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主要成分
环境微生物:认识病毒
二、病毒的形态
球形、椭圆型、砖型、杆状、多面体型、蝌蚪状(噬菌体)、海胆状(艾滋病病毒)、 子弹头型(狂犬病病毒)。大小较悬殊 。
三、病毒的构造
病毒粒子——成熟的(结构完整)、具有侵染力的单个病毒,又称病毒颗粒。
基本结构:
核髓:核酸 衣壳:蛋白质
③复合对称的病毒粒子 噬菌体
四、病毒的化学组成
病毒的主要成分为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有的病毒还含 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
一种病毒至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病毒的DNA与RNA均有单链(ds)和双链(ss)之分。 病毒DNA分子有线状和环状之分。 病毒核酸有正链(+)和负链(—)的区分:将碱基序列与mRNA一致的核酸单 链定为正链,将碱基序列与mRNA互补的核酸单链定为负链。 病毒蛋白质作用: 1、结构功能
3 .病毒的检测:
噬菌斑试验
应用:1、噬菌体定量计数 2、噬菌体的鉴定
作为饮用水卫生标准0个/L
动物病毒粒子的计数称为空斑 或病斑。 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群体 称为枯斑。
六、病毒的分类
❖种类: (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 ❖ 类病毒:只含单独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亚病毒 拟病毒:只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RNA组分 ❖ 垣病毒:只含蛋白质一种组分
特殊结构:
被膜 刺突等
病毒的对称性
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 •廿面体对称的结构(球状) •螺旋对称的结构(杆状) •复合对称的结构(蝌蚪状)
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是由椭圆形的二十面体头 部和螺旋对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 表。
①螺旋对称的病毒粒子 烟草花叶病毒
②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
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
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一、概述病毒的其成分一般只有DNA或RNA和蛋白质。
很多人认为,大多数病毒所含的遗传物质是DNA,这种类型的病毒以DNA为遗传物质;少数病毒所含的遗传物质是RNA,它们以RNA作遗传物质,因此人们认为DNA是天花病毒的主要遗传物质。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到目前为止,对天花还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感染天花的病人通常是以支持疗法进行治疗。
二、步骤/方法:1、天花病毒外形近似长方体,其边长为400纳米。
这是一般光学显微镜刚刚可以分辨的长度。
天花病毒也是最大的可以在人体内致病的病毒。
天花病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病毒,它的遗传物质携带约200个基因(染上天花的病人就算幸运地能够痊愈,绝大部份亦会在皮肤上留下永久的瘢痕)2、病毒的遗传物质只能是RNA或DNA。
有些病毒属与DNA型,如天花病毒、乙肝病毒等;有些病毒属与RNA型,如流感病毒等。
感染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疲累、头疼及背痛。
2-3天后,会有典型的天花红疹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
在发疹的初期,还会有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疹子而出现。
病灶在几天之后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
接下来的3-4周慢慢发展成疥癣,然后慢慢剥落。
3、感染天花病毒后的潜伏期平均约为12天(7-17天),真的不好让人揣摩,所以一定要多看医生。
与一般的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的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为DNA或RNA。
从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来看,更多的是RNA病毒。
三、注意事项:现在大家对于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天花之所以在历史上造成如此之大的伤害与天花的特性密切相关。
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而且是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惊人。
病毒学检验
病毒的特点是:1、形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无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3、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RNA或DNA)4、因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源,故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合成蛋白质和核酸5、病毒以其基因为模板,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出新的病毒颗粒6、为了在生物界保存其种属,病毒具备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的能力,并具有对敏感宿主的侵染性和复制性7、在宿主体外,能以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能力8、有些病毒的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能诱发潜伏感染细胞培养技术:是对由组织分散成的单个细胞或某一型细胞群进行的体外培养方法,即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条件,提供细胞适宜的营养条件和温度,在无菌操作的基础上,使离体组织细胞生长增殖并进行传代的技术二、单层细胞培养:用于培养病毒的细胞有原代细胞、传代细胞(二倍体细胞株和传代细胞系)三、鸡胚的接种途径:1、羊膜腔接种2、绒毛尿囊膜接种3、尿囊腔接种4、卵黄囊接种四、间接计数在病毒检验过程中较为常用,是判定病毒感染性的定量方法,常用的有:空斑形成单位法,50%终点法,血凝试验和干扰测定空斑形成单位(PFUs)试验:是将不同稀释倍数的动物病毒与平铺于平板表面的宿主细胞混合,当病毒颗粒在一大片宿主细胞上引发感染时,会造成细胞被溶解而形成空斑,每个空斑系由一个病毒颗粒所造成,计算空斑数目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知原来的病毒感染单位的浓度凡事能在细胞培养物中产生CPE的病毒都可用空斑技术来测定其滴度。
50%终点法:是将病毒悬浮液经一系列稀释后,接种至动物、鸡胚或培养成单层的细胞,将每个稀释度造成的动物、鸡胚致死量或细胞病变做曲线,找出造成50%动物、鸡胚死亡或病变的终点稀释度。
LD50:为造成50%动物或鸡胚死亡的病毒含量ID50:即是指可造成50%动物或鸡胚感染的剂量CCID50:造成50%细胞培养产生病变效应的剂量五、病毒纯化的一般原则:1、释放病毒至细胞外2、去除细胞碎块3、病毒悬液浓缩六、病毒的保存:1、用低温(-60~25℃)、超低温(-70以下)冰箱或液氮罐(-196~150)保存2、冷冻干燥保存七、血清学实验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中和试验:是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孵育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的混合物,使病毒与抗体相互反应,再将混合物接种到敏感的宿主体内,然后测定残存的病毒感染力的一种方法。
病毒基础知识
病 毒要点:病毒:一类超显微的、结构极其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在活体外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的非细胞生物。
病毒粒的大小以纳米来计量, 常见的病毒形态有球形、杆状或丝状、蝌蚪形、砖形和弹状5种。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衣壳,有些病毒还具有包膜、刺突等结构。
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病 毒的结构呈现高度对称性:即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对称和复杂对称。
噬菌体:噬菌体是发酵行业的常见病毒。
根据结构可分为A 、B 、C 、D 、E 、F 6种。
其中A 、B 、C 型为蝌蚪形,D 、E 型为球形,F 型为丝状。
病毒增殖过程:病毒粒子进入细胞内增殖发育成熟的全过程,大体上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5个阶段。
病毒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3个时期。
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其DNA 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 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也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其存在形式有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3种。
溶源菌:核基因组上整合有前噬菌体DNA 并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称为溶源菌。
溶源菌的检出在发酵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分离培养病毒可用寄主接种法、鸡胚培养法或细胞培养法,而且还必须根据不同病毒的要求进行选择,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病毒鉴定是诊断病毒性疾病的可靠方法,也是病毒分类的前提。
包涵体:某些细胞在感染病毒后,出现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在光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小体称为包涵体。
它可用于病毒的快速鉴别和某些病毒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亚病毒:亚病毒包括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 以及朊病毒。
在亚病毒中,仅类病毒和朊病毒能独立复制,卫星病毒及卫星RNA 必须依赖辅助病毒进行复制。
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和亚病毒。
病毒(virus)是一类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性质十分特殊的生命形式。
第三章病毒
(四) 装配:
装配是病毒核酸和病毒蛋白质在宿主细 胞内合成子代病毒粒子的过程。 大多数DNA病毒的装配是在细胞核中进 行(痘病毒等除外),大多数RNA病毒 在细胞质中进行;有被膜的病毒从细胞 中获得被膜。
(五) 释放:
释放是病毒粒子从感染细胞内转移到外 界的过程。方式一般有两种: (1) 没有被膜的DNA或RNA病毒,在 装配完成后合成溶解细胞壁的酶,以裂 解寄主细胞的方式使子代病毒一齐释放, 如:T4等。释放量一般在100---100000个 左右。病毒可反复感染周围细胞,从而 使寄主出现空斑、枯斑或其它症状。 (2) 有被膜的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多 为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3)植物病毒依靠胞间连丝在细胞间扩散。
二、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细菌:
如大肠杆菌入噬菌体只是将其DNA整合在寄主细胞的 核酸分子中,并随寄主细胞的分裂而分配到子细胞中, 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又把整合在寄主染色体 上的噬菌体或病毒核酸称为原(前)噬菌体或原(前) 病毒,而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溶源细菌对同源噬菌体有免疫性,即从一种溶源菌中 释放的噬菌体不感染同一种溶源菌。因此要测定溶源 菌中的噬菌体必须在溶源菌平板上同时加入敏感的非 溶源性指示菌。 温和性噬菌体一般用括号()表示,写在寄主细菌菌 株号的后面。如E、coliK12(入),表示入噬菌体是 一种温和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K12菌株细胞内。 细菌溶源化和非溶源化主要取决于温和噬菌体的CI基 因。若CI突变则会裂解细菌细胞。
(三) 生物合成:
病毒的生物合成包括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两 部分。大部分DNA病毒在宿主细胞核内合成 DNA,在细胞质内合成蛋白质,绝大部分RNA 病毒其RNA和蛋白质都在细胞质中,也有少数 例外情况。 有些病毒的生物合成必须依靠另一种病毒的 帮助,如腺病毒卫星病毒,尽管它也有自己的 DNA,但不能单独在寄主细胞内增殖,只有与 腺病毒一起存在时才能在核中自由复制。腺病 毒又称助长病毒,病毒卫星病毒又称缺损病毒。
20病毒的主要成分
ssRNA
▼病毒DNA分子有线装和环状之分。 ▼病毒核酸有正链(+)和负链(—)的区分: 规定:将碱基序列与mRNA一致的核酸单链定位正链, 将碱基序列与mRNA互补的核酸单链定位负链。因此,就病毒 核酸链的单与双以及正和负有以下6 种类型: (±)DNA——大部分DNA病毒 (±)RNA——动物呼肠孤病毒 (+)DNA ——大肠杆菌X174噬菌体
2、吸附
3、破坏宿主细胞壁与细胞膜 4、增殖
3.其他成分
◆一些较复杂的病毒(如包膜病毒)除含有 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外,还含有脂类、多 糖等其他成分。 ◆病毒中的脂类主要以脂质双分子层的形式 存在于病毒的包膜中。 ◆病毒所含的糖类主要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于包膜的表面,决定着病毒的抗原性。
五、群体形态
★★
(3)病斑和空斑
•空斑和病斑:用于动物病毒粒 子的计数也可以采用噬菌斑法 类似的技术,但是这种斑点只 能称为空斑或病斑。
(4)枯斑
•枯斑: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 成的群体称为枯斑。
临床诊断依据
(2)噬菌斑(plaque)
概念:噬菌斑是指在宿主细 菌的菌苔上,噬菌体使菌体 裂解而形成的空斑。
Localized areas of cellular destruction and lysis caused by virus infection are called plaques 应用:1、噬菌体定量计数 2、噬菌体的鉴定
四、化学组成
病毒的主要成分为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 有的病毒还含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
1.病毒的核酸
◆一种病毒至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植物病毒绝大多数含DNA;少数含RNA; 动物病毒一部分含DNA,一部分含RNA; 细菌病毒普遍含DNA,含RNA的极少。
病毒的化学组成-PPT文档资料
临床诊断依据
(2)噬菌斑(plaque)
概念:噬菌斑是指在宿主细 菌的菌苔上,噬菌体使菌体 裂解而形成的空斑。
Localized areas of cellular destruction and lysis caused by virus infection are called plaques 应用:1、噬菌体定量计数 2、噬菌体的鉴定
2、吸附
3、破坏宿主细胞壁与细胞膜 4、增殖
3.其他成分
◆一些较复杂的病毒(如包膜病毒)除含有 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外,还含有脂类、多 糖等其他成分。 ◆病毒中的脂类主要以脂质双分子层的形式 存在于病毒的包膜中。 ◆病毒所含的糖类主要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于包膜的表面,决定着病毒的抗原性。
五、群体形态
(+)RNA——所有单链RNA病毒\大部分植物病毒
(—)DNA——腺病毒 (—)RNA ——流感病毒
2.病毒的蛋白质
▼有的病毒只有一种蛋白质,多数含有为数不多的几 种蛋白质。 ▼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其他生物一样,但不同 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 ▼病毒蛋白质主要在构成病毒结构、病毒的侵染与增 殖过程中发挥作用: 1、结构功能
包含体
噬菌斑
病斑和空斑 枯斑
(1)包涵体(inclusion body)
概念: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内,出现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 形态、数量不等的小体,称为包涵体。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包涵体 是病毒的特征,不同的病毒其形成的包涵体具有不同的形态、结 构、和特性,可用于分类鉴定。 包涵体在细胞中的形成部位:位于细胞核内—如包疹病毒 位于细胞质内—如狂犬病毒等 胞核内胞质都有—麻疹病毒 包涵体的本质—---大多数是病毒粒子组成的,少数是细胞对病毒的 反应。 了解研究包涵体的实践意义—-病毒鉴定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这些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这些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之详解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DNA或RNA),外面包被着1层有规律地排列的蛋白亚单位,称为衣壳。
构成衣壳的形态亚单位称为壳粒,由核酸和衣壳蛋白所构成的粒子称为核衣壳。
较复杂的病毒外边还有由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包膜。
核壳按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为3种模式:二十面体对称,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螺旋对称,如烟草花叶病毒;复合对称,如T偶数噬菌体。
病毒主要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由一个或多个核酸分子(DNA 或RNA)组成的基因组,其外面有一层蛋白或脂蛋白的保护性外壳。
有些病毒有囊膜和刺突,如流感病毒。
病毒是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并且,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寄生在别的人或动物体内来维持生命。
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杆形和蝌蚪形。
也可根据戴维·巴尔的摩分类法(基于病毒mRNA的生成机制)分为以下几种:
1.双链DNA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
2.单链DNA病毒(如小DNA病毒)
3.双链RNA病毒(如呼肠孤病毒)
4.(+)单链RNA病毒(如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披盖病毒)
5.(−)单链RNA病毒(如正黏液病毒、炮弹病毒)。
微生物病毒
噬菌斑
病斑和空斑 枯斑
(1)包涵体(inclusion body)
概念:宿主细胞经病毒感染后形成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 形态、数量不等的蛋白质结晶体,称为包涵体。在宿主细胞内形 成包涵体是病毒的特征,不同的病毒其形成的包涵体具有不同的 形态、结构和特性,可用于分类鉴定。 包涵体在细胞中的形成部位:位于细胞核内—如疱疹病毒 位于细胞质内—如狂犬病毒等 胞核内胞质都有—麻疹病毒 包涵体的本质—---大多数是病毒粒子组成的,少数是细胞对病毒的 反应。 了解研究包涵体的实践意义—-病毒鉴定
Adenovirus
③复合对称的病毒粒子
T4 Bacteriophage
④有囊膜的病毒粒子
Fig. 4: Virus Obtaining Its Envelope from Host Cell Membrane by Budd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HIV-1 Budding from a Host Cell
两个特征性数据
潜伏期:是病毒颗粒吸附于细胞到受染细胞释放 出子代病毒颗粒所需的最短时间,不同病毒的潜伏期 长短不同,噬菌体以分钟计,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以 小时或天计。
②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
以腺病毒(adenovirus)为例。腺病毒的衣壳含有 252个壳粒,其中12个 顶角的衣壳粒与相邻的衣壳粒组成五邻体, 240 个面上或棱上的衣壳粒相互 之间组成六邻体。每个五邻体中央的衣壳粒上伸出一根末端带有顶球的刺突。 每个五邻体壳粒由一个五聚体(多肽Ⅲ)和一个三聚体纤维蛋白(Ⅳ)组成; 但六邻体壳粒不是六聚体,而是三聚体,它由3个110K多肽Ⅱ构成。
★★
(3)病斑和空斑
•空斑和病斑:用于动物病毒粒 子的计数也可以采用噬菌斑法 类似的技术,但是这种斑点只 能称为空斑或病斑。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基本化学成分就是C、N、K、Na、O、H、S、P等等这些……大分子呢,就是磷脂,脂蛋白,糖蛋白,糖类这些的,具体构成的生物结构就是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由五肽交联桥和四肽侧链连接肽类和多糖等等构成),细胞膜(和其他生物类似,磷脂层构成,但是有些具有部分细胞器的功能,依靠表面蛋白质表达),胞质(细胞液和核糖体,包含多种简单的和复杂的化学物质,如无机盐类和酶),拟核(遗传物质的载体)……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您要的答案啊?题1: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生物科目]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mucopetide).细胞壁的机械强度有赖于肽聚糖的存在.合成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特有的能力.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酸两种氨基糖经β-1.4糖苷键连接间隔排列形成的多糖支架.在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连接四肽侧链,肽链之间再由肽桥或肽链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机械性很强的网状结构.各种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支架均相同,在四肽侧链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随菌种而异.题2:细菌和病毒的死活,主要是成分、结构还是生理上的?细菌和病毒的死活,其主要变化是成分、结构还是生理上的?[生物科目]当然是生理上的.新陈代谢是衡量生物是否存活的标准.细菌细胞内如果没有代谢即各种生化反应就代表已经死亡.病毒的生命特征只有在感染宿主时才体现.病毒如果没有感染能力也可以代表死亡了.题3:【细菌的细胞由______、______、细胞质等部分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生物科目]细菌的基本结构有最外层的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细胞质和细胞中间是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有长长的鞭毛,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故答案为:细胞壁;细胞膜题4:细菌主要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生物科目]细菌的组成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题5:细菌核糖体的分布位置,成分组成和功能分别是什么?是细菌的核糖体![生物科目]当然是在细胞质中啦每个细菌细胞约含5000~50000个核糖体,部分附着在细胞膜内侧,大部分游离于细胞质中.细菌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由大亚单位(50S)与小亚单位(30S)组成,大亚单位含有23SrRNA,5SrRNA与30多种蛋白质,小亚单位含有16SrRNA与20多种蛋白质.30S 的小亚单位对四环素与链霉素很敏感,50S的大亚单位对红霉素与氯霉素很敏感.。
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为( )
病毒主要由核酸(DNA或RNA)和包裹核酸的蛋白质衣壳组成。
1.核酸
位于病毒体的中央,其化学成分为DNA或RNA,因此将病毒分为DNA病毒或RNA病毒。
核酸的功能:
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为病毒的增殖、遗传和变异等功能提供遗传信息
具有感染性:某些病毒的核酸有感染性。
应用化学方法除去病毒衣壳蛋白后获得的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仍能增殖,有感染性,称为感染性核酸。
2.蛋白质
结构蛋白:由病毒的基因组编码,组成病毒体的蛋白成分,如病毒体的衣壳蛋白、基质蛋白和包膜蛋白。
非结构蛋白:由病毒的基因组编码,但不参与病毒体构成的蛋白成分。
可存在于病毒体内,如病毒的酶,也可存在于感染细胞。
3、病毒结构蛋白有以下几种功能:
①保护病毒核酸,避免环境中的核酸酶和其他理化因素对病毒核酸的破坏;
②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衣壳蛋白和包膜上的蛋白突起能吸附至易感细胞受体,引起感染;
③具有抗原性,病毒基因编码的衣壳蛋白和包膜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微生物,它们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也没有细胞质和细胞器,因此不能自主繁殖和代谢。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其他辅助物质。
1. 蛋白质
病毒中的蛋白质主要由外壳蛋白和内壳蛋白组成。
病毒的外壳蛋白是包裹在病毒核酸周围的一层蛋白质壳,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病毒核酸,使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存活和繁殖。
外壳蛋白的结构和组成因病毒而异,有些外壳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侵入细胞。
内壳蛋白则是包裹在病毒核酸外层的一层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和保持病毒核酸的稳定性。
2. 核酸
病毒的核酸是其遗传物质,是病毒复制和繁殖的关键。
病毒核酸可以是DNA或RNA,但不会同时拥有两者。
病毒的核酸分为单链和双链两种类型,其中双链核酸又分为同向和异向两种。
病毒核酸的长度和组成因病毒类型而异,有些病毒核酸具有一定的变异率,导致病毒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和适应性。
3. 辅助物质
除了蛋白质和核酸之外,病毒还含有一些辅助物质,如醣蛋白、脂质、糖类、激素等。
这些辅助物质的作用是协调病毒与宿主细胞的互作,调节病毒复制和繁殖的过程。
例如,某些病毒含有许多糖类,可以掩盖病毒表面的抗原位点,从而减
少宿主免疫反应;而某些病毒则含有许多脂质,可以使病毒更容易地与宿主细胞膜结合并侵入细胞内。
总之,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其他辅
助物质,这些化学成分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病毒的外形和功能,并使病毒能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繁殖。
海洋浮游病毒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海洋浮游病毒最重要的成分是噬菌体。
浮游病毒是指感染细菌的噬菌体,感染原核藻类的噬藻体,以及感染真核藻类的真核藻类病毒。
浮游病毒是指感染细菌的噬菌体,感染原核藻类的噬藻体,以及感染真核藻类的真核藻类病毒。
浮游病毒是指感染细菌的噬菌体,感染原核藻类的噬藻体,以及感染真核藻类的真核藻类病毒。
病毒的繁殖仍然依赖于rna。
首先,病毒应该寻找一个可以成功匹配它的宿主,入侵其他病毒或非病毒生物,用自己的rna 聚合酶或宿主rna 聚合酶转录或反转录rna,依靠宿主蛋白质作为原料,首先繁殖rna,然后合成蛋白质衣壳。
通过这种方式,一种新的病毒个体可以被合成。
然后,新病毒突破宿主细胞并传播,实现“自我复制”。
这种病毒的基因组比一些细胞生物的大,它的基因复杂性使得科学家怀疑它是否应该被归类为“无生命的”或“活的”。
Curtis sutler,海洋微生物学和环境病毒学专家,这项研究的第一篇论文的作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说: “我们通常认为病毒是小的,简单的有机体,只有几个基因。
然而,我们在这种病毒中发现的大量遗传机制,只能在活细胞生物体中找到。
它们需要很多基因来产生dna,rna,蛋白质和糖。
“研究结果发表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一般来说,病毒不能在活
的宿主细胞外自我复制,它们需要利用宿主提供的蛋白质进行复制。
自我复制是“无生命的”生物和“活的”生物之间的分界线。
然而,新发现的巨型病毒挑战了上述分类标准。
虽然它们仍然需要一个细胞来复制,但它们在自己的基因组中进行编码。
病毒及其他微生物
32
(1)吸附 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 受体接触,可触发尾丝散开,附着 在受体上,随之把刺突、基板固定 于细胞表面。
33
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 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
34
(2)侵入
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 使细胞壁产生小孔;尾鞘收缩,
19
2、二十面体对称型:
二十面体具有12个角、20个面 和30条棱。腺病毒 的衣壳是典型的二十面体对称, 由252个衣壳组成,没 有包膜。腺病毒的核心是由dsDNA构成的。 其基因组的大小都 约为36500个核苷酸对。 是急性咽炎、咽结膜炎、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病 原体。
20
3、复合对称型:T偶数噬菌体
病毒体:一个完整成熟并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
其测量单位为纳米或毫微米。测量病毒最可靠 的方法是电子显微镜技术。
病毒的增殖
人和动物病毒周期依次包括吸附、侵入、脱壳、 生物合成、装配、释放等步骤。
1、吸附(adsorption):病毒的吸附位点与宿主 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病毒具有组织亲嗜性,也就 是说,一种病毒并不能对所有的组织进行感染,是 有选择的,比如,HIV只选择性的侵犯人淋巴细胞, 这是由受体和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决定的。 2、侵入(penetration):吸附后进入细胞内,有 两种方式,一种为吞饮,病毒与细胞表面结合后凹 入细胞内,无包膜病毒多以此种方式进入细胞内, 另一种为融合,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结合,两种膜融 合,将病毒的衣壳释放到细胞内。
植物病毒大多是单链
47
植物病毒没有专门的吸 附结构,通过昆虫口器、 摩擦伤口、嫁接和人为 伤口进入寄主细胞。植 物病毒在入住宿主细胞 后脱去蛋白质外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的主要成分一、病毒的结构包膜:蛋白质、多糖、脂类是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宿主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
有包膜的病毒体称为包膜病毒,无包膜的称为裸露病毒。
包膜的主要作用:维持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核衣壳:1、核心:核酸2、衣壳:包绕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
衣壳具有抗原性,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可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或其他影响因素的破坏,并能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有以下类型:螺旋对称性,20面体对称性,复合对称性。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和功能1、病毒核酸:DNA或RNA,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部分核酸偶感染性。
2、病毒蛋白质:病毒的主要成分,约占病毒体总重量的70%,由病毒基因组编码,具有病毒的特异性。
3、脂类和糖:脂质主要存在包膜中。
病毒的致病作用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㈠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1、杀细胞效应:2、稳定状态感染:不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毒引起的感染⑴细胞融合:其结果是形成多核巨细胞或合胞体。
⑵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病毒感染的细胞膜上常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
3、包涵体形成:4、细胞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㈡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通过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诱发免疫反应损伤机体。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包膜蛋白、衣壳蛋白均为良好的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3、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4、免疫抑制作用:某些病毒感染可抑制免疫功能。
㈢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病毒可能通过逃避免疫监视、防止免疫激活或阻止免疫反应发生的方式逃脱免疫应答。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㈠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1、显性病毒感染:2、隐性病毒感染:病毒进入机体不引起临床症状。
隐性感染者称为病毒携带者。
㈡急性病毒感染㈢持续性病毒感染:1、潜伏感染:潜伏期查不出病毒。
凡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因素均可激活潜伏病毒使感染复发。
2、慢性感染:感染后未完全清除,在血中科持续检测出病毒。
3、满发病毒感染:慢性发展的进行性加重病毒感染。
较为少见但后果严重。
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呼吸道病毒——正粘病毒包括甲、乙、丙型流感病毒一、生物学性状㈠形态结构1、核衣壳:由病毒分节段的单负链RNA与核蛋白(NP)组成。
其上还附着有RNA依赖的RNA复合酶复合体蛋白。
甲乙型流感病毒有8个节段。
流感病毒的核酸无感染性。
NP是主要的结构蛋白,抗原结构稳定,与M蛋白一起决定病毒的型特异性,很少发生变异,其抗体中无中和病毒的能力。
根据NP和MP的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包膜:由内层基质蛋白(MP)和外层脂蛋白(LP)组成。
其作用为:维持病毒外形和完整性。
MP蛋白抗原结构较稳定,呈型特异性,其抗体中无中和病毒的能力。
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HA和NA的抗原结构很不稳定,易发生变异,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依据。
㈡抵抗力流感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㈢培养特性1、细胞培养2、动物接种3、鸡胚尿囊腔培养二、致病性和免疫性㈠致病性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传播迅速,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
㈡免疫性机体可形成特异性免疫应答。
呼吸道粘膜局部分泌的sIgA抗体有阻断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但只能短暂存在几个月。
血清中抗HA特异性抗体为中和抗体,有抗病毒感染、减轻病情的作用,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副粘膜病毒副粘膜病毒科包括: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验病毒、尼派病毒、人偏肺病毒等。
一、麻疹病毒抗原性较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储存宿主为人,主要通过费米传播,感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几乎全都发病。
二、腮腺炎病毒主要引起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储存宿主,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病原:桃拉综合症病毒(TSV)属于RNA病毒,二十面体,无囊膜,有包涵体。
症状: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病虾不变软,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
感染对象: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主要发生在虾的蜕皮期传播方式:主要是水平传播我国由于引进南美白对虾并进行了规模养殖,该病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密集区中已有发现。
病虾不吃食或少量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在特急性到急性期,幼虾身体虚弱,外壳柔软,消化道空无食物,在附足上会有红色的色素沉着,尤其是尾足、尾节、腹肢,有时整个虾体体表都变成红色。
较大规格的病虾步足末端有蛀断、溃疡现象,两根触须、尾扇、胃肠道均变红,胃肠道肿胀(肠内有少量食物),肝胰脏肿大,变白。
透过部分病虾的甲壳,发现肌肉由原来的半透明变成白浊,尤其是腹部末端,似甲壳与肌肉分离状。
部分病虾的头胸甲处出现白区,镜检发现甲壳和胃肠壁压片红色素细胞扩散。
染病初期大部分病虾头胸甲有白斑,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
由于病毒病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因此,对病毒病的预防工作尤其重要:1、生石灰,一次量,每667m3水体,100~150kg,彻底清塘、曝晒池底。
2、生石灰,一次量,每1m3水体,0.1~0.2g或15~20g,全池泼洒,15~20天1次。
3、聚维酮碘对受精卵浸浴消毒。
4、养殖过程中一般采用益水宝、高能氧、亚硝酸盐降解灵等,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定期进行池塘消毒,杀灭抑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饲料中添加维C、免疫多糖、生物酶添加剂等提高虾体的免疫力,改善肠胃的微循环;同时添加对虾病毒净、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控制虾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5、投优质饵料,定时定量投喂。
双生病毒科双生病毒科的病毒粒子为双联体结构,无包膜,由两个不完整的二十面体组成。
双生病毒科的病毒一般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该科下共有3个属。
中文学名:双生病毒科拉丁学名:Geminiviridae界:病毒界科:双生病毒科特征病毒粒子为双联体结构,每个粒子大小为18nm×30nm,无包膜,由两个不完整的二十面体组成(T=1),共有22个五聚体壳粒。
病毒的外壳蛋白由单个多肽组成,分子质量为28~34kDa,每个壳粒结构估计有5个外壳蛋白分子。
该科是植物病毒中惟一具有单链DNA的单分体或二分体基因组病毒。
病毒包裹单分子或两分子闭环状ssDNA,每分子DNA长2.5~3.0kb,总基因长约2.5~5.2kb。
编码区分布于DNA的病毒链和互补链,其中间为基因间隔区。
病毒复制是经一个双链复制中间体,通过滚环复制,ssDNA合成起始于基因间隔区的一段保守序列TAATATT/AC,病毒基因双向转录,在基因间隔区具有转录起始点。
大多数双生病毒的增殖部位局限于植物韧皮部组织,在细胞核中形成病毒粒子聚集体,细胞核膨大并形成颗粒状结构和纤维状结构,纤维状环可能是病毒复制装配的场所。
双生病毒科的病毒一般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该科中的玉米线条病毒属主要限于侵染禾本科单子叶植物,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和曲顶病毒属侵染双子叶植物。
自然界中,玉米线条病毒属和曲顶病毒属通过叶蝉以持久方式传播,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通过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病毒在介体昆虫中不繁殖,虫卵不带毒。
有些种也可以通过机械传毒,但通常较难。
病毒具有效的免疫原性,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内病毒之间有血清学关系,曲顶病毒属与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一些病毒有远缘血清学关系。
玉米线条病毒属(单分体基因组、叶蝉传播、单子叶植物寄主)曲顶病毒属(单分体基因组、叶蝉或角蝉传播、双子叶植物寄主)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多为二分体基因组、粉虱传播、双子叶植物寄主)病毒的分类地位病毒(VIRUS) 被认为是一种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长期以来,病毒的分类地位一直很不清晰,生物界大约有两种大相径庭的分类方法: 1.认为病毒结构简单,并且大多数以RNA为遗传物质,起源于最原始的有机化学结构,是产生于细胞之前的原始地球的一种生命形式.因此,按此学说,其产生从发生时间看,要早与细胞生物. 2.认为病毒缺乏自主的生命活动,只有在细胞内才能体现生命现象,并且全部为胞内寄生,依靠寄主合成自身物质.因而,病毒的发生应晚于细胞,它们可能是细胞在进化中扔掉的核酸片断.近年来,因对病毒的了解进一步深入,发现了大量证据支持第二种学说,因而现在一般把病毒的起源定在细胞生命体之后.以上是前人关于病毒的看法,下面使我的观点.在下对于物理学略有研究的基础上,又接触到了DR.考夫曼的著作,其上病毒被认为是一种趋于最低能量的稳定结构,其遗传物质的排布几乎都达到了最低能量水平,病毒体就成为了一个低熵物质,这就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使病毒可以耐受极为苛刻的环境,二是使其不具有主动的生命活动. 而一切细胞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一个不断在向外排熵的物体,我们的熵是无时无刻不在增大的,只是我们在不停的将其转移到环境中去,我们自身才保持了一个动态平衡,疾病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此平衡遭破坏,因而,我们乃至整个生物圈实际上都是一种耗散结构,不断得注入能量,不断的消耗,才能不断的生息繁衍. 由此,我们大概也能看出其中不同了.从本质上来说,病毒是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因而,细胞与病毒有可能并没有先后问题,它们完全有可能是平行进化的.只是它们走得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是主动的稳定与被动的稳定.而两者都达到了生存的目的.两者都是自然选择的成功者.EB病毒概述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
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
核样物为直径45nm 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bp 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
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
此外在囊膜与衣壳之间还有一层蛋白被膜。
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已确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壳抗原(vca),淋巴细胞识别膜抗原(lydma)。
除lydma外,鼻咽癌患者EBna、ma、vca、ea均产生相应的lgg和lga抗体,研究这些抗原及其抗体,对阐明EBv与鼻咽癌关系及早期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EB病毒长期潜伏在淋巴细胞内,以环状dna形式游离在胞浆中,并整合天染色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