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德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施。
1.选材引导。
在语文教材中,选择与德育目标相符合的优秀文学作品和优秀的师生互动案例等。
通过这些材料,引导学生对道德价值进行思考和感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阅读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和故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他们对道德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3.课堂活动设计。
在课堂上,可以增加与德育相关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演讲等。
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理解力。
4.学习目标设定。
在教学中,设定一些与德育相关的学习目标,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公平意识等。
并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素养的重要性。
5.评价体系建立。
建立与德育相关的评价标准,如道德表现、参与度等,将德育纳入到考核体系中。
通过这样的评价,促使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律意识。
6.角色榜样树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故事和人物,树立正面的榜样形象。
通过这些榜样,激励学生向优秀的方向发展,并且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7.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集体意识,加强德育工作。
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8.家校合作。
德育工作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中,还需要与家庭共同参与。
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分享学生的道德表现和成长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德育教育。
总之,德育的渗透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通用11篇)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通用11篇)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篇1《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落实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
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一粗浅探讨。
一、在感悟汉字的深奥莫测中渗透德育。
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从汉字的造字原理上与学生进行推敲。
这里有时就蕴含一定的德育因素。
例如:如“爱”字,它的繁体字是“愛”。
字的顶端是“放在盘子里的一颗心;中间的心表示发自内心地对待朋友(也包括亲人),这就是爱”——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诸如此类,我们通过解说汉字原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对汉字与汉语言作为母语产生发自心底的自豪感,渗透德育教育。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1、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我们通过学习《沁园春·雪》—毛泽东等课文,激发爱国之情;通过学习《陈涉世家》等课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2、求实教育。
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通过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让学生明晰要正确的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
让学生在体味、赏析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思考与把握。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只有学生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亲手去做,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感染力。
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
如: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我为学生布置系列作业:一是写调查报告。
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人,去了解党在我心中的巨变。
二是开展体验教育活动。
在条件尽可能允许的条件下,试着用柴火做饭、用蜡烛度过夜晚等,来感受祖国今昔昔比的巨变。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3篇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3篇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3篇篇一:初中语文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语文新课标将学校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文中的思想教育点,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语文教学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的德育效果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方法。
1情感渗透我们的祖国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从四大发明到地动仪,从《史记》到《孙子兵法》,但情感依赖于认识,只有对祖国的文明了解了,认识了,才能对祖国有深刻的爱恋,所以我充分利用时间和机会,带着学生在祖国文化宝库中领略文化的无穷魅力。
为了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今天,我向学生介绍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盛况和“神七”凯旋的录像,材料中那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和绚烂夺目的礼花,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航天员翟志刚的舱外成功行走更让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并立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很多学生不禁背诵起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种自豪感、奋进感油然而生。
2细节渗透从德育工作的角度,回味杜甫笔下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顿感喜悦,它不正是德育渗透的特点吗,潜移默化,细致入微。
我们要分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日常生活表现,努力创设一种和谐互信的教育氛围,选择恰当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育之以诚,力图将自己精心酝酿的德育“春风”吹向学生的心田,让不良的言行迎“春风”而化止。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教育更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德育责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与语文渗透研究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向,本文将就此进行一番浅谈。
二、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德育与语文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可以使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不仅提升了语文课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其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期,这一时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对学生终身发展影响非常大。
德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趣、品格和思想,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切实培养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语文课堂上,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诗歌、故事等文本,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的情感,引导孩子们爱好美、尊敬美、追求美,在欣赏和创作中养成美好的品质。
2、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和语文是紧密相关,语文是实现德育的主要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进一步体悟意义,培养综合思维素质。
3、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转型。
在现代社会,教育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在这一背景下,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转型,更能够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把德育与语文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三、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德育渗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方法的规范和科学性。
初中语文德育教案:通过课堂教学融入德育理念
初中语文德育教案:通过课堂教学融入德育理念1.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入德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研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分析:深入剖析课文,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
2. 德育目标:根据课文内容,确定德育教学的目标。
3. 德育教学设计: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德育教学活动和环节。
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德育理念。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德育理念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德育理念付诸实践。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德育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其中的关键点和重要性。
5. 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选取具有德育价值的课文。
2. 教学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
3. 参考资料: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参考书籍、文章等。
7. 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魅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德育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期望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成为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在语文教 四 口一 起散 步 互 敬 互让 的浓浓 亲 在几千年 的历史长河 中, 涌现 了无 数 的英雄 豪杰 、 仁人 情 ,在 通 读 文章 、复 述 故事 、理解 主 题 后 ,笔 者 设置 了
/ 教学 园地 /
1 . 9 9 j i S . 6 1 4 9 . 0 0 1 . 4 03 6/ . S1 17— 8X 2 1.3 1 1 3
在初 中语 文 教 学 中进 行 德 育渗 透
杨春 明
语 文课 程标 准 明确 指 出: “ 语文 要 重 视提 高 学生 的 品德 修养 和 审美 情趣 ,使他 们 逐步 形 成 良好 的个 性 和健 全 的 人格 ,促进 德 、智 、体 、美 的和 谐 发展 。” 因此 ,语 文教 学 必须 根据 语 文 教学 特 点和 教材 特 点 进行 思想 教 育 ,既 教 书又 育 人 ,实现 智 育与 德 育统 一 。笔 者在 教 学过 程 中深 刻 地 体会 到 学科 教学 与 德育 工 作相 结 合 的好 处 ,也 经常 利用
一
堂法 语 课 ! 道 这 样就 算 了吗?我 从前 没 好 好 学 习, 难 旷 织 ,对 学 生 的 个性 心 理 品质 的发 展 都会 产 生一 定 影 响 。 了课 去找 鸟窝 到萨 尔河 上去溜 冰…… 想起 这 些 , 多么懊 所 以,笔 者 利 用教 材 内容并 结 合 现 实 中 的事例 指 导 学 生 我
: 语 在语 3在语文教 学中,培养学生 热爱 亲人、尊重友谊 金 量 ” 也因为表达 的艺术性 , 文坚持 了自身的品格, 文教学 中真正体现 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 。 标 的情感 语 文 教 材 中 不 少 篇 章 洋 溢 着 浓 郁 的亲 情 氛 围 , 如 ( 者单位 :河北 省唐 山市 丰润 区丰 登坞 中学 ) 作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途径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途径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非常必要。
如何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1.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有选择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选取那些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情感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道德问题。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道德问题,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在《红楼梦》中,学生可以探讨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感情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3.进行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
在学生读完一部文学作品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写心得体会、演绎故事情节等。
通过情感交流,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道德理念,并自觉将其中的好品质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二、通过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1.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名著、报纸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中的道德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2.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讨论案例,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道德问题的复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
3.进行道德思辨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些道德思辨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辩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可以让学生就某个道德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批判和辩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使他们不仅具备优秀的学术能力,更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成为了教师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首先,要注重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有温情的课文作为教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诵读、解释和分析等方式来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尊重每个学生的感受和意见。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家国情怀和同情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注重价值观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观教育意义的课文,如《雾都孤儿》、《红与黑》等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解读这些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如正义、友爱、勇敢等,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他们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推荐一些具有正面价值观的作品,如《小王子》、《礼仪之邦》等,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德。
再次,要注重道德修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评析一些道德故事和文言文中的格言警句,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如《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
通过深入解读这些经典文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态度,如为人处事的原则、做人的规范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做事方式,帮助他们修正错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另外,要注重教师的榜样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德的榜样。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在教学中,教师要严于律己,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关注。
初中语文教师德育教学工作计划5篇
初中语文教师德育教学工作计划5篇初中语文教师德育工作计划1要教好书首先要育好人。
做为教师,做好德育工作是自己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是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就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和美好心灵。
把德育与智育比做水杯与水,人们总想让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但前提是杯子要越来越大才行,所以提高学生的智育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德育。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自身道德境界1、加强自身学习: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以及时时关心国家大事,认真抄写政治笔记。
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
时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2、同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的,因此,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良好校园工作环境。
3、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
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一身垂范,严格要求,以自身的道德素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
二、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教师不但教好书,更重要的要育人,因此,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1、立足学科教学学科活动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现在学生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所得的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
因此作为老师,在这学期中我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形成,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以语文学科为教育内容,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要落到实处,要狠抓主渠道。
本学期我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进行对照。
教育他们,学生只有言行一致才算得上好的道德品质。
3、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巧抓机遇,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活动不失时机地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甄选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甄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有很多,下面挑选了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介绍:案例一:《雷雨》中的道德选择通过解读曹禺的话剧《雷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在面临道德选择时的态度与行为。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人们会在面临道德抉择时犹豫不决?人物的选择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分析,同时也可以借助老师的指引来深入思考。
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道德选择对一个人的意义以及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
案例二:《荆轲刺秦王》中的忠诚与背叛通过学习《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忠诚与背叛的内涵。
教师可以展示荆轲忠诚于国家、为了报效祖国不惜舍弃自己生命的精神,也可以展示韩非背叛母亲、背离民族道德的行为。
通过对比,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忠诚,什么是背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遇到哪些忠诚与背叛的困境,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案例三:《范进中举》中的诚信故事通过学习《范进中举》这个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意义和价值。
范进因为坚守诚信、拒绝贿赂而失去了中举的机会,但最终因为一张票据而得到了巨额财富。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范进的行为,思考诚信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学生也可以总结出一些与诚信有关的经验和教训,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案例四:《红楼梦》中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红楼梦》,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多样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如贾宝玉的追求纯真与美好、贾母的追求家族的繁荣等。
通过分析这些人物的行为和追求,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符合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社会发展的。
通过以上案例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素养。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思考、反思和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语文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德育的渗透?下面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师修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材内容的运用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观念,教师有必要善于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价值。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鲜明人文情怀和道德价值的课文进行教学,通过这些课文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红楼梦》的教学中,可以选取贾宝玉母亲的一些话语,通过这些话语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和宝玉在家人中的责任。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一些正面的价值观念,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价值,使其成为学生德育的营养源。
二、教学组织的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更需要教学组织的实施。
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情感引导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师生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温暖的氛围中感受到道德情操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应该注重思想教育的渗透,通过课堂讨论、思维导图等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理解课文中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内涵。
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通过一些情感性的活动和互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应该注重情感引导、思想教育和情感认同的培养,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德育的渗透。
三、教师修养的提高教师是学生德育的引路人,教师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渗透。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
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初中阶段是中学生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对今后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展开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从古至今,“以德治天下”能让天下安定,当然,教育中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现在的孩子需要的,才能让祖国的明天更加强大。
在其中,德育的作用很重要。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最后时期,也是为青少年奠定健康思想的最好时机。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思想教育内容涵盖宽广,真实事例居多,为德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学生在通过语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对其理解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另一方面,德育教育为孩子培养了正确的学习、为人处世的态度,因此,学生能高效率地进行语文学习,也能更好地全面建立学习体系。
德育教育为语文教学建立良好的思想引导,语文教学为德育教育铺好了理解的道路,二者互为促进。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需从学生的各方面具体情况出发初中生的年龄大多分布在12-16岁之间,这是学生产生巨大变化的又一基点。
随着身体第二性征的出现,各种好奇,学生之间会产生新的关系。
紧接着就是心理的变化,各种是非判断观念开始形成,比较高中生而言,初中生还处于懵懂时期,不及高中生成熟。
如果没有很好的德育教育引导,这些个性的初中生可能会偏离正轨,误入歧途。
所以,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考虑初中生的这些“个性”:1.不成熟的身体和心理的认识;2.对待世界的看法和人生目标设定的不确定;3.模仿力强,辨认力和分析能力的不完善以及处于性格叛逆期。
三、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集体实践方案与探索针对语文学科而言,在教学中涉及一些道德、法律、民族精神以及心理健康引导的内容是不为过的。
然而,语文教学毕竟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淹没了主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义重大。
通过结合德育与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德育渗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领悟到人生道理,增强情感体验,培养批判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德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成长,帮助他们在道德情感、学业水平、人格塑造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道德情感、文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创新意识、学生成长、融合、意义。
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是一门文化载体,它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伦理道德。
通过语文教学来进行德育渗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深厚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品质修养。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和高尚品格,还能够通过作文、朗诵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品格修养。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学生可以在文学世界中感受人性的复杂和多样,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追求,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德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德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德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业中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体现。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寓意深刻的诗词、寓言故事等,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自觉接受和践行这些道德观念。
初中语文德育工作计划及总结精选5篇
初中语文德育工作计划及总结精选5篇初中语文德育工作计划及总结【篇1】三年来20_届(1)班在校领导的大力帮助和关怀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已取的了一些成绩,形成了一支团结向上、凝聚力强、学风浓厚的班集体。
这三年我把班务工作重点放在班风的建设和学生行为规范上。
我认为在抓班级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过程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就三年来的班务工作谈谈以下几点:一、结合学生特点促成良好的班风。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以教条式的制度来制约学生,班主任是管理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调皮、捣蛋的背后可能蕴藏着智慧和创造力,可是在班主任的监管下,学生对教师俯首贴耳,循规蹈矩,他们的天性被扼杀。
我在班级中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已管理自已,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我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让学生自悟。
此外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来管理学生,在管理中,班主任发挥引导作用。
我深深感到教育工作不能简单粗暴要因势利导,同时还要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改正缺点,良好的班风在这之中得到巩固。
在管理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工作中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而不重优轻劣,让学生感到他们都是班级的主人。
同时还可采取一些措施,如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班组长轮值制等,增强学生班级的主人翁意识。
指导学生进行管理,学生是班级的主体,但他们毕竟是学生,是受教育者,要把社会的要求变为其素质,需要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导,如指导学生正确的管理自己、管理他人,怎样参与班级管理。
放手让学生组织自己的活动,独立开展工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一、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上至校长、书记、各部门负责人,下至各班主任、各科教师甚至工友,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
而地点也十分广泛的,比如说教室、寝室、操场、会堂……都是德育的好场所。
但各科目的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而且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
”因此,各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性的途径。
而语文学科是除政治学科以外的最重要的学科德育阵地。
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
我们知道,古文里说的“诗言志”“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都是讲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对语文教学的自身要求。
语文与德育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中学的语文教材,有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厚实的底蕴。
韩愈说,“文以载道”。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和做人的道理,也体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吴晗写的《谈骨气》,文章弘扬了作为中国人应有的人格、气节。
这些文章载的是无产阶级之道,且事例典型,人物形象鲜明,学生学了一定会身受感染,并以文中人物为楷模,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就是一些文言小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文都表现了作者不慕虚荣,洁身自好的高尚道德情操。
这些淡泊明志、格调清新的文章,教师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调正心态,不要受金钱名利的诱惑而要保持做人的尊严。
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作为德育教育素材的内容比比皆是。
因此,教师只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犹如春风化雨,完全可以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1.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一、要改革教法,变单纯的教为导。
《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外,还要相机渗透德育教育,坚持德育与智育并举的原则。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实施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相机渗透德育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
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简要论述如下。
一、提高教师素养与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与生活场所,而教师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可以说,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要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与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发挥身教作用,借助学生较强的向师性,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学生进行不断的模仿与内化。
(一)注重自身的外部形象外部形象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印象。
试想,如果教师不注重自身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学生就会滋生厌恶情绪,自然就会将这种消极的情绪带到学科学习中来,德育教育的实施更是无从进行。
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外部形象,衣着不求华丽,但求朴实整洁,从整体上给人以端庄、敬畏之感,使学生顿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
(二)强化自身的内在修养合格的教师要内外双修。
外在要有良好的形象,内在要有较高的修养,否则就是“徒有其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己首先就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修养,这样才能教书育人,否则只会误人子弟。
其次,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爱是教育成功的法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教师要热爱学生,将爱公平公正地洒向全体学生,让爱的阳光照到学生的心里,让全体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再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处世要有原则,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合格的人民教师,成为学生道德的表率。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
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一方面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一、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德育工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
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在讲评中渗透生命教育每个人健康地来到世上很不容易的,诸多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让我们不寒而栗,我认为高中阶段应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的重要,生命来之不易,需要珍爱;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尊重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他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界万物的生命,即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要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宽容、张扬人的个性;正确对待人的生与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尤其是要正确对待死亡等等。
2、在认知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靠我们口头上劝戒就能行成的,事实上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来实现,作为科任教师就是要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上帮助学生。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将语文课本中那些饱含着人生是非的判断、社会善恶的评价的优秀篇章,比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进行生硬的解读,忽略了它们的德育功能。
现在,在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素质方针的指引下,人们开始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肩负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下是几个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和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热情。
通过课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让学生读到人类的真善美,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分辨和排斥负面情感,如仇恨、嫉妒、自私等不良情感。
教师要注重思维教育。
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品质,让学生学会思辨、提问和质疑。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段落或议论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辩证能力。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逻辑思维、归纳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
教师要注重价值观教育。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对人生、对事物的正确评价和选择。
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如《红岩》、《茶馆》等,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中,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还可以通过课文中的道德冲突和道德选择,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师要注重习惯养成教育。
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还可以通过课堂纪律、作业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德育渗透崔丽华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
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一方面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认为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语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作用。
我国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育德是语文教学之根本。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将教材内容加以深化和提炼,实现传授知识和育德的完美统一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讲授新课时,在导语中渗透有句俗语是这样讲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引入一个比较好的导语,那么学生可以迅速地被引入到课堂内容的教学当中,并且在无形之中就会被感染了。
因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设计有关导语时,要能够做到精心设计,深刻挖掘教材当中有用的知识,以此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二、作者生平中渗透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作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例如,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的精神,弃医从文,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用笔作刀枪,和反动派进行着不屈的斗争;老舍先生居功不傲,把自己比作文艺界的一名小卒,日日操练在方桌和小凳之间,用笔作刀枪,热血洒在纸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除了有与其它学科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外,它又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新课标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知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有与其它学科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它既是学生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深挖教材内涵,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更要潜移默化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文道统一”和“教书育人”的目的。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在研读赏析中,进行德育渗透
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而且能够受到熏陶感染,从中得到一些好的启迪,受到教育。
我在讲解《变色龙》时,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主人公奥楚蔑洛夫那善变的语言和神态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他们很快将主人公
那种见风使舵、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性格特征概括了出来。
学生在感受人物个性化语言的同时,对主人公的性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省去了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
在讲解《斑羚飞渡》时,在研读赏析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分组合作,找出在整个故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为什么感动?”全班90%以上的同学找了老斑羚以生命给斑羚群作提示、一老一少的斑羚试跳和镰刀头羊悲壮殒身的语段。
好多同学都被老斑羚这种以牺牲生命来挽救群羚的壮举所感动,在感动之余也表达出了对围猎者的憎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同时,我还注意了课文中名言警句的赏析和熏陶,让学生谈观点、谈看法。
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乡》中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命意义》中的主人公保尔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至理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通过这些,都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在整体感知中,进行德育渗透
韩愈说:“文以载道。
”语文教材,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素材。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的思想教育内涵,有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有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的,有环境保护和民俗风情的,还有揭示社会黑暗现实的等等。
我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设计不同的感知问题,对学生进
行德育渗透。
例如:我在教授《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时,在整体感知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①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②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风俗?问题①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②可以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在拓展延伸中,进行德育渗透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一个感人的故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种哲理的智慧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
”读书是为了明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学习一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
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学习教材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羚羊木雕》一文时,我针对“应不应该随意接受别人贵重的东西”、“应不应该将送别人的东西又要回来”等具有争议性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来,以辩论的形式激活课堂教学,我以评论员的身份从中启发、引导学生,利用“诚信”、“和谐”等主题使学生形成了合理一致的认识。
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使诚信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等德育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体现和落实德育教育的支点有很
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落实以外,也要注重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处理好知识传授和德育教育的关系,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更要潜移默化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