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图象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作图题汇总
![初中物理作图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d4d4ebaf61fb7360b4c65dc.png)
初中物理作图题汇总35-47序号标题页35 富民中学过关练习初中物理作图——36 澧溪中学初三物理复习测试题作图部分部分——37 浅谈物理课件中的作图问题——38 物理作图——39 物理第二轮复习作图专题——40 物理电路作图的种类——41 新课标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四)---作图题——42 中考物理作图复习专题——43 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复习——44 中考物理作图专题复习指导——45 中学物理图像和作图在教学中的运用——46 作图法就是通过作图来体现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47 物理作图专题练习————富民中学过关练习——初中物理作图姓名______________光学部分1作出井底之蛙所看到的“天”的范围。
(a点表示蛙的眼睛)2.S1、S2是发光点,AB是挡板,试作出屏幕上光完全照不到的地方。
3.ab是两个发光点,人从某个方向观察,发现两点的像重合起来了,试确定这个方向。
4.作出下列反射光路。
5.如图,S1是发光点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若将平面镜转动一个位置,发光点的像变成了S2试确定平面镜的新位置。
6.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7.作出潜望镜的光路图。
8.在A点的人想要看见隔壁的人的活动,请你替他想个办法。
9.如图,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形成的,试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10.如图为点光源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和经镜面反射的一条反射光线,试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11.不作法线,试确定S点发出光线的反射光线。
12.S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通过A点,试确定这条光线并把光路图补充完整,其中,第二个图经过两次反射。
13.试作出挡板右侧看到S像的范围。
14.使图中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在图中适当位置填上平面镜并使光路完整。
15.作出下列透镜的光路图。
16,在图中适当位置填上合适的光学元件。
17.在下列方框中的适当位置填上合适的光学器件。
18.作出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致位置,并反映出像的大小、虚实。
初中物理电学图像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电学图像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7f2050487c24028915fc3b3.png)
4、面积 某些物理图像其图线与横坐标轴
的某一区间的图线所围成的面积又 常表示一个新的物理量的大小。
例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面积的大小等于物体 在0~t0时间内所通 过的路程.
例4、某型号电饭煲有加热和保温功 能,如下图甲所示为其内部电路原理 图,如图乙是该电饭煲工作时电功率 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图中阴影部分 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_加___热__时__电__流___所__做__功___,其大小为 _4_._8_×__1_0_5。J
动态电路----利用图像求极值
4、如图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后示电,数则 析压分滑I可:的U表析片判变=P的解:在P断9化示析由当Va当电关时数时:b滑U端源系,为,由到由=I滑电如9最=坐a坐V端到压图大1标时标.时a5是..端图,A图即I,=,可可为滑19电.知知电5动A压,源V变,,表电阻示压器数值U为与0电,流此表时
解析::当P在b端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电流 最I压小U=电=I当所09=源∴.V0P以5。.在A电RR:5,abP总bA定压端 总,=值=定=UR时UU=总电总值/,9II阻–V=电电=。9R9RV路和阻V×=/1的变R008.和总.Ω阻55A电变器A-==64阻R阻1.Ωa58b最串器WΩ=大1联R2,aΩ分b串电得联流电最,源小电为
例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 额定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最右端 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
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2__4_____W,, 电源电压为__1_2_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_9_____Ω
3、斜率 斜率=纵坐标物理量的增量/横坐标物 理量的增量
电学图像专题复习
图像的作用
初中物理考复习之作图题专题
![初中物理考复习之作图题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51d68902d276a200292e6f.png)
主要考查学生作图技能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考察方面:力学、光学、电与磁的方面 1. 力学作图例1 (1)如图是正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示意图。
(分析球受几个力) (2)如图中ABO 可看成杠杆,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注意动力的方向、阻力的作用点)(3)人用向右的水平拉力F ,拉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上画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4)如图所示,曲杆AOBO 自重不计,B 为支点,AO=60cm ,OB=40cm ,BC=30cm ,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在A 、O 、C 三点上选出一点为动力作用点,作出最小的动力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
例2 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
已知物重1000N ,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 的拉力。
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2.光学作图①要结合成像规律(小孔成像、反射或折射规律)作图②要辨明光的传播方向(光是从哪儿射向哪儿的) ③注意箭头不能漏画,箭头的方向不能画反。
例3 图中,一束光线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 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注意光线的位置及箭头的方向)例4 如图平面镜MN 后面放一块木板,前面放一个三角形ABC 。
三角形物体 ABC 在平面镜 MN 中能成像?如果能成像请画出 。
3.连接电路与画电路图 例5 画出电路图例6 如图示,两灯均正常发光,请在“○”中填上合适的电表。
例7 如图所示的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分别正确的接入电路中 4.电与磁例8 要使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的N 极指向如图所示,请连接好电路,并标出螺线管的N 、S 极。
例9 如图中,电路连接正确,通电后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涂黑端表示N 极)。
请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磁极、电源的“+”、 “—”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法。
初中物理图像专题---中考复习
![初中物理图像专题---中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8639696a0116c175f0e48d1.png)
常见图像类型:(1))s--t图像、(2)v--t图像竞技图像追击问题相遇问题匀速直线加速直线加速直线减速运动(3)m--v图像(4)G--m图像同种物质水的体积温度图像容器总质量与液体体积(5)压强:p--h图像:压强p与深度h 压强p与某点到容器底的距离h(6)F 浮---h 图像(7)浮力:F--h 图像FF 浮力随浸入深度 浮力随提升高度h (8)浮力:F 浮—t 图像 (9)浮力:F 浮--t 图像FF(10)浮力:拉力F-t图像(11)浮力:速度恒定时,P-t 图像 (12)功率:p--v 图像阻力一定时,p-v 图像(13)η-G 图像 (14)比热容:温度--时间图像 ,固态和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15)电学: U -- I 图像定值电阻的U-I图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随其连入电路的阻值、电路的电流的关系图像(17)电学:, I--U图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18)电学:P -- U图像小灯泡功率p与电压U的平方的图像是曲线(16)U--R图像小灯泡的电阻曲线是图中的.(19)电学:P -- R图像(20)电学:P -- I图像实例分析:第一部分力学部分1..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底面积为长方形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v=0.2m/s的恒定速度下降.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前).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料在t=20s时开始浸入水中B.石料的重力是1400N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ND.石料完全浸没水后钢绳的拉力为900NE.石料距离水面的高度h1F.该石料的密度G.石料放入水底后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1H. 石料放入水底并松开钢绳后,石料对水平底面的压强P2J.从水中匀速提起该石料时电动机的功率K. 从水中匀速提起该石料至投放原处时,消耗的电能2、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 图像信息问题解题攻略》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 图像信息问题解题攻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46c5079b89680202d825ba.png)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图像信息问题解题攻略》教学设计二、考査功能: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主要涉及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等。
一、考査重点和热点:图像信息类试题是以图像、图形和数据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来源.图像、图表或数据表格一般都含有题目需求的信息,这类题目的图像信息量大,较为隐蔽.它的取材范围较广,内容可能源自教材,也有的涉及高新技术或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三、考查难点:在解答这类试题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挖掘图像所含的信息,并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合成、提取、加工,最终求得问题的解答。
四、题型分析:题型1:图像分析与计算【例1】(xx·上海中考)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先运动2 秒,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米。
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一定是图线a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D.可能是图线c【思路点拨】由于甲运动6s通过的路程为6m,可判断出图线a为甲的运动图像;甲比乙先运动2s,所以此时乙的运动时间为4s,在图上另外两条图线4s是的路程分别是6m、8m,根据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可知乙的s-t图线可能是c,故选D。
【完全解答】D【例2】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A.1:2B.2:1C.4:1D.8:1【思路点拨】由图象可知,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4g/cm3;ρ乙===0.5g/c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g/cm3:0.5g/cm3=8:1.故选D。
【完全解答】D【方法技巧】所谓图像信息题,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图像,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和处理。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2直线运动 S-T图像专题复习课 教案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2直线运动 S-T图像专题复习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2bd69763231126edb11e8.png)
S-T图像专题复习课一、教学任务分析运用函数图像来研究物理问题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手段,近几年的中考突出了用物理图象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初中物理图象类型虽不复杂,但学生对图象的认识是分散的、不完整的,需要通过专题教学,使学生上升到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知水平,从而搞好初中物理总复习.在专题教学中,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路程-时间图像,然后将路程-时间图像与数学教学中已讲过的函数图像进行比较,明确其所属的函数类型,并理解路程-时间图像中纵、横坐标和斜率的物理意义。
本节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体验数学思维对于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性,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路程-时间图像。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能根据图像计算速度。
(2)学会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并能根据此图像来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明白路程—时间图象中点,线,截距等意义。
(3)了解各种图象的普遍方法。
2、过程能力和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得出初中s-t图象的注意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经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过程,认识“控制变量”这一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明白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
(3)通过对图象应用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所学图象的运用,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教学难点:解决S-T图像中涉及的物理问题四、教学资源(一)引入1. 播放ppt :注意s-t 图像中点,线等包涵的信息。
提出问题:这两条s-t 图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运动的路径都是直线。
不同点:运动的快慢不同。
引出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新课2. 应用S- T 图像专题复习例题1: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1所示。
物理图象专题复习
![物理图象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effb761a45177232f60a2d8.png)
物理图象专题复习近几年的中考突出了用物理图象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初中物理图象类型虽不复杂,但学生对图象的认识是分散的、不完整的,需要通过专题教学,使学生上升到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知水平,从而搞好初中物理总复习.一、物理图象的共性1.横、纵坐标轴认识图象时,首先要从横、纵坐标轴开始,弄清两个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以便了解物理图象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若将纵坐标改成路程s,横坐标不变,则图象反映的是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2.图象中的点物理图象中任意一个点往往对应着一个物理状态.如冰在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点A表示冰在吸热升温过程中处于温度为-4℃的固体状态.物理图象中的“拐点”又具有特殊的物理意义,它是两种不同情况的交界,是物理量发生突变的点.如图2中的点B表示冰将要开始发生熔化现象,点C表示冰的熔化现象将结束.3.图象中的线图象中的一段线往往表示一个物理过程,例如图2中的线段BC表示冰的整个熔化过程——吸热而不升温.4.斜率图象中某一点切线的斜率一般对应着一个新的物理量,例如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s-t图象中的斜率表示物体在该点时的瞬时速度v;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U-I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R;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大小关系的m-V图象中的斜率表示物质的密度ρ.写成一般式为斜率=纵坐标物理量的增量/横坐标物理量的增量=新的物理量的大小.5.面积某些物理图象其图线与横坐标轴及自变量的某一区间的图线所围成的面积又常表示一个新的物理量的大小.分析图象时,求出面积,往往会使物理问题的解答更为方便些,例如图1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等于物体在0~t0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6.截距截距是指图线与两个坐标轴的交点所代表的坐标数值,该“数值”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例如图2中的纵截距表示冰开始加热时的初温,横截距表示冰开始熔化的时刻.二、常见物理图象的分析例1如图3所示是不同时刻测量一段(随温度发生均匀变化的)镍铬合金线的电阻值的R-t测量图象,与时刻t1相比,时刻t2的温度较_________(填“低”或“高”).解析从图3中的图线的走势看,随着时间的延长,合金线的电阻越来越小.又因为导体的电阻随其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时刻t2的温度比时刻t1的温度低.例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图4甲、乙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________段.解析图4甲中的AB段的斜率(Δs/Δt)为一常数(等于速度v),故AB段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C段平行于时间横轴,也就是说物体运动的路程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故其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E段的斜率(Δv/Δt)为另一常数(加速度a),故DE段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EF段平行于时间横轴,物体的速度大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故其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例3如图5所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通过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强度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I-U图线,从图中可知()A.R1>R2B.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ⅡC.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ⅢD.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Ⅰ解析由图5可知,当给电阻R1、R2两端加电压U0时,电阻R1、R2的电流值分别为I1、I2,且I1>I2,根据欧姆定律I=U0/R得R1<R2;当R1、R2串联后,总电阻R串>R2>R1,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Ⅲ;当R1、R2并联后,有R并<R1<R2,所以总电阻R并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Ⅰ,正确答案为选项D.例4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设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得到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6所示,那么它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A.1∶2 B.2∶1C.1∶4 D.4∶1解析由图6可知,图线AB段表示物体在固态吸热升温的过程,加热时间为2min,设其吸收的热量为Q,温度变化为Δt1=40℃;图线CD段表示物体在液态吸热升温的过程,加热时间为4min,吸收的热量应为2Q,温度变化Δt2=20℃.物体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其质量不变,设为m,根据比热公式c=Q/mΔt,得c固/c液=(Q固/Q液)·(Δt2/Δt1)=(1/2)×(20/40)=1/4.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例5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学生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并测得相应的总质量而画出了有关m总-V的图象.在图7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解析根据题意,m总=m器+m液=m器+ρ液V液,其中m器和ρ液都为常量,很显然当V液=0时,m总=m器≠0,所以选项A和C是错误的;当V液不为零时,m总随着V液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m总-V的图线是直线上升的,而不是直线下降的,所以选项D也不正确.正确答案为选项B.例6如图8所示表示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大小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解析 从图中甲、乙曲线不难看出,当液体深度为h0时,液体甲的压强p甲小于液体乙的压强p乙,即p甲<p乙,根据公式ρ=p/gh,得 ρ甲<ρ乙. 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重点复习以下“四图归一”图象: (1)s-t 图象:研究物体运动形式。
初中物理电学图像专题复习1(电功率、欧姆定律图像专题1)
![初中物理电学图像专题复习1(电功率、欧姆定律图像专题1)](https://img.taocdn.com/s3/m/64f5572bc5da50e2524d7fdd.png)
复习课
《电学综合图像专题》
九年级物理组
五环践学:【高效课堂】课堂目标
1、学会分析欧姆定律、电功率图像问题;
2、熟练掌握电学图像问题分析思路与分析 方法;
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知识储备
仔细回顾所学电学知识,完成《导学 案》第1页自学质疑部分
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知识储备
1、欧姆定律公式:I= U 、变形式:R= U
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 器.图乙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 象. 求:(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是多少Ω? (2)电源电压是多少V?
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
分析: 当I1 0.2 A时,PR11 2.0W
PR11 2.0W I12R11 (0.2 A)2 R11 得R11 =50
则:R 1
U1 I1
2V 0.1A
20
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U R1
U电
=6V
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U1 R1
2V
则:U2 U电 -U1R1=6V -2V =4V
R2
U2 I2
4V 0.1A
40
学习环节四:【检测巩固】
2、如图甲所示,R2为电阻箱调节R2时电流表示数I随之
变化。如图乙所示是电阻箱阻值R2与电流表示数的倒
串联
2
1 I2
6 A1
则
I 1
1 6
A
及:I 2
1 6
A=
U电 R1 +R 2
U电 R1 +10
(2)
联立(1)(2)解得:R1 =5
初中物理电学图像专题
![初中物理电学图像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4156a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f.png)
RA<RB
思考:若将这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接在电路中他们的I—U图像应在该坐标图中的哪个区域?
8
B
变式训练1:通过一只标有“6V 6W”小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两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6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的总功率为 W
A
思考:分别求出A点和B点时的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通过小灯泡的电阻值你发现了什么?
电学图像专题复习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
·
U/V
I/A
O
·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
方法一: 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根据已知条件直接找出对应的特殊点。
例1.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 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比较元件 A、B的电阻大小___________
13.5
a
b
思考:根据R的图像在该坐标图中大致画出滑动变阻器的U—I图像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定功率为_________W,,电源电压为____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Ω
分析:当滑到a端时,滑动变阻器值为0,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最大.即为电源电压 由坐标图可知,电压表的最大值为9V.
9
析: P在a时,由坐标图可知 U = 9V时, I = 1.5A R = U/I = 9V/1.5A = 6Ω
6
解析:由坐标图可知, 当U=9V时, I=1.5A , 此时定值电阻的功率最大 P最大=UI最大=9V×1.5A=13.5 W
方法二:利用图像根据电学相关公式拼凑数据找出隐藏的特殊点。
初中物理 图像专题复习试题
![初中物理 图像专题复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a40aa1960590c69ec376a3.png)
图像题练习1、下列物理图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2、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__ 。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4、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__ρ乙 (选填“>”、“<”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9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_____,内能增大。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6、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图11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第8题图7、实验测得小灯泡L、定值电阻R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16所示。
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入1.5V 的电源,则通过电源的电流是 A;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4.0V的电源,则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是 W。
8、如图所示是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L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
将小灯泡L和电阻R接入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专题复习》复习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专题复习》复习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df77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c.png)
教案:《初中物理光学作图专题复习》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0章《光学》中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定律。
2. 光的粒子性:光的颜色、强度、频率等。
3. 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偏振等。
4. 光学仪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
2. 学会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光的传播规律、干涉和衍射现象的产生条件和应用。
2. 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光学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2. 复习:回顾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练习:给出一些光学作图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实验:进行光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学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 拓展:给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定律。
2. 光的粒子性:光的颜色、强度、频率等。
3. 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偏振等。
4. 光学仪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光的传播规律,画出光线的传播路径。
答案:根据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定律,画出光线的传播路径。
2. 题目:解释光的干涉现象,并画出干涉条纹。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两束或多束相干光相遇时,产生的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干涉条纹是由于光的波动性造成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光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初中物理作图典型综合专题复习题
![初中物理作图典型综合专题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69aa2add36a32d737581e4.png)
物理作图专题复习题(一). 光学作图题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或平面镜成象规律做光路图完成下列各图中的光路或在相应位置作出平面镜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做光路图(1)如下左图所示,A O是一束斜射到水面的入射光线,请画出拆射光线;(2)如下右图所示,BO是一束斜射到玻璃砖A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光线通过玻璃砖再进入空气的两次拆射光线;(3)如图9所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 点。
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光路图(二). 力学作图题1、力的示意图(1)重2牛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图1中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用细绳将重为12N 的均匀实心球挂在墙上,在图2中画出此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3)质量是2千克的铁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3所示)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4)如图4所示画出重10牛的小球对水平桌面压力的示意图.图(1) 图(2) 图(3) 图(4)(5)一辆重120N 的小车受到60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在图5画出小车所受的拉力的示意图(6)如图6所示,重为4牛的小球悬浮在盛水的杯中,画出小球所受的力示意图.45ºM30M/1图9SP水图13(7)重为5N的物体在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在图7中作出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图(5)图6图7(8)作出图8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静止的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2、画杠杆力臂和最小的动力示意图(1)如图9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l2是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和力F2。
(2)如图10,在杠杆AB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
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 和它的方向。
(3)某人用撬棍撬动石头,如图11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情况下的动力示意图,并标出动力臂.(4)图12中,杠杆AB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对应的力的示意图.图9 图9 图11(5)如图13所示,唐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动力的示意图及动力臂.3、滑轮组绕线(1)图14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用笔画线代替绳索,将它们连接起来。
初中物理作图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作图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85362bb647d27284a73516e.png)
如答图2-1-8所示.
考点2 力学作图 典例精炼
【例5】(邵阳)请在图2-1-9中作出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如答图2-1-9所示.
【例6】(宜宾)如图2-1-10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 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 的示意图.
如答图2-1-10所示.
【例7】(威海)如图2-1-11所示,轻质杠杆OA在路灯和 轻绳AB的共同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 轻绳AB对杠杆的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如答图2-1-2所示.
【例3】(鄂州)如图2-1-3,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现
有一束激光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经平 面镜反射后照亮水槽底部的A点. 请画出平面镜并完成光
路图
如答图2-1-3所示.
【例4】(永州)如图2-1-4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 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如答图2-1-4所示.
考点点拨: 1. 作反射光线时,先确定反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注意标注 光线的传播方向. 2.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时,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 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作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 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3.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时,需在图中画出两种介质的 分界面和法线,要注意,法线要用虚线表示. 4.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 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经过焦点.
如答图2-1-17所示.
【例10】(濮阳模拟)在图21-18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 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初中物理图像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图像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1b1b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6.png)
初中物理图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理图像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常见物理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2. 能够运用物理图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图像的种类:直线图、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2. 物理图像的特点:坐标轴的意义、图像的形状、趋势等。
3. 常见物理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方法: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力-位移图等。
4. 运用物理图像解决实际问题:速度的计算、位移的计算、功的计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理图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物理图像问题。
2. 讲解:介绍物理图像的种类和特点,讲解常见物理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制一些简单的物理图像,如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等。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物理图像解决实际问题,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理图像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物理图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图像的概念和特点。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4.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和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物理图像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绘制物理图像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光学作图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光学作图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1bfd2628ea81c759f57897.png)
进一步了解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特点
和透镜对光的作用;能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 教学目标
成像特点和透镜对光作用的简单作图;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会用光路图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学生容易把知识点混淆,应用时出现多种错误,另 学生学习能
外由于不细心,出现漏洞或多画的现象,实线虚线不分, 力分析
识点之间的迁移和拓展)
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经过一轮的基础知识复
习,她们对初二所学过的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
课例研究综 认识,具备了初步的应用能力。但是由于长期缺乏正确
述
的学习方法和懒散的学习习惯,她们在作图中经常出现
答题不规范、不完整、考虑不周密的情况。所以,我在
光学作图专题复习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知道和
光线箭头忘记标注。
教学策略选 择与设计
一、课前导学 二、合作交流,能力提升 三、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归纳小结
一、观看光学图片引入光路图(提高学生的探索欲 教学过程
望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复习过程
1、学习目标(学生熟悉一下本节课复习点,让她
们逐渐进入状态)
2、近年来的考试情况分析(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光学作图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及总结反 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光学作图专题复习》
称
通过前面系统的基础复习,学生对于各种作图有了
接触,但是缺乏综合系统的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习训练,对于作图的
教材分析 关键方法和要求还比较欠缺,因此通过本节课的作图训
练,对这部分的作图题进行比较强化方法的训练和归纳
总结,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和规律。
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一.回顾:数学函数图像
y
y
二轮复习
O
x
正比例函数
y=kx (x>0)
y
O 一次函数 x y=kx+b (b>0)
y
O
x
反比例函数
O 二次函数 x
y=
k x
(x>0)
大家好
y=kx2 (x>0)
2
二.基础图像的物理意义
二轮复习
描述下列各图的物理意义?初中物理中还有那两个 量的关系与它相类似?
(1)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前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怎 样变化?这一过程中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又怎样变化?
(2)当容器中水深超过8cm以后,物块处于什么状态?
为什么?
(3)将物块取出后,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20N,此时容
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4)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大家好
再见!
D.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大家好
二轮复习
解 1、看横、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
决
图 2、提取相关的公式、规律
象
题 3、观察线找点
的 一
4、定量比较
般 方
解综合题的一点思路
法 化整为零
大家好
随堂精练
二轮复习
1.如图甲电路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小 灯炮标有 “6V 6W”的字样,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
I’ 0.6A
(3)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
因此当R=10欧时,电功率P有最大值,最大值Pm=2.5w
大家好
12
Hale Waihona Puke 随堂精练二轮复习1.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下左图 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 下列分折正确的是( ) A.乙消耗的电功率为0.9 W
B.甲消耗的电功率为0.45W C.甲中的电流小于乙中的电流
大家好
结束
大家好
解:(1)把电源和灯泡构成一个闭合电路时 UL=10V 由图像得IL=0.9A 则 P= UL×IL =9W
大家好
11
典例突破
二轮复习
(2)为保证电路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0.6A,由图像知,
灯泡两端电压是U’L=4V。
变阻器两端电压是U’=U-U’L=6V
变阻器最小电阻是:
U’ R’ = =
6V = 10Ω
大家好
4
典例突破
二轮复习
例1:从图4的四幅图像得到的下列信息中,不 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 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 剧增长
大家好
5
随堂精练
二轮复习
1.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 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 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 像可能是图中的( )
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求:(1)小灯炮正常发光时电 阻为多少欧?(2)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7A时,小灯 泡的电功率为多少瓦?(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 整个电路10s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大家好
随堂精练
二轮复习
2.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 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解 答下列问题。
大家好
三.中考物理图像解析
(二)结合图像控制变量 比较
解该类型的题一般要过图像(坐 标轴)上的点作横轴和纵轴的垂线,通 过比较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大小,再联 系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解
大家好
7
典例突破
例1.小明从家里去上学, 如图所示,是他上学过程中 的路程一时间图像,请你判 断小明在哪一段时间内动能 最大( ) A.在t1~t2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B.在t2~t3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C.在O~t1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D.无法判断
G
8
R
8
V
8
4
4
4
0 图1 5
m
10
0 图2 5
I
10
0 图3 5
t
10
注意:图象中各部分的物理意义 “线”:表示一个特定的物理量。“线段”:表示一个物理过程。 “点”:表示一个物理状态。 “面”:可能表示一个物理量。
大家好
3
三.中考物理图像解析
(一)从图像中找规律解析
解该类型的题一般应注意: (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 量(对象),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 素和控制条件。 (2)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 的物理意义(图像拐点、起点、终点的含义)。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 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二轮复习
大家好
三.中考物理图像解析
(三)利用物理规律公式找点解析
解答该类型题,一般要建立物理 过程的数学模型,用物理公式写出函 数式,再根据题意求解。
大家好
10
典例突破
二轮复习
1.现有一个电源电压为10V的电源和一个“12V,12W”的灯泡,灯泡的电 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1)把电源和灯泡 构成一个闭合电路,求灯泡的电功率; (2)若在(1)问的电路中再串联一个规格为“20Ω” 的 滑动变阻器和量程为0 -0.6A的电流表,求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最小值; (3)若把该电源和一个定值电阻R0=10Ω以及上述 滑动变阻器构成串联电路,求滑动变阻器R电功 率的最大值。
二轮复习
大家好
8
随堂精练
1.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 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 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 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 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1 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在运动2 m D.5s~7s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