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物理练习题(一)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物理练习题(一)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9567c319e8b8f67c1cb939.png)
图2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物理练习题(一) 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 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小B .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 .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2.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 )A.声音 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大脑B.声音 听小骨鼓膜 听觉神经 大脑C.声音 鼓膜 听觉神经 听小骨 大脑D.声音 听小骨 听觉神经 鼓膜 大脑3.如图1所示,“狼外婆”叫门时,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音调B .响度C .振幅D .音色4.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
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就加粗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 .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 .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C .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 .水母听到了海浪汹涌的声音5.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A .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 .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 .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6.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 影子的形成B. 闪电后才能听到雷声C.看不见高墙后面的物体D.小孔成像 8.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 .只有平面镜才能发生镜面反射9.下列图3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0.小猫在平静的湖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4中正确的是( )11.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反射太阳光的80%,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学习,会感到不舒服。
2019-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试卷(A4可打
![2019-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试卷(A4可打](https://img.taocdn.com/s3/m/1add368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6.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试卷(A4可打印)(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B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 .人的脉搏1s跳动约70次D .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2、下列估测不正确的是()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B .人步行速度大约1.1m/sC .学生的课桌高约75cmD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3、学习物理后,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 )A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B .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C .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D .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m4、两位同学同时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5.30dm和0.528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B .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C .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D .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分别是1dm和1m5、了解社会从了解自己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讲,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量约为500kgB .身高约17cmC .体积约为5×10-2m3D .密度约为5×103kg/m36、生活处处皆是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 .一名初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42℃D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7、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 普通中学生鞋长约B .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C . 初中女生赛跑所用时间约为D . 曲周县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8、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mmB .蔬菜保鲜的温度约为﹣10℃C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80℃D .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9、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A .B .C .D .10、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正常人心跳次数约20次/min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1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你手中的物理试卷的短边约为26cmB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dmC .普通家庭房间门高度一般大于3mD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12、下列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 .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但不能避免C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D .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13、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B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10sC .新冠病毒直径约100µm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14、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课桌的高度约75dm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m/sC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2kgD .做完整套眼保健操所用的时间约50s15、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16、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B .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0.5m/sC .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为l5minD .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30W17、下列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A .初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8mB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约为340km/sC .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D .一名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18、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 .每层教学楼的高度约5mB .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50NC .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60g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19、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新型冠状病毒,一般呈球形及直径约60~200()A .dmB .cmC .mmD .nm20、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举国上下,万众一心,进行科学防治,下列这些与抗击疫情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新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合10-7mB .网课期间同学们提交书面作业时,通常需要先将作业拍照,然后上传到班级群或作业小程序,拍照时手机与作业间的距离要大于二倍焦距C .护目镜采用厚度均匀的平光玻璃镜片制作,人们能通过护目镜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D .冬天,戴了口罩后,眼镜会变“模糊”,这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解析版)word版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解析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ccf69c2cc58bd63186bdfa.png)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3、小华从家到学校通常需步行10min,则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最接近于( )
8、【答案】B 【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解析】【解答】解:观众看到刘翔跑在前面,因为两人是同时起跑,此时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刘翔通过的距离长,故观众认为刘翔跑得快;刘翔在110米的路程内,用的时间比奥利弗最短,故裁判员认为刘翔跑得快.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远近;二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1)火车的速度;
(2)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25、(20xx•德阳)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9、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 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9、【答案】C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答】解:因为物体已经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了,即其速度大小不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其速度与时间和路程不成比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习试卷(完整)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习试卷(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3f3a904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3.png)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习试卷(完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学习试卷〔完整〕〔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共计24分〕1、质量为0.5千克的实心铁球, 从10米高处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 假设铁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为0.3牛〔坚持不变〕,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平衡力, 所以能匀速下落B.铁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所以减速下落C.铁球所受合力为4.6牛, 方向竖直向下D.铁球所受合力为5.2牛, 方向竖直向下2、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 但没有推动,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B.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C.人推桌子的力和桌子的重力是平衡力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3、某地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 小徐同学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忽略空气阻力,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抛出后在空中飞行, 是因为受推力的作用B.抛出后持续向前, 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的作用C.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 0, 受平衡力的作用D.抛出后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因为受重力的作用4、起重机臂下吊一个重为5×104N的重物, 以下状况中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T为〔〕A.重物静止时, T=0NB.重物匀速上升时, T>5×104NC.重物匀速下降时, T<5×104ND.以上三种状况下, T都等于5×104N5、以下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 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 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歼击机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加强战斗机的灵活性6、如图所示, 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 静止释放物块A, 此后物块的动能〔〕A.一直变大B.一直不变C.先变大后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7、有些小汽车驾驶室前面安装了一个新装置, 在车受到下面撞击时, 从这种装置中自动弹出一个气囊, 如图所示。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a60727dd88d0d232d46a05.png)
3.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9·广东汕头·期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杯内的水不断地沸腾,则插在烧杯中试管里的水()A.不能到达沸点,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D.若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延长加热时间,可以沸腾2.(2019·广东深圳·期末)如图所示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图物的主要成份是A.乙烷乙烯B.丁烷丁烯C.戊烷戊烯D.丙烷丙烯3.(2019·广东广州·期末)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浓度为70 %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4.(2019·广东肇庆·期末)如图所示,冬天用水壶烧水时,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5.(2019·黄冈实验中学期中)如图是冰熔化到水沸腾的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知,冰的熔点是100 ℃B.其中BC段是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由图可看出冰是非晶体D.DE段是沸腾过程,此过程水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6.(2019·黄冈实验中学期中)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2020·汝阳县城关镇联合中学一模)如图所示是同学小嘉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8.(2019·广西玉林·期末)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现象光的传播习题精选第七十六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现象光的传播习题精选第七十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6cd4fd2b160b4e767fcfe1.png)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下图所示的四件展品,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成果,对于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倒装壶,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B、赤道式日晷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来计时的
C、孔明灯能升上天空是因为它受的重力小
D、辘轳是一种费力杠杆
【答案】:
【解析】: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成像的
C、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成像的
D、投影仪的成像条件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答案】:
【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商场中,经过挑选,自己感到满意的衣服,回家后却发现衣服的色彩发生了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衣服的颜料质量有问题
B、商场和家中的环境温度不同
【答案】:
【解析】: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A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
【解析】:
请按下列要求作图:(1)如图甲,S为光源,MN为不透光的木板,作出木板右侧光线射不到的区域(用阴影表示)。(2)如图乙,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3)请在图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c)甲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若在整个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如图(c)乙),则光屏上将会出现红色和______色.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第一节温度word版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第一节温度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fc57464431b90d6d85c73b.png)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第一节温度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单选题
1.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此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题型,主要考查的是:空气温度计的原理;空气温度计与液体温度计相比较时,它的缺点是--管中液柱的升降变化还要受到大气压变化的影响,所以误差比较大.
12. 解: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
物质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4.0℃的水与0℃的冰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冷一些 B.水冷一些
C.冰和水的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判断
5.有一个粗心的护士在使用体温计前都未甩.有一次她用一支示数为39℃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40℃和38℃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3)请简要说出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两个不同点. ① ______ ;
② ______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同步训练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B 3.C 4.C 5.B 6.C 7.C 8.A 9.A 10.A 11.C 12.B
13.14;80;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液态水蒸发很慢,湿衣服很难晾干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解析版)word版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解析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995b40866fb84ae55c8d41.png)
14、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________ 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15、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________(“放大”、“缩小”)的________(“实”、“虚”)像,而目镜的作用相当是一个________镜.
10、关于望远镜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B、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C、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物体D、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11、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D、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________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__ (填“上”或“下”)移动.
20、实际应用的望远镜种类较多,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望远镜的示意图,仔细观察示意图后回答问题.
11、【答案】D 【考点】望远镜【解析】【解答】解:A、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很弱,为了会聚更多的光,因此物镜的直径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目镜的焦距小于物镜焦距,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虽然比原来小,但它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得很大,看起来像是放大了,实际还是缩小的像,该选项说不正确;D、把物镜的口径做大,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分析】(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是用来观测远处的物体,物体发出的光已经十分微弱,因此需要用口径较大的物镜来会聚光线;(3)视角与物体的大小和眼睛距离物体远近有关。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六章第二节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六章第二节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cae4bab8f67c1cfad6b871.png)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六章第二节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密度同步训练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下面的四个关系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1g/cm3<1kg/m3B、1g/cm3>1kg/m3C、1g/cm3=1kg/m3D、1g/cm3<1kg/m3<12、生长在泰国的巨暹罗鲤,是现存鲤科鱼类中体积最大的品种.如图所示的巨型暹罗鲤鱼长约为2m,质量约为120kg,则其体积大约为()A、0.012m3B、0.12m3C、12m3D、120m33、300mL的甲液体的质量是500mL乙液体质量的一半,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A、6:5B、5:6C、3:5D、5:34、一只瓶子刚好能装下800g的水,则这只瓶子能装下800g的()A、浓盐水B、酒精C、煤油D、汽油5、(2017•海南)长度相等而粗细不同的两根铜棒甲和乙,甲棒较粗,两棒相比,甲棒的()A、质量较大B、电阻较大C、密度较大D、比热容较大6、(2017•连云港)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7、关于密度,正确的理解是()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质量、体积没有关系,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D、同种物质做成的不同物体,质量大的密度就大一些8、关于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ρ越大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因为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对同一种物质,ρ的数值不随m、V改变而改变9、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和张家口联合举行.滑雪运动对降雪量有些要求,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2017年3月22日,张家口下了一场大雪,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38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于()A、288mmB、150mmC、138mmD、12mm10、(2017•东营)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11、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A、质量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密度为原来的一半B、体积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密度为原来的二倍C、质量和体积都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密度增大D、质量和体积都为原来的一半,而密度保持不变12、(2017•常州)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A、1%B、10%C、90%D、99%13、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A、能装1k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B、能装下0.8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2kg纯净水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5:4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2:51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二、填空题(共4题;共7分)15、(2017•益阳)一件200kg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________kg,体积是________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6、2017年4月26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该航母满载时排开海水的质量是50000t,则排开海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海水的密度近似是1.0×103kg/m3)17、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的牛奶与原牛奶相比较,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小红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________.三、综合题(共2题;共30分)19、一个空瓶子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1)水的质量是多少?(2)瓶子的容积是多少?(3)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0、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三块金属块A、B、C,其中只有一块金属块是空心的.已知A、B、C的质量分别是2g、10g、16g,A、B、C的体积分别是1cm3、5cm3、10cm3.(1)A、B、C三个金属块的密度分别是多少?(2)A、B、C三个金属块哪个是空心的?(3)金属材料的密度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解析】【解答】解:因为1g/cm3=1.0×103kg/m3.故1g/cm3>1kg/m3,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分析】要解答本题需记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答案】B【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巨暹罗鲤鱼的密度与水差不多约为1.0×103kg/m3由ρ= 得,巨暹罗鲤的体积:V= = =0.12m3.故选B.【分析】知道巨暹罗鲤的质量,估测出巨暹罗鲤,利用V= 求巨暹罗鲤的体积.3、【答案】B【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为= = ;质量之比为= ;∵ρ= ,∴甲乙液体密度之比为= = × = × = .故选B.【分析】求出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和质量之比,利用公式ρ= 得到密度之比.4、【答案】A【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刚好能装800g水的瓶子,根据公式m=ρV可知,当质量相同时,只能装下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比水密度小的液体,体积大于水的体积,不能装下;四个选项中只有浓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只能装下800g的浓盐水.故选A.【分析】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ρV可知,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小、体积越大,密度越大、体积越小.5、【答案】A【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A、长度相等而粗细不同的两根铜棒,甲棒较粗,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由m=ρV 可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A正确;B、长度相等而粗细不同的两根铜棒,材料相同,甲棒较粗,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故B错.CD、长度相等而粗细不同的两根铜棒,物质种类、所处状态相同,甲和乙的密度和比热容相同,故CD错;故选A.【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其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同种材料,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2)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密度相同,由m=ρV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6、【答案】B【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ρ= 得:m=ρV 又因为分别装满,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故V相同,已知ρ酱油>ρ纯水>ρ酒精>ρ汽油,所以密度大的质量大,可知酱油的质量最多,故B正确;故选B.【分析】已知四个容积都为200mL的瓶子,直接由密度公式变形即可得出答案.7、【答案】C【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解析】【解答】解: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也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如水与冰的密度不同),而与质量、体积无关;可见密度与质量和体积不成比例,是一个确定的值,故AB错误;C、密度与质量、体积没有关系,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故C正确;D、同种物质做成的不同物体,虽然形状和体积不同,其材料相同,其密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C.【分析】密度是物理上重要的物理量之一;代表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其密度相同,不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其密度一般不同;密度只与物质本身(种类)有关;把握住这一点,就可解答此题.8、【答案】D【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解析】【解答】解:因为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对同一种物质,ρ的数值不随m、V改变而改变,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密度时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及体积无关.9、【答案】D【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因为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刚降下的雪非常松软,里面的空隙较大,踏实后,雪坑的深度为138mm,说明踏实后雪的实际高度为150mm﹣138mm=12mm,此时,雪的密度更接近水的密度,故这场大雪的降雪量约为12mm.故选D.【分析】根据降雪量的计算方法,估算出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才更符合降雪量的计算要求.结合题干中的数据可做出判断.10、【答案】C【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解析】【解答】解:A、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A错误;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B 错误;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正确;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分析】从表中可以得出信息,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体积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质量的大小.11、【答案】D【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解析】【解答】解:由于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质量减少了一半,体积为原来的一半;由于瓶中的油的这种物质没有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所以剩下的半瓶油的密度不会改变.所以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无关.油这种物质没变,其密度就不会改变.12、【答案】C【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ρ= 得正方体泡沫钢中钢的体积:V钢= = =1×10﹣4m3=100cm3,正方体泡沫钢的体积:V=(1dm)3=1000cm3,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V孔=V﹣V钢=1000cm3﹣100cm3=900cm3,孔隙度为:= ×100%=90%.故选C.【分析】利用ρ= 求正方体泡沫钢中钢的体积,再求出正方体泡沫钢的体积,二者之差为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13、【答案】C【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因为瓶子的容积不变,并且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m=ρv可得,即m水=ρ水v=1kg;m酒精=ρ酒精v=0.8×ρ水v=0.8kg,因此装下1kg水的瓶子最多装下0.8kg的酒精,或装下0.8kg的瓶子最多装下1kg的水,故A、B选项错误;体积相同时,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故m水:m酒精=ρ水:ρ酒精=1g/cm3:0.8g/cm3=5:4;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v水:v酒精=ρ酒精:ρ水=0.8g/cm3:1g/cm3=4:5;故C 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AB、根据瓶子的容积不变,已知水的密度和酒精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判断该选项是否正确;CD、已知水和酒精的密度,根据体积一定时,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质量一定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14、【答案】D【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A、由图可知,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小,乙的质量大.故A错误;B、由图可知,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小,甲的体积大.故B错误;C、由图可知,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小,甲的体积大,根据ρ= 可知,甲的密度比乙的小.故C错误;D、乙的密度为ρ= = =1.25g/cm3=1.25×103kg/m3.故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二、填空题15、【答案】200;0.2【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1)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200kg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m水=m冰=200kg;(2)由ρ= 得水的体积:V水= = =0.2m3.故答案为:200;0.2.【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状态无关;(2)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公式V=求水的体积.16、【答案】5×104【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知,m排=50000t=5×107kg,由ρ= 可得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 = =5×104m3.故答案为:5×104.【分析】知道航母满载时排开海水的质量,利用V= 求排开海水的体积.17、【答案】变小;不变【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解析】【解答】解:一杯牛奶,喝掉一半,质量和体积均减小一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多少而变化,所以不变.故答案为:变小;不变.【分析】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②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不变,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而变化.18、【答案】9:4;4:9【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当体积都为V=5cm3时,对应的m甲=9g,m乙=4g,所以所以密度之比:= = × = × = .∵ρ= ,∴质量相同时,体积之比:= = × = × = .故答案为:9:4;4:9.【分析】从图象上找一点,使甲乙体积相同,然后读出质量的大小,根据公式ρ= 求出密度之比,从图上可以看出,质量相同时,找出对应的体积,根据公式V= 求出体积之比.三、综合题19、【答案】(1)解:水的质量:m水=m总1﹣m瓶=400g﹣150g=250g;(2)解:由ρ= 可得,瓶子的容积:V瓶=V水= = =250cm3;(3)解:液体的质量:m=m总2﹣m瓶=350g﹣150g=200g,液体的密度:ρ液= = ==0.8g/cm3=0.8×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2)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3)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20、【答案】(1)解:三个金属块的密度分别是:ρA= = =2g/cm3;ρB= = =2g/cm3;ρC= = =1.6g/cm3;(2)解:三个金属块比较知,A与B的密度相同,C的密度计算结果较小,所以C是空心的;(3)解:所用金属材料密度为2g/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可以得到各自的密度;(2)(3)同种物质密度相同,根据密度值确定哪一个是空心的以及金属材料的密度.。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a16c7e3c1ec5da50e270d6.png)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解析版)一、选择题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2、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C.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3、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
两车的s ﹣t图象如图b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b中的图线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 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 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 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4、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9:8 B.8:9 C.2:1 D.1:2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右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4 s~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 s~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 s后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7、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400c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从0.03k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二、填空题8、小明坐在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上,他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为参照物的,如图是路途中这辆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若这辆车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到目的地还有217km,需要的时问是。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4、3平面镜成像word版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4、3平面镜成像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2631ef65ce0508763213b2.png)
知识点2 虚像
例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4-3-7所示,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____被烧痛(填“会”或“不会”)。
图4-3-7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放在“烛焰”上的手指不会被烧痛。
解析:本题有两种作图方法:一种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先分别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如图4-3-10甲所示。另一种是先反向延长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虚像点S',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过点S'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取S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点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S发光点,如图4-3-10乙所示。
答案:虚不会
【解法点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①虚像并不是看不见,而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②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知识点3 球面镜
例3 下面是小明、小华和小红在学习了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知识后,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医生检查耳道戴一个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
答案:C
【解法点拨】凸面镜可以成缩小的像,因此有扩大视野的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将点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将被反射为平行光,所以可以利用凹面镜得到平行光。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 眼睛和眼镜人教版练习题一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 眼睛和眼镜人教版练习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6b857b16c850ad02de804185.png)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人教版练习题一➢第1题【单选题】把如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大雨时,雨看上去连成一条条线,这是因为( )A、雨太大时,雨水本身就是连续的水柱B、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C、空气中有雾,看不清楚D、上面的雨滴比下面的雨滴下落速度快【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若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离物体的距离应( )A、大于一倍焦距B、大于两倍焦距C、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小于一倍焦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现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今年广安市体育中考前某中学进行了一次正规的模拟考试,并要求全程录像,当中考时个别学生出现的突发事件时以备参考。
用到的录像机的成像原理与下列哪个相类似(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近视眼镜【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小明同学课外经常长时间玩手机,最近发现自己看很近的物体才较清楚,看稍远处的物体就模糊不清.据此可知,小明的眼睛已成( )A、远视眼,如要矫正视力可用凸透镜B、远视眼,如要矫正视力可用凹透镜C、近视眼,如要矫正视力可用凸透镜D、近视眼,如要矫正视力可用凹透镜【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A、近视凸透镜B、近视凹透镜C、远视凸透镜D、远视凹透镜【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下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A、甲、丙B、乙、丙C、甲、丁D、乙、丁【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是由于( )A、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来矫正B、近视眼品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用凸透镜来矫正C、远视眼品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用凸透镜来矫正D、远视眼品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来矫正【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人们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绿、蓝三色光C、在阳光下晒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紫外线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形状各异的光斑【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A、B、C、D四种光路中,图( )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A、看近处的物体B、看近处的物体C、看远处的物体D、看远处的物体【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 )A、不变B、变薄C、变厚D、无法确定【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与声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与声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3c9ac7c8d376eeaeaa3146.png)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与声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想凭借声音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
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 .响度较大 B .音调较高 C .音调较低 D .响度较小2.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 m 。
医院里常按图1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
已知人距平面镜2 m ,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 .5 mB .2 mC .3 mD .4 m3、.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 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4、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 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 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把相机”调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大,为使他在胶片上仍然形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该(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6、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7、、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2019-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word版
![2019-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0f986ceefdc8d376ee3281.png)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露天地由于太阳直射温度上升较快,使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上升较快,其密度减小较快,这部分空气上升;森林中的冷空气到露天土地处来填补,就使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2.答案:
解析:已知铜铝合金球的质量,若能求出它们的体积和,则由公式,可求出合金球的密度。合金球中铝的体积,合金球中铜的体积,
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
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了实验探究:
(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把三个瓶子全部埋人盛有米的容器中,摇晃容器,观察现象。
解析:B瓶子的体积比A瓶子的体积大,但是A瓶子能从米面中“跑”出来,而B瓶子却不能,这说明猜想1是错的;同理,比较编号为A、B的瓶子可知,猜想2也是错的。仔细观察表中数据和现象发现,能从米中“跑”出来的瓶子密度都比米的密度小,而不能从米中“跑”出来的瓶子的密度比米的密度大,由此可以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猜想,即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是因为密度比米的密度小。
A.甲B.乙 C.丙D.无法确定
6.有一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用天平称得它的质量为54 g,将其放人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20 mL水,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固体是( )。()
A.铝B.花岗岩 C.铁、铝合金D.不能确定
拓展提升
7.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人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兵兵球为什么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版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2f7f8d360cba1aa811dab3.png)
B.错误是应该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误差跟错误一样可以避免
C.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测量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答案:D
解析: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不遵守实验规则或实验时粗心大意造成的,而误差是由测量仪器不够精密或测量的人估读不准及环境因素等造成的,是不可消除的,只能尽量减小,但错误必须消除。
图1
解析:甲表是停表,其小表盘的分度值是1min,大表盘的分度值是1s。乙表是石英钟,其分度值是1 min。停表能方便地用手控制启动和停止,在体育比赛中,用来测时间间隔。
答案:停表 1s 1h 石英钟 1min 12h 甲乙
【解法点拨】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物理实验室及运动场上常用停表测量时间。停表可以精确到0.1s。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计时工具。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知识点1时间的测量
例1如图1所示,是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叫它的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小表盘指针走一周的示数是________;图中乙表叫____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指针走一周的最大读数是___________。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m的时间,应用_________表;要测一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_________表。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答案:C
解析:A项用精密仪器测量只能减小误差,而不可能避免误差。B项中的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别不是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D项中正确做实验不会产生错误,但不能避免误差。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选C。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 温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 温度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9a6cc964bcf84b8d57b4d.png)
3.1 温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9·广东深圳·期末)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铁管比0℃的木头更冷B.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缩冷胀的规律制成的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为方便读数,需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与视线相平2.(2019·广东深圳·期末)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有以下说法:(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最小刻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3)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1)(2)(3)(4)B.(1)(3)C.(2)(4)D.(1)(2)(3)3.(2019·深圳市高级中学期中)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2℃,某粗心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先后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5℃,38.8℃,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为()A.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8.8℃B.甲的读数是37.2℃;乙的读数是38.8℃C.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6.6℃D.以上读数都不对4.(2019·深圳市高级中学期中)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5.(2020·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月考)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B.10℃C.40℃D.100℃6.(2019·广东肇庆·期末)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A.14 ℃B.18 ℃C.22 ℃D.26 ℃7.(2019·广西河池·期末)图是实验室中的一种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B.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60℃D.在使用该温度计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8.(2019·广西贺州·期末)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为7℃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9.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0.(2020·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初二月考)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A.B.C. D.二、多选题11.(2020·武邑宏达实验学校初三月考)为了使自制温度计的精度提高,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将自制温度计的细管做长一些B.增大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的容积,减小玻璃管内径C.减小玻璃瓶的容积,将玻璃管做长一些D.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粗一些,使玻璃管内能装更多的液体12.(2019·攸县第三中学初二期中)量程皆为100℃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最小刻度皆为1℃.玻璃泡的容积,甲大些,乙、丙相同。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同步训练(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同步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e3f1705901020207409c76.png)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同步训练(解析版)声的利用同步训练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2017•潍坊)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2、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声音是一种波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C、声波具有能量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3、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A、“B超”声波的频率很高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4、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5、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6、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7、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的倒车雷达B、超声波清洗机用来清洗物体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8、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这是因为听诊器能()A、改变声音B、减少声音分散C、加强振动D、以上解释都不对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由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打雷了!快下雨啦!”B、医生用听诊器位患者探查疾病C、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检查异常D、用声波清洗精细机械10、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探测海深B、敲瓶底火焰摇动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11、以下各项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②声纳捕鱼;③超声波碎石④B超探病;⑤用声波来清洗眼镜片;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A、①⑤⑥B、②③④C、③⑤D、①②④⑥二、填空题(共5题;共9分)12、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利用________波(选填“超声”或“次声”)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13、晓彤将一直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加大音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现象说明________.14、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________装置.15、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行也会绕开障碍物,不会发生碰撞,这是为什么?________.16、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的特点;报警声尖锐刺耳,说明报警装置在发声时振动的________高.三、综合题(共1题;共6分)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如图,放在真空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逐渐抽出,铃声将会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2)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________;“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________来判断的: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声与能量【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用超声波检查锅炉内有没有裂纹,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清洗眼镜等.2、【答案】C【考点】声与能量【解析】【解答】解:人们利用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是因为声波能使物体振动,从而达到粉碎小石头的目的.这种现象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ABD错误.故选C【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波是一种振动,能传递能量.3、【答案】C【考点】声与信息【解析】【解答】解: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的道理;即“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故选C.【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4、【答案】D【考点】声与能量【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5、【答案】D【考点】声与能量【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6、【答案】C【考点】声与信息【解析】【解答】解: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A不合题意;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B不合题意;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D不合题意.故选C.【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实际应用,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7、【答案】B【考点】声与能量【解析】【解答】解:A、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清洗物体,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8、【答案】B【考点】声与信息【解析】【解答】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B.【分析】选题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9、【答案】D【考点】声与信息【解析】【解答】解:A、“打雷了!快下雨啦!”,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不合题意;B、医生用听诊器位患者探查疾病,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不合题意;C、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检查异常,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不合题意;D、用声波清洗精细机械,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10、【答案】B【考点】声与能量【解析】【解答】解:探测海深、回声定位、超声波探查都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敲瓶底时火焰摇动利用声波来传递能量.故选B.【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11、【答案】D【考点】声与信息【解析】【解答】解:①雷声是下雨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②用声呐可以探测鱼群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③医生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④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以获得人体内是否有疾病的信息.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⑤清洗眼镜片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特点来完成工作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选D.【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特点,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二、填空题12、【答案】音调;超声【考点】声与能量【解析】【解答】解: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改变了弦的松紧,改变了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答案为:音调;超声.【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13、【答案】烛焰晃动;声音具有能量【考点】声与能量【解析】【解答】解: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把音响的音量增大时,振幅随之增大,同时会看到烛焰跳动,这说明了声音具有能量.故答案为:烛焰晃动;声音具有能量.【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14、【答案】信息;声呐【考点】声与信息【解析】【解答】解: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在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故答案为:信息;声呐.【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2)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在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15、【答案】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考点】声与信息【解析】【解答】答: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超声波的应用,即回声定位原理.16、【答案】信息;频率【考点】声与信息【解析】【解答】解: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报警声尖锐刺耳,说明报警装置在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故答案为:信息;频率.【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尖锐是说明音调高,是因为振动频率高.三、综合题17、【答案】(1)减弱;介质;推理法(2)固体能够传声;音色;能量【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声与能量【解析】【解答】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声音会逐渐减弱.假设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就会听不到声音,从而证明真空不能传声.此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推理法;(2)“墙”是固体,隔着墙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音辨别人,这是要根据音色来判断发声物体的.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可以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等.故答案为:(1)减弱;介质;推理法;(2)固体能够传声;音色;能量.【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品质叫音品,也叫音色;声音具有能量.。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习题精选第二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习题精选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98ef2914791711cc7917cc.png)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习题精选第二篇
第1题【单选题】
让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 )
A、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B、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C、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D、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4.5 光的色散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9•遂宁)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2.(2019秋•东台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光是单色光B.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C.透过红玻璃看蓝天,看到的应是蓝色的D.五星红旗看上去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3.(2019秋•碑林区校级期末)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C.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带4.(2019秋•龙岩期末)下列诗词中能反应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彩虹舞山洞B.池水映明月C.潭清疑水浅D.云生结海楼5.(2019•闵行区二模)在下列各组不同色光中,三原色光为()A.红、黄、蓝B.红、绿、蓝C.红、黄、绿D.黄、绿、蓝6.(2019•临沂模拟)阳春4月,荷兰花海的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
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7.(2019•武进区一模)受变色龙的启发,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压缩状态时为红色。
则该材料()A.在拉伸状态时吸收蓝色光B.在拉伸状态时反射蓝色光C.在压缩状态时吸收红色光D.在压缩状态时反射蓝色光8.(2019•高港区校级一模)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身上后,观众看到的情况是()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9.(2012秋•弥勒市校级期末)下面实例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复色光B.红光和蓝光合在一起的光是复色光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D.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自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10.(2019秋•商南县期末)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红外线的是()A.路灯B.医学上的“B超”C.无线电通讯D.电视机遥控器11.(2019•巴南区校级模拟)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A.夜视仪B.验钞机C.灭菌灯D.遮阳帽12.(2019春•河东区月考)一场大雨过后,临沂上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奇观。
下列光现象中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①放大镜把字放大②海市蜃楼现象③站在岸边的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④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二.填空题(共5小题)13.(2019秋•沧县期末)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画面,它的遥控器是利用来工作的。
14.(2019•兰州模拟)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形成的;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呈现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三种颜色的光叠合而成的。
15.(2019•无锡模拟)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人脸反射的可见光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实像/虚像),但这种方式有缺陷,在环境光照发生变化时,识别效果会下降,无法满足需要。
解决方案是基于人脸温度发出的(红外线/紫外线)多光源人脸识别技术。
它可以克服光线变化的影响,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性能。
16.(2019•靖江市校级一模)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试验成功。
如图所示,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发现火源,可用(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17.(2019•高港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让一束阳光通过棱镜产生了七色光,A是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具有热效应。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8.(2016秋•莆田期末)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这个现象称为光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棱镜对(“A”、“B”)的偏折作用更强。
(2)由此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可以把光屏上的光大致分为7种颜色:红、橙、黄、绿、蓝、、紫,A处应该是光,B应该是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解: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确;B、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错误;D、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2.解:A、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故A错误;B、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来加热食物的,故B正确;C、我红色玻璃是透明的,只能透过红色光,其他色光几乎都被吸收,故看到的是黑色的,故C错误;D、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光,吸收了其它色光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解: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说明太阳光有这七种颜色组成,A、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蓝色光,其他颜色的光消失,故A错误;B、如果在白屏前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这表明,其它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故B正确;C、红色只能反射红光,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所以在红纸上不看到彩色光带,只看到红光;故C错误;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不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故D错误。
故选:B。
4.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故A正确。
B、池水映明月是指明月在水中的倒影,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色散。
故B错误。
C、潭清疑水浅是指由于光的折射,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故C错误。
D、云生结海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大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5.解: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故选:B。
6.解: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红光被红花反射了,而太阳光中的其它色光都被红花给吸收了。
故选:B。
7.解:(1)在拉伸状态时为蓝色,说明这种材料拉伸状态下只反射蓝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A错误,B正确;(2)压缩状态时为红色,说明种材料压缩状态下只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C、D错误。
故选:B。
8.解: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在白上衣,白上衣可以反射绿光,白上衣反射的绿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绿色的;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不能反射绿光,绿光照在红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故选:D。
9.解:A、太阳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复合而成的,是复色光,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复色光的概念,红光和蓝光合在一起的光是复色光,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0.解:A、路灯是照明工具发出的是可见光。
不合题意。
B、B超是用超声波工作的,不合题意。
C、无线电通讯使用电磁波,不合题意。
D、遥控器可以通过红外线来对电视机进行操作。
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A、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
故A符合题意。
B、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
故B不符合题意。
C、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以杀死微生物,用紫外线等可以杀菌。
故C不符合题意。
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可以用遮阳帽防护。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解:题目中的“双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折射形成的;①放大镜把字放大也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②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③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这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④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也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13.解:普通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
它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红、绿、蓝,红外线。
14.解: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将太阳光进行折射。
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
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蓝色封面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故呈现黑色;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故答案为:色散;黑;红、绿、蓝。
15.解:(1)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人脸反射的可见光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2)温度不同,发出的红外线也不同,故可以根据人脸发出的红外线来识别。
故答案为:实像;红外线。
16.解:(1)在消防火险发生的初期,灾害往往是由于不明显的隐火引起的,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有效的发现这些隐火,找到火源,及早灭火。
(2)利用激光可以精确测量火源的距离。
故答案为:红外线;激光。
17.解:(1)一束阳光通过棱镜被分解称量七色光,该现象叫光的色散;(2)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B到A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B点外侧;故答案为:紫;B;红外线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8.解:(1)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图可知,三棱镜对B的偏折作用更强;(2)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故A 是红光,B是紫光。
故答案为:(1)色散;B;(2)靛;红;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