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一)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运行时间(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课型、教学时数:新授课1课时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图片)同学们,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关于东方红一号,你们有哪些了解呢?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对东方红一号的了解。
师:同学们听了这些关于东方红一号的介绍,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师: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与卫星运行时间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对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了解,谈感受,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进入新课情境,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感。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读信息,提出问题。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根据这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自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卫星运行2圈、3圈……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教师挑选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帮助学生回顾数量关系及算理。
师:如果要求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又应该怎样进行解答呢?
(114×21)
2.估算积的范围。
组织学生估算这个算式的结果,交流各自的想法。
预设生1:把114看作100,100×21=21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100。
生2: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生3: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3.尝试计算。
学生独立探究,然后进行汇报。(师板书)
方法一拆分法。
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将21拆分成20和1,分别乘114后再相加)
方法二转化法。
114×21
=114×7×3
=798×3
=2394
(把21看成“7×3”,转换成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方法三表格法。
(利用表格将114和21分别分解,填写在行和列中,交叉相乘,最后将所得的结果相加) 方法四竖式计算。
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4.算法优化,理解算理。
(1)组织学生讨论各种算法的优缺点,肯定竖式计算的简便。
(2)展示错误的竖式,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明确竖式计算的算理,重点议一议以下问题。
①竖式中的114和228分别表示什么?8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②两次乘得的结果为什么要相加?
(3)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114是114和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1相乘得到的,表示114个一;228是114和另一个乘数十位上的2相乘得到的,表示228个十,所以8要和十位对齐。
1与114相乘,实际上算的是卫星绕地球1圈所用的时间,2与114相乘,实际上算的是卫星绕地球20圈所用的时间,把两次计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卫星绕地球21圈所用的时间。
5.总结算法。(课件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各题。
(1)先用两位数( )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 )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 )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 )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呈现多样化的算法,在发展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同时,为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作铺垫,之后重点研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竖式计算,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迁移,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从错例入手,引导学生明确算理,突出教学重点。
(三)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1.先算一算,再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1 3 5
×7 4
学生计算后,交流第二步计算135×70的书写位置及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2.填空。
3.算一算,并和同伴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5分钟检测
七、布置作业
《同步》相关练习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