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施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ec85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2.png)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施工设计方案)第一部分:项目背景在这个部分,应该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包括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焚烧发电作为解决方案的优势。
同时还应该介绍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效益,包括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部分:项目范围在这个部分,应该明确项目的范围和规模。
包括焚烧发电厂的容量和垃圾处理能力。
同时还应该明确项目的建设地点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需求。
第三部分:工程设计在这个部分,应该详细介绍焚烧发电厂的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设备设计。
建筑设计包括厂房布局、管道布置和空间设计等。
设备设计包括炉膛设计、锅炉和发电机组的选择等。
同时还应该介绍相关设备的特点和技术参数。
第四部分:环境保护措施在这个部分,应该详细介绍焚烧发电厂的环保措施,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等。
废气处理包括脱硫、脱硝和除尘等。
废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循环水利用等。
固体废物处理包括灰渣处理和其他废物的分类和处理等。
同时还应该介绍相关设备的特点和技术参数。
第五部分:安全措施在这个部分,应该详细介绍焚烧发电厂的安全措施,包括火灾防控、爆炸防护和泄漏防治等。
同时还应该介绍员工的安全培训和装备的选择等。
第六部分:施工组织和时间进度在这个部分,应该详细介绍施工组织和时间进度。
包括施工团队的组成和管理、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分包等。
同时还应该列出项目主要的里程碑和关键节点。
第七部分:质量控制在这个部分,应该详细介绍质量控制措施。
包括施工质量检查和评估、材料质量管理和质保体系的建立等。
同时还应该列出各个工程阶段的质量目标和指标。
第八部分:预算和投资回报在这个部分,应该列出项目的预算和投资回报。
包括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发电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同时还应该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预测。
第九部分:风险控制和应急预案在这个部分,应该详细介绍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包括项目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等。
第十部分:项目管理和沟通在这个部分,应该介绍项目的管理和沟通机制。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7beceb8bd63186bcebbce8.png)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目录1 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 (1)2 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 (18)3 专业设计原则 (38)3.1总图专业 (38)3.2环卫动力专业 (38)3.3建筑专业 (43)3.4结构专业 (48)3.5给水排水专业 (49)3.6通风和空调专业 (50)3.7电气专业 (51)3.8自控与通讯专业 (52)3.9技术经济专业 (54)4 专题设计方案 (55)4.1主工房布置方案 (55)4.2主工房防臭方案 (57)4.3电梯及参观通道方案 (60)4.4卸料门方案 (61)4.5垃圾吊方案 (64)4.6垃圾抓斗方案 (67)4.7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 (71)4.8沼气进炉方案 (72)4.9空预器方案 (74)4.10锅炉清灰方案 (78)4.11锅炉给水方案 (79)4.12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 (80)4.13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 (81)4.14SNCR工艺方案 (84)4.15SCR工艺方案 (87)4.16变频器选用方案 (97)4.17ECS系统设置方案 (99)4.18DCS系统设置方案 (100)4.19垃圾坑渗沥液系统导排格栅设计 (101)4.20关于余热锅炉采用激波清灰点的设置 (103)4.21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 (105)4.22关于污泥干化使用蒸汽的说明 (107)4.23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 (108)4.24关于常用电缆的型号规格 (108)4.25上海环境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色彩统一规定 (110)4.26设备采购技术规格化标准模板 (110)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DL/T5374-2008)要求,其内容及格式可按以下目录编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 项目建设地点及边界条件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5 建设规模1.1.6 垃圾焚烧处理工艺1.1.7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1.8 引进技术的范围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编制依据1.2.1 主要法规政策1.2.2 工程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1.2.3 其它1.3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1.4 可行性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1.4.1 可行性研究范围1.4.2 编制原则1.5 主要结论1.6 工程主要特点1.7 需说明的问题第二章生活垃圾概况2.1 生活垃圾来源2.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2.1人口预测2.2.2 人均垃圾产量2.2.3 生活垃圾产量2.3 垃圾特性2.4 焚烧炉设计垃圾热值范围确定2.4.1 处理对象垃圾特性设定的基本方针2.4.2 标准垃圾的热值设定2.4.3 进炉低质垃圾热值和进炉高质垃圾热值的设定2.4.4 燃烧图第三章焚烧工艺论证3.1 工程选址论证3.1.1 工程选址要求3.1.2 厂址的选择3.2 焚烧炉炉型选择3.2.1 机械炉排炉3.2.2 流化床焚烧炉3.2.3 热解焚烧炉3.2.4 回转窑焚烧炉3.2.5 几种常见垃圾焚烧炉性能的比较3.3 部分焚烧炉技术简介3.4 焚烧生产线的配置3.5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确定3.6 烟气净化方案3.6.1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3.6.2 酸性气体脱除工艺的确定3.6.3 半干法处理技术工艺比选3.6.4 除尘工艺的确定3.6.5 NOx去除工艺的确定3.6.6 重金属及二恶英去除工艺的确定3.7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3.8 引进原则和内容3.8.1 技术引进的原则3.8.2 技术引进的内容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4.1 总图运输4.1.1 项目概述4.1.2 总平面布置4.1.3 方案比选4.1.4 景观和绿化设计4.1.5附表4.2 垃圾接收及储存4.2.1 垃圾接收4.2.2 垃圾贮存4.2.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4.2.4 垃圾卸料厅及垃圾坑除臭措施4.3 垃圾焚烧系统4.3.1 垃圾给料装置4.3.2 焚烧炉本体4.3.3 点火及助燃系统4.3.4 排渣机4.3.5 焚烧炉液压传动系统4.3.6 燃烧空气系统4.4 余热锅炉系统4.4.1 余热锅炉型式选择4.4.2 系统组成4.4.3 技术参数4.4.4 主要设备配置4.5 汽轮发电系统4.5.1 系统组成4.5.2 技术参数4.5.3 主要设备配置4.6 烟气净化系统4.6.1 烟气净化工艺方案4.6.2 工艺流程4.6.3 设备布置4.6.4 主要设备选型4.6.5 原材料消耗4.6.6 主要设备表4.7 电气系统4.7.1设计依据4.7.2设计范围4.7.3概述4.7.4 电气系统设计4.7.5 电气主接线4.7.6 厂用电接线4.7.7 厂用负荷4.7.8 主要设备选择及布置4.7.9 直流电系统及励磁系统4.7.10 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4.7.11 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设施4.7.12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4.8自动化控制系统4.8.1 概述4.8.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4.8.3 DCS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4.8.4 工业电视4.8.5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4.8.6 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4.8.7 其他辅助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4.8.8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4.8.9 综合布线系统4.8.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8.11 电源和气源4.8.12 附表4.9 给水排水4.9.1 设计依据4.9.2 给水4.9.3消防给水系统4.9.4 河水处理系统4.9.5 排污系统4.9.6 雨水系统4.9.7主要设备表4.10 渗沥液处理系统4.10.1 概述4.10.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4.11 灰渣处理系统4.11.1 炉渣输送及储存4.11.2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4.12 辅助生产系统4.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4.12.2 化学水系统4.12.3 压缩空气站4.12.4 点火及辅助燃油供应系统4.12.5 辅助沼气供应系统4.13 土建工程4.13.1 建筑4.13.2 结构4.14 通风及空调工程4.14.1 编制依据4.14.2 设计参数4.14.3 设计范围4.14.4 通风部分4.14.5 空调部分4.14.6 除臭、防臭4.14.7 设计指标4.14.8 主要设备表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本工程依据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范5.2 本工程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5.2.1烟气排放标准5.2.2 渗沥液排放标准5.2.3 残渣控制标准5.2.4 噪声控制标准5.2.5 臭气控制5.3 主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措施5.3.1 废气处理5.3.2 渗沥液的处理5.3.3 炉渣和飞灰的处理5.3.4 噪声控制5.3.5 臭气排放限制5.4 环境管理及监测5.4.1 环境监测机构5.4.2 环境监测计划5.5 环境保护投资第六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1 设计原则6.2 劳动卫生标准及规范6.3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6.3.1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综述6.3.2 自然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3 生产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4 其它安全防范措施6.4 职业卫生6.5 安全监督及其他第七章消防7.1 有关规范及标准7.2 厂区总平面布置7.3 建筑防火设计7.4 消防给水系统7.4.1 消防水源7.4.2室外消防系统7.4.3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7.5 电气防火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八章节能8.1 评价标准和规范8.2 能源消耗状况8.3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8.3.1节能措施8.3.2节能效果第九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9.1 组织机构9.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1 项目实施10.2 进度安排第十一章应急预案11.1应急计划区确定及分布11.2应急处置要求11.3应急组织11.4应急报警11.5应急处置预案11.6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第十二章工程质量安全分析12.1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控制12.2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12.3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12.4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三章投资估算13.1 投资估算13.1.1 编制说明13.1.2 投资估算结果13.2 资金筹措第十四章经济评价14.1 概述14.1.1 项目概况14.1.2 编制依据14.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4.2.1 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14.2.2 项目总投资14.2.3 运营成本费用估算14.3 财务分析与评价14.3.1 收入及利润预测14.3.2 税金14.3.3 利润估算14.3.4 贷款偿还14.3.5 盈利能力分析14.3.6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14.4 经济分析(定性分析)14.5 不确定性分析14.5.1 敏感性分析14.5.2 盈亏平衡分析14.6 结论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15.1 结论15.2 建议附表:投资估算表—格式及内容附表单位:人民币:万元外币:万美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一工程费用1 垃圾接受、储存与运输系统2 垃圾焚烧系统3 余热利用系统4 烟气净化系统5 灰渣处理系统6 除臭系统7 电气系统8 仪表与自控系统9 化学水处理系统10 给排水系统11 渗滤液输送及处理系统12 其他辅助生产系统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1 建设单位管理费2 建设工程监理费3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4 工程勘察费5 工程设计费6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7 竣工图编制费8 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9 劳动安全卫生评审费10 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11 工程保险费12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13 生产职工培训费14 提前进厂费15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 费16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17 联合试运转费18 招标代理服务费19 施工图审查费20 投资监理费21 工程造价审核费三基本预备费四征地及动拆迁费1 红线内动拆迁费2 征地费五建设期贷款利息六铺底流动资金总投资附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图纸(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布置图(至少2个方案)(3)人流物流图(4)工艺方框流程图(5)燃烧图(6)物料平衡图(7)热量平衡图(8)燃烧系统流程图(9)热力系统流程图(10)原则性热力系统图(11)烟气净化系统流程图(12)飞灰稳定化系统流程图(13)厂区水量平衡图(14)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15)除盐水制备系统流程图(16)废水处理流程图(17)压缩空气站系统图(18)主工房各层设备布置平面图(19)主工房设备布置剖面图(20)综合楼各层平面图(21)电气主接线(至少2个,推荐1个) (22)计算机控制系统图附件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落实以下编制条件:(1)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2)用地预审批复(3)环境影响评价批复(4)电力接入系统设计申请批复函(5)炉渣及飞灰接受协议(6)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审核意见(7)节能评估审核意见(8)交通组织评价意见(9)水资源论证报告初步方案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2009)的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将初步设计文件按以下格式编排:一、卷册编排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可按如下分四卷编制: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第四卷图纸二、各卷编制格式及内容各卷编制格式内容要求如下: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目录1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设计依据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4 设计原则1.5 技术引进的内容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 主要设备采购情况1.8 需说明的问题2 焚烧系统2.1 概述2.2 燃料2.3 燃烧系统及辅助系统设备选择2.4 主工房布置3 余热发电及热力系统3.1 概述3.2 热力系统3.3 汽轮机3.4 管道选择3.5 汽机房布置3.6 技术经济指标4 烟气净化系统4.1 概述4.2 烟气原始参数和排放指标4.3 原材料质量指标4.4 工艺简述4.5 主要设备选型4.6 工艺布置4.7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5 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5.1 概述5.2 原材料指标5.3 工艺流程5.4 主要设备选型及设备布置5.5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及飞灰量6 辅助工艺6.1 工业给水部分6.2 除盐水制备部分6.3 辅助燃油系统6.4 压缩空气站6.5 理化分析室6.6 机修及库房7 自动控制及电信7.1 概述7.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7.3 DCS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7.4 控制系统及现场检测和控制仪表的选用7.5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7.6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7.7 DLP大屏幕显示屏7.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9 综合布线系统7.10 周界防范系统7.11 电源和气源8 电气工程8.1 概述8.2 主要技术指标8.3 电气主接线8.4 短路电流计算8.5 导体及设备选择8.6 厂用电系统接线及布置8.7 电气设备布置8.8 直流与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8.9 发电机励磁系统8.10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8.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8.12 照明及检修网络8.14 附表9 总图运输9.1 设计依据9.2 区域位置及用地概况9.3 总平面布置9.5 道路及运输9.6 厂区排雨水9.7 保卫消防9.8 厂区绿化9.9 厂区综合管线9.10 附表10 土建工程10.1 建筑10.2 结构11 给水排水工程11.1 设计依据11.2 工程概况11.3 设计范围11.4 给水11.5 排水11.6 管材及连接方式12渗沥液处理工程12.1 概述12.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12.3渗沥液产生量及处理规模12.4 水质12.5 设计出水水质12.5 设计工艺流程12.6 主要处理设施12.7处理效果12.8沼气收集、预处理进入焚烧炉的设计方案12.9除臭系统设计方案12.10 防腐控制12.11 主要建筑物13通风空调工程13.1 设计依据13.2 项目概况13.3 设计范围13.4 设计参数13.5 通风13.6 空调13.7 防排烟13.8 节能13.9 消声、隔振及环保13.10 设计指标14 环境保护14.1项目概述14.2 环境概况14.3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本工程采用的标准14.4 工程设计内容14.5 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14.6 环境影响分析14.7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14.8 环境监测与监管14.9 环境保护投资15 消防15.1 项目概况15.2 设计依据15.3 厂区总平面布置15.4 建筑防火设计15.5 消防给水系统15.6 暖通防火15.7 电气防火15.8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6劳动安全卫生16.1 设计依据16.2 工程概述16.3 主要危险、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6.4 劳动卫生设计16.5 安全防范措施16.6 其它安全卫生措施16.7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6.8 预期效果16.9 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概算17 节能17.1 项目概况17.2 能源供应条件17.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17.4 能源消耗状况17.5 能耗指标17.6节能措施18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18.1 组织机构18.2 劳动定员19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2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计划表20.施工组织计划20.1工程项目及主要工作量20.2施工单位应具备的技术条件20.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20.4道路20.5施工力能供应20.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20.7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8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9主要施工机械配备20.10施工控制进度附件: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包括KKS编码)目录1 焚烧部分设备材料清册1.1 焚烧部分设备明细表1.2 焚烧部分材料明细表2 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2.1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设备明细表2.2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材料明细表3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材料清册3.1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明细表3.2 烟气净化部分材料明细表4 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材料清册4.1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明细表4.2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材料明细表5 辅助工艺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1 工业给水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2 除盐水制备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3 辅助燃油系统设备材料清册5.4 压缩空气站设备材料清册5.5 理化分析室设备明细表5.6 机修及库房设备明细表6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材料清册6.1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明细表6.2 自动控制专业材料明细表7 电气专业设备材料清册7.1 电气专业设备明细表7.2 电气专业材料明细表8 给排水专业设备材料清册8.1 给排水专业设备明细表8.2 给排水专业材料明细表9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材料清册9.1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明细表9.2 渗沥液处理站材料明细表10 暖通专业设备材料清册10.1 暖通专业设备明细表10.2 暖通专业材料明细表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目录1 编制依据2 编制结果及投资构成3 编制方法4 资金来源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6 附表附表总概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一工程费用1 垃圾接受、储存与运输系统2 垃圾焚烧系统3 余热利用系统4 烟气处理系统5 炉渣处理系统6 电气系统7 仪表与自控系统8 化学水处理系统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9 厂区给水排水系统10 渗滤液输送及处理系统11 配套设施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 土地费用2 甲方前期费用、管理费及不可预见费3 中标服务费4 建设单位管理费5 建设工程监理费6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7 技术咨询费8 造价咨询服务费9 工程勘察设计费9.1 设计费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9.2 勘察费10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11 竣工图编制费12 环境影响评价及咨询服务费13 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14 工程保险费15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16 生产职工培训费17 提前进厂费18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19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20 通勤车辆购置费21 联合试运转费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22 招标代理服务费22.1 设备招标代理服务费22.2 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费22.3 技术服务招标代理服务费22.4 国际招标代理服务费23 施工图审查费24 性能测试及验收费三基本预备费工程静态投资四建设期贷款利息工程动态投资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五铺底流动资金总投资附表1-1.1建筑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1.1建筑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 设备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2.1 设备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2 进口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附表1-1.3 其他费用概算表附表1-1.4 土建工程概算表(焚烧发电工房)附表1-1.5 土建工程概算表(综合水泵房)附表1-1.6 土建工程概算表(循环水泵房)…第四卷图纸图纸常规可按三册编排:上册:总图、工艺专业中册:建筑、结构专业下册:水、暖、电、控专业图纸内容各专业初步设计的图纸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 总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3)人流、物流图(4)围墙方案图(5)室外综合管线布置图(6)室外管沟布置图2 工艺(1)方块流程图(2)燃烧图(3)物料平衡图(4)热量平衡图(5)热力系统汽水平衡图(6)P&ID管道图形符号(7)各工艺系统P&ID(8)主工房各层设备及管道布置图(9)主工房设备及管道布置剖面图(10)地磅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油库、油泵房设备布置图(12)室外工艺管道布置平面图3 建筑(1)建筑物及构筑物一览表(2)主工房各层平面图(3)主工房屋顶平面图(4)主工房立面图(5)主工房剖面图(6)主工房防火分区平面示意图(7)主工房剖面防火分区示意图(8)烟囱平面及大样图(9)烟囱立、剖面图(10)高架桥平、立、剖面图(11)110kV开关站平、立、剖面图(12)地磅房平、立、剖面图(13)油泵房平、立、剖面图(14)综合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5)循环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6)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平、立、剖面图(17)综合楼(办公楼、宿舍)平、立、剖面图(18)门卫及传达室平、立、剖面图4 结构(1)主工房桩位平面布置图(2)主厂房各区结构平面图(3)主工房各区结构剖面图(4)烟囱桩位及结构图(5)高架桥桩位、承台及结构布置图(6)110kV开关站基础及结构图(7)地磅房结构图(8)油泵房基础及结构图(9)综合水泵房(及水池)结构图(10)循环水泵房结构图(11)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及构筑物结构图(12)综合楼结构图(13)门卫及传达室结构图5 给排水(给排水及废水处理)(1)厂区水量平衡图(2)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3)河水净化处理P&ID图(4)渗沥液处理工艺P&ID(5)除盐水制备系统P&ID图(6)室外给排水管道平面图(7)主工房各层消防给水平面图(8)除盐水站设备布置平面图(9)综合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0)循环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渗沥液处理站布置平面图(12)综合楼消防给水平面图6 暖通(1)主工房各层空调通风平面图(2)主工房屋顶通风平面图(3)综合楼通风空调平面图7 电气(1)电气主接线方案(至少2个,推荐1个)(2)厂用电原理接线图(3)发电机小间平剖面图(4)110kV(35kV)开关站设备布置平剖面图(5)主厂房变配电间设备布置平面图(6)主厂房照明平面图(7)主工房电缆通道图(8)室外电缆沟平面图(9)室外照明平面图(10)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图(11)220V直流系统图(12)ECS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图(13)综合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4)综合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5)循环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6)循环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7)渗沥液处理站电气系统图(18)渗沥液处理站电气平面图(19)综合楼电气系统图(20)综合楼电气平面图(21)门卫及传达室电气图8 自控及电信(1)计算机控制系统图(2)中央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布置图(3)自控、电信室外管线走向图(4)综合布线系统图(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6)主工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层平面布置图3专业设计原则3.1 总图专业(1)考虑到当前对垃圾焚烧工程形象的要求,焚烧厂总平面布置方案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对厂前区进行重点规划,使之有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9c75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5.png)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首先,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高温焚烧、高效能转化和多污染物净化等。
通过高温焚烧可以有效地降低垃圾体积和重量,同时产生高温热能用于发电。
高效能转化是指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燃料气体,通过燃料气体发电。
多污染物净化是指通过净化设备对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垃圾投入、主燃烧、余热回收和净化处理。
垃圾投入是将垃圾由垃圾处理车辆输入焚烧炉,进行预处理,去除大件垃圾和易燃物。
主燃烧是指将经过预处理的垃圾送入焚烧炉中,进行高温焚烧,通过燃烧产生高温热能。
余热回收是指将产生的高温热能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回收,用于发电。
净化处理是指将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净化设备进行处理,包括除尘、脱硫和脱氮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能源回收主要包括热能和电能。
热能回收是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高温热能转化为蒸汽,然后通过蒸汽轮机发电。
电能回收则是通过发电机组将蒸汽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能源回收的效率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工艺流程来提高,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发电的经济效益。
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考虑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及安全处理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废渣。
为了减少排放,可以采用提高燃烧温度和延长燃烧时间的方式,同时结合净化设备对废气进行处理。
对于废渣的安全处理,可以采用填埋、固化等方法,确保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最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备选型需要根据设计需求和技术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设备。
例如,需要选择高温炉燃烧装置和余热回收系统,以及净化设备如除尘器、脱硫装置和脱氮装置等。
设备选型需要考虑设备性能、能耗、维护成本和运行稳定性等因素。
综上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需要考虑技术特点、工艺流程、能源回收、环境保护和设备选型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工艺选择,垃圾焚烧发电厂可以有效地将垃圾转化为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说明书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e3d262c31b765ce05081487.png)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目录1 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 (1)2 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 (13)3 专业设计原则 (27)3.1总图专业 (27)3.2环卫动力专业 (27)3.3建筑专业 (31)3.4结构专业 (34)3.5给水排水专业 (35)3.6通风和空调专业 (36)3.7电气专业 (37)3.8自控与通讯专业 (38)3.9技术经济专业 (39)4 专题设计方案 (40)4.1主工房布置方案 (40)4.2主工房防臭方案 (41)4.3电梯及参观通道方案 (43)4.4卸料门方案 (44)4.5垃圾吊方案 (47)4.6垃圾抓斗方案 (50)4.7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 (52)4.8沼气进炉方案 (53)4.9空预器方案 (54)4.10锅炉清灰方案 (57)4.11锅炉给水方案 (58)4.12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 (59)4.13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 (59)4.14SNCR工艺方案 (61)4.15SCR工艺方案 (63)4.16变频器选用方案 (69)4.17ECS系统设置方案 (70)4.18DCS系统设置方案 (71)4.19垃圾坑渗沥液系统导排格栅设计 (72)4.20关于余热锅炉采用激波清灰点的设置 (73)4.21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 (75)4.22关于污泥干化使用蒸汽的说明 (76)4.23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 (77)4.24关于常用电缆的型号规格 (77)4.25上海环境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色彩统一规定 (78)4.26设备采购技术规格化标准模板 (78)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DL/T5374-2008)要求,其内容及格式可按以下目录编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 项目建设地点及边界条件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5 建设规模1.1.6 垃圾焚烧处理工艺1.1.7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1.8 引进技术的范围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编制依据1.2.1 主要法规政策1.2.2 工程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1.2.3 其它1.3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1.4 可行性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1.4.1 可行性研究范围1.4.2 编制原则1.5 主要结论1.6 工程主要特点1.7 需说明的问题第二章生活垃圾概况2.1 生活垃圾来源2.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2.1人口预测2.2.2 人均垃圾产量2.2.3 生活垃圾产量2.3 垃圾特性2.4 焚烧炉设计垃圾热值范围确定2.4.1 处理对象垃圾特性设定的基本方针2.4.2 标准垃圾的热值设定2.4.3 进炉低质垃圾热值和进炉高质垃圾热值的设定 2.4.4 燃烧图第三章焚烧工艺论证3.1 工程选址论证3.1.1 工程选址要求3.1.2 厂址的选择3.2 焚烧炉炉型选择3.2.1 机械炉排炉3.2.2 流化床焚烧炉3.2.3 热解焚烧炉3.2.4 回转窑焚烧炉3.2.5 几种常见垃圾焚烧炉性能的比较3.3 部分焚烧炉技术简介3.4 焚烧生产线的配置3.5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确定3.6 烟气净化方案3.6.1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3.6.2 酸性气体脱除工艺的确定3.6.3 半干法处理技术工艺比选3.6.4 除尘工艺的确定3.6.5 NOx去除工艺的确定3.6.6 重金属及二恶英去除工艺的确定3.7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3.8 引进原则和内容3.8.1 技术引进的原则3.8.2 技术引进的内容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4.1 总图运输4.1.1 项目概述4.1.2 总平面布置4.1.3 方案比选4.1.4 景观和绿化设计4.1.5附表4.2 垃圾接收及储存4.2.1 垃圾接收4.2.2 垃圾贮存4.2.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4.2.4 垃圾卸料厅及垃圾坑除臭措施4.3 垃圾焚烧系统4.3.1 垃圾给料装置4.3.2 焚烧炉本体4.3.3 点火及助燃系统4.3.4 排渣机4.3.5 焚烧炉液压传动系统4.3.6 燃烧空气系统4.4 余热锅炉系统4.4.1 余热锅炉型式选择4.4.2 系统组成4.4.3 技术参数4.4.4 主要设备配置4.5 汽轮发电系统4.5.1 系统组成4.5.2 技术参数4.5.3 主要设备配置4.6 烟气净化系统4.6.1 烟气净化工艺方案4.6.2 工艺流程4.6.3 设备布置4.6.4 主要设备选型4.6.5 原材料消耗4.6.6 主要设备表4.7 电气系统4.7.1设计依据4.7.2设计范围4.7.3概述4.7.4 电气系统设计4.7.5 电气主接线4.7.6 厂用电接线4.7.7 厂用负荷4.7.8 主要设备选择及布置4.7.9 直流电系统及励磁系统4.7.10 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4.7.11 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设施4.7.12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4.8自动化控制系统4.8.1 概述4.8.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4.8.3 DCS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4.8.4 工业电视4.8.5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4.8.6 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4.8.7 其他辅助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4.8.8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 4.8.9 综合布线系统4.8.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8.11 电源和气源4.8.12 附表4.9 给水排水4.9.1 设计依据4.9.2 给水4.9.3消防给水系统4.9.4 河水处理系统4.9.5 排污系统4.9.6 雨水系统4.9.7主要设备表4.10 渗沥液处理系统4.10.1 概述4.10.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4.11 灰渣处理系统4.11.1 炉渣输送及储存4.11.2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4.12 辅助生产系统4.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4.12.2 化学水系统4.12.3 压缩空气站4.12.4 点火及辅助燃油供应系统4.12.5 辅助沼气供应系统4.13 土建工程4.13.1 建筑4.13.2 结构4.14 通风及空调工程4.14.1 编制依据4.14.2 设计参数4.14.3 设计范围4.14.4 通风部分4.14.5 空调部分4.14.6 除臭、防臭4.14.7 设计指标4.14.8 主要设备表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本工程依据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范5.2 本工程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5.2.1烟气排放标准5.2.2 渗沥液排放标准5.2.3 残渣控制标准5.2.4 噪声控制标准5.2.5 臭气控制5.3 主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措施5.3.1 废气处理5.3.2 渗沥液的处理5.3.3 炉渣和飞灰的处理5.3.4 噪声控制5.3.5 臭气排放限制5.4 环境管理及监测5.4.1 环境监测机构5.4.2 环境监测计划5.5 环境保护投资第六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1 设计原则6.2 劳动卫生标准及规范6.3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6.3.1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综述6.3.2 自然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3 生产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4 其它安全防范措施6.4 职业卫生6.5 安全监督及其他第七章消防7.1 有关规范及标准7.2 厂区总平面布置7.3 建筑防火设计7.4 消防给水系统7.4.1 消防水源7.4.2室外消防系统7.4.3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7.5 电气防火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八章节能8.1 评价标准和规范8.2 能源消耗状况8.3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8.3.1节能措施8.3.2节能效果第九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9.1 组织机构9.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1 项目实施10.2 进度安排第十一章应急预案11.1应急计划区确定及分布11.2应急处置要求11.3应急组织11.4应急报警11.5应急处置预案11.6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第十二章工程质量安全分析12.1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控制12.2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12.3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12.4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三章投资估算13.1 投资估算13.1.1 编制说明13.1.2 投资估算结果13.2 资金筹措第十四章经济评价14.1 概述14.1.1 项目概况14.1.2 编制依据14.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4.2.1 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14.2.2 项目总投资14.2.3 运营成本费用估算14.3 财务分析与评价14.3.1 收入及利润预测14.3.2 税金14.3.3 利润估算14.3.4 贷款偿还14.3.5 盈利能力分析14.3.6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14.4 经济分析(定性分析)14.5 不确定性分析14.5.1 敏感性分析14.5.2 盈亏平衡分析14.6 结论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15.1 结论15.2 建议附表:投资估算表—格式及内容附表单位:人民币:万元外币:万美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一工程费用1 垃圾接受、储存与运输系统2 垃圾焚烧系统3 余热利用系统4 烟气净化系统5 灰渣处理系统6 除臭系统7 电气系统8 仪表与自控系统9 化学水处理系统10 给排水系统11 渗滤液输送及处理系统12 其他辅助生产系统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 建设单位管理费2 建设工程监理费3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4 工程勘察费5 工程设计费6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7 竣工图编制费8 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9 劳动安全卫生评审费10 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11 工程保险费12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13 生产职工培训费14 提前进厂费15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16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总投资(%) 置费17 联合试运转费18 招标代理服务费19 施工图审查费20 投资监理费21 工程造价审核费三基本预备费四征地及动拆迁费1 红线内动拆迁费2 征地费五建设期贷款利息六铺底流动资金总投资附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图纸(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布置图(至少2个方案)(3)人流物流图(4)工艺方框流程图(5)燃烧图(6)物料平衡图(7)热量平衡图(8)燃烧系统流程图(9)热力系统流程图(10)原则性热力系统图(11)烟气净化系统流程图(12)飞灰稳定化系统流程图(13)厂区水量平衡图(14)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15)除盐水制备系统流程图(16)废水处理流程图(17)压缩空气站系统图(18)主工房各层设备布置平面图(19)主工房设备布置剖面图(20)综合楼各层平面图(21)电气主接线(至少2个,推荐1个)(22)计算机控制系统图附件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落实以下编制条件:(1)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2)用地预审批复(3)环境影响评价批复(4)电力接入系统设计申请批复函(5)炉渣及飞灰接受协议(6)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审核意见(7)节能评估审核意见(8)交通组织评价意见(9)水资源论证报告初步方案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2009)的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将初步设计文件按以下格式编排:一、卷册编排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可按如下分四卷编制: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第四卷图纸二、各卷编制格式及内容各卷编制格式内容要求如下: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目录1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设计依据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4 设计原则1.5 技术引进的内容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 主要设备采购情况1.8 需说明的问题2 焚烧系统2.1 概述2.2 燃料2.3 燃烧系统及辅助系统设备选择2.4 主工房布置3 余热发电及热力系统3.1 概述3.2 热力系统3.3 汽轮机3.4 管道选择3.5 汽机房布置3.6 技术经济指标4 烟气净化系统4.1 概述4.2 烟气原始参数和排放指标4.3 原材料质量指标4.4 工艺简述4.5 主要设备选型4.6 工艺布置4.7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5 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5.1 概述5.2 原材料指标5.3 工艺流程5.4 主要设备选型及设备布置5.5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及飞灰量6 辅助工艺6.1 工业给水部分6.2 除盐水制备部分6.3 辅助燃油系统6.4 压缩空气站6.5 理化分析室6.6 机修及库房7 自动控制及电信7.1 概述7.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7.3 DCS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7.4 控制系统及现场检测和控制仪表的选用7.5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7.6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7.7 DLP大屏幕显示屏7.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9 综合布线系统7.10 周界防范系统7.11 电源和气源8 电气工程8.1 概述8.2 主要技术指标8.3 电气主接线8.4 短路电流计算8.5 导体及设备选择8.6 厂用电系统接线及布置8.7 电气设备布置8.8 直流与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8.9 发电机励磁系统8.10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8.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8.12 照明及检修网络8.14 附表9 总图运输9.1 设计依据9.2 区域位置及用地概况9.3 总平面布置9.5 道路及运输9.6 厂区排雨水9.7 保卫消防9.8 厂区绿化9.9 厂区综合管线9.10 附表10 土建工程10.1 建筑10.2 结构11 给水排水工程11.1 设计依据11.2 工程概况11.3 设计范围11.4 给水11.5 排水11.6 管材及连接方式12渗沥液处理工程12.1 概述12.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12.3渗沥液产生量及处理规模12.4 水质12.5 设计出水水质12.5 设计工艺流程12.6 主要处理设施12.7处理效果12.8沼气收集、预处理进入焚烧炉的设计方案12.9除臭系统设计方案12.10 防腐控制12.11 主要建筑物13通风空调工程13.1 设计依据13.2 项目概况13.3 设计范围13.4 设计参数13.5 通风13.6 空调13.7 防排烟13.8 节能13.9 消声、隔振及环保13.10 设计指标14 环境保护14.1项目概述14.2 环境概况14.3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本工程采用的标准14.4 工程设计内容14.5 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14.6 环境影响分析14.7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14.8 环境监测与监管14.9 环境保护投资15 消防15.1 项目概况15.2 设计依据15.3 厂区总平面布置15.4 建筑防火设计15.5 消防给水系统15.6 暖通防火15.7 电气防火15.8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6劳动安全卫生16.1 设计依据16.2 工程概述16.3 主要危险、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6.4 劳动卫生设计16.5 安全防范措施16.6 其它安全卫生措施16.7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6.8 预期效果16.9 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概算17 节能17.1 项目概况17.2 能源供应条件17.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17.4 能源消耗状况17.5 能耗指标17.6节能措施18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18.1 组织机构18.2 劳动定员19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2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计划表20.施工组织计划20.1工程项目及主要工作量20.2施工单位应具备的技术条件20.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20.4道路20.5施工力能供应20.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20.7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8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9主要施工机械配备20.10施工控制进度附件: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包括KKS编码)目录1 焚烧部分设备材料清册1.1 焚烧部分设备明细表1.2 焚烧部分材料明细表2 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2.1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设备明细表2.2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材料明细表3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材料清册3.1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明细表3.2 烟气净化部分材料明细表4 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材料清册4.1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明细表4.2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材料明细表5 辅助工艺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1 工业给水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2 除盐水制备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3 辅助燃油系统设备材料清册5.4 压缩空气站设备材料清册5.5 理化分析室设备明细表5.6 机修及库房设备明细表6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材料清册6.1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明细表6.2 自动控制专业材料明细表7 电气专业设备材料清册7.1 电气专业设备明细表7.2 电气专业材料明细表8 给排水专业设备材料清册8.1 给排水专业设备明细表8.2 给排水专业材料明细表9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材料清册9.1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明细表9.2 渗沥液处理站材料明细表10 暖通专业设备材料清册10.1 暖通专业设备明细表10.2 暖通专业材料明细表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目录1 编制依据2 编制结果及投资构成3 编制方法4 资金来源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6 附表附表总概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其中外汇各项费用占静态投资(%)一工程费用1 垃圾接受、储存与运输系统2 垃圾焚烧系统3 余热利用系统序号名称工程费购置费工程费费用计外汇占静态投资(%)4 烟气处理系统5 炉渣处理系统6 电气系统7 仪表与自控系统8 化学水处理系统9 厂区给水排水系统10 渗滤液输送及处理系统11 配套设施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 土地费用2 甲方前期费用、管理费及不可预见费3 中标服务费4 建设单位管理费5 建设工程监理费6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7 技术咨询费8 造价咨询服务费9 工程勘察设计费9.1 设计费9.2 勘察费10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11 竣工图编制费12 环境影响评价及咨询服务费13 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14 工程保险费15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16 生产职工培训费17 提前进厂费18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19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20 通勤车辆购置费序号名称工程费购置费工程费费用计外汇占静态投资(%)21 联合试运转费22 招标代理服务费22.1 设备招标代理服务费22.2 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费22.3 技术服务招标代理服务费22.4 国际招标代理服务费23 施工图审查费24 性能测试及验收费三基本预备费工程静态投资四建设期贷款利息工程动态投资五铺底流动资金总投资附表1-1.1建筑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1.1建筑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 设备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2.1 设备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2 进口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附表1-1.3 其他费用概算表附表1-1.4 土建工程概算表 (焚烧发电工房) 附表1-1.5 土建工程概算表 (综合水泵房)附表1-1.6 土建工程概算表 (循环水泵房)…第四卷图纸图纸常规可按三册编排:上册:总图、工艺专业中册:建筑、结构专业下册:水、暖、电、控专业图纸内容各专业初步设计的图纸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 总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3)人流、物流图(4)围墙方案图(5)室外综合管线布置图(6)室外管沟布置图2 工艺(1)方块流程图(2)燃烧图(3)物料平衡图(4)热量平衡图(5)热力系统汽水平衡图(6)P&ID管道图形符号(7)各工艺系统P&ID(8)主工房各层设备及管道布置图(9)主工房设备及管道布置剖面图(10)地磅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油库、油泵房设备布置图(12)室外工艺管道布置平面图3 建筑(1)建筑物及构筑物一览表(2)主工房各层平面图(3)主工房屋顶平面图(4)主工房立面图(5)主工房剖面图(6)主工房防火分区平面示意图(7)主工房剖面防火分区示意图(8)烟囱平面及大样图(9)烟囱立、剖面图(10)高架桥平、立、剖面图(11)110kV开关站平、立、剖面图(12)地磅房平、立、剖面图(13)油泵房平、立、剖面图(14)综合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5)循环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6)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平、立、剖面图(17)综合楼(办公楼、宿舍)平、立、剖面图(18)门卫及传达室平、立、剖面图4 结构(1)主工房桩位平面布置图(2)主厂房各区结构平面图(3)主工房各区结构剖面图(4)烟囱桩位及结构图(5)高架桥桩位、承台及结构布置图(6)110kV开关站基础及结构图(7)地磅房结构图(8)油泵房基础及结构图(9)综合水泵房(及水池)结构图(10)循环水泵房结构图(11)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及构筑物结构图(12)综合楼结构图(13)门卫及传达室结构图5 给排水(给排水及废水处理)(1)厂区水量平衡图(2)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3)河水净化处理P&ID图(4)渗沥液处理工艺P&ID (5)除盐水制备系统P&ID图(6)室外给排水管道平面图(7)主工房各层消防给水平面图(8)除盐水站设备布置平面图(9)综合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0)循环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渗沥液处理站布置平面图(12)综合楼消防给水平面图6 暖通(1)主工房各层空调通风平面图(2)主工房屋顶通风平面图(3)综合楼通风空调平面图7 电气(1)电气主接线方案(至少2个,推荐1个)(2)厂用电原理接线图(3)发电机小间平剖面图(4)110kV(35kV)开关站设备布置平剖面图(5)主厂房变配电间设备布置平面图(6)主厂房照明平面图(7)主工房电缆通道图(8)室外电缆沟平面图(9)室外照明平面图(10)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图(11)220V直流系统图(12)ECS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图(13)综合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4)综合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5)循环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6)循环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7)渗沥液处理站电气系统图(18)渗沥液处理站电气平面图(19)综合楼电气系统图(20)综合楼电气平面图(21)门卫及传达室电气图8 自控及电信(1)计算机控制系统图(2)中央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布置图(3)自控、电信室外管线走向图(4)综合布线系统图(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6)主工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层平面布置图3专业设计原则3.1 总图专业(1)考虑到当前对垃圾焚烧工程形象的要求,焚烧厂总平面布置方案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对厂前区进行重点规划,使之有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f2a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4.png)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对于垃圾的处理也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
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但是,由于焚烧发电过程中存在的高温、高压、高腐蚀和高毒性等特点,因此,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和建设需要有着更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标准化的设计方案是保证其良好运行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本文将围绕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标准化设计,将从设计方案的选择、场址选择、设备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从技术上解决这一难题,以期对日常城市垃圾处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设计方案的选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方案是其成功运行的前提。
根据实际情况,同时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我们可以采用如下设计方案:1.采用” 焚烧 + 排放治理 + 发电” 的处理方式,将生活垃圾焚烧为灰渣、烟气和热能,再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治理,将其中的热能转化为电力,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
2.采用全封闭式的焚烧与废气处理工艺,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废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在高温下处理生活垃圾,保证废渣的稳定化。
3.在焚烧工艺中,应该采用先进的贝氏反应、催化氧化和无害化排放技术,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等有害气体转换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源,降低环境恶化风险。
4.在发电环节中,可采用蒸汽式的发电技术,将焚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转化为电能,既能够满足工艺要求,又能够有效利用垃圾的能量。
三、场址选择场址的选择是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核心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垃圾来源:厂址应该尽量靠近垃圾来源,减少垃圾运输的距离和成本。
2.环保要求:应该选择空气清新、水质良好、环境素净的地点,降低环境的恶化和垃圾焚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交通便利:应该选择有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基础建设的地段,以便于垃圾的运输和设备的维护。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22796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2.png)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许多城市开始建设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
本文将从项目建设标准的角度探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的规范建设。
一、项目位置选址标准1. 距离城市区域远离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区域;2. 选址应考虑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道路交通便利等因素;3. 需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的环保、土地利用等要求。
二、工程设计标准1. 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满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工艺流程、处理能力等要求;2. 设计应考虑安全、环保、节能等因素,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3. 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规划,预留足够的扩建空间。
三、环保标准1. 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法规要求,采取严格的尾气处理措施,确保排放达标;2. 垃圾渗滤液、烟气等废物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3. 设施运行中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公开排放数据。
四、安全标准1. 设施应符合建筑规范,具备抗震、防火等安全性能;2. 对设施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3. 设施周边应设立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周边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五、运行管理标准1.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2. 对设施的运行及排放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维护和更新;3. 设施的运行情况应及时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
六、资源利用标准1. 设施应具备垃圾焚烧能力,并能有效利用焚烧热能,发电或供热等;2. 对焚烧后的灰渣、废气等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3. 制定并执行节能、减排等相关标准,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至关重要,合理、严格的标准不仅能保障项目的安全、环保、高效运行,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为城市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0b23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2.png)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与实施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垃圾,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对垃圾的产生量和成分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垃圾产生量和成分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会直接影响到焚烧炉的选型、处理工艺的选择以及后续的排放控制。
在焚烧炉的选型方面,常见的有机械炉排炉、流化床炉等。
机械炉排炉具有处理能力大、运行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处理成分复杂、热值较高的垃圾;流化床炉则具有燃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特点,适用于处理热值较低、含水量较高的垃圾。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垃圾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焚烧炉类型。
除了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也是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在设计余热利用系统时,要充分考虑蒸汽参数、热力循环方式等因素,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等。
因此,污染控制设施的设计至关重要。
常见的污染控制措施包括烟气净化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飞灰处理系统等。
烟气净化系统通常采用“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的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各种污染物。
渗滤液是垃圾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工艺,如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飞灰则属于危险废物,需要经过稳定化处理后进行安全填埋。
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实施过程中,项目选址是一个关键环节。
选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周边居民的意见等因素。
一般来说,焚烧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同时要便于垃圾的运输和接入电网。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与建设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6b0d4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6.png)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与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处理城市垃圾的重要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市政工程规范对于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旨在确保其安全环保、高效运行。
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探讨。
1. 设计阶段要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垃圾产生量和垃圾组成等参数,确保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处理。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烟气的净化、废水的处理等环节。
同时,应根据当地电力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发电容量。
市政工程规范明确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
2. 建设阶段要求在建设阶段,市政工程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施工时应保证焚烧炉、发电设备、烟气净化装置等主要设备的安装质量,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建设现场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 运行阶段要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行阶段是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行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运行检修。
同时,要加强对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确保垃圾焚烧过程中燃料的稳定性和热值的均匀性。
此外,市政工程规范要求垃圾焚烧过程中烟气的净化效果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废水排放应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4. 安全与环保要求市政工程规范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严格的安全与环保要求。
首先,要确保焚烧炉、锅炉等主要设备的安全可靠。
其次,要对烟气进行高效净化,严禁超标排放。
在废水处理方面,规范要求废水的收集和处理要符合相关标准,严禁直接排放或超标排放。
此外,应加强对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5. 监管与评估市政工程规范还要求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监管与评估机制。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监督检查,确保其设计、建设、运行等全过程的合规性。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与环保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之欧阳家百创编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之欧阳家百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90cdc478dd3383c4ba4cd280.png)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欧阳家百(2021.03.07)标准化设计目录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1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133专业设计原则273.1总图专业273.2环卫动力专业273.3建筑专业313.4结构专业343.5给水排水专业353.6通风和空调专业363.7电气专业373.8自控与通讯专业383.9技术经济专业394专题设计方案404.1主工房布置方案404.2主工房防臭方案414.3电梯及参观通道方案434.4卸料门方案444.5垃圾吊方案474.6垃圾抓斗方案504.7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524.8沼气进炉方案534.9空预器方案544.10锅炉清灰方案574.11锅炉给水方案584.12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594.13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594.14SNCR工艺方案614.15SCR工艺方案634.16变频器选用方案694.17ECS系统设置方案704.18DCS系统设置方案714.19垃圾坑渗沥液系统导排格栅设计724.20关于余热锅炉采用激波清灰点的设置734.21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754.22关于污泥干化使用蒸汽的说明764.23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774.24关于常用电缆的型号规格774.25上海环境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色彩统一规定78 4.26设备采购技术规格化标准模板78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DL/T5374-2008)要求,其内容及格式可按以下目录编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单位1.1.3项目建设地点及边界条件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5建设规模1.1.6垃圾焚烧处理工艺1.1.7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1.8引进技术的范围1.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编制依据1.2.1主要法规政策1.2.2工程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1.2.3其它1.3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项目背景1.3.2项目建设必要性1.4 可行性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1.4.1可行性研究范围1.4.2编制原则1.5 主要结论1.6 工程主要特点1.7 需说明的问题第二章生活垃圾概况2.1 生活垃圾来源2.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2.1人口预测2.2.2人均垃圾产量2.2.3生活垃圾产量2.3 垃圾特性2.4 焚烧炉设计垃圾热值范围确定2.4.1处理对象垃圾特性设定的基本方针2.4.2标准垃圾的热值设定2.4.3进炉低质垃圾热值和进炉高质垃圾热值的设定2.4.4燃烧图第三章焚烧工艺论证3.1 工程选址论证3.1.1工程选址要求3.1.2厂址的选择3.2 焚烧炉炉型选择3.2.1机械炉排炉3.2.2流化床焚烧炉3.2.3热解焚烧炉3.2.4回转窑焚烧炉3.2.5几种常见垃圾焚烧炉性能的比较3.3 部分焚烧炉技术简介3.4 焚烧生产线的配置3.5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确定3.6 烟气净化方案3.6.1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3.6.2酸性气体脱除工艺的确定3.6.3半干法处理技术工艺比选3.6.4除尘工艺的确定3.6.5 NOx去除工艺的确定3.6.6重金属及二恶英去除工艺的确定3.7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3.8 引进原则和内容3.8.1技术引进的原则3.8.2技术引进的内容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4.1 总图运输4.1.1项目概述4.1.2总平面布置4.1.3方案比选4.1.4景观和绿化设计4.1.5附表4.2 垃圾接收及储存4.2.1垃圾接收4.2.2垃圾贮存4.2.3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4.2.4垃圾卸料厅及垃圾坑除臭措施4.3 垃圾焚烧系统4.3.1垃圾给料装置4.3.2焚烧炉本体4.3.3点火及助燃系统4.3.4排渣机4.3.5焚烧炉液压传动系统4.3.6燃烧空气系统4.4 余热锅炉系统4.4.1余热锅炉型式选择4.4.2系统组成4.4.3技术参数4.4.4主要设备配置4.5 汽轮发电系统4.5.1系统组成4.5.2技术参数4.5.3主要设备配置4.6 烟气净化系统4.6.1烟气净化工艺方案4.6.2工艺流程4.6.3设备布置4.6.4主要设备选型4.6.5原材料消耗4.6.6主要设备表4.7 电气系统4.7.1设计依据4.7.2设计范围4.7.3概述4.7.4电气系统设计4.7.5电气主接线4.7.6厂用电接线4.7.7厂用负荷4.7.8主要设备选择及布置4.7.9直流电系统及励磁系统4.7.10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4.7.11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设施4.7.12设备及主要材料表4.8自动化控制系统4.8.1概述4.8.2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4.8.3 DCS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4.8.4工业电视4.8.5大屏幕液晶显示屏4.8.6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4.8.7其他辅助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4.8.8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4.8.9综合布线系统4.8.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8.11电源和气源4.8.12附表4.9 给水排水4.9.1设计依据4.9.2 给水4.9.3消防给水系统4.9.4河水处理系统4.9.5排污系统4.9.6雨水系统4.9.7主要设备表4.10 渗沥液处理系统4.10.1概述4.10.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4.11 灰渣处理系统4.11.1炉渣输送及储存4.11.2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4.12 辅助生产系统4.12.1循环冷却水系统4.12.2化学水系统4.12.3压缩空气站4.12.4点火及辅助燃油供应系统4.12.5辅助沼气供应系统4.13 土建工程4.13.1建筑4.13.2结构4.14 通风及空调工程4.14.1编制依据4.14.2设计参数4.14.3设计范围4.14.4通风部分4.14.5空调部分4.14.6除臭、防臭4.14.7设计指标4.14.8主要设备表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本工程依据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范5.2 本工程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5.2.1烟气排放标准5.2.2渗沥液排放标准5.2.3残渣控制标准5.2.4噪声控制标准5.2.5臭气控制5.3 主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措施5.3.1废气处理5.3.2渗沥液的处理5.3.3炉渣和飞灰的处理5.3.4噪声控制5.3.5臭气排放限制5.4 环境管理及监测5.4.1环境监测机构5.4.2环境监测计划5.5 环境保护投资第六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1 设计原则6.2 劳动卫生标准及规范6.3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6.3.1主要职业危险、危害综述6.3.2自然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3生产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4其它安全防范措施6.4 职业卫生6.5 安全监督及其他第七章消防7.1 有关规范及标准7.2 厂区总平面布置7.3 建筑防火设计7.4 消防给水系统7.4.1消防水源7.4.2室外消防系统7.4.3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7.5 电气防火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八章节能8.1 评价标准和规范8.2 能源消耗状况8.3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8.3.1节能措施8.3.2节能效果第九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9.1 组织机构9.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1 项目实施10.2 进度安排第十一章应急预案11.1应急计划区确定及分布11.2应急处置要求11.3应急组织11.4应急报警11.5应急处置预案11.6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第十二章工程质量安全分析12.1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控制12.2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12.3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12.4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三章投资估算13.1 投资估算13.1.1编制说明13.1.2投资估算结果13.2 资金筹措第十四章经济评价14.1 概述14.1.1项目概况14.1.2编制依据14.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4.2.1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14.2.2项目总投资14.2.3运营成本费用估算14.3 财务分析与评价14.3.1收入及利润预测14.3.2税金14.3.3利润估算14.3.4贷款偿还14.3.5盈利能力分析14.3.6项目清偿能力分析14.4 经济分析(定性分析)14.5 不确定性分析14.5.1敏感性分析14.5.2盈亏平衡分析14.6 结论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15.1 结论15.2 建议附表:投资估算表—格式及内容附表单位:人民币:万元外币:万美元附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图纸(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布置图(至少2个方案)(3)人流物流图(4)工艺方框流程图(5)燃烧图(6)物料平衡图(7)热量平衡图(8)燃烧系统流程图(9)热力系统流程图(10)原则性热力系统图(11)烟气净化系统流程图(12)飞灰稳定化系统流程图(13)厂区水量平衡图(14)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15)除盐水制备系统流程图(16)废水处理流程图(17)压缩空气站系统图(18)主工房各层设备布置平面图(19)主工房设备布置剖面图(20)综合楼各层平面图(21)电气主接线(至少2个,推荐1个)(22)计算机控制系统图附件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落实以下编制条件:(1)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2)用地预审批复(3)环境影响评价批复(4)电力接入系统设计申请批复函(5)炉渣及飞灰接受协议(6)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审核意见(7)节能评估审核意见(8)交通组织评价意见(9)水资源论证报告初步方案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2009)的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将初步设计文件按以下格式编排:一、卷册编排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可按如下分四卷编制: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第四卷图纸二、各卷编制格式及内容各卷编制格式内容要求如下: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目录1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设计依据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4 设计原则1.5 技术引进的内容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 主要设备采购情况1.8 需说明的问题2 焚烧系统2.1 概述2.2 燃料2.3 燃烧系统及辅助系统设备选择2.4 主工房布置3 余热发电及热力系统3.1 概述3.2 热力系统3.3 汽轮机3.4 管道选择3.5 汽机房布置3.6 技术经济指标4 烟气净化系统4.1 概述4.2 烟气原始参数和排放指标4.3 原材料质量指标4.4 工艺简述4.5 主要设备选型4.6 工艺布置4.7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5 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5.1 概述5.2 原材料指标5.3 工艺流程5.4 主要设备选型及设备布置5.5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及飞灰量6 辅助工艺6.1 工业给水部分6.2 除盐水制备部分6.3 辅助燃油系统6.4 压缩空气站6.5 理化分析室6.6 机修及库房7 自动控制及电信7.1 概述7.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7.3 DCS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7.4 控制系统及现场检测和控制仪表的选用7.5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7.6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7.7 DLP大屏幕显示屏7.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9 综合布线系统7.10 周界防范系统7.11 电源和气源8 电气工程8.1 概述8.2 主要技术指标8.3 电气主接线8.4 短路电流计算8.5 导体及设备选择8.6 厂用电系统接线及布置8.7 电气设备布置8.8 直流与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8.9 发电机励磁系统8.10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8.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8.12 照明及检修网络8.14 附表9 总图运输9.1 设计依据9.2 区域位置及用地概况9.3 总平面布置9.5 道路及运输9.6 厂区排雨水9.7 保卫消防9.8 厂区绿化9.9 厂区综合管线9.10 附表10 土建工程10.1 建筑10.2 结构11 给水排水工程11.1 设计依据11.2 工程概况11.3 设计范围11.4 给水11.5 排水11.6 管材及连接方式12渗沥液处理工程12.1 概述12.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12.3渗沥液产生量及处理规模12.4 水质12.5 设计出水水质12.5 设计工艺流程12.6 主要处理设施12.7处理效果12.8沼气收集、预处理进入焚烧炉的设计方案12.9除臭系统设计方案12.10 防腐控制12.11 主要建筑物13通风空调工程13.1 设计依据13.2 项目概况13.3 设计范围13.4 设计参数13.5 通风13.6 空调13.7 防排烟13.8 节能13.9 消声、隔振及环保13.10 设计指标14 环境保护14.1项目概述14.2 环境概况14.3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本工程采用的标准14.4 工程设计内容14.5 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14.6 环境影响分析14.7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14.8 环境监测与监管14.9 环境保护投资15 消防15.1 项目概况15.2 设计依据15.3 厂区总平面布置15.4 建筑防火设计15.5 消防给水系统15.6 暖通防火15.7 电气防火15.8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6劳动安全卫生16.1 设计依据16.2 工程概述16.3 主要危险、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6.4 劳动卫生设计16.5 安全防范措施16.6 其它安全卫生措施16.7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6.8 预期效果16.9 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概算17 节能17.1 项目概况17.2 能源供应条件17.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17.4 能源消耗状况17.5 能耗指标17.6节能措施18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18.1 组织机构18.2 劳动定员19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2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计划表20.施工组织计划20.1工程项目及主要工作量20.2施工单位应具备的技术条件20.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20.4道路20.5施工力能供应20.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20.7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8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9主要施工机械配备20.10施工控制进度附件: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包括KKS编码)目录1 焚烧部分设备材料清册1.1 焚烧部分设备明细表1.2 焚烧部分材料明细表2 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2.1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设备明细表2.2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材料明细表3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材料清册3.1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明细表3.2 烟气净化部分材料明细表4 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材料清册4.1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明细表4.2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材料明细表5 辅助工艺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1 工业给水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2 除盐水制备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3 辅助燃油系统设备材料清册5.4 压缩空气站设备材料清册5.5 理化分析室设备明细表5.6 机修及库房设备明细表6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材料清册6.1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明细表6.2 自动控制专业材料明细表7 电气专业设备材料清册7.1 电气专业设备明细表7.2 电气专业材料明细表8 给排水专业设备材料清册8.1 给排水专业设备明细表8.2 给排水专业材料明细表9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材料清册9.1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明细表9.2 渗沥液处理站材料明细表10 暖通专业设备材料清册10.1 暖通专业设备明细表10.2 暖通专业材料明细表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目录1 编制依据2 编制结果及投资构成3 编制方法4 资金来源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6 附表附表总概算表附表1-1.1建筑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1.1建筑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 设备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2.1 设备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2 进口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附表1-1.3 其他费用概算表附表1-1.4 土建工程概算表 (焚烧发电工房) 附表1-1.5 土建工程概算表 (综合水泵房)附表1-1.6 土建工程概算表 (循环水泵房)…第四卷图纸图纸常规可按三册编排:上册:总图、工艺专业中册:建筑、结构专业下册:水、暖、电、控专业图纸内容各专业初步设计的图纸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总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3)人流、物流图(4)围墙方案图(5)室外综合管线布置图(6)室外管沟布置图2工艺(1)方块流程图(2)燃烧图(3)物料平衡图(4)热量平衡图(5)热力系统汽水平衡图(6)P&ID管道图形符号(7)各工艺系统P&ID(8)主工房各层设备及管道布置图(9)主工房设备及管道布置剖面图(10)地磅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油库、油泵房设备布置图(12)室外工艺管道布置平面图3建筑(1)建筑物及构筑物一览表(2)主工房各层平面图(3)主工房屋顶平面图(4)主工房立面图(5)主工房剖面图(6)主工房防火分区平面示意图(7)主工房剖面防火分区示意图(8)烟囱平面及大样图(9)烟囱立、剖面图(10)高架桥平、立、剖面图(11)110kV开关站平、立、剖面图(12)地磅房平、立、剖面图(13)油泵房平、立、剖面图(14)综合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5)循环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6)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平、立、剖面图(17)综合楼(办公楼、宿舍)平、立、剖面图(18)门卫及传达室平、立、剖面图4 结构(1)主工房桩位平面布置图(2)主厂房各区结构平面图(3)主工房各区结构剖面图(4)烟囱桩位及结构图(5)高架桥桩位、承台及结构布置图(6)110kV开关站基础及结构图(7)地磅房结构图(8)油泵房基础及结构图(9)综合水泵房(及水池)结构图(10)循环水泵房结构图(11)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及构筑物结构图(12)综合楼结构图(13)门卫及传达室结构图5 给排水(给排水及废水处理)(1)厂区水量平衡图(2)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3)河水净化处理P&ID图(4)渗沥液处理工艺P&ID (5)除盐水制备系统P&ID图(6)室外给排水管道平面图(7)主工房各层消防给水平面图(8)除盐水站设备布置平面图(9)综合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0)循环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渗沥液处理站布置平面图(12)综合楼消防给水平面图6 暖通(1)主工房各层空调通风平面图(2)主工房屋顶通风平面图(3)综合楼通风空调平面图7 电气(1)电气主接线方案(至少2个,推荐1个)(2)厂用电原理接线图(3)发电机小间平剖面图(4)110kV(35kV)开关站设备布置平剖面图(5)主厂房变配电间设备布置平面图(6)主厂房照明平面图(7)主工房电缆通道图(8)室外电缆沟平面图(9)室外照明平面图(10)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图(11)220V直流系统图(12)ECS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图(13)综合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4)综合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5)循环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6)循环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7)渗沥液处理站电气系统图(18)渗沥液处理站电气平面图(19)综合楼电气系统图(20)综合楼电气平面图(21)门卫及传达室电气图8 自控及电信(1)计算机控制系统图(2)中央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布置图(3)自控、电信室外管线走向图(4)综合布线系统图(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6)主工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层平面布置图3专业设计原则3.1 总图专业(1)考虑到当前对垃圾焚烧工程形象的要求,焚烧厂总平面布置方案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对厂前区进行重点规划,使之有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设计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58083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5.png)
⽣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程⽅案设计⽣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程⽅案设计1.1 总平⾯布置根据⼚址⽐选的结果,选择⽼荒⼭⼚址作为本⼯程建设⼚址,并提出规划⽅案设想。
1.1.1 总体⽅案设计的原则总图分区明确,管理⽅便;⼈员路线和运输车辆路线分流,运输出⼊通畅,⼚区内道路畅通,形成环形通道,符合消防要求;主⼚房之烟⽓排放处于下风向,办公等⽣活区处于上风向;充分绿化美化环境,尽可能不留裸地;1.1.2 ⼚区⾯积⼚区红线占地总⾯积为66000m2(99亩)。
1.1.3 总平⾯布置1.1.3.1 功能分区根据⼯艺流程、功能、风向,将⼚区内的建、构筑物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办公区:包括综合楼、停车场、运动场地,该区是⼚区内⽐较洁净的分区,对环境的要求较⾼,布置时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且位于盛⾏风向的上风侧。
●主要⽣产区:包括主⼚房和栈桥,焚烧主⼚房是⼚区的主体建筑,在满⾜各种防护间距的前提下可以靠近各辅助⽣产区及办公楼。
●辅助⽣产区:包括⽔泵房、冷却塔、⽔处理装置、清⽔池、油泵房、地下油罐,分区的建构筑物都是为主⼚房服务,布置时靠近主⼚房,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为保证安全,将油泵房、地下油罐⽤围墙单独围起来,布置在⼚区边缘,距离⼚区围墙有5⽶的安全距离;●污⽔处理区:包括渗沥液处理站、调节池。
为便于管理⼈员⼯作及外来联系业务的便利,将综合办公楼布置在靠近⼚区⼤门⼀侧,⽽且位于盛⾏风向的上风侧。
办公楼与主⼚房之间的空地集中布置绿化,作为防护隔离带。
1.1.3.2 主要项⽬(1) 垃圾焚烧发电主⼚房,建筑⾯积约12300平⽅⽶,考虑到远期发展的需要,主⼚房将⼀次建成,能够容纳三条焚烧线,包括下列内容:●2×350吨/⽇垃圾焚烧炉及与其配套的余热锅炉;●垃圾运输卸料⼤厅及垃圾储坑;●垃圾焚烧炉上料系统;●除渣、除灰系统;●烟⽓净化系统;●补给⽔系统;●汽轮发电机组及供汽、冷凝系统;●中央控制和监测系统;●理化分析室、化⽔处理室;●值班室、会议室;●空压机房;●机修、库房;●展览中⼼和接待室(2) 综合楼,建筑⾯积约4000m2,主要⽤于⾏政办公、技术、保安、⼈事、财务、会议和倒班宿舍等。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垃圾焚烧系统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垃圾焚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38c8805a8102d277a22f14.png)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垃圾焚烧系统设计方案1.1.1 进料系统生活垃圾经给料斗、料槽、给料器进入焚烧炉排,垃圾进料装置包括垃圾料斗、料槽和给料器,如图5-2所示。
垃圾给料斗用于将垃圾吊车投入的垃圾暂时贮存,再连续送入焚烧炉处理,给料斗为漏斗形状,能够贮存约1个小时焚烧量的垃圾,由可更换的加厚防磨板组成,为了观察给料斗和溜槽内的垃圾料位,给料斗安装了摄像头和垃圾料位感应装置,并与吊车控制室内的电脑屏幕相联。
料斗内设有避免垃圾搭桥的装置。
给料溜槽设计上垂直于给料炉排,这样能够防止垃圾的堵塞,能够有效的防止火焰回窜和外界空气的漏入,也可以存储一定量的垃料斗与落料槽5-2图圾,溜槽顶部设有盖板,停炉时将盖板关闭,使焚烧炉与垃圾贮坑相隔绝。
给料炉排位于给料溜槽的底部,保证垃圾均匀、可控制的进入焚烧炉排上。
给料炉排由液压杆推动垃圾通过进料平台进入炉膛。
炉排可通过控制系统调节,运动的速度和间隔时间能够通过控制系统测量和设置。
1.1.2 焚烧炉本垃圾焚烧炉燃烧图见图5-3辅助燃料区(确保烟气温度 >850℃,停留时间2s边界超负荷(每天2h36280kJ/k8370kJ/k超负荷2MW(110%)27.92FE'F2425.43MW(100%),最大连续输入热量4600kJ/kg21D'G)W D M(18量4200kJ/kgC'热15.26MW(60%)入C15输总5-3 垃圾焚烧炉燃烧图BA)%)%120)00%110(1h6(/h(th/8t/659t5.1471.86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理量(t/h)垃圾处图炉排1.焚烧炉是垃圾焚烧发电厂极其重要的核心设备,它决定着整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工艺路线与工程造价,为了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从长远考虑,本工程应选用技术成熟可靠的炉排炉焚烧方式。
炉排面由独立的多个炉瓦连接而成,炉排片上下重叠,一排固定,另一排运动,通过调整驱动机构,使炉排片交替运动,从而使垃圾得到充分的搅拌和翻滚,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垃圾通过自身重力和炉排的推动力向前前进,直至排入渣斗。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钢结构设计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钢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a32f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d.png)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钢结构设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指利用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发电的工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了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可以将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问题,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清洁的能源。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建筑物结构设计。
钢结构作为建筑物结构设计的一种常见形式,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钢结构设计的角度来探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
一、结构设计原则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中,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安全、稳定、经济、美观。
首先是安全和稳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需要在长期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因此结构设计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其次是经济,结构设计应该尽可能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建设成本。
最后是美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筑外观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以不影响城市景观。
二、设计考虑因素在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钢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建筑物的环境条件、使用功能、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
首先是环境条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通常建设在城市郊区或工业区,周围环境可能存在噪音、震动等影响因素,因此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是使用功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筑物通常需要包括垃圾存放区、焚烧炉、发电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因此结构设计需要满足这些功能的需求。
再次是结构形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筑物通常需要较大的空间跨度和高度,因此钢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
最后是施工工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通常需要较短的施工周期,因此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的便捷性和效率。
三、设计要点四、案例分析以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该厂采用了钢结构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d34c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b.png)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
首先,垃圾处理能力是初步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根据所在地区的垃圾产量和预期处理能力,需要确定发电厂的处理规模。
一般来说,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处理能力在每天200-3000吨之间。
需要根据当地垃圾产量、垃圾种类和处理需求等因素进行初步估算。
其次,燃烧工艺是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的核心。
传统的焚烧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工艺,可以有效地将垃圾燃烧并转化为高温热能。
另外,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燃烧工艺,例如高温燃烧、气化和固相床燃烧等。
这些工艺可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减少废气排放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发电机组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核心设备,选择合适的发电机组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蒸汽涡轮机组或燃气涡轮机组。
蒸汽涡轮机组适用于高温高压的蒸汽条件,而燃气涡轮机组适用于低温低压的废气条件。
需要根据垃圾燃烧产生的热能和电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发电机组。
最后,环境排放控制是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渣等污染物,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常见的环境保护设施包括废气净化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和废渣处理系统等。
需要根据当地环境保护要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处理能力,设计合理的环保设施。
综上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需要考虑垃圾处理能力、燃烧工艺、发电机组和环境排放控制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实现垃圾的有效处理和能源的转化,为社会和环境带来积极的效益。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及运行优化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及运行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705261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c.png)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及运行优化一、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加剧,垃圾的处理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传统处理方式,如填埋和堆肥,不仅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而且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因此,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因其高效、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成为现代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及运行优化方法,从技术角度解析该技术在垃圾处理中的优势,并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技术的优点。
二、设计方案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基本原理是:将垃圾送入预处理系统,进行分拣、破碎、干燥等处理,然后送入燃烧室进行高温燃烧,最终产生的热能被回收,用于发电或供热。
1.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对垃圾进行分类,其中主要包括有害垃圾、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等,不同种类的垃圾会分别进行处理。
可回收垃圾包括玻璃、铁、铝等金属,以及可燃垃圾。
在分类之后,垃圾将进入破碎系统中进行破碎,并经过干燥处理,以充分减少水分含量。
2.燃烧室燃烧室需要保证垃圾燃烧的高温和长时间,以保证充分燃烧,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燃烧过程中,燃烧室内部需要注入适量的氧气,以促进燃料燃烧。
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和利用。
3.烟气处理系统烟气处理系统需要过滤出排放废气中包含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并尽可能减少其排放量。
一般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四种:干式除尘、湿式除尘、脱硫、脱硝。
干式除尘适用于颗粒物较多的烟气治理,湿式除尘适用于烟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较高的情况。
脱硫和脱硝技术则主要针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行处理。
三、运行优化技术1.垃圾热值的控制垃圾的热值通常不稳定,因此需要通过控制垃圾投入量和控制燃烧的氧气含量来保证燃烧效果的稳定。
同时,垃圾热值也与供热需求相关,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季节和需求量来合理调整燃料投入量。
2.烟气排放的控制烟气排放是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中最大的环保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排放物进行过滤和处理,以达到国家及地方的排放标准。
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维护标准化
![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维护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14ab69f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9.png)
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维护标准化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行维护标准化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运行管理标准化:制定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操作流程、操作规范、设备维护保养等,确保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设备管理标准化:建立设备管理体系,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3. 安全管理标准化: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范、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4. 环境保护标准化: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废气排放、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化。
5. 质量管理标准化: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发电效率、发电量等质量指标达到标准要求。
通过运行维护标准化,可以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垃圾焚烧发电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标准
![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b491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0.png)
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标准一、引言垃圾焚烧是一种利用高温燃烧技术将垃圾转化为能量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数量,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数量的不断增加,垃圾焚烧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垃圾处理方式。
本文旨在对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垃圾焚烧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基本原则1. 安全性原则: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设施安全可靠,防止因设施故障引发的事故。
2. 环保性原则: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应注重排放物的处理和减排,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经济性原则: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应考虑设备投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力求在保证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投资成本。
4. 灵活性原则: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在满足安全、环保和经济要求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适用于不同规模和性质的垃圾处理项目。
三、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设计主要内容1. 垃圾焚烧工程选址和规划设计选择垃圾焚烧工程的选址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考虑到周边环境、土地利用、交通便利等因素。
一般来说,垃圾焚烧工程离主城区和居民区应尽可能远,同时应考虑到垃圾来源地和垃圾焚烧发电厂之间的距离,确保垃圾的运输成本和环境影响最小化。
同时,垃圾焚烧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垃圾的分类和预处理、焚烧设施的布置、废渣的处理等方面,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2. 垃圾焚烧工程工艺流程设计垃圾焚烧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是确保垃圾正常燃烧、废气处理和能源回收的关键。
根据垃圾的不同性质和水分含量,选择合适的焚烧工艺,并配套相应的环保设施和废渣处理设备,以最大程度减少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
同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条件,采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如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热气流化床焚烧技术等,以提高焚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3. 垃圾焚烧工程设备选型和布置设计垃圾焚烧工程设备的选型和合理布置是确保垃圾焚烧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
新版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pdf
![新版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pdf](https://img.taocdn.com/s3/m/2d5dec7c5901020207409cf8.png)
73
4.21 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 .................................化使用蒸汽的说明 ......................................
76
4.23 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 .........................................
58
4.12 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 ........................................
59
4.13 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 ..............................................
59
4.14 SNCR工艺方案 ...................................................
47
4.6 垃圾抓斗方案 .....................................................
50
4.7 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 ...............................................
52
4.8 沼气进炉方案 .....................................................
36
3.7 电气专业 .........................................................
37
3.8 自控与通讯专业 ...................................................
38
3.9 技术经济专业 .....................................................
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方案
![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30dc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7.png)
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方案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是一种将垃圾通过高温焚烧转化为电能的环保能源利用方式。
本文将从设计方案的整体框架、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和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方案整体框架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方案的整体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规模:明确工程的容量和预计处理的垃圾量,以确保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2. 设备配置:根据垃圾焚烧发电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炉膛和烟气净化设备,并合理配置锅炉和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
3. 工艺流程:确定整个工程的生产流程,明确垃圾的投入、燃烧和发电的各个环节,并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和高效。
4. 建筑布局:合理规划工程的空间布局,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运行通畅,并满足相关的安全、环保和维护要求。
5. 制度规范: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包括设备运行、维护保养、数据采集和环保监测等方面,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工艺流程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垃圾的收集与处理、燃烧产热、烟气净化和发电等环节。
1. 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垃圾从源头被收集起来,并在垃圾堆场进行初步分类和处理,去除可回收物和有害物质。
2. 燃烧产热:经过预处理后的垃圾被送入焚烧炉中进行燃烧,产生高温和热能,同时释放出一定量的烟气。
3. 烟气净化: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并在烟气净化设备中经过脱硫、脱硝、除尘等工艺进行污染物的清除,以满足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
4. 发电:经过燃烧的垃圾产生的高温和热能被锅炉中的水吸收,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三、技术要点在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1. 垃圾分类:垃圾的有效分类可以提高垃圾燃烧过程的效率和发电效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炉膛设计:合理设计炉膛结构,确保燃烧过程的稳定和热能的最大化利用。
3. 烟气净化:选择合适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确保烟气排放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
4. 发电机组:选用高效的汽轮机和发电机组,提高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目录1 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 (1)2 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 (13)3 专业设计原则 (27)3.1总图专业 (27)3.2环卫动力专业 (27)3.3建筑专业 (31)3.4结构专业 (34)3.5给水排水专业 (35)3.6通风和空调专业 (36)3.7电气专业 (37)3.8自控与通讯专业 (38)3.9技术经济专业 (39)4 专题设计方案 (40)4.1主工房布置方案 (40)4.2主工房防臭方案 (41)4.3电梯及参观通道方案 (43)4.4卸料门方案 (44)4.5垃圾吊方案 (47)4.6垃圾抓斗方案 (50)4.7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 (52)4.8沼气进炉方案 (53)4.9空预器方案 (54)4.10锅炉清灰方案 (57)4.11锅炉给水方案 (58)4.12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 (59)4.13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 (59)4.14SNCR工艺方案 (61)4.15SCR工艺方案 (63)4.16变频器选用方案 (69)4.17ECS系统设置方案 (70)4.18DCS系统设置方案 (71)4.19垃圾坑渗沥液系统导排格栅设计 (72)4.20关于余热锅炉采用激波清灰点的设置 (73)4.21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 (75)4.22关于污泥干化使用蒸汽的说明 (76)4.23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 (77)4.24关于常用电缆的型号规格 (77)4.25上海环境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色彩统一规定 (78)4.26设备采购技术规格化标准模板 (78)1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DL/T5374-2008)要求,其内容及格式可按以下目录编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 项目建设地点及边界条件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5 建设规模1.1.6 垃圾焚烧处理工艺1.1.7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1.8 引进技术的范围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编制依据1.2.1 主要法规政策1.2.2 工程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1.2.3 其它1.3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1.4 可行性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1.4.1 可行性研究范围1.4.2 编制原则1.5 主要结论1.6 工程主要特点1.7 需说明的问题第二章生活垃圾概况2.1 生活垃圾来源2.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2.1人口预测2.2.2 人均垃圾产量2.2.3 生活垃圾产量2.3 垃圾特性2.4 焚烧炉设计垃圾热值范围确定2.4.1 处理对象垃圾特性设定的基本方针2.4.2 标准垃圾的热值设定2.4.3 进炉低质垃圾热值和进炉高质垃圾热值的设定 2.4.4 燃烧图第三章焚烧工艺论证3.1 工程选址论证3.1.1 工程选址要求3.1.2 厂址的选择3.2 焚烧炉炉型选择3.2.1 机械炉排炉3.2.2 流化床焚烧炉3.2.3 热解焚烧炉3.2.4 回转窑焚烧炉3.2.5 几种常见垃圾焚烧炉性能的比较3.3 部分焚烧炉技术简介3.4 焚烧生产线的配置3.5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确定3.6 烟气净化方案3.6.1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3.6.2 酸性气体脱除工艺的确定3.6.3 半干法处理技术工艺比选3.6.4 除尘工艺的确定3.6.5 NOx去除工艺的确定3.6.6 重金属及二恶英去除工艺的确定3.7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3.8 引进原则和内容3.8.1 技术引进的原则3.8.2 技术引进的内容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4.1 总图运输4.1.1 项目概述4.1.2 总平面布置4.1.3 方案比选4.1.4 景观和绿化设计4.1.5附表4.2 垃圾接收及储存4.2.1 垃圾接收4.2.2 垃圾贮存4.2.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4.2.4 垃圾卸料厅及垃圾坑除臭措施4.3 垃圾焚烧系统4.3.1 垃圾给料装置4.3.2 焚烧炉本体4.3.3 点火及助燃系统4.3.4 排渣机4.3.5 焚烧炉液压传动系统4.3.6 燃烧空气系统4.4 余热锅炉系统4.4.1 余热锅炉型式选择4.4.2 系统组成4.4.3 技术参数4.4.4 主要设备配置4.5 汽轮发电系统4.5.1 系统组成4.5.2 技术参数4.5.3 主要设备配置4.6 烟气净化系统4.6.1 烟气净化工艺方案4.6.2 工艺流程4.6.3 设备布置4.6.4 主要设备选型4.6.5 原材料消耗4.6.6 主要设备表4.7 电气系统4.7.1设计依据4.7.2设计范围4.7.3概述4.7.4 电气系统设计4.7.5 电气主接线4.7.6 厂用电接线4.7.7 厂用负荷4.7.8 主要设备选择及布置4.7.9 直流电系统及励磁系统4.7.10 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4.7.11 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设施4.7.12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4.8自动化控制系统4.8.1 概述4.8.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4.8.3 DCS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4.8.4 工业电视4.8.5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4.8.6 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4.8.7 其他辅助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4.8.8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 4.8.9 综合布线系统4.8.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8.11 电源和气源4.8.12 附表4.9 给水排水4.9.1 设计依据4.9.2 给水4.9.3消防给水系统4.9.4 河水处理系统4.9.5 排污系统4.9.6 雨水系统4.9.7主要设备表4.10 渗沥液处理系统4.10.1 概述4.10.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4.11 灰渣处理系统4.11.1 炉渣输送及储存4.11.2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4.12 辅助生产系统4.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4.12.2 化学水系统4.12.3 压缩空气站4.12.4 点火及辅助燃油供应系统4.12.5 辅助沼气供应系统4.13 土建工程4.13.1 建筑4.13.2 结构4.14 通风及空调工程4.14.1 编制依据4.14.2 设计参数4.14.3 设计范围4.14.4 通风部分4.14.5 空调部分4.14.6 除臭、防臭4.14.7 设计指标4.14.8 主要设备表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本工程依据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范5.2 本工程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5.2.1烟气排放标准5.2.2 渗沥液排放标准5.2.3 残渣控制标准5.2.4 噪声控制标准5.2.5 臭气控制5.3 主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措施5.3.1 废气处理5.3.2 渗沥液的处理5.3.3 炉渣和飞灰的处理5.3.4 噪声控制5.3.5 臭气排放限制5.4 环境管理及监测5.4.1 环境监测机构5.4.2 环境监测计划5.5 环境保护投资第六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1 设计原则6.2 劳动卫生标准及规范6.3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6.3.1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综述6.3.2 自然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3 生产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6.3.4 其它安全防范措施6.4 职业卫生6.5 安全监督及其他第七章消防7.1 有关规范及标准7.2 厂区总平面布置7.3 建筑防火设计7.4 消防给水系统7.4.1 消防水源7.4.2室外消防系统7.4.3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7.5 电气防火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八章节能8.1 评价标准和规范8.2 能源消耗状况8.3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8.3.1节能措施8.3.2节能效果第九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9.1 组织机构9.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1 项目实施10.2 进度安排第十一章应急预案11.1应急计划区确定及分布11.2应急处置要求11.3应急组织11.4应急报警11.5应急处置预案11.6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第十二章工程质量安全分析12.1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控制12.2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12.3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12.4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三章投资估算13.1 投资估算13.1.1 编制说明13.1.2 投资估算结果13.2 资金筹措第十四章经济评价14.1 概述14.1.1 项目概况14.1.2 编制依据14.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4.2.1 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14.2.2 项目总投资14.2.3 运营成本费用估算14.3 财务分析与评价14.3.1 收入及利润预测14.3.2 税金14.3.3 利润估算14.3.4 贷款偿还14.3.5 盈利能力分析14.3.6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14.4 经济分析(定性分析)14.5 不确定性分析14.5.1 敏感性分析14.5.2 盈亏平衡分析14.6 结论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15.1 结论15.2 建议附表:投资估算表—格式及内容附表单位:人民币:万元外币:万美元附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图纸(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布置图(至少2个方案)(3)人流物流图(4)工艺方框流程图(5)燃烧图(6)物料平衡图(7)热量平衡图(8)燃烧系统流程图(9)热力系统流程图(10)原则性热力系统图(11)烟气净化系统流程图(12)飞灰稳定化系统流程图(13)厂区水量平衡图(14)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15)除盐水制备系统流程图(16)废水处理流程图(17)压缩空气站系统图(18)主工房各层设备布置平面图(19)主工房设备布置剖面图(20)综合楼各层平面图(21)电气主接线(至少2个,推荐1个)(22)计算机控制系统图附件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落实以下编制条件:(1)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2)用地预审批复(3)环境影响评价批复(4)电力接入系统设计申请批复函(5)炉渣及飞灰接受协议(6)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审核意见(7)节能评估审核意见(8)交通组织评价意见(9)水资源论证报告初步方案2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同时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2009)的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将初步设计文件按以下格式编排:一、卷册编排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可按如下分四卷编制: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第四卷图纸二、各卷编制格式及内容各卷编制格式内容要求如下: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目录1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设计依据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4 设计原则1.5 技术引进的内容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 主要设备采购情况1.8 需说明的问题2 焚烧系统2.1 概述2.2 燃料2.3 燃烧系统及辅助系统设备选择2.4 主工房布置3 余热发电及热力系统3.1 概述3.2 热力系统3.3 汽轮机3.4 管道选择3.5 汽机房布置3.6 技术经济指标4 烟气净化系统4.1 概述4.2 烟气原始参数和排放指标4.3 原材料质量指标4.4 工艺简述4.5 主要设备选型4.6 工艺布置4.7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5 飞灰输送及稳定化处理系统5.1 概述5.2 原材料指标5.3 工艺流程5.4 主要设备选型及设备布置5.5 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及飞灰量6 辅助工艺6.1 工业给水部分6.2 除盐水制备部分6.3 辅助燃油系统6.4 压缩空气站6.5 理化分析室6.6 机修及库房7 自动控制及电信7.1 概述7.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构成7.3 DCS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7.4 控制系统及现场检测和控制仪表的选用7.5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及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7.6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7.7 DLP大屏幕显示屏7.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9 综合布线系统7.10 周界防范系统7.11 电源和气源8 电气工程8.1 概述8.2 主要技术指标8.3 电气主接线8.4 短路电流计算8.5 导体及设备选择8.6 厂用电系统接线及布置8.7 电气设备布置8.8 直流与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8.9 发电机励磁系统8.10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8.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8.12 照明及检修网络8.14 附表9 总图运输9.1 设计依据9.2 区域位置及用地概况9.3 总平面布置9.5 道路及运输9.6 厂区排雨水9.7 保卫消防9.8 厂区绿化9.9 厂区综合管线9.10 附表10 土建工程10.1 建筑10.2 结构11 给水排水工程11.1 设计依据11.2 工程概况11.3 设计范围11.4 给水11.5 排水11.6 管材及连接方式12渗沥液处理工程12.1 概述12.2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12.3渗沥液产生量及处理规模12.4 水质12.5 设计出水水质12.5 设计工艺流程12.6 主要处理设施12.7处理效果12.8沼气收集、预处理进入焚烧炉的设计方案12.9除臭系统设计方案12.10 防腐控制12.11 主要建筑物13通风空调工程13.1 设计依据13.2 项目概况13.3 设计范围13.4 设计参数13.5 通风13.6 空调13.7 防排烟13.8 节能13.9 消声、隔振及环保13.10 设计指标14 环境保护14.1项目概述14.2 环境概况14.3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本工程采用的标准14.4 工程设计内容14.5 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14.6 环境影响分析14.7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14.8 环境监测与监管14.9 环境保护投资15 消防15.1 项目概况15.2 设计依据15.3 厂区总平面布置15.4 建筑防火设计15.5 消防给水系统15.6 暖通防火15.7 电气防火15.8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6劳动安全卫生16.1 设计依据16.2 工程概述16.3 主要危险、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6.4 劳动卫生设计16.5 安全防范措施16.6 其它安全卫生措施16.7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6.8 预期效果16.9 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概算17 节能17.1 项目概况17.2 能源供应条件17.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17.4 能源消耗状况17.5 能耗指标17.6节能措施18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18.1 组织机构18.2 劳动定员19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9.2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计划表20.施工组织计划20.1工程项目及主要工作量20.2施工单位应具备的技术条件20.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20.4道路20.5施工力能供应20.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20.7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8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0.9主要施工机械配备20.10施工控制进度附件:第二卷设备及材料清册(包括KKS编码)目录1 焚烧部分设备材料清册1.1 焚烧部分设备明细表1.2 焚烧部分材料明细表2 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2.1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设备明细表2.2汽轮发电机及热力系统材料明细表3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材料清册3.1 烟气净化部分设备明细表3.2 烟气净化部分材料明细表4 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材料清册4.1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设备明细表4.2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材料明细表5 辅助工艺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1 工业给水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2 除盐水制备部分设备材料清册5.3 辅助燃油系统设备材料清册5.4 压缩空气站设备材料清册5.5 理化分析室设备明细表5.6 机修及库房设备明细表6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材料清册6.1 自动控制专业设备明细表6.2 自动控制专业材料明细表7 电气专业设备材料清册7.1 电气专业设备明细表7.2 电气专业材料明细表8 给排水专业设备材料清册8.1 给排水专业设备明细表8.2 给排水专业材料明细表9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材料清册9.1 渗沥液处理站设备明细表9.2 渗沥液处理站材料明细表10 暖通专业设备材料清册10.1 暖通专业设备明细表10.2 暖通专业材料明细表第三卷工程概算书目录1 编制依据2 编制结果及投资构成3 编制方法4 资金来源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6 附表附表总概算表附表1-1.1建筑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1.1建筑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 设备部分汇总概算表附表1-1.2.1 设备工程单位概算表附表1-1.2.2 进口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附表1-1.3 其他费用概算表附表1-1.4 土建工程概算表 (焚烧发电工房) 附表1-1.5 土建工程概算表 (综合水泵房)附表1-1.6 土建工程概算表 (循环水泵房)…第四卷图纸图纸常规可按三册编排:上册:总图、工艺专业中册:建筑、结构专业下册:水、暖、电、控专业图纸内容各专业初步设计的图纸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 总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3)人流、物流图(4)围墙方案图(5)室外综合管线布置图(6)室外管沟布置图2 工艺(1)方块流程图(2)燃烧图(3)物料平衡图(4)热量平衡图(5)热力系统汽水平衡图(6)P&ID管道图形符号(7)各工艺系统P&ID(8)主工房各层设备及管道布置图(9)主工房设备及管道布置剖面图(10)地磅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油库、油泵房设备布置图(12)室外工艺管道布置平面图3 建筑(1)建筑物及构筑物一览表(2)主工房各层平面图(3)主工房屋顶平面图(4)主工房立面图(5)主工房剖面图(6)主工房防火分区平面示意图(7)主工房剖面防火分区示意图(8)烟囱平面及大样图(9)烟囱立、剖面图(10)高架桥平、立、剖面图(11)110kV开关站平、立、剖面图(12)地磅房平、立、剖面图(13)油泵房平、立、剖面图(14)综合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5)循环水泵房平、立、剖面图(16)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平、立、剖面图(17)综合楼(办公楼、宿舍)平、立、剖面图(18)门卫及传达室平、立、剖面图4 结构(1)主工房桩位平面布置图(2)主厂房各区结构平面图(3)主工房各区结构剖面图(4)烟囱桩位及结构图(5)高架桥桩位、承台及结构布置图(6)110kV开关站基础及结构图(7)地磅房结构图(8)油泵房基础及结构图(9)综合水泵房(及水池)结构图(10)循环水泵房结构图(11)废水处理车间各工房及构筑物结构图(12)综合楼结构图(13)门卫及传达室结构图5 给排水(给排水及废水处理)(1)厂区水量平衡图(2)厂区给水及循环水系统原理图(3)河水净化处理P&ID图(4)渗沥液处理工艺P&ID (5)除盐水制备系统P&ID图(6)室外给排水管道平面图(7)主工房各层消防给水平面图(8)除盐水站设备布置平面图(9)综合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0)循环水泵房设备布置平面图(11)渗沥液处理站布置平面图(12)综合楼消防给水平面图6 暖通(1)主工房各层空调通风平面图(2)主工房屋顶通风平面图(3)综合楼通风空调平面图7 电气(1)电气主接线方案(至少2个,推荐1个)(2)厂用电原理接线图(3)发电机小间平剖面图(4)110kV(35kV)开关站设备布置平剖面图(5)主厂房变配电间设备布置平面图(6)主厂房照明平面图(7)主工房电缆通道图(8)室外电缆沟平面图(9)室外照明平面图(10)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图(11)220V直流系统图(12)ECS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图(13)综合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4)综合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5)循环水泵房电气平面图(16)循环水泵房电气系统图(17)渗沥液处理站电气系统图(18)渗沥液处理站电气平面图(19)综合楼电气系统图(20)综合楼电气平面图(21)门卫及传达室电气图8 自控及电信(1)计算机控制系统图(2)中央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布置图(3)自控、电信室外管线走向图(4)综合布线系统图(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6)主工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层平面布置图3专业设计原则3.1 总图专业(1)考虑到当前对垃圾焚烧工程形象的要求,焚烧厂总平面布置方案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对厂前区进行重点规划,使之有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