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梳理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fe1b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a.png)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它们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细胞的代谢功能。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能够指导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二、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在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由DNA分子组成。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通过基因的组合和突变,生物可以产生新的性状,进而促进进化。
三、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形成生物分类系统。
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是由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和数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生物个体从胚胎发育到成熟的过程。
生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经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等阶段。
五、生物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生物的代谢是指生物体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排泄过程。
代谢过程中需要能量的供应,能量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六、生物的调节与协调生物体内部的各个系统通过调节和协调来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生物体内部调节的主要系统。
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通过基因的传递来实现。
变异是指基因发生突变或基因重组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是进化的重要基础。
八、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关系。
生物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九、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物种的存在。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人类共同努力。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生物的调节与协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高中生物必修1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1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2317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d.png)
高中生物必修1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
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代谢、细胞的运动、细胞的分裂。
3.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与降解。
4.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的原因与意义。
5.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过程与应用。
6. 生物种群与生态环境:种群结构、种群数量的动态、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循环。
8. 动物的营养与代谢:消化与吸收、呼吸与供氧、生理解剖。
9.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花的结构与繁殖、植物的发育过程。
10.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器官和生殖方式、胚胎的发育过程。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必修一课程中常考的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和考试都非常重要。
必修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eb8f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9.png)
必修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新陈代谢、自我复制、自我修复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阶段,见识敲击分裂
–无丝分裂: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只有核分裂
遗传学
•父母遗传基因的组合方式: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优势逊育定律)
•优势与劣势基因的表达方式:显性与隐性遗传
•基因组和基因型的概念:基因组包括所有基因,基因型是对个体基因的组合;
•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男性为XY染色体,女性为XX染色体,由父亲决定胎
儿性别
进化论
•进化的原理: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进化树:通过对不同物种基因组的比较,可以推断它们的亲缘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化历程
•人类的进化历程:类人猿、直立人、早期人类、尼安德特人、智人
分子生物学
•DNA的结构和功能:由碱基、糖、磷酸组成,携带生物信息
•DNA复制与转录:DNA复制产生两个一样的DNA分子,转录是将DNA转
化为mRNA
•蛋白质的合成:mRNA通过翻译过程产生蛋白质
生态学
•生态环境的等级: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命圈
•生物种群的组成与特征:由同一物种组成、在同一地区生活、相互作用、能够繁殖下一代
•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这些都是必修一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92868b5af45b307e87197d1.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注: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制作方法可分为七个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擦:擦拭载玻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ac0c75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b.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 草履虫), 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 以人为例, 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 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2. 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 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 无核膜。
核仁。
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核膜。
核仁。
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 放线菌(一支蓝细线)动物, 植物, 真菌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 大肠杆菌, 根瘤菌, 霍乱杆菌, 炭疽杆菌, 葡萄球菌。
常见的蓝藻有:颤藻, 发菜, 念珠藻, 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 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 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c96f53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d.png)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一【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一】1. 细胞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基本结构在细胞膜的包裹下,细胞可以分为细胞质和细胞核两个部分。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
细胞核则包含遗传物质DNA和核仁。
1.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营养摄取、代谢物合成、能量转换、细胞分裂等重要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特殊功能,如红细胞携带氧气,肌细胞收缩等。
2. 细胞膜与细胞器2.1 细胞膜细胞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上还有许多受体,可以接收外界的信号。
2.2 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质内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如线粒体参与能量合成,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等。
3.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3.1 细胞的代谢细胞通过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消耗等过程进行代谢。
代谢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3.2 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膜上的ATP从而获得能量,进行各种生物活动和维持生命。
线粒体是主要的能量转换器。
4. 遗传与细胞分裂4.1 DNA的结构与遗传信息的保存DNA是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由核苷酸组成。
DNA的双螺旋结构通过碱基配对的规则来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复制和传递。
4.2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5.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5.1 生物进化的概念与细胞进化理论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类和特征随时间而改变的过程。
细胞进化理论认为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有机体。
5.2 物种形成的机制物种形成是指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由原种分化出新物种的过程。
包括隔离、突变、适应等等。
以上是对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的归纳概述。
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点,可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学和探索生物界的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中能够喜欢并且取得好成绩。
高一必修一生物完整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完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1606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2.png)
高一必修一生物完整知识点生物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科学学科之一,也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一必修一生物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点,包括生物基础概念、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的营养与呼吸、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基因与遗传以及生物的进化等内容。
下面将依次为大家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生物基础概念1.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能够进行代谢、反应、生长与繁殖的有机体。
2.生物分类:生物可以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界和古菌界等。
每个界都包含了若干类群,如植物界包括了被子植物、蕨类植物等。
3.生物的组成:生物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生物的层级:生物可以按照一定的层级进行组织,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和个体等层次。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的基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和细胞液等。
3.细胞核: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特有结构,包含了遗传物质DNA。
4.细胞器: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5.细胞的功能:细胞的主要功能有营养摄取、代谢作用、分裂与繁殖等。
三、生物的营养与呼吸1.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2.呼吸作用: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营养的类型:生物的营养可以分为光合营养和异养,光合营养指的是通过光合作用自行合成有机物质的营养方式,异养指的是无法自行合成有机物质,需要通过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获得能量。
4.营养物质的循环:生物体中的营养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和循环,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有性生殖:通过两个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具有遗传基因的后代。
2.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与父代完全一样,没有遗传基因的变异。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4372af83c4bb4cf6ecd18f.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c4de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3.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1. 生物的科学方法•生物的特点•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生物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2.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层次结构与功能•生物体内的物质组成与代谢•外界环境与生物生活的关系3.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的意义•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脊椎动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分类4.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变异和进化5. 生物体内物质的吸收与运输•植物的物质吸收与运输•动物的物质吸收与运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植物的营养物质运输6. 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与调节•植物对光、水、温度等的感知与调节•动物对光、水、温度等的感知与调节•动物的神经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生物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7. 生物的繁殖与发育•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动物的繁殖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与发育•生物对外界环境的繁殖与发育的适应8. 生物的进化•进化论的形成与发展•进化的基本过程•进化的证据•物种的形成与灭绝•进化与自然选择的关系9. 生物技术基础•生物技术的概念与意义•DNA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微生物的应用•植物的应用•动物的应用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整理。
深入学习这些内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对生物学有更全面的了解。
希望这份整理能够对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28ed2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3.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起源、生命活动过程与规律以及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科学。
高中生物必修一包括:细胞和遗传基础、分子与遗传、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胞和遗传基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有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的外部被细胞膜包裹,细胞内部包含着许多的细胞器。
其中比较重要的细胞器有:核、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殖、自我修复等过程。
细胞的能量来源是ATP,这是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获得的。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两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产生特定的蛋白质,最终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都会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人类的染色体由46条染色体组成,其中XX为女性,XY为男性。
二、分子与遗传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系中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学科。
其中最重要的分子是DNA和RNA。
DNA分子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分子内部是由四种碱基A、T、C、G(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进行配对的。
RNA分子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单链结构,其中U(尿嘧啶)替代了DNA中的T。
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重要的携带作用。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完成的。
DNA复制能够在细胞分裂前完成基因信息的传递;转录过程是将DNA信息转写成RNA信息;翻译过程则将RNA信息翻译成蛋白质信息。
这三个过程相互协作,完成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三、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运用生物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繁殖、培育、检测、改造和利用等活动的综合性学科。
其中最重要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克隆技术等。
基因工程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对生物体进行基因修复、改造等处理,达到人为干预生物体基因组的目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90bb8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d.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机盐(1)存在形式:离子(2)作用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糖类1、元素组成:由C、H、O3种元素组成。
2、分类概念种类分布主要功能单糖不能水解的糖核糖动植物细胞组成核酸的物质脱氧核糖葡萄糖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二糖水解后能够生成二分子单糖的糖蔗糖植物细胞麦芽糖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个单糖分子的糖淀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1半乳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糖原→葡萄糖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51da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b.png)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500字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器官的功能:线粒体(供能)、内质网(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修饰和分泌蛋白质)、溶酶体(分解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
3. 分子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吞噬作用。
4.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5. 中心体的作用。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子代与父代的关系: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规律、佐尔基法则。
2. 遗传因素: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
3. 遗传方式:显性遗传、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多基因遗传。
4.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5.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
三、进化论与生物分类1.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态分布、同源结构、胚胎发育。
2. 生物的分类:种、属、目、纲、门、界、域。
3. 四大类: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4.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四、生物生态系统1. 环境与生态:生态因子、生态位、群落、生态系统。
2. 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能量金字塔。
3. 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
4. 人类与环境:生态环境破坏、环境保护。
五、人体健康与生殖1. 生命周期:生殖、生长、发育、老化。
2. 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抗体、疫苗。
3. 避孕与生殖: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避孕方法。
4. 常见人体疾病:感冒、流感、癌症、心脏病、糖尿病。
六、植物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根、茎、叶、花、果。
2.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3. 植物的激素:植物生长素、植物赤霉素、植物生长调节素。
七、微生物与人类生活1.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植物。
2. 微生物的功利价值:食品工业、农业、生物治疗。
八、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RNA、蛋白质。
2. 基因突变: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
3. 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9512285a8102d277a22f0a.png)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61db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f.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大型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细胞骨架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双层磷脂膜、蛋白质通道、选择性渗透、细胞识别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核膜、核孔、染色质、基因表达和遗传转录与翻译二、遗传与进化1.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生物分类体系、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发展2.国际命名法和分类法:属、种、变种、变种、亚种3.生物进化: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适应性放大、进化速度和影响因素4.遗传学基本概念: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的性状决定、基因相互作用、性状的遗传规律5.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突变、基因表达调控6.遗传的分子技术应用:基因工程、拷贝DNA技术、PCR技术等三、生物种群与环境1.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生态因子、生态位、生态系统、生态圈等2.群落和生态系统:群落的组成和分类、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生物种群:个体增长、数量动态、密度和分布、种群与环境关系4.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环境污染与治理四、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基本概念:DNA重组技术、重组DNA的构建、基因复制和表达技术2.基因克隆:细菌载体、重组DNA的构建和主要步骤、基因克隆的应用3.转基因技术:基因转移和表达、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风险、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4.细胞工程:细胞培养技术、克隆体健康指数的产生、细胞工程的应用五、人体健康与生活1.四大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类2.食物与消化:食物消化和吸收过程、胃肠道的生理活动3.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系统的构成、免疫应答、免疫记忆、疫苗和免疫治疗4.常见疾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5.生殖与发育:生殖系统、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结构、生育控制、受精和胚胎发育六、生物技术实践与探究1.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科学方法:假设、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结论和报告2.生物技术实践:细胞培养、基因克隆、DNA提取等实验操作3.一些常见的生物实验:观察细胞骨架变化、观察细胞分裂、观察DNA特征等实验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每个知识点都涉及一定的内容和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了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b75ed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9.png)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走近细胞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摄食、运动、生殖等。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人体的缩手反射需要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参与。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如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艾滋病病毒(HIV)寄生在人体的T淋巴细胞中。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放置玻片标本→调焦(先粗准焦螺旋,后细准焦螺旋)。
高倍镜的使用: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
常见的原核生物有细菌(如大肠杆菌)、蓝藻(如颤藻、发菜等)。
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细胞膜、细胞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等结构。
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常见的真核生物有动物、植物、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
细胞学说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
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d5f91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a.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生物必修一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细胞结构与功能、鸟类和哺乳类的形态特征和进化等内容。
下面将对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3.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5. 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液泡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6. 细胞的生物膜和细胞的运动方式二、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分类学的概念和分类的原则2. 生物的三大域:细菌域、真菌域和核生物域3. 真核生物的进一步分类: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动物界4. 分类系统的演化历史和现代分类的方法5.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三、稳态与环境1. 稳态的概念和维持稳态的机制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其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4. 气体交换和排泄的机制5. 光周期的调节和生物节律的现象四、生物基因组与遗传性状的表现1. DNA的结构和功能2. RNA的结构和功能3.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4. 遗传物质的复制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 遗传性状的表现形式和遗传规律7. 外部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五、生物的进化与发展1. 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和证据2. 进化的方式和进化速度3. 生物进化的驱动力和机制4. 物种的形成和物种的灭绝5. 生物的概念和生物发展的过程6. 胚胎发育与进化关系的证据六、体内稳态的动态平衡1.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2. 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原理3. 高级动物的运动调节和神经系统4. 呼吸、循环和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和调节七、生物的形态与结构1. 细胞的形状和结构的关系2. 组织学基本概念和细胞与组织的关系3. 多细胞生物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4.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八、鸟类的形态特征和进化1. 鸟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2. 鸟类的外部形态和生理特征3. 鸟类的飞行和觅食方式4. 鸟类的繁殖和发育5. 鸟类的分类和生态分布九、哺乳类的形态特征和进化1. 哺乳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2. 哺乳类的外部形态和生理特征3. 哺乳类的分类和生态分布4. 哺乳类的繁殖和发育过程5. 哺乳类的行为和适应性反应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归纳,这些知识点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基础,对于理解后续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b588a543323968011c92d2.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6、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8、组成细胞的元素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水分子功能: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11、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功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e859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2.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与动物细胞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
其中,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但具有其他类似的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
动物细胞中的细胞膜是半透性的,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起到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三、生物的组织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生物体由许多细胞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器官和器官系统。
常见的生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四、生物的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和适应环境四个方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生长是生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增加,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
生殖是生物体繁衍后代的过程,有两种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适应环境是生物体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的对应调整,包括行为适应和结构适应。
五、细胞的分裂与遗传细胞的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细胞核分裂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后的进一步分裂,与有丝分裂不同的是减数分裂只有一次DNA复制,产生四个未成熟的细胞。
六、基因与遗传基因是调控生物遗传性状的分子,位于染色体上,由DNA构成。
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来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生物信息。
遗传规律有孟德尔遗传定律、显性和隐性、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七、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中遗传结构和频率的随时间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进化的推动力有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隔离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章走进细胞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柳树: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菌:细胞(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注:病毒是生物,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
创造病毒并不是创造生命。
二、高倍镜的使用1.步骤:移至视野中央(在哪往哪移)→换高倍镜→调节光圈使视野变亮(大光圈、凹面镜)→调细准焦螺旋2.计算:“一”字排列,直接除以放大倍数;“布满”排列,除以放大倍数的平方。
注:①目镜越短,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②由低倍镜到高倍镜直接转动转换器,不能动粗,不能调节镜筒。
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1.本质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3.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注:①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属于真核生物。
②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统一性: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DNA。
③病毒结构简单,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含有磷脂)。
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⑤支原体是唯一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⑥细胞壁成分:原核生物---主要是肽聚糖;真菌---主要是几丁质;植物---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4.细胞学说(P10)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5.①罗伯特.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②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活细胞③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④魏尔肖名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体现在: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差异性体现在:含量不同。
2.依据生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最基本元素:C ④基本元素:C、H、O、N3.课本P17(不论是沙漠中仙人掌,还是其它生物都一样,只考虑鲜重与干重)鲜重:O>C>H>N 最多的化合物:水干重:C>O>N>H 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4.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斐林试剂+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和麦芽糖)→砖红色沉淀条件:现配现用、等量混合、50-65℃水浴加热(2)苏丹III染液+脂肪→橘黄色;苏丹IV染液+脂肪→红色步骤:取材(浸泡:易于做切片)--切片制片(染色--洗浮色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观察检测脂肪不一定要用显微镜,但要观察到脂肪滴或脂肪颗粒必须用显微镜。
(4)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双缩脲)注:①斐林试剂(甲夜: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条件:现配现用,等量混合,50-65℃水浴加热原理:还原糖与Cu(OH)2反应。
②双缩脲试剂(A夜: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条件: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原理:蛋白质在碱性环境(NaOH)中,蛋白质与Cu2+反应。
③双缩脲试剂实质是与肽键发生反应,所以变性的蛋白质也会发生紫色反应。
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元素:CHON(S) 单位:氨基酸(20种,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2. 氨基:—NH2 羧基:—COOH 肽键:—NH—CO—氨基酸通式:结构通式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形成过程:脱水缩合:4.有关计算:(1)若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则肽键数= 脱水数= 氨基酸数- 肽链数=n-m,则由这m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a-(n-m)×18 (a为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为水分子量)。
(2)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m5.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6.蛋白质的五大功能:(1)结构蛋白:如毛发;(2)催化作用:酶;(3)运载体:血红蛋白;(4)调节作用:胰岛素(5)免疫功能:抗体注:鸡蛋煮熟: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肽键仍在,所以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鸡蛋加盐:盐析,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物理变化,可逆)。
三、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关键问题:审题,能具体则具体)1.元素:C、H、O、N、P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HR1COOHNH2 CHR2COOHH2N C+H2OHR1CONH2 CHR2COOHHN C肽键二肽3.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5.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苷酸。
6.DNA多样性的原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多样。
注:①熟记碱基AGCTU的中文名。
②注意做此类题目:先判断是DNA还是RNA,在具体答题,如右图名称:★7.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课本p27,必看)(1)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使DNA呈绿色,RNA呈红色。
(2)盐酸的作用: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②使染色质与DNA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3)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4)(区分结论与现象)实验现象: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注:①0.9%的NaCl的作用: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水解是30℃水浴加热。
③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混合使用,现配现用。
四、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注:①红糖、白糖、冰糖不是二糖,是混合物。
②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属于结构糖类,不是能源物质。
脂质脂肪C、H、O ∕储能;保温;缓冲和减压磷脂C、H、O、N、P ∕构成生物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重要成分固醇C、H、O 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注: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动植物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植物特有的储能物质:淀粉;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糖原最终能量来源:光能直接能源物质:ATP五、水和无机盐1.水存在形式:自由水(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2.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作用: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Mg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Fe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维持酸碱度和渗透压平衡。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细胞膜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实验:(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2)方法:吸水涨破法,获得纯净细胞膜方法:先吸水涨破,后离心法2.(审题)细胞膜成分:脂质、蛋白质、少量糖类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3.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4.细胞膜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①间接交流: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如激素②直接:细胞膜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③直接:通过细胞通道,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
6.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作用:支持和保护。
注:①动物细胞膜中有胆固醇,植物没有。
DNA R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主要存在细胞质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链数双链单链碱基ATCG AUCG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HIV、SARS病毒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分布主要功能单糖CHO核糖动植物组成核酸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重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植物∕麦芽糖乳糖动物多糖淀粉植物植物特有贮能物质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物动物特有贮能物质区分细胞膜功能与功能特性(审题)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桑格和尼克桑提出的。
2.细胞膜结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镶嵌、覆盖、贯穿在其中。
3.证明生物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实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方法:荧光标记法)注: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暗-亮-暗,提出生物膜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认为是静态的。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1.结构:无膜结构:核糖体、中心体。
单层膜结构: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
双层膜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具有双层膜,但不是细胞器)2.分布:动植物共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液泡和叶绿体(细胞壁)。
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中心体(低等植物也含有)。
真核原核共有:核糖体。
3.成分:含有核酸:线粒体(有DNA、RNA)、叶绿体(有DNA、RNA)、核糖体(只有RNA)。
含有色素:叶绿体、液泡。
4.功能:(1)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3)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4)高尔基体(动植物不一样):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5)液泡:内有细胞液,调节植物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
(6)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存于动物和低等植物)5.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二、实验: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观察叶绿体:藓类叶片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不用染色,直接用显微镜观察2.观察线粒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活性染色剂,使细胞保持活性)在显微镜下现象:线粒体呈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三、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胰岛素,呼吸酶是胞内蛋白)1.过程:注意:1.审题:经过的、有关的、细胞器、细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