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用教材-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中的教师和幼儿【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幼儿教育中的教师和幼儿

4.1考点精讲

一、幼儿教师概述

1.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1)地位

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教育法》、《教师法》为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充分的法律保障。

(2)权利

①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③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

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

⑤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

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3)义务

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

③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④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⑤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幼儿教师的素质

(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对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表现为对幼教对象——幼儿的热爱。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义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2)健康的身心素质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搞好幼教工作,也与幼儿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具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

3.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1)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①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②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可观察幼儿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2)沟通的能力

沟通与观察不同,它需要一种相互性,是一种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在双向交流中彼此互相协调的默契。

①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a.非言语的沟通

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来说,动作比语言容易理解,另外,幼儿也需要教师的身体接触。心理学实验表明,身体肌肤的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感到温暖、安全、消除紧张等。非言语沟通的途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也是沟通的重要途径。

b.言语沟通

教师与幼儿交谈,特别是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与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要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最根本的是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并真正地面向全体幼儿。其中,必要的技能包括引发交谈的技能,倾听的技能、扩展谈话的技能,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结束交谈的技能等。

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a.了解家长的技能

了解是沟通的前提。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双向的,教师了解家长的同时,也要让家长了解自己。尊重幼儿家庭的隐私,是教师与家长相互信赖的基础。一般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待人

接物习惯等,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沟通策略。

b.与家长交流的技巧

沟通需要行动,行动需要技巧。教师应具备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如与家长面对面交谈时,聆听的技巧,以适合家长的态度、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考虑家长的观点、心情的谈话技巧,以及向不同类型的家长传达信息(口头的或书面的)、特别是描述孩子行为、提出建议或意见的技巧等。

c.与家长的情感沟通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的交流,其特殊在于交流的双方都共同地爱着、关心着一个孩子,为这个孩子而交流。因此,沟通是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诚心、责任心的。

③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a.幼儿之间的口语沟通

幼儿之间的交谈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性、智力、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谈需要发展他们自我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听和说的能力,这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注意幼儿口语沟通的特点,在幼儿交谈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发挥主导作用,随时根据幼儿的情况加以引导。

b.幼儿间冲突的解决

幼儿的冲突是其沟通不畅的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多发生在物的分配或活动机会的选择时。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冲突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帮助幼儿正确地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通过冲突理解人际交往的规则、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权利、克服自我中心等,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①分组能力

分组是小组活动的第一步,分组的质量对活动的进行影响很大,因此,分组能力要求教师十分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以及清楚地知道完成每项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

a.有层次,指教师分组时纵向地考虑幼儿的水平差异。如根据幼儿的经验、动作、思维、语言等方面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结合活动内容的难易,按水平由低到高地分,让每个幼儿能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

b.有特色,指各组各有特点。幼儿的不同兴趣、性格倾向、学习方式等决定每个小组学习的材料及学习内容和方式;

c.有变化,指分组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幼儿的能力、经验等在发展,兴趣、情绪等也在变化。

②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

a.指导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分组活动指导的根本,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分组活动必然失去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这一精髓而流于形式。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不可能摆脱观念的支配,观念不同,即使依样画葫芦,也会面目全非。

b.指导必须了解幼儿,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

分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只有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的指导,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c.灵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灵活地改变指导方法

分组活动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分组活动的指导必须是灵活多样的,教师的角色也要根据情况随时变化。在同时关照几个小组的活动或游戏时,教师时而观察,时而参与,时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