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有效传播需要新闻具有吸引力。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对于信息的注意力有限,会更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情感共鸣的新闻。
新闻的标题和内容需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引起公众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新闻标题采用一些强烈的词语或者利用情感化的手法,能够更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阅读。
有效传播需要新闻具有可信度。
人们在接受新闻信息时,会考虑新闻来源的可信度以及信息的真实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相信他们自己的朋友和家人给出的信息,因为他们对这些人有信任感。
在新闻传播中,如果能够引用专家的观点或者提供可信的数据证明,能够增加新闻的可信度,提高公众的接受程度。
采用多渠道的报道和多角度的观点,也能够提高新闻的可信度。
有效传播需要新闻具有可理解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接受那些能够与他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信息。
新闻的内容需要符合公众的认知结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复杂的逻辑。
新闻还可以采用图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闻内容。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新闻的有效传播需要在吸引力、可信度和可理解性上做到。
只有新闻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引起公众的注意和情感共鸣,才能提高传播的效果。
只有新闻具有可信度,才能增加公众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
只有新闻具有可理解性,才能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闻内容。
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时,应该注重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摘要】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分析了新闻传播中的心理学基础、情感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传播策略的心理学原理。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探讨,揭示了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心理学原理不仅可以解释人们在新闻接收和传播过程中的行为,还可以为新闻传播的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还探讨了心理学视角下新闻传播的重要性、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以及推动有效新闻传播的建议。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机制,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为未来新闻传播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新闻传播、有效传播、情感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因素、传播策略、重要性、未来发展、建议。
1. 引言1.1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是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探讨人们在接收、传播和理解新闻信息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
通过心理学视角分析新闻传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揭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规律和机制,从而指导新闻传播实践的改进和优化。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新闻传播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事实和信息,它更是一种影响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社会力量。
了解新闻传播背后的心理机制,对于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2. 正文2.1 新闻传播的心理学基础新闻传播的心理学基础是指心理学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心理学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两个方面。
认知心理学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体接受和理解新闻的过程中。
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人们会通过选择性关注和注意力分配的方式筛选信息。
而在理解新闻内容时,个体会根据自身的认知框架和经验来解释新闻信息,从而影响其对新闻的认知和理解。
认知心理学还研究了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记忆和加工过程,以及新闻传播中的信息加工模式和注意力机制等方面。
传染病的社会心理学视角与应对策略
传染病的社会心理学视角与应对策略传染病在社会中的传播与防控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除了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角度外,社会心理学也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染病对个体和社会心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心理学视角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于感染性疾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是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影响的。
个体在面对疫情时,会通过感知、评估和解释来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了解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对传染病的认知和反应,并为制定有效的传播教育提供指导。
2. 社会标签化理论社会标签化理论认为,人们对感染病例常常会产生负面的态度和行为。
这种社会标签化行为可能会导致感染者受到歧视、排斥和孤立,从而增加其心理压力和社会隔离感。
了解社会标签化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有助于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减少感染者的心理负担。
3. 群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传染病时,倾向于模仿和效仿他人的行为。
这种模仿行为在疫情防控中可能会起到积极效果,如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活动。
然而,当模仿行为出现错误或恐慌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了解群体行为的动因和特点,可以为制定有效的传播教育和社交影响策略提供参考。
二、应对策略1. 传播教育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意识。
传播教育可以包括疫情信息的发布、病毒的传播路径和预防措施的解释等。
同时,传播教育还应针对不同人群的认知特点进行差异化传播,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可接受性。
2. 减少社会标签化通过推广健康知识、减少传统观念的限制和提高公众对感染者的理解,减少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斥行为。
同时,可以建立支持感染者的心理咨询服务和社会支持网络,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和增强自尊感。
3. 增强社交影响力利用社交媒体和其他传媒渠道,传递正面的行为示范和积极的社交影响力。
通过展示他人的防疫行为和实践,鼓励公众模仿和效仿这些行为。
此外,也可以邀请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参与传播活动,增加传播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的广泛普及,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闻以其及时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形成观点的重要渠道。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受众的认知、情感、态度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新闻的有效传播。
利用心理学的视角对新闻的有效传播进行分析是有意义的。
一、认知因素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认知是人们接收、处理和理解信息的心理过程。
在新闻传播中,受众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新闻的接受和理解。
对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受众,新闻报道的选题、标题、内容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
认知水平较高的受众更喜欢接受深度、复杂的新闻内容,他们更注重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陈词滥调和简单故事感到厌倦。
在向这类受众传播新闻时,媒体需要更加注意挖掘新闻事件的背后原因,提供更多的分析和解读,以满足这类受众的需求。
认知风格也会对新闻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人更喜欢图像或图表形式的信息,而另一些人更偏好文字形式的信息。
在新闻传播中,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媒介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认知风格,从而提高信息的有效传播。
情感在新闻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在接收新闻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会影响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接受度和记忆深度。
首先是情感的亲和力。
新闻报道如果能够触动受众的情感,激发他们共鸣和共情,就会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和接受。
在新闻传播中,媒体需要通过故事化、生动化的表达方式,让新闻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从而增强受众的情感共鸣。
其次是情感的正负性。
正面情感一般能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积极情绪和关注,而负面情感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抵触和厌恶。
在新闻报道中,媒体需要适当地选择和平衡新闻事件中的情感色彩,避免过于负面的情感刺激,以保证信息的有效传播。
最后是情感的情绪化。
情绪化的新闻报道往往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但同时也容易引发受众的情绪化反应。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新闻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地传达社会信息,引导舆论,影响社会行为。
然而,新闻的有效传播并非一成不变,需要适应社会变化和传播环境的不断变化。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新闻的有效传播需要考虑到接受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新闻的有效传播。
一、接受者的心理特征1.认知渴求人们对于新事物和未知领域的渴求是人类基本的认知需求之一。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力受限于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因素,但人类的认知能力没有穷尽。
因此,人们希望通过新闻获取更多的信息,满足自己的认知欲望。
针对这种心理特征,新闻传播必须满足人们的认知渴求。
新闻报道应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突出新闻事件间的关系和背景,提高阅读体验和信息持久保存。
新闻报道还应该尽可能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内容。
2.情感需求人类的情感需求是生命力和生命意义的体现。
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取情感信息和情感互动的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新闻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了解社会群体的情感状态,寻求共鸣和安慰。
这种心理需求要求新闻报道更多地关注人性、情感和心理因素,注重人物塑造,传递积极情感信息。
同时,应注意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正面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1.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意味着人们感知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人们希望通过新闻报道获得与自身身份相符合的信息和表达,加深对社会身份的认同。
针对这种心理需求,新闻报道应重视报道的受众定位,通过报道的内容和语言,传递赞扬和称赞,鼓励人们保持自信,形成健康的身份认同。
新闻报道还应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摆脱负面情绪和失落感。
2.人际沟通人类是社交性动物,需要通过人际沟通获得隶属感和认同感。
新闻报道能够帮助人们加强与他人沟通,了解社会群体的动态和社会共识,提高社交技能。
为了满足这种心理需求,新闻报道应做好社交性元素的设置,关注社会事件的影响和社会价值,有目的地选择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向,在传播过程中强调诸如对话、见解和建议等元素,使新闻报道和人际互动相结合。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事件
参考 文献
相对于传播主体 的差异 , 载体的差异 可以看成是 “ 客观原 因” 。 电视作为媒介 , 其 播 出时间 的有 限性 和制作过 程 的复杂 程度 , 必然 限制 《 百》 的 内容量 。 那么在有
群体中的人 , 如果 一个人的意见不 同 于其他人 ,多数情况下这个人会被 孤立 。 为 了避免被孤立 ,大众会产生从众 心理 , 呈现 “ 沉 默的螺旋 ”的现象 。 即 当 自己 的 意见属于多数 , 他就会敢于表达 自己的意 见 ,当 自己的意见与 多数 意见 不同时 , 他 会趋 向沉默转而 附和大多数人 的意见。 社 会 心理学认 为从众 行为是 个体在 群体一
【 关键 词】 传播心理学 网络事件
“ 芙 蓉 姐 姐 ”、“ 干 露 露 ”、“ 郭 美
据调查显示 , 受 众喜欢选择批评性新
闻。 在 日常生活 中 , 诸如升学 、 就业 、 住 房、
不 良的影响。
美 ”、 “ 复旦大 学投毒案 ” , 这些 网络 事件
的火爆 , 其 中很大部分原 因是传播 者的推
2 、 传播 者作 为 “ 把 关人”, 进行议 程
设 置
调资等等问题 出现 了障碍 , 引起人们的不
满, 批 评报道 则引起 受众共 鸣 。 针对 此类 事件 进行讨论或者批判 , 给受众提供 了宣 泄不 良隋感 的机会 。
动作 用 ,受众作 为接受 者 同时也是传播 者, 也对 信息进行二级甚至多级传播 。 在 传播者 和受众的传播活动 中, 都 有传 播学
学 子 论 文 选 登 l N E W S W O R L D
现代传播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现代传播理论的心理学基础现代传播理论是研究信息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
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学科,在现代传播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现代传播理论的基础,分析心理学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传播理论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它关注人类如何接收、处理和理解信息。
在现代传播理论中,认知心理学的视角被广泛运用,帮助我们理解信息传播的机制和规律。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在接收信息时会经历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这些过程影响着信息的传播效果和接受程度。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理解方式,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认知特点对信息的接受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注意力、记忆、语言能力等。
在传播理论中,我们需要考虑受众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以便更好地制定传播策略和手段。
通过了解受众的认知需求和心理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提高传播效果和传播效率。
二、情感心理学视角下的传播理论情感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学科,它关注人类情感对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在现代传播理论中,情感心理学的视角被广泛运用,帮助我们理解情感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情感是人类情感体验的核心,它可以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反应。
通过情感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情感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机制,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和传播效率。
在传播过程中,情感对信息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重要驱动力,它可以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和态度形成。
在传播理论中,我们需要考虑情感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制定传播策略和手段。
通过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共鸣,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提高传播效果和传播效率。
三、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传播理论行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行为决策的学科,它关注人类行为的动机、目的和结果。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摘要:心理学视角下,影响新闻有效传播的受众心理主要包括好奇心理与围观心理、自我表现与受关注心理。
在网络传播渐成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受众心理正在成为决定新闻传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心理学视角下提升新闻传播有效性既需要科学、正确定位,重视受众心理在新闻有效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又需要细分受众类型,实现新闻传播的多维度和多层次,以及密切沟通交流。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新闻;有效;传播自有新闻以来,传播就是其存在的最大意义,而传播的有效性则是一切媒介形式推陈出新的根本目的。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借助一切可靠、可行之手段以提升新聞有效传播就是这一系统性活动实现其本质价值的核心。
而新闻之所以如此重视有效传播,根源乃是受众的认同和接受。
只有充分的认同与接受,新闻才能在相对有限的存在时间内发挥影响力。
一、影响新闻有效传播的主要受众心理(一)好奇心理与围观心理在新闻传播领域,民众的好奇心理越来越成为主导新闻传播方向、程度、成效的核心因素。
因为好奇而想探究,由于探究而深度参与。
这便成为近年来不少新闻热点得以持续发酵的源动力。
不仅如此,造成许多新闻扩大影响力的还包括在好奇心基础上的围观心理。
围观是人类作为社会性生物的本能之一,其根源则是从众心理。
这是个体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而采取的一种适应性策略,虽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到了提升个体生存机率的作用,却也容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形成集体无意识和盲从。
(二)自我表现与受关注心理这两种心理在学龄前儿童中会以相当显性的方式呈现,表现在想方设法引起成人注意以及对来自成人的肯定极为重视或兴奋。
从根源上讲,这是个体为了获取更多生存资源而形成的本能。
而在成人世界中,自我表现和受关注心理相对隐晦,却也时常在比较宽松或自由的情境中得以释放。
比如网络传播环境中的爆料或集赞等行为。
二、心理学视角下实现新闻有效传播的途径(一)科学、正确定位,重视受众心理在新闻有效传播中的主导地位随着网络传播、新媒体渐与传统媒体形成鼎立之势,受众心理也越来越成为左右新闻有效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
传播心理学视角下MBTI_测试热潮探析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 88 -2024年第7期 总第146期传播心理学视角下MBTI测试热潮探析◎赵 悦[摘要]MBTI测试可以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
作为一种能帮助用户快速获得自我认知的工具,MBTI测试在短时间内迅速火爆。
笔者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MBTI测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揭示其背后的心理动因。
MBTI测试风靡一时之余,也暴露了因过度标签化所产生的刻板印象、青年群体的身份焦虑等负面问题。
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MBTI测试,以动态的视角审视自我,拓宽自我了解渠道,完善自我认知。
[关键词]传播心理学;MBTI;心理动因;自我认知一、何为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是一种人格类型分类理论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Isabel Briggs Myers和她的母亲Katherine Cook Briggs提出的。
该理论模型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旨在对个体性格特征进行系统性的划分与描述。
MBTI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诞生,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MBTI逐渐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被广泛运用于社交、娱乐、职场等多个领域。
1997年,我国心理学教授苗丹民与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的学者合作翻译了MBTI-G量表,将MBTI引入国内学界视野。
荣格在《心理类型》一书中对人们的性格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外倾(extroversion)和内倾(introversion)两种心态,以及思维(thinking)、情感(feeling)、感觉(sensing)、直觉(intuition)四种心理功能。
不同的心态与心理功能两两组合,就会产生8种不同的人格类型,进一步排列组合后则产生16种不同的心理类型。
MBTI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人格测评工具,用于阐述人们在获取信息、做出决策以及面对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各种人格类型的表现[1]。
关于传播的心理学
关于传播的心理学传播是一种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现象,它可以传递情感、思想、文化、技术等种种信息,对个人、群体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传播涉及到人类的心理学,因为人类的思维、情感、信仰等因素会影响传播行为和结果。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索传播的心理学。
第一,传播和人类的心理学传播的第一步是信息的产生,这涉及到人类思考和观察世界的方式。
人类的思考是基于个人经验和社会文化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对信息的认知产生影响。
而人类的观察来自于感官,人们会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所需的信息。
因此,个体间的认知差异、文化差异和感官差异都会对信息传播产生影响。
其次,传播需要被接收方接受和理解,这也涉及到人类的心理学。
接受方的个人经验和思维方式会影响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这可能会导致传播信息时信息的变形、错解和误读。
此外,接受方的情感、信仰等因素也会影响信息的接受和表达。
第二,传播和认知心理学传播的成功需要信息的正确理解和接受,因此认知心理学也与传播密切相关。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知觉、思维等。
在传播过程中,注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人们的注意力有限,传播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受众的注意,以便他们接收和理解信息。
此外,记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人类的记忆具有选择性和失真性,传播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强化信息,使之在受众的记忆中占据重要位置。
知觉和思维也影响着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因此,传播者需要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以便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收。
第三,传播和社会心理学传播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因此社会心理学也与传播密切相关。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和群体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在传播过程中,群体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对于传播的成功也非常关键。
人们通常更倾向于接受和相信与自己所属群体认同的信息,而对于不认同的信息则更加怀疑。
此外,传播也会引起社会影响和社会变化。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和群体对于社会变化的接受和适应。
因此,传播者需要注意传播信息的社会影响和变化,以便更好地调整传播策略。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摘要】本文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了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首先分析了新闻传播的心理机制,探讨了人们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反应和认知过程。
接着讨论了新闻传播中存在的认知偏见,以及情感因素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然后探讨了社会认知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以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方式。
结尾部分提出了有效新闻传播的策略,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强调了心理学视角下新闻传播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新闻传播中的心理机制,为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新闻传播,有效传播分析,心理机制,认知偏见,情感因素,社会认知影响,信息加工方式,策略,发展趋势,重要性1. 引言1.1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它深入探讨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对受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在当今信息时代,新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新闻传播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舆论的走向和人们的认知水平。
通过心理学视角对新闻传播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而找到更有效的传播策略。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传播的效果主要依靠人类心理活动的机制,比如认知偏见、情感因素、社会认知影响等。
了解这些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新闻传播策略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新闻传播中存在的认知偏见,可以更好地避免信息失真和错误判断;关注情感因素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研究社会认知影响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把握受众心理需求;深入探讨信息加工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新闻传播的信息质量和效果。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传播的有效分析对于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新闻传播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新闻传播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实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传播目标。
2. 正文2.1 新闻传播的心理机制分析新闻传播的心理机制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一、概述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交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机制,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平台。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一种新型的心理现象逐渐浮现——群体性孤独。
这种现象表现为人们在社交媒体的虚拟世界中过度沉浸,却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疏离。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展现自我的空间。
这种虚拟的交流方式往往缺乏真实的人际互动和情感交流,导致人们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失去了真实的人际联系和情感寄托。
社交媒体中的信息过载和碎片化也加剧了群体性孤独的现象。
人们在浏览大量的信息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也使得人们难以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之间的共同话题和理解基础。
社交媒体中的比较心理和社交焦虑也是导致群体性孤独的重要原因。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都是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这往往引发了他人的比较心理和焦虑情绪。
当人们过于关注他人的生活状态和评价时,就会忽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加剧孤独感。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交媒体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平衡社交媒体的使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缓解群体性孤独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1. 社交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社交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覆盖范围,迅速崛起并深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微博、微信到抖音、快手,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的形态和功能不断演进,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和社交渴望。
社交媒体的普及得益于其便捷性和互动性。
人们只需轻轻一点,就能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观点看法,同时也能轻松获取他人的动态和信息。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新闻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事实为基础,通过传播手段传递给公众。
在目前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让新闻有效地传播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这里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新闻的有效传播。
新闻的情感表达是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在阅读和接收新闻的时候,情感是直接触动人心的。
新闻媒体通过使用戏剧化、感人的语言和故事情节,增加新闻的情感色彩,从而增加读者的共鸣和记忆。
一则关于流浪狗救人的新闻,通过讲述救人狗的坚持和勇敢,激发读者的同情心和敬意,从而有效地传递了正能量。
新闻的个体差异也影响着新闻的有效传播。
不同的人对新闻的关注点和偏好是不同的,这是由个体的兴趣、背景、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新闻媒体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来选择适合的内容和形式,以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关注社交媒体上的热点新闻,因此新闻媒体可以将重点放在社交媒体上,并采用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方式来传递新闻。
新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也是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于新闻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接受和传播行为。
新闻媒体需要通过提供准确、可信的信息来保障新闻的质量和可信度,以增加读者对新闻的信任。
新闻媒体还可以利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撑新闻报道,增加读者对新闻的认同感和信赖感。
新闻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对新闻的有效传播产生着重要影响。
不同社会文化对于新闻的接受、理解和传播方式存在差异。
新闻媒体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来理解并适应受众的需求和习惯,以增加新闻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
对于一些讲究隐私的社会文化来说,新闻媒体需要注意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问题。
心理学视角下的新闻有效传播需要考虑情感表达、个体差异、可靠性与真实性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新闻媒体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变革和读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1. 引言1.1 介绍心理学视角下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心理学视角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深入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揭示人们在接受和传播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机制和行为规律。
通过心理学视角, 可以更准确、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中受众的反应和态度,进而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心理学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为新闻传播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通过心理学视角,可以更好地把握受众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制定更符合受众接受需求的新闻传播策略,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深入探讨心理学视角下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概括心理学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心理学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从而更有效地制定新闻传播策略和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
心理学可以帮助新闻传播者更好地理解受众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提供符合受众心理预期的新闻内容。
心理学在新闻报道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学的分析,新闻传播者可以更好地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原因,提供更全面、客观的新闻报道。
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新闻传播者更好地选择报道方式和表达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和情感,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心理学在新闻传播中不仅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使新闻传播更加深入人心,影响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实现新闻传播的最大价值。
2. 正文2.1 心理学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体心理因素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个体的认知、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因素会影响其对新闻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可能会影响他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导致他对事件的态度和观点有所偏差。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王菊热”现象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王菊热”现象【摘要】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王菊热”现象。
通过对社会传播与心理学的关系、群体心理效应在王菊热现象中的作用、媒体对该现象的影响、个体态度以及现象的持续性进行分析,揭示了“王菊热”现象的复杂性和影响。
传播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解释“王菊热”现象的理论框架,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传播心理学的视角深入探讨“王菊热”现象,提供对这一现象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传播心理学、王菊热现象、社会传播、群体心理效应、媒体影响、个体态度、持续性、解释、研究方向。
1. 引言1.1 传播心理学的概念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它旨在揭示人们在信息传递、意见沟通和文化交流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传播心理学结合了传播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探讨人们在传播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传播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涉及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信息的记忆和加工过程、对不同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以及传播活动对群体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传播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播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更好地指导和优化传播活动的策略和效果。
传播心理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传播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1.2 王菊热现象的背景王菊是一位参加中国选秀节目《创造101》的选手,以其独特的形象和表现风格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她在这档节目中展现出的自信、与众不同的外表和性格特点吸引了大批粉丝,使她成为了一时的话题焦点。
在《创造101》节目中,王菊的表现备受瞩目,她在表演中展现出的独到个性和自信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通过一系列的表演和互动,王菊成功塑造了自己的舞台形象,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成为了节目的一大亮点。
由于她独特的风格和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王菊逐渐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人物。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
[摘要]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分析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第一部分分析了网民心理,探讨了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狂欢心理与网络暴力现象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解析了网络匿名性、BBS把关人议程设置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网民心理网络环境不经意间,“很黄很暴力”成了网络火爆的流行语。
这条短语的流行缘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关于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闻,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小学生张殊凡,她这样描述自己对网络环境的看法:“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
”短短几秒钟的出镜,张殊凡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会引起轩然大波。
只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她上镜的视频、图片一夜成灾;各大论坛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来恶搞“很黄很暴力”;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更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令,公布了张的履历等私人资料……姑且不论网络环境到底黄不黄,暴不暴力。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她还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起这样的恶搞吗?所幸的是,各大网站终于关闭了有关视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淡化这起事件,让当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
始作俑者这样为自己辩解:小姑娘很正经的“表态”之所以会被恶搞,其实是因为她在“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场合”说了一些“特殊的话”。
一个网页既“很黄”又很“暴力”,这么“特别”的“集大成网页”,怎么偏偏被这位查资料的小学生给碰上了?一个13岁的小姑娘接受新闻联播节目采访,会不会是被“摆布好的木偶”?这些疑问得不到解答,网友们心里急呀!于是有了“人肉搜索”,于是有了“深度恶搞”。
①这样的辩解只停留在事件现象层面,远远没有涉及到这起事件的本质。
这起事件从本质上说,属于典型的“网络暴力”。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新闻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渠道和形式,通过媒体传递给大众。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新闻的话题选择话题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单位,话题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新闻传播的效果。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新闻的兴趣主要来源于个人关注的话题。
因此,新闻媒体应该选择符合大众兴趣的话题,让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二、新闻的情感表现情感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情感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和关注,促进信息的传播。
因此,新闻媒体应该注重情感表现,将情感元素融入到新闻报道之中,让观众在情感上受到冲击,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三、新闻的语言表达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载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会直接影响人们对新闻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因此,新闻媒体应该根据受众特点,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难以理解的词语,让观众能够轻松理解新闻内容,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四、新闻的情境设计情境设计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闻内容。
因此,新闻媒体应该选择合适的情境设计,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生动性,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五、新闻的传播渠道新闻传播的渠道不同,传播效果也不同。
在当前数字化的传播环境中,新闻媒体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等新兴传播渠道,扩大新闻传播的范围和受众群体,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传播渠道的选择和运用方式,避免过度渲染和误导观众。
综上所述,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需要考虑到话题选择、情感表现、语言表达、情境设计和传播渠道等方面,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因素,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传播心理学分析年轻人
传播心理学分析年轻人
大众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从而形成系统的策略性研究,更好地进行融合创新。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热映有其必然性,从传受者心理、集体无意识、社会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等方面可以发现其特有的闪光点。
该剧不仅准确把握了受众的心理,而且能够突破既有的刻板青春印象,正确认识到青春校园类网剧的同质化问题,另辟蹊径,展现双女主的故事,对人物的真实刻画充满了人文关怀,亲情、爱情的主题表达也引发了观众的深层次思考。
该剧的成功为青春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传播心理学是一门传播学与心理学交叉学科。
作为传播学的延展和心理学的分支,该学科从传播主体和受众的角度出发,研究二者间的心理互动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帮助内容生产者创新传播策略,打造优质内容,引发受众的注意。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转移。
针对这种变革,很多心理学家对新闻的传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正是因为新闻对民众和公众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指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新闻的有效传播就成为了广大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目标。
一、新闻受众的接受能力新闻传播的效果首先要靠受众的接受与理解。
然而,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是四五不同的。
同时,接受新闻的受众也有不同的接受阈值和接受偏好。
因此,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体,新闻传播平台应该网罗不同的内容,包括文本、语言、影像、音频等等,以便更好地适应受众接受能力的变化。
二、内容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是衡量新闻传播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当受众对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持怀疑态度时,很有可能会主动回避相关新闻的接收。
因此,新闻传播平台需要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性,避免造假和失实报道。
三、情感因素和舆情效应新闻内容通常会引发受众的情感反应,其情感因素和舆情效应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传播新闻时,应该注意内容的调性与气氛,以避免负面情绪的传播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也应该学习借助情感因素,增加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引发正面情绪的新闻内容自然更容易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四、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的时效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有效的新闻传播必须能够及时传达,传递和引发共鸣。
在实际的工作中,新闻媒体要掌握好新闻时效,符合受众需求,也要依据新闻的特点改变传播策略和手段。
总之,要想获得新闻传播中的成功,除了依赖媒体的技术手段和平台外,也需要对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新闻真实性、情感因素和舆情效应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加强内容的调配,确保传播效果的良好。
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有助于新闻媒体和从业者更好地抓住有效传播的要点,实现信息的有序传播,培养健康的社会环境。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而心理学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分析主要关注新闻是如何有效地影响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的。
下面将从新闻的内容特点、情感影响、认知过程和社会认同等角度来分析新闻的有效传播。
新闻的内容特点对其有效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新闻通常包含了当下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问题,其主题性和时效性使得人们对其更加关注。
新闻报道通常以简短明了的语言呈现,使得受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新闻还具有一定的话题性和争议性,这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和讨论,从而实现信息的更广泛传播。
新闻的情感影响也是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情感对于信息接受和记忆具有重要影响。
新闻报道中往往包含了一定的情感色彩,如悲伤的事件、令人愤怒的行为等,这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增加新闻的关注度和传播力度。
而一些新闻报道还会利用情感激发的技巧,如渲染恐惧、制造惊讶等,来达到更大的传播效果。
新闻的认知过程也是有效传播的重要环节。
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过程来实现的,其中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
新闻报道往往通过引人入胜的标题、生动形象的描写和简洁清晰的语言等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促使读者进行感知和理解。
新闻报道还会使用一些记忆增强的策略,如重复关键信息、使用明显的符号语言等,来帮助读者记忆和理解新闻内容。
一旦读者对新闻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们更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和引用这些信息。
新闻的有效传播还需要考虑社会认同的因素。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对于自己所属社群的认同和归属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报道往往会涉及到社会和政治问题,这使得人们更容易将新闻与自己所属的社群相关联。
当人们感到与新闻内容相关时,他们更可能积极传播这些信息,以展示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和态度。
社会认同还能够影响人们对于新闻报道的态度和观点,进而影响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新闻的有效传播离不开其内容特点、情感影响、认知过程和社会认同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2008-04-21 10:03:28来源:人民网[摘要]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分析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第一部分分析了网民心理,探讨了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狂欢心理与网络暴力现象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解析了网络匿名性、BBS把关人议程设置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网民心理网络环境不经意间,“很黄很暴力”成了网络火爆的流行语。
这条短语的流行缘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关于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闻,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小学生张殊凡,她这样描述自己对网络环境的看法:“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
”短短几秒钟的出镜,张殊凡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会引起轩然大波。
只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她上镜的视频、图片一夜成灾;各大论坛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来恶搞“很黄很暴力”;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更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令,公布了张的履历等私人资料……姑且不论网络环境到底黄不黄,暴不暴力。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她还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起这样的恶搞吗?所幸的是,各大网站终于关闭了有关视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淡化这起事件,让当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
始作俑者这样为自己辩解:小姑娘很正经的“表态”之所以会被恶搞,其实是因为她在“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场合”说了一些“特殊的话”。
一个网页既“很黄”又很“暴力”,这么“特别”的“集大成网页”,怎么偏偏被这位查资料的小学生给碰上了?一个13岁的小姑娘接受新闻联播节目采访,会不会是被“摆布好的木偶”?这些疑问得不到解答,网友们心里急呀!于是有了“人肉搜索”,于是有了“深度恶搞”。
①这样的辩解只停留在事件现象层面,远远没有涉及到这起事件的本质。
这起事件从本质上说,属于典型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迄今没有科学的定义,笔者认为它具有以下特征:1.参与网民数量成规模,事件在网络上有相当大的声势;2.它的实施方式主要是发动网民调查出当事者现实中的身份地位,对其行为进行道德审判,经常伴随侮辱、漫骂等语言暴力;3.它侵犯了当事者的隐私权与名誉权,给其生活造成相当大的不便.“网络暴力”现象畅行于WEB2.0时代的中文互联网,最先进入公众视野的暴力事件当属“高跟鞋虐猫事件”,主人公虐待猫咪的行为引起了网民的公愤,在网络追缉令的强大攻势下,丢掉了工作,付出了代价。
当时的人们还为网络时代的舆论力量之强大,欣喜不已。
继而,网上追缉令越来越频繁,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私密,甚至涉及到私人情感(比如“铜须门”事件),事件的真实客观性得不到保障造成了一系列冤假错案(比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网络声讨从正义的道德审判转变成对公民人权的践踏。
.在思考这些事件时,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暴力”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下文我将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解读。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提出的“场理论”为我们探究网民行为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根据场论,行为必须用个体的心理场来解释.勒温在场理论中提出了重要的概念“生活空间”(life space).生活空间指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即行为随着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研究方法比普通的刺激——反应模式更能真实地反映受众心理的复杂性、变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②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对“网络暴力”成因从网民、网络环境两方面作尝试性的分析。
一、网民参与“网络暴力”的网民,可以分为发起者、响应者两类,发起者发布消息有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利用网络舆论强势去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出于道德、正义感,替他人声诉。
因为发起者是个例,所以笔者将着重分析作为响应者的大多数网民的心理特征。
1、集体无意识与道德审判“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分析心理学用语。
它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集体无意识”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
强调人类的共性,是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意愿,他认为人们表现出了大体相似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
回到“网络暴力”,首先不论发布者披露的事件真实与否,至少它触动了大众的神经,引起了公愤,否则不会有大规模的人自发参与。
大多数网民都秉持一颗善良的心,出于正义感而对当事者进行道德审判。
为何网民都对事件有强烈的愤慨呢,这是缘于人类的共性,比如对真善美的颂扬,对乱伦、残忍行为的批判。
拿“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来说,发布者披露了小女孩被后妈凌辱后的图片,还配发了添油加醋的说明,让普通网民看得揪心,无一不想为小女孩出气,所以谩骂“恶毒后妈”。
有人拿出于正义心、道德感为自己所参与的“网络暴力”辩解,认为“网络暴力”是个伪命题。
其实不然,道德审判的确有净化社会环境、弘扬正气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道德和法律,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没有道德支持的法律是无法实施的法律,仅靠法律调整,不靠道德调整的社会将是极其暴虐和专制的社会;但是我们要看到法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法治既规定着社会主流道德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又决定着道德实现的程度。
因此,作为法治社会的一员,我们应有的共识就是在表达自己的道德观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否则对他人的道德审判不仅是不道德、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网络暴力”现象虽然发生在网络,但它是民众“道德审判”的传统在网络上的折射。
集体无意识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地方引起的反响会不尽相同。
拿“铜须门”事件来说,起因是一个丈夫发帖,谴责妻子与游戏网名为铜须的大学生有一夜情,并公布了两人的网络聊天记录和铜须的QQ号。
他的帖子很快激起了热烈的反应,攻击铜须的“哄客”队伍迅速由数百人发展到数万人,在游戏中追杀铜须,并披露铜须真实身份,干扰其正常生活。
中国有对私人感情进行道德审判的传统,虽然今日整个社会对各种形式的情爱已经持比过去开明得多的态度,但是,旧传统的继续存在及其力量仍不可低估,我们将感情上的不忠实认为是不道德的。
换个角度想,这个事件如果发生在国外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响,最多不过是当作一个怨夫的自白。
这就反映了集体无意识的地域性对道德审判的影响。
2.狂欢心理与网民恶搞狂欢节是欧洲历史悠久的节庆活动,后来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形式,即狂欢式。
其主要精神表现为消除距离、颠覆等级、平等对话、自由坦率、戏谑亵渎讽刺。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种种形式和象征,对文学的体裁、艺术思维、语言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狂欢化文学就是狂欢式内容在文学领域里的渗透和文学语言的表达。
除了文学,狂欢化也渗入其他生活领域,成为一种广义的概念,一种更为宽泛的精神文化现象。
它强调了民间文化、俗文化的价值,对官方文化、严肃文化形成冲击。
它的对抗与颠覆精神与一切永恒、等级、权威相敌对,表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网络暴力”的很多因素都可以用狂欢心理来解释。
如果说,早先的网络暴力事件大部分出于对当事者的道德审判,发的帖子多是就事论事的评论;而现在的网络暴力则呈现出恶搞当事者的倾向,有了娱乐化的倾向,公然放弃维护道德正义的外衣。
“很黄很暴力”事件是这一转型的分水岭,对于小女孩的恶搞,夹杂了色情因素,居然还有很多人参与,更有甚者,发起了恶搞小女孩大赛。
“很黄很暴力”事件的恶搞者有相当部分是讨厌小女孩一本正经的类似卫道士的教条式话语,反感央视一直以来略显僵化却很强势的公众形象,因此决定恶搞小女孩。
单从这点说,符合了狂欢的特征:颠覆主流与权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文化在融会贯通中难免出现碰撞摩擦,居民生活条件虽然进步,但是生活压力仍然不可小觑,人的一些欲望在主流文化中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导致相当一部分网民对于网络虚拟世界有逃避现实、追求娱乐放松的心理诉求,正是这种诉求,使他们很少关注公众议题,而是热衷于劲爆隐私话题,满足他们的窥视欲与好奇心,全然不顾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创伤,投身于网络暴力事件,挖掘当事人的现实身份,从而获得快感。
另一部分网民有标新立异的心理,他们希望在网络空间得到重视,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网络上有这样的名言:“恶搞是智者的游戏”,他们以恶搞为乐趣,越刁钻越显得自己睿智、与众不同,他们的价值观符合后现代的颠覆主流、消灭等级的流行趋势,契合了狂欢的时代精神。
其实睿智的恶搞,可以活跃网络环境,激发网民的创造性思维,使大家获得乐趣,这也正是网络文化如此流行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超越了底线,采用血惺性的画面、恶毒的带有人身攻击的词语来恶搞,侵犯他人隐私权,那就该抵制了。
3、.从众心理与网民理性缺失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conformity),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实际存在的或想象到的压力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有时候,个体不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也改变了原来的观点,放弃了原有的意见,从而产生了从众行为。
虽然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可以打消受众害怕表达不同意见而被群体孤立的疑虑,但是从众心理在网络传播中还是普遍存在的。
一方面,长久的社会及群体压力带来的个人从众行为,可能会内化成他性格中的一部分,使这种从众行为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惯性行为。
另一方面,网络世界虽然辽阔,但网民的固定活动圈子也很小,大部分网民长期只去少数几个网站,在这些圈子中,也会形成群体压力,使网民产生从众压力。
从众心理,使网民有了“法不责众”的心态,因而所发言辞更加肆无忌惮。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通常看到这样一种模式:一小群中坚分子发表檄文用义愤填膺的口号来煽动普通网民。
比如在铜须门事件中的口号就是“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受害的丈夫做祭品”、“让偷情者死无葬身之地”。
大众在这样的煽动下,很少有人考量事件的真实性,反而不假思索地投入抵制铜须活动中,让他身败名裂。
结果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发布者见事情闹得不可收拾,自己承认发布的消息有捏造的成分。
大众因为没有对事件做深入调查,一味盲从煽动者,被无情地忽悠了一回,严重干扰了铜须的正常生活。
网民理性缺失也折射了网络道德审判的缺点——不公正。
流传在网络上的事件,大多是当事者的一面之词,即使他们没有虚张声势、伪造情节,但也抹杀不掉处在自己立场上的主观成分,如果我们偏听偏信一面之词,会使得我们无法客观地看待问题,从而导致对谴责对象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