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武陵春》[1]
合集下载
《望江南》《武陵春》课件
![《望江南》《武陵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fe90f79b89680203d82572.png)
合作探究
之情的?
含英咀华
1、结合词句,说说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 明了什么?
3、赏析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1、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2、“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 感情变化过程?
《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 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 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 不可触摸。“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 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 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 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 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 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 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 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望江南》 《武陵春》
《望江南》 温庭筠
学习目标
2.背诵并默写诗歌。
1.朗读诗词, 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一)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了解《望江南》作者、 出处及词的风格。
温 庭 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 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 悠。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 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其词多写女 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 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被誉为“花 间鼻祖”。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 第,一生不得意。其诗与李商隐齐名, 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 韦”。
小组展示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 子的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 什么心态? 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词五首(婉约派)
![词五首(婉约派)](https://img.taocdn.com/s3/m/5eeb89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6.png)
“婉约”“豪放”两大词派,因明张延“ 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 蓄,情思波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 表人物:秦观、李清照、温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抒发强烈旳政治热情,豪 爽旳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 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 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 向高峰。
两首词情景交融,有独特旳意 境美。夕阳有情,流水有意,是心 灵旳抚慰;风停花谢尘留香,是伤 春,更是伤己。人景情水乳交融。
两首词都属于婉约词。《望江 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 婉。
课外拓展
你还能记起哪些体 现“愁”旳诗句呢?
1.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 断肠处。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体现了她失望和怅惘旳情怀。
归纳总结
本词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 景物描写渗透情感,情景交融,起了烘托人物, 深化主题旳作用。语言清新含蓄,耐人寻味。文 笔洗练,无雕琢之痕。短短27字容纳了诸多内容 :时间,从上午到傍晚;景物,从楼头、千帆写 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情感,从希望到 失望以至最终旳“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 凝练旳特点。另外,还多用白描、直叙旳手法却 又含蓄、细腻。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眸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武陵春》《望江南》教学设计(教案)李文娇
![《武陵春》《望江南》教学设计(教案)李文娇](https://img.taocdn.com/s3/m/c113bfd616fc700abb68fcfb.png)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①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③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
板书设计
板书:武陵春望江南
李清照温庭筠
因声求气
置身词境
知人论世
评点赏析
作业或预习
作业:从两首词——《相见欢》(李煜)《醉花阴》(李清照)任选一首,用学到的方法鉴赏,写一篇300——500字的赏析小文。
自我评价
本课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也较高,学生初步掌握了赏析词的方法,西南大学白教授也强调“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鱼”,本课符合这一教学要求。课后经过反复的使用训练,逐渐学会熟练使用。但本课也有不足:《武陵春》小结不够清楚,《望江南》主题不够突出。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提示:可从小处入手:
(1)《武陵春》一词,妙在哪个字······;
(2)《武陵春》,妙在哪个词······;
(3)《武陵春》,妙在哪一句······)
2.示例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生答:“人非”(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①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③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
板书设计
板书:武陵春望江南
李清照温庭筠
因声求气
置身词境
知人论世
评点赏析
作业或预习
作业:从两首词——《相见欢》(李煜)《醉花阴》(李清照)任选一首,用学到的方法鉴赏,写一篇300——500字的赏析小文。
自我评价
本课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也较高,学生初步掌握了赏析词的方法,西南大学白教授也强调“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鱼”,本课符合这一教学要求。课后经过反复的使用训练,逐渐学会熟练使用。但本课也有不足:《武陵春》小结不够清楚,《望江南》主题不够突出。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提示:可从小处入手:
(1)《武陵春》一词,妙在哪个字······;
(2)《武陵春》,妙在哪个词······;
(3)《武陵春》,妙在哪一句······)
2.示例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生答:“人非”(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 词五首《武陵春》《望江南》课标分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 词五首《武陵春》《望江南》课标分析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d35e9f6bd97f192379e95b.png)
《武陵春》、《望江南》
教学课标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七—九年级的古诗词的阅读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而新课标给出的阅读建议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因此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侧重于学生的阅读和感悟教学,让学生在古诗词的阅读中领悟词中的意境和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武陵春》《望江南》赏析
![《武陵春》《望江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5b24c5360cba1aa811da3e.png)
赏意境 悟诗情
(画面展现)一个 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 晨梳洗完毕,独自一 人登上望江楼,倚靠 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 面。千帆过尽盼望的 人都没有出现,太阳 独倚 希望 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 望 江 过尽 失望 面上,江水慢慢地流 南 肠断 痛苦 着,思念的柔肠萦绕 在那片白蘋洲上。
切 盼 夫 归
诗词赏析之法 赏意境 悟诗情
•
“ 愁 ”
2、你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
“风住尘香花已尽”自己年老株黄,寓寄词 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触景生情, 以景衬情(间接抒情,用语含蓄)。
“日晚倦梳头” 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写愁。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接抒 情,一改含蓄为直露,这是情怀使然,汹涌澎 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 由渲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作探究 赏意境 悟诗 情
•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2、你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
• 学习要求: • 1、小组长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组织 学习,头脑风暴。 • 2、大胆展示,勇于置疑。
展示提升 赏意境 悟诗情
•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词是围绕哪 个字展开的?(文眼)
•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 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诗词赏析之法 赏意境 悟诗情
• 一、描摹诗歌图景 • 二、概括意象特点 • 三、剖析诗人情感
赏析 望江南.温庭筠
走进文本
望江南
温庭筠yún 唐诗人,词人,他的词“多写闺 情”, 被尊为“花间鼻祖”。
梳洗罢,独倚yǐ/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 是,斜晖huī脉脉mò/水悠悠。肠断/白蘋pín洲。
《望江南》和《武陵春》
![《望江南》和《武陵春》](https://img.taocdn.com/s3/m/8f88fbddd5bbfd0a79567369.png)
请简要说明主 人公的心理变化 过程。
请简要说明《武陵春》中主人 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 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 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 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 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 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朗读: 读准字音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这首词的画面。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 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 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 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 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 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 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 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品一品, 这首词中你喜欢的句子。Leabharlann 武 陵 春李 清 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山 东济南人。“婉约派”代表作家。 她写 的词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 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后金兵入据 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 , 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 的怀念。
《望江南》小结:
这首小词,只有二十七个字.却容 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 清晨 写到 黄昏 ;就景物而言,从 楼头.千帆 写到 斜晖、江水 ,又写到 白蘋洲 ;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 希望 到 失望 以至最后 “肠断” 的。多用白描、直 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表现一 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 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朗读:读准字音
请用自己的话 描述这首词的画面?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
《望江南_温庭筠》《武陵春—李清照》
![《望江南_温庭筠》《武陵春—李清照》](https://img.taocdn.com/s3/m/66b1f60476c66137ee061948.png)
• 武陵春 【宋】李清照 •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 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 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 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 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 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 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 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 学习这种写法。
• 风住尘香花已尽, • 日晚倦梳头。
• 物是人非事事休,
• 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 • 也拟泛轻舟。 • 只恐双溪舴艋舟, • 载不动许多愁。
心灰意冷 原 因 个人不幸 国家危难 满腹忧愁
愁
化虚为实
排遣的凄楚心情
愁重舟轻,不能承载
• 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柳永,李 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 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 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修 辞委婉、表情柔腻的词作。婉约词在 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 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 绪予以表达,其风格是绮丽的。
创作背景
•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 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 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 (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 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 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 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 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 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2、“闻说”“也拟”“只恐”这 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25《望江南》《武陵春》课件
![25《望江南》《武陵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8f984ef01dc281e53af073.png)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风住尘香花已尽”写出了是哪个季节的哪个 时候?你怎么看出来的? 暮春,风住尘香、花尽
暗指:自己人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 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2、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它属于 什么描写?
2、词作中的女子究竟有多愁?用词中句子印
证回答。 3、词中还有哪些字词、语句来体现出这种愁 情?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表现愁的?
《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痛苦、失望 《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比喻、夸张
化虚为实
沉重、无奈、无法排遣。
早晨——喜悦、激 动
望江南
温庭筠
景物描写 孤 独
按风格分类:
婉约派 豪放派 气象阔大、 意境雄浑、 笔力劲健 恢宏沉郁 突破格律 苏轼 辛弃疾
特 “婉” 柔美 婉曲 点 “约” 缠束 精炼 隐约 微
妙
婉丽柔美
声调和谐
含蓄蕴藉
严守格律
代 表 词 人
温庭筠 冯延巳 晏殊 秦观 柳永 姜夔 周邦彦 李清照
《望江南》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 卿。晚唐诗人、词人。其词多写女性生 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是 “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被誉为“花间 鼻祖”。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 一生不得意。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 “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 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 词派的代表作家。她出生在 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里, 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 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 和诗词,生活优裕和谐。靖 康之难起,她和丈夫避兵江 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流 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境遇孤苦,卒年不详。作品 有《李清照集》
《武陵春》《望江南》公开课唐琴
![《武陵春》《望江南》公开课唐琴](https://img.taocdn.com/s3/m/de2102f249649b6648d747c3.png)
词作背景: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来到南方, 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 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丈夫赵明诚 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 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寓居在浙江 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 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 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 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1.这些句子都用了什么手法写愁的?
比喻
2.那作者又是如何比喻的呢?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者把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 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化无形为有形,化虚 为实,具体真切。 比喻摹愁
背一背词作
古诗词学习方法:
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读读词作——初步感知 说说大意——理解内容 品品语言——赏析特色 背背词作——积累应用
读一读词作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 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 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 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 风住尘香花已尽,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 非 事 事 休 , 欲 语 泪 先 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 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先流。
望武 江陵 南春
词 两 首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她的 词活泼灵动,语言清丽, 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 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 伤。其词擅长白描,善用 口语,被称为“易安体”。 现传《漱玉词》。
望江南武陵春
![望江南武陵春](https://img.taocdn.com/s3/m/ad426fb5360cba1aa811da96.png)
赏析秘钥一:关键字词——品味语言8
二读美词,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找出能体现思妇 情感的关键词,表达出这首词的主题情感。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喜悦、充满希望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失望
肠断白蘋洲
伤心断肠,绝望
由此可看出本词写一位思妇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 流露出她由希望到失望直至绝望的心情。
——《望江南》《武陵春》
1
温庭筠,字飞卿,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
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有 “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 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 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 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 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 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春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3
直接写愁:欲语泪先流 借景抒愁:风住尘香花已尽 细节描愁: 日晚倦梳头 比喻摹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4
赏析秘钥之三:知人论世——体悟情感
《武陵春》表现了词人李清照的哪些浓重哀愁呢?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 .万章下》
19
国愁!家愁!情愁! 旷世孤独!!!
20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武 陵
春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21
武风住Biblioteka 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陵
二读美词,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找出能体现思妇 情感的关键词,表达出这首词的主题情感。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喜悦、充满希望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失望
肠断白蘋洲
伤心断肠,绝望
由此可看出本词写一位思妇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 流露出她由希望到失望直至绝望的心情。
——《望江南》《武陵春》
1
温庭筠,字飞卿,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
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有 “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 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 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 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 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 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春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3
直接写愁:欲语泪先流 借景抒愁:风住尘香花已尽 细节描愁: 日晚倦梳头 比喻摹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4
赏析秘钥之三:知人论世——体悟情感
《武陵春》表现了词人李清照的哪些浓重哀愁呢?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 .万章下》
19
国愁!家愁!情愁! 旷世孤独!!!
20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武 陵
春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21
武风住Biblioteka 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苑千载,的《声声慢》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惊起一滩鸥鹭。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知人论世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
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
眼晴看到纸的背面。
——歌
德
闲话愁思
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很多经典的写愁的 名句。你能说出几句吗?
愁是 ________, 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联: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品味愁思
1、词中的两位女子各为何而愁? 2、两首词是如何写愁的 ?
如梦令
武陵春
李清照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兴尽晚回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望江南》 《武陵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感受词的意境。 2、比较两首词在内容与情感方面的异同。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梳洗罢
希望 独倚望江楼
失望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绝望
肠断白蘋洲
写作背景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的故乡沦陷在金兵手 中,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故……李清照经历 了国破、家亡、夫死、文物丢失等不幸遭遇, 处境凄惨,内心极度悲痛,因而在浙江金华有 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时,她长叹一声, 无心出游,写下了《武陵春》。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惊起一滩鸥鹭。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知人论世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
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
眼晴看到纸的背面。
——歌
德
闲话愁思
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很多经典的写愁的 名句。你能说出几句吗?
愁是 ________, 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联: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品味愁思
1、词中的两位女子各为何而愁? 2、两首词是如何写愁的 ?
如梦令
武陵春
李清照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兴尽晚回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望江南》 《武陵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感受词的意境。 2、比较两首词在内容与情感方面的异同。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梳洗罢
希望 独倚望江楼
失望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绝望
肠断白蘋洲
写作背景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的故乡沦陷在金兵手 中,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故……李清照经历 了国破、家亡、夫死、文物丢失等不幸遭遇, 处境凄惨,内心极度悲痛,因而在浙江金华有 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时,她长叹一声, 无心出游,写下了《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