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鱼系统汇编
石斑鱼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
![石斑鱼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4e37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4.png)
石斑鱼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
1. 养殖池设计,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养殖池
的尺寸、形状和水深等因素。
合理的养殖池设计可以提高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效率。
2. 水质监测,循环水养殖系统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包括水温、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指标。
保持适宜的水质对石斑
鱼的生长至关重要。
3. 进水处理,循环水系统需要对进水进行处理,包括去除悬浮
固体、有机物和杀菌消毒等工序,以保证进入养殖池的水质符合石
斑鱼的生长需求。
4. 循环系统,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包括生物滤池、机械过滤器、蛋白质分离器等设备,用于循环利用水资源,净化水质,提高
水质稳定性。
5.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能够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养
殖效率,减少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6. 疾病防控,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需要加强疾病防控,包括
定期检查鱼群健康状况,加强水质消毒和定期清洁消毒设备等措施。
7. 养殖环境管理,包括光照管理、水温控制、水流速度控制等,以模拟自然环境,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率。
总的来说,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涉及到养殖池设计、水
质监测、进水处理、循环系统、饲料管理、疾病防控和养殖环境管
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规程,可以提高石斑鱼的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系统工艺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系统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a7f47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b.png)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养殖池:用于养殖鱼类,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2. 平衡生化池:物理过滤,去除大颗粒物,保持水质平衡。
3. 集水区:收集养殖池中的水,进行下一步处理。
4. 蛋白质分离器:通过生物膜过滤法去除水中的蛋白质和有机物。
5. 臭氧发生器:用于杀菌消毒和去除水中有机物,同时增加水中溶氧量。
6. 砂滤罐:进一步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7. 多级生化池:生物过滤,降低氨氮、亚硝酸氮含量,保证水质健康。
8. 紫外线消毒装置:杀菌消毒,去除水中的有害细菌和病毒。
9. 回流养殖池:处理后的水重新回到养殖池,进行循环利用。
以上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的基本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实现高密度、绿色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分类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bafb17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e.png)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分类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自流水式养殖:利用天然地势形成的水位落差使水不断地流经鱼池,无需动力。
例如,在水库大坝下设流水鱼池,在引水下山灌溉的水渠边建造流水鱼池,鱼池流出的水仍可用于农田灌溉。
这种类型的流水养鱼,成本低,但受当地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2. 开放式循环流水养殖:主要特点是利用湖、库、河海等水域,需用动力抽水导入流水鱼池,使用后的水直接排出或经处理循环利用,养鱼系统始终与天然水体相连。
由于技术要求相对较低,设备简单、施工较容易,我国目前大多数育苗温室均采用此种养殖类型。
3. 封闭式循环流水养殖:用水需经专业处理后再重复使用。
其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投资大。
4. 温流水养殖:又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
此外,工厂化养殖还有高位池、网箱养殖、陆基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等类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农业专家。
第二部分 工厂化养殖的构建
![第二部分 工厂化养殖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4d4760dc011ca300a7c3902c.png)
第二部分工厂化养殖的构建(一)、养鱼车间和鱼池的配置1、养鱼车间:养鱼车间的作用是防风雨、保温和调光,并为养殖对象的生长繁殖提供最佳的生态环境。
养殖车间多为单层结构,平面形状以长方形为宜。
为节省土地,也可设计为双层结构,即饵料培育车间在上层,育苗或养成车间在下层。
屋顶形式:1、低拱形(抗风能力强)2、三角形。
屋顶为钢架、木架或钢木混合架,顶面多采用避光材料,如深色玻璃钢瓦、石棉瓦或木板等。
养鱼车间多为双跨、多跨结构,跨距一般为9~18米。
车间层高一般设置为2、2~2、4米。
车间内地面高程应比室外地坪高20~30cm,避免室外雨水流入。
车间多采用砖混墙体,墙体表面用防水油漆处理,以防止墙体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而受到腐蚀。
2、养鱼车间的采光、保温、采暖、通风(一)采光与调光单跨或双跨车间一般不设置采光带,而是采用窗户采光,在窗户上设调光帘。
多跨车间需设计屋顶光带采光。
通常在车间的长度方向,屋顶间距每隔12-15m留0、1-0、2m 的采光带。
则光照强度可达200-400lux。
室内照明度以晴天中午不超过1000勒克斯为宜。
可根据养殖品种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来适当增减采光带。
(鲆蝶类光弱、南美白光强)(二)保暖与保温车间整体采用钢构框架,墙体使用夹心板材料建造而成。
墙体设计为双层结构,内外两层均由10cm厚的夹心板构成。
内外层之间垫隔塑料泡沫,厚度约为5cm、既隔绝了病毒入侵,又达到了隔热、隔音的效果。
(附力冉厂房保温设计图)(三)通风安装通风机或排气风扇通风。
(四)防震(附力冉防震示意图)2、鱼池系统:建造养鱼池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P204主要有:1、水泥池(混凝土、砖混):成本低、使用寿命长2、塑料池:聚丙乙烯、聚氯乙烯。
重量轻、内壁光滑、成本高。
3、玻璃钢池:树脂+玻璃纤维。
重量轻、内壁光滑、坚固耐用、成本高。
鱼池底面积一般30~100平方米。
如鱼池面积过大,水体不容易均匀交换,投撒的饵料不能均匀分布水面,容易造成池鱼摄食不均。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48项:工厂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48项:工厂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da7e7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c.png)
第48项:工厂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随着人民对优质蛋白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密度也越来越高,导致养殖尾水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产生。
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是基于动植物和微生物和谐共生原理,将水产养殖业和水培蔬菜种植有机结合,进行生态循环系统内物质循环,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提升产品品质,有助于加快推进我省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该技术依托现代养殖工程、水处理和水培种植设施,综合运用高效集污和硝化系统、微孔增氧等技术,实现了全年生态化种养殖,具有水体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稳定、绿色安全等明显特点,符合新时代渔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的理念。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目前,已经在我省合肥市肥西县、长丰县和滁州市来安县等地建立了多个工厂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达到100OO多平方米,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工厂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构建中,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三)提质增效情况。
以滁州市来安县为例,在3000平方米的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工厂内,200立方米的养殖水体,大口黑鲸等水产品年产达80千克/立方米,可年产16000千克优质商品鱼,年可种植8茬生菜,每茬50000株,每株均重180g,年产72000千克生菜,产值150万元,平均每亩产值约3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本项目成果的间歇式循环方式相对于全循环方式节约50%能耗成本,大幅降低工厂化鱼菜共生系统的运行管理成本,达到可广泛推广应用水平。
同时,工厂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80%以上的养殖用水,实现了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二、技术要点(一)工厂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
种养设施设备主要包含养殖池、蓄水池、水循环处理设备(微滤机、竖流沉淀器、生物过滤池、紫外灭菌器)和水培蔬菜种植设施(水培种植床或种植架)等四部分。
饲料鳜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
![饲料鳜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e99a5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7.png)
饲料鳜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饲料鳜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详解在现代水产养殖业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逐渐受到重视。
鳗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简述
![鳗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ac4c8f02c5da50e2524d7f32.png)
( 1 ) 池底 中央 排污罩下锅底 处安装 0 . 7 5 千 瓦水 泵
一
台 ,利用两台水车增氧机旋转,带动池水 环流,将
污水 集 中于养 殖池 中心 区 的锅 底 ,通过 水泵及 直径 6 3 毫米 P V C 管将污水抽送到 固液分离器 。 ( 2 ) 固液分离池采 用不锈钢 板箱体 , 内设 四道 滤
l l 嗣 兰l 旦 塑全
余 军林 俞 泽 溪 刘
3 3 0 0 3 9 )
维 ’ 吴建飞
( 1 . 东华理工大学化生材学院生物系,江西 南昌 3 3 0 0 1 3 ;2 .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二 、结果 与分析
1 . 水 质 处 理效 果
养殖 水 体 经 过 固液 分 离器 、
四道滤槽和紫外线消毒后 ,溶解氧增加 ,氨氮 、亚硝
酸盐 明显 降低 。循 环水换 水量 少 , 日换水 量约 1 0 %,
循环 使用 ,p H 、温度 等相对稳定 。池 中央水泵可抽走 池底污物 ,无 需人工刷池排污 。养殖水环境稳定 ,减
I 1 日 兰l 茎 旦 塑全
微 生物 等 ,滤 槽 之 间用 直 径 1 2 5 毫米 的 P V C 管 连接 。 最后将 经紫外 线过滤杀菌 消毒后 的水排进 养鳗池 ( 见
图1 ) 。
福清 市是鳗鲡养 殖大县 , 已经形成 了鳗苗捕 捞 、 养殖 、饲料生产 、鳗鱼加工 、出口贸易和配套服务完 整 的产业链 ,是我市单项 出口创汇最多 的水产养殖 品
水泵 1 台,通 过直径 6 3 毫 米、直径 1 2 5 毫米 P V C 管 串 联,阀 门控制,形成一套独立 的循环 水处理 系统 。此
2 . 经 济效 益分析
淡水工厂化养鱼施工方案
![淡水工厂化养鱼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b0bb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7.png)
淡水工厂化养鱼施工方案一、选址与设施建设工厂化养鱼场应选址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环境安静、无污染的地区。
场地应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有利于排水和防洪。
设施建设包括养鱼池、饲料仓库、药品仓库、管理用房、员工宿舍等,确保布局合理,方便管理。
二、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是维持鱼池内空气质量的关键,应确保新鲜空气的充足供应。
采用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均能保持鱼池内适宜的环境。
设置空气过滤装置,以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微生物。
三、水质处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水质处理系统,包括水的净化、消毒、循环等环节。
采用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等技术手段,确保水质达到养鱼要求。
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四、温控设备安装根据所养鱼的品种和生长需要,安装适宜的温控设备。
采用水温和气温双重控制系统,确保鱼池内温度恒定。
设置温度报警系统,当温度超出预设范围时及时发出警报。
五、饲料投放设备选择自动化、精准度高的饲料投放设备,减少饲料浪费。
设备应具备定时、定量投放功能,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
定期维护和清洁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六、疾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减少病原体滋生。
定期对鱼类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等环保药物进行疾病防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七、技术监控与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温度、饲料投放等关键指标。
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员工严格执行。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八、销售与营销策略分析市场需求,调整养殖品种和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
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与大型超市、餐馆等建立合作关系。
开展品牌建设和宣传工作,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探索新的营销策略,如开展线上销售、会员制等,拓展销售渠道。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淡水工厂化养鱼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执行,确保各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技术监控,确保鱼类健康生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d78f098f111f18582d05a74.png)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工厂化养鱼,又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
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
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是取代传统池塘、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
1、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发展概况工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
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
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海水循环式养殖系统,建设模式比较先进,除生物净化外,还设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国内工厂化养鱼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养鱼工厂的设施配套不完善,科研滞后于生产,工厂化养鱼应具备高溶氧、控温、生态式防病等条件,另外,水质净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养鱼水质较差,饲养密度小,饵料系数高,病害频发,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以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已经趋于形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养鱼工厂,配套设施有生物净化、液态纯氧、臭氧灭菌、高效内循环和水质监控等,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生产,在完全封闭式内循环条件下建立了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bc2106650e52ea54189810.png)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目录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Abstra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 第一章绪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利用PLC设计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利用PLC设计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工厂化养殖的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3工厂化养殖的水质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4工厂化养殖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5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1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2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3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4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5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四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1可编程控制系统与继电控制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1.1继电器控制的优点和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1.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2 PLC设备选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2.1 PLC选型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2.2 PLC机型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3 变频器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4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及PID算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4.1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4.2 水位PID算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5 消毒方法的比较及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6 溶解氧传感器的选择及PID控制参数的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7 固体废物去除设备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8 输入/输出点数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8.1 输入/输出点数的估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8.2 输入/输出分配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9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1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1.1 STEP 7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1.2 PLC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2程序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4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致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水产品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欢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鲈鱼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鲈鱼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6c15b4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7.png)
本文以如东吉米生态农场为例,具体介绍了工厂化循环水鲈鱼养殖技术。
一、高标准养殖池塘建设1.养殖池塘建设养殖池塘单个设计为正方形锯角,池占地100米2和250米2两种规格,池高1.3米,建筑材料为混凝土。
池底为锅底形,混凝土底质,池壁牢固,池塘上方建立温室大棚,外部建钢质顶,可开、可关,可通风见光及防御自然灾害。
池底要预埋设进、排水管道。
每条线配备7.5千瓦罗茨风机的增氧机、纯氧设备。
养殖场拥有发电备用机组(建议采用自动启停系统,应对突然停电导致的缺氧风险)。
2.养殖系统建设部分采用智慧水产养殖软件系统,安装相应数量的监测仪器,并由专用线路连接到后台,智慧水产养殖系统对水体多种指标动态实时监测,自动分析处理、自动报警。
配备水产养殖饲料投放机器(自动、定时、定量投饵料,减少人工支出)。
增氧装置由曝气管、阀门、管道等组成。
3.循环水处理设施尾水处置池大约建设70个,单个池设计为长方形,大小不一,池塘占地10~20米2,池高3米,建设材料为混凝土,池底要预埋设进、排水管道。
处理池拥有弹性多孔填料、微滤机、毛刷、紫外线、蛋白质分离器等装置进行水体处理。
二、苗种培育棕片带卵进行人工繁育,鱼苗达到1.5~2厘米/尾时进行分池暂养。
暂养期间每周用次氯酸钠、碘制剂泼洒消毒1次,每天拌多维、大蒜泥投喂,经过20多天饲养,鱼长至4~6厘米/尾可进入大池分疏饲养。
暂养池(6米2)放养密度控制在10万尾/池,10天后分池到100米2池中,密度为8万尾/池。
要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2天开始投喂丰年虫、轮虫等鲜活饵料,10天左右配0号料,之后逐渐过度直到全部用膨化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分5~8次投喂。
培育苗种时,要特别注意苗种的喂食情况,喂食不到位,就会导致苗种生长缓慢和相互残杀。
加州鲈养殖过程中生长速度和养护有很大关系,饲养两周后就出现参差不齐现象,较大的个体会捕食较小的个体,应及时将大小不一的鱼进行筛鱼分苗。
基于物联网的鱼塘智能化养殖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鱼塘智能化养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9e47ceb6c85ec3a86c2c5b9.png)
基于物联网的鱼塘智能化养殖系统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丰富,传统养殖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的现状,国家的战略要求,将智能农业推向了风口,“互联网+”必将带动农业的升级。
本作品将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水产养殖领域,设计了鱼塘养殖智能化系统的架构及应用实施方案。
系统分为现场管理单元、远程管理单元云平台三个部分。
根据鱼塘养殖基本流程,对水产品养殖环节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水产品生长的环境因素并确定出进行水产品高密度养殖的最佳环境,从而实现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化鱼塘、CC3200目录摘要 (I)一、概述 (3)1.1 设计背景 (3)1.2 所涉技术发展现状 (3)1.2.1 国内外技术发展 (3)1.2.2 存在的技术问题 (4)1.3 创新点 (5)1.3.1 主要解决的问题 (5)1.3.2 设计内容简介 (5)二、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功能设计 (6)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功能 (6)三、系统的硬件设计 (9)3.1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9)3.2控制节点设计与实现 (9)3.3现场监控中心设计 (10)四、系统软件设计 (12)4.1 节点的软件功能设计 (12)4.2路由器的软件功能设计 (13)五、总结 (14)一、概述1.1设计背景农业物联网是一种新兴农业信息化技术,其体系架构分为用户层、应用层、传输层、感知层和对象层5个层次,其技术可用于实现农产品安全溯源、精准化农业生产管理、远程及自动化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智能储运。
农业物联网具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循环流转成本、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物联网设备和软件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平衡产业结构及解放人员“在场”等社会经济效益。
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渔民有效地使用养殖水域,收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设施渔业代表着水产养殖业的最高水平,也是渔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具有稳产、高产、品质好、耗水少等优点,能有效检测与控制养殖水中的各种环境参数,建立适于鱼类生长的最佳环境。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e77f9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4c.png)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近几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被更多的水产养殖户所接受,很多人更是开始了尝试,与国内优秀的养殖循环水处理企业联系,进行相关的了解和设计。
总所周知,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就是为了破解水产养殖用地日益缩减、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和传统养殖方式(池塘、流水养殖)中存在的浪费大、成活率低、成本高等难题,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为鱼儿生长创造健康的环境,使鱼儿处于较高强度的生产状态,增加养殖户收益。
目前,国内水处理效果较好的养殖循环水系统不多,其大部分使用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紫外线消毒设备、臭氧消毒设备、增氧机等设备和循环水处理工艺。
发展到现在,能耗偏高是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设备需要用电,需要指派专人去操作和管理,微滤机有时需要人工去清洁,因此在电费和人力成本上偏高。
TH-RAS养殖循环水系统是西安天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后推出的新系统,该系统的优势就在于解决了能耗的问题。
系统完全摒弃了传统养殖水处理中使用的转鼓微滤机、二氧化碳剥离器、蛋白分离器、增氧机、集污器等设备,因此占地面积减小。
大量电力设备停止使用,使得养殖中能耗大幅降低,为企业节约费用。
系统处理后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通过排污管道储存在污水池中,可以用于种植蔬菜,以此代替化学肥料,确保食用安全。
天浩环保TH-RAS循环水养殖系统图解系统中的生化反应系统利用生物、化学技术有效去除大部分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部分氮磷、滤除大颗粒悬浮物。
经生化反应系统处理后的水体进入TH一体化养殖水处理设备中,在去除水体泡沫、CO2、氨氮、磷、溶解酶、蛋白质、重金属离子、鱼食粪便悬浮物的同时,自动对水体曝气增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迅速增加,水体含氧、溶氧、活化。
经过滤后的清洁水质自动流入专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后,重新流入养殖池,实现水循环使用。
如果需要加温,可在消毒杀菌后安装加温设备和相应的控制设备。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点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就是通过水处理设备将养殖水净化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建设规范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建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8af25d19e31433238689300.png)
DB11 ICS65.150B52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XXXXX—XXXX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建设规范Guidelin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industrial recirculation system(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8年5月2日)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东杰、朱华、胡金有、张欣、李文通、李荣妮、孙砚胜。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规模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0水产品中鱼药残留限量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指在室内养殖池中采用机械、生物、化学和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工业化手段,控制养殖生物的生活环境,并对使用过的养殖水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后循环利用,是一种水生动植物集约化、智能化养殖方式。
3.2蛋白分离Protein separation指利用气泡表面能够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采用充氧设备或旋涡泵产生大量的气泡,将通过蛋白质分离器将养殖用水净化,这些气泡全部集中在水面进行分离或浓缩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养鱼车间的选址 二、温室结构 三、养鱼池系统 四、给、排水及水处理系统 五、加温、供热系统 六、增氧系统 七、供电系统 八、监控系统
一、养鱼车间的选址
• 工厂化养鱼选址与普通工厂对厂址要求一 致,要考虑地形、地质、气候、常年风向、 水源、对外交通、占地拆迁、施工、管理 等因素以及扩建的可能性,经技术经济比 较选定,以免厂址不当而留下隐患。 1、位置 • 养鱼工厂宜选择与工矿区上游、土质坚实、 抗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地基上,不能设在 大的活动性的断裂构造带,以及其他不良 的地质的地段,如淤泥、流沙、湿陷性黄 土、膨胀土等地基,应慎重研究确定基础 型和地基处理措施。
二、温室结构
• 工业化养鱼温室要求: • 多功能 既可以养鱼,又可以饲养甲壳类、 两栖类、爬行类和贝类;既可以育苗,也 可以养成;还可作商品销货前的暂养。 • 温室能控制温度、湿度、光线,做到氧气、 二氧化碳和氨氮平衡 有条件的能进行自动 监测和自动控制。 • 管理方便,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 动生产率。
四、给排水及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控温系统
• 加温设备有电热器、锅炉和太阳能集热装 置
• 常使用空调器或锅炉暖气给养鱼车间内的 空气加热以保持温室和水温的恒定
六、增氧系统
• 目前使用较多的增氧方式有水车式、推流 吸气式和鼓风曝气式
• 纯氧与富氧能使水体的溶氧达饱和值的几 倍,鱼池可不设繁琐的增氧系统,溶氧可比常 规增氧方式高,有利鱼的生长。因而国外在 温水性鱼类高密度养殖中使用纯氧较普遍。 我国则很少使用,主要是比价高。
• 养鱼工厂不宜设在准市区内,因为比较效 益及市区发展衡量,养鱼工厂尚属于弱势 产业,比不上高利润的房地产产业。 • 深圳市蛇口区进口的德国养鳗工厂,及汕 头市金曼集团进口的丹麦养鳗工厂,都由 于扩建而拆迁。因为都是水泥池,损失很 大,这就体现出可移式养鱼池的优越性。
2、水源 • 养鱼工厂的水源设在水量、水质有保证和 易于实施水环境保护的地段。选用地表水 为水源时,水源地应位于水体功能区划规 定的取水段,和水质符合相应标准的河段。 选用地下水水源时,水源地应选在不受污 染的富水地段。选用海水水源时应远离现 在和潜在的网箱养鱼区。 • 欧共体国家很重视屋顶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因为这种天然水不受污染,水质优于地面 泾流。养鱼工厂的宗旨是用好一切水资源。
七、供电系统
• 养鱼温室及有关设施湿度大,不少用电设 备在高湿度的环境下运行,因此必须高度 重视在用电安全。 • 供电系统的设置和安装必须做到科学、安 全,必须严格按照电力系统所制定的规范 要求进行。
八、监测系统
• 水质监控 • 日常管理 • 完善的工业化养鱼,其日常管理工作已全 部或部分地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
3、能源 • 养鱼工厂的供电系统设计,应该所在地区 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为依据。经技术 经济论证,合理确定供电点及供电系统接 电方案、供电量、供电电压、供电回路数 及无功补偿方式等。宜采用由专用直配输 电线路供电。并且实行双线供电,以确保 安全用电。 • 有条件的养鱼工厂还自配一到二套应急发 电机组,在电网停止供电的瞬间,即自动 发电机供电,并发出声、光信号。所以, 供电需安全可靠。用点必须坚持上岗证的 制度,以保证用电的安全。
“生态型”温室平面 图
1、工作厅 2、值班室 3、测试化验室 4、工具室 5、稚、幼鳖池 8、压水池 9、反滤池 10、正滤池 11、净化池12、加热池
长方形流水鱼池示意图
1、锅炉 2、生物滤池 3、暖气池 4、加热池 5、进水管 6、鱼池 7、排水沟
三、养鱼池系统
圆形流水鱼池示意图
1、沉淀池 2、双格滤池 3、流水池 4、动力提水 5、滤池出水 6、鱼池出水 7、鱼池排污 8、鱼池排水 9、总排污沟 10、总排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