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之《浪淘沙》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之《浪淘沙》课件(共18张PPT)


请同学们再次吟诵这首古诗,边吟诵边体味刘 禹锡百折不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二三节奏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韵脚: 沙涯家

现代汉语: 中古汉语:
浪淘沙(其一)

问题1:想一想前后两句有什么不一样?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 梦得。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曾任监察御 史。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 州司马。一度奉诏回京,却又 因《游玄都观》一诗触怒当朝 权贵,因而再度被贬,后历任 和州刺史。起起落落的人生并 没有使作者沉沦,而是让他以 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 的变迁。

[唐] 刘禹锡

阴平 阳平
平声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仄
上声 去声
上声 去声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短
入声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入Leabharlann 四声短入声一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仄平平平仄仄平 浪淘风簸自天涯。 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今直上银河去, 平平平仄平平仄 同到牵牛织女家。 平仄平平平仄平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ppt

结合背景资料, 你对刘禹锡有了什 么新的认识?
不惧挫折、勇 往直前、逆流而上 的豪迈气概。
再读诗句,读出黄河雄伟的气势,读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
联想
银河
传说
牛郎织女
体现了黄河之水好像从天而来 的雄伟气势;诗人不惧挫折、勇往 直前、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
跟学习伙伴有感情读全诗,边读边想画面吧!
18
单元主题
19 20
保护环境
21
学 习 要 求
18.古诗三首
唐代曲名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学习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 知作者 明诗意 悟诗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与柳宗元 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 白”。现存诗800余首。
性格刚毅,有豪猛之气; 其诗大都简洁明快,极富艺 术张力和雄健气势。
字正腔圆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想想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歌曲
浪淘沙(其一)
qū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

簸箕
九曲
黄河解读古诗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 颠簸
联想画面和声音,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诗人看到眼前气势雄伟的黄河,他想到了什么呢?在
诗歌中圈画出相关词语。
径直而上 逆流而上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 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古诗三首PPT

《浪淘沙》古诗三首PPT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夸张
波涛汹涌
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逆流而上,直 冲九霄的豪迈 气概。
读一读
在朗读前两句 诗时,语速放缓, 语调沉稳有力,读 出黄河九曲的绵长 曲折之感。
读第三句 时,节奏可稍 微加快,语调 转向激昂,表 现诗人欲直上 九霄的气概。 第四句再转向 平缓悠长,读 出其中的憧憬 之感。
一、比一比,再组词
沙( 泥沙 ) 砂( 砂锅 )
簸( 簸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菠( 菠萝 )
淘( 淘气 ) 掏( 掏出 )
崖( 山崖 ) 涯( 天涯 )
二、诗的后两句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 黄河的
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 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风浪滚动
大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 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 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天边
明诗意
一直; 径直
大意:如今我要直向它的 源头——银河冲去,和传 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天上的 牛郎织女家。
资料链接
起初是《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 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的 《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筏来 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 这两种记载混合,说是黄河和天河相通,张骞追溯 黄河的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
初读课文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多音字
qū 弯曲

qǔ 歌曲
bǒ(用作动词时) 颠簸

bò(用作名词时)簸箕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要注意右半部分 “丿”的穿插,“厂” 里是两个“土”,注 意不要写成“士”。

第13课《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3课《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王昌龄认为好诗美在三境: ①物境:景物之境。 ②情境:情感之境。 ③意境:情景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九曲,黄沙万里, 气魄雄伟,浩浩荡荡。 浪淘风簸,源自天上。 触人联想,荡气回肠。
壮美的写意山水画
梅圣俞评好诗:“状难写之景,如在 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品析《浪淘沙》 (其一)之“三美”
奔黄
流河
到之
——
海水
李 不天
白 《
复上
将 进 酒
回来 。,
一黄
片河
——
孤远
王 城上
之 涣 《
万白 仞云
凉 州
山间
黄河
词 》
。,
《浪淘沙(其一)》 学习目标
•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 中用词之精妙,背诵并默写古诗。
• 思维发展与提升:对比理解《浪淘沙》(其一)和(其 八),提升对比归纳的能力,形成诗性语言敏感性。
探究: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所见之境

九曲黄河万里沙, 景物动态夸张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想象之境

同到牵牛织女家。 神话色彩浓厚


小结:《浪淘沙》(其一)之三美
物境美 :它是一幅壮美的写意山水画,表达了诗人 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情境美 :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展现了诗人身处 政治逆境却未沉沦的乐观心态。
对比:两首诗能品出诗人怎样的创作风格?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黄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豪言豪语
豪气豪情
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海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3张PPT)
而这一切又激发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引发出无限的遐想。他的思 绪随着黄河的奔流,一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甚至触及那浩渺无垠的 银河。他想象着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深情地述说着他们之间的 爱情故事。最后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黄河的源远流 长,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让诗的韵味在读者心中久久回荡。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银河、牛郎织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织女家。” 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的 神话传说。
朗读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 气势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将写实与想象、描写与夸张融为一体。前两行用写 实的手法,生动描绘了黄河那奔腾万里、气势磅礴的景象:“九曲黄 河”展现出泥沙滚滚的壮阔形态,“浪淘风簸”则描绘出波涛汹涌、 声音震天的动人画面。这一切仿佛都在验证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豪迈诗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
艺术特色欣赏
刘禹锡的《浪淘沙》在唐诗中独树一帜,以歌颂黄河为主题,展 现出别样的韵味。诗人站在洛阳的黄河之滨,目睹黄河的来去匆匆, 那黄水奔腾而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一个“沙”字巧妙地 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裹挟大量泥沙,致使水色变得浑浊的特点刻 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以水中沙砾沿途经受“浪淘风簸”的 形象描绘,表现出黄河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彰显出它冲 击一切的磅礴势头。这种深邃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刘禹锡的 《浪淘沙》成为歌咏黄河的经典之作。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5张PPT).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5张PPT).ppt
18 古诗三首
天涯 生涯 天涯海角 无边无涯
黄莺
风簸
夜莺
莺歌燕舞
城郭 郭老师
苔藓
板闼 排闼 重闼
菜畦 春畦 畦田
天涯海角 黄莺
夜莺 城郭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 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 又用为词牌名。
诗题溯源
浪淘沙是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 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全唐诗》在词部中说 “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 为填词”。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 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 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会昌 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 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 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 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
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 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时间角度:烟雨江南的空蒙迷离的美景。
江南深邃的文化底蕴,回味悠长。
春光明媚 深邃悠远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题写
题解:本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家屋壁上的一首诗。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 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 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 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 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 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 称王文公。

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7张PPT)

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7张PPT)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 楼》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凉州词》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 《浪淘沙·其一》
唐代教坊曲, 由刘禹锡、白居易 创造。其形式为七 言绝句,后又用作 词牌名。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
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 的夜晚相会一次。 ② 直上银河:运用张骞寻源的典故。
译文: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景
气势磅礴、
浪淘/风簸/自天涯。 宏伟壮观。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豪迈、浪漫,
想象
对美好生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的向往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借黄河雄伟壮美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奋 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以及对宁静 美好生活 的向往。
诗歌赏析
注释: ①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
多。 ②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③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
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④ 自天涯:来自天边。 译文:
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 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访牛郎织女的家。
“直上”是什么意思? “上”换成“入”“到”“去”好不好?
不好,本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 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直上” 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 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换成“入”“到”“去”都没有逆流奋进之感, 所以“直上”更合适。

《浪淘沙》ppt课件

《浪淘沙》ppt课件
语文A版 六年级 上册 第七单元
浪淘沙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具体内容
目录
CONTENTS
01 浪 淘 沙 02 【唐】刘禹锡 03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 04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 05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 06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
浪淘沙
01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 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中的那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
“上”
3
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
4
如今直 银河去,
5
同到牵牛织女家。
6
到…
7
过…
8
去…
尝试推敲: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班钟声( )客船。
(来、去、到、见)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动、皱、翻、起)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 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 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 多彩;读诗,能够品味古人的气节。让 我们多读诗,多积累!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的 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只 能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 织女家,寄托了啦。们心里对宁静的田园牧 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一号买的 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自然的美。
品用词,练语感
1
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是
02 浪淘:
03 波浪淘洗。
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 柳”。因参加永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绝 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的很有豪气,白居 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 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的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 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人教部编版12. 古代诗歌三首《浪淘沙》课件(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12. 古代诗歌三首《浪淘沙》课件(共37张PPT)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46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46张PPT)


涯( 天 涯 ) 旗( 国 旗 ) 茅( 茅 屋 ) 苔( 苔 藓 )
牙( 牙 齿 ) 骑( 骑 兵 ) 毛( 毫 毛 ) 台( 台 湾 )
崖( 悬 崖 ) 其( 其 余 ) 矛( 矛 盾 ) 抬( 抬 举 )


芽( 发 芽 ) 奇( 奇 异 ) 锚( 铁 锚 ) 跆( 跆 拳 道 )
三 首
THREE ANCIENT POEMS
古 诗 三 首
THREE ANCIENT POEMS
资料 作家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

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
资 料
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
绩。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
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做出了
前进。
THREE ANCIENT POEMS

字 词
中 zhōng:中间 中央 zhòng:中奖 中选


巧记:这群人中( zhōng )有人中( zhòng )了特等奖
将 jiāng:将军 将来 jiàng:将领 将士
古 诗

巧记:开赴前线的将( jiàng )士们即将( jiāng )接受严酷

浪 淘 风 簸 滚动的样子。


(zì tiān yá)

自 天 涯 来自天边。
(qiān niú zhī nǚ)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的
牵 牛 织 女 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结为夫妇。后王母召回织

女,牛郎追上天,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

《浪淘沙》教学课件(共14张PPT)

《浪淘沙》教学课件(共14张PPT)

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刘禹锡
刘禹锡(772- 842年),字梦得 ,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 族。其诗与白居易齐 名,世称“刘白”, 又有中唐“诗豪”之 称,是中唐杰出的政 治家、哲学家、诗人 和散文家。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 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遥远的地 方奔腾而来,一路夹裹着万里黄 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既然你是从天边而来,如今好 像要直飞上高空,请你带上我扶摇 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牵 牛织女家里做客吧。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赞颂黄河的气势宏大,抒发 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黄片河孤远城上万白——
仞云
王 之
山间
涣 。,
奔黄 流河 到之 海水 不天 复上 李 回来 白 。,
——
浪淘沙
生字学习
淘 táo 淘气 曲 qǔ 曲调 簸 bò 簸箕
涯 yá 天涯 曲 qū 曲折 簸 bǒ 簸动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 在一起,你能从诗中找出体现黄河 雄伟壮观的词语吗?
从“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中体会出来的。作者运用了夸
张的手法。

古诗《浪淘沙》PPT

古诗《浪淘沙》PPT

1《竹枝词》
01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02
3《望洞庭》
03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04
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 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刘禹锡的诗
2《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4《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添加副标题

九曲黄河万里沙,
○ bǒ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01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 涯。 ○ 如今直上银河 去, ○ 同到牵牛织女 家。
02
浪淘沙(其一)
03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01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 天涯。
○ 如今直上银 河去,
○ 同到牵牛织 女家。
02 浪淘沙(其一)
03 唐 刘禹锡
01 九曲黄河 万里沙,
04 同到牵牛 织女家。
02 浪淘风簸 自天涯。

《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3张PPT)

《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3张PPT)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古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还领悟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 特殊情感和自豪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古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历史价值。
课后小结
2
课 后 小 结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在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境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会通过多阅读、多学习来 提高自己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特别是要注重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看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到 浪淘风簸自天涯。
想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象 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者者,见 年之八月浮搓茶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 阁于搓上,多备粮,乘搓而去。十余日中,犹 观星月日晨,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蚤夜。去 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这 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者次饮之。牵 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 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访严君平则知之 夕。……因还如期。后至蜀访严君平。曰‘某 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 到天河时也。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古诗所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 的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课!
同学们再见 !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浪 淘 沙
此 处
➢ 新课导入

以 修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24学年


六年级语文上册《浪淘沙》课件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6张PPT)
18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浪:波浪 淘:淘洗 沙:黄沙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唐 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后来浪淘沙成为了词牌名。
走进诗人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河南 洛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 “诗豪”之称。刘禹锡性情坚毅,饶有 豪猛之气,其诗风也颇具特殊性,大都 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极富艺术张力和 雄直气势。代表作品有《陋室铭》《竹 枝词》《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
想象 奇特
(浪大、浪高)
(静谧美好)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想要迎风破浪,逆流而上,直到银河的豪迈气势。
朗读感悟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前两句通过直接描写,写折曲的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
大风掀浪 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
而来。
指点书写


书写时注意右边“丿” 穿插,“厂”里面是两个 “土”,不要写成“士”。

“涯”指水边、边际; “崖”指山石或高地陡壁的侧面。
整体感知
假如此刻你就站在黄河边,请你用一些词或句子来赞美黄河。
黄河啊!黄河!你是如此______________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后两句由现实之景展开联想,运用了夸张、想 象的手法,借用典故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诗人想要迎风破浪,逆流而上,直到银河的豪迈气势。
课后作业
1.背诵《浪淘沙》(其一),并默写。 2.搜集《浪淘沙》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站在如此气势磅礴的黄河旁边, 诗人又想到什么呢?

《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

《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
“莫”一作“暮”。“莫凭
2 0
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
2 3 六
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 浪


级 语
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 沙

上 册
“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
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
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
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
“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
2
0
2
3










落 2
0 2 3 六








花 册

2
0 2 3 六 年
山浪 淘








2
0
2
3










2 0
春去秋来
2
3










2
0
2
3










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
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上阕写了什么?营造了什么意境?
2
0
2 3
•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

《浪淘沙》ppt课件

《浪淘沙》ppt课件

拓展词境
深化情感表达
《浪淘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慨和人生哲理,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对 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浪淘沙》以其广阔的视野和深沉的 情感,拓展了词的境界,使词这种文 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元。
历代文人的评价
苏轼赞誉不已
苏轼曾评价《浪淘沙》“卷起千 堆雪”,形象地描绘了词中描绘 的波澜壮阔的景象,并对其文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格和表达方式可以为现代 文学创作者提供借鉴,丰 富文学表现手法。
文学主题拓展
《浪淘沙》所表达的历史 沧桑、人生感慨等主题可 以启发文学创作者对现实 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音乐创作灵感
《浪淘沙》的诗意和韵味可以为音乐创作者提供灵感,创作出具 有文学底蕴的音乐作品。
唐代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浪淘沙》的创作得以产生,并 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个人背景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豁达、 清新脱俗而著名。《浪淘沙》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表 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刘禹锡在创作《浪淘沙》时,正值他被贬官之后,经历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 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
内容
该作品主要描绘了黄河雄伟的形象, 赞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表现了作者 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反映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境
通过描绘黄河雄浑的气势和壮阔的景 象,作品展现出一种恢宏、豪迈、壮 美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和心灵震撼力。
诗词的修辞手法
比喻
将黄河比作巨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黄河的气势和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要求: • 1、先读,再圈点勾画,思考、交流后,由组长执笔敲定答
案。
• 2、2号帮助5号。最后组长汇报。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
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来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 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 夜晚相会一次。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学指导:(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这首诗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 样的憧憬?你的根据是什么?
——(唐) 陆游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qū 九曲黄河万里沙,
bǒ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 弯 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万里沙:形容沙很 多。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浪淘沙
浪淘浪沙 淘:波浪淘洗。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沙”本来是民间在黄 河边歌咏淘金人劳动情景的 民歌,后变为士大夫咏怀托 志的心声。再后来,“浪淘 沙”成为词牌名。
刘禹锡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 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 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 《乌衣巷》。他作《浪淘 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黄河
黄黄河河————伟伟大大的的母母亲亲河河,民,民族族的的摇摇篮篮,灿,灿烂烂文文化化的发源地, 的古发往源今地来,古多往少今诗来人多为少它诗吟人诵为。它吟诵。

• •
11、、白白日日依依山山——尽尽——,,黄黄((唐唐河河))入王入王海之海之流涣流涣。《。《登登鹳鹳雀雀楼楼》》
刘禹锡诗歌特点: 刘禹锡诗歌特点
1、取境优美。 2、精炼含蓄。 3、韵律自然。 4、豪迈的气概,奋发有为的精神。
当堂检测:
• 2默写这首诗。 • 1、背诵这首诗。 • 3、积累刘禹锡的诗

1、背诵这首诗。 2、默写这首诗。 3、积累刘禹锡的诗。
• 22、、黄黄河河远远上上白白云云间间,,一一片片孤孤城城万万仞仞山山。。

————((唐唐))王王之之涣涣《《凉凉州州词词》》
• •
3434、、、 、黄黄三三河河万万之之里里水水河河——天天东东———上上入入—((来唐来唐海海(,),),奔李,奔李唐五流白五流白)千到《千到《陆仞海仞海将将游岳不岳不进进上复上复酒酒摩回摩回》》天。天。。。
簸:上下颠动。本诗中指掀翻,形容浪大。 天涯:天边。如今:现在。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 相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 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 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 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 女的家。
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读出韵味。
1《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的 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要求: • 1、先朗读,再圈点勾画, 思考、交流,由组长执笔敲定
答案。
• 2、2号帮助5号。最后组长汇报。
自学指导(一):(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前两句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憧憬?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主要思想
主题思想
• 《浪淘沙》一诗,作者通过面对雄伟浩瀚的黄河之水,幻想 到银河去寻访牛郎织女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奋发有为的
《浪精淘神沙和》豪一迈浪诗漫,的作气者魄,通同过时面表对现了雄作伟者浩对瀚美好的生黄活的向往 河之。水,幻想到银河去寻访牛郎织女家的描写,
表达了诗人的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 魄,同时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