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4
・继续教育・
肌张力障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陈生弟“周海燕‘
在运动障碍性疾病中,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仅次于帕金森病(Parkinson’8disease,PD)的第二大常见病。然而与帕金森病相比,无论是发病机制的阐述还是治疗策略的应对,在现阶段肌张力障碍都望尘莫及。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变幻多端,病因纷繁复杂,病理生理机制迷雾重重,诊断犹如深宫探密,而治疗却往往令人感叹“黔驴技穷”。
肌张力障碍一词由Oppenheim于1911年首创,用于强调疾病导致的变化的肌张力和反复发生的肌肉痉挛,因此这一疾病最初的命名为变形性肌张力障碍(dystoniamu¥culorumdefor-roans)。后随着对疾病表征的进一步认识,改称为原发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primarytorsiondystonia)。1984年国际肌张力障碍医学研究基金会顾问委员会提出了现今被广泛认同的肌张力障碍的定义: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
由于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识别肌张力障碍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许多普通内科医生不熟悉肌张力障碍,他们经常将它与痉挛或强直相混淆,有时甚至误诊为心理性疾病。患者通常几经波折,咨询数位医生后才能得到正确诊断。即使是神经科专科医生,如果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也容易出现误诊。例如将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dystonia。DRD)误诊为脑性瘫痪,将眼睑痉挛误诊为千眼症、重症肌无力,将痉挛性斜颈误诊为颈肌劳损、颈椎病。而经验丰富的神经科医生。有时也需要借助电生理辅助手段来鉴别肌张力障碍与肌阵挛或震颤。
对这一疾病临床识别的困难自然影响了该病的研究进展,而且与帕金森病不同,肌张力障碍由于症状变幻多端,其严重程度极难用合适的指标来衡量,至今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评分量表来评价它的严重程度。而这不仅妨碍了临床医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还妨碍了药物临床试验的有效性评估,成为治疗进展的一大障碍。
肌张力障碍研究进展的相对迟缓,还在于其病因的复杂性。根据病因分型,肌张力障碍通常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遗传变性病、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继发性或症状性这五大类。目前为止,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基因型已定位6种,包括DYT1、DYT2、DYT4、DYT6、DYT7和DYT13。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的基因型已定位5种,包括DYT5、DYTll、DYT12、DYT14和DYT15。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的基因型已定位3种,包括DYT8、DYT9和DYTl0。此外DYT3基因型导致x性连锁隐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dystoniaparkinson-ism)。因此仅就与遗传有关的肌张力障碍而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这15种基因型中,目前已经被克隆出的致病基因也就6种,分别为DYTl的TorsinA基因,DYT3的TAFI基因,DYT5的GCHl和TH基因,DYT8的MR-I基因,DYTlI的SGCE基因和DYT12的ATPlA3基因。而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25)
・通讯作者(E-mail:chen_sd@medmail.corn.cn)这6种致病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功能的解析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3。
借鉴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规律,我们可以设想这些不同的致病基因在功能上极有可能存在殊途同归的契合点,各种不同表型的肌张力障碍也存在病理生理机制上的共通之路。而最近又有证据提示,不仅家族性肌张力障碍具有遗传基础,很可能许多明显散发性的病例也有一个遗传基础¨j。从这点上讲,继续开拓遗传因素的研究和深入探讨已知致病基因的功能对整个庞大的肌张力障碍家族的病理生理机制的阐明和实现新的治疗靶点都具有莫大的意义,尽管这确实是个浩瀚的工程。
病因的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病理生理机制的复杂性。目前为止主要存在3种颇有说服力的假说H1。第一种说法认为,肌张力障碍是由于不同层次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抑制导致机体的过度运动,包括脑干、基底节、运动皮层、运动辅助区、小脑等。苍白球切除术和深部脑刺激(DBS)对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治疗证实了基底节存在输出异常。PET和功能MRI(fM.RI)也显示在DYTl基因携带者中,其运动皮层、运动辅助区、小脑、基底节都存在异常。经颅磁刺激研究显示肌张力障碍患者皮层运动神经元的异常兴奋,导致其皮层抑制减弱。以E这些异常环节都会导致对抗肌群的反向抑制减弱,从而使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造成肌张力障碍的发生。但对于基底节传出如何影响皮层抑制功能目前还不清楚。基底节传出的异常可能是结构性病灶,也可能是多巴胺(dopamine,DA)缺陷、DA传递异常造成呤1。另一种说法认为,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丘系感觉传导路径存在错误的加工过程,导致感觉运动整合异常。这种假说可以从许多临床表现上寻得证据:例如在一些肌张力障碍患者,如果轻触受累躯体就可以减轻症状,这被称为“感觉诡计”(sen—sorytrick)。又如一些外周神经的损伤造成感觉传人改变而导致肌张力障碍。最后一种说法认为,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神经塑造(neuroplasticity)机制存在异常。在这种易感状态下。一些环境因素如重复训练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会触发异常的错误适应的可塑性(abnormalmaladaptiveplasticity),从而导致明显的肌张力障碍。
尽管这3种说法各有依据,但真正细节的机制还未阐明;而它们之间究竟是各自为政,还是藕断丝连、相互关联,或者以哪种为主导,目前为止还都是未知。但对它们的阐述和探讨必然会为肌张力障碍的治疗确椤新的靶点,推进肌张力障碍的治疗进展。
目前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BTX)治疗、鞘内注射巴氯芬以及神经外科治疗。但大部分治疗都是对症不对因,其根本原冈还在于绝大部分肌张力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确。而且尽管口服药物种类较多,既有左旋多巴制剂的多巴胺能治疗,安坦等抗胆碱能治疗,也有氟哌啶醇、丁苯那嗪等抗多巴胺能治疗,巴氯芬等肌松剂治疗和卡马西平、苯二氮卓类等治疗,但除了DRD,目前还未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各种药物对其他类型肌张力障碍治疗的有效性‘6。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BTX的应用,肌张力障碍的症状性治疗尤其是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得到大幅度的改善¨1。在强大的临床试验证据支持下,美国FDA已批准BTX治疗眼睑痉挛、偏侧面肌痉挛和颈部肌张力障碍。尽管BTX已经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但目前大量的研究还是集中在颈部肌张力障碍……’,而其他形式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研究资料甚少。人群中的患病率较低町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肌张力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困难显然是最大的研究障碍。例如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症状的个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