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基础知识整理
通信原理 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信号的基本概念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信号是携带信息的载体,可以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等多种类型。
2. 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信号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分析和表示,时域表示信号的波形随时间的变化,频域表示信号的频谱分布和频率成分。
二、调制和解调1. 调制的概念和分类调制是指将基带信号转换成载波信号的过程,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大类。
2. 调制的方式和特点调制方式包括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不同调制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解调的原理和方法解调是指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可以通过同步解调、非同步解调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方法实现。
三、信道传输1. 信道的基本特性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种,具有传输损耗、噪声干扰、多径效应等特点。
2. 信道的调制和编解码为了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需要对信道进行调制和编解码处理,包括信道编码、信道调制和信道估计等技术。
3. 信道的误码性能和改进方法信道传输存在误差和丢失,需要通过纠错编码、自适应调制和多路径衰减补偿等技术来改进信道的误码性能。
四、多址接入技术1. 多址接入的原理和分类多址接入技术是指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进行通信的技术,包括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和空分多址等多种方式。
2. 多址接入的调度和管理多址接入需要进行合理的调度和管理,包括动态分配资源、碰撞检测和退避算法等技术。
3. 多址接入的性能和优化方法多址接入技术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需要通过功率控制、干扰对抗和协议优化等方式来改进系统的多址接入性能。
五、调制解调器和调制解调器的应用1.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和结构调制解调器是进行调制和解调的设备,主要由调制器和解调器两部分组成,具有信号处理和传输功能。
2. 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和参数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参数包括端到端时延、误码率、传输速率等,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信类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类通信原理知识点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规则,它是通信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通信原理的掌握对于理解和应用现代通信技术非常重要。
以下是通信原理的一些知识点,详细介绍如下:1.信号和信息:-信号是信息传输的载体,可以是一种物理量(如电压、声音波形等)或者一种事物(如光线)。
-信息是人们要传输和接收的内容,可以是语音、图像、视频等各种形式。
2.信号的特性:-幅度:信号的变化范围,通常用电压、声压等物理量表示。
-频率:信号的周期性变化次数,单位为赫兹(Hz)。
-相位:信号的相对位置关系,通常用角度表示。
3.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它可以取任意值。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它只能取有限个数值。
4.信号调制:-信号调制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和调相调制(PM)等。
5.信道和噪声:-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无线信道、有线信道等。
-噪声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会影响信息的传输和接收质量。
6.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实现信号调制和解调的设备,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7.编码和解码:-编码是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和存储的信号的过程。
-解码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的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二进制编码、格雷码、汉明码等。
8.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同时传输在同一条信道上的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多路复用(FDM)和时分多路复用(TDM)等。
9.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和错误检测与纠正能力而对信号进行编码的过程。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有海明码、卷积码、纠错码等。
10.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实现信号调制和解调的设备,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11.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在通信过程中所采用的规则和约定,用于确保信息的可靠传输。
通信基本知识点总结

通信基本知识点总结一、通信的基本概念1. 通信的定义及意义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
通信的意义在于加强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交往,传递知识和信息。
2. 通信的基本原理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
通信系统通过发送方产生的信号,经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方,并由接收方进行解码和识别。
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二、通信的基本组成1. 发送器发送器是指将信息转换成信号并发送到传输介质中的设备或装置。
发送器使用调制技术将原始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如调幅、调频、调相等技术。
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信息信号传输的媒介,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光缆、电缆等,无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磁波、红外线等。
3. 接收器接收器是接收传输介质中的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原始信息的设备或装置。
接收器使用解调技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如解调幅、解调频、解调相等技术。
三、通信的技术分类1. 有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电缆、光缆等有线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电话、有线电视、网线等。
2.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电磁波、红外线等无线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无线电、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3.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数字电话、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
4. 模拟通信技术模拟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模拟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模拟电话、模拟电视、模拟广播等。
四、通信的基本性能参数1.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通常用位/秒或者字节/秒来表示。
2. 误码率误码率是指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概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3. 带宽带宽是指信号频谱中,能够传输信息的频率范围,通常用赫兹来表示。
4. 衰耗衰耗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的现象,通常用分贝来表示。
五、通信的基本原则1. 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通信原理 知识点

通信原理知识点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与通信原理相关的一些知识点: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介质的信号,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法包括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要传输的数据转换为特定的编码形式,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能够被正确接收和解码,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还原为原始数据。
常见的编码方法包括奇偶校验、汉明码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3. 多路复用与分用: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传输通道同时传输,以提高传输效率;分用则是将复用的信号在接收端进行分解和恢复。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A)等。
4. 衰减与补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遭受衰减,衰减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为了补偿信号的衰减,常常使用放大器、衰减器和补偿器等设备。
5. 报文和分组交换:在通信系统中,数据通常以报文或者分组的形式进行交换。
报文是指一个完整的数据单位,分组则是将较长的报文拆分为固定大小的数据单元进行传输。
6. 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为了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常常采用信道编码和误码控制技术。
信道编码可以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抗干扰和纠错能力,误码控制则通过检测和纠正接收到的错误码来恢复原始信息。
7. 频谱和带宽:在通信中,频谱用于描述信号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带宽则是指信号占据的频率范围。
在信号传输中,带宽的选择和管理对于传输效率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8. 噪声和信噪比:噪声是指由于各种随机因素引起的信号干扰,会影响到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信噪比是衡量信号与噪声强度之比的指标,信噪比越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就越好。
9. 调幅幅度、调频频偏和调相相位:在调制过程中,调幅幅度、调频频偏和调相相位是描述信号变化的重要参数。
调制过程实际上是改变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来携带信息。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通信原理是指将信息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过程。
它涉及到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解调和接收等环节。
以下是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1. 信号:通信过程中传输的信息被称为信号。
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由一系列离散的电压或电流脉冲表示的信号。
2. 调制:为了能够将信号传输到远处,信号需要经过调制来适应传输介质的特性。
调制是指将信息信号转换为另一种具有特定频率或振幅特性的信号。
调制常用的方法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3. 传输介质:通信中用于传输信号的介质被称为传输介质,可以是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距离、带宽要求和传输成本等因素。
4. 解调:解调是指在接收端将调制过的信号转换回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恢复原始信号的频率、振幅或相位特性。
解调过程通常与调制过程相反,可以利用专门的解调器来完成。
5. 噪声: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经过传输介质的信号可能会受到噪声的影响。
噪声是指一切干扰信号传输和接收的不相关的、随机的外部电磁干扰。
噪声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因此通信系统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抑制噪声,例如加入纠错码和使用信号调制技术等。
6. 编码:编码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一种特定的编码格式,以便于传输和解析。
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二进制编码、格雷码和差分编码等。
编码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7. 多路复用: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多个信号可以通过多路复用的方式同时传输。
多路复用是指在一条物理链路上传输多个信号的技术。
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多路复用(TDM)、频分多路复用(FDM)和码分多路复用(CDM)等。
总结起来,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信号、调制、传输介质、解调、噪声、编码和多路复用等。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为更深入的学习通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一、基本概念1. 通信通信是指信息的传输,传送者通过某种介质向接收者发送信息的过程。
通信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2. 信号信号是指用来携带信息的电磁波、电流或其他形式的波。
3. 信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电缆、无线电波、光纤等。
4. 调制调制是指将要传输的信号通过调制电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二、信号1.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周期信号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同模式的信号,常见的周期信号有正弦信号和方波信号。
非周期信号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找到重复模式的信号。
2. 信号的频谱信号的频谱是指一个信号在频率域上的分布情况,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
3. 基带信号和带通信号基带信号是指未经调制的信号,通常位于低频段。
带通信号是指经过调制的信号,分布在一个频段内。
4.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是用数字表示的信号,模拟信号是用模拟波表示的信号。
三、调制技术1. 调幅调制(AM)调幅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幅度来传输信号的一种调制技术。
2. 调频调制(FM)调频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号的一种调制技术。
3. 调相调制(PM)调相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号的一种调制技术。
4. 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其他数字信号的过程,包括PCM、ASK、FSK、PSK等技术。
四、信道编码1.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道传输性能而对信号进行编码的一种技术。
2. 纠错编码纠错编码是指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编码,在接收端进行译码并进行纠错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3. 条码编码条码编码是一种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编码的技术,常用的有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五、数字通信系统1. 数字信道仿真数字信道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数字通信系统的信道进行模拟和仿真的技术。
2. 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基带传输是指未经调制的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过程。
通信原理 知识点 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信号传输可以通过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介质进行。
在信号传输中,需要考虑信道的带宽、信号的功率与频率等因素,以确保信息的传输质量。
1.1 信道带宽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
对于有限带宽的信道,信号的频率必须控制在信道可通过的频率范围内,以避免频率分量丢失。
通常情况下,信道带宽越宽,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
1.2 信号功率信号功率是指信号的能量大小。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功率要足够大才能克服传输介质的阻力,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而过大的功率会引起干扰,影响其他信道的正常传输。
1.3 信号频率信号频率是指信号的周期性变化,它是信号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信号的频率决定了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性,对信号的编码、调制和解调等过程都有影响。
二、编码调制编码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在通信中,对于数字信号,需要通过编码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再通过调制的方式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而对于模拟信号,则可以直接进行调制。
编码调制的过程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编码、调制器的调制和解调器的解调等步骤。
2.1 数字信号的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在编码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和效率等因素,以确保信号在编码后能够准确地表示原始信息。
2.2 调制器的调制调制器是将编码后的信号,通过改变其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装置。
调制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调幅调制、调频调制和调相调制等,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传输介质和传输要求。
2.3 解调器的解调解调器是接收端用来将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装置。
解调器必须能够准确地将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恢复,以保证信息的传输质量。
三、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物理媒介,包括导线、光纤和空气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着不同的特性,对信号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都有影响。
通信原理知识要点

通信原理知识要点第一章概论1 、通信的目的2 、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模拟信号、模拟通信系统、数字信号、数字通信系统●两类通信系统的特点、区别、基本构成、每个环节的作用3 、通信方式的分类4 、频率和波长的换算5 、通信系统性能的度量6 、传码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的计算第二章信息论基础1 、信息的定义2 、离散信源信息量的计算(平均信息量、总信息量)3 、传信率的计算4 、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5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掌握香农信道容量公式第三章信道与噪声了解信道的一般特性第四章模拟调制技术1 、基带信号、频带信号、调制、解调2 、模拟调制的分类、线性调制的分类3 、 AM 信号的解调方法、每个环节的作用第五章信源编码技术1 、低通、带通信号的采样定理(例 5 - 1 、例 5 -2 )2 、脉冲振幅调制3 、量化:●均匀量化:量化电平数、量化间隔、量化误差、量化信噪比●非均匀量化: 15 折线 u 律、 13 折线 A 律4 、 13 折线 A 律 PCM 编码(过载电压问题- 2048 份)5 、 PCM 一次群帧结构( P106 )6 、 PCM 系统性能分析7 、增量调制 DM 、增量脉码调制 DPCM :概念、特点、与 PCM 的比较第六章数字基带信号传输1 、熟悉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2 、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3 、无码间干扰的时域条件、频域条件(奈奎斯特第一准则)4 、怎样求“等效”的理想低通()5 、眼图分析(示波器的扫描周期)6 、均衡滤波器第七章数字调制技术1 、 2ASK 、 2FSK 、 2PSK 、 2DPSK 的典型波形图2 、上述调制技术的性能比较3 、 MASK 、 MFSK 、 MPSK 、 MDPSK 、 QPSK 、 QDPSK 、 MSK ( h=0.5 )、APK 的含义、特点4 、数字调制技术的改进措施第七章复用与多址技术1 、复用与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目的(区别)2 、同步技术的分类、应用第九章差错控制技术1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 ARQ 、 FEC 、 HEC )、优缺点2 、基本概念3 、最小码距与检错纠错能力的关系4 、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编码(概念、特点、编写)5 、线性分组码:基本概念、特点6 、汉明码的特点6 、循环码●概念●码字的多项式描述、模运算、循环多项式的模运算●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根据生成多项式求循环码的:码字、(典型)生成矩阵、监督多项式、(典型)监督矩阵较大题目的范围1 、信息量的度量2 、信道容量的计算3 、 13 折线 A 律 PCM 编码4 、均衡效果的计算5 、数字调制波形的绘制6 、 HDB3 编码、解码7 、循环码重点Part I 基础知识1. 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 , 数字 /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
通信原理知识点

第1课绪论一、通信与通信系统的一般概念1. 通信:传输与交换消息的过程。
2. 电通信:用电信号携带所要传递的消息,然后经过各种电信道进行传输与交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3. 通信系统:为完成通信任务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所构成的总体。
二、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1. 信源:原始信号的来源,其作用是将消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如电话机、话筒、摄像机、计算机以及各种数字终端设备)2. 发送设备:对原始电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和变换,使它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中传输的形式。
(调制、放大、滤波及数字发送设备中的编码功能等)3. 信道(传输媒介):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于传输信号的媒介(有线和无线两大类)4. 接收设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以便恢复出对应于发送端的原始信号(放大、滤波、解调及数字接收设备中的译码等功能)5. 信宿(收信者):原始信号的最终接收者,其作用是把接收设备恢复出来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人、各种终端设备、计算机)噪声源:是信道中的噪声和通信系统中其他部分所产生的噪声的集中表示。
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收信者(发送端)(接收端)噪声源三、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1. 模拟信号:凡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或取无穷多个值的,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2. 数字信号:凡信号参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
3.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模拟(连续)信号不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数字(离散)信号不一定在时间上也离散4. 数字通信系统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1)抗噪声性能好;(2)数字接力通信(中继)时可以消除噪声的积累;(3)可以采用信道编码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质量;(4)便于加密,实现保密通信;(5)便于处理、存储、交换;(6)便于和计算机等连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使通信系统功能增强。
5. 数字通信的主要缺点:它比模拟通信占据数倍甚至数十倍宽的系统频带。
(以电话为例,一路模拟电话通常占据4KHz的带宽,但一路数字电路所要占据20KHz~60KHz的带宽,因此在频带时分紧张而对通信质量没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仍将沿用模拟通信。
通信原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必考知识点总结1. 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通信原理的基础,主要包括模拟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两个方面。
在模拟信号传输中,需要关注噪声、失真、滤波等问题;在数字信号传输中,需要了解采样定理、信号编码、抗干扰能力等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信道的基本特性,如带宽、传输速率、衰减、延迟等。
2. 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信道上传输,以及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处理。
调制的方式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需要根据具体的传输环境和要求灵活选择;解调的方式有同步解调和非同步解调等,需要了解其原理和特点,以便进行合理选择。
3.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而进行的处理。
主要包括纠错编码和交织技术。
纠错编码通过在数字信号中加入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利用冗余信息对错误进行修正;交织技术通过对信号进行重新排列,使得在信道中发生的错误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纠错编码的效果。
4.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进行传输的技术。
主要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和波分多路复用等。
多路复用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占用,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5. 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信号传输的物理载体,主要包括空气、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
不同的传输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6. 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反之的设备,主要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两部分。
调制解调器通常具有调制解调、传输、接收等功能,是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7.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等。
了解网络协议的原理和结构对于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8. 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是利用通信设备和传输媒介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主要包括有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组基本规律和原则。
下面介绍几个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
1. 信号传输:通信中的信息通过信号的传输来实现。
信号可以是一种物理量(如电流、电压),也可以是一种电磁波(如无线电波)。
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导线、光纤等媒介进行,也可以通过无线电等无线方式进行。
2. 信号调制:为了适应传输媒介和提高传输效率,信息信号通常需要进行调制。
调制是指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模拟调制(如调幅、调频)和数字调制(如调制解调器中的ASK、FSK、PSK等)。
3. 信道传输: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通道或媒介,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在信道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和衰减等影响,从而导致传输质量下降。
为此,通信系统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性能。
4. 信号解调:在接收端,接收到的调制信号需要进行解调,将其转换回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过程通常与调制过程相反,可以恢复出原始信号。
5. 编码与解码:在数字通信中,对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常常需要进行编码与解码处理。
编码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一种特定的编码格式,以便在传输中进行处理和恢复。
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转换回原始的数字信号。
以上是通信原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这些原理对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优化有很大帮助。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通信原理是指研究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通信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涉及到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通信原理的重点知识总结。
1.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主要由发送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三部分组成。
发送端负责将信息转换为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将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
2.信号的表示和传输信号是一种物理量,用于携带信息。
常见的信号表示方式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可以用连续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是离散的,只能取一些特定的值。
3.常见的调制方式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AM调制通过改变模拟信号的幅度来携带信息,FM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PM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
4.噪声和信噪比在通信中,噪声是指无用信号,会干扰和损坏传输的信号。
信噪比是衡量信号质量的重要指标,表示有用信号与噪声之间的比值。
信噪比越大,表示信号质量越好。
5.信道编码和解码为了提高传输的可靠性,通信系统通常会使用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
信道编码是在发送端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生成冗余信息;信道解码是在接收端利用冗余信息对传输过程中出现的误码进行纠正。
6.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在同一个传输介质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
TDM将不同的信号按照时间划分,依次传输;FDM将不同的信号按照频率划分,同时传输。
7.载波通信原理在无线通信中,载波是指没有传输信息的电磁波。
载波通信利用调制技术将信息转换为载波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发生变化的信号,通过无线传输。
接收端利用解调技术将信号解调为原始信息。
8.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指通过数字信号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信息处理方便等优点。
常见的数字通信系统有以太网、数字电视、移动通信等。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1. 通信基本原理:通信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编码与调制、信道的传输与传播、信号的解调与解码等方面。
编码与调制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信道的传输与传播是指信号在通信介质中传输的过程;信号的解调与解码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2. 信道与信噪比: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介质,也可以是电缆、光纤等导体。
信道的质量可以用信噪比来衡量,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用来描述信号与噪声的相对强弱程度。
3.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传输容量大等优点。
常见的数字通信技术包括调幅、调频、调相、多址技术等。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不同层次的协议。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5.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指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分析等过程与方法。
信号可以是连续时间信号或离散时间信号,系统可以是连续时间系统或离散时间系统。
信号与系统理论是通信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基础。
6. 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以及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调相调制(PM)等。
7.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8. 数据压缩与编码:数据压缩与编码是将冗余信息从数据中去除,减小数据量的过程。
数据压缩与编码可以将数据表示得更紧凑和有效,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见的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包括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字典编码等。
通信原理知识点笔记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笔记总结一、信号与系统1.1 时域和频域时域表示信号随时间的变化,频域表示信号在频率上的特性。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通常是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分析和处理的。
1.2 信号的分类根据波形和性质,信号可以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连续信号是信号在时间上连续变化的,而离散信号是在某些时刻取特定数值的信号。
1.3 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是将信号在时域上的波形转换到频域上的表示,可以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
傅里叶逆变换则是将信号从频域上的表示还原为时域上的波形。
1.4 采样和量化在数字通信中,信号需要经过采样和量化处理,将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以便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传输。
1.5 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模拟调制与解调2.1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以便在传输过程中减小信号的失真和干扰。
常见的模拟调制方式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和调相调制(PM)。
2.2 AM调制原理AM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幅度来传输信息,信号可以直接调制到载波上。
2.3 FM调制原理FM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信号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实现。
2.4 PM调制原理PM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信号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实现。
2.5 解调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还原成原始数字信号的过程,通常通过相应的解调器实现。
三、数字调制与解调3.1 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有ASK、FSK和PSK 等。
3.2 ASK调制原理ASK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幅度来传输数字信号,可以通过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3.3 FSK调制原理FSK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数字信号,可以通过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3.4 PSK调制原理PSK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数字信号,可以通过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通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通信系统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系统。
通信系统由信源、传输系统、接收系统组成。
2. 信号:携带信息的载体。
可以是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
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连续变化,可以对应于连续的时间或空间。
例如声音信号、光信号等。
4.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离散变化,用一组离散的数值表示。
例如二进制信号、数字化声音信号等。
5. 噪声: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信号。
噪声会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
二、信号基本处理1. 信号调制:将基带信号调制成为带通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使得信号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传输更远、更快、更准确。
2. 调制方法:AM调制、FM调制、PM调制、OFDM调制、QAM调制等。
3. 调制技术:基带调制、带通调制、数字调制等。
4. 信号解调:将带通信号解调成为基带信号。
解调的目的是使得接收端能够恢复原始的信息。
5. 解调方法:AM解调、FM解调、PM解调、OFDM解调、QAM解调等。
6. 解调技术:功率谱密度估计、相位估计、频率估计等。
三、调制解调原理1. AM调制原理:将音频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非线性调制。
2. AM解调原理:利用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相干检波等方式进行解调。
3. F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4. FM解调原理:通过频率变化的方式来提取信号信息。
5. P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相位角来传输信息。
6. PM解调原理:通过相位检测和同步解调来提取信息。
四、传输介质1.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
2.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3. 传输介质的选择主要受到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成本和环境条件等影响。
五、通信技术1. 电信技术:通过电信设备传输信息,包括电话、传真等。
2. 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3.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蜂窝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通信系统基础知识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由信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和信宿五部分组成。
信源产生要传输的信息,发送器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并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器,接收器将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并传送给信宿。
2. 信道和信噪比信道是传输信号的媒介,信道的质量可以用信噪比来衡量。
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信噪比越大,信号的可靠性就越高。
3.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可以用无线电波、光波等形式传输;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通过AD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DA转换器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4. 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参数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参数包括带宽、调制方式、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等。
二、模拟信号调制技术1. 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合成的过程,调制技术可以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2. 调制的分类调制可分为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三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调制器和解调器。
3. AM调制AM调制是在载波信号的幅度上叠加信息信号,调制过程简单但受干扰较大。
4. FM调制FM调制是在载波信号的频率上叠加信息信号,调制过程更为复杂但对干扰的抵抗能力更强。
5. PM调制PM调制是在载波信号的相位上叠加信息信号,调制过程相对较复杂,但对信号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强。
6. 调制技术的应用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广播电视和卫星通信等领域,是现代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数字信号调制技术1. 脉冲调制脉冲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一系列脉冲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脉冲调制方式包括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WM)和脉冲位置调制(PPM)。
2. 调幅键控调幅键控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调幅信号的过程,调幅键控常用于调制无线电波,如调幅调制(ASK)和双边带调幅(DSB-SC)等。
3. 正交幅调制正交幅调制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信号调制技术,通过将数字信号分为实部和虚部并分别调制成两路正交的调幅信号,可有效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以通信原理为主题,对其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信息传输基本概念1. 信息:指代传递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2. 信号:信息在传输中的载体,可以是电信号、光信号等不同形式。
3. 编码:将信息转化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的过程。
4. 解码: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原始信息的过程。
二、信源与信道1. 信源:产生信息的源头,如人类语音、计算机数据等。
2. 信道: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不同的物理通道。
三、调制与解调1. 调制: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结合的过程,用于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和可靠性。
2. 解调: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分离出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四、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1. 模拟通信:以连续变化的信号形式传输信息,如模拟电话通信。
2. 数字通信:将信息转化为离散的二进制数据进行传输,如数字电视、互联网传输。
五、基带与带通信号1. 基带信号:原始的信息信号,通常在低频段内。
2. 带通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信号,位于高频段,便于在传输过程中更远距离传输。
六、调幅、调频与调相1. 调幅: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用来携带信息信号。
2. 调频: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用于传输信息。
3. 调相: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用于传输信息。
七、信道编码与解码1. 信道编码: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对信号进行处理,增强抗干扰、纠错能力。
2. 信道解码: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还原原始信息。
八、多路复用与分集技术1. 多路复用: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同时传输,提高信道利用率。
2. 分集技术:将同一信号通过多个独立信道传输,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九、噪声与衰落1. 噪声: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不希望的干扰信号。
2. 衰落: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介质变化导致信号强度减弱。
大学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1. 信号与系统1.1 基本信号:包括冲激信号、阶跃信号、正弦信号、方波信号等 1.2 信号运算:信号的加法、乘法、卷积等1.3 信号特性:能量、功率、频谱等1.4 离散信号与连续信号:时域和频域中的表示与处理1.5 系统特性:线性、时不变、因果、稳定2. 调制解调2.1 调制方式:AM调制、FM调制、PM调制2.2 调制原理: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2.3 调制技术:调幅、调频、调相2.4 解调技术:包络检波、鉴频检波、鉴相检波3. 数字通信系统3.1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化、采样、量化、编码3.2 数字调制:ASK、FSK、PSK等3.3 数字调制原理:将数字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3.4 数字解调技术: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4. 信道传输4.1 信道类型:基带信道、带通信道、AWGN信道、多径衰落信道 4.2 信道容量:香农定理、信道编码、信道复用4.3 信道传输特性:信噪比、误码率、误比特率4.4 信号传输特性:多路复用、调制解调技术、通道编码5. 信号处理5.1 信号滤波: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滤波、带阻滤波5.2 信号调理:放大、衰减、频率转换、混频5.3 信号恢复:时钟恢复、时域均衡、频域均衡6. 频谱分析6.1 信号频谱:信号能量分布、频谱密度、功率谱密度6.2 频谱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密度估计理解了以上这些基本的通信原理知识点,就能够对通信系统的运作原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当然,通信原理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知识体系,其中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知识点,比如信号处理、信息论、调制解调技术、通信系统设计等。
通信原理知识点的深入理解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多多实践与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
在实际的通信工程中,通信原理知识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各个领域。
只有深入理解通信原理,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通信系统中的各种问题,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信的知识点总结

通信的知识点总结1. 通信的基本原理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传输。
在通信过程中,信息被编码成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如电磁波、光纤等)传送到接收端,最终被解码成原始信息。
通信的基本原理涉及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等过程,需要用到信号处理、调制解调、编解码等技术。
2. 通信的基本要素通信的基本要素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传输介质和协议。
发送端负责产生信息并将其编码成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负责接收信号并将其解码成原始信息;传输介质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空气、电缆、光纤等;协议规定了信息的传输方式和数据格式,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正确地交换信息。
3. 通信的分类通信可以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可以根据传输的信息类型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可以根据传输的范围分为点对点通信和广播通信;还可以根据通信的应用领域分为个人通信、企业通信、公共通信等。
4.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它们可以传输大容量的信息,但受距离和布线的限制;无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磁波、红外线等,它们可以实现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覆盖,但受干扰和衰减的影响。
5. 调制解调调制是将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形式,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原始信号。
调制技术包括调幅、调频、调相等,它们可以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和衰减的影响。
6. 传输协议传输协议规定了信息的传输方式和数据格式,可以分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等。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传输介质的规范;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帧的格式和发送接收的规范;网络层协议规定了数据的路由和分组传输的规范。
7. 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方式。
它可以实现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应用,还可以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检索。
网络通信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知识,需要使用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技术。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绪论1、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2、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3、模拟信号信号的参量取值是连续(不可数、无穷多)的(抽样信号未量化仍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信号的参量取值是可数的有限的4、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按照传输媒介、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5、模拟消息⇔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已调制信号(带通信号)6、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信息源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道编码信道数字调制加密数字解调解密信源译码受信者噪声源信源编码与译码目的:①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②完成模/数转换信道编码与译码目的: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可靠性基本的数字调控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绝对相移键控(PSK)、相对(差分)相移键控(DPSK)按同步的公用不同,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帧)同步、网同步7、数字通信的特点优点①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②传输差错可控③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
(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④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⑤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缺点:①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②对同步要求高8、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频分复用是用频谱搬移的方法是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时分复用是用脉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的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码分复用是用正交的脉冲序列分别携带不同的信号。
9、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方式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10、信息及其度量)(log )(1log x P x P I a a-==P (x )表示信息发生的概率,I 表信息中所含的信息量上式中对数的底:若a = 2,信息量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可简记为b若a = e ,信息量的单位称为奈特(nat), 若a = 10,信息量的单位称为哈特莱(Hartle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带宽W】带宽,又叫频宽,是数据的传输能力,指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比特数。
高带宽意味着高能力。
数字设备中带宽用()表示,即每秒最高可以传输的位数。
模拟设备中带宽用表示,即每秒传送的信号周期数。
通常描述带宽时省略单位,如10M实质是10M。
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 。
电子学上的带宽则指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
【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
单位为“比特每秒()”。
其计算公式为1 。
T 为传输1 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
【波特率】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
单位为“波特每秒()”,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式为:*2 N。
其中,N为进制数。
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奈奎斯特定律】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1924 年,奈奎斯特()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2W。
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 个码元。
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则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W ,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 1 个码元。
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的确切关系为:(1+ a )。
其中,1/1+ a为频道利用率,a为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a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但此时因波形“拖尾”而易造成码间干扰。
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以调解频带利用率和波形“拖尾”之间的矛盾。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的是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香农定理是在研究信号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它描述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以比特每秒()的形式给出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W信噪比的关系为:=W*2(1)。
其中,是可得到的链路速度,W是链路的带宽,S是平均信号功率,N 是平均噪声功率,信噪比()通常用分贝()表示,而分贝数=10X()。
香农定理应用举例:通常,支持音频电话连接的频率范围为300 到3300,则3300 -3003000,而一般链路典型的信噪比是30,即1000,因此我们有3000X 2 (1001),近似等于30,是28.8 调制解调器的极限,因,此如果电话网络的信噪比没有改善或不使用压缩方法,调制解调器将达不到更高的速率。
正是因为通信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在明确关系,所以人们通常用“带宽”去取代“速率”带宽、速率和码元宽度问题首先要清楚带宽和速率的关系: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 准则与香农() 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n /宀(宀=2 n 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
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通信信道带宽B( , 单位)的关系可以写为:=2(),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3000,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的关系为:=2(1)式中,单位为,带宽B单位为,信噪比通常以(分贝)数表示。
若30(), 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10() 可得,=1000。
若带宽3000,则〜30。
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
它表示对于带宽只有3000 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 时,无论数据采用二进制或更多的离散电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过0 的速率传输数据。
另外在弄清楚速率和码元宽度的关系:码元传输速率简称传码率,又称符号速率等。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是波特(),记为B。
例如,若1 秒内传2400 个码元,则传码率为2400B。
数字信号有多进制和二进制之分,但码元速率与进制数无关,只与传输的码元长度T 有关: 信息传输速率简称传信率,又称比特率等。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是比特/ 秒,可记为,或,或。
每个码元或符号通常都含有一定数的信息量,因此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有确定的关系,即2 M ()式中,M为符号的进制数。
例如码元速率为1200B,采用八进制(8)时,信息速率为3600;采用二进制(2)时,信息速率为1200,可见,二进制的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量上相等,有时简称它们为数码率。
码元、波特率、比特率、电平、频道带宽等概念的理解码元: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位二进制数字。
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而这个间隔被称为码元长度。
符号:即用于表示某数字码型[ 据位数不同,对应不同的键控调制方式] 的一定相位或幅度值的一段正弦载波[其长度即符号长度] 。
符号速率即载波信号的参数(如相位)转换速率,实际上是载波状态的变化速率。
符号率越高,响应的传输速率也越高,但信号中包含的频谱成分越高,占用的带宽越宽。
波特率:即调制速率或符号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波特数,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相位或者幅度)的次数。
它是对信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通常以“波特每秒” ()为单位。
波特率有时候会同比特率混淆,实际上后者是对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
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
因此信息传输速率即比特率在数值上和波特率有这样的关系:波特率=比特率/每符号含的比特数信号的带宽取决于波特率,也就是说跟编码算法有关。
如果编码算法可以使得每个符号(一段载波)能够传送(表示)更多的比特,则传同样的数据所需要的带宽更窄!另外,编码算法,是压缩数据量的关键,模拟语音经过不同编码的算法,产生的数据量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设信道带宽为3, 信噪比为2(即100 倍),若传送信号则可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是多少?解答:带噪信道应该用香农公式计算,最大数据速率为3M X 2(1+100)= 3M X 6.65 = 20, 对于信号,正弦载波用两种相位状态,表示1 比特(0 或1)。
其波特率也是20。
如果传输的是的信号,一个正弦载波可以有4 个不同的相位,可以表示两位二进制数位的4 种信息状态。
那么波特率为0.5 X 20 10, 所以根据香农定理移项可知,只需要占用1.5 的带宽。
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待传输的货物(一定数目的二进制比特),用箱子(符号或者调制方式)去装货,如果每个箱子多装一点(每符号多表示几个比特),那么运的次数少一些,效率高(带宽少);反之则效率低。
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电平:“电平”就是指电路中两点或几点在相同阻抗下电量的相对比值。
这里的电量自然指“电功率” 、“电压”、“电流”并将倍数化为对数,用“分贝”表示,记作“”。
分别记作:10(P21)、20(U21)、20(I21) 上式中P、U、I 分别是电功率、电压、电流。
“” 有两个好处:其一读写、计算方便。
如多级放大器的总放大倍数为各级放大倍数相乘,用分贝则可改用相加。
其二能如实地反映人对声音的感觉。
实践证明,声音的分贝数增加或减少一倍,人耳听觉响度也提高或降低一倍。
即人耳听觉与声音功率分贝数成正比。
例如蚊子叫声与大炮响声相差100 万倍,但人的感觉仅有60 倍的差异,而100 万倍恰是60。
以下是中的解释数字信道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称为数据传输速率或比特率. 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 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例如:以500 来编码音视频。
其中是比特1 1010=1024b 就是比特()s 就是秒()p 就是每()所以,以500 来编码表示经过编码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500K的比特来表示在基带传输系统中用比特率表示传输的信息码率. 比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元比特数,单位是.例如计算机串口的传输码率最高到115200.符号率或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调制符号数, 即指三元及三元以上的多元数字码流的信息传输速率, 单位是.在M进制调制中,比特率和波特率之间的关系为:2M采样率是指采样样本与总样本数之比,采样数率是单位时间采样数。
如果是仪器中,采样速率为40,说明每秒采样数量为40M个,但是不能使用40 表示。
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 就称作采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 秒钟长度的声音,需要多少个数据。
44 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 个数据来描述1 秒钟的声音波形。
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
关于数据传输速率与符号率的更详尽解释在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与调制速率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码率、比特率或数据带宽)描述通信中每秒传送数据代码的比特数,单位是。
当要将数据进行远距离传送时,往往是将数据通过调制解调技术进行传送的,即将数据信号先调制在载波上传送,如、各种调制等,在接收端再通过解调得到数据信号。
数据信号在对载波调制过程中会使载波的各种参数产生变化(幅度变化、相位变化、频率变化、载波的有或无等,视调制方式而定),波特率是描述数据信号对模拟载波调制过程中,载波每秒中变化的数值,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又称符号率。
在数据调制中,数据是由符号组成的,随着采用的调制技术的不同,调制符号所映射的比特数也不同。
符号又称单位码元,它是一个单元传送周期内的数据信息。
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二个比特数(一个二进制数有两种状态0 和1,所以为二个比特)的数据信息,那么符号率等于比特率;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多个比特数的数据信息(m个),则称单位码元为多进制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