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教学课件

5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一)去除病因 (二)保持正常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1、补充造血所需营养 2、剌激造血 3、细胞因子 4、切脾 Βιβλιοθήκη 、过继免疫 6、成分输血及抗生素的使用
2020/12/10
6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三)去除异常的血液成分和抑制异常功能 1、化疗和放疗 2、诱导分化 3、治疗性血液成份去除 4、免疫抑制治疗 5、抗凝及溶栓治疗
2020/12/10
4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一)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血液病诊断 的重要线索,体格检查包括两方面:
1、一般的体格检查
2、血液系统有关检查:肝脾淋巴结肿大、 皮肤粘膜出血、胸骨压痛、牙龈肿胀等。
(二)实验室检查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重 要环节,是诊断血液病的决定性依据。
2020/12/10
血液系统疾病
主 讲:赵卫华 副教授
2020/12/10
1
第一章 总论
2020/12/10
2
定义
•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原发或主要
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
2020/12/10
3
分类
(一)红细胞疾病 (二)粒细胞疾病 (三)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 (四)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五)造血干细胞疾病 (六)脾功能亢进 (七)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
2020/12/10
7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8
血液病ppt课件

心健康。
06
血液病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进展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病领域的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特定 基因突变的药物已经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治疗技术进展
除了药物治疗外,血液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型 治疗手段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疾病的 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
和理解。
心理疏导与支持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
应对策略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对病情变化 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提高应对能力。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增加社交支持和交流,促进身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早发 现血液异常指标,预防血液疾
病的发生。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 入。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疾病,降低血液疾病的风险 。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放射 线等有害物质,减少对血液系
详细描述
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自身抗体和免疫细胞功 能,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异常,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制 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血液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旨在精准打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 胞的损害。
06
血液病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进展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病领域的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特定 基因突变的药物已经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治疗技术进展
除了药物治疗外,血液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型 治疗手段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疾病的 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
和理解。
心理疏导与支持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
应对策略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对病情变化 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提高应对能力。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增加社交支持和交流,促进身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早发 现血液异常指标,预防血液疾
病的发生。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 入。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疾病,降低血液疾病的风险 。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放射 线等有害物质,减少对血液系
详细描述
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自身抗体和免疫细胞功 能,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异常,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制 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血液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旨在精准打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 胞的损害。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课件

临床表现
• 1 缺铁原发病表现 • 2 贫血表现 • 3 组织缺铁表现
实验室检查
• 一 血象 • 二 骨髓象 • 三 铁代谢 • 四 红细胞内卟啉代谢
诊断
一 ID ①血清铁蛋白<12ug/L;⑵ 骨髓铁 染色体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 少于15﹪;⑶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
二 IDE ①ID的①﹢②;② 转铁蛋白饱和度 <15﹪;③ FEP/Hb﹥4.5ug∕gHb; ④ 血 红蛋白尚正常。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三 •1
•2 •3 •4 •5 •6
•四
去除异常血液成分和抑制异常功能
化疗 放疗 诱导分化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 免疫抑制 抗凝及溶栓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学的进展和重要性
• 32P用于骨髓增值性疾病 • 化疗治疗血液肿瘤 • 生物靶向治疗 • 全反式维甲酸及亚砷酸治疗M3
贫血概述
鉴别诊断
• 一 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 • 二 有红细胞自身抗体的疾病 • 三 合并高粘滞血症的贫血
治疗
• 一 原发病的治疗
• 二 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 • 1 叶酸缺乏 • 2 维生素B12缺乏
预防及预后
• 纠正饮食习惯 • 及时添加辅食 • 补充治疗 • 预后良好
• 贫血的诊断标准: • 国内标准 • 国外标准
分类
• 贫血的速度: • 红细胞形态: • 血红蛋白浓度: • 骨髓红系增生情况: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 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 • 造血细胞 • 造血调节 • 造血原料。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 一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 1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 2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
内科PPT课件第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文档)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详细的病史询问: 常见症状与体征:贫血 发热 黄疸 骨痛
肝脾大 淋巴结肿大 皮肤粘膜出血 深部血肿
实验室检查:
基本方法:血常规,血涂片细胞形态学,骨髓穿刺。 特殊方法:化学染色,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基因检 测,CT,PETCT。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去除病因 维持正常造血 去除异常血液成分抑制异常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物治疗,靶向治疗
铁
SCF IL GM-CSF G-CSF EPO
TNF IFN
IL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异常 再障 纯红再障 先天性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红细胞生成减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造血调节异常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异常 骨髓坏死、骨纤、骨髓转移癌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 T细胞亢进--再障 B细胞亢进--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 肾功能不全、甲功低下、慢性病性贫血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 PNH、AA
红细胞丢失过多
急性失血性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
病因 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 血容量下降的程度 贫血的速度 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对贫血的代偿
和耐受能力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非眩晕)、乏 力、萎靡、晕厥,失眠、 多梦、耳鸣,眼花、记忆 力减退,注意为不集中, 乃贫血最常见的症状。
血液稀释妊娠中后期、肾炎等水潴留状态; 血液浓缩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
贫血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类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按红细胞形态分类 按骨髓红系增生程度分类 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类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护理课件

治疗方法
药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生素、 止血药等。
输血治疗
在必要时进行输血,以补充血液成分 或提高血容量。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如骨 髓瘤、白血病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治疗。
其他治疗
如放疗、化疗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
治疗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预防感染
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预防感染。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药物等,以降低疾病 复发的风险。
自我监测
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并就医。
PART 05
血液系统疾病的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如苯、染发剂等可能对血液系统造成损害的 物质,加强个人防护。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ABCD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 染源。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压力,避免过度疲劳。
康复指 导
定期复查
在康复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调整生活方式
在康复期间,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不良习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药物指导
在康复期间,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引进先进的检查技术和设备,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ART 04
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与治 疗
护理要点
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 过度劳累。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 况。
饮食护理
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 性食物。
血液系统疾病课件

详细描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发热 、盗汗、消瘦等。治疗方法包括化疗 、放疗、免疫治疗等,根据不同类型 的淋巴瘤,治愈率也有所不同。
03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 胞和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初步 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
骨髓检查
通过抽取骨髓液,观察骨髓细 胞形态、数量及发育情况,对
血液系统疾病课件
• 血液系统概述 •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 •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预防与保健
01
血液系统概述
血液系统的组成
血液
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板组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பைடு நூலகம்重要物质。
骨髓
是造血器官,负责生产红细胞、白 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淋巴结和脾脏等组成, 主要功能是过滤病原体和毒素。
注意生活护理
心理支持
对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患者 需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出血等问题,保 持个人卫生,避免剧烈运动。
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家属和社会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THANKS
感谢观看
血液系统的功能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止血和凝血
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维 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到关键 作用,防止血液流失。
免疫防御
白细胞和血小板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能够抵御感染和疾病。
血液疾病分类
红细胞疾病
白细胞疾病
出血性疾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如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等。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发热 、盗汗、消瘦等。治疗方法包括化疗 、放疗、免疫治疗等,根据不同类型 的淋巴瘤,治愈率也有所不同。
03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 胞和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初步 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
骨髓检查
通过抽取骨髓液,观察骨髓细 胞形态、数量及发育情况,对
血液系统疾病课件
• 血液系统概述 •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 •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预防与保健
01
血液系统概述
血液系统的组成
血液
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板组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பைடு நூலகம்重要物质。
骨髓
是造血器官,负责生产红细胞、白 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淋巴结和脾脏等组成, 主要功能是过滤病原体和毒素。
注意生活护理
心理支持
对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患者 需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出血等问题,保 持个人卫生,避免剧烈运动。
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家属和社会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THANKS
感谢观看
血液系统的功能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止血和凝血
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维 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到关键 作用,防止血液流失。
免疫防御
白细胞和血小板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能够抵御感染和疾病。
血液疾病分类
红细胞疾病
白细胞疾病
出血性疾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如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等。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课件

04
淋巴瘤
淋巴瘤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 巴瘤两类。
详细描述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肿瘤,可以发生在淋巴结、脾脏、骨髓等淋巴组织 丰富的地方。根据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 霍奇金淋巴瘤两类。
淋巴瘤的症状体征
03
白血病
白血病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类。
详细描述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的疾病,这些异常的细胞在骨髓中大量积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急性 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导致大量异常原始细胞在骨髓中积累。慢性白血病则由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转化 引起,细胞分化相对成熟。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功 能检查等。
VS
治疗
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 止血治疗、病因治疗等。根据不同的病因 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 量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 营养物质给身体组织,导致疲乏 、无力等症状。
贫血的分类
根据红细胞数量、大小、形态和 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贫血可分 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等类型。
贫血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 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贫血可能导 致晕厥、水肿等。
• 详细描述:淋巴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通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治疗淋巴 瘤的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化疗是常用的治疗 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放疗则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 生长。免疫治疗则利用免疫系统的作用,通过使用免疫调节剂或单克隆抗体等手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杀伤肿瘤细胞。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
伴随症状
口腔黏膜血泡; 呕血、黑便;喷 射性呕吐甚至昏 迷;肝脾淋巴结 肿大等。
(三)心理-社会资料
焦虑、担忧 、 紧张、惊骇、 惧怕、抑郁、 悲观等情绪。
(四)辅助检查
出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计数减少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凝血时间延长
血管异常 和血小板异常
性出血
凝血功能 障碍性出血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病人常感不安,易激 动、生气或忧虑,严重 者常有烦恼和自卑,不 愿参加社交活动。
(四)辅助检查
1 血常规血涂片
有助于贫 血
诊断及分 类;
可判断贫 血
的性质和 类型
2.网织红细胞计数
了解红 细胞 增生情况,
作 为判断贫 血疗 效的早期 指标
3 骨髓穿刺
任何不 明原
因的贫 血都
应做骨 髓穿
刺, 必 要时
(三)心理-社会资料
病人因反复感染常 有忧郁、无助感;严重 者因病情危重、治疗效 果不佳常出现焦虑、沮 丧,甚至绝望,家人常 因经济压力大,照顾能 力有限而忧心忡忡。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病致凝 血因子
缺乏等 评估时
还应注 意病人
的家族 史、过
敏史。
(二)身体评估
1
出血的部位
皮肤黏膜出 血最常见,内脏 出血较为严重, 尤以颅内出血多 危及生命。
2
出血程度
轻度 一次出血量小 于500ml,无明显临 床征象。中度出血 量达500~1000ml, 收缩压低于90mmHg。 重度出血量大于 1000ml,收缩压低 于60mmHg,心率120 次/分以上。
(二)病因
成熟的白 细胞数量↓ 或质量异常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7
病例导入
见案例视频21
病人,女,48岁,牙龈出血半个月。 查体:T37℃,P80次/分,R18次/分, Bp100/70mmHg,双颈淋巴结肿大,胸骨压 痛(+),双踝关节肿、痛。肝肋下1.5cm, 脾肋下2cm。Hb98g/L,RBC2.5 X1012/L, WBC24.0×109/L,PLT82×109/L,N13.8%, L76.2%,M10.0%,可见幼稚淋巴细胞,骨 髓原始淋巴细胞占35%。初步诊断为: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
ppt课件 8
病例导入
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 1、为什么不诊断为慢性性白血病? 2、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是什么? 3、怎样治疗、护理?
ppt课件
9
概
述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 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 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 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 急性白血病分为: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 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ppt课件 3
造血干细胞 急 性 慢 性
原始白细胞 早幼白细胞 中幼白细胞 原始红细胞 原始巨核细胞
晚幼白细胞
成熟白细胞 成熟红细胞
ppt课件
成熟血小板
4
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 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因素
2.放射因素
3.化学因素
4.遗传学因素
ppt课件
5
急性白血病
ppt课件
6
评估病人
ppt课件 1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ppt课件
11
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可能是人体在病毒、
放射、化学、遗传学因素作用下,机体免
血液系统疾病-01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幻灯片PPT

血液系统疾病-01血液系统疾病 总论PPT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主要内容
总论 贫血总论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总论
一、概念
☺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 的疾病。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 ☺淋巴系统: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巨噬细胞。 ☺骨髓:bone marrow。
尼 ❖ 基因重组技术—G-CSF,EPO,干扰素 ❖ AML-M3:ATRA—1986
AS2O3 ----1992
胚 胎 期 造 血
造血干细胞——能够长期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的细胞。具有二大特点:自我更新;多向分化。 呈不对称分裂。
造血微环境——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 境。包括: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
血 细 胞 起 源
出 生 后 造 血
血液病学的进展和重要性
❖ 血型: ❖ 化疗:MOPP– HD ❖ HLA—骨髓移植 ❖ CML—pH染色体--BCR-ABL—伊马替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主要内容
总论 贫血总论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总论
一、概念
☺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 的疾病。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 ☺淋巴系统: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巨噬细胞。 ☺骨髓:bone marrow。
尼 ❖ 基因重组技术—G-CSF,EPO,干扰素 ❖ AML-M3:ATRA—1986
AS2O3 ----1992
胚 胎 期 造 血
造血干细胞——能够长期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的细胞。具有二大特点:自我更新;多向分化。 呈不对称分裂。
造血微环境——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 境。包括: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
血 细 胞 起 源
出 生 后 造 血
血液病学的进展和重要性
❖ 血型: ❖ 化疗:MOPP– HD ❖ HLA—骨髓移植 ❖ CML—pH染色体--BCR-ABL—伊马替
血液系统疾病的急诊急救PPT课件

03
总结词
04
预防溶血性急症的关键是了解常 见诱发因素,避免接触相关物质 。
详细描述
了解常见的诱发因素如蛇毒、某 些细菌和病毒感染等,避免接触 相关物质。加强个人防护,注意 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04 急诊急救措施
04 急诊急救措施
输血治疗
输血目的
输血是血液系统疾病急诊急救中的重 要措施,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纠正 贫血和止血。
初步评估与诊断
生命体征监测
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 率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用药情况 、症状出现时间及发展过程, 为诊断提供依据。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面色、神志、出血情 况等,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出 血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 室检查,协助明确诊断。
补充体液
对于失血过多的患者,应补充足 够的体液,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
环。
心肺复苏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
心理支持
对于情绪紧张或恐惧的患者,应 及时给予心理支持,稳定情绪。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急救
总结词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救治。
详细描述
急性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急性白 血病的主要方法是化疗和骨髓移植,同时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病例一: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急救
总结词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救治。
详细描述
急性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急性白 血病的主要方法是化疗和骨髓移植,同时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基础知识
内分泌疾病概况
激素产生过多 ➢ 内分泌腺肿瘤;多内分泌腺肿瘤病 ;伴瘤内分泌综合征 ;自身抗体产生;基因异常;外源 性激素过量摄入
激素产生减少 ➢ 内分泌腺破坏:自身免疫损伤、肿瘤压迫、感染、放射损伤、手术切除、缺血坏死等;内 分泌激素合成缺陷;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激素在靶组织抵抗 ➢ 激素受体突变或者受体后信号转导系统障碍导致激素在靶组织不能实现生物学作用。临床 大多表现为功能减退或功能正常,但是血中激素水平异常增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分类
营养疾病 ➢ 蛋白质营养障碍;糖类营养障碍;脂类营养障碍;维生素营养障碍;水、盐营养障碍 ➢ 无机元素营养障碍;复合营养障碍
代谢疾病 ➢ 蛋白质代谢障碍;糖代谢障碍;脂类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无机元素代谢障碍 ➢ 其他代谢障碍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内分泌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 ➢ 临床内分泌疾病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功能诊断 ➢ 激素相关的生化异常;激素测定 ;激素代谢产物测定;激素的功能试验
定位诊断 ➢ 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细胞学检查或者活检;静脉导管检查
病因诊断 ➢ 自身抗体检测;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查
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功能亢进 ➢ 手术切除功能亢进的肿瘤和增生 ➢ 放射治疗破坏内分泌肿瘤或增生的组织,减少激素的分泌 ➢ 针对内分泌腺的药物治疗 ➢ 针对激素受体的药物治疗 ➢ 针对内分泌肿瘤的化疗
功能减退 ➢ 外源激素的替代治疗或补充治疗 ➢ 直接补充激素产生的效应物质 ➢ 内分泌腺或者组织移植
代谢性疾病
营养素分类 ➢ 宏量营养素 ➢ 微量营养素 ➢ 维生素 ➢ 其他膳食成分
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
营养疾病 ➢ 原发性营养失调 ➢ 继发性营养失调
血液系统疾病ppt课件

第二章 贫血概述
定义: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的RBC容量减少,低 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我国标准:海平面地区,成人男性Hb<
120g/l,女性<110g/l,孕妇< 100g/l,即为贫血。
WHO标准(1972):比我国各↑10g/l。
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性、慢性贫血 按RBC形态分: 按贫血程度分: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 按发病机制或病因分 :可反映贫血的病理本质
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类 型
大)
>100
80~100
常见疾病
32~35
32~35
巨幼贫、溶贫、MDS
AA、纯红AA、急性 失血、溶血性贫血、 IDA、铁粒幼贫血、 海洋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32
贫血的严重度划分标准
轻度贫血: Hb >90g/l(低于正常低限) 中度贫血: Hb 60~90g/l 重度贫血: Hb 30~59g/l 极重度贫血:Hb <30g/l
淋巴系统
中枢淋巴器官:
胸腺、胚胎肝、出生后的骨髓
周围淋巴器官:
淋巴结、扁桃体、脾、沿消化道及 呼吸道分布的淋巴组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骨髓中的幼单核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 胞。 巨噬细胞(淋巴结、脾、结缔组织、肺 泡等处巨噬细胞,肝脏的kupffer细胞, 神经系统的小神经胶质细胞等)。
症、恶组等。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ML、ALL、CLL、MM。 造血干细胞疾病:AA、PNH、MDS、ANLL、骨纤等。 脾功能亢进: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血管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凝血障碍性疾病、DIC、血栓性疾病。
血液系统
组成: 血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1
·
8
二、血象特点
(三)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白细胞总数为(15-20)×l09 生后6~12小时达(21-28)×109 然后逐渐下降 , 婴儿期白细胞数在10×109/L左右, 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2020/12/11
·
9
二、血象特点
白细胞分类 : 出生时淋巴细胞约占0.30,中性粒 细脑约占0.65。 生后4~6天时中性与淋巴两者比例 约相等,之后淋巴细胞约占0.60, 中性粒细脑约占0.35。 4~6岁时两者又相等; 7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
2020/12/11
·
6
二、血象特点
各年龄期小儿的血象不同。
(一)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
(二)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红细胞生成需要持续地供给氨基酸、铁、某 些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等。 并受红细胞生 成素调节。组织缺氧可刺激它的生成。 出生时红细胞5-7 ×1012/L,血红蛋白150 -230g/L。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 成红霞
2020/12/11
·
1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 液特点
2020/12/11
·
2
一、造血特点
(一)胚胎期造血 根据造血组织发育和造血部位发生的
先后,分为: 1、中胚叶造血期 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
黄囊造血,之后中胚叶组织出现广泛原 始造血成分。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 减退。
2020/12/11
·
5
一、造血特点
(二)生后造血:为胚胎造血的延续 1、骨髓造血 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 期所有骨髓,全部参与造血。
黄髓:5-7岁开始,长骨中的红骨髓逐 渐被脂肪组织(黄髓)所代替,至成年时红 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 锁骨和肩肿骨及长骨近端,但黄髓仍有潜在 的造血功能,当需要增加造血时,它可转变 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
而磷酸、草酸等则与铁形成不溶性铁盐,难于吸收;植物 纤维、茶、咖啡、蛋、牛奶更可抑制铁的吸收。
2020/12/11
·
22
铁的代谢—吸收与运转
食物Fe ( Fe2+)
Fe2++去铁蛋白 铁蛋白 贮存
十二指肠空肠 吸收
2020/12/11
·
21
【铁的代谢 】
食物中铁吸收率的高低与铁的摄入量密切相关。 肉类、鱼类、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属于血红素铁,
吸收率较高,约为10%~25%; 人乳中铁50%可被吸收; 牛乳中铁吸收率约为10%。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属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约1%。
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等能使Fe3+还原成Fe2+,有利于吸收;
2020/12/11
·
19
铁代谢和体内分布
铁蛋白、 含铁血红素
含铁酶、 血液
Hb、Mb
2020/12/11
·
20
【铁的代谢 】
(三)铁的吸收和运转 食物中的铁主要在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被吸收。铁进入肠 黏膜细胞后,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去铁蛋 白结合,形成铁蛋白;另一部分通过肠 黏膜细胞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的转铁蛋 白相结合,随血循环运送到骨髓等需铁 和贮铁组织。
2020/12/11
·
7
二、血象特点
“生理性贫血”:出生后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生理性溶血、血循环量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 及血红蛋白量逐渐下降,出现生理性贫血。 (2-3月时)
原因:1、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暂时性造 血功能降低。
2、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 溶血)。
3、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迅速扩充,红细 胞被稀释。
·
17
【概述】
★定义 是由于体 内铁缺乏致使血红 蛋白合成减少而引 起的一种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 为 小儿贫血中最常见 者。
2020/12/11
·
18
【铁的代谢 】
(一)人体总铁含量及其分布 总铁量的60%~70%存在于血红蛋
白和肌红蛋白中,约30%以铁蛋白及含 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肝、脾和骨髓中。 (二)铁的来源 ①自食物中摄取铁,每 天约1~1.5mg; ②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 放的铁几乎全部被再利用。
诊断标准:血红蛋白值在
新生儿期<145g/L、1~4月时<90g/L、 4~6月时<l00g/L、6个月~6岁时< 110g/L,6~14岁为120g/L; 。
2020/12/11
·
13
一 贫血的概述
2.贫血的分度 轻度:Hb为 90~120g/L者 中度:Hb为 60~90 g/L
重度:Hb为 30~60 g/L
2020/12/11
·
15
贫血的概述
(2).形态学分类 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红 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结果, 将贫血分为四类(见表)。 临床大多采用 病因诊断,形态分类有助于病因推断。
2020/12/11
·
16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020/12/11
2020/12/11·来自3一、造血特点
2、肝、脾造血期
肝脏造血约自胚胎第6-8周开始,第 4-5月达高峰,6个月后减退。成为胎儿 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
脾脏第8周开始, 5个月后减退。
胸腺、淋巴结从胚胎第7-11周开始 有淋巴细胞的功能。
2020/12/11
·
4
一、造血特点
3、骨髓造血期 胚胎第6周出现 骨髓,但其造血功能在第4个月 后才渐趋稳定,并成为胎儿后期 造血的主要场所,出生2~5周后 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极重度:Hb为<30g/L 新生儿Hb为~120g/L者为轻度, ~90g/L 为中度, ~60g/L为重度,<60g/L为极重 度。
2020/12/11
·
14
贫血的概述
3.贫血的分类 (1)病因学分类: ①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1) 造血物质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 胞贫血。 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3)其它:感染性、炎症性及癌症性贫血、慢性 肾脏病所致的贫血等。 ②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内在异常或红细胞外在 因素引起红细胞破坏过多。 ③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2020/12/11
·
10
二、血象特点
(三)血小板数 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 约为150×l09~250×109/L。
2020/12/11
·
11
第二节 小儿贫血
2020/12/11
·
12
一.贫血的概述
1.定义 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单位 容积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或血 细胞比容减少,低于正常值以下的一种病 理状态或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