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课后习题】第5章~第8章【圣才出品】
第5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的中国新音乐1.简述贺绿汀的创作特色、成就和影响。
答:(1)创作特色钢琴曲保持着民族化、大众化的传统,以其十分通俗、亲切的风格而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
抗日歌曲结构严谨,音乐语言质朴流畅,手法冼练。
合唱曲格调清新,乡土气息浓郁,充满革命乐观主义。
独唱曲具有强烈悲愤的激情、接近于歌剧咏叙调,表现了鲜明的革命倾向和完美的艺术技巧。
电影音乐注重通过优美、抒情的旋律对人物的内心做深入细致的刻画,注重歌曲风格的民族化和大众化。
(2)成就①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带有清新质朴的民族风格和创意的钢琴织体。
《闹新年》,带有创造性的民族特色。
②抗日歌曲:代表作品有《游击队歌》《上战场》《保家乡》等。
③合唱曲:进行曲性质的合唱曲《游击队歌》《胜利进行曲》,无伴奏混声合唱《垦春泥》,④独唱曲:代表作品有《嘉陵江上》。
⑤电影音乐:代表作品有《秋水伊人》《怨别离》《春天里》《天涯歌女》和《四季歌》。
⑥音乐理论研究和批评:编译出版了英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普劳特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撰写了一系列富于现实意义的评论,如《音乐的时代性》《中国音乐界的现状及我们对音乐艺术所应有的认识》《从“学院派”、古典派、形式主义谈到目前救亡歌曲》等。
(3)影响鲜明地表示了他对提高抗战歌曲创作的关注,也对当时进步音乐界某些不利于音乐界团结的“左”的观点进行了及时的批评。
2.简述吕骥的创作特色、成就及影响。
答:(1)创作特色吕骥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和群众性。
在题材、形式、音调的构成上显示了他的创作个性。
他创作的民歌风格的作品,吸收了民间音调,在结构上采用了新的手法。
八声部及四声部混合使用的5个乐章的大型合唱《凤凰涅》,是他对以戏剧性、叙事性为主导的一类音乐体裁,在曲调创作、结构形式、风格特点以及音乐内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新的探索。
(2)成就吕骥为后人留下了400余篇理论、学术文章,创作了近300首歌曲。
代表作品有《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以及根据郭沫若长诗《凤凰涅盘》谱写的大合唱等歌曲。
《中国近现代音乐》课件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词
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与创新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VS
详细描述
传统音乐在形式、旋律、节奏等方面具有 独特的艺术特点,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 传承过程中,应注重保留传统音乐的原汁 原味,同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使传 统音乐焕发新的活力。
中国传统音乐在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 基础上,逐渐向近现代音乐转型。
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萌芽期(1840-1919)
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开始吸收 西方音乐文化,出现了一批新 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 等。
发展期(1920-1949)
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在吸收西 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 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 ,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和 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等。
近现代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01
02
03
与舞蹈的结合
近现代音乐与舞蹈相互融 合,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 富、立体的艺术体验。
与戏剧的结合
音乐在戏剧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能够增强戏剧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
与文学的结合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能够让 文学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提高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 和思想深度。
05
现代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词
现代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迅速,其传承与创新 对于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现代音乐在创作手法、音乐元素、表现形式 等方面具有更加多样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不 同听众的需求。在传承过程中,应注重借鉴 国际先进的音乐理念和技术,同时结合中国 音乐的特色进行创新,推动中国现代音乐的 国际化发展。
04
近现代音乐的影响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学课件
作曲家
由著名作曲家陈钢和何占豪创 作,完成于1959年。
内容与形式
以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 爱情故事为题材,运用小提琴
演绎出凄美的旋律。
影响力
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被改 编成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广
为流传。
《茉莉花》
总结词
这首歌曲是中国传统民歌的代表之作 ,具有清新、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文 化内涵。
近现代音乐的传承和未来发展
传承方式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 学校教育、社会传承和家族传承等, 这些方式有助于保持音乐的传统和延 续。
未来发展
未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需要不断 创新和突破,吸收新的元素和技术, 同时保持音乐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音乐需求。
05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
丁善德
总结词
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者
详细描述
丁善德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作品以民族音乐素材为基础,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具 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他的音乐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合唱等,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思聪
总结词
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开拓者
详细描述
起源与历史
起源于明清时期,经过多个版本的演 变,最终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形 式广为流传。
内容与形式
以茉莉花为象征,通过柔和的旋律和 细腻的歌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
影响力
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是代表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符号之 一。
04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影响和传承
近现代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近现代音乐在国内外的影响和传播
2021音乐鉴赏(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2021音乐鉴赏(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见面课:中国音乐剧赏析1、问题:音乐剧《蝶》是三宝、关山联合创作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问题:音乐剧《蝶》的音乐素材均来自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问题:歌剧与音乐剧没有区别,只是叫法不同。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问题:音乐剧《金沙》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金沙遗址。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问题:《钢的琴》《王二的长征》《聂小倩与宁采臣》均为中国当代音乐剧。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见面课:高山流水遇知音—中国琴学漫谈与琴曲赏析1、问题:打谱就是由琴家对这些保留在古代琴谱中的琴曲,通过版本的选择与考证,乐曲的背景分析,指法及演奏方法的研究,谱字的认定,将音高、技法、音色、力度的变化、局部的节奏,都在实地弹奏中将其译解出来,然后再揣摩琴曲意境,经千百遍的弹奏,确定腔韵、句段结构,最后定拍并记谱。
所以作为传承古琴音乐的重要方式,打谱是抢救与保护古琴音乐遗产的重要内容。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问题:古琴申遗成功是在哪一年?()选项:A:2000年B:2003年C:2006年答案: 【2003年】3、问题:佛家代表琴曲是什么?()选项:A:《普庵咒》B:《庄周梦蝶》C:《逍遥游》答案: 【《普庵咒》】4、问题:1977年,被带入太空的琴曲是什么?()选项:A:管平湖演奏的《流水》B:《春江花月夜》C:《第五交响乐》答案: 【管平湖演奏的《流水》】5、问题:《华胥引》是什么时期的琴曲?()选项:A:皇帝B:黄帝C:唐尧答案: 【黄帝】第一章单元测试1、新石器时代,在劳动过程中的部分劳动工具成为了最原始的()乐器。
A:打击B:吹奏C:拉奏我的答案:A2、据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支陶埙不过()多岁。
A:9000B:6000C:3000D:5000我的答案:B3、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以往认定的()6000多年前的笛子是世界上最早管乐器的结论。
中国近现代音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国际传播,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影响 力。
传播途径与媒介
演出与展览
通过音乐会、音乐节、展览等形式,展示中国近 现代音乐的成果和魅力,促进国内外交流。
唱片与媒体
唱片、CD、数字音乐等媒体形式,将中国近现代 音乐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教育与学术交流
通过音乐教育机构、学术交流活动等途径,推动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音乐
目录
•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概述 • 中国近现代音乐类型 •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影响与传播 •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挑战与机遇 •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
01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概述
起源与背景
西方音乐传入
01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近现代音乐
3
民间音乐的影响
民间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 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生活方式的 体现。
03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影响与 传播
对国内的影响
推动音乐教育发展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催生了音乐教育机构的兴起,培养了大批专 业音乐人才,提高了国民音乐素养。
丰富音乐创作风格
中国近现代音乐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风格, 丰富了音乐创作内涵。
促进音乐产业繁荣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兴起带动了音乐产业的发展,包括音乐制作、演出、 版权等,为音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对国外的影响
传播中华文化
中国近现代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演出、 交流等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推动世界音乐多元化发展
近十年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成果综述
99近十年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成果综述郑于湄(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对2011年至2021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这十年间学界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重点研究方向,并从近现代音乐史分期标准与阶段划分切入,归纳探讨相关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史分期;史料建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2)02-099-07收稿日期:2021-11-01项目基金: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徽州祭祀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0YJC760049)阶段性研究成果及2019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项目《厦门“万国租界”时期城市音乐生活研究》 (目编号:JAS19700)系列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于湄(1988-),女,福建省泉州市人。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研究。
一、近十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问题研究近十年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无法绕过的话题便是历史分期,这是音乐史研究的基础,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都必然遵循一定的音乐史分期标准,从而为研究议题提供必要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渊源。
由此形成了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阶段、分期标准以及分期评价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划分的研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三阶段分期成果上,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陈秉义,在其所著《中国音乐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版)一书中,将中国音乐史由古至今整体上分为古代、近现代与当代,其中,近现代音乐史发展的开端是1840年,此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音乐艺术也被赋予了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属性;而近代与现代划分的标志是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中国音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进入现代史范畴;当代音乐发展则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
智慧树知到《音乐鉴赏(西安交通大学)》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中国近现代音乐—《梁祝》中的悲欢离合1、问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素材借鉴于哪个剧种?()选项:A:京剧B:昆曲C:越剧D:黄梅戏答案: 【越剧】2、问题:乐曲中采用哪件乐器表现梁山伯的形象?()选项:A:长笛B:大管C:小提琴D:大提琴答案: 【大提琴】3、问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式结构为。
()选项:A:奏鸣曲式B:回旋曲式C:变奏曲式D:单三部曲式答案: 【奏鸣曲式】4、问题:俞丽拿是首位正式担任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独奏的演奏者。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问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作者是陈刚。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6、问题:“抗婚”部分大量运用了切分节奏。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见面课:傲雪凌霜见精神1、问题:东晋大将军桓伊为()演奏了一曲《梅花三调》。
选项:A:王羲之B:王徽之C:王献之答案: 【王徽之】2、问题:《梅花三弄》作为琴曲,最早被收录在1425年明代朱权编纂的( ) 选项:A:《神奇秘谱》B:《琴曲集成》C:《琴学备要》答案: 【《神奇秘谱》】3、问题:《伯牙心法》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问题:《梅下横琴图》中把梅花称为“冰花”。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问题:制琴所用的上下两块木板上软下硬,称为“阴阳材”。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见面课:欧洲浪漫主义音乐1、问题:以下哪些作曲家根据《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个题材创作过音乐作品?()选项:A:柴可夫斯基B:柏辽兹C:古诺D:穆索尔斯基答案: 【柴可夫斯基;柏辽兹;古诺】2、问题: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标题是?()选项:A:英雄B:命运C:悲剧D:悲怆答案: 【悲怆】3、问题: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的标题是?()选项:A:合唱B:悲怆C:田园D:命运答案: 【田园】4、问题:舒伯特是德国作曲家。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问题:《卡门》歌剧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比才所作。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课后习题](第3章 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圣才出品】
第3章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1.简述“五四”时期新音乐社团的主要活动及其贡献。
答:(1)“五四”时期新音乐社团的主要活动①对会员进行音乐学习的指导,聘请中外音乐家为音乐爱好者进行授课,培养音乐人才;②举办公开的音乐会,或举办巡回演出;③编辑出版音乐期刊,出版唱片及乐谱;④举办乐器的陈列和展览,进行合奏的试验,对部分乐器进行了改革试验等。
(2)“五四”时期新音乐社团的贡献①对活跃“五四”以来我国城市民众音乐生活,推动“五四”以来新型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均起了一定的启蒙和初步奠基的作用。
②对传统艺术的保存和传承增添了新机,特别对戏曲、说唱的科班教育机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2.简述20世纪20年代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建设的概况和特点。
答:(1)概况①20世纪20年代我国普通学校教育不断普及,新型音乐社团大量建立,为中国新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②蔡元培提出的“美育”主张已深入人心,大量培养音乐教师和其他各种音乐人才已成为当时紧迫的社会需要。
③主要有北京音乐传习所、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乐歌体育专修科、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2)特点规模大多比较小,设备较简陋,教师的条件不够充实,带有明显的初创特点。
3.简述萧友梅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
答:(1)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①促进了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萧友梅将自己领导的“国立音专”建设成当时中国名符其实的最高音乐学府。
②在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方面,重视对蔡元培“兼收并蓄”方针的贯彻,设立民族器乐演奏的学科,规定所有学习理论作曲和器乐演奏的学生都必须选学一门民族乐器作为副科。
③亲自向学生开设了有关中国古代音乐方面的课程,实质上是当时将讲授中国古代音乐发展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的最早尝试。
(2)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①给学生创作的教材性曲集,如《今乐初集》《新歌初集》《新学制唱歌教科书》三本教材性的曲集。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第3章 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圣才出品】
第3章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3.1 复习笔记一、工农歌咏活动和工农革命歌曲1.意义(1)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群众音乐生活的特殊历史现象。
(2)不是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出现,而是伴随着群众革命斗争生活出现的政治现象。
(3)直接参与者主要是实际参与革命斗争的革命知识分子及中国工农劳动者自己,对当时处于上层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4)产生了一批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内容的工农革命歌曲,唤醒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推动了当时的实际革命斗争。
2.革命歌曲(1)中国的革命歌曲①代表作品a.《五一纪念歌》明确提出了“要把强权制度一扫净”、要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伟大革命目标。
b.《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歌》提出了“世界本是工农所创造”和“消灭阶级压迫”的要求。
c.《京汉罢工歌》表达了人们对“二七”惨案死难者的沉痛哀悼,并提出“打倒军阀方有幸福享”的口号。
d.《五色国旗当中飘》《国民革命歌》和《工农兵联合歌》鲜明地提出了“联合工农群众、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买办”的战斗号召。
②歌曲特点a.歌词语言朴素通俗,歌曲形式大多采取以群众熟悉的现成曲调加以填词编配的齐唱曲。
b.以我国自己的民歌,尤其是城市小调的曲调来填词,《工农兵联合歌》是以学堂乐歌《中国男儿》的曲调填词的。
(2)引进的外国革命歌曲《国际歌》《同志们勇敢前进》《你们已英勇牺牲》《华沙工人歌》《红旗》。
3.评价(1)当时对工农歌咏活动还不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事业去有组织地进行,而只是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各地斗争的宣传活动,因而它对当时的专业音乐界几乎完全没有影响。
(2)人们并未低估这些革命音乐的意义,这些歌曲“画出了全世界数千万被压迫民众的痛苦”,“宣示了他们数百年的沉冤和表现了他们全部所有的不可侮的力量与宏大的志愿”,后来即使在白色恐怖的重压下,这些革命歌曲始终铭刻在革命人民的心中,暗地里在群众中传播。
二、新型音乐社团的建立及城市音乐活动1.新兴音乐社团的建立(1)背景①辛亥革命前后,新的教育发展出现迅速向前推进的势头,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提高迫切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音乐师资和符合新学制的音乐教材。
中国近现代音乐家及作品
中国近现代音乐家及作品:
1、冼星海
冼星海,祖籍广东广州府番禺县(现属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其作品中《黄河大合唱》最广为人知。
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
2、任光
任光(1900-1941),曾用笔名前发。
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城关镇)。
中国近代音乐家、作曲家。
任光的《渔光曲》《大地进行曲》《王老五》《新莲花落》,特别是1936年创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贫苦民众的真实情感,表现了革命群众豪壮坚毅的性格,创作风格进一步民众化、大众化。
3、郑律成
郑律成(1914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
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内容摘要
同时,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和作品涌现出来,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书还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各种音乐流派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例如,中国民族乐派、新潮音乐、 摇滚乐等。这些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和融合,也体现了中国音 乐家们在创新和探索中的不断追求。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一部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的著作。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 展历程,展示了中国音乐在历史变革中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本书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历 史和现状,以及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从古至今的音乐发展历程,包括古代音乐文化的特 点、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和代表作品等。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读者可以 对中国古代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目录分析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音乐发展 历程。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和作品,以及音乐与 社会文化的关系等。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读者可以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 有全面的了解。
精彩摘录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音乐家开始尝试将西方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 中,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又有 西方音乐的现代感。”
精彩摘录
“在抗日战争时期,音乐成为了抗日宣传的重要武器。许多抗日歌曲成为了 经典之作,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
精彩摘录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这些摘录只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一部分精彩内容,这本书还有很多 值得一读的内容。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历程和 成就,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融合和发展。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述》书评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述》书评
冯曦瑶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4()6
【摘要】《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述》是刘再生先生继他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之后为中国音乐史学界推出的又一大鼎力之作。
刘再生先生用90个专题讨论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9年间的音乐事件,笔者旨在从叙事方式、内容拓展、史学观念和学科建设这四个角度对刘再生先生的《简述》进行解读,认为该著作为学界在中国近代音乐史学的写作、思考方面以及学科分期
设想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角度,也是重写音乐史思潮影响下的一部经典著作。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冯曦瑶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9.2
【相关文献】
1.读郭树群教授的《论刘再生的鼎新力作<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述>——兼评"中国现代音乐史学转型"理论的创新》札记
2.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列之四: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方法论述要
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
育教学课程研究——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三次修订版)》4.“歌”咏“土地”
之书与绝非“重写”的一家之言--乔建中《土地与歌》和刘再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述》书评栏目主持人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近现代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近现代部分)》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团队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名称(英文):Chinese music:history and canons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0610009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乐理、视唱练耳、中国民族音乐、世界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授课对象:音乐表演专业三、课程简介《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一门阐述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历史的专业课程,是一门通史性质的音乐历史课程,是音乐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是《世界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史》等课程的延续。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由《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两大部分组成。
自原始社会音乐的产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止,涵盖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音乐发展的总体特点。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部分,既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一期间音乐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包括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音乐形式,音乐理论,音乐家与音乐作品等方面的内容。
四、课程目标完善学生音乐文化的整体素质,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认识与分析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特性,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音乐文化,为今后的音乐教学与音乐表演注入更多的民族文化气息,使学生不仅具备现代艺术精神,更具备现代文化精神。
此外,学生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清晰的掌握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具体目标包括: 1、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每一时期的音乐的样式和风格特点。
2、了解中国近现代时期中重要的作曲家、音乐作品及其特点。
3、较为完整的梳理中国近现代时期的音乐思想以及理论发展的脉络。
中国近现代音乐
二、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朗诵: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 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 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啊! 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 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 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 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典范,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八、怒吼吧,黄河〔合唱〕
朗诵:听啊,珠江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啊,黄河! 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 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你战斗的警号 吧!
歌词: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 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世界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铁蹄 下的民众,苦痛受不了!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 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你听, 你听,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珠江发出了英勇 的叫啸;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啊!黄河!怒吼 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 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四、黄水谣〔齐唱〕
朗诵: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天的 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一天便不能 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歌词: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 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 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 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 幼四处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黄水奔流日 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简述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及其历史特点
景下把音乐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对应的现代音乐发展及其特点。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及特点
第一阶段 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可以追溯到1898年新式学堂的开办到“五四”运动爆发前。随着鸦片战争被迫打开中国闭关锁 国的大门后,中国一些有志之士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在客观条件下也对音乐的发展有一些有利的影响。出现了西方音乐基本乐理的介 绍,记谱法等新音乐。 第二阶段 新音乐的初步发展阶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二十年代末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代专业音乐家,歌曲创作也由以曲填词变为依词作 曲。这一阶段的作品,诗与旋律完美结合,歌曲旋律的起伏与节奏来源于歌词,但又不同于歌词。 第三阶段 以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为中心的全面提高阶段,这一时期的专业音乐创作大多集中在声乐领域并造就了一大 批优秀的音乐家。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传唱度很高,无数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 第四阶段 以民主解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背景相对复杂,有三种不同的政权统治局面,因此也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音乐文化现 象,这一时期音乐仍以声乐为主,但器乐创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传统封建统治下的宫廷音乐因其社会背景的改变,也因此而衰落,在被动条件下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元素。 对应第一阶段时期的音乐因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新”。以学堂乐歌为主,随着学堂乐歌的传播,更多的西方知识也被人 所接受,从多方面体现出了新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巨大区别。 第二阶段时期,由于普通教育的发展和城市革命斗争的影响,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始终以各类声乐体裁发展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常 以诗为词作曲,旋律优美,诗词婉转,很有出现了许多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第三阶段的杰出音乐配合着当时极具挑战的时代背景,全民性的歌咏活动表现出来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也发挥了鼓舞 士气的作用。音乐院校的音乐专业创作和活动在与社会有密切联系,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四阶段的中国因处于不同政治制度下,其音乐文化生活有着各自的发展内容和趋势。团结音乐各方面人士,培训音乐队伍,发动了 组织群众音乐及发展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综上所述,音乐文化的发展,往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相呼应。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也融入了 我们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所以说中国近现代的音乐作品有其独特的魅力,是值得后人再去欣赏,学习的经典。 参考文献: [1]贾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方音乐》,2005 [2]徐悦.《苏北之春》浅析及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音乐创作》2017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名词解释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
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
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作品有《学校唱歌集》等。
1947年病逝于上海。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社团。
前身为北京大学音乐团。
不久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9年1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
创刊《音乐杂志》。
1922年12月,在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该会遂告结束。
它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
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
他研究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
他是最早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
著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
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院派:是“国立音专”的代称。
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乐流派。
其基本特征是:一、理论作曲或音乐表演均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二、名教授云集;三、优异成果(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叠出;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美学理念(如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强调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影响乃至领导音乐时代潮流。
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新的回顾、心的怀念——读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新版)有感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是伍雍谊所著的一本专门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历史的著作。
这本书对于我们回顾过去、了解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本书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展现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传教士学校开始,到后来的国立音乐学院和音乐系,再到今天的音乐学院和音乐学系,中国音乐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在这个历程中,中国音乐教育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这种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音乐教育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艺术和文化的追求和热爱。
其次,这本书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在今天的中国,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我们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音乐教育的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高、人才培养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而这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
最后,这本书让我们对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怀念那些曾经为中国音乐教育做出贡献的人。
他们是中国音乐教育历史的见证者和缔造者,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铭记他们的贡献,同时也要在他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中国音乐教育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音乐鉴赏 题库
答:十二音音乐是勋伯格提出的一种无调性的作曲方法。其方法是,作曲家在写作之前,先凭自己的兴趣 随意编排十二音的“序列”,作为创作乐曲的基础。应遵循几条规则:1)每一个音必须在其余 11 音都出现 之后方可重复,这样就可以防止某一音占优越地位;2)避免三和弦进行,因三和弦可能引起对“调性”的 联想;3)四度、五度音程,三全音程尽可能只用一次;4)在序列中不应过多用相同的音程,以避免单 调;5)基本序列中各音移低或移高一个八度,意义是一样的。
再现部:省略副部 问:简述刘天华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方面的贡献。
答:作者贡献:①他借鉴了小提琴顿弓、连弓、颤弓等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和演奏技法,使二 胡从民间状态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②他为二胡、琵琶编写的练习曲谱,改变了传统口传心授的教授方 法,并首次将民族器乐列入了高等音乐学校的课程之中;③他发起成立的“国乐改进社”在国乐的创作、整 理传统音乐、改良民族乐器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近现代音乐
问:《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谁?请写出各乐章的标题。
答:词 光未然;曲 冼星海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 黄河颂
第三乐章 黄水谣
第四乐章 河边对口曲
第五乐章 黄河怨
第六乐章 保卫黄河
第七乐章 怒吼吧,黄河!
问:请写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作者及曲式结构图。
答:何占豪、陈钢
呈示部:引子、主部(ABA)、连接部、副部(ABACA)、结束部 展开部
音乐鉴赏题库
习题解答
民歌习题
问:《黄河船夫曲》是什么形式的民歌? 答: 问答式 问:《孟姜女》和《茉莉花》都属于那种民歌?
答: 同宗民歌 问:《割莜麦》是那里的民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第三乐章 黄水谣(混声合唱) 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抒情合唱曲,
用歌谣式三部曲式写成。
第一乐段是女声二部合唱。它以 委婉,起伏的波状旋律,展现了黄 河之水奔流不息的气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乐段是混声四部合唱。先是 男声合唱,它以低沉,悲痛的音调, 表现了由于敌寇的侵略处于水深火 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义愤填膺的情绪。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这部具有交响性、写实性、气势磅 礴的大合唱,为我国现代的大合唱及 其它体裁形式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光辉 的典范。
• 欣赏提示
《黄河大合唱》由七个乐章构成, 每个乐章的开头都以配乐诗朗诵加以 贯串。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接着是三部轮唱,各声部插入” 龙格龙”的衬词,曲趣热烈、铿锵, 增强了生动、活跃、乐观的气氛, 表现了抗日队伍在斗争中逐步发展、 壮大,像黄河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徴 的其气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第七乐章 怒吼吧,黄河! (混声合唱) 这是大合唱的终曲。它是整部大
合唱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歌曲以 主调与复调并用的手法,号角性与 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中国人民为取 得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塑造了中华 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音乐继而推向悲愤的控诉,尤其 是在乐段的结束句中,连续两个下 行的四度跳进,更增强了这种悄绪 的感染力。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 随即作了音型的变化,刻画出“景 物依旧,人事全非”的凄惨景象。 音乐最后在无限痛苦、悲愤的情绪 中结束。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整个乐章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部分以领、合呼应的演唱形式, 由主导动机。(12 1 56 5)扩展变 化为1 2 12 6 |5 6 5 | 音乐急速 有力,具有锐不可挡的气势,刻画 了黄河船夫们奋不顾身与惊涛骇浪 顽强拼搏的动人场面。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部分是将主导动机的节奏展 宽,改为4/4拍。速度放慢,并以混 声合唱的丰富音响。它与第一部分 形成鲜明的对比。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光明行
(二胡曲) 刘天华
¨
《光明行》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民 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天华 的代表作品。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 刘天华(1895~1932年),江苏江阴 县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少年 时 代 开 始 自 学 音 乐 , 1922 年 受 聘 赴 北京,他又进一步学习了三弦、昆 曲、京剧、佛曲等民间音乐,同时, 又学习西洋的小提琴、和声学、作 曲理论等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 第六乐章 保卫黄河(齐唱、轮唱)
这是一首进行曲体裁的轮唱歌曲。 快速大跳的动机与逐级扩张的音型, 生动地表现了游击健儿为保卫黄河, 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英雄形象。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齐唱之后的二部轮唱,此起彼伏, 气势越来越高涨,巧妙地隐喻了抗 日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歌曲的尾声,又回到歌曲开始的 情绪中,以强有力的动机再现,由 强渐弱,最后终止在小调的”6”音 上。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 第二乐章 黄河颂(男声独唱)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史诗性的颂歌。 整个乐章由三个乐段组成。开始部分是 壮阔、热情而又深切的音乐主题。
PPT文档演模板
它环绕着中心音调上下起伏,低回婉 转,形象地展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曲 折婉转、奔腾不息的自然风貌。
全曲上、下两个乐句,一问一答, 构成了完整的音乐形象。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第五乐章 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这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歌曲。它深 刻地表现了一位受迫害受污辱的妇 女,对敌人的残暴兽行,发出的强 烈控诉。这首悲歌以开头的旋律为 基础,其后不断引伸发展,形成一 首多乐段的庞大独白。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 通大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二、我国近现代音乐作品欣赏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黄河大合唱
¨ 作品简介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张光年) 作词,冼星海作曲。完成于1939年3月。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反映了中华民 族的坚强博大的民族情神,展现了抗 日必胜的光明前景。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乐段从“啊,黄河!”处, 歌曲以稍快的速度,更加热情、奔 放的旋律,讴歌了我中华民族五千 年的灿烂文化。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第三乐段从第三次出现“啊!黄河” 处开始,旋律更加宽广 ,起伏跌宕, 以强而渐慢的速度,再次发出激情的 赞叹。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贡献:他借鉴了小提琴顿弓、连 弓、颤弓等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的 表现力和演奏技法,使二胡从民间状 态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他为二胡、 琵琶编写的练习曲谱,改变了传统口 传心授的教授方法,并首次将民族器 乐列入了高等音乐学校的课程之中; 他发起成立的“国乐改进社”在国乐 的创作、整理传统音乐、改良民族乐 器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
¨刘天华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二胡独奏 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 讴》、《悲歌》、《良霄》、《闲居 吟》、《空门鸟语》、《光明行》、 《独弦操》、《烛影摇红》;二胡练 习曲47首;琵琶独奏曲《歌舞引》、 《改进操》;琵琶练习曲15首。
¨ 第四乐章 河边对口曲
(男声对唱与混声合唱)
这是一首叙事性的对唱歌曲,曲调 是吸取山西民歌的音调写成的。它以 民间歌曲中常用的对答形式,采用不 同的调式对比,表现了两个流离失所 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他们 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命运,终于一同踏 上了 “打回老家去”的战斗道路。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现代音乐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