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雨水管渠相关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雨水管径计算公式
雨水管径计算公式【篇一:雨水流量计算公式】雨水流量计算公式: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根据不同地貌选择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式中:p——设计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
【篇二:雨水管道挖土方的计算规则】雨水管道挖土方的计算规则【篇三: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第九章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一)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雨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2、了解截流制合流式排水管渠的设计;3、掌握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的绘制。
(二)教学内容:1、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2、雨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3、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4、雨水径流调节;5、排洪沟设计与计算;6、合流制管网设计与计算。
(三)重点:雨水管网设计计算、合流制管网设计计算。
第一节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一、雨量分析1. 降雨量降雨量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其计量单位为(体积/时间)/面积。
由于体积除以面积等于长度,所以降雨量的单位又可以采用长度/时间。
这时降雨量又称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
常用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计量单位有: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a;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月;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中降雨量最大的一日的降雨量,计量单位用mm/d。
2. 雨量的数据整理自记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mm)和降雨时间(min)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和以累计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量累积曲线。
降雨量累积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即为该时间的降雨瞬时强度。
将降雨量在该时间段内的增量除以该时间段长度,可以得到描述单位时间内的累积降雨量,即该段降雨历时的平均降雨强度。
3.降雨历时和暴雨强度在降雨量累积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t,称为降雨历时。
如果该降雨历时覆盖了降雨的雨峰时间,则上面计算的数值即为对应于该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区间取得越宽,计算得出的暴雨强度就越小。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提高降雨强度和重现期选取的合理性
降雨强度
应基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降雨观 测数据,采用更为合理的降雨强度公式或模 型,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降雨情况。
重现期
在选择重现期时,应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防洪排涝要求和工程投资等因
素,以确定合理的重现期标准。
提高设计降雨历时和暴雨历时确定的准确性
设计降雨量
表示某一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 降雨量,是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 量的基础数据。
设计暴雨量
表示某一暴雨强度和暴雨历时的 暴雨量,是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 量的基础数据。
设计流量计算公式推导
• 设计流量计算公式推导基于水文 学、水力学和概率统计等学科的 理论基础,通过分析降雨强度、 重现期、设计降雨历时、设计暴 雨历时、设计降雨量和设计暴雨 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计 算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公式。
高计算精度和可靠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实 例
某城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总结词
城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降雨强度、汇水面积、径流系数等,通过计算确定管渠的排 水能力,保障城市排水安全。
详细描述
在某城市中,根据气象资料和地形数据,采用适当的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计算公式,结合径流系数和管道损失等 参数,计算出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同时,根据管渠的排水能力和实际情况,对管渠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设计, 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某工业区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工业区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需要考虑工业区的生产特点 、污染物排放等因素,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确保 管渠的排水能力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雨水管排水计算公式
雨水管排水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中,雨水管排水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的雨水管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受到雨水侵蚀和损坏,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
在进行雨水管排水计算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屋面面积、雨水的流量、雨水管的尺寸和坡度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雨水管排水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雨水管排水计算的关键参数包括雨水的流量和雨水管的尺寸。
雨水的流量取决于建筑物的屋面面积和降雨强度。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屋面面积越大,降雨强度越大,雨水的流量就越大。
而雨水管的尺寸则取决于雨水的流量和排水速度。
为了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建筑物,我们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雨水管,并确定合适的坡度,使雨水能够顺利地流出。
在进行雨水管排水计算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基本公式:1. 雨水的流量计算公式:Q = A × i。
其中,Q 代表雨水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A 代表建筑物的屋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i 代表降雨强度,单位为米/秒。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雨水的流量,从而确定需要排水的量。
2. 雨水管的尺寸计算公式:D = √(8Q/πv)。
其中,D 代表雨水管的直径,单位为米;Q 代表雨水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v 代表雨水管的流速,单位为米/秒。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合适尺寸的雨水管直径,从而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建筑物。
3. 雨水管的坡度计算公式:S = h/L。
其中,S 代表雨水管的坡度,单位为米/米;h 代表雨水管的高度差,单位为米;L 代表雨水管的长度,单位为米。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合适的雨水管坡度,使雨水能够顺利地流出建筑物。
在实际的雨水管排水计算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雨水管的材质、连接方式、防止堵塞的措施等。
在选择雨水管的材质时,我们需要考虑其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在确定雨水管的连接方式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密封性能和安装方便性;在设计防止堵塞的措施时,我们需要考虑其清洁性和维护便利性。
市政雨水设计流量计算书_secret
1167(1lg )()nA C P q t b +=+设计流量计算一、雨水设计流量计算1. 雨水设计流量流量Q雨水设计流量流量Q 的计算公式为Q qF ψ=式中:Q —雨水设计流量(l/s);ψ—径流系数,绿地径流系数0.15-0.25.;F —汇水面积(ha);q —设计暴雨强度(l/s ·ha),1ha=10000m 2。
2. 设计暴雨强度q设计暴雨强度q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t ——降雨历时(min);P ——设计重现期(a),排水沟渠的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地形特点和气象特点等因素确定,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一般选用2~5a 。
;1A 、C 、n 、b ——参数,在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在自动雨量记录不足十年的地区,参照地方实测暴雨气象资料确定参数。
3. 降雨历时t排水沟渠的设计降雨历时t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2t t mt =⨯式中t —— 降雨历时(min );t 1 —— 地面集水时间(min ),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室外地面一般采用5~10min ;m —— 折减系数,见下表取值:t 2——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建筑物管道、室外接户管道或小区支管 室外干管 陡坡地区干管 明渠4. 排水沟内雨水流行速度排水管渠的流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21321V R I n = 式中,V ——流速(m/s);R ——水力半径(m);I —水力坡降;n ——粗糙系数。
排水沟粗糙系数为浆砌毛石时取0.017,混凝土排水沟为0.014。
对于矩形排水沟,水力半径2bhR b h =+ b 为排水沟底宽(m ),h 为排水沟内设计过水高度(m )。
对于梯形断面排水沟,水力半径为b 为排水沟底宽(m ),h 为排水沟内设计过水高度(m ),m 为排水沟坡率的倒数。
屋面雨水管径计算
屋面雨水管径计算【篇一:雨水流量计算公式】雨水流量计算公式: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根据不同地貌选择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式中:p——设计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
【篇二:屋面排水】1)平屋顶宽度≤12m时可设单坡排水,否则宜采用双坡。
2)排水区面积即屋顶水平投影的面积,每一根雨水管最大汇水面积不宜大于200平方米。
一般为150~200平方米。
3)雨水管间距:18~24米。
(主要指标是汇水面积)。
4) 天沟与檐沟纵坡一般为1%,天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防火墙。
檐沟或天沟净宽不小于200mm,分水线处最小深度大于120mm,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5)雨水管材料有铸铁、pvc、镀锌铁皮、塑料、陶瓷等,目前多采用pvc管,雨水管直径(内径)一般为大于1oomm,阳台专用水落管可用75mm直径6)水落管安装时离墙面距离不小于20mm,管身用管箍卡牢,管箍的竖向距离不大于1.2m。
7)当屋面有高差时,如高处屋面的集水面积小于100m2时,可将高处屋面的雨水直接排在低屋面上,但出水口除应采取防护措施;如高处屋面面积大于100m2时,高屋面应自成排水系统。
(1)按自上而下的投影原则将屋面的平面轮廓、檐沟或女儿墙的投影表达出来。
(2)用分水线按前述要求表达排水分区及水落管位置。
(3)用箭号表示排水方向,包括屋面及檐沟内排水方向,并标注坡度值及屋面主要控制点标高。
(4)在女儿墙外排水屋面坡度组织中,应在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做泛水坡将水排至雨水口,再由雨水管直接排水。
【篇三: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第九章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一)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雨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2、了解截流制合流式排水管渠的设计;3、掌握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的绘制。
(二)教学内容:1、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2、雨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3、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4、雨水径流调节;5、排洪沟设计与计算;6、合流制管网设计与计算。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篇一:雨水管道设计要点】雨水管道设计要点:221降雨强度:采用以上计量单位时,由于1mm/min=l(l/m)/min =10000(l/min)/hm,可得i和q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式中 q—降雨强度,(l/s)/hm;i —降雨强度,mm/min。
2(9-2)2暴雨强度的计算:式中—设计暴雨强度,(l/s)/hm;—设计重现期,a;2(9-9)—降雨历时,min。
—地方参数(待定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9-12)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s;—径流系数,径流量和降雨量的比值,其值小于1;—汇水面积,hm;假定:(1)暴雨强度在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2)单位时间径流面积的增长为常数;(3)汇水面积内地面坡度均匀;径流系数的确定设计规范》gb50101-2005中有关径流系数的取值见表9-3。
径流系数值表9-322实际设计计算中,在同一块汇水面积上,兼有多种地面覆盖的情况,需要计算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值。
(9-14)式中-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m;-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全部汇水面积,hm。
22在设计中可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
国内部分城市采用的综合径流系数值见表9-5。
一般城市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5~0.8,城市郊区的径流系数采用0.4~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推荐的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取值见表9-6。
1. 设计重现期p的确定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支管;工业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居住区。
市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郊区。
设计重现期p的最小值不宜低于0.33a,一般地区选用0.5~3a,对于重要干道或短期积水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地区,一般选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相协调。
特别重要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23页)
3
4
5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流量叠加法
t=15min 1
t=16min 2
t=17min 3
4
5
t=15min 1
t=16min 2
t=17min 3
4
5
径流系数的确定
1 降雨在整个汇水面积上是均匀分布的;
2 降雨强度在选定的降雨时段内不变;
假定条件
3 4
雨水从计算管段的起端汇入管段; 径流系数为确定值,为讨论方便假定其值等于1;
影响地面集水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地面坡度、地面覆盖、降雨强度和地面集水距离
对还是错?
集水时间的确定
L——各管段的长度,m; 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速度,m/s; 60——时间的单位换算系数。
5min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极限强度理论
Q
q
F
Q=q × F
集水时间
降雨历时
极限强度理论(一句话概括):承认面积增加的影响大于雨强减小的影响,即在汇水面积最大前提 下降雨历时最短时,Q最大。即降雨历时=集流时间(最远点面积雨水刚到达设计断面时间)时, Q 最大。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极限强度理论
Qs =ψqF
Q一雨水设计流量(L/s) ;
q一设计暴雨强度[L/ (s-hm2) ];
Ψ一径流系数;
F一汇水面积(hm2)。
注: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一、地面上产流过程
思考: 1. 地面入渗率在降雨过程中是否变化? 2. 降雨量一地面入渗流=径流量?
圆石路面
0.6
非铺砌路面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返回本书总目录
5.径流系数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2 系统计算原理与参数
返回本书总目录
1.雨水斗泄流量
重力流状态下,雨水斗的排水状况是自由堰流,通过雨水斗
的泄流量与雨水斗进水口直径和斗前水深有关,可按环形溢
流堰公式计算: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3 设计计算步骤
返回本书总目录
2.天沟外排水 天沟布置 即确定天沟的分水线及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按照屋面的
构造一般应在伸缩缝或沉降缝作为天沟分水线,单坡的排泄长 度不宜大于 50m。天沟较长时,坡度不能太大,但最小坡度不 得小于0.003。
确定天沟断面 天沟形状:矩形、梯形、半圆形、三角形等。 天沟尺寸:根据排水量、天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每一条天沟
管径 I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75mm
3.07 3.77 4.35 4.86 5.33 5.75
100mm 150mm 200mm 250mm
6.63 8.12 9.38 10.49 11.49 12.41
19.55 23.94 27.65 30.91 33.86 36.57
211(110.85lgP) q
(t8)0.70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1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可按5min计算, 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式计算:
t t1M2t
(完整版)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 S=qΨF 式中Q S———雨水设计流量(L /s)q———设计暴雨强度,(L /s・ha) 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公顷)其中一、暴雨强度公式为:q=3245.114(1+0.2561lgP) (t+17.172)0.654式中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一)设计降雨历时t=t1+mt2,式中t——设计降雨历时(min)t1——地面集水时间(min)t2——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min)m——折减系数t1的确定:地面集水时间t1受水区面积大小、地形陡缓、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土壤的干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地计算t1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t1=5~15min。
在设计工作中,按经验在地形较陡、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t1=5~8min;而在地势平坦、建筑稀疏、汇水区面积较大,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t1值可取10~15min。
m的确定:暗管m=2,明渠m=1.2,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1.2~2,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
t2的确定:t2=∑L 60v式中t2——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min)L——各管段的长度(m)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m/s)v的确定:v=1n∙R23∙I12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 I——水利坡度n——粗糙系数R确定:R=A XA——输水断面的过流面积(m2)X——接触的输水管道边长(即湿周)(m)n的确定:(二)设计重现期(P)P的确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3.2.4 条原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l-雨水管渠相关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min)
式中: t——设计降雨历时(排水面积的集水时间),min;
t1——地面积水时间,min; t2——在沟道中流行的时间,min;
m---- 折减系数
l——集中点上游各沟段的长度,m;
v——相应各沟段的设计流速,m/s。
折减系数m
雨水在管道内的实际流行时间与计算得出的 流行时间不符,需要采用一个系数进行修正, 此系数叫折减系数.
设计流速:最小流速0.75m/s,最大流速10m/s(金 属管),5m/s(非金属管).
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雨水管最小管径为 3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雨水口连接管 最小管径为200mm,最小坡度为0.01
管段衔接:一般用管顶平接,当条件不利时也可 用管底平接。 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0.7m。
第三节 雨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Q qA 167Ai
式中:Q—— 雨水设计流量,L/s; Ψ—— 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 A —— 汇水面积,公顷; q —— 设计暴雨强度,L/s.公顷。
一、设计暴雨强度的确定
1.地面积水时间: 指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到第一个雨水口所需的
引入折减系数的原因有二:一是雨水管道内
不总是满流,按满流计算的流行时间小于雨水实际的 流行时间;二是雨水管道的最大流量不大可能在同一 时间发生,上游管道存在调蓄容积.
m变化范围1.8~2.2,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建议:暗管m=2,明渠m=1.2。
二 雨水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
雨水管道设计的极限强度理论包括两部分内容: 1.当汇水面积最大,最远点的雨水流到设计断面时,雨水管道
的设计流量最大。 2.当降雨历时等于集水时间,雨水管道需要排除的水量是最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 /s)q———设计暴雨强度,(L /s・ha)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公顷)其中一、暴雨强度公式为:式中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一)设计降雨历时,式中t——设计降雨历时(min)——地面集水时间(min)——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min)m——折减系数的确定:地面集水时间受水区面积大小、地形陡缓、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土壤的干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地计算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5~15min。
在设计工作中,按经验在地形较陡、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5~8min;而在地势平坦、建筑稀疏、汇水区面积较大,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值可取10~15min。
m的确定:暗管m=2,明渠m=,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2,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
的确定:式中——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min)L——各管段的长度(m)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m/s)v的确定: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利坡度n——粗糙系数R确定:A——输水断面的过流面积(X——接触的输水管道边长(即湿周)(m)n的确定:(二)设计重现期(P)P的确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条原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二、汇水系数的确定(Ψ)汇水面积通常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组成的,随着它们占有的面积比例变化,Ψ的值也各异。
因此整个汇水面积的径流系数应采用平均径流系数;也可采用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Ψ=郊区的综合径流系数Ψ=。
雨水管道设计
雨水管道设计【篇一:雨水管道设计要点】雨水管道设计要点:221降雨强度:采用以上计量单位时,由于1mm/min=l(l/m)/min =10000(l/min)/hm,可得i和q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式中 q—降雨强度,(l/s)/hm;i —降雨强度,mm/min。
2(9-2)2暴雨强度的计算:式中—设计暴雨强度,(l/s)/hm;—设计重现期,a;2(9-9)—降雨历时,min。
—地方参数(待定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9-12)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s;—径流系数,径流量和降雨量的比值,其值小于1;—汇水面积,hm;假定:(1)暴雨强度在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2)单位时间径流面积的增长为常数;(3)汇水面积内地面坡度均匀;径流系数的确定设计规范》gb50101-2005中有关径流系数的取值见表9-3。
径流系数值表9-322实际设计计算中,在同一块汇水面积上,兼有多种地面覆盖的情况,需要计算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值。
(9-14)式中-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m;-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全部汇水面积,hm。
22在设计中可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
国内部分城市采用的综合径流系数值见表9-5。
一般城市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5~0.8,城市郊区的径流系数采用0.4~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推荐的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取值见表9-6。
1. 设计重现期p的确定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支管;工业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居住区。
市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郊区。
设计重现期p的最小值不宜低于0.33a,一般地区选用0.5~3a,对于重要干道或短期积水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地区,一般选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相协调。
特别重要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雨水设计流量公式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 /s)q———设计暴雨强度,(L /sha)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公顷)其中一、暴雨强度公式为:式中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一)设计降雨历时,式中t——设计降雨历时(min)——地面集水时间(min)——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min)m——折减系数的确定:地面集水时间受水区面积大小、地形陡缓、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土壤的干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地计算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5~15min。
在设计工作中,按经验在地形较陡、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5~8min;而在地势平坦、建筑稀疏、汇水区面积较大,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值可取10~15min。
m的确定:暗管m=2,明渠m=,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2,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
的确定:式中——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min)L——各管段的长度(m)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m/s)v的确定: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利坡度n——粗糙系数R确定:A——输水断面的过流面积(X——接触的输水管道边长(即湿周)(m)n的确定:(二)设计重现期(P)P的确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条原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二、汇水系数的确定(Ψ)汇水面积通常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组成的,随着它们占有的面积比例变化,Ψ的值也各异。
成都市室外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地面集水时间 (min) t1
10
折减系数 m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 间(min)
t2
1 2
暗管折减系
视距离长短、地 形坡度和地面铺
盖情况而 定,一般采用5~
15 min;
数m=2,明渠 折减系数
m=1.2,在陡 坡地
区,暗管折 减系数m=1.2
~2;
0
0
雨水计算流量 (L/s)
Q=F*q*ψ
汇水面积(公顷) F
综合径流系数 ψ
57.46253368
1
0.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面积为公顷
可按本规范表 3.2.2-1 的规定 取值,汇水面积
的平均径流 系数按地面种类 加权平均计算; 综合径流系数, 可按本规范表 3.2.2-2 的规定
取值。
q暴雨强度公;0.803lgP)/(t+12.8*)^0.768
重现期(y) P
降雨历时 (min)
t=t1+mt2
287.3126684
5
1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 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 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 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 一般采用0.5~3a,重要 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 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 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 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 调。特别重要地区和次
乡镇给排水: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流量的确定
我国常用的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为:
Q
qF
167
A1(1 c lg (t b)n
P)
F
167 A1(1 (t1 mt2
c lg P) b)n
F
期中:A1、c、b、n查给排水设算确定。
(1)径流系数
径流量 降雨量
4)汇水面积F
F确定——用等角线划分:
各设计管段汇水面积的划分,应结合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以及雨水管 道布置等情况来确定。
当地形较平坦时,可按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来划分汇水面积; 当地形坡度较大时,应按地面雨水径流的水流方向划分汇水面积,并计算各管 段的汇水面积。
2.雨水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
取 t1=5~8 min。 ✓ 在建筑密度较小、地形较平坦、雨水口布置较疏的地区,宜采用较大值,
取 t1=10~15 min。 ✓ 同时,起点检查井上游地面雨水流行距离以不超过120~150 m为宜。
3)设计降雨历时t 和折减系数m
m确定:
暗管 m =2; 明渠 m =1.2; 陡坡地区的暗管 m=1.2~2。
我国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径流系数ψ
(1)径流系数 av
✓ 在设计中,汇水面积通常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组成的,整个
汇水面积的径流系数应采用平均径流系数,
✓ 其值是按各类地面面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求得,即:
av
Fi i F
(1)径流系数 zh
在设计中,为了计算方便可采用综合径流系数:
t=τ1 t=τ1+τ1-2 t=τ1+τ1-2+τ2-3
谢谢大家!
雨水管段设计流量一般是 按集水点汇入最大雨水量计算 的,因此,每一管段流量=本 段流量+传输流量。
第十章 雨水管网设计与优化计算10-2 10-3
Q—雨水设计流量(L/s)
Ψ—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
k
167A1 (1 c lg P) Qi (t1 m t2i b) n
ki
.Fk
F—汇水面积(hm2) q—设计暴雨强度(L/s· hm2 ) P—设计重现期(a)
t1—地面集水时间(min)
Qi—管段i雨水设计流量(L/s)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Fk—管段i上游各汇水面积(hm2) m—折减系数 t2i—上游各管段i的计算流行时间 A 、c、b、n—地方参数
mh
h α
m=ctgα—边坡系数 边坡=tgα=h:mh
五、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水力计算及举例
设计步骤总体分三大步骤:前期准备、设计计算、绘图。
第四版 P92 【例】
已知某居住区平面图.地形西高东低,东面有
一自南向北流的河流,河流常年洪水位14m,常
水位12m.该市的暴雨强度公式给定.
要求布置雨水管道并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
管段9~10起点标高为61.000+坡降0.68=61.680,需提升高度为 61.680-1~9终点标高为59.685=1.995m≈2m。 应同时计算干管11~6、14~7、17~8、20~9,并比较其终 端标高是否满足管顶平接接入条件。
2、泵站不运行时系统的排水能力核算
泵站不运行时,管道系统只能在压力流条件下越过9~10起端流出。
5. 根据设计流速求本管段得管内雨水流行时间t2。 6.起点埋深(1点)定为1.3m。 1点地面标高-1点埋深=1点管内底标高(1~2起端) 1点管内底标高-降落量=2点管内底标高(1~2终端) 2点地面标高-2点管内底标高=2点埋深(1~2终端) 2点管内底标高+管径D1~2= 2点管顶标高(1~2终端, 2~3起端) 各设计管段在高程上采用管顶平接。
雨水管设计规范
雨水管设计规范【篇一:雨水管道设计要点】雨水管道设计要点:221降雨强度:采用以上计量单位时,由于1mm/min=l(l/m)/min =10000(l/min)/hm,可得i和q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式中 q—降雨强度,(l/s)/hm;i —降雨强度,mm/min。
2(9-2)2暴雨强度的计算:式中—设计暴雨强度,(l/s)/hm;—设计重现期,a;2(9-9)—降雨历时,min。
—地方参数(待定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9-12)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s;—径流系数,径流量和降雨量的比值,其值小于1;—汇水面积,hm;假定:(1)暴雨强度在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2)单位时间径流面积的增长为常数;(3)汇水面积内地面坡度均匀;径流系数的确定设计规范》gb50101-2005中有关径流系数的取值见表9-3。
径流系数值表9-322实际设计计算中,在同一块汇水面积上,兼有多种地面覆盖的情况,需要计算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值。
(9-14)式中-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m;-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全部汇水面积,hm。
22在设计中可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
国内部分城市采用的综合径流系数值见表9-5。
一般城市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5~0.8,城市郊区的径流系数采用0.4~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推荐的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取值见表9-6。
1. 设计重现期p的确定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支管;工业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居住区。
市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郊区。
区选用0.5~3a,对于重要干道或短期积水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地区,一般选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相协调。
特别重要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
在同一设计地区,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设计流量最大。 2.当降雨历时等于集水时间,雨水管道需要排除的水量是最
大的。最远点的雨水流到设计断面的集水时间等于降雨历 时,这种计算雨水管道设计流量的方法,称为极限强度法。
Q
Fq
167A1(1 (t1 mt2
c lg P) b)n
F
三.雨水管渠设计参数
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设计,h/D=1.
引入折减系数的原因有二:一是雨水管道内
不总是满流,按满流计算的流行时间小于雨水实际的 流行时间;二是雨水管道的最大流量不大可能在同一 时间发生,上游管道存在调蓄容积.
m变化范围1.8~2.2,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建议:暗管m=2,明渠m=1.2。
二 雨水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
雨水管道设计的极限强度理论包括两部分内容: 1.当汇水面积最大,最远点的雨水流到设计断面时,雨水管道
时间。 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指从雨水设计管段起点
流至终点所需时间。 设计降雨历时:以排水面积中最远的一点到集
水点的雨水流行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
图9-9地面集水时间t1示意图 1.房屋.2.屋面分水线3.道路边沟
4.雨水管5.道路
t tt11mm t22
t2
l 60 v
设计流速:最小流速0.管).
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雨水管最小管径为 3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雨水口连接管 最小管径为200mm,最小坡度为0.01
管段衔接:一般用管顶平接,当条件不利时也可 用管底平接。 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0.7m。
第三节 雨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Q qA 167Ai
式中:Q—— 雨水设计流量,L/s; Ψ—— 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 A —— 汇水面积,公顷; q —— 设计暴雨强度,L/s.公顷。
一、设计暴雨强度的确定
1.地面积水时间: 指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到第一个雨水口所需的
(min)
式中: t——设计降雨历时(排水面积的集水时间),min;
t1——地面积水时间,min; t2——在沟道中流行的时间,min;
m---- 折减系数
l——集中点上游各沟段的长度,m;
v——相应各沟段的设计流速,m/s。
折减系数m
雨水在管道内的实际流行时间与计算得出的 流行时间不符,需要采用一个系数进行修正, 此系数叫折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