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地貌类型》PPT教学课件
• 第二种情况,在河道发育断层,断层的下降盘位于河流前进方向,形成阶梯段的落差,河流水自然跌落形成瀑布,见图②。 • 第三种情况,在河道某处因为岩性坚硬的侵入岩体的存在,导致河流下切作用受阻,像门槛一样横亘在河道,形成河道阻塞物,使流水受
阻形成瀑布,见图③。
河 流 侵 蚀 地 貌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
组成部分
洪积—冲 积平原
分布
山前
形成过程
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或洪 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 平原
三角洲 平原
河流中下游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 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 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经长期风蚀作用,裂隙不 断扩大 块状的岩石发育成一条条 石柱
风沙侵蚀地貌-风蚀蘑菇
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 烈的风沙侵蚀 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 菇状
风沙侵蚀地貌-雅丹地貌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 成 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 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 堆积
风沙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
有的沙丘生长植物,可固定流 沙,形成固定沙丘 若无植被固定,沙丘在风力作 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袭夺
自然界中,相邻几个水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有一个水系发展成为主水系。其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 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甚至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 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
课堂总结
阻形成瀑布,见图③。
河 流 侵 蚀 地 貌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
组成部分
洪积—冲 积平原
分布
山前
形成过程
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或洪 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 平原
三角洲 平原
河流中下游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 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 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经长期风蚀作用,裂隙不 断扩大 块状的岩石发育成一条条 石柱
风沙侵蚀地貌-风蚀蘑菇
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 烈的风沙侵蚀 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 菇状
风沙侵蚀地貌-雅丹地貌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 成 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 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 堆积
风沙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
有的沙丘生长植物,可固定流 沙,形成固定沙丘 若无植被固定,沙丘在风力作 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袭夺
自然界中,相邻几个水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有一个水系发展成为主水系。其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 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甚至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 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
课堂总结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43张PPT)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 2.最主要的途径: 研究地层
火山喷发
板块碰撞
3.地层
(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太行山王莽岭的地层
(2)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下老上新)
太行山脉王莽岭的地层
地层层序关系: 地层层序正常或未经变动时,地层上新下老,1~4表示 从老到新。
时间:6600万年前至今
①海陆演化: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②生物演化: 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温暖期。
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 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 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9.该地质时期 ( C )
A.联合古陆形成
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重要的成煤期
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
【解析】7选B,8选C,9选C。第6题,依据地质时期的景观复原 图,判断景观所示的地质时期是中生代。第7题,在中生代,爬行 动物极度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第8题,中生代由 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发生漂移,该时期祼子植 物繁茂,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③地质矿产: 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蕨类植物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 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三)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课件
要点一
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等)、人力资源、技术条件、 政策环境等。
要点二
区域发展策略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合作等。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满足当 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VS
可持续发展实践
推广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等。
海洋水体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水体的性质
温度、盐度、密度等。
海洋水体的运动
海浪、潮汐、洋流等。这些运动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洋流可以调节全 球气候,影响渔场分布和海上航行等。
0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
岩石圈的定义和范围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硬壳,包 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度约60-120 公里。
降水类型及分布规律
降水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
锋面系统
0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不同的天气变化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02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
地壳运动受到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内力 包括地幔对流、板块运动等,外力包括地震、火 山等自然灾害。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动力,不 同的地壳运动形式会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点
地表形态的类型
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等)、人力资源、技术条件、 政策环境等。
要点二
区域发展策略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合作等。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满足当 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VS
可持续发展实践
推广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等。
海洋水体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水体的性质
温度、盐度、密度等。
海洋水体的运动
海浪、潮汐、洋流等。这些运动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洋流可以调节全 球气候,影响渔场分布和海上航行等。
0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
岩石圈的定义和范围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硬壳,包 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度约60-120 公里。
降水类型及分布规律
降水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
锋面系统
0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不同的天气变化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02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
地壳运动受到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内力 包括地幔对流、板块运动等,外力包括地震、火 山等自然灾害。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动力,不 同的地壳运动形式会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点
地表形态的类型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020年东京奥运会圣火于3月12日在希腊古奥林匹亚点燃,3月20日 抵达日本。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第2~3题。
2.奥运会圣火抵达日本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3.地球公转到图中四个位置时,速度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据科学考察,火星与地球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 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 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据此完成第
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 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第2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 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 自转的角速度是15°每小时,故应拍摄了3个多小时。
(3)绘图法:通过图像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太阳直射 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 节的变化规律等,通过“静态”示意图的绘制,展示地球“动态”的运 动特征。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示意图,从绕转中心、运动方向、运
结合相关示意图, 动周期和速度等角度认识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3.A 4.A
[解析]第3题,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837千米每时,读图可 知,图示区域的线速度略大于837千米每时,故该区域纬度略小于60°; 线速度向北逐渐减小,则位于北半球。第4题,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 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a点线速度大于b点,则a点地势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其内在的逻辑
7
2-2 教材各章节与“标准”的对应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3条“标准” 第二节 第10-13条“标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5条“标准” 第二节 第5条“标准”
人尊 地 地 环境对人类活动:
尊地之规,建设
协 之 美好家园 调规 , , 人类活动对环境: 可 因 以地为生,协调
人地关系
持地 续 制 综合、实践、应 发 宜 用:因地制宜,
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展 ,
3
1-2 必修3的相关课程标准要求—表述方式 倡
“内容标准”中教学目标行为化的表达 导
案
“结合/运用实例,分析/了解……”
案例:选择那些典型性、说明性的内容对课文中的相关 内容起到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
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研
究。侧重过程与方法,结果具有开放性。
11
3-1 时刻关照高中地理要阐明的基本地理思想
——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 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 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该协调好与环境的 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 —— 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 动应因地制宜; ——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 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课文: 文字和图像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除注重内容的规范、文字的规范 和逻辑结构的规范之外,还要体现教科书的工具性。
读图思考 思考
阅读和活动 案例 问题研究
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 针对图表设计读图思考,加强了图表的思维价值。
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其内在的逻辑
7
2-2 教材各章节与“标准”的对应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3条“标准” 第二节 第10-13条“标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5条“标准” 第二节 第5条“标准”
人尊 地 地 环境对人类活动:
尊地之规,建设
协 之 美好家园 调规 , , 人类活动对环境: 可 因 以地为生,协调
人地关系
持地 续 制 综合、实践、应 发 宜 用:因地制宜,
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展 ,
3
1-2 必修3的相关课程标准要求—表述方式 倡
“内容标准”中教学目标行为化的表达 导
案
“结合/运用实例,分析/了解……”
案例:选择那些典型性、说明性的内容对课文中的相关 内容起到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
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研
究。侧重过程与方法,结果具有开放性。
11
3-1 时刻关照高中地理要阐明的基本地理思想
——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 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 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该协调好与环境的 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 —— 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 动应因地制宜; ——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 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课文: 文字和图像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除注重内容的规范、文字的规范 和逻辑结构的规范之外,还要体现教科书的工具性。
读图思考 思考
阅读和活动 案例 问题研究
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 针对图表设计读图思考,加强了图表的思维价值。
(完整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1-必修第一册(共119张PPT)
•德 •智 •体 •美 •劳
德
• 人地和谐
• 第6章 P99-121 • 爱惜土壤 P92-95 • 保护大气 P29、33、42-44
体
• 健康体魄
• 大气氧量和运动 P30 • 海滨浴场水温 P52F3.11
美
• 自然景观欣赏
– 地貌之美,植被之美,土壤之美
• 第4章 地貌景观 P65-80 • 第5章 植被土壤 P81-98
– 地图 – 照片 – 表格 – 示意图 – 统计图
系统地理与区域认知
• 世界 • 中国
51 世界 中国 75
80 74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亚洲
7 非洲
11 欧洲
2 澳洲
10 北美
4 南美
2 极地
9 2 10
42
6
亚洲
非洲
欧洲
澳洲
北美
南美
67
极地
小结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继承的栏目
• 章首页 • 章首页继承了原教材的设计,但是对内容和呈现作
了一定的改进。章首页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 分叙述文字,要求超脱具体内容介绍本章内容在全 书或地理体系中的地位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针 对具体的“内容要求”并用问句的形式呈现,这是 本章的学习目标。章首页的设计要求突出内容,改 变以前过分注重美工设计的状况。
• 说明
– 能够解释清楚(辐射、活动)怎样影响(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地球上根本的能量来源
• 光、热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6页9图
• 为地球提供能量 •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 5页6图
1.3 地球的演化
德
• 人地和谐
• 第6章 P99-121 • 爱惜土壤 P92-95 • 保护大气 P29、33、42-44
体
• 健康体魄
• 大气氧量和运动 P30 • 海滨浴场水温 P52F3.11
美
• 自然景观欣赏
– 地貌之美,植被之美,土壤之美
• 第4章 地貌景观 P65-80 • 第5章 植被土壤 P81-98
– 地图 – 照片 – 表格 – 示意图 – 统计图
系统地理与区域认知
• 世界 • 中国
51 世界 中国 75
80 74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亚洲
7 非洲
11 欧洲
2 澳洲
10 北美
4 南美
2 极地
9 2 10
42
6
亚洲
非洲
欧洲
澳洲
北美
南美
67
极地
小结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继承的栏目
• 章首页 • 章首页继承了原教材的设计,但是对内容和呈现作
了一定的改进。章首页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 分叙述文字,要求超脱具体内容介绍本章内容在全 书或地理体系中的地位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针 对具体的“内容要求”并用问句的形式呈现,这是 本章的学习目标。章首页的设计要求突出内容,改 变以前过分注重美工设计的状况。
• 说明
– 能够解释清楚(辐射、活动)怎样影响(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地球上根本的能量来源
• 光、热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6页9图
• 为地球提供能量 •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 5页6图
1.3 地球的演化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1_必修第一册(共119张PPT)
《地理必修第一册》 解读
• 课标有哪些内容要求 • 教材是如何落实课标 • 修订教材有哪些特点 • 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
• 12条内容标准 • 5大要素
– 大气1.5-1.6 – 水1.7-1.8 – 地貌1.4 – 植被1.10 – 土壤1.9
• 地球本体1.1-1.3 • 自然灾害1.11 • GITs 1.12
• 说明
– 能够解释清楚(辐射、 活动)怎样影响(地理 环境、人类活动)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1.1 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重点
– 不是辐射和活动本身 – 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 铺垫知识 •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 • 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 • 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
继承的栏目
• 章首页 • 章首页继承了原教材的设计,但是对内容和呈现作
了一定的改进。章首页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 分叙述文字,要求超脱具体内容介绍本章内容在全 书或地理体系中的地位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针 对具体的“内容要求”并用问句的形式呈现,这是 本章的学习目标。章首页的设计要求突出内容,改 变以前过分注重美工设计的状况。
• 说明
– 能够解释清楚(辐射、活动)怎样影响(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地球上根本的能量来源
• 光、热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6页9图
• 为地球提供能量 •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 5页6图
1.3 地球的演化
• 1.3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 “描述”:会用文字或言语说出
“广义的情境即个体存在于其中的日常生活、社会和文化。”
——摘选自杨向东在高中课标修订大会上的发言
• 课标有哪些内容要求 • 教材是如何落实课标 • 修订教材有哪些特点 • 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
• 12条内容标准 • 5大要素
– 大气1.5-1.6 – 水1.7-1.8 – 地貌1.4 – 植被1.10 – 土壤1.9
• 地球本体1.1-1.3 • 自然灾害1.11 • GITs 1.12
• 说明
– 能够解释清楚(辐射、 活动)怎样影响(地理 环境、人类活动)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1.1 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重点
– 不是辐射和活动本身 – 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 铺垫知识 •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 • 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 • 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
继承的栏目
• 章首页 • 章首页继承了原教材的设计,但是对内容和呈现作
了一定的改进。章首页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 分叙述文字,要求超脱具体内容介绍本章内容在全 书或地理体系中的地位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针 对具体的“内容要求”并用问句的形式呈现,这是 本章的学习目标。章首页的设计要求突出内容,改 变以前过分注重美工设计的状况。
• 说明
– 能够解释清楚(辐射、活动)怎样影响(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地球上根本的能量来源
• 光、热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6页9图
• 为地球提供能量 •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 5页6图
1.3 地球的演化
• 1.3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 “描述”:会用文字或言语说出
“广义的情境即个体存在于其中的日常生活、社会和文化。”
——摘选自杨向东在高中课标修订大会上的发言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1.2.1 人口迁移 课件(29张PPT)
生活必需电器,未婚人士每月可以领取 352欧元的补贴,适龄子女免费教育,并 且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署2013年公布
叙利亚难民长途跋涉迁往德国的原因是什 么?请列举其影响因素。
战争 的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难民是因为亲
友关系而选择来德国避难的。
经济
政策
教育 文化
投亲 靠友
主要
主要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
经济
个人 情感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8、深圳外来建设者排行榜TOP5
交通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宗教
9、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案例探究
请按下暂停键,仔细研读
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德国成为叙利亚难民的“希望之地”。 有媒体指出,若无移民,每年德国人口将减少 20 万人以上。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5年预计,可收容80万名难民,德国民众亦采取欢迎态度。这些难民在允许的范围
深圳人口流动实时图
一、概念——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①
②
③
①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三大标准: ②居住地改变1年以上
③移动范围跨越行政区边界或国界
深圳常住人口: 1980年约30万 ~ 2020年1343万
(一个国家或地区)
人口 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率=
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国际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内人口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
二、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环
气
1、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人向“阳光地带”迁移境;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28共33张PPT%29
宇宙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人类迄今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 案。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一幅“人类信息 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你能看懂图中所表 达的含义吗?如果请你画一幅图画与“外星人”对话,你最
想告诉他们有关人类与地球的哪些信息?
人类想象中的外星人
谢谢大家!
六、【教学过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 请将下面的主要天体及其对应特征连线:
答案:①星云—b ②恒星—a ③行星—d④卫星—c • 星云:由气体、尘埃等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
要物质为氢。
马头状星云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 或类球状天体。
6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 )
A.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B.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C.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答案:C
【典例】 2009 年 4 月 22 日清晨,金星、火星出现在东方 低空,金星、火星这对夜空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 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读图 1-1-6,完成(7)—(8) 题。
9.图 1-1-7 所示物体属于天体的是( )
①尚未发射升空的 “神舟十号”飞船
②天空中飘 着的白云
③俄罗斯打捞出的
④在轨运行的
巨型陨石碎片
“天宫一号”
A.① 答案:D
图 1-1-7
B.②
C.③
D.④
10.图 1-1-8 为太阳系示意图,地球是 ()
A.① 答案:D
B.②
图 1-1-8 C.③
D.④
A.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 B.地球距离小行星带较远,所受撞击破坏小 C.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强,温度适宜 D.地球自转周期、日地距离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提取信息:地球存在生命体的条件。 思路整理:①适宜气温→日地距离适中→A 和 C 选项错。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特点→B 选项错。 答案:D
地理选修教材分析ppt 人教课标版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开发山区, 破坏植被
建筑物、人、财 产等趋于密集 人为原因
建设者的防范意识 和措施不到位
▲《环境保护》主要特点
1.始终贯穿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互关系主线。
突出正确的环境观。 2.以“环境保护”为中心选择教学内容,而不是 “环境科学”。 以问题为起点,分析各种环境和资源问题发生的 原因、危害和解决的办法。 选择当代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增强时 代性。 适当拓展基础内容,为主体内容服务。 3.大量联系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和学生实际,关注 周边,从我做起,使学生有兴趣。 新鲜的案例/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开放的思考
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 气象灾害 有什么 在哪里 为什么 生物灾害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逻辑结构
自然灾害的 救援与救助 技术支撑 自然灾害的 自救与互救 应急操作
自然灾害 的监测与 防御
《自然灾害与防治》在以图代文方面尤为突出 1. 地图的大量使用,很直观地了解到灾害的地理分布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 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 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 中国因灾死亡牲畜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
可再生资源 的合理利用 和保护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逻辑结构
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的基础 森林 特点 草地 分布 减少 湿地 保护
中国生态环境多样性锐减
第五章《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逻辑结构
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
认识环境管理 必 要 性 基 本 内 容
环境管理的国 际合作 必 要 性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路,以改变学生的 学习方式为突破口
1. 引导教学过程 2. 提倡问题意识 3. 突出案例分析 4. 图解地理事物
我们周围的环境ppt课件
全球环境趋于恶化 酸雨
生物多样性锐减
海洋污染
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
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等。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人为原因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类似经历: 致富愿望的驱使下
关于环境污染的报道
环境;污染严重
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资源、能源不。足
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 气候干早、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 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 大。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 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使二者真正达 到协调。
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
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历史时期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渔猎时代 对人类威胁小 原崇始拜平自衡然
农业文明时期 人口集中区出现 改紧造张自然
工业文明时期 恶化,危及人类 矛征盾服激自化然
新技术革命时期 日益突出 可谋持求续人发地展协道调路
思考
4、进入21世纪,周口店乡是如何对待人类 与环境的关系的?
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终于有了正确 的认识。进入21世纪,周口店乡加大了环境 整治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处理石化区废水, 治理周口河,造林绿化,保护“北京人”遗址, 发展旅游业。
环境效益
说说你的看法?
如何兼顾
DDT的使用
转基因大豆
美国圣华金河谷地面下沉 圣华金河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贝克斯菲尔德和奥克兰两市 之间,从东南流向西北方向。这是一个雨量很少的区域,尽管如 此,该河谷农业仍很发达。 灌溉用水是用水泵从谷底下面抽上来的。该区早在1780年就 开始应用灌溉方法,但用水大量增加则始于20世纪初。到了1920 年,谷地内有约8100平方千米土地用地下灌溉,这个数字几乎是 1900年灌溉土地的3倍。 后果是不可避免的,谷地开始大面积下沉,在某些地方下沉 达9米。土地移动破坏了水井和灌溉渠道,许多农民因此损失惨重。 除非停止泵水,否则圣华金谷地农业将被破坏殆尽。 直到20世纪60年代,加利福尼州政府才终于面对危机。从谷 底泵水的做法被制止,而改从内华达山脉引水。圣华金华地的地 面仍在下沉,但下沉速度明显趋慢。科学家希望地面沉降及早趋 向稳定。 人类任何的地下活动,比如采煤,都会导致地面下沉,但下 沉也会自然发生。在过去一个世纪,英国东部沼泽地一些地区由 于泥炭土变干造成地面下沉4米多。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件 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 课件(51张PPT)
活力,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问题
表现
成因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 、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 污染物 超出一 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定的限度
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城市人口规模和 人口密度 不断增加, 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 规划 和管理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差异
2022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章
地理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城镇化的意义
课标定位
2.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时空差异
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素养阐释 1.结合资料,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能够根据相关材料说明城镇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体现人地协 调观 3.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 用
结合材料探究: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哪些? 提示: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后; 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不利影响及表现形式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 量下降 城镇交 通问题 城镇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 题 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 后;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项目 意义
原因
经济 发展
促进区域经 济增长
①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②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会 拉动内需
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 天然气等设施集中,提高了土地、水等资源的利 用效率
问题
表现
成因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 、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 污染物 超出一 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定的限度
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城市人口规模和 人口密度 不断增加, 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 规划 和管理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差异
2022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章
地理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城镇化的意义
课标定位
2.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时空差异
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素养阐释 1.结合资料,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能够根据相关材料说明城镇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体现人地协 调观 3.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 用
结合材料探究: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哪些? 提示: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后; 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不利影响及表现形式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 量下降 城镇交 通问题 城镇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 题 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 后;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项目 意义
原因
经济 发展
促进区域经 济增长
①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②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会 拉动内需
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 天然气等设施集中,提高了土地、水等资源的利 用效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课件
探究一 P9“活动”:太阳辐射与生物量的关系
正 相 关
生物量 kg/(m2﹒a)
2.5
太阳辐射由赤 2kg /(m2﹒a)
2
1.5 道向两极递减
1
0.8kg/(m2﹒a)
0.5
0
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
(1)(2)(3)略
(4)描述这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出,热带雨林地区森 林更茂密,阔叶,树木树冠较大,亚寒带针 叶林地区森林中植被密度相对较小,针叶, 树冠小。
大的太阳耀斑将覆盖地球,已经开始对全球通讯系统产生影响 。正如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所预测,太阳波可能会干扰到 地球的通讯系统和GPS导航。专家预测,在南北两极地区的探 险队员将会看到美丽的“极光”现象;由于磁暴现象的出现, 届时信鸽将找不到回家的路线。
(1)材料中指的是哪种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0 2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返回地面的“神舟”五号飞船 B.空中飞行的飞机 C.空气中的尘埃 D.彗星和星云
0 4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月球 B、太阳 C、金星 D、比邻星
练 一 练
0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 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电磁波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磁暴
高能带电粒子
极光
(4)诱发水旱灾害
探究三 (2012·上海高考)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年 均 降2水00 量(mm)
100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件 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件(44张PPT)
[归纳提升]
1.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
面。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离城 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
地区 城镇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 从城镇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 公路的两边和公路的交会处 远离公路的地区
交通便捷程度 最高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的概念: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 非农业 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功能区的含义:城镇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
区。 3.功能区的形成:大部分城镇都有居住区、商业区 、工业区,一些大城市
还有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 、生态区等。
4.功能区的特征。
功能区 特征
地租 最高
对应地 租直线
很陡
中等 较平缓
最低 最平缓
区位选 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
择原因 业付租能力最高
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 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 内工业付租能力最高
[典型例题]
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城镇中心距离的关系图。读 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5.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有( ) ①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河湖等,可以 改善环境状况 ②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可以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③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 筑物、街区或村落,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 ④通过增加城镇商业、工 业用地,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为生活提供便 利、文化传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二)编写队伍的基本情况
“三结合”的编写队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
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大学教授、地理教研员和 特级教师、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开发中 心专业人员。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的 6 位核心成员参
与本套教材编写。
各册教材主编一览
教材编写简介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
为例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新视角、新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基本思想——将课标规定的没有系统性的 知识按照一定的认知逻辑整合成某章或某 节内容,以便于建立学习的认知结构
地球的运动
人口过程
大气过程
城市化过程
水文过程
农业地域的形成
地貌过程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联系实际设计活动题
例11 地理1中的有关活动题 从≪水浒传≫对天气的描写判断锋
面天气;从黄河断流、济南泉水分析 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从张家界、黄 淮海平原分析地貌过程及对农业的影 响等。
(三)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突 出自主学习
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 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针 对图表设计读图思考,加强 了图表的思维价值。教材中 还设计了随文的思考,培养 学生善于思考。
阅读是为了丰富和补充知识 而设计的;活动是依据教学 内容的需要设计的,侧重对 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启迪思 维、自主探究。
紧密配合各 章内容,选 择学生感兴 趣的话题进 行问题研究。 侧重过程与 方法,结果 具有开放性。
●强化联系的和综合的观点 ●加强基本的技能和方法的训练 ●把握学习内容的要点 ●设计情境 ●提供必要的检验和展示学习成 果的机会
例14 地理1中的小实验
例15 地理3中的区域综合分析
●案例能分析出一般原理,但不 能机械推广至其他区域,各区域要根 据案例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如荒漠化的成因,能源资 源的开发利用等
教学内容的组织关注
●阶梯性 ●逻辑性 ●实践性 ●开放性
例12 地理3 西非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成因
边叙边析
案例13 研究性学习
抓住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畅想式问题 热点或焦点问题 国家建设问题
设计方式: 提出问题 给出研究思路 逐步给出资料设计问题引导思考
教材中的“问题研究”一览
(四)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 应用(采用思考、活动、问题研究等)
●运用地理一般原理分析区域发 展中的问题(如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 的问题并与长三角比较)
(五)为教学改革提供广阔的空间
●将有些教学内容留给教学处理 ●鼓励教师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 ●内容安排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尾声
高中教材的系列化产品
●教师教学用书、培训包 ●课堂设计(教案) ●学案 ●地图册 ●超级地图 填充图册、挂图、投影片 教材中图的电子化 此外,还通过有关杂志提供交流平台,通过 资助等形式带动课题研究
矛盾和问题
教材与课标的差异(不同的人对教材的 理解不同,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差异很大)
教材的功能与作用的矛盾(教材仍然承 担着它不该承担的功能,理想与现实的矛 盾)
教材与课标和评价的关系(对老师的要 求太高,度如何掌握?)
技能方法与知识的关系
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如何反映课改的精神? 如何恰当地解释课标? 如何把教材编成课标与教学、评价的 纽带? 如何处理改革创新与教学实际的关系? 如何协调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关系?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讲理)
例10 《地理》必修1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内力作用对地貌影响的实例) •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外力作用对地貌影响的实例) •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侵蚀是怎样发 生的
堆积是 怎样发生
的
加强对地理过程的阐述
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 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 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 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因地制宜, 促进区域 发展
3
《地理》必修1目录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尺度)
(反气旋)
全球气候变化
例2《城市与城市化》逻辑结构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个体
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
城市群体
不同等级城市 的服务功能
什么是城市化
世界城市化的 进程
城市化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分城 形城
区市 部
形
利 化空
态
用
间
和
结
功
构
能
的
城 论系德
市 的的国
的 应启南
不 用示部
同 )(城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于经典的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容 稳中求变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
●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是分析、处理和解 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 的理性认识。其实质是地理科学思维方 式,即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 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
●避免空洞说教,而以有意识的设计,通 过事实材料和学生活动的有机结合,使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和认识
等
中市
级
心等
地级
理体
例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逻辑结构
区域生态 环境建设
荒漠化的 防治
森林的开 发和保护
案例: 我国西北地区
背景:干旱的环境
成因:侧重人为原 因分析
基本过程
对策与措施
案例:
亚马孙热带雨 林
背景:雨林的环境 效益;雨林生态的 脆弱
成因:侧重人为原 因分析
保护与开发
(三)教材的体例结构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 理性。
(文章选自中科院综考会“中国土地资源生产 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
例6 人地协调观——水资源的利用
●以色列的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 ●咸海的忧虑(不合理利用) ●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城市的供水问题 ●沙特缺水与南极冰山
例7 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区域可持续发展:追求更优而不是最优 (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生态农业)
削枝强干
《地理》必修3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案例的选择突出其 典型性、说明性, 对课文中的相关内 容起到诠释、实证、 应用等作用。
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一)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 (二)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 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 (三)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突 出自主学习 (四)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 应用
(五)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的空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五章 交通运输部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对于传统的人文地理 内容
《地理》必修2目录
第一章 人口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 城市化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人地协调(山西与 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的开发)、行业协调 (流域综合治理)、区域间协调(西气东 输、产业转移)
●反思和批判(湿地开发和保护、修大坝)
例8 地理视角举例
●动态地看问题:自然地理过程 ●发展地看问题:人类活动、区域发展 ●分析问题的时间、空间视角:全球气候 变化、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 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教材的结构设计 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三、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把握
一、教材的结构设计
●对高中地理课标的内容重新组合 ●反映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结构 和发展方向 ●建立有利于教学的逻辑结构和体例结 构
(一)模块结构
基本思想——根据课程的模块设计,教材 编写使每一模块都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 习单元。每一模块具有
(二)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 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
●用实例(案例)论证 ●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 ●加强对地理过程的阐述 ●联系实际设计活动题
用案例论证(解释、说明)
例9 必修《地理2》“城市与城市化”中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