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人教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典例3
某炼钢厂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3000t,试计算: (1)该3000t生铁中含纯铁多少吨? (2)该炼钢厂每天需含Fe2O3质量分数为85%的赤铁矿石 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典例3
解:(1)生铁中含纯铁:3000t×(1-5%)=2850t
(2)设需含Fe2O3质量分数为85%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3)不纯物质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
。
(4)杂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1-纯度)。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计算的一般步骤
(1)将含有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2)将纯净物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将计算得到的纯净物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进行含杂质物质的计算时,要看清题中所给的质量分数是杂质的质 量分数还是纯物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时一般都假定杂质不发生反应。
新知探究
典例1 写出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① 赤 铁 矿 __F_e_2_O_3_ , ② 磁 铁 矿 ___F_e_3_O_4___ , ③ 菱 铁 矿 ___F_e_C_O__3 ____,④铝土矿_A__l2_O_3______。其中主要成分 是氧化物的是①_②__④_________(填序号)。
(1)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2)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尾气 燃烧并产生蓝色火焰
(1)硬质玻璃管中:Fe2O3+3CO 高温 2Fe+3CO2
化学方程 式
(2)试管中:Ca(OH)2+CO2
CaCO3↓+H2O
(3)酒精灯处: 2CO+O2 点燃 2CO2
实验结论
氧化铁在高温下被一氧化碳还原成单质铁,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件

解:设需要含Fe 2O 380%的赤铁矿质量为x。
高温
Fe2O3+3CO
2Fe+3CO2
1-3%)
160 112
=
2
240
x×80% t×(1-3%)
解得: x=3880 t
答: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3 880t。
29
THANK YOU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 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21
解法二:
设: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 炼出含铁96%的生铁质量为x。
Fe2O3 ~ 2Fe
160
112
1000 t×80% 96%·x
22
160 1000 t×80%
=
112 96%·x
解得: x=583 t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资料一】 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亿 吨计的金属。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据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
32
【资料二】 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 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33
思考讨论: 1.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发展意味着什么? 2.金属腐蚀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金属资源短缺和金属的腐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 因此,保护金属资源也就成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银
0.000 01
金
0.000 000 5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3
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
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
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说课稿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中的课题 3。
金属资源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开发和利用金属资源的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常见金属矿石、铁的冶炼原理、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方面。
这些知识不仅是对前面金属性质等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为后续学习化学与社会发展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金属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相关知识,学生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的金属矿石,知道炼铁的原理和方法。
(2)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认识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炼铁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金属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铁的冶炼原理。
(2)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
(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2、教学难点(1)对炼铁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探究。
(2)探究金属锈蚀条件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重点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解:设用3 000 t这种矿石,可炼出生铁的质量
为 x。
3 000 t 赤铁矿中含 Fe2O3 的质量为 : 3 000t× 90%=2 700 t,炼出的生铁中含单质铁的质量为x× (1-4%)=x×96%。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160 2 700 t 111620=x2×79060%t
[典例2]下列铁制品在使用和保存时的注意事 项,不.正.确.的是( )
A.避免长期接触潮湿的空气 B.用铁制品盛装食醋 C.应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 D.为防止机床生锈,在表面涂油 思路点拨: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应根据金属容 易与空气中的哪些成分作用,从而作出相应的使用 保养和防锈措施。 答案:B
有关工业炼铁的计算 工业炼铁的原料和炼得的铁一般都含有杂质, 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都需要考虑杂质问题。换算 方法: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 质量分数。 [典例1]某赤铁矿含 Fe2O3 90%,用 3 000 t 这种 矿石可炼出含杂质 4%的生铁多少吨? 思路点拨:原料和产物都含有杂质,在计算生 铁产量时需要转化为纯物质。__氧__化__铁__的__反__应__。
4.铁的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水___ 、 _氧__气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保护金属资源的有 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腐蚀;金__属__的__回__收__利__用__;有计 划、合理地开采矿物,禁止乱采矿。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知道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 3.知道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4.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知道回收金属 的重要性。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有 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__化__合__物__形式存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金属资源的开采与利用现状。
3.了解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和重要性。
4.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重点1.金属资源的分类和利用现状。
2.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金属资源的非可再生特性。
2.学生认识到金属资源的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什么是金属资源,并简要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
金属资源的分类(15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金属资源的分类:常见的金属资源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贵金属等。
2.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阅读并总结各类金属资源的特点,并在板书上进行归纳总结。
3.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相关例子,并展示给全班。
金属资源的利用现状(20分钟)1.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金属资源的开采与利用现状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了解目前金属资源的需求与消耗情况。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给材料和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整理不同金属资源的开采、利用量以及利用方式。
3.学生小组展示自己整理的资料,让全班了解不同金属资源的现状,并进行讨论,思考资源利用是否合理。
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和重要性(25分钟)1.老师讲解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包括回收利用、节约使用和替代技术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不同的保护方法进行讨论,总结各种方法并展示给全班。
3.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个人思考,讨论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拓展与总结(10分钟)1.老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金属资源保护的思考和观点。
3.老师进行总结,强调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金属资源的分类、利用现状、保护方法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优秀教学案例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会开始讲授新知识。首先,我会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的还原性、氧化性等。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让学生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接着,我会讲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如还原法、电解法等,并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冶炼过程。然后,我会介绍金属的腐蚀原因,如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等,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腐蚀过程。最后,我会讲解金属的防护方法,如阴极保护、涂层保护等,并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例如,问学生:“你们认为如何防止金属腐蚀?能否设计一个金属防护方案?”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护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会创设一些与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相关的情景。例如,通过展示一些腐蚀严重的金属设备和建筑物,让学生感受到金属腐蚀带来的损失和环境影响。或者通过展示一些金属资源匮乏的新闻报道,让学生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此外,我还会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金属制品的腐蚀与防护,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如设计金属防护方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实践活动:设计一些与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如制作金属防护装置,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资源的特点、种类和用途;2.理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掌握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方法;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观念。
二、教学重点1.金属资源的种类和用途;2.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3.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1. 金属资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金属资源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常见的金属资源,如铁、铜、锌等。
2.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影响•探讨金属资源的利用方式,如矿石的提取、冶炼和加工;•分析金属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体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
3. 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介绍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探究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如合理利用、节约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引导学生探讨金属资源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 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如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分析金属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资源节约的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入相关的例子或图片,激发学生对金属资源的兴趣,引发思考。
2. 了解金属资源的特点和种类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金属资源。
3. 探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4. 掌握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并引导学生思考可行的保护措施。
5. 了解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视频观看,引导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调研,深入了解某种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并撰写调研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与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习惯。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果。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金属冶炼、提纯等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分配任务,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4.反思与评价提高自我认知:本案例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知识的理解程度,并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教学策略全面多样:本案例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金属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3.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成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金属的化学性质、冶炼提炼方法及其原理、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等。
2.强调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实验、讨论等,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2.学生能够提出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
3.学生能够关注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案例分析:分析金属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保护措施。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金属资源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冶炼、提炼方法及其原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制品,如锅具、电子设备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精品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化学的第八单元课题3,主要内容是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材通过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方法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和如何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金属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金属的冶炼方法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冶炼方法。
2.掌握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冶炼方法。
2.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2.实验试剂:铁、铜、锌等金属及其化合物。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金属的化学反应,引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冶炼方法,让学生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和冶炼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化学反应,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难点:
1. 金属冶炼的化学反应原理
2. 金属资源保护的实施策略
解决办法:
1. 对于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金属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应用。
2. 对于金属的冶炼方法及其原理,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同冶炼方法的原理和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及其原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金属的冶炼方法的应用。
5. 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6. 安全与环保: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其在实验操作和实际生活中能够遵循安全规范,关注环境保护。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 金属的冶炼方法及其原理
3. 对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实际意义,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讨论,让学生理解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4. 对于金属冶炼的化学反应原理,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冶炼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化学反应原理。
5. 对于金属资源保护的实施策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小组实验,如金属防护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小组合作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金属防护措施:表面处理(如镀层、涂层)、阴极保护、合金化等。
4.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合理开采、选矿、冶炼,提高金属利用率,减少腐蚀损失。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金属腐蚀防护的经验和方法。
3.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成果,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2.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果,发现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通过反思与评价,使学生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本节课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金属腐蚀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腐蚀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环节,我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此外,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小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和实验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金属腐蚀现象,引发学生对金属腐蚀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金属腐蚀原因: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金属腐蚀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与金属腐蚀相关的问题,如“如何防止金属腐蚀?”“金属腐蚀的原理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2.分层次提问: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3.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金属腐蚀与环境保护有何关系?”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金属腐蚀与防护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金属腐蚀原因、防腐蚀方法等方面,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腐蚀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共35张PPT)

高温
Fe2O3+3CO === 2Fe+3CO2
。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澄__清__的__石__灰水变浑浊 。
(4)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或没有用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等)
。
3.右下图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 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当红棕色粉末已转变成黑色后,停止加热,再通入一会 儿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防止铁被氧化。
2.工业炼铁: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⑴原理: 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跟O2反应生成CO,
CO作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把铁矿石中 的铁还原出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Fe2O3+3CO===2Fe+3CO2 CO是还原剂; Fe2O3是氧化剂
⑴每年大量开采(数以亿吨计)
保护金属资源的原因: ⑵每年大量的金属被腐蚀(相 当于年产量的20%~40%)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每 年全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钢铁 约 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如何防锈?
用橡皮塞 塞紧管口
铁的生锈过程
植物油
请思考:
哪种条件下,铁最 易生锈?为什么?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 ) 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 图8-18 常见的矿石
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 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图8-18 常见的矿石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Al!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对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兴趣;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意义和应用;
-介绍金属腐蚀的原理及防护措施;
-阐述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2.教学方法:
-结合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腐蚀原理;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品质,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金属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善于发现问题,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此外,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还需关注学习困难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金属加工企业,了解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际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创设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7.注重情感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途径,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问题,激发他们为我国金属资源保护贡献力量。
-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帮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形成知识体系。
2.实践与应用: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资源的意义和作用;2.理解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3.掌握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2.教学难点: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道具、教学材料等;2.学生准备:课本、课堂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展示一些使用金属制成的产品,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在生活中的作用;2.引入课题,“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步骤二:探讨金属资源的意义(10分钟)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总结金属资源的主要作用;2.随机选择一组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3.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步骤三: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方法(20分钟)1.利用PPT介绍金属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开采、冶炼和加工;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金属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过程;3.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的利用会带来什么问题,并带出下一个步骤。
步骤四:学习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25分钟)1.利用PPT介绍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循环利用、节约利用和替代利用;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利用和替代利用方法;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金属资源的保护。
步骤五:小组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每组选择一个金属资源进行深入研究;2.要求每组在小组内进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案设计;3.每组派代表进行方案的汇报,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提问。
步骤六:课堂讨论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学生的方案汇报和讨论情况;2.强调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意义;3.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五、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和讨论的结果,撰写一篇关于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小论文;2.要求文中包括金属资源的利用意义、利用方式、保护方法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核心素养】课题3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第2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材料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定性的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及金属在不同条件下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在第七章燃烧条件环节接触过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对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既承接了前面所涉及的金属化学性质、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又是对该知识与能力的拓展。
通过“如何进行金属资源的保护”为引线,引入“防锈原理”的探索,落脚点在“铁的锈蚀条件”的探究及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
引导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金属保护问题,在强化科学探究法研究物质性质等的研究模式,在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资源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及相关化学性质,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同时也具备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法,但缺乏将质量守恒定律等理论知识运用于探究实践的体验及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意识。
在基本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析实验现象方面,学生初步具备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得到较直观的结论,但是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尚显薄弱。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
2.通过分析金属腐蚀实验的相关现象,说明金属腐蚀的条件,举例说明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3.在收集与整理资料、设计方案、控制实验条件等过程中,感受金属材料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及保护金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法猜测依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教学方法】项目化学习、合作探究、实验法、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视频:金属资源的浪费,警示: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每年全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引入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存在形式
• 单质:少数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如金、 银、铜等
• 化合物: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如铁、铝、 锌、钠和钙等
孔雀石(Cu2(OH)2CO3 )
闪锌矿
一、铁的冶炼
一、铁的冶炼
一、铁的冶炼
1.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通点熄停)
为什么?
反应原理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 CO2
X·85%
2850t
160 = X·85%
112 2850t
X≈4790t
答:⑴该3000 t生铁中含纯铁2850t。 ⑵该炼钢厂每天需含Fe2O3质量分数为85%的赤铁矿石为4790t。
2.下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①
②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铁架台,② 试管。
(2)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_______Ⅱ_______ 。(填Ⅰ或Ⅱ)
。
3.右下图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 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约200年前 约600年前
约6000年前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约2500年前
⑴选择编号填空: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得多,原因
是 ② ;目前铝在多个领域替代易生锈的钢铁,其主要原 因是 ①④ 。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图8-16 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 图8-17 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
赤铁矿: Fe2O3
黄铁矿: FeS2 菱铁矿: FeCO3
铝土矿: Al2O3
黄铜矿:CuFeS2 辉铜矿:Cu2S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先通CO后点 灯
先通后点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加热了的一 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发生爆炸。
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CO
实验结束后,先熄灯后停气的原因是为 了防止温度降低后外面的空气进入玻璃管 使铁重新被氧化;还防止试管中的石灰水 倒吸入热的玻璃管,使之炸裂。
2.工业炼铁: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⑴原理: 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跟O2反应生成CO,
⑴该3000 t生铁中含纯铁多少吨?
⑵该炼钢厂每天需含Fe2O3质量分数为85%的赤铁矿石多 少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解:⑴生铁中含纯铁:3000t×(1-5%)=2850t.
⑵设需含Fe2O3质量分数为85%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高温
Fe2O3 + 3CO=== 2Fe + 3CO2
160
112
①铝的密度小
②铝很活泼
③地壳中铝的含量高 ④铝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保护膜
⑵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右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写出冶炼生铁的化学
方程式 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在实际生产时,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 有杂质,在计算用料时和产量时,应考虑到杂质 问题。
列比例时,一定要用纯量。 不纯物质、纯物质、纯度之间的关系:
m(纯) = m(不纯 )×纯度
m(不纯) = m(纯) ÷ 纯度
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Fe2O3) 80%的赤铁矿石,理 论上可炼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证明产物中有铁粉的方法是: 用磁铁吸(或加稀盐酸有气泡 )
现象
红色的Fe2O3变成灰黑色,同时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粉(灰黑色)与二氧化碳
反应式
高温
Fe2O3+3CO===2Fe+3CO2
尾气处理 ①用燃着的酒精灯将尾气点燃或②用气球收集尾气
操作中应注意些什么?
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 ×80%=800t。
设8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高温
Fe2O3+3CO===2Fe + 3CO2
160 800t
112 X
160 = 112
800t
X
X=560t
折合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560t÷ 96%=583t (纯化杂)
或设8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含铁96%的生铁质量为X。
Ⅰ.加热 Ⅱ.通一氧化碳 (3)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温
Fe2O3+3CO === 2Fe+3CO2
。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澄__清__的__石__灰水变浑浊 。
(4)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或没有用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等)
CO作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把铁矿石中 的铁还原出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Fe2O3+3CO===2Fe+3CO2 CO是还原剂;Fe2O3是氧化剂
⑵设备:炼铁高炉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高温
Fe2O3+3CO===2Fe+3CO2
CO2+C 高温 2CO
C + O2 点燃 CO2
3.含杂质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应用CO的什么性质?
实验步骤: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①.按下图组装仪器,并检查其气密性必。须在封闭的硬质玻
管中进行,防止一氧 化碳污染空气。
②把少量研细的氧化铁粉末装进硬质玻璃管中。 ③把硬质玻璃管接入装置系统中,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排除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爆炸。点燃出气口 处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待排尽 后,点燃酒精喷灯,并观察装置中所发生的变化。 ④当红棕色粉末已转变成黑色后,停止加热,再通入一 会儿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防止Fe被氧化。
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
Fe2O3 ------------------2 Fe
160
2×56
1000t×80%
x·96%
∵ 160 1000t×80%
2×56 x·96%
பைடு நூலகம்
2×56× 1000t×80%
∴ x=
= 583 t
160×96%
答:略。
练习:
1.某炼钢厂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3000t,试计算:
高温
Fe2O3+3CO===2Fe + 3CO2
160
112
800t
X×96% (杂化纯)
160 :112=800t :X×96%
X=583t
答: 1000t含氧化铁(Fe2O3) 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 铁96%的生铁为583t。
解法二:
例题:用1000 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 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