺的还原反应酰胺的还原反应是将酰胺中的羰基团还原成烷基团,生成相应的胺。

通常使用还原剂如亚磷酸酯、碱金属等进行还原反应。

例如,N-甲基甲酰胺可以通过亚磷酸酯还原为甲胺。

五、酰胺的胺解反应酰胺的胺解反应是通过胺的作用将酰胺中的酰基与胺基发生断裂生成胺。

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可以促使胺解反应的进行。

例如,乙酰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胺解反应生成乙胺。

需要注意的是,酰胺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选择会影响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选择。

在实际合成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合成方法。

总结:酰胺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酸催化缩合反应、酰胺化反应、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和胺解反应等合成方法,可以有效地得到目标酰胺。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能够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物纯度。

(以上为字数适配需求的回答,如有需要,请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内容)。

化学反应的酰胺反应

化学反应的酰胺反应

化学反应的酰胺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酰胺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

酰胺是由酸酐(酸酐是由酸起反应的中间体)和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

本文将介绍酰胺反应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相关实例。

1. 基本原理酰胺反应是通过酸酐和胺之间的缩合反应生成酰胺。

酸酐中的一个羰基与胺中的氨基发生缩合,生成酰胺并释放出一个分子的水。

该反应通常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

酰胺反应的机制通常涉及两步:首先是酸酐和胺之间的酰胺化反应,形成酰胺中间体,该步骤一般由酸性或碱性催化反应。

其次,通过消除水分子的方式,酰胺中间体进行脱水作用,生成最终的酰胺产物。

2. 应用领域酰胺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药物和功能材料。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2.1 药物合成酰胺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抗生素、抗肿瘤药物、镇痛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都是通过酰胺反应合成得到的。

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酰胺反应合成,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2.2 功能材料酰胺反应还可用于合成各种功能材料。

例如,聚酰胺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薄膜、涂层等领域。

聚酰胺的制备通常涉及酰胺反应。

2.3 化妆品酰胺反应在化妆品领域也有应用。

例如,合成一些抗皱化妆品时,酰胺反应被用于合成多肽,从而增强肌肤胶原蛋白的活性,减少皱纹。

此外,酰胺反应也可用于合成其他类型的护肤品。

3. 相关实例酰胺反应有许多具体的实例,其中一些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学术研究。

3.1 常见酰胺反应最常见的酰胺反应是通过酸酐和胺之间的缩合反应合成酰胺。

例如,丙酰酸酐和丙胺通过酰胺反应可生成丙酰胺。

此外,还有酯酰胺反应、醚酰胺反应等其他类型的酰胺反应。

3.2 聚酰胺合成聚合酰胺是一类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通常由酰胺反应合成。

聚合酰胺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备高性能材料。

3.3 胺化胺化是酰胺反应的逆反应,即将酰胺转化为相应的酸酐和胺。

酸胺缩合反应的经验总结

酸胺缩合反应的经验总结

酸胺缩合反应的经验总结1.反应物的选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酸和胺反应物。

通常情况下,酸反应物一般选择羧酸,胺反应物一般选择胺或氨的衍生物。

此外,还需要考虑酸胺反应物的亲核性和亲电性,以确定反应机理和条件。

2.反应溶剂的选择3.反应条件的控制4.缩合剂的选择在酸胺缩合反应中,常用的缩合剂有DCC(二异氰酸酯)、EDCI(硝基三氯化磷)、HATU(1-羟基-7-硝基-硫代氨基三氟甲烷磺酰吡咯烷)等。

这些缩合剂能够促进酸和胺之间的缩合反应,并且在反应结束后容易除去。

5.pH值控制在酸胺缩合反应中,pH的控制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酸和胺的碱性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反应体系的pH值,以加速反应进程。

6.水的防止由于酸胺缩合反应中存在缩合剂的生成,水的存在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水的加入,可以使用一些水分子筛或干燥剂吸附水分。

7.高纯度的反应物和溶剂为了保证酸胺缩合反应的有效进行,需要使用高纯度的反应物和溶剂。

杂质可能影响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所以要进行适当的纯化和检测。

8.产物的分离和纯化在反应结束后,需要对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见的方法有结晶、萃取和柱层析等。

根据产物的性质和纯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

9.实验安全在进行酸胺缩合反应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如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操作正确的废物处理等。

总结起来,酸胺缩合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用于构建C-N或C-C键。

在进行反应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物、溶剂和缩合剂,并进行适当的pH控制和水的防止。

对产物的分离和纯化要进行合适的处理。

同时,实验中要注意安全操作。

以上的经验总结可以指导实验工作的开展和优化,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酰胺合成方法总结

酰胺合成方法总结

酰胺合成方法总结酰胺可是有机化学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呢!它的合成方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各种奇妙反应的大门。

先来说说酰氯和胺的反应吧。

这就好比一场激烈的舞蹈,酰氯这个“急性子”碰上胺这个“慢性子”,瞬间就能跳出酰胺这个“新舞步”。

这个反应速度那叫一个快呀,一下子就能生成酰胺。

还有羧酸和胺的反应,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

羧酸和胺要经过一番努力,在脱水剂的帮助下,才能慢慢跑到终点,生成酰胺。

这可得有点耐心呢!酯和胺的反应也挺有意思。

酯就像个有点害羞的家伙,胺则是个热情的伙伴,它们在一起相互作用,也能产生酰胺。

这就像是两个性格不同的人相遇,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再讲讲酰胺的直接合成法。

这就像是直接盖房子,不用经过那么多弯弯绕绕,一步到位。

通过特定的反应条件,让反应物直接变成酰胺,多干脆利落呀!然后呢,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从其他含酰胺结构的化合物转化过来。

这就好像是变魔术一样,通过一些巧妙的手段,把一种东西变成了酰胺。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些合成方法,我们的化学世界得少多少精彩呀!酰胺在各种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药物、材料等等都离不开它。

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小物件,看似不起眼,却都有着大用处。

每种合成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长处一样。

我们得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酰胺。

哎呀,酰胺合成方法可真是丰富多彩呀!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利用。

让我们好好掌握这些方法,在化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吧!可别小看了这些方法哦,它们可是能创造出无数神奇的东西呢!这就是酰胺合成方法的魅力所在呀!。

酰胺缩合反应实验报告(3篇)

酰胺缩合反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酰胺缩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掌握酰胺缩合反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了解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差异,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酰胺缩合反应是指羧酸或其衍生物与胺类化合物在催化剂或特定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酰胺化合物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活性酯法,利用氯甲酸乙酯或异丁酯活化羧基,与胺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胺。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反应瓶、磁力搅拌器、分液漏斗、旋转蒸发仪、真空泵、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

2. 试剂:羧酸(如苯甲酸)、胺(如苄胺)、氯甲酸乙酯、异丁酯、活性炭、无水乙醇、无水硫酸钠、碳酸钠、苯、甲苯、氢氧化钠、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反应物:称取一定量的羧酸和胺,置于反应瓶中。

2. 活化羧基:向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氯甲酸乙酯或异丁酯,搅拌混合。

3. 缩合反应:在搅拌下,将活化后的羧酸与胺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

4. 后处理: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萃取有机层。

5. 干燥:将有机层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水分。

6. 纯化:通过旋转蒸发仪去除溶剂,得到粗产物。

7. 分析: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定产物的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合成了目标酰胺化合物,产率较高。

2. 结果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活性酯法在酰胺缩合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反应温度和时间: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率有较大影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反应物比例:羧酸与胺的比例对产率有较大影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溶剂选择:选择合适的溶剂有利于提高产率,本实验中选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4)催化剂选择:催化剂对反应速度和产率有较大影响,本实验中未使用催化剂。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酰胺缩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2. 了解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差异,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酰氯与酰胺的缩合与水解反应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酰氯与酰胺的缩合与水解反应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酰氯与酰胺的缩合与水解反应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其反应的科学。

在有机化学中,酰氯和酰胺是常见的官能团。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缩合与水解反应中。

本文将总结酰氯与酰胺的缩合与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一、酰氯与酰胺的缩合反应缩合反应是指酰氯与酰胺反应生成酰胺的过程。

下面是酰氯与酰胺缩合反应的方程式:1. 酰氯与酰胺的缩合反应R-COCl + R'-CONH2 → R-CO-NH-R' + HCl上述方程式中,R和R'分别代表有机基团。

酰氯与酰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酰胺和HCl。

该反应可以通过加入催化剂和提高反应温度来促进。

缩合反应常用于有机合成中,能够有效地将两个分子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有机物。

二、酰氯与酰胺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指酰氯与酰胺在水或水解剂的存在下发生分解的反应。

下面是酰氯与酰胺水解反应的方程式:1. 酰氯的水解反应R-COCl + H2O → R-COOH + HCl2. 酰胺的水解反应R'-CONH2 + H2O → R'-COOH + NH3上述方程式中,R和R'同样代表有机基团。

酰氯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和HCl,而酰胺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和氨气。

这两种水解反应主要发生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剂可以是碱性溶液或水。

需要注意的是,酰氯与酰胺的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例如温度、pH值、溶剂等。

这些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反应速率或产物选择性的改变。

结论酰氯与酰胺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在缩合与水解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缩合反应能够将两个分子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有机物,而水解反应则可以将酰氯或酰胺分解为相应的羧酸。

通过对酰氯与酰胺的缩合与水解反应方程式的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以上就是有机化学中关于酰氯与酰胺的缩合与水解反应的方程式的总结。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化学研究人员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并推动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

酸胺缩合反应做总结PPT课件

酸胺缩合反应做总结PPT课件

• 一般酰氯、酰溴与胺反应是放热的,有时甚至极为激烈,因此通常在冰冷却下进 行反应,亦可使用一定量的溶剂以减缓反应速度。 常用溶剂为二氯乙烷、乙醚 、四氯化碳、甲苯等。
• 由于反应中生成的卤化氢,因此需要用碱除去卤化氢,以防止其与胺成盐。有机 碱和无机碱均可用于此类反应,常用的有机碱有三乙胺、吡啶等,常用的无机碱 有Na2CO3, NaHCO3, K2CO3, NaOH, KOH等。有时也可不加任何碱直接由胺和 酰氯高温回流反应得到酰胺。
酸胺缩合反应总结
常见合成酰胺的方法
1. 酰卤 2. 酰基叠氮 3. 酰基咪唑 4. 混合酸酐 5. 活化酯 6. 缩合剂
酰卤法
• 酰卤(酰氯、酰溴和酰氟)与氨或胺作用是合成酰胺的最简便的方法。该方法的 优点是活性高,可以与大位阻的氨基反应。
• 酰氯主要试剂:氯化亚砜SOCl2,草酰氯(COCl)2,三氯化磷PCl3,三氯氧磷 POCl3, 五氯化磷PCl5。
TFA带来的副产物 若前一步反应为 DeBoc,成 TFA 盐的话,反应之前最好先游离一下,因为反 应可能会有三氟乙酰化的副产物。此类副产物最常见于脂肪类小分子酸胺 coupling的时候。 DMF带来的副产物 DMF对于许多化合物来说都是良溶剂,并且许多胺即使成盐,在 DMF中也 有不错 的溶解度,所以许多缩合反应大家都会选取 DMF,但是在反应选取 的碱比较强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副产物:
活化酯法
•常见的活化酯有硝基苯酯(PNP),2, 4, 5-三氯苯酯,五氯苯酯,五氟 苯酯(PfOH),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酯和N-羟基苯并三唑酯 (HOBt)等。与胺反应,条件温和,体系干净且可以极大地抑制消旋现象。
•一般的操作步骤是先通过酯化的方法(如:DCC)制备并分离得到活化酯, 再与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

【亲测好评】酰胺缩合经验总结

【亲测好评】酰胺缩合经验总结

酰胺缩合反应总结1 合成酰胺的方法合成酰胺通用的方法是先活化羧基,然后再与胺反应得到酰胺总体来说仲胺活性高于伯胺,脂肪胺高于芳香胺。

2 羧酸与胺的缩合酰化反应2.1活性酯法应用 CDI 与羧酸反应得到活性较高的酰基咪唑,该类反应由于过量的 CDI 会和胺反应得到脲的副产物,因此其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在 1 当量。

其反应是分步进行,胺极易与活性酯反应得到相应的酰化产物。

2.2 碳二亚胺类缩合剂法使用该类缩合剂一般需要加入酰化催化剂或活化剂如,DMAP , HOBt ,等等,主要因为反应的第一阶段所生成的中间体不稳定,若不用酰化催化剂转化为相应得活性酯或活性酰胺,其自身易成脲。

EDCI HOBT,一般用的较多,搭配使用,有时酸的位阻较大或者连有吸电子基团反应或停留在活性酯这一步,一般加碱,2-3 当量的 DIEA,一般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溶解性不好时也可用 DMF。

(有时加催化量的DMAP,针对有位阻的反应)。

这类缩合剂活性相对要差一些,一般需要和酸先活化 1 小时,再将胺加入。

2.3 鎓盐类的缩合剂法鎓盐类的缩合剂活性较高,从盐的种类分为两类一类是碳鎓盐,目前常用的 HATU,HBTU,等等。

另一类为鏻鎓盐,如 PyBOP。

HATU缩合效果较好但价格较贵, PyBOP 是我们常用的缩合剂中活性最高的,一般在其他方法不反应的条件下考虑。

3 常见副产物以及处理方法3.1 碳二亚胺类副产物以 EDCI 为例子,在没有 HOBT 存在的情况下,反应活性酯容易自身重排成脲:所以在反应中加入HOBT 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活性中间体:其反应后生成的脲水溶性很好,通常在反应干净的情况下,可以用稀酸洗掉,不须进一步纯化即可得到干净的产品。

在库反应中,此类缩合剂最常使用的是 EDCI,因其极性相对较大,在分离过程中不易与产物包裹在一起。

不过在产物极性大的情况下,分离过程中可能会带有 174 的杂MS。

3.2 鎓盐类副反应以 HATU 为例,在局部浓度不均匀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副产物:所以在反应的时候,一般的加料顺序,应该是将酸,碱以及HATU 加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再将胺加入,以避免此类副产物。

酰胺缩合消旋机理

酰胺缩合消旋机理

酰胺缩合消旋机理
酰胺缩合消旋机理是指在酰胺缩合反应中,由于反应物中的手性中心不对称,所以生成的产物会出现消旋现象,即旋光性质不同的光学异构体混合存在。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反应物中手性中心的随机取向以及反应过程中的对称性破缺所导致的。

在酰胺缩合反应中,首先是酰胺基团的亲核进攻与羰基化合物上的羰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亚胺中间体。

随后,亚胺中间体会经历一个脱水反应,形成酰胺产物。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反应物中的手性中心随机取向,所以生成的酰胺产物会呈现出消旋现象。

此外,反应过程中的对称性破缺也会导致产物出现消旋现象。

在反应中,由于羰基的电子性质与亚胺中间体的亲电取向不同,所以反应生成的产物中,两个手性异构体的生成速率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手性异构体比例的不同。

这种对称性破缺也是导致消旋现象的一个因素。

总之,酰胺缩合反应中的消旋现象是由反应物中手性中心的随机取向和反应过程中的对称性破缺所导致的。

了解这种消旋现象的产生机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酰胺缩合反应,从而更有效地合成手性化合物。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酰胺缩合反应总结
1 合成酰胺的方法
合成酰胺通用的方法是先活化羧基,然后再与胺反应得到酰胺
总体来说仲胺活性高于伯胺,脂肪胺高于芳香胺。

2 羧酸与胺的缩合酰化反应
2.1活性酯法
应用 CDI 与羧酸反应得到活性较高的酰基咪唑,该类反应由于过量的 CDI 会和胺反应得到脲的副产物,因此其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在 1 当量。

其反应是分步进行,胺极易与活性酯反应得到相应的酰化产物。

2.2 碳二亚胺类缩合剂法
使用该类缩合剂一般需要加入酰化催化剂或活化剂如,DMAP , HOBt ,等等,主要因为反应的第一阶段所生成的中间体不稳定,若不用酰化催化剂转化为相应得活性酯或活性酰胺,其自身易成脲。

EDCI HOBT,一般用的较多,搭配使用,有时酸的位阻较大或者连有吸电子基团反应或停留在活性酯这一步,一般加碱,2-3 当量的 DIEA,一般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溶解性不好时也可用 DMF。

(有时加催化量的DMAP,针对有位阻的反应)。

这类缩合剂活性相对要差一些,一般需要和酸先活化 1 小时,再将胺加入。

2.3 鎓盐类的缩合剂法
鎓盐类的缩合剂活性较高,从盐的种类分为两类一类是碳鎓盐,目前常用的 HATU,HBTU,等等。

另一类为鏻鎓盐,如 PyBOP。

HATU缩合效果较好但价格较贵, PyBOP 是我们常用的缩合剂中活性最高的,一般在其他方法不反应的条件下考虑。

3 常见副产物以及处理方法
3.1 碳二亚胺类副产物
以 EDCI 为例子,在没有 HOBT 存在的情况下,反应活性酯容易自身重排成脲:
所以在反应中加入HOBT 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活性中间体:
其反应后生成的脲水溶性很好,通常在反应干净的情况下,可以用稀酸洗掉,不须进一步纯化即可得到干净的产品。

在库反应中,此类缩合剂最常使用的是 EDCI,因其极性相对较大,在分离过程中
不易与产物包裹在一起。

不过在产物极性大的情况下,分离过程中可能会带有 174 的杂MS。

3.2 鎓盐类副反应
以 HATU 为例,在局部浓度不均匀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副产物:
所以在反应的时候,一般的加料顺序,应该是将酸,碱以及HATU 加到溶剂中,搅
拌均匀再将胺加入,以避免此类副产物。

若产品极性较大的情况下,与 HATU代谢的产物包裹在一起,会产生 117 的杂 MS。

由于此副产物254 下没有紫外吸收,所以在产物极性较大,推荐选取机分。

3.3 TFA带来的副产物
若前一步反应为 DeBoc,成 TFA 盐的话,反应之前最好先游离一下,因为反应可
能会有三氟乙酰化的副产物。

此类副产物最常见于脂肪类小分子酸胺coupling的时候。

3.4 DMF带来的副产物
DMF对于许多化合物来说都是良溶剂,并且许多胺即使成盐,在 DMF中也有不错
的溶解度,所以许多缩合反应大家都会选取 DMF,但是在反应选取的碱比较强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副产物:
在反应中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可以用DMA来代替 DMF,会避免此副产物的出现。

4 碱的选取
一般情况下,TEA和 DIEA是酸胺缩合最常用的碱,不过在投库反应中,这两种碱
在机分的时候 MS 脱尾,可能会在产物中包裹 101/130 的杂 MS,导致 QC 无法通过,可以选用 NMM 来代替,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 NMM 导致 QC不过的情况。

对于有手性反应来说,文献报道中显示,TEA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消旋,相对来说DIEA要好很多,NMM 还没有看到相关的报道。

5 敏感基团
对于有苯酚类的酸胺缩合,有报道称选用无机碱会尽可能避免酯的生成,常用
K2CO3 等。

对于吲哚类,咪唑等含有氨基的酸胺缩合反应,如果选取HATU 的话,要注意量的控制,避免最终产物出现副反应,MS加 99。

6 综述
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胺的活性差的话,反应可能会留在活性酯阶段。

常用的溶剂为DCM、MeCN、DMF、DMSO,最常用的是DCM,若DCM不溶,则用DM F+TBTU效果比较好(个人认为)。

常用的缩合剂:
1) EDCI(1.2eq)+HOBT(1.2eq)+Et3N(2eq)
2) EDCI(1.2eq)+DMAP(1.2eq)+Et3N(2eq)
3) HATU(1.2eq)+DIPEA(2eq) or HATU(1.2eq)+Et3N(2eq)
4) TBTU(1.2eq)+DIPEA(2eq) or TBTU(1.2eq)+Et3N(2eq)
反应机理:
酸胺缩合反应的经验总结(补充)
第一、我们可以先分别试一下TBTU和HOBT,EDCI,若是反应结果不是令人满意,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再试HATU,BOP,虽然HATU和TBTU是一种类型的缩合剂,但是有时候HATU会得到很好的结果。

第二、若上面的条件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用CDI来试验。

把酸溶解在二氯甲烷里,分批加入CDI,点板反应完毕后,转移到滴液漏斗中,滴加到胺的二氯甲烷溶液里,一般效果会很好。

第三、若是还不行,那就只有把酸做成酰氯了,然后在三乙胺的条件下和胺反应做成酰胺,这一般是最后的方法了。

第四、不过还有一种可以试验的条件,就是用羧酸盐,用羧酸盐与胺做缩合反应,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可以死马当活马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