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中医根底理论试题〔附答案〕【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 型题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A.医古文B.中医根底理论C.中医临床医学D.中医预防医学E.中国医学史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中国B.日本C.印度D.埃及E.古希腊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温疫论》4.以下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看人体: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难经》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小儿药证直诀》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修本草》C.《黄帝内经》D.《千金要方》E.《神农本草经》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修本草》D.《难经》E.《医学纲目》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修本草》D.《难经》E.《千金要方》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E.《温病条辨》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巢元方B.华佗C.张仲景D.陈无择E. 扁鹊11.以下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张从正C.刘完素D.朱丹溪E. 李杲12.以下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A.李杲B.李中梓C.吴又可D.张子和清任13.以下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李东垣C.李中梓D.张介宾朱丹溪14.以下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朱震亨B.李东垣C.张从正D.刘完素吴鞠通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A.李中梓B.朱丹溪C.李东垣D.张介宾赵献可16.倡“阳常有余,阴常缺乏”理论的医家是:E. 王E.E.E.A.刘完素B.张子和C.李东垣’D.朱丹溪E. 张介宾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A.李中梓B.赵献可C.张介宾D.李东垣E. 朱震亨18.《温疫论》的作者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吴又可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吴鞠通B.吴有性C.王孟英薛生白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余师愚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A.吴有性B.王清任C.张锡纯王孟英D. 王孟英E.D.叶天士E.D. 王孟英E.D. 李中梓E.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A.心 D.肺 C.脾 D.肝 E.肾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命门B.脑C.五脏D.六腑E.经络24.重视解剖,进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A.叶天士B.王叔和C.张介宾D.王清任E. 李杲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A.病B.症C.体征D.证E.病因〔二〕B 型题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D.《金匮要略》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C.《伤寒论》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E.《神农本草经》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B.《医宗金鉴》C.《证治准绳》D.《医学纲目》E.《千金要方》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B.《医宗金鉴》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C.《证治准绳》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B.“春善病鼽衄”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B.“春善病鼽衄”〔三〕D 型题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C.阴盛则寒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2.人与环境亲热联系的表达是: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B.社会的进步C.人和社会关系亲热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E.个人的社会地位转变3.古人探求生命奇特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承受的观看方法主要有:A.宏观观看法B.微观观看法C.直接观看法D.摸索法E.整体观看法〔四〕X 型题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A.治未病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C. 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根底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根底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A.李中梓B.张景岳C.赵献可D.吴又可E. 王肯堂3.温病学理论源于:A.《温疫论》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C.《内经》D.《伤寒杂病论》E.《难经》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A.《难经》B.《内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千金要方》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C.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在:A. 形神一体观B.五脏一体观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D.“病在上者下取之”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7.中医的“证”包括:A.病变的过程B.病变的缘由C.病变的部位D.病变的性质E.邪正的关系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A.《诸病源候论》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难经》E.《神农本草经》二、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一、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和。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代医家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于、、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7.中医学包括、、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昼、夕、夜。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以及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精为 ,气为 ,神为。
二、判断题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三、名词术语解释1.中医学2.整体观念3.百骸4.人气5.证 6.辨证论治7.同病异治8.异病同治9.五脏一体观10.形神一体四、简答题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答案一、填空题1.《黄帝内经》2.《脉经》3.《伤寒论》《金匮要略》4.隋巢元方5.《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6.整体观念辨证论治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9.慧安加甚10.辨证论治11.心五脏自然界社会环境12.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13.基础动力主宰二、判断题1.×2.×3.√4.√5.√6.√7.√三、名词术词解释1.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七版教材)绪论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4.整体观念的概念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7.阴阳的基本概念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18.五行的基本概念19.五行的特性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26.母子相及的涵义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第二章藏象1.藏象的基本概念2.藏象学说的形成3.藏象学说的特点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8.心的生理特性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25.肾藏精的涵义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32.肾主骨生髓通脑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45.心与脾之间的关系46.心肾相交的概念47.肺与脾之间的关系48.肺与肾之间的关系49.肝与脾之间的关系50.肝与肾之间的关系51.脾与肾之间的关系52.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53.脾与胃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2.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3.人体之精的功能4.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的概念5.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6.人体之气的生成7.气的运动、运动形式及其对生命活动的意义8.脏腑之气的升降运动规律9.人体之气化的概念、形式及其与气机的关系10.人体之气的主要生理功能11.元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12.宗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13.营气和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14.营气和卫气的区别和联系15.血的基本概念16.血的生成及其有关的脏腑功能17.血液的循行及其相关的脏腑功能18.血的功能19.津液的基本概念,津与液的区别20.与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各自相关的脏腑功能21.津液的功能22.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23.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24.精血同源、津血同源与汗血同源的涵义25.“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意义26.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经络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大致构成3.经别、别络、孙络、浮络、经筋、皮部的概念4.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命名原则5.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属络关系和流注次序6.十二经脉循行中联络的脏腑和主要交接点7.奇经八脉的概念和作用8.督任冲带四脉的循行、功能及其异同9.经络的生理功能10.经络理论在阐释病理变化方面的应用第五章体质1.体质的基本概念2.体质的构成3.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4.体质学说在阐释发病及病理方面的应用第六章病因1.病因与病因学说的基本概念2.中医学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辨症求因)3.六气与六淫的概念,六气变六淫的条件4.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5.风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风为百病之长6.寒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伤寒与中寒的区别7.湿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8.燥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温燥与凉燥的不同9.火热之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火与热的区别10.暑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暑邪的季节性11.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传染途径12.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13.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14.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5.过劳与过逸的概念和主要内容16.饮食失宜的主要内容17.痰饮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机理18.痰饮的致病特点19.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机理20.瘀血的致病特点21.瘀血病证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第七章发病1.正气与邪气的基本概念2.发病的基本原理3.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4.卒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的机理第八章病机1.病机的概念、分类2.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关系3.虚实、虚实错杂、虚实真假的病机特点4.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5.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6.阴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及其发展趋势7.阴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及其发展趋势8.阴阳互损的病机及其表现的证候9.阴阳格拒的病机及其表现的证候10.亡阴与亡阳的机理及其关系11.邪正盛衰与阴阳失调的关系12.精虚与精瘀的病机及主要表现13.气虚的概念和形成原因14.气机失调的概念及主要表现15.气滞的原因和主要表现16.气逆与气陷的原因和多发脏腑17.气闭与气脱的原因与表现18.血虚的概念和形成原因19.血瘀的概念及病机,与瘀血的区别20.出血的概念及病机21.伤津与脱液的区别22.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及有关的脏腑功能2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的几种主要表现24.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之间的区别25.内生五邪的概念26.内风的病机主要有哪几种?27.火热内生的病机主要有几种?第九章防治原则1.预防的基本原则2.养生的意义及其与预防的关系3.治则与治法的概念及区别4.治病求本的概念5.标本的涵义,标本治法的应用6.正治与反治的概念、内容和异同7.扶正祛邪的基本概念和临床应用8.调整阴阳的概念及其基本方法9.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概念。
近5年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6—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土爱稼穑2,阴病治阳3.审证求因4.湿性黏滞5.塞因塞用论述题(5题,每题8分,共40 分)1.营气与卫气有何异同,营卫失和的临床表现2.水湿痰饮的区别与联系3.何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其特点与其意义如何?4.外燥与内燥的异同5.脾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联系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律不给分。
、名词解释1.肝主疏泄2.肺主治节3.循经取穴4. 内生五邪5.塞因塞用6.阴病治阳7.精血同源8. 心肾不交二、简答题1. 脾胃的关系。
2. 饮的分类。
3. 药邪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4.风邪致病的特点。
5.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认识。
6. 三焦的认识。
7.脏腑之别。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论述题: .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
7.试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有何异同?8.试述湿邪致病特点,及与外湿有何异同?9.谈谈对益火补土法的认识及临床中的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1.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2.从病机转化角度说明寒证转化为热证的转变形式?3.虚实的病机机制?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1、阴阳转化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五行胜复?并论述其规律。
3、气的运动和气化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是什么?
4、什么是“津血同源”,论述其临床指导意义。
5、肝主疏泄的内容是什么?论述其对脾胃功能的影响。
6、什么是肺主治节?其内容包括哪些?
7、参与消化的脏腑有哪些?各在其中的功能是什么?
8、为什么说脾胃为中枢?
9、论述何为“肾主二便”
10、什么是反治?有哪些治法,举例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科室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2.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A.鼻B.耳C.口D.目3.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 )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B )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气虚质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D )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 )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8.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C )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9、下列关于藏象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脏,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B.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属人体整体生命机能的体现,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C.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三焦、女子胞、子宫D.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沟通联系成有机整体10、肝的生理特性是( C )。
A.主疏泄,调畅气机B.主藏血,调节血量C.肝为刚脏,肝气升发D.主血海而调冲任11、肝主藏血不包括( D )。
A.濡养肝及形体官窍B.为经血生成之源C.化生和濡养肝气D.化生和濡养神12、肾开窍于( D )A.齿B.耳C.二阴D.耳及二阴13、急躁易怒主要与下列哪项功能失调有关?( D )A.神不守舍B.髓海空虚C.肝血不足D.肝升太过14、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 C )A.胸腹部B.肌肤体表部位C.关节和骨骼D.四肢末端15、奇经八脉中,联络全身阴阳的经络的是( D )。
A.冲脉B.任脉C.阴、阳跷脉D.阴、阳维脉16、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面部相交于( B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1--2019年考博真题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解 4分 8个总32分
罢极之本、阴病治阳、脾主升清、五行制化、
乙葵(没有草头,原字打不出)同源、用热远热、上焦如雾、十二皮部、
二、单选题2分 10个 20分
1、行于腹部的经脉
2、入耳的经脉
3、肝经,经胁部
4、气化:汗血的生成
5、心主血脉,表现于舌,面---与睡眠关系?
6、阴阳互根
7、木火刑金,属于五行相侮?
8、9、10没能能记下
三、论述8分 6个共48分
1、以虚实论阴阳失调
2、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别与联系
3、阴阳偏衰的区别,联系
4、阴阳互根解释
5、十二经脉在四肢,头面,躯干的分布
6、脏腑之别解释及临床意义。
第1页共1页。
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2005年1请结合阴阳学说得观点,谈一下您对唐王冰注解《素问。
至真要大论》时所提出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得认识。
2请简述气得主要来源。
3《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您得认识、4请用简单得表格,说明十二经脉得名称、分类、简要循行部位。
5请简述疠气形成与疫病流行得原因。
6何谓五行得相生与相克?五行得生克制化对事物有何作用?7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得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8何谓“辨证求因”?辨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指导意义?9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得作用?10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2006年1《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得形成有何贡献?2何谓七情?简述七情致病得特点就是什么?3试述十二经脉得走向交接规律与在四肢得分布规律、4试分析脑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得地位及其意义、5试述内生“五邪”学说得主要内容。
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请据此简述您对三因制宜基本治则得认识。
7《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请阐释其含义,并说明其临床指导意义、8《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请结合五行学说,谈谈您得认识、9请简述气得生成与脏腑得关系。
10请谈谈您对肾藏精得认识。
2007年1试述阴阳自与得含义及其意义。
2“肺与秋气相通应”有何临床意义。
3请阐述痰饮致病得特点。
4试从整体观念得角度论述中医学得形神统一观。
5如何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6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脑”得地位及其意义就是什么?7试述标本得内涵及治标与治本得缓急取舍?举例说明。
8张介宾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能用精气分阴阳来解释实寒、实热、虚寒、虚热等寒热性病证不?解释这些寒热性病证得“阴阳”所指各就是什么?简述之。
9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得概念及其之间得逻辑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哪项?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经络学说d) 全部都是答案:d) 全部都是2.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是:a) 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所引起的b) 阴阳是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c) 阴阳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阴或阳d) 全部都是答案:d) 全部都是3.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以下哪项不属于五行?a) 木b) 火c) 土d) 铁答案:d) 铁4.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下列哪项不符合经络学说的观点?a)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通道b) 经络可以调节气血流动c) 经络可以影响器官功能d) 经络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答案:d) 经络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中5. 中医的四诊法包括以下哪项?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e) 全部都是答案:e) 全部都是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阴阳学说。
答案: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阴阳是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如天和地、日和夜、上和下等。
阴阳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阴或阳。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都是由阴阳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2. 请简要介绍中医基本理论中的五行学说。
答案: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生不息。
每一种五行代表着一种属性和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脏腑、经络、病理等内容。
五行学说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
3. 请简要介绍中医基本理论中的经络学说。
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通道,通过气血的运行调节身体机能。
经络可以调节气血流动,保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中医认为,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刺激经络可以改善病理状况。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靠哪两大系统的相互协调?A. 气血系统B. 脏腑系统C. 经络系统D. 骨肉系统答案:B2. 以下哪项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 阴阳学说C. 病因学说D. 药物治疗答案:A3. 中医学中的“精”指的是什么?A. 精神B. 精液C. 精微物质D. 精神和精微物质答案:D4. 中医学认为,以下哪种因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A. 饮食不当B. 情绪波动C. 外感六淫D. 体质虚弱答案:C5. 以下哪个是中医学中的“五行”?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湿D. 金、木、水、火、寒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靠______和______两大系统的相互协调。
答案:脏腑系统、经络系统7.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8. 中医学中的“精”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先天之精、后天之精9. 中医学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外感六淫10. 中医学中的“五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木、水、火、土三、判断题11.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答案:正确12. 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注重养生保健。
()答案:正确13. 中医学中的“精”是指精神活动。
()答案:错误14.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体质虚弱有关。
()答案:正确15. 中医学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答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辨证论治则强调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因时因地制定治疗方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试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论述题:
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3.虚实的病机机制?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7.试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有何异同?
8.试述湿邪致病特点,及与外湿有何异同?
9.谈谈对益火补土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
2.从病机转化角度说明寒证转化为热证的转变形式?
(完整版)历年中医药大学博士考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中内及西内考博真题(2000-2010)2000年中医内科1.请阐述水肿、淋证、癃闭、关格的临床特点及联系。
(10分)2.请论述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
(10 分)3.胸痹的发病基础和病理因素是什么?其病理特点如何?怎样辨别阴寒证、痰浊证、气滞证、血瘀证的不同?各证型治疗要点是什么?(10分)4.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10分)5.试述“真中”“类中”的源流考略?(10分)6.痰饮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其治则如何?为什么?(10分)7.消渴病(糖尿病)临床常见哪些急慢性并发症?请写出消渴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只写分型)、治法、方剂。
(10分)8.如何理解《血证论》提出的治血四法?(10分)9.调补脾肾为何是治疗虚劳的关键?请论述之。
(10分)10.通窍活血汤方义如何?你在临床应用如何体会?(10分)西内内科一、名词解释:Ⅰ型、Ⅱ型呼吸衰竭,卓-艾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肾病综合症,Graves病,高血压危象。
二、试述肺气肿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措施。
三、试述PSVT的ECG 表现及临床表现。
四、试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五、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及原因。
六、试述DM的诊断标准。
七、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001年中医内科1.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看法。
2.中风病(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3.“开鬼门、洁净府”结合心血管(心衰)的应用。
4.胃痞、胃胀、痞满的鉴别诊断。
5.试述扶正治疗肿瘤(祛邪需要扶正,邪去正自安)6.肝癌、积症的治疗方法,在何时用何法?7.石棉在《内经》的论述及其治法(3个)8.试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9.试述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10.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能治疗心系的那些疾病?西医内科1.慢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3.白血病前期多发MDX 的分类标准。
4.再障的鉴别诊断。
5.癫痫及其处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简答题(10*10分=100分)
1形神一体整体观,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2宗气的生理功能
3血的生成与哪些因素有关,津血同源
4解释心其华在面
5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6体质学说如何指导治疗
7如何理解风行善动而数变
8正邪如何影响发原则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试卷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试卷在中医理论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人体生理功能?在中医治疗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药物配伍原则?请简述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应用。
答案:五行学说主要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生克制化等。
临床应用中,医生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补母或泻子;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泻心火或滋肾水等。
答案:“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当人体适应能力不足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
而“疠气”则是各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多由口鼻而入,且易导致流行病的发生。
请论述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藏象学说主要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特点、相互关系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意义在于指导诊断和治疗,根据不同脏腑的功能特点及相互关系,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证候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是一门必修课程,也是许多中医学子考博的重要科目。
本文将介绍一份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考博真题试卷,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考博的难度和题型。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考博真题试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其中,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总分为140分。
单选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证候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下列哪一项不是八纲辨证的分类?A.寒B.热C.表D.里E.虚答案选C.表。
多选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对病因病机、证候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考察。
例如,下列哪些选项是导致内伤发热的原因?A.气滞B.血瘀C.痰饮D.食积E.湿热答案选ABCD。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
二、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相乘关系的有:肝火犯胃……
2.血淤常因:气虚气滞血热血寒血虚……
3.津停导致:气虚气滞血虚血淤血燥……
4.人的气的来源:水谷之气,营气,清气,精气,卫气
5.属于逆治的:虚则补之……
6.肾中精气充足的标志:齿骨发
7.入耳的经脉:三小胆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清之府——胆;
2.孤府——三焦;
3.常血虚脏腑为主——心肝;
4.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因时制宜;
5.气逆常见于——肝胃肺
6.阴阳转化的理论基础——阴阳互根
7.阴病治阳——
8.啥啥是什么关系:相乘、相侮、相生相克……
9.通行元气与水液的通道——三焦
10.吐下定无完气——津能载气
11.体阴而用阳的脏——肝
12.冲脉并行的经脉——足太阴肾经
13.距离正中线最近的经脉
14.津分布的部位——肌肉、皮肤、孔窍
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土爰稼穑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阴病治阳
3.审证求因
4.湿性黏滞
5.塞因塞用
三、论述题(5题,每题8分,共40分)
1.营气与卫气有何异同,营卫失和的临床表现
2.水湿痰饮的区别与联系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考博试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湖北中医药大学
第1页 1页
2019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问答题 1.气机概念,以脏腑气机规律为着力点分析气化作用? 2.神的概念,从生理和病理角度分析脏腑与神的关系? 3.痰分有形之谈和无形之谈,如何甄别?试述其致病特点。 4.五行概念,五行各自特性,依据《尚书.范洪》说明引申义 5.肾的生理特点,肾主藏精的生理作用和对养生的指导作用? 6.肺的生理特点,从其生理特点分析肺的生理功能 7.辨证论治概念,辨证论治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其精神实质是什么?区别于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 谈谈辨证论治的应用价值 8.体质在疾病传变中的作用如何?其一般规律如何?请根据体质特征简述在针药运用中的宜忌。 9.经别和别络如何区别?各自的生理功能如何? 10.如何运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病理状态?
第1页 共1页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试卷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试卷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阴阳学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阴阳学说是一种研究物质变化的理论 B. 阴阳学说是一种研究精神文化现象的理论 C. 阴阳学说是一种研究心理现象的理论 D. 阴阳学说是一种研究病理生理的理论 E. 阴阳学说是一种研究脏腑经络的理论正确答案是:D. 阴阳学说是一种研究病理生理的理论。
2、“肾为先天之本”是因为肾的生理功能 A. 主藏精 B. 主藏魄 C. 主藏智 D. 主藏意 E. 主藏志正确答案是:A. 主藏精3、能够反映心主血脉的脉象为 A. 切脉浮取触指跳动的脉象 B. 切脉沉取跳动的脉象 C. 左寸脉的脉象 D. 右尺脉的脉象 E. 右寸脉的脉象正确答案是:C. 左寸脉的脉象4、下列哪一项不是卫气生成和运行的道路 A. 胃经脉 B. 膀胱经脉C. 督脉D. 冲脉E. 带脉正确答案是:B. 膀胱经脉5、下列哪一项不是“六气”的组成 A. 风 B. 寒 C. 暑 D. 湿 E. 燥正确答案是:C. 暑6、下列哪一项不是“七情”的组成 A. 喜 B. 怒 C. 忧 D. 思 E. 悲正确答案是:C. 忧7、关于五行相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水乘火,即水反克火 B. 火乘土,即火反克土 C. 土乘水,即土反克水 D. 金乘木,即金反克木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是:C. 土乘水,即土反克水8、下列哪一项不是“五液”的组成 A. 汗 B. 泪 C. 涕 D. 涎 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是:E. 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的功能与__、、等有密切关系。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则、。
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发生障碍,则会出现__和__。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对__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有重要意义。
心的血脉属心而会于肺,与__相表里。
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心主血脉而行血,与__相表里。
心、肺同居上焦而为__之脏。
心主血脉的功能与__、、等有密切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
2005年
1请结合阴阳学说得观点,谈一下您对唐王冰注解《素问。
至真要大论》时所提出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得认识。
2请简述气得主要来源。
3《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您得认识、
4请用简单得表格,说明十二经脉得名称、分类、简要循行部位。
5请简述疠气形成与疫病流行得原因。
6何谓五行得相生与相克?五行得生克制化对事物有何作用?
7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得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8何谓“辨证求因”?辨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指导意义?
9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得作用?
10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
2006年
1《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得形成有何贡献?
2何谓七情?简述七情致病得特点就是什么?
3试述十二经脉得走向交接规律与在四肢得分布规律、
4试分析脑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得地位及其意义、
5试述内生“五邪”学说得主要内容。
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请据此简述您对三因制宜基本治则得认识。
7《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请阐释其含义,并说明其临床指导意义、
8《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请结合五行学说,谈谈您得认识、
9请简述气得生成与脏腑得关系。
10请谈谈您对肾藏精得认识。
2007年
1试述阴阳自与得含义及其意义。
2“肺与秋气相通应”有何临床意义。
3请阐述痰饮致病得特点。
4试从整体观念得角度论述中医学得形神统一观。
5如何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6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脑”得地位及其意义就是什么?
7试述标本得内涵及治标与治本得缓急取舍?举例说明。
8张介宾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能用精气分阴阳来解释实寒、实热、虚寒、虚热等寒热性病证不?解释这些寒热性病证得“阴阳”所指各就是什么?简述之。
9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得概念及其之间得逻辑关系。
10阴虚与津液不足有何区别与联系?试述之。
2008年
1如何理解“阴阳自与者必自愈”。
2试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得生理病理学意义。
3谈谈您对反治法得理解。
4卫生部长陈竺最近指出,中医得整体观。
辨证论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有望对新实际得医学模式转变带来深远影响。
试述中医学得整体观念对新医学模式得形成有何重要意义、
5脏象学说得主要内容就是什么?
6痰饮致病得特点就是什么?
7火邪、热邪、暑邪得性质与致病特点有何异同?
8瘀血得成因有哪些?试述之、
9试述金元四大家中滋阴派得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思想基础。
10试述肺与大肠得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2009
1.病、证、症得概念及其关系
2.阴阳交感与互藏
3.五脏与脑得关系
4.奇经八脉得关系
5.七情与内脏精气得关系
6.何谓五行得生克乘侮关系?请联系五脏论述
7.临床上如何应用因时制宜指导临床?为什么要因时制宜
8.论述治未病在临床治疗上得应用
9.中医如何运用体质进行临床辩证论治
10、请论述中医内生五邪理论
2010年
1.蔵象学说
2.痰饮致病得特点
3.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得概念及其相互之间得关系
4.肝阳上亢与肝火上炎得区别
5.阴虚与津液不足得区别
6.脑得功能作用
7.阴盛格阳阳盛格阴得含义及区别
8.阴阳自与得含义
9.合病并病
10、中基与文献得关系
2011
1.十二经脉得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2012
1、“形神一体观”就是中医学得重要观点,从整体观角度加以论述?
2、中医脏象学说得特点?
3、五行理论在治则、治法方面有何应用?
4、肾阴、肾阳在五脏学说中得地位与作用?
5、中医对天人关系得认识?
6、《阴阳应象大论》中因势利导得治疗思想?
7、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8、何为徐发、继发、复发?并结合临床谈谈各自得特点?
9、中医关于情志致病得认识对当代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10、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就是如何理解得?
2013
1.试从阴阳学说基本内容谈谈对“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也”得理解(阴阳互根互用得关系)
2.谈谈“味、精、气、形、化”得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
3.神得含义,神得生成与那些因素有关。
4.试解释咳病“皆聚于胃,关于肺"在发病当中得意义。
5.中医脏象学说得内容
6.奇经八脉得含义及生理功能
7.“治未病”思想得内容及临床指导意义
8.淤血与血於得区别。
淤血得致病特点
9.《素问》:“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结合临床谈谈对三因制宜治则得应
用。
10.七情致病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
2014
1、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与意义
2、经脉与络脉得区别与联系ﻫ3.何为合病?何为并病?两者区别与联系ﻫ4、五行相克规律得治则与治法?举例说明
5。
何为体质学说?对中医学指导意义
6。
辨证与辨病得区别与联系ﻫ7。
肾阴虚导致闭经与崩漏得机理
8、何为气机与气化?联系
9.谈谈您对“三焦”得认识
10。
心与肾得生理联系
2015
1。
病证症得定义,及其之间得联系
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得应用ﻫ3.五脏与六腑得区别,生理意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4、中医神得定义,及神得产生、ﻫ5。
论述奇经八脉得定义、生理机能及共同得循行特征ﻫ6、体质学说如何指导中医辨证论治ﻫ7。
七情致病特征及临床指导意义ﻫ8.如何调节“阴阳失调”ﻫ9、论述内生五邪得定义、
10、中医治未病得内容
及其病机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