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话形容词重叠的声调与重音
明清以来的南京方言文献研究
明清以来的南京方言文献研究汪莹【摘要】南京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南京方言自魏晋始,渐次从吴语演变为江淮方言,现属北方方言江淮次方言洪巢片.由于南京自古历史地位重要,其方言也受到语言学者的关注.明清以来,南京方言研究成果丰硕,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能够为南京方言的语音、韵音以及历史演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4页(P102-105)【关键词】明清以来;南京方言;文献【作者】汪莹【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一、明代历史文献明代较少有专门的南京方言研究,多为学者描写官话时提及,或传教士为传教而撰。
如明代李登撰《书文音义便考私编》(1585),为当时的官话韵书,但李登为上元(今南京江宁)人,撰写韵书或多或少地受南京方言影响,《私编》剔除其存古部分,可大致考察出韵图当时南京方言的语音系统。
《韵法横图》*目前所见的《韵法横图》均附于清梅膺祚《字汇》之后。
据卢红红(2009),《字汇》主要有6个版本,一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刻本的影印本;二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灵隐寺刻本影印本;三是清康熙己未(1679)杨鼐序本;四是清雍正甲寅(1734)吴郡宝纶堂刊《宝纶字汇》后附本(邵荣芬,1998,即根据此版本,故文章所注年份为1734年);五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务本堂本;六是清嘉庆五年(1800)经纶堂本。
作者为上元人李世泽(李登之子),成书年代应在1586-1612年之间(邵荣芬,1998)。
邵荣芬(1998)参照《私编》,分析《韵法横图》中的具体列字和各图之末所附的注文,剔除其存古部分,考察出李登的实际方音系统,即明末南京方言的大致面貌。
明末西方传教士金尼阁撰《西儒耳目资》。
全书分三编:第一编《译引首谱》,第二编《列音韵谱》,第三编《列边正谱》。
第一编为总论,第二编为拼音查汉字,第三编为汉字查拼音。
论陕南方言形容词与名词的重叠式
论陕南方言形容词与名词的重叠式——以旬阳县蜀河镇为例【摘要】:蜀河方言形容词与名词的重叠式非常丰富,构成形式主要有:AA儿/子式、ABB儿/子式,形容词还有ABAB式、A里AB式、A里A气式,名词还有AA儿B式、ABCC儿/子式等构成形式。
蜀河方言形容词与名词的重叠式与普通话中的相比:第一,数量多;第二,范围广;第三,类型多;第四,大多数需经儿化和子尾处理方能使用。
【关键词】:蜀河方言;形容词;名词;重叠式重叠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手段,汉语中很早就有了通过这种手段构成的词,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大量运用了叠音词,有人统计有647次,清代的王筠写有《毛诗重言》一书。
①重叠在汉语里逐渐发展成一种分布广泛、使用频繁的重要的语法手段,能出现在名词、量词、数量结构、形容词、动词等主要的实词词类中,重叠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
在方言中,重叠形式更是变化多端,使得方言语句生动有趣。
本文将以陕西省旬阳县蜀河方言中的形容词与名词的重叠式为例,归纳其类型,并与普通话中的形容词和名词的重叠式略作比较。
一、蜀河镇概况蜀河镇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属安康市旬阳县所辖,是北出关中、南抵湘鄂、西通川渝的古代官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汉江水运与今关中地区各地的联系枢纽,清末曾是汉江上游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也是由陕入川的重要通道,素有“小汉口”之称。
因此多种方言在此地的接触和交融,使得蜀河方言词语丰富多彩、变化多姿,其具体的重叠词语更是兴味盎然、生动有趣。
据史料记载,陕南早期属于巴人活动的区域,崔荣昌《成都话音档》:“四川方言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同古代的巴人、蜀人和历次华夏族移民有着密切的关①汪如东:《汉语重叠的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 ),第30页。
系。
”①以此推论,陕南早期的方言可能属于巴蜀方言。
陕南是五方移民杂处之地,其人口主要来自于“荆襄流民”和“湖广填四川”的明清大移民,所以方言之间的接触与融合是这一区域语言融合的主要特征。
汉语中方言重叠形容词的应用
汉语中方言重叠形容词的应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方言重叠词的结构方式方言重叠形容词和现代汉语的重叠形容词一样,构造形式有单音重叠,双音重叠的AABB等形式,还有后缀式的ABB式。
因为是方言,形容词重叠还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像“A里BC”,“A头A脑”,“A手A脚”等形式。
(一)单音重叠式无论南北方言,单音重叠形容词都比较丰富,并且没有地域之分,像“高高、胖胖、矮矮、黑黑、肥肥”这一类。
但有一些单音重叠形容词有地域性,经过大众传播,才成为南北通用的,像东北方言中的“刚刚的”,形容过硬、了不起的意思,这个词语原先在东北通用。
通过春晚小品的传播,渐渐被大多数人所用。
单音重叠形容词都是在形容词的基础上,进行重叠,这样表达的效果明显强于单音词。
例如“他有一张黑脸”给人的印象,远不及“他有一张黑黑的脸”生动形象。
(二)双音节重叠式双音节重叠式是在形容词AB的基础上,分体重叠为AABB式和整体重叠为ABAB式。
分体重叠式主要有:高兴———高高兴兴欢喜———欢欢喜喜干净———干干净净模糊———模模糊糊安静———安安静静客气———客客气气明白———明明白白整体重叠的有:雪白———雪白雪白漆黑———漆黑漆黑冰凉———冰凉冰凉邦硬———邦硬邦硬碧绿———碧绿碧绿滚圆———滚圆滚圆在皖南方言中,还有“老长———老长老长老粗———老粗老粗”东北方言中的“拔凉———拔凉拔凉”这个重叠形容词也是通过赵本山的小品为全国人所知,并迅速使用的。
(三)扩展型重叠扩展型重叠形容词将形容词从一个字扩展为四个字,三个字来加强形容词的使用效果。
四个字的扩展型重叠形容词大多和人体器官有关,有“A头A脑”“A 手A脚”“A声A气”“A眉A眼”等形式,如“呆头呆脑,笨头笨脑、鬼头鬼脑、憨头憨脑、愣头愣脑”,“大手大脚,碍手碍脚、蹑手蹑脚”,“粗声粗气、细声细气,尖声尖气”,“贼眉贼眼,鼠眉鼠眼,冷眉冷眼”。
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资料收集
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资料收集著作中形容词重叠研究1.曾雅琴《<封锁>中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及语法功能研究》,《文学教育(中)》,2013年06期2.陈思思; 黄宇一《<缀网劳蛛>中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语文学刊》,2012年04期3.陈曦《<白鹿原>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鄂州大学学报》,2013年04期4.崔雪梅《<型世言>重叠形容词考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5.高小红《<醒世姻缘传>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罗润锋《王朔作品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7.潘伟斌基于《<儒林外史>浅析江淮方言的语言特点》,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11期8.潘晓《<红楼梦>形容词重叠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9.孙君翘《<红楼梦>重叠形容词研究》, 《青年文学家》,2009年09期10.王红梅《形容词、动词AABB重叠式构成的语义条件——以“三言”、“二拍”为例》,《学术交流》,2003年07期11.王震《《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分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4期12.王震《<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13.王震试析《<骆驼祥子>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14.吴彦君《浅析朱自清散文的形容词重叠》,《群文天地》,2012年11期15.杨倩《<儿女英雄传>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16.尹钟宏; 龚韶《《围城》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3期17.尹钟宏《<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18.张菊红《<红楼梦>重叠词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19.张莹论《鲁迅<小说形容词重叠式研究>》,《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03期20.周小英; 尹钟宏《试论《倪焕之》的形容词重叠》,《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5期方言中关于形容词重叠的研究1.阿衣古丽·马木提《汉语—维吾尔语词语重叠的对比研究——以《子夜》汉维文本的对比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2.才娟《黑龙江方言形容词重叠探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3.曾海清《挽救和保护城市濒危方言——以新余城市方言形容词重叠式为例》,《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4.陈淑梅《鄂东方言的小称与主观小量》,《江汉学术》,2014年04期5.单韵鸣《广州话形容词重叠变调形式的变异》,《语言研究集刊》,2013年02期6.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7.高晓莉《灵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研究》,《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8.郭玮《新疆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义特点浅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01期9.郝红艳《晋语形容词的重叠过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10.江燕汉《维语形容词重叠式对比》,《语言与翻译》,2010年01 期11.蒋平; 郎大地《南京话形容词重叠的声调与重音》,《汉语学报》,2004年02 期12.李滨《闽东古田话形容词的重叠式》,《龙岩学院学报》,2013年13.李丹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形式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14.李鸿春《青海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02期15.李岚《闽北石陂方言形容词重叠式》,《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16.李雨梅; 曾常红《湘乡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01期17.梁忠东《博白地佬话形容词重叠式》,《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18.梁忠东《玉林话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19.刘莉芳《山西晋语形容词重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20.刘若云《惠州话形容词的重叠式》,《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21.罗姝芳《恩施方言中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式》,《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22.彭咏梅; 甘于恩《广州方言形容词重叠式语法功能分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23.阮桂君《宁波方言形容词重叠式》,《长江学术》,2008年04 期24.王丹荣《襄樊方言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初探》,《襄樊学院学报》,2005年03期25.王昉《温州话动词和形容词重叠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26.吴妹《湛江闽语动词形容词重叠的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27.谢冰凌《杭州方言重叠形式研究》,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28.熊赛男; 龙理鹏《沅江话的形容词重叠式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29.袁佳《岳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探究》,《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09期30.张辉《桂林话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11期31.张永奋《浙江台州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5期32.赵美芳《腾冲傣语形容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33.周建红《江山方言动词、形容词重叠式研究》,《语文学刊》,2015年14期34.周若凡; 王文胜《温州瑞安话形容词重叠结构分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中外形容词重叠研究1.丁崇明《汉语、藏缅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特殊用法》,《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汉语方言量词重叠AAA式的韵律特征及焦点凸显
汉语方言量词重叠AAA式的韵律特征及焦点凸显耿丽君【摘要】作为一种构形重叠,量词AAA式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及其紧邻的吴方言,呈明显的地域类型学特征.这类重叠式是独立的载调单元,属于节奏型变调,受语流中的节奏、语调等韵律因素影响,是句法、形态与语用互动的结果.AAA式重叠是由超音步构成的韵律词,受不同韵律规则制约,形成韵律特征各异的韵律模块.从音高和时长的凸显实验出发,探讨这类AAA式韵律词作为焦点重音的韵律实现,分析其韵律边界特征;发现其主要是由音域扩展、等时控制和(边界后)韵母段延长的方式,来实现其内部节奏和外部停延的韵律特征,音高落差和音域变化是主要边界信号.【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22)005【总页数】7页(P175-181)【关键词】汉语方言;量词AAA式重叠;节奏变调;韵律单位;边界信号;焦点凸显【作者】耿丽君【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7量词重叠是汉藏语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目前已有多部论著讨论汉语量词重叠的相关问题。
其中关于量词重叠蕴含“多”“逐一”“周遍”等语义特征的观点比较一致。
一般认为,这些重叠形式表达说话人对主观量的推测,包含夸张等评价性感情色彩。
近年来,还有从生成语法、心理认知和构式互动等角度来研究量词重叠的形成机制,更有将触角深入到重叠式的历时演变和层次研究,成果颇丰。
汉语方言的量词重叠现象更是纷繁复杂。
现有研究多从结构类型、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及连读变调等角度,对某方言点重叠现象进行描写,提供丰富的方言材料。
从类型上来看,汉语方言中常见的量词重叠形式包括AA式和AXA式,而AAA式和AAAA式重叠比较少见,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少数地区,受关注程度也不高。
笔者发现,方言中量词重叠AAA式或AAAA式的个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语义、句法和语音上,韵律特征也是其重要表现。
形容词重叠在语流中有时要发生变调
形容词重叠在语流中有时要发生变调,变调时遵循以下规律: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即AA儿式,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变成阴平,调值是55,例:慢慢儿、好好儿
2.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即ABB式,不论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也都要读成阴平,调值是55,例:红彤彤亮堂堂明晃晃沉甸甸
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即AABB式,第二个音节变成轻声,后面的第三、四个音节都读阴平,调值是55,例:老老实实舒舒服服清清楚楚漂漂亮亮干干净净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重叠式形容词都变调,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书面性很强的词语就可以不变调。
可以这么说,ABB式形容词有不变调的趋势。
下面分别列出《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中必须变调和一般不变调的ABB式形容词重叠。
下列重叠式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单字调都不是阴平,变调后必须变成阴平,调值是55,用汉语拼音拼写时,要标变调后的阴平调55。
白晃晃沉甸甸骨碌碌汗淋淋黑洞洞白蒙蒙黑蒙蒙红彤彤黑油油黑黝黝黄澄澄金煌煌乱腾腾闹嚷嚷乱蓬蓬慢腾腾毛茸茸明晃晃蓝盈盈文绉绉热晃晃懒洋洋亮堂堂热辣辣热腾腾软绵绵乌油油羞答答清凌凌湿淋淋湿漉漉水淋淋雾茫茫直瞪瞪碧油油笑吟吟血淋淋绿茸茸绿莹莹绿油油下列ABB式形容词的后缀一般不变调,用汉语拼音拼写要标原调。
白茫茫白皑皑赤裸裸赤条条红艳艳
灰沉沉金灿灿空洞洞金闪闪空荡荡
平展展暖洋洋明闪闪乐陶陶气昂昂
喜洋洋香馥馥圆滚滚阴沉沉黑沉沉。
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BB的语音形式分析
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BB的语音形式分析本文以《现代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为依据,考察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A1A2B1B2语音形式,包括B1和B2的声调、A2的声调、AABB的轻重模式,并初步认为语速和语体色彩对A1A2B1B2的语音形式有一定的影响。
标签:双音节形容词AABB 语音形式语速语体色彩一、引言关于双音节形容词AB的重叠形式AABB的语音形式,前人作过比较多的研究,大多学者会提到重叠之后B所发生的显著的语音变化,比如朱德熙(1956)认为,现代汉语“双音形容词XY按照XXYY的格式重叠。
最后一个音节读高平调,也是重音所在。
例如‘老老实实’‘干干净净’”。
赵元任(1979)认为,“XXYY 里边的重音,如上所说,是在最后一个音节,哪怕基本形式是第二字轻声,……一个轻声音节恢复重音时,或者用阴平声(不管原来哪一声),或者恢复原来的字调(读书人倾向如此)”。
从胡明扬(1987)对形容词重叠后的分类中可以看出,有些词重叠之后B保持本调,例如“干脆”,有些变成了阴平调,如“含糊”,还有一些是两可的,例如“舒服”。
吕叔湘(1980)所附《形容词生动形式表》中谈到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时,认为AABB“在口语中BB常读阴平调,第二个A读轻声,第二个B常儿化。
例如:慢慢腾腾的、干干净净儿的”。
王国璋、吴淑春等(1996)则认为AABB的第二个B都读作轻声,在注音的时候都是标记为轻声的,至于BB则是有的读轻声,有的读本调。
这些研究为本文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因为这些研究都比较零碎,没有就AABB这种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音全貌进行深入的描写和解释。
本文想集中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A1A2B1B2中的B1和B2读什么调,是不是读同样的调;(2)A2读什么调,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读轻声;(3)这个四音节结构的轻重模式是什么。
由于上面这些文献中所讨论的AABB式并不属于真正的AB的重叠式,比如朱先生所举“慢慢腾腾”并不是由“慢腾”重叠而来,“慢腾”本身不成词。
形容词重叠变调 朗读材料
形容词重叠变调朗读材料
在朗读材料时,形容词重叠的部分会发生音调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重叠变调。
以下是一个例子:
原文:今天天气真好啊,阳光明媚,暖洋洋的。
在朗读时,“暖洋洋的”这个词组的音调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个“洋”字的音调会变为第二声(阳平),第二个“洋”字的音调会变为第四声(去声)。
这是因为形容词重叠时,第一个字会发生变调。
所以,正确的朗读方式应该是:
今天天气真好啊,阳光明媚,暖洋洋的(yáng)阳光,暖洋洋的(yàng)太阳。
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词重叠变调的具体规律和发音可能会因地区和方言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所以具体读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的特点_杨俊芳
○ 杨俊芳 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的特点 著 译
响显响 ②AXYA 玉林:厚死(/ 鬼)咁厚 瘦死(/ 鬼)咁瘦 辣死(/ 鬼)咁辣
实死(/ 鬼)咁实 洪洞:坏了个坏 小了个小 好了个好 沉了个沉 麻了个麻
香了个香 第二, 双音节重叠 ①AAXBB 神木:黢黢儿黑黑 雪雪儿白白 稀稀儿烂烂 尽尽儿够够
表1
基式 重叠类型
单纯型
单音节
AA AAA
双音节
AA BB A BA B
扩展型 前缀型
附
中缀型
缀
型
后缀型
ABAC XAA 、XA YA
AA B、A BB ———
AXA A XYA
AAXBB 、ABXAB 、AXAB、 ABXB 、AAXB、AXBB
AAX 、A AXY 、AXX 、A YXX 、 AY XXX(X)(X)
圆古鲁鲁 神木:绿格蓁蓁 蓝格艳艳 清格湛湛 软卜弄弄 灰卜少少
臭卜腾腾 第五,多叠后缀 AYXXX(X)(X) 永春:芳遘燕燕燕/ 燕燕燕燕/ 燕燕燕燕燕
白遘茫茫茫/ 茫茫茫茫/ 茫茫茫茫茫 将以上分析结果列表, 如表 1。 由表 1 可得出以下结论: (1)形容词重叠形式的数量与基式的音节数量成反比。 重叠形式的数量:单音节(12)>双音节(10)>三音节(1) 从词的认知语义看, 与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相比, 单音节形容词 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原型性;②属于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单音节形容 词重叠式数量最多。
沸沸烫-冰冰瀴 簇簇新-稀稀旧 咪咪小-野野大 歙县:密缉缉-稀拉拉 胖辘辘-瘦稀稀 软猫猫-硬戮戮 每组左边一行大都是褒义的, 可以表明说话人的赞赏态度。每组 右边一行大都是贬义的, 对比之下可以表现出说话人的鄙弃态度。 济宁:绷大绷大-绷小绷小 绷长绷长-绷短绷短 血厚血厚 -血薄血薄 4 .一个形容词可以有多个重叠式 一个单音节或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可以有多种, 但不是每个 形容词都有这几种重叠式, 而是具有选择性(表 3)。例如: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 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 嗬,好大的雪呀!……落光了叶子的 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 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
• • • •
• •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1、AA儿式: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 化 慢慢儿 早早儿 好好儿 暖暖儿 稳稳儿 短短儿 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变 成阴平,调值是55。 如果是AA式,一般读原调。 慢慢 早早 暖暖 稳稳 短短
• 后缀 乱蓬蓬 亮堂堂 明晃晃 软绵绵 沉甸甸 毛茸茸 叠音后缀变读为阴平。 部分ABB式形容词,叠音后缀读原调: 喜洋洋 空荡荡 赤裸裸
• 3、AAB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
• 老老实实 舒舒服服 • 清清楚楚 漂漂亮亮 • 第二个音节变轻声,第三、四个音节 变读阴平。 • 部分不变调: • 轰轰烈烈 沸沸扬扬 • 高高兴兴 欢欢喜喜
• #需要说明的是,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主 要是在口语化语境中使用,如果在书面语 语境中,就不宜变调。如: •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 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 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 会儿就白了。
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作者:聂平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05期摘要:南京方言形容词特色鲜明,表示法生动、形象,不仅反映了程度的不同,而且在用法和感情色彩上独具个性。
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表示法主要有:状语表示法、加特定修饰成分表示法、词语重叠表示法、词缀表示法、补语表示法和特殊表示法。
本文分析了这些生动形式所具有的各种附加意义及特点,并归纳了它们的语法功能。
关键词:南京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一、引言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659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738平方公里(包括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城区200.44平方公里,总人口640万人,现辖11区2县。
南京方言属中原官话江淮片。
形容词状况表示是语言表达的重点之一,南京方言形容词构成多样,表达丰富,主要有五种表示方法,即状语表示法、加特定修饰成分表示法、词语重叠表示法、词缀表示法和补语表示法。
与普通话相比,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使其方言极富特色。
二、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表示法(一)状语表示法南京方言的程度副词除了“很、太、蛮、真、可、最、歹、多、透、滚、稀、喷、挺”等,除了“蛮、挺”以外,其他副词均作为状语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的加重。
“蛮、挺”表示程度不如其他程度副词,意为“说得过去,还可以”。
这类经程度副词修饰过的形容词,一般作谓语、补语和定语。
值得注意的是,“蛮、挺”修饰形容词时往往同语气助词“的”一起使用,例如“蛮好的、挺坏的”;“歹”往往同语气词“哩”一起使用,例如“他们两个歹好哩!”;“很、太、多、真、可、最”可以和语气词连用,也可以不连用;而“透、滚、稀、喷”则可同语气助词“的”一起出现,一般只用在少数表示“五官感觉”的形容词前,例如“透鲜的、滚烫的、稀甜的、喷酥的”。
“很、真、蛮、歹、最、多”的使用范围较广,“可、透、稀、滚、喷、挺”相对来说较窄,能用“可”的地方,一般都可以用“歹”代替,能用“挺”的地方也可以用“蛮”代替,“透、稀、滚、喷”表示程度很深,后面修饰的形容词一般符合人们的主观愿望,为人们所希望的状态。
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南京方言形容词特色鲜明,表示法生动、形象,不仅反映了程度的不同,而且在用法和感情色彩上独具个性。
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表示法主要有:状语表示法、加特定修饰成分表示法、词语重叠表示法、词缀表示法、补语表示法和特殊表示法。
本文分析了这些生动形式所具有的各种附加意义及特点,并归纳了它们的语法功能。
标签:南京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一、引言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659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738平方公里(包括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城区200.44平方公里,总人口640万人,现辖11区2县。
南京方言属中原官话江淮片。
形容词状况表示是语言表达的重点之一,南京方言形容词构成多样,表达丰富,主要有五种表示方法,即状语表示法、加特定修饰成分表示法、词语重叠表示法、词缀表示法和补语表示法。
与普通话相比,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使其方言极富特色。
二、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表示法(一)状语表示法南京方言的程度副词除了“很、太、蛮、真、可、最、歹、多、透、滚、稀、喷、挺”等,除了“蛮、挺”以外,其他副词均作为状语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的加重。
“蛮、挺”表示程度不如其他程度副词,意为“说得过去,还可以”。
这类经程度副词修饰过的形容词,一般作谓语、补语和定语。
值得注意的是,“蛮、挺”修饰形容词时往往同语气助词“的”一起使用,例如“蛮好的、挺坏的”;“歹”往往同语气词“哩”一起使用,例如“他们两个歹好哩!”;“很、太、多、真、可、最”可以和语气词连用,也可以不连用;而“透、滚、稀、喷”则可同语气助词“的”一起出现,一般只用在少数表示“五官感觉”的形容词前,例如“透鲜的、滚烫的、稀甜的、喷酥的”。
“很、真、蛮、歹、最、多”的使用范围较广,“可、透、稀、滚、喷、挺”相对来说较窄,能用“可”的地方,一般都可以用“歹”代替,能用“挺”的地方也可以用“蛮”代替,“透、稀、滚、喷”表示程度很深,后面修饰的形容词一般符合人们的主观愿望,为人们所希望的状态。
江苏高邮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江苏高邮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高邮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主要为重叠和附加两种。
有单音节重叠、双音节重叠、前附加、后附加,还有附加后再重叠等形式来表现形容词的生动性。
标签:高邮话形容词重叠附加高邮方言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主要为重叠和附加两种。
重叠式包括单音节重叠和双音节重叠。
语法意义均为程度的加深。
附加包括前附加与后附加。
除此之外便是附加后再重叠来表达形容词的生动性了。
一、重叠单音节、双音节重叠的表现形式为A——AA;AB——ABAB;AB——A的AB(相当于普通话的A里AB)。
以下内容只是举例性质,未能穷尽所有的形容词。
就AA式、AABB式而言,其内容与普通话较为相似。
有些只是方言读音上的不同。
如:“ [44]——[44] [44]”,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皱——皱皱”(指眉头皱皱的)。
AABB式里有些词,如“疯疯索索[]相当于普通话里的“疯疯颠颠”。
再如:“笃笃定定”——非常肯定。
“眯眯妈妈”——做事含糊,不干脆。
“一一当当”——形容做事有条理,按部就班。
这两种形式的形容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A的AB”式有如下一些词,见右表。
AB A的AB 注释肮脏肮的肮脏形容很脏促掐[] 促的促掐形容一个人坏点子多,难对付呆气呆的呆气形容一个人很呆犯头犯的犯头形容一个人很不安分守纪的样子哈[24]气哈的哈气一个人说话、做事一种呆傻样活络活的活络物体摇动的样子糊涂糊的糊涂形容一个人很糊涂慌张慌的慌张形容一个人很慌张拉瓜拉的拉瓜形容一个人穿戴不整齐、不考究啰嗦啰的啰嗦形容一个人很啰嗦流气流的流气形容随便、不负责任的样子辣刮辣的辣刮形容人厉害邋遢邋的邋遢形容一个人衣物及个人行为等很不讲究六共六的六共心情不平静木竹木的木竹形容一个人不懂事理、麻木、不知分寸毛糙毛的毛糙做事不考究冒失冒的冒失做事等很容易得罪人傻气傻的傻气形容很傻刷刮刷的刷刮办事很利索土气土的土气形容一个人不洋气,保持本色,土气龌龊龌的龌龊形容某环境很脏挖掐[] 挖的挖掐形容一个人用尽心思、故意刁难的样子小气小的小气吝啬样窸六窸的窸六心里七上八下的样子油气油的油气形容一个人油滑,不把别人放眼里的样子扎刮扎的扎刮形容人厉害上表中“A的AB”式中的AB可单独成词,“A的AB”式则起了个强调程度的作用[1]。
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1.AA式的变调 AA式的变调
AA式第二音节原字调是非阴平时,声 AA式第二音节原字调是非阴平时,声 调可以变为55,也可以不变。如: 调可以变为55,也可以不变。如: 红红 满满 饱饱 大大 在口语中常带上“儿尾” 在口语中常带上“儿尾”,则第二个 音节必须变调,如: 平平儿(的) 长长儿(的) 好好儿 (地) 慢慢儿(地) 满满儿(地) 快快儿(地)
2.ABB式 ABB式
当后面两个叠字音节的声调是非阴平调时, 调值变为55,如: 调值变为55,如: 绿茸茸 绿莹莹 绿油油 红彤彤 懒洋洋 乱蓬蓬 慢腾腾 毛茸茸 热腾腾 软绵绵 湿淋淋 笑吟吟 亮B式的变调
第二个A 第二个A变成次轻音,后两个音节不是阴 平的,则变成阴平,调值是55,如下: 平的,则变成阴平,调值是55,如下: 慢慢腾腾 马马虎虎 哭哭啼啼 断断续续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实实在在 吞吞吐吐 稳稳当当 欢欢喜喜 陆陆续续
注意
第一,此两式读的缓慢时,可以不变调; 第二,一部分书面语的叠字形容词不能变 调。如: 白皑皑 金闪闪 轰轰烈烈 堂堂正正 沸 沸扬扬 呜呜咽咽 闪闪烁烁
普通话书面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的语音模式
普通话书面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的语音模式
胡明扬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1992(000)005
【摘要】北京话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的语音模式是AABB,也就是后两个音节读带重音的阴平,如“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平平安安”等。
这就是一般教科书里面关于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的读音规则。
可是事实上说普通话的人多数不按这样的语音模式去读,而且如果是书面语的双音节形容词,连北京人也不按这样的语音模式去读。
普通话,特别是书面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的语音模式是AABB,也就是第一个音节读重音,第二个音节轻声,第三个音节读次重音,第四个音节轻声。
外地人和机关大院里长大的新北京人大多使用这样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胡明扬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
【相关文献】
1.双音节形容词的状位适应性--重叠形式作状语 [J], 夏晓凤
2.基于语料库的不可重叠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叠式研究 [J], 马冰燕
3.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BB的语音形式分析 [J], 崔蕊
4.基于语料库的不可重叠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叠式研究 [J], 马冰燕
5.双音节形容词的AABB式与ABAB式重叠 [J], 石相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方言差异及历史发展
汉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方言差异及历史发展
王玲玲
【期刊名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以长江为界,南北方言在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地理分布、表达小称义的语法手段以及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的”字的共现规律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语言现象的方言分布差异与其历史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总的规律是较早出现的语言形式倾向于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较晚出现的语言形式倾向于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长江线是汉语方言重要的分界线,其划界作用在形容词重叠式方面表现得十分显著.
【总页数】10页(P104-113)
【作者】王玲玲
【作者单位】北京华文学院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22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
【相关文献】
1.描述翻译研究理论下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英译研究--以戴乃迭的《边城》译本为例
2.汉语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
3.汉语句法的象似性——以龙州粤方言形容词的音变重叠式为例
4.濒危汉语方言赣州话的挽救r——以重叠式形容词为例
5.曲靖市马龙区汉语方言重叠式形容词论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字组的近义词大全
字组的近义词大全字组的近义词大全字组的相关词:字幅、字乳、字眼、字纸、字首、字码、字海、字画、字旁、字句近义词的意思:一、字乳:有生育,繁殖的意思。
二、字纸:有字的废纸:~篓儿。
三、字符:在计算机和电信技术中,一个字符是一个单位的字形、类字形单位或符号的基本信息。
四、字幅:写成条幅或横幅的书法作品。
五、字调:字音的高低升降。
也叫声调。
见〖四声〗。
六、字眼:字眼,指文句中的字或词。
也专指诗文中精要的字。
见《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刘生不信,只见吏部出榜为判上落了字眼,果然无名。
”七、字汇:字汇是指字典一类的工具书。
八、字义:现代指一个文字所具有的含义、意思。
也可以通常指一个字有几种意思,同“字意”。
九、字句:字句,拼音是zìj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文章里的字眼和句子。
十、字样:字样,拼音zìyàng,意思是文字形体的规范。
十一、字画:基本词目:字画拼音:zìhuà注音:ㄗㄧˋㄏㄨㄚˋ同义词:书画基本解释一.[calligraphyandpainting]∶书法和绘画二.[thestrokeinacharacter]∶一个字的笔画详细解释一.文字的笔画、笔形。
宋陈恩《菁华》卷六:“杜氏之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
”宋苏轼《李房藏书记》:“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张浚书》:“宋张魏公手书谒范文正公祠一绝……字画甚拙,诗亦劣。
”二.即为书画。
也就是书法和绘画作品的统称。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八:“唐末五代,文章藻丽,字画随之。
”《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张二抱扇叩头而出,才走出府门,早有好事的,见是苏东坡的字画,都情愿出千钱一柄。
”《红楼梦》第三七回:“索性凑成十二个,就全了;也和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想想这所屋子除了啃我们字画的耗子还有什么?”十二、字模:浇铸印刷铅字用的母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O 2 X ] 4〕 红红的[ X 4 X 2 ti4] 0 013 0 4 甜[thie2 4] 甜甜的〔 4 thie2 t1 thie3 4 4] 圆[ ye2 4〕 圆圆的[ ye3 ye2 ti4] 4 4
例(7) 的单音节形容词本来都是阳平调「 , 24] 重叠后首字变调。其变调结果是升幅压缩, 由[ 24〕 变为[ 34] , 跟例(2) 的非重叠式两字组变调结果相同。 (8)上声调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一音节的调值由「 变为「 (22- 12) 22〕 12] a. 矮[ e2 2] 矮矮的〔 2 e2 ti3〕 e1 2 扁[ pie22] 扁扁的「 2 pie2 ti3] pie1 2 b. 草[ tSh02 2〕 草草的[ tSh01 tSh02 ti3] 2 2 短[ tU 2 Z 2] 短短的仁 Z1 tU 2 ti3] tU 2 E2
c. 高[k03 〕 '
高高的[k;)" kz ti' 〕 )"
乖〔 ' 〕 乖乖的[kue3 kue3 ti' ] kue3 3 '
例(6) 中的单音节形容词本来都是降调[ 31] 。当它们重叠成双音节词的时候, 第二音节保 持单字调, 第一音节都变为中平调[ 33] 。比较例(6) 与例( 1) , 我们发现, 重叠式与非重叠式两 字组的变调行为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 重叠式首字的变调结果比较统一 , 而非重叠式两
汉语学报 2004 年第 2 期( 总第 8 期)
南京话形容词重叠的声调与重音‘
蒋 平 郎 大地
提
要 本文 旨在考察南京话形容词重叠的声调与重音, 比较非重叠式两字组变调的基础上 并在
分析重叠式声调与重音的关系。我们的考察显示 :第一 , 从变调位置看 , 重叠式与非重叠式都是首
字变尾字不变。第二 , 从变调结果看 , 非重叠式的变调受后邻声调 的影 响 , 变调结果不整齐 , 而重
字组首字的变调结果会受到后面声调的影响, 因此变调结果不一致 。
(7) 阳平调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一音节的调值由[ 24〕 变为「 ( 24- 34) 34]
a. 肥〔 4] fai2 肥肥的[fail" fai2 ti4〕 4 b. 平[ Phin2 4〕 平平的[ phin3 Phin1 t1 4 4 4] c. 咸氏ie2 4〕 咸咸的[C 4 r ie2 ti' 〕 .ie3 ' 4
a. 阴平+ 阴平:开关〔 3kuc3 khe3 1」 b. 阴平+ 阳平:先前[V 2tQ 4] ie3 hie2 c. 阴平+ 上声:风景[fan" tr in" 〕 a d. 阴平+ 去声:仓库[ts,E3 khu4 3 4〕 e. 阴平+ 入声:边角[pie2 .01] 1tC
公鸡[koI 3 1I g 30i3 鸡毛「 i3 ma2 tQ 2 4] 三姐〔 3 S 2trie" ] E 冰棒[pin3 PE4I 3 4 方桌[fE1tgos] 2
叠式的变调结果很整齐。第三, 不论是重叠式还是非重叠式 , 变调位置都取决于抑扬格的重音格 式。因此 AA 重叠式是首字变调而尾字不变调。在 ABB 重叠式里 , 通常是尾字最重, 首字次之, 中 字最轻。这一重音格式决定了尾字不变调, 首字变调, 而中字的声调除高平调之外一律弱化。在 AABB 重叠式里, 重音分别落在首尾两个音节上, 中间两个音节轻读。因此 , 首尾两个音节通常不
这一韵尾使声调听上去短促 , 因而记作[ 5] a 上面的考察表明, 在南京话双音节合成词里, 左右两个边缘的声调行为是不对称的, 即首字变 调而尾字不变调。换句话说, 第一音节的单字调除了高平调之外都有所变化, 第二音节总是保留单 字调。高平调具有稳固性, 不论是处在第一音节还是第二音节, 都不会改变。低平调最容易受后音 节声调的影响而变调。降调和升调的变调结果要么由仄调变为平调, 要么是降幅或升幅的压缩。 三 单音节形容词重 盛的声调
d. 阳 去 平+ 声:皮肉 3 :。 ] [phi2 “
e. 阳平+ 入声: 豪杰巨32 X 3toies二
黄货[X E3X 4] U 2 04
明白 [min2 3pas]
例(2) 中第一音节的单字调本来都是升调「 , 24] 除了(2c) 之外, 都变为[ 23] , 其上升幅度压 缩。( 2c) 与该组其他例词的不同在于它后面跟着一个低平调 , 而其他例子的后一个音节都不 是低平调。可见, 当后字是低平调的时候, 第一音节的升调保持不变。 ( 3) 第一音节单字调为上声〔 的两字组 22〕 a. 上声+ 阴平: 古今[ ku2 win" 〕 4 小工[pia2 korj3 4 1I b. 上声+ 阳平:挽留[ U 2 liu,2 E2 4 蟒袍[mp2 pha2 ,2 4
c. 鼓仁 2〕 鼓鼓的[ku1 ku2 2ku2 2ti3]
2004 年第 2 期
狠[ xan2 2」 狠狠的[ xan'2 xan2 ti, ] 2
37
例(8) 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单字调是上声[ 22] , 重叠后首字声调变为「 。这与例( 3) 的非 12] 重叠式两字组的变调结果很不同。这是因为非重叠两字组的尾字可以是五个单字调中的任何 一个 , 首字变调结果受尾字声调的影响而变调结果不同。在 AA 式重叠式里 , 尾字都是上声, 因此首字变调不会因尾字的不同声调而产生不同的变调结果。 (9) 去声调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调值[44〕 不变 a. 暗叶 〕 “ 暗暗的It4 4 ti门 4z4 臭CtphU4 臭臭的〔 hU4 tehU4 t1 14] t' 14 , 4 4] b. 脆[ tShU 4〕脆脆的「 U 4 tS U 4 t1 i4 tSl i4 l i4 4〕 大[ ta4 4〕 大大的[ ta4 ta4 t1 4 4 4] c. 淡[ tE 4」 淡淡的[ tE 4 tt 1 t1 4 4 4 4〕 厚[ xw4 4〕 厚厚的[ X 14 XL 4 t1 U4 Ll4 4] ( 10) 入声调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调值[ 5] 不变
(2)第一音节单字调为阳平「 的两字组 24] a. 阳平+ 阴平: 儿孙[ a2 sun3 3 1〕
b. 阳平+ 阳平:巡逻[gyn2 1 4〕 3 02 c. 阳平+ 上声: 迟早[ tg 8 tsha2 4 2〕
泥鳅[ 12 o iu21] 13t 3 莲蓬[ lie2 pan2 3 1] 田梗〔 4 kan2 tie2 8]
例( 1)所举的双音节词第一个音节的单字调本来都是降调〔 。当它跟后面的语素组成 31] 双音节合成词的时候, 其单字调简化, 要么由降调变为中平调「 , l a) 和( l d) ; 要么降幅压 33] 如(
缩为[32] , b)和(l c) , (1e) 中第一个音节的连调可#43; 上声:美满「 ao2 2 M 4ME2] d. 上声+ 去声: 审问 p n3 un4 C 3 4 e. 上声+ 入声: 赏罚C 3 fa' 〕 g 3
土产[thu2 4t}hE2J 2 短命[tU 3 min4 E3 4 扫射[ 3. 3 "'51 7 3C
例(3) 中的第一音节的单字调本来都是低平调[ 22] , 其变化受后字声调的影响最大。当它 后面的声调不含高调时, 它变为升调[ 24] , 3a) 和( 30 。当它后面的声调是高调时, 如( 它由低 平变为中平, 3d) 和( 3e) 。当它后面的声调是升调时, 如( 它保持低平调, 如(3b) , (4) 第一音节单字调为去声[ 44] 的两字组 a. 去声+ 阴平: 贵宾[ kuai4 pins〕 4 定规[ tin4 kuai3l] 4
南京话的单音节形容词可以重叠成 AA 式。以下按单音节形容词单字调类的阴、 上、 阳、 去、 人来举例分析。 (6) 阴平调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一音节的调值由[31〕 变为[33] (31- 33) a. 粗[ tShu31」 粗粗的仁Shu33 tShu31 tit〕 t 低[ till〕 低低的〔 till til ] till b. 多〔 to,1〕 多多的〔 toll til〕 toll 方「 fp31〕 方方的[ fd33 fE til] 31
36
汉语 学报
b. 去声+ 阳平: 富强[fu" tgie2 4] c. 去声+ 上声:技巧[tgi4 h1 2〕 4tQ 32
d. 去声+ 去声: 道路「D4 1u4 t;j4 4] e. 去声+ 入声: 会合[ xuai4 xos] 4 ( 5) 第一音节单字调为入声[ 5」 的两字组 a. 入声+ 阴平: 国家[ kuos toia31〕 b. 入声+ 阳平: 测量仁 tShas 1 2 iZ 4〕
本文考察结果是“ 声调的不对称性 : 网上中英汉语 言语料库” 研究项 目的一部分。该项 目获香港特区 政府研究资助司 Earmarked Grant 资助(RGC 项 目编号:CUHK4458/ 99'H) 。特此鸣谢。 2004 年第 2 期
35
二
非 重 . 式 两 字 组 的连 读 变 调
南京话属于汉语官话大区中的江淮官话 。赵元任《 南京音系》 和刘丹青《 南京方言词典》 都
变调 , 而中间音节的声调弱化 。 关键词 重叠 变调 重音 南京话 汉语
一
引 言
重叠是一种常见的构词构形方式。一个基本语素经过重叠, 可以构成另一个词 , 也可以在 原来的意义上添加某种形态或情态。比如,胖” “ 本来是形容词, 重叠成“ 胖胖小 昵 之后变 孩的 称” 成名词, 义同“ 小胖子” 附加了“ 和“ , 小” 可爱” 的意思。由于重叠构词现象在各种语言都存在,
d. 入声+ 去声: 吓怕[ xas pha4 4〕 学费「.05 fai4 C .1 4] e. 入声+ 入声: 扎实[ tgas As〕 绿色[ lus Sal ] 例(4) 和例( 5) 相同的地方是第一音节的单字调都是高平调「 或者[ 5] 。两者的不同在 44〕 于例(4) 的第一音节是舒声的高调, 而例(5) 的第一音节是人声的高调, 即音节含喉塞音韵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