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染织工艺——麻织工艺(工艺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服的染织工艺——麻织工艺(工艺篇)
让汉服变得精致美丽的工艺
汉服适合生活穿吗?
当人们不知道汉服的时候,错误的认为旗袍是汉人的民族服饰,可是,当知道了汉服的时候,却依然固执的认为旗袍是汉人穿过的,所以旗袍是汉服,那么是不是所有汉人穿过的衣服都是汉服呢?不是的,民族服饰不能等同于时装,更不能将别族的民族服饰认作是自己的民族服饰,那太无耻了!我们汉人不能做这样的人啊!
现在,因为人们很久没有见过汉服了,总觉得汉服生活中不能穿,夏天冬天怎么办啊?!呵呵,这是自找麻烦呀,我们太久没有穿过汉服了,不习惯汉服,也从心底里没有把汉服当做是自己的民族服饰来看待,所以总是不习惯不满意!要是穿西装,大家似乎就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抱怨了,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汉人能把别人的民族服饰穿的这么理所当然?为什么穿自己的民族服饰这么别扭难受,无法接受呢?好奇怪的心态!
呵呵,其实呢,汉服当然适合生活穿啦,我们的祖先都穿了几千年啦!夏天穿汉服热不热?冬天穿汉服冷不冷?我们真是想太多了哦,我们穿西装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夏天穿西装热不热?冬天穿西式服装冷不冷,这类的问题呀?显然没有嘛,夏天冬天穿什么,怎么穿,当然和季节气候有关啦,热了就穿少点,穿凉爽衣服啊,冷了就多穿些,穿厚点嘛,这和穿什么样的衣服没有关系呀!我们不会看见汉服,都不会穿衣服了吧!
而且啊,我们的祖先早就有适合夏天、冬天的衣服(即汉服)穿了,什么样的布料适合做什么季节的汉服,早都有了哦!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下,比较适合夏天穿的葛麻类的汉服,汉服的麻织工艺!
古代的葛、麻纺织
我国古时称为“布”的,不是指现在用棉织成的染织品,主要是指麻、紵(zhu)、葛等植物纤维的织品。所以《小尔雅》记:“麻紵葛曰布。”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蕉布的,见于唐代文献。我国东南各地皆贡蕉布。据《南方草木状》记载:“牛乳蕉,其茎解散如丝,以灰练之,可纺绩为絺(zhi)綌(xi),谓之蕉葛。”《异物志》记:“芭蕉茎如芋,取镬(huo)煮之如丝,可纺绩为絺綌。”这种蕉布,也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歌咏的,“蕉叶题诗咏,焦丝著服轻。”《天工开物》中称为“蕉纱”,谓“乃闽中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
麻布、紵布、葛布都是固定劳动人民日常服用的布料。这些都是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与广大人民生活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宋代诗人陆游曾有诗句:“薄饭蕨薇端可饱,短衫紵葛
亦新裁。”这里的“薄饭蕨薇”、“短衫紵葛”,正是描写一种最朴实的生活。
一、麻类纤维的品种与分布
我国葛、麻纤维品种很多,最早采用的纺织原料就是麻、葛纤维。大麻和紵麻都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古代应用于衣着日用方面的有葛、大麻、苎麻、苘(qing)麻等。我国是大麻和苧麻(苎麻)的原产地,所以国际上也把大麻叫做“汉麻”,把苧麻(苎麻)叫做“中国草”。
葛
葛,也称葛藤和葛麻,是一种属于豆科的藤本植物,其长可达八米,多生长于丘陵地区的坡地或疏林之中,经加工分离的葛纤维,是我国古代最早用来纺织的大宗原料之一。古时习惯把织作精细的葛布称为絺(chi、zhi),粗糙的葛布成为绤(xi),绤之细者称为绉(zhou)。葛纤维的吸湿散热性较好,特别适宜作夏服材料。
葛是一种蔓生植物,叶为三片小叶,秋季开串状紫色蝴蝶花。其茎皮经过加工可织为布,称为葛布。葛布又分为几种,细葛布叫做絺(zhi),粗葛布叫做綌(xi),絺(zhi)之细者又称为绉(zhou)。葛纤维和麻纤维一样,吸湿散热快,穿葛布制作的衣服有去汗离体的效果,所以葛布是夏季服用的一种布料。杜甫诗:“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zhi)綌(xi)。”《袁中郎文钞》也有“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之句,都说明入秋以后就不适宜穿葛布衣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葛生产的黄金时期,当时葛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很普及,高质量的葛织物不仅各地都有生产,产量亦很惊人。隋唐以后,丝麻的纺织技术和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葛藤却因为其单纤维较短,不适于精加工逐渐被麻取代,它的生产便局限于一些偏僻山区了。
麻
麻,俗称大麻,又名火麻和线麻,是属于桑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3米,雌雄异株。雄株麻茎细长,韧皮纤维产量多,质佳而早熟。雌株麻茎粗壮,韧皮纤维产量低,成熟较晚。两者纤维皆可供纺织,麻子可食。我国人工种植大麻和用其纤维纺织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而普及于商周之时。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对大麻雌雄异株的现象以及雌雄纤维的纺织性能有了较深的认识,称其雄株为“枲”(xi)或“牡麻”,雌株为“苴”(ju)或“子麻”。常用枲麻织较细的布,用苴麻织较粗的布。
麻,在我国古代文献里,一般是指大麻,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很强,古代我国广大地区都有它的踪迹。大麻又称火麻、疏麻、线麻等。叶为互生掌状複叶。茎有沟轮,夏季开黄绿色小花。《诗经》中所谓:“丘中有麻”,“不绩其麻,市也婆娑”,就是
指的这种植物。
紵(纻、苧麻、苎麻)
又称苧麻、苎麻,是一种亚灌木,叶呈卵状,叶底遍生白绒毛,夏秋间开淡绿色小花,产于我国南方各省。苧麻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又丝光,质轻拉力强,吸湿和散热比其它纤维都好,染色容易而褪色困难。苧麻织成的夏布,洁白轻爽,清凉离汗,深受人们的欢迎和赞美。
著名的如湖南浏阳夏布,四川、广东女儿机夏布,江西宁都夏布等都是。现代还可用以织麻纱和细帆布。苧的品质在麻属中是第一位的。所以古乐府咏白苧是:“宝如月,轻如云,色似银。”宋代诗人戴复古的白苧歌也谓:“云为纬,玉为经。”用它织出布来,可与丝绸比美。
苎麻,因为可供纺织,所以苎字也可写成纻,是我国特有的属于荨(qian)麻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产于温暖而雨量充足的南方各省。苎麻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有丝光,吸收散热以及上染牢度均佳,是商周以来中原地区除蚕丝外的主要纺织原料。由于苎麻吸湿散热快的优良性能是棉花所不及,因此即使在棉花普及后,苎麻在南方仍普遍种植。苎麻纤维织成的布,有质轻、凉爽、挺括、不粘身、透气性好等特点,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夏季衣着用料。
苘麻
苘(qing)麻属于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地区很广,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可生长,其纤维短而粗,纺纱性能远不如大麻和苎麻。春秋以前,多用它作为丧服或下层劳动者的服装用料。秦汉以后,用之制作衣着的逐渐减少,但仍比较广泛地用以制作绳索和雨披等物。据元王祯《农书》说:“(苘麻)可织作毯被及作汲绠(geng)、牛索,或作牛衣、雨衣、草履等具。农家岁岁不可无者。”说明后世对苘麻的需求量依然是很大的。
蕉麻
包括芭蕉和苷蕉。苷蕉就是可食用的香蕉,它和芭蕉均属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同科不同种。古代有些地区常用这两种植物的茎皮纤维作纺织材料,织成的布叫蕉布。此布质地极轻,白居易有:“蕉叶题诗咏,蕉丝着服轻”的诗句。宋应星有:“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的赞叹。唐宋期间,广东、广西、福建所产蕉布非常有名,常作为贡品献给朝廷。
我国上古无棉花,古时称为“布”的,主要是指上面说的麻类织物,所以《小尔雅》有:“麻、纻、葛曰布”之说。由于布是庶民日常服用的布料,与广大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把庶民亦称为“布衣”。
二、麻纤维的脱胶技术
麻类植物枝茎表面的韧皮是由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及其他一些杂质组成,如想较好地利用麻类植物纺织,就
不仅不仅需要取得它的韧皮层,而且必须去除其中的胶质和杂质,将其中的可纺纤维分离并提取出来。这种分离和提取麻纤维的过程即现代纺织工艺种所说的“脱胶”。
中国古代利用麻类植物韧皮层的方法,根据其经过的历程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最早采用的是直接剥取不脱胶的方法。即用手或石器剥落麻类植物枝茎的表皮,揭取出韧皮纤维,粗略整理,不脱胶,直接利用。这种方法在新石器时期曾广泛使用,河姆渡出土的部分绳头,经显微镜观察,发现所用麻纤维,均呈片状,没有脱胶痕迹,说明就是这样制取的。
随后采用的是沤渍法。后来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采用人工沤渍的方法,提取其纤维,浙江钱山漾新石器遗址及一些商周墓出土的麻布片,经鉴定都有明显的脱胶痕迹。有关沤渍脱胶法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关于沤渍季节,西汉时写成的《氾(fan)胜之书》曾明确的指出:“最好是在夏至后二十日。”关于水质和沤渍时间,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也曾明确的指出:“沤欲清水,浊水则黑。水少则麻脆。生熟合宜,生则难剥,太烂则不任。”
再后采用的是沸煮法和灰治法。沸煮法是把新割下的麻类植物(带皮的)火将已剥下的韧皮放在水中沸煮,使其脱胶,当胶质逐渐脱落后,捞出用木棒轻捶,便可得到分散的纤维。其法最早大概是用在葛纤维上,因为葛的单纤维比较短,大部分在10毫米以下,如果完全脱胶,单纤维在分散状态下就失去纺织价值,只能采取半脱胶的方法。采用煮的方法,作用比较均匀,且易于控制时间和水温。最早的记载也是见于《诗经》,“是刈(yi)是濩(huo),为絺为绤”。秦汉以来这种沸煮法又开始被广泛用在苎麻的脱胶上,其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
灰治法与现代练麻工艺中的精练工艺大体相同,是把已经半脱胶的麻纤维绩拈成麻纱,再放入碱剂溶液中浸泡或沸煮,使其上残余的胶质尽可能地继续脱落,使麻纤维更加细软,而能制织高档的麻织品。其起源也可以追溯至秦以前。最早的叙述,见于《仪礼》的《杂记》和《丧服》中。
三、麻纺织技艺
麻类植物的韧皮纤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的最久远的纺纱原料。麻和葛是商周时期最主要的纺织原料。《诗经》中谈到麻和葛的地方有几十处,如“丘中有麻”、“彼采葛兮”、“绵绵藟藟(lei),在河之浒”、“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麻衣如雪”等讲的都是葛麻的种植和加工,可见当时麻纺织之普遍。
春秋战国时
期,许多苎麻织品织制的非常精致,有的甚至可以和丝绸媲美。当时的权贵就常将精美的麻织物作为互相馈赠的贵重礼品。
古代的麻布的粗细程度是用“升”也叫“稯(zong)”来说明的,即用经纱的根数来表示的,80根经纱谓之一升。汉唐两代生产的麻类织品的名称,有一些现在还不难考知。仅见于《说文》一书就有绀、缌(si)、緆(si)、緰(tou)、纻、【纟慧】(hui)、絟(quan)、絺(chi)、绤(xi)、绉10种。有的直到唐代仍沿用不废。
緆(xi)、缌、緰(tou)、【纟慧】都是用大麻织作的。缌是先练(先练麻纱)后织的细麻布,緆是先织(先织成布)后练的细麻布,緰又叫緰赀(音同资),是特别细的緆布,【纟慧】是产于蜀地的白细麻布。纻、絟是用苎麻织作的。絟又可写作荃,是细苎布,纻是细而白的苎麻布,絟可能是未曾练治过的,纻是练治过的。絺、绤、绉是用葛织的,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绉是起绉的细葛布(用两种捻度不同的葛纱相间排列织成的)。
最著名的是汉代蜀地安汉织的“黄润布”(麻织)、云南哀牢织的“阑干布”(麻织)和唐代滁、沔(mian)二州织的“麻赀(zi)”(麻织)、黄州织的“纻赀”(纻织)、郢(ying)、滁、舒、宣、袁等州织的“白纻”(纻织)、永州织的“女子布”(麻织)。
黄润布又名“筒中女布”,以轻细见称,纱支非常纤细,据说整批布竟能卷置于一节竹筒之内。阑干布是带花纹的布,不仅纱支细致,纹样也十分艳丽,当时有人形容它为“织成文章如绫锦”,意思是说它的华美竟然可与绫锦相比,“文章”意即纹样。麻赀、纻赀大致和緰赀相同,都是先经灰治而后织成的特别细致的布。白纻以白为名,一定是具有白的特点。
宋代麻织品的产地集中在南方,尤以广西为最,据说曾出现过“(广西)触处富有苎麻,触处善织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的情况。桂林附近生产的苎麻布因经久耐用,一直享有盛誉,广西邕州地区出产的另一种苎麻织物——綀(音同书)子,也非常出色。据周书记载,綀子是由精选出的细而长的苎麻纤维制成,精细至极,同汉代黄润布的织作效果有些相同,“一端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一二百克重),卷二入之小竹筒,尚有余地”,用来做成夏天的衣服,十分轻凉离汗。此外,江南地区生产的山后布和綀巾也非常有名。浙江诸暨生产的“山后布”又称“皱布”,织造时将加过不同捻向的经纱数根交替排列,然后再行投纬,织成的布“精巧纤密”,质量仅次于蚕丝织成的丝罗。
明清时期麻纺织生产
规模虽比不上丝、棉生产,但在中原、东南、西南等地仍有麻布、纻布、葛布、蕉布的生产,出现了一些地方名产,如福建泉州“府下七县俱产......苎布、葛布、青麻布、黄麻布、蕉布等”。湖北黄陂葛布极精致。这时期苎麻布的织造中往往大量地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经纱进行交织,并涌现出很多性能和质量均佳的品种,如广东东莞县一带用苎麻和蚕丝交织制成的“色白若鱼冻”的鱼冻布,兼容了丝与苎麻的特点,织物柔软光滑,而且由于布中苎麻纱线残留了一些未脱净的胶质,洗涤时逐步脱胶,使得它又有“愈浣则愈白”的特点。又如福建漳州用苎麻和棉丝交织,由于两种纱的粗细不同,通体均具有明显的横条纹,织物风格和丝织平罗的横条纹有些接近,也或谓之缎罗,虽然是平纹结构,却有特殊的视觉效应。
四、麻织工艺的发展史
商代的麻织工艺
(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十一世纪)
在甲骨文中,有桑、丝、蚕、麻、帛、衣、裘、巾等字,以及从“糸”(si)的字也很多,表明当时已有专门的纺织和缝纫工艺。
商代的染织工艺,主要是丝织和麻织两大类:
麻织工艺
我国最早采用的纺织材料是葛、麻纤维。葛是藤本植物,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山区,葛纤维比麻纤维细长,能织成较细薄的织物。葛纤维和苧麻纤维一样,吸湿和放湿比其它纤维都快。用它们织制夏天穿的衣衫,特别凉快、舒适。
我国古代种植的麻类有大麻、苧麻、苘(qing)麻、。苘麻是硬纤维麻,多用于制绳索。大麻和苎麻都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因为我国是大麻和苎麻的原产地,所以国际上也把大麻叫做“汉麻”,把苎麻叫做“中国草”。苎麻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又丝光,染色容易而褪色困难;苎麻轻爽离汗,挺括透气,很受人们欢迎,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很强。在古代,我国广大地区都有它的踪迹,茂盛的、成片生长的大麻,高达两米左右。青翠挺拔,密密层层,好似无际无边的天然青纱帐。
由于葛对气候和土质的要求较高,种植的范围,又只限于一些山区。苎麻的加工比较麻烦,广大平民又穿不起丝绸,因此,在很长时期内,大麻粗衣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特别是劳动群众的主要衣着。
《诗经》中涉及到葛的种植和纺织的有四十多处,表明在商、周时代,葛纤维仍是主要纺织原料之一。《诗经·周南·葛覃》篇记载,“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就是说当时的奴隶们把葛的种子撒在山谷之中,不失适宜地加以种植,葛也从野生变为人工种植了。《尔雅》
有:“是刈(yi)是濩(hu),为絺为绤”,(絺,细葛布;綌,粗葛布。)这是说把葛藤割回来,放在沸水中煮炼,然后剥取松软的葛纤维,纺织成粗细品种不同的葛布,描述了葛的加工过程。
苎麻的茎和葛藤一样,外皮也有一层纤维和胶质粘结起来的韧皮。但是,苎麻外皮的胶质却难以用沸水煮掉。在新石器时代,通过生活实践以及生产劳动实践,人们从野生苎麻的自然腐烂中得到启发,开始采用自然发酵脱胶。《诗经·陈风》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苧(zhu)”的诗句。沤苧就是利用微生物进行自然脱胶。《诗经》里有十几处提到在池塘或是流速极缓的河滨“可以沤麻”的记载。说明我国早在商周时代,不仅广泛种植葛、苎、麻,而且已掌握物理脱胶和微生物脱胶的方法。
商代的麻织品也有发现,在武官村大墓出土的铜戈上,有不少布纹残痕,可以想见当时是用丝织的绢或麻织的布来包裹这些兵器的。
在安阳殷墟的一个奴隶尸骨上,还发现有黄色粗麻布残痕。
在有的殉葬坑里,还有盛装大量贝饰的麻袋。
在洛阳东郊摆驾路和下瑶村殷墓,都发现有布质的画幔,上面用黑、白、红、黄等色绘饰的几何形图案。
在大司空村101号殷墓的填土里,曾发现一块花土,它是一段较粗的麻布,布为黑白相间的颜色,上面还用黑色线条画成类似饕餮的图案。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可能属于仪仗一类的东西。
周代(西周)的麻织工艺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大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周武王率兵仅供商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朝前期建都镐(hao)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历史上叫作西周。公元前770年,周朝被迫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叫作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在周代,工艺种类增多,分工更细,青铜器令彝和《尚书》的《酒诰》、《康诰》都有“百工”一词,就是指从事工艺制作的工奴和管理生产的百官。
染织工艺中,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絺、染色,都有专门分工。
根据《周礼·职方》的记载,当时的冀(ji)州产帛,豫州产丝麻。
在周代,专门设立“典枲(xi)”的官吏官吏大麻生产,设立“掌葛”的官吏管理葛的种植和纺织。当时麻织技术已有很大提高,有些苎麻织品已经非常精细,可以与丝绸媲美。
据《礼记·王制》记载:“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说明周代对布帛的规格已有一定规定,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产品,不许拿到市场上出售。
孔颖达疏中有:“布帛精粗者,若朝服之
布十五升.......广狭者布广二尺二寸”。所谓升,等于麻缕80根。如布幅内有80根经纱,为一升布;160根为二升布......以此类推。升数越高,布越精细。朝服之布十五升就是1200根。周布幅宽是二尺二寸,等于现今的44厘米。在44厘米幅面里有经线1200根,每厘米有经线27根之多,已是相当精细。
在周代,衣着有严格的等级。7升到9升的粗麻布是供奴隶和罪犯们穿的;10升到14升的麻布为一般平民所用;15升以上的叫缌(si)布,缌布的精细程度犹如丝绸,专门制作奴隶主的服装。30升的缌布最精细,照规定只能做天子和贵族的帽子,叫做麻冕。粗糙的苴(ju)麻纤维,有时用来作奴隶主丧服原料,说这是“以礼表哀”。
麻布涂上厚厚的漆可以做成漆器,如果涂上薄薄的漆就成了漆布。这种织物涂漆的方法,除使织物具有保护性能外,还可以作为织物硬挺剂。漆布可以制作坐垫以隔潮气,还可以制作贵族乘坐的车辆上的蓬盖,用以“御雨而蔽日”。1953年在陕西长安县普渡村的一个西周贵族墓葬中,发现了涂有棕黑色漆的织物残片,表明在西周时代,我国已有织物整理技术。周代贵族戴的麻冕外面也涂有一层黑赤色的漆,这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我国织物涂层的最早资料。
春秋战国的麻织工艺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周朝平王被迫迁都雒(luo)邑(今河南洛阳),历史叫作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上铁器和耕牛的使用和推广,对当时的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纺织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诸侯用布帛交往,动辄以十万计。蚕桑的生产遍布祖国各地,丝织品更加精美,陈留、襄邑除的美锦,齐鲁除的薄质罗纨绮缟和精美的刺绣,都著称全国,不仅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工艺上也达到了高度水平。而麻类栽培和纺织更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统治阶级常用精细的苧麻布作为互相馈赠的贵重礼品。
大麻生产在古代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大麻的种植、加工都比葛简便得多,产量也高,所以春秋战国及其后一个时期,在棉花的种植没有传入中院以前,它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衣着原料。春秋时,齐国的社会经济较其他各国发达,对大麻的种植和纺织也相当重视,过去是“非采列(锦绣的丝绸衣服)不入公门”,麻布衣服不得登大雅之堂。而这时,连齐相晏婴也穿起麻布衣服来了。他穿着十升麻布做成的衣服说:“不以足以掩体御寒,不务其美。”
据《左传》襄公
二十九年记载,公元前549年,齐相晏婴到郑国(今河南一带)拜访郑相子产。临别时,晏婴亲手赠给子产数十匹齐国的名产——白经赤纬的丝织彩绸,郑相则回赠了大量郑国的特产——色白如雪的苎衣。这说明当时精细的苎麻布已和丝绸比美,郑国苎麻织造技术已有较高水平。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记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献“弱于罗兮轻霏霏”的高级葛布十万给吴王夫差。《越绝书》中也有“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和“葛山之首无草木”,专门种葛的记载。
到战国时期,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因为苎一年可以收割三次,得到大面积推广;苎麻布的生产也比春秋时大为增加,已和葛织物一样普遍。古书中记载的“夏日絺紵”就是讲当时一般中上层人物在夏天穿的是精细的葛布和苎麻布作成的衣服。
在长沙406号战国墓曾出土几块麻布残片,制作非常精密。这是一种平纹组织,每十厘米有经纱280根,纬纱240根。现代的龙头细布每十厘米经线254根,纬线248根,因此它比现在的龙头细布还密3.46%。
秦汉的麻织工艺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代,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发展,苎麻的栽培和加工技术都有提高。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精细麻布,经密32—38根/厘米,约合 21—23升麻布,相当于现在的32×32细布。这些布经过化验,发现所使用的纤维,大都是十分成熟的,纤维上残留的胶质很少,绝大多数纤维几乎呈单个分离状态。湖北江陵凤凰山第168号西汉墓出土的苎麻絮,经分析,纤维较长者在120—160毫米,较细的投影宽度约0.02毫米。说明西汉初期麻的脱胶技术已相当完善。经化验证实当时已采用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来煮炼苎麻,进行化学脱胶。这不仅使纤维分离更精细,可以纺更细的纱,织更薄的布,而且大大缩短了原来微生物脱胶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苎麻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西汉《汜胜之书·枲(xi)篇》记载:“夏至后二十日沤枲(xi),柔和如丝。”说明早在二千年前,我国已掌握水温与大麻脱胶的关系,从而保证大麻纤维脱胶后的质量。东汉时,大麻种植地域不断扩大,已向内蒙、广西等地推广。四川蜀郡的麻布在西汉时就已经是蜀地的名产。《盐铁论·本议篇》是拿“蜀郡之布”与“齐陶之缣”对举的。《居延汉简》也记有:“广汉八棕布”。汉时的布,是以经纬多少而称的。所以在文献上,常见的七棕布、八棕布、九棕布和十棕布等名称。如《史记·景帝纪》“后二年令徒隶衣七棕布。”《居延汉简》有八棕布、九棕布的记录。十棕布见于《汉书·王莽传
》“一月之禄,十棕布二匹”。所谓棕或谓一升,等于麻缕80根,当时布宽为二尺二寸,如果是十棕布,就等于在二尺二寸幅面上有麻经800根。
此外,浙江还生产一种称为越布的也很著名。如《后汉书·独行陆绩传》记载:“会稽产越布,陆绩常喜着越布单衣,光武帝见而好之,自是遂敕(chi)令会稽常献越布。”《后汉书·马皇后传》:“后赐诸贵人有白越三千端。”这种白越就是指的越布。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当时的番禹(今广东)是葛布的集散地。
1957年,陕西西安坝桥出土的西汉“坝桥纸”。经分析是大麻、苎麻及其他植物纤维用湿法无纺织布的方法制成的。它的年代比蔡伦造“纸”为早。这种“纸”就是用大麻、苎麻等下脚料制成的无纺织絮布。这种絮布,在历史除大量用于写文作画,当“纸”使用外,贫苦的劳动人民还用它“造袄为衣”。
漆布
汉代,漆制品的生产发展很快。涂漆织物广泛地用于民间,除了用作坐垫、蓬盖外,还大量用过防雨防潮的包裹或行囊。在新疆罗布淖(nao)尔,曾发现过一块西汉时油漆过的麻布残片,它的表面仍旧漆黑发亮,背面的织纹清晰可辨。
魏晋南北朝的麻织工艺
(公元220年——581年)
由于气候的变化,到魏晋以后,我国北方已不适宜苧麻生长,而大麻则在北方盛极一时。大麻布的生产量日益增加,“诸郡皆以麻布充税”。据《晋书》记载,一次苏峻举兵攻入皇城,发现宫库里存麻布达二十万匹,可见当时麻布生产数量是很大的。
北魏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对劳动人民沤制大麻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在沤麻时“沤欲清水,生熟合宜,浊水则麻黑”;如果水少,由于麻纤维与空气接触而氧化,“则麻脆”;沤制不透,麻皮难以剥下;沤的过头,麻纤维受损伤,“太烂则不任”;冬天用温泉水沤麻,剥取的大麻纤维“最为柔明”。但大麻与苧麻比较起来,纤维短,含木质素也比较多,显得粗硬,纺纱性能差。所以魏以后,除北方大麻仍占主要地位外,南方则着重发展苧麻。
麻布的生产,在南朝时,有很大的提高。南朝宋初时,一匹布值一千多钱。到齐时,就是好布也只值一百多钱了。这里所指的布,当是麻布,这是广大人民所服用的一种染织品。
在阿斯塔那306号墓,曾出土了麻布小裤和麻布小外套。
由于葛藤生长较慢,加工困难,已逐渐被麻取代。只有在偏僻山区仍然种葛。曹植曾有“种葛南山下,葛蔓自成荫”的诗句,不但描绘了葛藤的形态,也反映了当时山区人民继续种葛的事实。
隋唐的麻织工艺
(公元581—618—907年)
隋唐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鼎盛时期,也是染织工艺高度发达的时期。
公元581年,北周的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
公元618年,隋朝的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289年,一般又把它分成四个阶段即自开国到睿宗先天(618—712年)为初唐,自玄宗开元到代宗永泰(713—765年)为盛唐,自代宗大历到宪宗元和(766—820年)为中唐,自穆宗长庆到唐朝灭亡(821—907年)是为晚唐。唐朝的疆域广阔,东到大海,北约巴尔喀什湖,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南及南海诸岛。
隋唐时期,麻纺织技术和工具比以前更加完善,纺织生产能力越来越大,江南苧麻布生产急剧增长,最盛时,全国每年总收入苧麻和大麻布达一百多万匹。
葛藤生长慢,加工困难,已逐渐被麻类取代,唐代诗人李白在他的《黄葛篇》里,曾生动地描述了把“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的葛藤采来织成絺(zhi,chi)和綌(xi),做成夏衣如何凉爽,但他感叹“此物已过时”,反映了葛布已不能和当时中原地区广泛生产的丝、麻织物相竞争了。
但在一些地区,葛仍然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利用。如唐末诗人鲍溶曾有“葛丝茸茸春雪体,深润择泉清处洗”的诗句,描绘了南方妇女采葛、制葛的情景。
唐代的麻织,有紵布、葛布、蕉布等类,从各地贡品看,麻织工艺已遍及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等地。剑南道、山南道多产葛布;江南道的福州、泉州、建州等地特产蕉布;紵布则各地都有,以淮南道为最著,品种又分为白紵、青紵等类。
在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曾发现有唐代印花麻布,黑地,上印白色花朵及枝叶,两面相同,这是很可贵的印染资料。在阿斯塔那301号唐墓也曾出土保存完好的麻布一段,残长1.1米,幅宽0.5米。
五代、两宋的麻织工艺
(五代 公元907—960年,北宋 960—1127年,南宋 1127—1279年)
公元907年,唐末农民军的叛徒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907—923年)。在此后的五十多年里,有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后周(951—960年)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历史上叫作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先后出现吴、前后蜀等十个割据政权,历史上叫作十国,合称五代十国。在这些国家里,南唐(937—975年)、两蜀(907—925年、934—965年)、吴越(907—978年)等国比较安定,经济也比
较发达,又有历史较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基础,因此成了当时文化的重心。
公元90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历史上称作北宋。北宋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一些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北宋的统一,并没有能够控制中国的全部疆土,在北方和西方存在着辽、金、西夏等其他民族贵族政权,与北宋鼎峙。
辽:五代时期,生活在我国辽河上游一带的契丹族,在其领袖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了契丹辽国(916—1125年)。北宋建立后,辽的骑兵常常进入黄河流域掠夺人口和财物。
金:是女真族所建的国家,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骨朵称帝建立金国(1115—1234年)。公元1125年金灭辽。
西夏:公元1032年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在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公元1227年为元所灭。
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开封,虏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亡于金。宋钦宗的弟弟宋高宗在南京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到了宋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贸易和城市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原来用手摇纺车和脚踏三锭纺车加工麻缕,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迫切要求一致生产率高的纺车来代替。于是,在三锭脚踏纺车的基础上产生了有三十二个锭子的纺麻大纺车。这种纺车,加拈和卷绕可以同时进行,增加了有效纺纱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再加上大纺车三十多个锭子,锭多效率高,“昼夜纺绩百斤”,原来的手摇、脚踏纺车每天只能纺1—3斤。这是我国纺织机械史上的重大发明之一。
但是,最初的大纺车,也不是尽善尽美,它锭子多,传动起来比较费力,人力摇大纺车是一种很笨重的体力劳动。有些地方就用畜力代替人力。社会和生产力方面的客观实际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于是水转大纺车诞生了。
在宋、元时,这种“与水转碾磨之法俱同”的水转大纺车,便在“中原麻苧之乡,凡临流处多置之”。哗哗的流水冲击着大纺车的木轮,大纺车真是“如虎添翼”,“愈便且省”。元初,在江西做官的王祯看见这种大纺车以后,赞不绝口,并当即赋诗曰:“车纺上多日百觔(jin,斤),更凭水力捷如神。”
王祯在他的《农书》中,除了详尽地介绍了大纺车及水转大纺车的机构外,还专门描绘了它们的图样,并在书中写道:“画图中土规模在,更欲他方得共传”。
到了宋代,麻织
遍及我国南方各地,生产相当发达。江南苧麻布生产不仅数量大,而且在花色品种方面也出现了以各地区命名的特种麻布。《嘉泰会稽志》记载,浙江诸暨的山后布,就是驰名我国南方的“皱布”,所用的麻纱是在纺绩过程中加过强拈的,然后织成“精巧纤密”的布,这种布的质量“盖亚于罗”,即仅次于真丝织成的丝罗。用它做衣服一起,“漱之以水”,由于加过强拈的麻布汲水收缩,因而麻布栗壳变成有“谷纹”的皱布。
广西出产一种麻织品名叫綀(shu)子的,非常有名。据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所记:“邕州(即广西南宁)左右江溪峒地区产苧麻,洁白细薄而长,土人择其尤细长者为綀子,暑衣之轻凉离汗者也。汉高祖有天下,令贾子无得衣綀,则其可贵自汉而然。有花纹者为花綀,一段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卷而入之小竹筒,尚有余地,以染真红,尤易著色。厥价不廉,销细者一段十余緡(min)也。”可见这是一种极贵重的夏季衣料。该书还记载,南宋静江府(今广西桂林等地)所织的苧麻布经久耐用,是因为苧麻纱先用带有碱性的稻草灰的水汁煮过,在织制前再用调成浆状的滑石粉上浆,织造时就“行梭滑而布以紧”。这实际上已包含了现代上浆整理加工的工序。
当时广西地区纳贡麻织品的数量是很大的。宋初,要供给麻织品上万匹,这也反映这个地区的麻织产量是较高的。此外如淮南、江南、荆湖、福建、广南等路的上供数字也较多。具体产地详见附表。
又据杨彦龄《杨公笔谈》记载,南方还有一种珍贵的麻织品。“南方有綀巾,如蕉綀蒲綀之类。其精者号百易綀,言百匹鹿綀易此一匹耳”。
此外,据《鸡肋篇》记载,还有几种特殊的产品。“苏州以黄草心织布,色白而细,几若罗縠。越州尼皆善织,谓之寺绫者,乃北方隔织耳,名著天下。婺州红边贡罗,东阳花罗,皆不減(jian)东北”。
南宋《格物粗谈》中有“葛布年久色黑,将葛布湿,入烘笼内铺著,用硫黄熏之即色白”的记载,说明宋代已有用硫黄蒸熏葛布的漂白技术。
元代的麻织工艺
(公元1279——1367年)
十二世纪末,象古族首领铁木真逐渐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封建主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做可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政权。此后,对外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子公元一二二七年灭西夏,公元一二三四年灭金。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公元一二七一年定国号为大元,建立了元朝。公元一二七九年灭南宋,建立了元朝统一大帝国。
元代的染织工
艺,以金锦、刺绣、毡罽和棉织最有特色。
麻布主要是劳动人民穿用的,它是民间一种普遍的染织品。《陵川文集》有这样记载:“河东土产,菜多于桑,而地宜麻,专纺绩布,故有大布、卷布、扳布等”。可见当时麻布的品种也是较多的。前引《马可波罗游记》所说,戎州(风古勒)生产一种用树皮织的布,甚丽,夏季衣之。这实际是属子麻布的一种,或即是以桐麻树皮作原料。我国湖南等地,还盛产这种植物,并用以制麻。劳动人民制作麻布,除了供自己穿用,也作为缴纳捐税的物品,即所谓“自衣被外,折损价值,贸易白银,以供官赋”。农民遭受的剥削是极为沉重的。
据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到宋元时,苧麻的脱胶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除用石灰或草木灰以外,还采用“半晒半浸”的办法,即把煮过的麻缕用清水洗净后,摊放在铺于水面的竹帘上半浸半晒,日晒夜收,直到麻纤维达到极白的程度,这种方法,是利用日光紫外线进行界面化学反应产生奥氧,对纤维中的杂质和色素进行氧化,使生色基团变为无色基团,从而起到漂白作用。这种漂白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创造。
南宋以后,棉花逐渐在全国广为种植,使苧麻生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苧麻再也不是人们的主要衣着原料,而是专门用来织造盛夏使用的轻薄型织物了。
明代的麻织工艺
(公元1368—1644年)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瓦解了元朝的统治。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皇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建立了明朝封建政权。同年,明朝的军队攻占大都,元朝统治结束。
明代的麻织工艺,在我国的东南地区有着很大的发展。麻织的品类也较多,有麻布、苎布、葛布、蕉布等。生产最著名的有江苏的太仓、镇江;福建的惠安,广东的新会等地。
据弘治《太仓州志》记载:“苎布真色者曰腰机,漂洗者漂白。举州名(太仓)名之,岁商贾入两京各郡邑以渔利”正德《姑苏志》记载:“通行天下,出太仓者为上,昆山次之。”
万历《镇江府志》记载,镇江则是“今独葛布甲于天下”。
在浙江有归安(今吴兴)盛产苎布,据乾隆《乌青文献》所记:“苎布唐、宋以之充贡,归安唐志载有铁力生苎布,铁力二字未详。苎布有生有熟,有粗有细,人家雇工织之,谓之杜机铁力。”
又据《浙江通志》转引《涌潼小品》所记:“澉浦俗善织苎,更以织苎布为业,然地实不产苎,市之他方。”这说明澉浦也有麻织工艺,而原料是取自外地。
福建的泉州是麻织的著名产地。据万历《泉州府志》记载:“泉州府下七县俱产棉布
、苎布、葛布。葛布、青麻布、黄麻布、蕉布等,多出于山崎地方。”
此外,《闽书》记载,福建的惠安所产的布“行天下”。
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广东新会的苎布也“甲于天下”。
明代,我国南方、北方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葛布衣几乎销声匿迹,仅边远其他民族地区及有些山区仍然用葛纤维作为纺织原料,制成精美的染织工艺品。如广东增城地区出产的女儿葛,是从当地特产葛藤上剥取的,剥时“以鍼(qian,针)不以手”。这种葛纤维“细入毫芒,视若无有”,简直可以和蚕丝媲美。它的织物细薄如“蜩(tiao)蝉之翼”,卷起来“可以出入笔管”(《吴越笔记》葛布篇)。珍贵的女儿葛织物,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精湛的技艺,是又一朵美丽的染织工艺之花.
此外,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还生产一种著名的绒锦。它是用麻作经,用丝作纬,织成五色绒,出产在贵州古州司(今榕江县)等地。
满清时期,因为汉人被剃发易服的缘故,加上棉织工艺的发展,麻织品渐少,汉服的消失,麻织工艺也不再使用在汉服上面,现在很多人觉得汉服不方便,夏天热,冬天冷,其实就是因为对汉服的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夏天可以穿葛麻制作的汉服很凉爽,冬天可以穿毛类织物制作的汉服,就可以御寒,我们的祖先并不笨,否则怎么会穿着汉服生活几千年呢?我们可能太久没有穿汉服了,加上汉服消失,相关工艺也随之消失,人们又穿惯了西服,反而不能接受,不能理解,汉服是如何生活了!
所以,希望我搜集的这些资料,能够让大家转变对汉服的观念看法,汉服是汉人的民族服饰,同时也是一件衣服,祖先穿了几千年,自然会有办法的,汉服也是有很多相关工艺的,我们的担心很多都是无谓的,不必要的,我们应该接受汉服,其实没有什么的,只不过能让我们汉人更有归属感,更有凝聚力,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
顾长安
2012年2月25日 农历二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