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冀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简单实际问题-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简单实际问题-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实际问题的概念;
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
1.简单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思维。
四、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3.探究式学习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案和小组分组情况;
2.学生准备好相关课本和学习工具。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可通过做数学口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提出问题(1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场景,如买东西、分小组等方式,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3. 探究(3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小组合作解决教师提出的实际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小组内部协作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4. 总结(10分钟)
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解决方法的认知。
同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奖励,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
这样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技能,同时也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育质量。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时 按比例计算习题_冀教版

克?
药粉:6275×
1
1 2
5
0
=25(克)
水:6275× 2 5 0 =6250(克)
1 250
答:需要药粉25克,水6250克。
4
8.小贝的资比妈妈每月的工资多520元。小贝爸爸、 妈妈每月的工资分别是多少元?
爸爸每月的工资:520÷(7-6)×7=3640(元) 妈妈每月的工资:520÷(7-6)×6=3120(元) 答:小贝爸爸每月的工资是3640元,妈妈每 月的工资是3120元。
5
9.师徒两人在相同时间里加工一批零件,他们的工 作效率之比是5∶3。任务完成时徒弟比师傅少加 工16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160÷(5-3)×(5+3)=640(个)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640个。
6
10.花园小区工地有水泥、沙子、石子各18吨,因 施工需要,将水泥、沙子、石子按质量比 3∶4∶5搅拌制成混凝土。如果沙子刚好够用, 水泥剩余多少吨?石子还缺少多少吨?
水泥剩余:18-18÷4×3=4.5(吨) 石子还缺少:18÷4×5-18=4.5(吨) 答:水泥剩余4.5吨,石子还缺少4.5吨。
7
Thank you!
8
二 比和比例
第6课时 按比例计算
六年级上册
作业习题
1
作业提升方向 (1)比例的综合应用 (2)比例的变式应用 (3)已知三个数,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 (4)根据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作业提升练 6.同心超市购进苹果和梨的质量比是7∶5,如果苹
果有35千克,梨有多少千克?如果梨有35千克, 苹果有多少千克?
35÷7×5=25(千克) 答:梨有25千克。 35÷5×7=49(千克) 答:苹果有49千克。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6有余数的除法(六)教案及作业设计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6有余数的除法(六)◆教学目标1.经历对本章已学知识复习、巩固和提高的过程。
2.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能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3.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意义及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难点: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脑、挂图、学具盒学生准备:小组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过两天是什么节日吗?(三八妇女节)这天是妈妈的生日,你们最想为妈妈做什么事情?(学生自由发言)笑笑一家决定在这一天去开心岛游玩,让妈妈过一个轻松的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创设情境,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梳理1、购物他们来到开心岛门口的小卖部,决定先买些食品。
妈妈给笑笑30元,让她去挑选食品。
(出示各种商品价格)可乐花生薯片每听4元每袋5元每包8元如果用30元钱只能买一件食品,你最想买什么?最多能买多少?你能列式计算吗?(1)学生列式后反馈,板书:30÷4=7(听)……2(元)30÷8=3(包)……6(元)30÷5=6(袋)(2)观察以上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同学反馈,板书:除法没有余数有余数小结:这节课我们要复习关于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有余数除法的复习与整理设计意图:在问题情境中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复习与整理(1)笑笑想还是买些汉堡吧,正好可以当午饭。
(出示汉堡价格)请问,3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个汉堡呢?如何列式?板书:30÷7出示小组合作要求:a、你们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这个算式?b、在这个算式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关于除法的知识?c、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什么?(小组讨论)(2)反馈,各组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你们小组怎么算的?想出了几种方法?还有补充吗?板书:算法连减法连加法表内乘法列竖式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方便?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展示几个有误错的竖式讨论)板书:注意数位对齐、余数比除数小从这个算式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除法的知识?你能告诉大家吗?(引导学生根据算式说说各部分的名称、意义及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小结:同学们真棒,通过自己的努力整理出这么多关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新)冀教版数学六上《认识百分数》教案(推荐)

第1课时认识百分数◆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29页。
◆教学提示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它是一种分母是100的分数,但又与分数有区别,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它不能带单位,百分敷的读法与分数类似,百分号前面的数是几,就读作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百分数的过程。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百分数,能解释常见百分数的含义。
3.愿意了解生活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信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关于百分数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下面情境图。
春光中学篮球队的同学进行投篮练习。
师:下面是教练记录的两个前锋队员投中的次数。
(课件出示下表)师:根据教练统计的数据,谁能说出李明投中的次数占他投球总数的百分之几?生:67÷100=10067(学生汇报,师同时板书:67÷100=10067) 师:李明投中67次,占投球总次数的百分之六十七。
像这样表示—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10067通常写成67%,67%读作:百分之六十七。
“%”是百分号。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第2个问题:王建投中的次数占投球总次数的百分之几?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结果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事例,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认识百分数的过程。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百分数的读、写法师: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见到过百分数吗?生l :我见过,我的毛衣的羊毛含量是70%。
生2:汇源果汁是100%的果汁。
生3:木糖醇口香糖其中木糖醇含量占甜味料的70%以上。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是有心人,注意到生活中的百分数并都读了出来,我真佩服你们!生活中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生: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24页。
◆教学提示学生已具备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你能力。
本课时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将数学知识学习与体验、情感态度、能力等融合起来,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1.经历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配制方案的过程,对配制什锦糖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能说明方案的合理性。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播放超市糖果专柜前顾客选购糖果的情境)师:这是超市糖果专柜前顾客选购糖果的情境,现在我们也作为一名顾客到超市去购买糖好吗?生:好的。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下图)师:同学们,超市标出了以上几种糖果及其单价,你们想买哪种糖?生l:我爱吃奶糖,我买奶糖。
生2:我买酥糖,因为它最便宜。
生3:我买巧克力糖。
师:如果我们任选其中三种,配成什锦糖,可选哪三种糖果呢?生l:我选水果糖、巧克力糖和酥糖配成什锦糖。
生2:我选水果糖、巧克力糖和奶糖配成什锦糖。
生3:还可选巧克力糖、酥糖和奶糖配制什锦糖。
师:同学们做出了三种不同的配制什锦糖方案,很棒!如果我对配制的什锦糖中各种糖果的比例和什锦糖的总量提出要求,你们能帮老师去采购吗?生:能。
(新)冀教版数学六上《比例尺的应用》教案(推荐)

第3课时比例尺的应用◆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1~83页。
◆教学提示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可以利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直接列式计算,也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比例式来求,还可利用线段比例尺来求,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若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可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设实际距离为χ,列出方程并求解;也可以用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测量图上线段长度并根据比例尺按要求计算实际距离的进程。
2.进一步认识比例尺,会根据示意图图上线段的长度和比例尺求实际长度。
3.感受“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利用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作业纸,尺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投影出示下图)下面是育新小学的平面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看此图谁来说说图中的比例尺1:3000是什么意思?生1:比例尺l:3000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3000。
生2:比例尺1:3000的意思是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3000厘米。
师:同学们真棒,完全理解了比例尺的含义。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投影出示问题)已知校园的图上距离长8厘米、宽5厘米。
校园的实际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校园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和平面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铺垫新知,自然地向学生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授:二、探究新知l,认识和应用线段比例尺。
(1)认识线段比例尺。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一)购物问题冀教版

四、课堂练习
课本试一试第16页。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试做,教师巡视,关注学生是否运用了简便方法。
板
书
设
计
解决问题----购物问题
(1)分步计算。先算出买牛肉和鱼各用多少钱,再求一共花多少钱。
4 6.4×2=92.8(元)
23.6×2=47.2(元)
42+92.8+47.2=182(元)
200元>182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2)因为牛肉和鱼都是2千克,所以,列一个算式,先算出牛肉和鱼各2千克一共花多少钱。
(46.4+23.6)×2
= 70×2
=140(元)
42+140=182(元)
200元>182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3)直接列一个综合算式。
(46.4+23.6)×2+42
=70×2+4 2
=182(元)
200元>182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课
后
反
思
生3:李阿姨计划买一袋面粉、2千克牛肉、2千克鱼。
生4:李阿姨带了200元钱,让我们帮她算一算,够不够。(设计意图:了解、交流图中的数学信息,为下面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自主学习
1、提出“买这几样食品带200元钱够不够”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李阿姨要买这三种食品,带了200元钱够不够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你们能自己解答吗?试一试吧。
3、讨论综合算式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然后比较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说一说符合什么运算定律,使学生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46.4×2+23.6×2=(46.4+23.6)×2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6课时 圆环的面积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6课时圆环的面积第6课时圆环的面积教学目标:l.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与圆有关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
2.会计算圆环的面积,能解决与圆环面积有关的简単问题。
3.获得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经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圆环面积的解決方法教学难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二、新课(1)例7某公圆内有一座圆形啧水池,它的半径是3米。
现在,要在喷水池的周围铺上1米宽的甬路。
甬路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自己分析题意,然后试做)这样的图形叫环形。
解法一:(1)喷水池和甬路占地面积:3.14×(1+3)2=50.242m(2)喷水池占地面积3.14×9=28.262m(3)甬路占地面积50.24-28.26=21.98(平方米)(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π2R-π2r(3)完成练一练3: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
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选择正确算式A、18.84÷3.14÷22×3.14B、18.84÷3.142×3.14C、l8.842×3.14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況?怎样求出圆面积?四、作业课本P55第2、3、4题板书设计圆环的面积(1)圆环的面积:用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2)S=π×(R²-r²)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一根电线先截去它的40%,还剩下12米,再截去多少米后,这时正好剩下这根电线全长的14?2.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个数与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5,如果再加工15个,那么完成个数与剩下的个数同样多,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3.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D是BC的中点,E是AD中一点,AE与ED的比是2∶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4.一辆快车与一辆慢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在距中点5千米处相遇.已知快、慢车的速度比是3:2,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5.一个书架,原来上层和下层中书的本数比是8:7,如果从上层取出8本书放放下层,这时上层和下层的比为4:5,原来上层和下层各有图书多少本?6.求实小学原来男、女生人数之比为16:13,这学期又转来几名女生,这样男、女生人数之比为6:5,这时男、女生人数共有880人,转来的女生有多少人?7.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的路程比是4:3,相遇后货车提高速度,比相遇前每小时多行35千米,客车仍按原速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
2023年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容积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

(2)测量玻璃杯的容积。算一算:一桶矿泉水可以倒满
多少杯水?
用同样的方法得
出杯子的半径和
高,求出容积。
桶的容积÷杯子的容积
(3)按每人每天饮水1500毫升计算,一桶矿泉水能满足
一个三口之家几天的饮水需要?
每人每天饮水1500毫升,那么三人每天饮水:
1500×3=4500(毫升)
桶的容积÷4500,算出一桶 每人每天大约饮几杯水?
冀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4 圆柱和圆锥
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导入
准备下面的矿泉水和测量工具。
(1)测量出一个矿泉水桶和一个矿泉水瓶的容积各是多少。
算一算:一桶矿泉水大约等于多少瓶矿泉水?
(2)测量玻璃杯的容积,算一算:一桶矿泉水可以倒满多少杯水?
(3)按每人每天饮水1500毫升计算,一桶矿泉水能满足一个三
口之家几天的饮水需要?
(教材P39 T2)
2. 回家后,找一个水杯,先测量出它的容积,再用这个
水杯测量一个鸡蛋的体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容器里,液体增加的体积(液体被物体排开的体
积)等于完全浸没在液体里物体的体积,即物体
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
2.不溶于水的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都可以用排
水法测量求体积。
返回
义务教育冀教版六年级下册
四
圆柱和圆锥
第6课时
容积(2)
问题导
入
你知道一桶矿泉水相当于多少瓶矿泉水吗?
探究新
知
பைடு நூலகம்
2
饮水问题。
准备下面的矿泉水和测量工具。小组合作,解决问
(1)先测出容器的底面直径和杯中的水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2单元 比和比例-第7课时 解决问题

2 一种淡蓝色涂料是用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按3:1 配制的。
(1)现在有12千克白色涂料,需要几千克蓝色涂料 才能配成这种淡蓝色涂料?
解:
12÷3=4(千克)
答:需要4千克蓝色涂料才能配成这种淡蓝色涂料。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2)现在要用这种涂料粉刷一面长300米、高2米的
临街墙壁。粉刷完这面墙壁需要白色涂料和蓝色涂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六年级数学上册(JJ) 教学课件
第2单元 比和比例
第 7 课时 解 决 问 题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一、探究新知 1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2+3+5=10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可以增大蓝色涂料所占的比例,可以调成3:2。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二、巩固练习
两条线段把长方形分成如图的四个部分,已知其中的3个 部分的面积,你能求出第四个部分的面积吗?
50
60
40
解:设第四部分的面积为x, 50:40=60:x x=48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三、作业布置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时,按比分配是指一个数量按一定的 比来进行分配。这里的“一定的比”不单单指两个数的比,也 可以是多个数的比。
料各多少千克?
粉刷1平方
米墙壁需
要0.25千克
涂料。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解:粉刷墙壁需要涂料:300×2×0.25=150(千克)
白色涂料:150 3 112.(5 千克) 3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6)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放大与缩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感受放大和缩小的概念•能够通过使用长度比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应用放大和缩小的概念,比例尺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2.技能目标•能够利用比例尺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能够应用放大和缩小的概念,比例尺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够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二、教学内容本课讲授内容为《放大与缩小》1. 感受放大与缩小的概念•用试管放大和缩小硬币、水滴等,并理解“放大”和“缩小”的概念2. 比例尺愈小,图形就愈大;比例尺愈大,图形就愈小•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比例尺模型,理解比例尺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实际计算的能力3. 用长度比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巩固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4. 应用放大和缩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实践并应用放大和缩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三、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尺与图形之间的关系2.应用放大和缩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1.通过制作比例尺模型,理解比例尺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2.应用放大和缩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课堂讲授、情境创设、案例分析、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过程用户可参考教材,自行创作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放大和缩小的概念,并理解比例尺与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握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制作比例尺模型与实际问题的应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情境创设和情景引导等策略将抽象的知识和技能转换成为具体的感知经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配合,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鼓励其进行思考和探究,参加竞赛活动,发挥个人能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在教学中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理解与操作过程,帮助他们逐步深入掌握知识和技能。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课时 简单应用(二)教案

第6课时简单应用(二)◆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提示森林覆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教学目标1.经历了解我国及世界森林覆盖率数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森林覆盖率的实际问题。
3.了解我国森林覆盖率与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的差距,培养关心国家大事和保护绿色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结合植树造林问题,经历了解数据信息、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过程。
难点对植树造林的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下图。
师:图中的人们正在干什么?生:在植树。
师:对,每年春季我国都有许多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造林除了能够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外,主要作用是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那现在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情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统计资料。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3图)师:请根据资料中的数据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1)我国森林面积10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平方千米?(2)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千米?(3)照上面的情况估计,要实现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还要多少年的时间?学生独立解答,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生1:我国森林面积10年增加的面积大约有960X(20.36%—16.55%)=36.576(万平方千米)≈37万平方千米=370000平方千米。
生2:平均每年增加370000÷10=37000(平方千米)。
生3:要实现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还需要960X(30%一20.36%)÷3.7=25(年)。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正确地解答了这两个问题,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咱们再来看这样一道题目。
(出示教材第38页例4图片)师:对我国的森林覆盖问题,你有何感想?生1:通过数据的计算和比较,使我认识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 冀教版

小学教案年月日
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先在独立完成,再分小组讨论,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得到答案,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把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与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知识得到了巩固。
从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接受情况来看比较理想,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独立完成,最后说说怎么想的,从而掌握解题关键。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比转换成分数,这样就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变成了分数应用题来解答;又可以把比转换成份数,找出题目中的数量与对应的份数,这样就把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转换成整数应用题了。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多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重视解题的结果,还要针对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地发展。
同时,还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第6课时 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 比例尺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新课导入
下面是某动物园景点分布示意图。
观察示意图,说一说各 场馆都在什么方向。
探究新知
下面是某动物园景点分布示意图。
设计一条游览路线, 算出要走多少米。
设计游览路线的方法:
游览路线的起点和终点都 是大门。
游览的景点:可以是全部 景点,也可以是部分景点。
计算相邻两个景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先测量出相邻两个景点之 间的图上距离,再根据比 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我的游览路线 是这样的:
大门 120米 孔雀 65米 鱼 65米 猴 80米 鸟 120米 大门
一共要走:120+65+65+80+120=450(米)
我的游览路线 是这样的:
大门 120米 孔雀 80米 斑马 90米 狮子 80米 鹿 175米 骆驼 70米 大象 70米 鸟 120米 大门
一共要走:120+80+90+80+175+70+70+120=805(米)
……
练一练
(教材P83)
聪聪家购买了一套新房,下面是新房的平面图。 (1)请你试着算一算聪聪家பைடு நூலகம்房的建筑面积。
阳台面积可要 按一半计算哪!
提示:先把聪聪家新房的平面图分割成 若干个长方形,再测量出各个长方形 的长和宽,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的长 和宽,最后算出面积。
比例尺1∶250
(2)聪聪的卧室要放一张长2米、宽1米的床,请你 画图把床放在合适的位置。
我住在北面 那间卧室。
提示:根据比例尺及床实际的长和宽 求出床在图上的长和宽。
比例尺1∶250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第7课时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4页。
◆教学提示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先计算出要粉刷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大小以及每平方米的用量来确定涂料的数量,再根据涂料的配置比例算出各种颜色涂料的购置数量。
购置涂料时,要选择最省钱的方案。
◆教学目的1.经历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配制涂料粉刷墙壁的三个问题,进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3.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配制方案,对配制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能说明方案的合理性。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敏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明家买了新房,但是他们家小区的临街墙需要粉刷一种淡蓝色的涂料,这种涂料是需要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如今来看看是以一种怎样的比例配制的吧。
〔课件出示以下内容〕师:一种淡蓝色涂料是用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按3:1混合配制的。
问题〔1〕:如今有12千克白色涂料,需要几千克蓝色涂料才能配成这种淡蓝色涂料?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1.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生:根据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比是3:1,我用方程解出。
解:设需要上千克蓝色涂料才能配成这种淡蓝色涂料。
3:1=12:χ3χ=1X123χ=12χ=4答:需要4千克蓝色涂料。
师:那你能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把方程解出来的吗?生: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解出来的。
师:非常棒,还有不同的解法吗?生:我也是根据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比把它转化成白色涂料是蓝色涂料的3倍,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需用的蓝色涂料。
12÷3=4〔千克〕师:同学们解答得很正确,一个问题有时可用多种方法解答。
2.老师出示第二个问题。
问题〔2〕;如今要用这种涂料粉刷一面长300米,高2米的临街墙壁,粉刷完这面墙壁需要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各多少千克?〔粉刷1平方米需要0.25千克涂料〕师;我们要想知道这面墙壁需用的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首先需知道这面临街墙壁的面积有多大,你能求出来吗?生:用长X 宽即可求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比和比例
第6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综合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自主解决什锦糖问题的过程。
2. 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案,能说明方案的合理性。
3. 愿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配制方案,对配制什锦糖问题有自己想法和建议。
教学重点:
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自主解决什锦糖问题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吃糖啊?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配制什锦糖。
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出示例题
从下面四种糖中任选三种,按 2:3:5 配成什锦糖 50 千克。
每种糖各需多少千克?每千克什锦糖多少钱?
学生读题,了解数学信息和有关要求。
师:从四种糖中选三种有多少种选法?
师:至少写出三种方案。
师:如果我选用奶糖、酥糖和巧克力糖,应该怎样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计算,鼓励学生做出至少三种方案。
(二)交流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配制方案及计算过程和结果。
(三)议一议
提出问题(1)怎样配制什锦糖价格最高?怎样配制价格最低?
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师总结:价格贵的占的比例大,什锦糖的价格就高;反过来,价钱便宜的占得比例大,什锦糖的价格就低。
提出问题(2)关于配制什锦糖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让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第 9 题:一种鲜橙汁有三种包装,比较鲜橙汁的净含量和售价,购买哪种更合算?师生共同分析题目。
师:要比较哪种包装的鲜橙汁价格便宜,就要比较单位容量的鲜橙汁的价格。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四、课后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全面地理解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将课堂内外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来提出、发现并解决问题,然后再汇总各组的信息,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让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