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
C% B%
pC(g) +qD(g)
A B t1 t2
T1 T2 t
T1
T2 t
1、T1 < T2 ( > = < ) 正反应是 放热 反应 (放热、吸热)
2、T1 > T2 ( > = < ) 正反应是 放热 反应 (放热、吸热)
可逆反应 mA(g) + nB(g)
A 转 化 率 B%
pC(g)+qD(g)
A.增大A的浓度
B.缩小容器的容积
A的转化率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
a
b
t
随堂测试:
3 、右图表示外界条件 ( 温度、压强 ) 的变 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固)+G(气) 2R(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图中,Y轴是 指( B ) A.衡混合气中R的体积分数 Y B.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C.G的转化率 100kpa D.L的转化率 10kpa
X或Y t1 t2 t3 t
题组一
1
题组二
2
题组三
3
题组四
4
5
题组五
6
7
题组一 浓度—时间图像 1. 已知 NO2 和 N2O4 可以相互转化:
2NO2(g)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现将
一定量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 1 L 的恒温密闭容器中, 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 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共有两条曲线 X 和 Y,其中曲线
题组一
1
题组二
2
题组三
3
题组四
4
5
题组五
6
7
题组三 恒温线(或恒压线)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殊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转折点、 几条曲线的交叉点)的意义。 3. 弄清图像所示的增、减性。 4. 弄清图像斜率的大小。
一、浓度 - 时间图:
例:
c
0.9 0.6 0.3
可用于: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 A B
t
A+2B 3C A的转化率=33.3% B的转化率=66.7%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200℃ 300℃
pC(g)+qD(g)
正反应吸热 m+n=p+q
P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 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 能表示:
Y
A. B物质的转化率
B. 正反应的速率
300℃
200℃ C. 平衡体系中的A% 100℃ P D. 平衡体系中的C%
2、该反应正向是:啊
(吸、放)热反应。
啊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减源自)的反应。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的 转
T1
化 率
T2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c
练: 0.4
0.3
B
0.2
A
0.1
C
t
1)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A 3B+2C
2) 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A的转化率=62.5%
二、速度-时间图: 可用于:

化学平衡图像的基本类型和分析方法

化学平衡图像的基本类型和分析方法

化学平衡图像的基本类型和分析方法一、化学平衡图像的基本类型1、速率—时间图(v-t图像)此类图像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等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变”)方向等。

←2NH3(g)中先补充N2和H2,如像平衡体系N2(g)+3H2(g)−→一段时间后又升高温度,其v-t图像如图2-30所示。

2、浓度—时间图(c-t图像)此类图像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含量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AB从开始至达到平衡以后的c-t变化关系如图2-31所示。

此类如A+B−→图像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如果达到平衡后再改变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则依据平衡移动带来的浓度变化可以画出相应的c-t图像,依据c-t图像中浓度变化可以判断所变的条件。

如图2-32中,10min——15min内,c(SO2)、c(O2)减小的速率和c(SO3)增大的速率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加了催化剂或缩小了容器体积(增大了压强)或升高了温度;15min-20min内处于平衡状态;第20min时c(O2)“直线”增大后再慢慢减小,c(SO2)和c(SO3)分别在原起点上慢慢减小和增大,由此判断,第20min时的条件变化应是加入了氧气。

3、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此类图像表示的是不同的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体积)分数的变化过程,包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和不同温度(压强)下的平衡状态的物质的量分数比较等信息,由图像可以判断T1、T2或P1、P2的大小,再判断反应的∆H或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关系(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或者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含有缩小的反应)。

对←cC(g),常见此于反应aA(g)+bB(g) −→类图像如图2-33所示。

4、恒压(温)线该类图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P),常见类型有如图2-34所示两种:5、其他类型如图2-37所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某反应物的最大(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中标出的a、b、c、d四个点种,表示v(正)>v(逆)的点是c,表示v(正)<v(逆)的点是a,而b、d点表示v(正)= v(逆)。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共21页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共21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a+b>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a+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a+b=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5.速率—温度(压强)图
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对于反应 2SO2 + O2
SO3 △H<0 ,升温或增压时,
v(正)、v(逆)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v
v
v(逆)
v(正)
v(正)
v(逆)
T
T升高,v(逆)加快程度大于v(正)
p
p升高,v(正)加快程度大于v(逆)
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反应2A(s)+2B(g) 应
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2C(g)+D(g)(正反
为吸热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正确的图象是( )
V V正
V
V逆
V正
V逆
A
T
v
V正
V逆
C
P
T
B
V
V逆 V正
P
D
6.平衡线 与 非平衡点
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α a
3.作出判断: 依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这样的图像!
添加标题
情况1:加入催化剂
添加标题
情况2:当a+b=c时, 采用改变压强的方法
添加标题
B%
可逆反应m A(s)+n B(g)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 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 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如图所示,反应:X (g) + 3Y (g) 2Z (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

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

2.c/n-t图象
看起点和终点
浓度减小的是 反应物 ,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 , 若反应物没有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即应该用可逆符号。
看图:写反应方程式
VA:VB:VD:VE = ΔCA: ΔCB: ΔCD: ΔCE
= ΔnA: ΔnB: ΔnD: ΔnE =a:b:d:e 2.0 1.5
n
1.0
0.5 0
首先要把握大方向,即升温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变大,所以 B不会是答案;再看起点和终点,由于原反应是平衡的(V逆=V 正),因而起点相同,又由于再次达到平衡(V正=V逆),因而 终点相同,故A不是答案;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温 使V正和V逆都增大,但逆反应增大得更多,故V逆更大,即V 逆的曲线斜率大,故答案为C。
C A B
t
2A+ B
3C
浓度——平衡——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s) △H
此图在t2时,如果是加热,那么△H值是大于0,还 是小于0?如果是减压,那么m+n与p的关系如何?
△H > 0 n
m+n < p
C
A或B
0
t1 t2 t3
t
速度-温度曲线
速度-压强曲线
百分含量
百分含量-温度曲线
pC(g)+qD(g) △H 300C m+n > p+q
200C 100C 分析图像: P1 P
△H < 0
0
物质百分含量——压强——温度曲线
3、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 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AD

常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

常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

最高的是___A___。
A.t0~t1 C.t3~t4
B.t2~t3 D.t5~t6
根据图示知,t1~t2、t4~t5时间段内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NH3的含量均 比t0~t1时间段内的低,所以t0~t1时间段内NH3的百分含量最高。
(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 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2.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A 和 B , 发 生 如 下 反 应 : xA(g) + 2B(s) yC(g) ΔH<0。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 A、C 的物质的 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 列问题: (1)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0~10 min内的 平均反应速率v(A)=__0_.0_2__m_o_l_·L_-__1·_m__in_-__1 _。
t1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v逆增大的更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1时 改变的条件是升温;t3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增大程度相同,平衡不移动,所 以t3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t4时,v正、v逆同时减小,且v正减小的更快,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4时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
常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
复习目标
学会分析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相关的图像,能解答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问题。
内容索引
类型一 速率-时间图像 类型二 反应进程折线图 类型三 恒压(或恒温)线 类型四 投料比—转化率相关图像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
>
速率-时间图像
必备知识
1.常见含“断点”的速率—时间图像
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容积不变,t1时充入SO3(g)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尽管反应仍在进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图像来直观地展示和解释这一概念。

一、化学平衡图像概述1. 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 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3. 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关系图二、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最常见的一种。

这种图像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反应物和物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何时达到平衡状态。

1. 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反应初期,反应物浓度较高,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浓度不再变化,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2. 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反应初期,物浓度较低,随着反应的进行,物浓度逐渐升高。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物浓度不再变化,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3. 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将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叠加在一起,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浓度关系。

在平衡状态下,两条曲线会相交,形成一个平衡点。

三、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可以展示出反应速率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以及它如何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

1. 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反应初期,反应速率较快,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降低。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速率不再变化,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2.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图: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当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

3.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反应速率通常与温度成正比,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运动加快,碰撞频率增加,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分析

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分析

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分析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综合性强;思维难度大;是许多学生感到困难的题型之一..化学平衡图像题的特征是以图像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习题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一、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及其分析图像I:图像分析:1若a、b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度导致..2若a、b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①同时不同程度地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②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强;③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3若平衡无移动;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个数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4若在的上方;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在的上方;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图像II:图像分析:1由曲线的拐点作垂直于时间轴t线的垂线;其交点即为该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时间..2由达到平衡的时间长短;推断与、与的相对大小对于此图像:、..3由两平衡时;不同p、T下的量的变化可判断纵坐标y代表的物理量..图像III:图像分析:1固定温度T或压强p;即作横坐标轴的垂线;观察分析图中所示各物理量随压强p或温度T的变化结果..2关键是准确判断所作垂线与原温度或压强曲线的交点的纵坐标..3y可以是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转化率、浓度、浓度比值、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图像IV:图像分析:1温度为点为化学平衡点..2温度段是随温度T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产物的浓度增大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3温度段是随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结果..二、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技巧在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问题时;要注意技巧性方法的应用..1、“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含量—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说明该曲线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2、“定一议二”:在含量—温度或压强曲线中;图像中有三个变量;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因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只适用于外界“单因素”的改变;导致的平衡移动的分析;即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通常作一条横坐标的垂线;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三、典型考题例析例: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X、Y、Z均为气态C. 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图像;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例如1000kPa;随着温度的升高;Z的体积分数增大;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逆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D项错误..同样;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1000→100→10kPa;随着压强的减小;Z的体积分数增大;即随着压强的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C项正确..答案:C三、典型考题例析例: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X、Y、Z均为气态C. 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

常见的五类化学平衡图像

常见的五类化学平衡图像

5.几种特殊图像 (1)如下图,对于化学反应 mA(g)+nB(g) pC(g)+qD(g),M 点前,表示化学反 应从反应物开始,则 v 正>v 逆;M 点为刚达到的平衡点。M 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 情况,即升温,A%增大(C%减小),平衡左移,ΔH___<_____0。
(2)如右图,对于化学反应 mA(g)+nB(g) pC(g)+qD(g),L 线上 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左上方(E 点)A%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中的 A%,E 点必须朝正反应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所以,E 点:v 正 ___>_____v 逆;则右下方(F 点):v 正____<____v 逆。
出判断。
[例 1](2016·四川卷)一定条件下,CH4 与 H2O(g) 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设起 始nnHCH2O4=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 的体积分数 φ(CH4)与 Z 和 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
A.该反应的焓变 ΔH>0 B.图中 Z 的大小为 a>3>b
CH2CH3(g)催化剂CHCH2(g)+H2(g) (1)已知:
• (1)c、T、p、催化剂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
• (2)c、T、p、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平衡正移,则v正>v逆,反之,v正<v逆。
• 2.速率—压强(或温度)图像
• 特点: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 化幅度。图中交点是平衡状态,压强增大(或温度升高)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 衡正向移动。
丙中________使用催化剂。
a
• (2)正确掌握图像中反应规律的判断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共21张PPT)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共21张PPT)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二、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原则方法 (1)看图像:一看轴,即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
点、拐点、交点、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 辅助线,即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 变化、温度变化、转化率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等。
结束
[解析]
无论是升高温度还是增大压强,v(正)、v(逆)均应
增大。B项中v(逆)减小,D项中v(正)和v(逆)均减小,故B、D项 均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v(逆),A项错 误;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v(逆)>v(正),C项 正确。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3.从曲线的变化趋势着手
对于速率-温度(或压强)图像, 由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或压强逐 渐增大,反应速率会逐渐增大,因此图像上出现的是平滑的递增曲 线。
根据温度或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判断速率曲线的 变化趋势。需要注意的是:(1)温度或压强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 的影响是一致的,即要增大都增大,要减小都减小,反映到图像 上,就是v(正)、v(逆)两条曲线的走势大致相同;(2)分析外界条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只能分析达到平衡之后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情况。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4.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 t 2、画出改变条件后v-t图像,并分析平衡移动。
问题二:在t2时刻,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大压强,若m+n>p+q,:
1、条件改变的瞬时,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随后正、逆反应 速率如何变化? 2、画出改变条件后的v-t图像,并分析平衡如何移动?
问题三:在t3时刻,其他条件不变,
①只升高温度,若该反应△H>0,画出改变条件后的v-t图像。
0
时间
实用文档
练习2
2A(g) + B(g)
2C(g)
【看图技巧2】
C “定一议二”,
的 百
P1 < P2
T2 > T1
正反应是_吸_热反应.
分 含 量
T2 P1 T1 P2
T1 P1
0
t
实用文档
四、转化率—压强(或温度)图像分析
mA(g) + nB(g) pC(g) + qD(g)
等压线
A 的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
实用文档
历年高考查情况
实用文档
2017考试大纲
• 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 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 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 有序存储。
• 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 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 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温度
p+q,
△H<
0
练习2: •对于反应mA(g)+nB(g)
等压线
A%
200℃
300℃
P
pC(g)+qD(g)
请根据图像求:m+n = p+q, △H >0
实用文档
五、综合应用
例:可表示为可逆反应2A(g)+B(g) 2C(g) △H < 0的图象是( AB)
C%
500 oC
v V正
700 oC
0 t1
再从拐T1点向纵轴作垂线:
①分析温度升高时,C百分含量的变化。 ②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 方向
t2 t
实用文档
练习1
mA(g)+nB(g) pC(g)+qD(g)
A%
【问看题图:技巧1】 :
先1拐、先P1与平P,2的数相值对大大小
2、 m+n 与 p+q 的大小
P2 P1
答 P1 > P2 案 m+n > p+q
V正 最后根据勒夏特列原理V得逆出判断
实用文档
三、百分含量 ——时间图像分析
mA(g)+nB(g) pC(g)+qD(g) ΔH=Q
C%
问 1、图中拐点表示什么意义? 题 2、比较:T1__>__T2, ΔH_<___0判断依据是什么?
解题方法:先从拐点向横轴作垂线:
T时2间短,速率快,则温度高。
实用文档
②只加入催化剂,画出改变条件后的v-t图像。
V-t图建模思路:
加催化剂
V正=V逆 等体积反应

变 条
速率改变

改变压强 浓度
V正≠V逆 压强
温度
平衡不移动 平衡移动
实用文档
知识提升:
判断下列图象中t2时刻可能哪种条件发生了变化?在判断 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增大反应物或 生成物的浓度



300C 看图技巧: 200C 作辅助线, 100C “定一议二”
等温线
0
P P1 压强
请根据图像求实:用文m档 +n > p+q, △H >0
练习1:
mA(g) +nB(g)
pC(g) + qD(g)
A
等温线



1.01107Pa

1.01106Pa
1.01105Pa
0
T1 T2
请根据图像求实:用文m档 +n >
增大压强或 升高温度
使用催化剂 或增大压强
(A)
(B) 实用文档
(C)
只改变单一变量,v-t图像识图规律
1、若图像中一点突变,那么改变了反应物或生 成物的浓度。 2、若图像中两点突变,那么改变了压强或温 度。
3、若图像出现一条水平线,那么加入了催化 剂或等体积反应改变了压强
实用文档
巩固应用:
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 2SO3 (g)△H<0达到平衡时 ,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思的维变模型化:情况,ab过程中改 先变分的析条反应件特可点能(物是质升状温态、;反应bc前过后程气体中体改积变变化的、条反件应热可) 能是 减小SO3的浓度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 变化再情结合况图画像在中正c—逆d反处应速. 率相对大小得出平衡移动情况
D.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实用文档
一、v-t图模型建立
思考:数学上,如何根据函数关系式画出函 数图像? 同理:当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若发生
该反应:规m律A:(g)v+n-tB图(g)中正p、C(逆g)+速qD率(g)相,从反应 开此始过到程达?对到大化小学平决衡定时反,应如何进用行v-的t图方定性向的表示
V逆
A
100 oC



10 oC
0
t
(A)
0
P
(B)
0
P
(C)
实用文档
思维模型
分析反应特点
定一议二 先拐先平,数值大
图面
像线

模 变化量
型 辅助线
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起点、拐点、交点 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
作出判断
实用文档
勒理
夏 特

列 原

理型
实用文档
逆向思维:如何从v-t图中得知反应从哪个方 向进行建立平衡?
实用文档
二、 v-t图像常见形式及分析
V
以反应 mA(g)+nB(g) pC(g)+qD(g)为例,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其图像为:
V正
V逆 0 t0
问题一:在t1时刻,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反应物 的浓度,那么: 1、条件改变的瞬时,正、逆反应 速率如何变?随后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仅改变下观列察条物件质状后态,、有反关应叙前述后体错积误变的化是以(及反)应热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倍.数加压,V正、V逆都增理大论,模且型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
以勒夏特列原理为核心,
C移.动升高温度化,学反V应正速增率大和,化V逆学减平小衡,理平论综衡合向运正用反应方向
实用文档
前置作业: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平衡?
外界条件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 若V正=V逆,则平衡不受影响;
若V正≠V逆,则平衡发生移动,且移动方向 和反应速率大的方向一致。
实用文档
每课一题: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思应维:模型:
N2(g)+3H2(g) ⇌ 2NH从3(反g)应,特△点H入<手0,, 达到平衡时,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