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盘突出定位与症状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域定位及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域定位及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坐 姿和站姿避免 长时间维持同
一姿势
适当进行腰部 锻炼增强腰部
肌肉力量
控制体重避免 过度肥胖给腰
椎带来负担
定期进行腰椎 检查及早发现 并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
保健方法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适当进行腰部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给腰椎带来负担 定期进行腰椎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评估预后:有助 于预测患者的康 复情况为患者提 供更好的康复指 导。
01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观察腰 椎骨质增生、椎间 隙狭窄等退变情况
CT检查:显示腰 椎间盘突出的程度 和位置
MRI检查:显示腰 椎间盘突出的辅助诊 断腰椎间盘突出
公司
腰椎间盘突出的区 域定位及意义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腰椎间盘突出概述
02
腰椎间盘突出区域定位
03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方法
04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式
05
腰椎间盘突出预防与保健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腰椎间盘突出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是 指腰椎间盘发生 退行性变在外力 作用下纤维环破 裂髓核突出刺激 或压迫神经根、 马尾神经等引起 的一系列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是 一种常见的腰椎 疾病主要发生于 长期从事重体力 劳动、久坐久站
等人群。
腰椎间盘突出可 导致腰部疼痛、 下肢麻木、肌肉 萎缩等症状严重 时可影响行走和
日常生活。
腰椎间盘突出的 治疗主要包括保 守治疗和手术治 疗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Company Logo
【临床表现】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二)脊柱侧弯畸形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六)神经系统检查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 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 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 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 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Company Logo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Company Logo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Company Logo


椎间盘退变 损伤
遗传因素
妊娠
Company Logo
分 类 根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
1.旁侧型突出: 分为根肩型、根腋型、根前型 2.中央型 (1)偏中央型 (2)中央型:
Company Logo
腰椎间盘突出定位鉴别表
Company Logo
【鉴别诊断】 (一)腰椎后关节紊乱 (二)腰椎管狭窄症 (三)腰椎结核 (四)椎体转移瘤 (五)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Company Logo
CT表现
Company Logo
正常CT表现: 正常腰椎间盘后缘不超过椎体骨性终板 的后缘,且中部略有凹陷呈肾形。
椎间盘主要由外部纤维环和中心髓核构 成,髓核主要由胶质基质组成,纤维环主要 由纤维软骨束构成内环部分,10岁以前含水 量分别达到85%和75%,10岁以后髓核 自其腹背侧缘开始纤维化并逐渐向中心发展, 30岁以后含水量进一步下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病因病机: * 20-30岁:纤维环开始变性,弹性变小,应力作用下易造成纤 维环破裂,但髓核尚能保持胶质状态和膨大。
*
30-40岁:若髓核内纤维组织增多,但尚未引起椎间盘变窄, 则髓核对变性抗力可增大,髓核突出可能性变小。
40-50岁:若髓核、纤维环、软骨板等变性明显,椎间盘萎缩 变化广泛,则受损后破裂、突出多细小,且不引起 典型症状;若髓核变性已至晚期,而纤维环尚保 持完整,则椎间隙可显著变窄,致椎体边缘有骨 刺或唇形变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八、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六、鉴别诊断:
* 梨状肌综合征: 臀部及下肢疼痛,行走时加 重,休息后减轻,臀肌萎缩, 屈髋位抗阻外 旋或被动外旋 髋关节诱发或加重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六、鉴别诊断:
* 腰椎结核: 臀慢性发病,进行性加重, 除腰痛外还有午后发热、盗 汗等症状,血沉块,X线可发 现椎体边缘缺损及寒性脓肿影。。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分类:
* (3)据髓核突出程度: ① 幼弱型(隐藏型) :为纤维环不完全破裂,外 层可完整。症状特点时好时坏、时轻时重; ② 成熟型(破裂型):即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 向外膨出与周围组织部分可发生粘连、部分尚 可游离于椎管内,甚至压迫马尾神经; ③ 移行性(突出型):介于幼弱与成熟之间,纤 维环接近完全破裂,髓核膨出也较大,可转变 为成熟完全突出也可缩回完全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五、检查: * (3)特殊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五、检查:
(4)腱反射及皮肤感觉改变: ① 腰3-4受压,可使同侧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 骶1神经根受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③ 早期患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的痛觉过敏, 稍后为减退; ④ 感觉减退在小腿上外侧及踇指根部,为腰5 神经根受压;外踝部及足背外侧感觉减退, 为骶1神经根受压。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本病患者主要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发病前常有腰部扭伤史腰部劳累史或腰部
受 寒 史 。此 腰 腿 痛 因 行 走 站 立 久 坐 等 活 动 后 加 重 卧 床 休 息 后 可 暂 时 缓 解 一 侧 或 双 侧 下 肢痛沿坐骨神经分布的放射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后侧至足背或足底 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下肢疼痛加 重对于高位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 垂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 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
手术一般只显露一个椎间隙,但如术前诊断为两处髓核突出或一处显露未见异 常 ,可 再 显 露 另 一 间 隙 合 并 腰 椎 管 狭 窄 者 除 作 椎 间 盘 髓 核 摘 除 术 外 ,应 根 据 椎 管 狭 窄 情况做充分的减压,因系采用椎板开窗法或椎板切除法进行手术不影响脊柱的稳定 性,术后3天下地活动功能恢复较快2~3月后即可恢复轻工作,术后半年内应避免重 体力劳动。
2、CT 的 MRI 检查:重症患者或不典型的病例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 油造影 CT 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
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本病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卧硬板床休息辅以理疗和按摩常可缓解或治愈,牵引治疗方
出的发病率高。 3、性别 腰椎间盘突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美国椎间盘的发病率男为3.1%;
女为1.3%;芬兰的发病率男为1.9%,女为1.3%。 (三)种族和遗传因素 1、种族 印地安人,爱基斯摩人、非洲黑人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低 2、遗传 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曾有报告,15年内发现同一家族中有血缘关系

腰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腰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20.11.215:17:5215:17:52November 2,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2日 下午3时17分20.11.220.11.2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下午3时17分52秒15:17:5220.11.2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2日 下午3时17分20.11.220.11.2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下午3时17分52秒15:17:5220.11.2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下午3时 17分20.11.215:17November 2, 2020
2、造影检查
常用的造影剂有碘油和碘水两种,相对而 言,后者对神经根的显影比前者好。
操作方法:将腰3、4常规穿刺成功后注 入造影剂,一般用2-4ml,注射造影剂速度要 慢,注射完后,拔出穿刺针,病人俯卧位,抬 高X线检查台的头侧,使造影剂向尾侧弥漫。 同时进行X线透视,观察造影剂流动的动态情 况,特别是椎管充盈情况,待下部椎管完全充 盈时,再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
造影表现:用碘剂造影可看见碘剂的影像,充盈缺损, 部分梗阻和完全梗阻等种种表现。若见到局部充盈缺损, 部分梗阻或完全梗阻,则说明脊髓或神经根有受压表现。
注意事项:造影术前要做碘过敏试验。目前此种方法 已经不常用。
3、CT扫描
CT扫描能显示黄韧带、椎间盘、脊髓及 神经根的图像,故CT扫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意义较大。
鉴别诊断
6、腰3横突综合征 本征疼痛主要在腰部,少数可沿骶棘肌向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膨)出症的临床表现(1)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

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

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

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

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

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

(3)麻木及感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

腰4、5椎间盘突出可累及腰5神经根并出现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及拇趾背侧感觉麻木异常。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累及4、5趾背侧皮肤感觉异常。

如果椎间盘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而出现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现象。

(4)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腰4、5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5神经根麻痹所致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和伸趾肌瘫痪。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骶1神经根受累麻痹而出现小腿三头肌瘫痪。

(5)间歇性跛行: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视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定位新思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定位新思路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足太阳膀胱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 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 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 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 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 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 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 (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 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 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 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 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 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 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 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 (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 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 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足少阴肾经脉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 之下,邪走(1)足心,出于然谷(2)之 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 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貫脊属肾,络膀 胱。
大、小腿的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足背母趾麻木,偶可足下垂, 母趾背伸无力。
3、腰5~骶1椎间盘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 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痛;小腿后外侧及外侧三足趾的足背麻木,偶 有足跖屈及屈趾无力。
4、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马尾神经受累,腰背、 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防区 麻木,膀胱及直肠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木,以至二便失常。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足阳明胃经脉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1) 旁约太阳之脉(2),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 环唇,下交承浆(3),却循颐(4)后下廉,出大迎 (5),循颊车(6),上耳前,过客主人(7),循发际, 至额颅(8)。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马尾神经等,产生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盘膨出症等。

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总发病人数的80%,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下腰部椎间盘为本病的好发部位,其发病约占总发病人数的98%。

其中,第4、5腰椎之间的椎间盘约占60%,第5腰椎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次之。

【病因病机】腰部有5个椎间盘,牢固地连结两个相邻的椎体。

每个椎间盘由3部分构成,椎间盘外周有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软骨组织构成的纤维环,内有乳白色透明胶状体,富有弹性的髓核,其上、下面各有一薄层软骨板,为透明软骨构成,紧密附着于坚强的前纵韧带。

纤维环的后部最薄弱,较疏松地附着于薄弱的后纵韧带,在椎管腔前壁后纵韧带尤为薄弱。

髓核组织在幼年时呈半液体状态或胶胨样,随着年龄增大,其水分逐渐减少,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无定型物质逐渐增多,以后髓核变成颗粒状和脆弱易碎的退行性组织,除胎儿时期外,椎间盘无血管供应,其营养主要依靠椎体血管和组织液渗透,故当椎体病变时,椎间盘不易被吸收消失。

椎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实现椎骨之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弹性很大,具有与气垫相仿的压缩、伸展作用,可吸收由各种原因产生的震荡力,亦可因压缩力不匀而向前、后、左、右倾斜。

腰部前屈时椎间盘前方承重,髓核后移;腰后伸时椎间盘后方负重,髓核前移。

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椎间盘不断地承受脊柱纵轴的挤压力和牵拉力。

(一)病因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的基本原因。

因年龄增长,椎间盘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等一系列退行性改变,是造成椎间盘容易破裂的内因。

急性或慢性损伤为发生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外因,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姿势不当或准备欠充分的情况下搬动或抬举重物,或长时间弯腰后猛然伸腰、猝倒时臀部着地等,腰部直接外伤引起本病者比较少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何海军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义,是因椎间盘的蜕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以及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它的发病率与各种因素有关,占门诊下腰痛的 10-15% ,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 25-40% 。

男女的发病率相差比较大,一般认为是 7~12 : 1 ,可能与和男性劳动强度大有关系。

发病年龄主要见于青壮年,其中 80% 以上分布与 20-40 岁之间。

它发病的部位可见于腰椎的各个节段,但以 L 4-5 最为多见,大概占 60% 左右。

L5-S1 占到 30-40% ,其它的分布在 L3-4 或者以上节段,其中同时两节突出者占 5-10% 。

二、历史回顾有史记载以来,人类就受到腰腿痛的烦扰。

在原始文化中将其归罪于魔鬼在作怪。

后来古希腊人认识到下腰痛症状系由疾病引起,并以休息和按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到公元 15 世纪才明确地描述了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到公元 18 世纪提出这种疼痛是由坐骨神经引起的。

三、解剖概要椎间盘的构成由上、下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三部分组成。

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其中腰部最大,颈部次之,胸部最小。

软骨终板上下各一,它的平均厚度大概是 1mm 。

作用主要是承受压力、保护椎体。

只要软骨终板保持完整,椎体不会因压力而产生吸收的现象,防止髓核突入椎体。

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防止髓核向周围突出。

纤维环可以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组成。

纤维环的前部和两侧部分最厚,几乎等于后侧部分的 2 倍。

纤维环比较坚固,它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可以保持脊椎的稳定性。

髓核是脊索残余的组织,黑白色,它的水份含量可以占髓核总量的 75-90% 。

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物质逐渐被软骨组织所替代,各种成份组结合使髓核形成立体网状角状结构。

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压力下可以变成扁平。

纤维环与软骨板将髓核限制在球形腔内。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临床观察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临床观察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软骨质突出到椎管内,压迫或刺激脊髓或神经根而引起症状。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工具,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在16排CT下的临床观察内容。

1. 椎间盘突出的定位:通过16排CT扫描,可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程度。

椎间盘突出可分为中央型、侧方型和滑脱型等不同类型,CT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受累椎间盘的突出形态,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

2. 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和形态:CT图像可以准确测量突出部分的大小和形态。

通过测量突出部分的横径、纵径和高度,可以评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

还可以观察突出部分的形态,如圆形、半圆形或条状等,并结合其他临床症状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根压迫。

3. 神经根的受压情况:CT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神经根被突出椎间盘压迫的情况。

在CT 图像上观察神经根的走向和突出部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神经根是否受到压迫和影响。

还可通过观察神经根的形态和密度变化,来评估神经根受损的程度。

4. 相邻椎间盘和脊椎的变化:CT图像还可以显示相邻椎间盘和脊椎的变化情况。

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相邻椎间盘退行性变、骨赘形成和骨质增生等,这些变化也可以通过CT 图像进行观察和评估。

还可以观察脊椎的弯曲情况和椎体的骨质疏松程度,以了解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病名,准确的讲,应该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症”,中医学中属于腰痛范畴。

痹症范畴由于各种原因(如扭伤、劳损等)使腰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和扭转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造成髓核向后或后外侧脱出,产生腰腿痛等综合症候群,称之为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简称腰椎间盘突出症。

该症多发于中青年人,发病部位以腰4~5椎间盘多见,腰5骶1椎间盘次之,有时上下两个椎间盘同时发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软骨盘突出等等。

本病是常见的腰腿痛病之一,本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者多于脑力劳动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重者可致人丧失工作能力乃至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因此,在本病早期就须及时治疗,这样不仅减少病人痛苦,而且疗效多佳。

椎间盘的生理作用腰椎间盘与颈段、胸段椎间盘的功能基本相似,在介入脊柱承受躯干重量,联系肢体,保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进行躯干的各种运动时,腰椎间盘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具体的功能如下:(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随椎体的发育,椎间盘增长,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长度。

(2)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

(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体间仍然有一定的倾斜度,但通过髓核半液状的成分使整个椎间盘承受相同的应力。

(4)缓冲作用。

①由于弹性结构特别是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压力下可变扁平,使加于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纤维环及软骨板各方向传递;②是脊柱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使由高处坠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负荷时,起着力传导的缓冲作用,起到保护脊髓及脑部重要神经作用。

(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

(6)保持椎间孔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椎间孔的大小是神经根直径的3~10倍。

(7)维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间盘其前方厚,后方薄,使腰椎出现生理性前凸曲线。

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域定位及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域定位及意义

分组
层面

Ⅲ Ⅰ~Ⅲ Ⅰ~Ⅱ Ⅰ~Ⅱ~Ⅲ
36 手术组
63.20%
4
15
7% 26.30%
——
2 3.50%
非手术
38
6
10
2
组 67.90% 10.70% 17.90% 3.60%
——

2 1~2 2~3 2~1~2
1
43
3
9
1.80% 75.40% 5.30% 15.80%
6
38
5
4
10.70% 67.90% 8.90% 7.10%
68
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统计数据——本科室2016年1~6 月进入临床路径患者数据
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统计数据——本科室2016年1~6 月进入临床路径患者数据
性别
性别分布
21, 34%
40, 66%
性别分布
45
40
40
35
30
25
21

20
15

10
5
0


70
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统计数据——本科室2016年1~6 月进入临床路径患者数据
52
a域
b域
c域
d域
其它水平位分区方式
55
56
Bonneville J F. La topografia simbolica delle ernie discali lombari[J]. 1992, 5(4):427-431.
57
the system of Glenn
58
Wiltse“Glenn”评分系统基础上通过描述性语言“正常、轻 度、中度、较重、严重”或数字“1~5”来指明病变的大小。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除中央型引起椎管完全阻塞者可出现蛋白含量增高、潘氏试验及奎氏试验 阳性外,通常均属正常。 2.其他化验 诸如红细胞沉降率、康华反应、类风湿因子、胶状金试验等化验检查,主要 用于对其他疾患的鉴别诊断。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 要的症状和体征是: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 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三.影像学检查 近年来用于腰椎间盘疾患诊断的影像学技术进展较大,其中包括X线平片、椎间盘造影、 CT、超声波、磁共振及脊髓造影等。在一般情况下,普通X线平片即可达诊断目的,困难者 则需采用磁共振(或参考超声波及CT检查,但其确诊率较低)。非不得已,不轻易选用脊髓造 影。
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的分型



3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与方向不同,可将 其分为以下两大型。 椎体型 前缘型 正中型: 椎管型 中央型,中央侧型 ,侧型
椎管型


或称后型,指髓核穿过纤维环向椎管方向突出 者。脱出的髓核停于后纵韧带前方者,称为 “椎间盘突出”;穿过后纵韧带抵达椎管内者, 则称“椎间盘脱出” 根据突(脱)出物所处解剖位置不同而又可分为 以下5型(
临床表现


(7)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 (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 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男性),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 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 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可出 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有腰3~4椎间盘突出者,有1/3 的有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在腰4~5与腰5~骶1间隙 椎间盘突出者的出现率基本相等。此种疼痛多为牵涉痛。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由于腰部是人体活动的枢纽,承受了很大的挤压和扭转应力,故腰部的椎间盘最易发生变性破裂,在轻微的腰扭伤或感受风寒湿外邪等外因的作用下,发生椎间盘突出,约有一半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有1/3的病人为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其他有少部分病人则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背痛。

先有腰背痛的患者,疼痛时间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

部位多在下腰背和腰骶部。

这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且定位不准确的腰背部局限或广泛的钝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有腿痛的症状。

其疼痛的部位与性质,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这一类患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多数病人疼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趾,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

疼痛的范围与神经根接触突出的椎间盘多少有关。

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导致下肢疼痛加重。

病人在早期可有下肢疼痛过敏,病程较久或神经根受压较重者,有下肢麻木或感觉迟钝。

对于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

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体征包括腰部肌肉痉挛、保护性的腰椎侧弯、腰椎活动受限(以前屈为主)、椎旁压痛、直腿抬高受限等。

另外,上腰椎间盘突出发病较少,发病多以腰部疼痛和大腿疼痛明显。

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患者突然出现会阴部剧烈疼痛,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或下肢活动无力突然加重,即为马尾神经综合症,应立即就诊,急症手术,但术后效果多不满意。

2、查体腰部向一侧弯曲,腰椎的生理曲度减小(俗称"板腰"),腰部多有明显的压痛点或叩痛点(可伴同一侧下肢放射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临床表现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

2.下肢放射痛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马尾神经症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

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体征1.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

2.腰部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3.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

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

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

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神经系统表现1.感觉障碍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

阳性率达80%以上。

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

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肌力下降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脊柱多发疾病之一,通常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的。

临床表现主要是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或皮肤感觉异常,体格检查发现相应神经根节段支配肌肉的下降,严重则有与脊髓受压相应的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人群为25~50岁青壮年,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常常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就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分型方法进行综述。

1.发病机制常见引起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椎间盘退变、积累性损伤、妊娠、遗传、发育异常等原因。

这些原因可能引起椎间盘的变形,导致椎间盘突出。

但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还未能明确,目前主要的观点有机械力学学说、基质金属蛋白学说、免疫炎症学说等。

1.1 机械力学学说是目前最为广泛认可的原理。

正常的椎间盘组织富有弹性,能缓冲脊柱各个方向运动产生的应力。

其通常与周围组织协同运动,共同维持脊柱的日常运动。

长期弯腰等不良姿势,可能会导致椎间盘受到的压力不平衡,椎间组织损伤,纤维环破裂,髓核被挤出。

Lotz JC等[1]指出椎间盘受到的压力超出自身调节范围,长期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和突出。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蛋白水解酶,其家族包括MMP-1、MMP-2等。

通常以无活性酶原的形式存在于椎间盘组织中。

MMPs上有金属离子结合位点,结合后能发生一连串级联放大效应,变成有活性的酶,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这可能是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重要因素之一[2]。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s)是一类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受到细多种内因子的作用。

TIMP可以调节MMPs在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因此间接参加了椎间盘组织的退变、突出的过程。

二者互相调节,共同导致椎间盘的退变[3]。

1.3 免疫炎症学说Naylor等[4]在1975年提出椎间盘的退变、突出的椎间盘与免疫炎性反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

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

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L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腰椎间盘同时发病者仅占15%-22%。

【诊断要点】1.症状大多数患者具有腰扭伤和/或腰痛病史,以后腰痛可缓解,而下肢痛明显,或两者同时存在。

腹压增高时下肢痛加剧,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卧床不起、翻身困难。

较多患者疼痛可反复发作,并伴随发作次数的增加而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且发作间隔时间缩短。

同时可伴有小腿麻木感。

突出物大且为中央型时可出现双侧下肢痛。

2.体征(1)腰椎曲度异常:表现为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或有侧弯畸形。

反侧凸的强制动作加重下肢痛症状。

(2)腰部活动受限:前屈或向患侧侧屈活动明显受限,强制活动时可加重疼痛症状。

(3)压痛与放射痛:深压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体棘突旁时,局部有明显疼痛并可伴有放射性痛。

(4)直腿抬高试验和/或加强试验阳性:直腿抬高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疼痛消失,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5)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提示L2-4神经张力增加。

(6)运动和感觉异常:坐骨神经受累时,腓肠肌张力减低,足踇背伸肌力减弱;病程较长者,常有足背肌萎缩;股神经受累时,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

皮肤感觉在初期为感觉过敏,以后为迟钝或消失。

改变区域与受累神经根相关。

(7)腱反射改变:L5-S1神经根受压时,跟腱反射迟钝或消失;L3-4神经根受压时,膝反射迟钝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1)X线平片: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腰椎侧弯。

部分患者可见某一或更多节段腰椎间隙前窄后宽。

大多数患者伴有脊柱退行性改变。

同时可除外局部结核、肿瘤等导致腰骶神经痛的骨病。

(2)CT:可见椎间盘髓核向后、侧方突出,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强调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重视常规的腰椎X 线检查。

首先,应遵循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四吻合”的原则明确患者的腰腿痛是否为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作一般都有较明确的诱因,并有加重和缓解的因素及相关检查试验,症状和体征有明确的根性定位,且与影像学上突出椎间盘相对应,否则应除外椎管外疾病或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

其次,要仔细观察影像学各个层面上不同组织的变化,明确是否存在发育性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以及腰椎滑脱等复杂因素,判断椎间盘突出的责任程度,对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者,要确定“责任椎间盘”。

再次,对椎间盘突出物本身,要在影像资料上明确其突出的类型、大小、形态、方向、区域等,尽可能了解后纵韧带有无破裂,分析突出是包容性还是非包容性的。

包容性突出常显示为形态规则、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无锐角形成、水平状向后突出、上翻下垂<0.5cm,椎管矢状占位<50%等;非包容性突出显示为形态极不规则、可呈碎块状、表面高低不一、界限不清、呈窄蒂或无蒂的孤立状、上翻下垂、椎管矢状占位可>50%等。

最后,要明确突出物、神经根、症状三者间的对应关系。

突出物对神经根可以无压迫,也可以是牵张性顶压,也可以是嵌压,这取决于突出物的大小、突出的位置以及神经根的缓冲余地。

突出物虽然比较大,若无其他致压因素,椎管储备空间大,神经根有较大缓冲余地神经根可以“逃逸”或者只是受到单向的牵张性顶压,临床症状就不一定很严重,容易缓解;突出物虽然不大,但突出物若在神经根走行的椎间孔内,或者虽在侧隐窝,但同时存在侧隐窝狭窄的其他因素时神经根被双向嵌压,症状也会很严重,且难以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应做到及时治疗,可以外贴[腰椎骨.方世.医贴]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作用,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并且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不能久坐,不能使腰部猛然受力。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要点有以下5点: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放射痛;②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③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同时可放射至小腿或足;④小腿或足感觉、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⑤X线排除其它腰椎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过程是一个将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所获得的全部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全面综合分析之后,得出诊断结沦的过程.因此,详细地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主观症状,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合理地选择运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认识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过程和最后确定诊断是缺一不可的.⑴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⑴颈椎间盘突出症①在颈部酸胀不适等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有与外伤有关的突然发病,症状较重的持续神经刺激症状.②有颈髓或颈脊神经根压迫引起的上肢无力、疼痛、麻木、肌萎缩等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临床体征。

③颈肩部压痛明显。

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异性试验阳性,如颈椎挤压试验和颈脊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

但在髓核组织脱出游离时,颈椎挤压试验可为阴性或弱阳性。

⑤有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的CT、MRI、脊髓造影等影像学异常表现⑵腰椎间盘突出症①急性或慢性反复发作的腰腿痛,腿痛明显重于腰痛。

疼痛部位沿神经支配区域向远侧乃至趾端放射.②下肢皮肤感觉退减、麻木症状与神经支配区域相符合。

③下肢运动无力和(或)肌肉萎缩。

④受压迫神经报所支配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高位突出压迫脊髓者表现为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⑤突出平面棘突旁和神经走行区域有明显压痛。

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异性试验阳性,如直腿抬高试验,踇耻背伸、跖屈试验等。

⑦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阳性征象,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

以上所述可归纳为两条:一条是有典型的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第二条是CT扫描或脊髓造影、磁共振成像有明确的椎间盘突出征象,并与临床表现相符合.⑵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组独立的疾病,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并不少见。

其发病机制为正常椎间盘在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外力作用发生纤维环甚至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

突出的椎间盘若压迫脊髓的前正中部,临床表现为自下肢而后上肢的感觉及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当突出物压迫脊髓的前角时,常表现为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后外侧型突出常压迫该侧神经根及脊髓,表现为上肢神经受压症状,受压侧平面以下出现锥体束征,对侧出现感觉障碍,即Browm-Sequard综合征。

颈椎间盘突出症以颈5-6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间盘突出症的44.6%,其次为颈4-5间盘,颈6-7和颈3-4间盘偶可发病。

颈椎间盘突出临床上常为中央型和后外侧型两个类型:⒈中央型突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①依脊髓受压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出现或轻或重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完全瘫痪。

②四肢感觉减退或消失。

③大小便失控。

④四肢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⒉后外侧型突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①一侧颈后部沿肩胛区及枕部的放射性疼痛和活动受限。

②一侧上肢疼痛、麻木。

③下颈部和肩胛区有压痛。

④头向患侧后仰并在头顶加压时,可引起颈肩部、手臂部的疼痛和放射痛。

⑤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

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肌力减退。

⒊中央型突出椎间盘的定位颈椎间盘中央型突出压迫脊髓者出现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伴大小便异常,四肢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感觉减退或消失,依突出平面高低而异⒋后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的定位后外侧型突出以单侧神经根性放射性痛为主,伴有麻本,具体定位以突出平面而异。

①颈1-颈2脊神经分别从环椎与枕骨及环椎与枢椎的缝隙中穿出椎骨.颈1神经沿动脉沟下行,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支配头后大、小直肌和上下斜肌4块肌肉。

颈1神经受累时,头的后仰及侧斜功能发生障碍。

颈2神经分为升支、降生和枕大神经3支,前2支分布于头下斜肌、头夹肌和颈夹肌,枕大神经分布于颈、枕部至冠状缝的头皮。

受累时.头的后仰及侧转力减弱或消失,颈部、枕部至头顶部感觉麻木.因环椎与枕骨、环椎与枢椎齿状突之间以关节形式连接.并无椎间盘,所以颈1-2神经功能障碍并不考虑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但了解其分布及功能对鉴别颈3以下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价值。

②颈2—3椎间盘突出:压迫颈3神经根,颈3神经的内支为参与支配颈部肌群的运动神经,外支为分布于枕部外侧的感觉神经。

受累时,颈部的肌肉活动无力,颈枕部外侧至耳部有放射性疼痛及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③颈3—4椎间盘突出:压迫颈4神经根,出现颈后部至枕外粗隆周围的疼痛及麻木感,并沿肩胛部及上臂外侧放射。

颈项肌及冈上肌运动无力或减弱。

④颈4一5椎间盘突出:压迫颈5神经根,主要反应在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的运动及感觉障碍,后期可出现三角肌肌力减退。

其次是颈s神经参与支配的肱二头肌、冈上肌、冈下肌、肱桡肌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

表现为颈后部至肩部三角肌区的放射性疼痛和麻木,并可向前臂外侧至虎口部放射;屈臂、上举无力及肱二头肌反射早期亢进,晚期减弱等⑤颈5—6椎间盘突出:压迫颈6神经根。

主要为肱二头肌、桡侧伸腕肌及前臂旋转肌群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表现为肩部和肩胛内侧及前臂桡侧至大拇指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大拇指和示指伸屈无力,以及桡反射、肱二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⑥颈6-7椎间盘突出:压迫颈7神经根,表现为患侧肩胛内侧及胸部疼痛,并向前臂掌侧的远端至中指放射,且伴有中指的麻木,尺侧伸腕肌、肱三头肌以及桡侧屈腕肌的肌力减退.肱三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⑦颈7~胸1椎间盘突出:压迫颈8神经根,主要表现为患侧前臂尺侧向下至小伍际肌、小拇指、无名指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由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支配的屈指浅肌和深肌运动障碍引起的手握力减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1.腰1-3椎间盘突出胸12至腰3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突出称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较少见,压迫腰1-3神经组成的闭孔神经和股神经等,由于腰1-3脊神经多无齐各自特殊的体征,常共同支配髂腰肌或与腰4神经共同支配股内收肌群及股四头肌。

(1)受压时出现的感觉障碍①腰1神经受压时腹股沟部至膝部的上1/3斜形带状区域疼痛和麻木。

②腰2神经受压时,大腿中前部1/3斜形带状区域疼痛和麻木。

③腰3神经受压时,大腿下前部1/3斜形带状区域疼痛和麻木。

(2)运动障碍表现①髂腰肌受累引起的髋关节前屈无力。

②由腰2—4三节脊神经支配的股内收肌群受累时,髋关节从外展位内收时运动无力。

③由腰2-4三节脊神经纤维组成的支配股四头肌的股神经受累时,表现为股四头肌萎缩,伸膝无力,膝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2.腰3-4椎间盘突出压迫腰4神经根,患者有背部、腰骶部及大腿外侧、小腿和足内侧的疼痛和麻木感。

足背伸及内翻运动无力。

因腰4神经参与支配股四头肌,故亦可出现股四头肌运动无力、仲膝上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和体征3.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

只要累及胫前肌和伸趾肌,常有腰背部、腰骶部疼痛,并向大腿、小腿后外侧至足背足趾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感,以及踇趾背伸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改变4.腰5一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感觉障碍表现为腰背部、骶尾部、臀部疼痛,并有向大腿,小腿的后外侧至足底部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感。

运动障碍主要为腓骨长肌、短肌同时受累引起的足部外翻肌力减弱或丧失,以及小腿三头肌受累引起的踝关节、足及踇趾跖屈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和体征以上为偏侧型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时,不论那个节段的突出,都可引起双侧下肢的疼痛和麻木。

腰4~5及腰5一骶1马尾神经受压可引起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疼痛、足底及会阴部麻木,膀胱和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痹造成的排便无力或失禁。

跟腱反射及提肛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和体征,个别男性患者还可出现性欲减退及阳痿症状。

但在少数情况下,患者因椎间盘突出部位偏外,并沿韧带下向上移位,故压迫的不是下位神经,而是同间隙的上位神经根,如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的是腰4神经症状与影像学检查不符,定位时应注意鉴别。

另外,腰3-4、腰5一骶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常保持一种特有的体位,即不自觉的直腰、屈髋,屈膝,前者以减轻髓核后突的压力,后者以降低坐骨神经的张力,这样可使疼痛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症状表现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1、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股神经时,就引起患者有腹股沟和大腿前侧疼痛不适、感觉异常等症状。

2、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闭孔神经时,会引起一系列的疼痛和麻木,如臀部深层等部位的疼痛或麻木。

3、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时,会引起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疼痛会沿着腰部、臀部向足部放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行走和站立,使患者备受折磨。

4、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时,会引起马尾神经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小便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不仅使患者自身受累,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神经根损害(nerve root lesions)1.颈神经根损害:一侧颈神经损害时,可以出现同侧枕、颈、肩及上肢等区域各种类型的感觉障碍,伴有神经根刺激症状—根痛、放射痛,若为单神经根损害,感觉障碍区则局限,对应关系数:枕部为颈2、颈部为颈3、肩部为颈4。

颈5--8的根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同相应的臂丛神经麻痹。

有无根痛是其主要鉴别点。

2.胸神经根损害:胸神经根损害时,其节段性表现最为明显,呈节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过敏或感觉过度,伴针刺样痛、烧灼痛、疼痛沿肋间神经放射。

单神经根损害的感觉减退不明显或比实际界限小的多;多神经根损害,感觉障碍的上、下界要比实际损害低或高1—2个节段。

神经根损害与胸、腹部感觉障碍的节段性分布关系为:胸2:第一肋间皮表,胸4:乳线,胸7:肋弓下缘,胸10:脐水平,腰①:腹股沟。

3.腰神经根损害(lumbus nerve root lesions):(1)腰3神经损害:仅在大腿外侧及前面出现感觉减退或者过敏,疼痛从臂部后面放射到股骨粗隆,大腿前、外侧、股骨下端及内踝部,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腰4神经根损害:臀部外侧,股骨外上至膝关节前面,小腿前内侧至足的内面出现感觉障碍,且以下段明显,疼痛沿此分布区自臀部向足弓放射,同时伴有股四头肌及胫骨前肌麻痹。

(3)腰5神经根损害:小腿外侧、足跟背面、拇趾背面及外侧感觉减退,疼痛自臂后经大腿、膝关节、小腿外侧斜向足背放射至拇趾。

(4)腰4~5神经根损害:除有腰4和腰5神经根损害的各自表现外,尤为小腿外侧面至足背的感觉障碍突出,伴有足趾背屈障碍,尤以拇趾背屈障碍为著。

4.骶神经根损害:(1)骶1神经根损害:大腿后外侧、小腿后部至足外侧面出现感觉障碍,疼痛自臀部后面沿其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小趾。

(2)腰5骶1神经根联合损害;小腿前后及外侧至足底部全部出现感觉障碍,疼痛自臀后放射至相应区域,伴小腿三头肌、屈跖肌麻痹,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5.马尾神经根损害:马尾神经根损害时,可以表现为腰2以下各种神经损害症状。

全马尾损害时,感觉障碍分界清楚,上界前为腹股沟,后为髂骨上端的水平线,在此以下,臀部、会阴及下肢全部出现感觉障碍,伴有自发痛(电击痛)、会阴有异常感觉并向下肢放射,常有痛性感觉迟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