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图形与几何解读

合集下载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第一课。

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所以,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了“丰富的校园生活”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校园里的许多物品中就有我们要认识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最直观的感受。

在学习例题之前,师生要共同准备大量的教具、学具。

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相互说一说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这里主要是要了解一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进一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想一想,把这些物品分类,可以怎么分?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再动手操作。

在汇报交流中,教师要对按颜色、材质、曲面和平面等多种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给予鼓励。

把物体按形状分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物体形状的抽象过程。

同时明确告诉学生“按照形状分类”是一种从数学角度观察的结果。

在将物品按形状分类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各类实物的特征,同时寻找相应的同类实物,比如拿出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学生会用“长长的”“又长又方”这样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接着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说明刚才这些物体都是这个样子,这样的物体就叫长方体。

在这里要注意长方体和正方体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它们的不同,使学生知道有些方形物体的每个面都是相同的,而有些不是,从而把它们看成不同的两类。

同时强调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经验,也是以后逐步抽象出立体图形的几何特征的认知基础。

最后,明确图形的名称,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可以经历“实物引入——抽象为模型——给出图形名称”这三步,帮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表象。

“练一练”:第1题,目的是为了直观地辨别物体的形状。

通过由实物说出它的形状,使学生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第2题,本题目的是通过连线,建立物品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巩固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材解析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材解析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材解析《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材解析》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相关知识点的梳理。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知识的前沿和后续。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立体图形这一名词是陌生的,但对于具有这些图形的特点的实物却见过、摸过,有一定的直接经验。

所以要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是很容易实现的。

学好这部分知识也能为今后进一步认识图形做准备。

三.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难点: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刚入校的小朋友,他们对生活中新鲜、热闹场面感兴趣,特别对形声兼具的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但由于他们年纪小,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容易感到疲劳、厌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情绪,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前做精心的设计和准备,课上做及时的应对。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五.相关知识的解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所谓直观认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操作,初步了解这些几何形体的形状,并把它们的整体形状保留在大脑的记忆里,作为以后识别和辨认的参照;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并能把看到的实物与相应的几何形体联系起来,用几何形体的名称描述实物的形状。

在直观认识阶段,不细致深入地研究几何形体的结构特点,更不要求对形体的结构特点有规范的语言描述。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学生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教材还新编了具有亲切感的“编者的话”,设计了新颖的“目录”,努力使学生感到教材是为他们编写的,让孩子们喜欢教科书。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本册教材的设计注意下面几点: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分类概念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了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分类教学也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以及不同的分法。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把减法和加法适当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比较熟练地掌握加、减的计算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实验教材的10以内的加、减法,仍是把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从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开始,把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把有关的加、减法算式对照排列,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逐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逐步会利用联想算出加、减法式题的得数。教材最初出现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算式,逐步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两个加法的或两个减法的),再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的和两个减法的),使儿童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到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学生就能把这种规律性的联系运用于学习新知识中,实现学习的迁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是缘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多数是立体的,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有生活经验作保障。

在教材设计中,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开教学,这样使教学降低难度,便于学生掌握。

在后续的学习中,还要从立体图形上剥离出平面图形。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为后续研究图形问题奠定基础。

教材的主题图出示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既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也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使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几何形体的特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把不同的物品归为4类,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4种图形的模型图,并给出模型图的名称,在每一个表格中,由实物图到模型图,最后给出名称,这一系列呈现,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依据,同时也是认知抽象的过程,为学生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表象。

在练习中设计了找身边的物品,谁与教材的形状相同,目的是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物体(生活原型)抽成数学模型,让学生经历由生活的现象成数学化的过程。

生活中立体图形并非严格意义的数学模型,在教学中,教师要去其非本质性的属性,取其本质的要素,将生活中具有共性的要素概括出来,形成学生数学化的认识。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且能够辨别和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但可能对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还不够熟悉,我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

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我将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教学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立体图形的生活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和操作立体图形模型,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总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2018年小学数学上册教材图形与几何解读(全)

2018年小学数学上册教材图形与几何解读(全)

2018年小学数学上册教材图形与几何解读(全)人教版小学数学各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图形与几何》先锋小学曹茜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坐在一起探讨、交流小学数学各年级上册教材编写特点和具体实施方法。

今天我就教材“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内容和大家做个交流。

(先总述教材编排特点;再分年级介绍上册教材;最后给大家一些教学建议:编排特点:小学数学中图形和几何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让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位、制作模型、设计图案、实验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关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更好地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本着这样的理念和新课标具体教学目标教材体现了以下编排思想:1.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和素材。

每个单元内容都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如观察、拼摆、折纸、测量、作图、制作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使学生获得有关概念和关系的丰富的感性经验。

2.教材重视直观操作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认知表象。

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概念的含义和图形的特征,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教材每一部分具体内容的呈现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得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具逻辑性也更联系学生实际,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

4.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5.教材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增加了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的训练。

在每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之后,都安排了探索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例题等,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内容变化:1.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解析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解析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原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图形拼组
例3:看谁搭得高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认识
问题的解决
图形的关系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主题图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一题连一连中删 掉了圆柱形的饼干,正方 体改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 魔方。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二题的中减少了一个 长方体,增加了一共有( ) 立体图形。答案是10个,原本 是11个,这也是放在十以内数 的认识之后教材的另一改变。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没有变化
二 教学内容
二 教学内容
例1:做一做第1题。 区别:第1题是旧教材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 第1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游戏的范例,要求学生在看不见实物 的情况下,按指定的图形名称摸实物。 使学生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增强空间想 象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立 体图形的认识。可以根据特征拿物体、 根据物体说特征的方式加深对立体图 形的认识。
二 教学内容
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3:图形拼组(用相同的图形) 区别:例题中新增8个小正方体拼成 的大正方体。对话中增加了“我用” 两个字。 设计意图:原教材只学习五以内的认 识,现在是学完10以内的认识后, 结构上更加合理。 教学建议:拼组出新的图形,进一步 直观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不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所谓直观认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操作,初步了解这些几何形体的形状,并把它们的整体形状保留在大脑的记忆里,作为以后识别和辨认的参照;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并能把看到的实物与相应的几何形体联系起来,用几何形体的名称描述实物的形状。

在直观认识阶段,不细致深入地研究几何形体的结构特点,更不要求对形体的结构特点有规范的语言描述。

学生直观认识几何形体的信息渠道主要是视觉和触觉。

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几何体。

以积木为学具有三点好处:一是学生喜欢积木,有玩积木的体验,从而热情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二是积木的形状比较规则,有利于学生正确感知几何体的形状,形成正确的表象。

三是玩积木符合直观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要求,学生可以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把感觉到的物体的整体形象保留在记忆里,一般不会向深入研究几何形体结构特征的方向展开。

例题和“想想做做”里的知识内容大致分成五步逐渐展开:呈现堆积木的游戏场景,吸引学生参与堆积木活动——学生感知积木的形状,把积木按形状分成四类——揭示各类积木的几何图形,并给出几何名称——辨别常见物体的几何形状,寻找生活中有关的物体——以加强形体表象为目的的分类统计活动,以及与几何形体有关的其他练习。

前两步安排在例题里,后两步安排在“想想做做”里。

1让学生玩积木,一边玩一边学数学。

例题创设堆积木的游戏情境,吸引学生也来玩积木,一边堆积木,一边感知积木的形状。

玩积木的目的是了解每一块积木的形状,比一比哪些积木的形状相同、哪些积木的形状不一样,想想按形状积木可以分成哪几类。

可见,积木是不可缺少的学具。

课前,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准备学具,发动学生把自己的积木带来课上使用。

如果收集积木实在有困难,也可以组织学生收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容器或物体来代替积木。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一、教材解读。

(一)数与代数。

1. 1 - 10各数的认识。

- 内容结构。

- 教材先通过主题图,如生活中的实物(像1个太阳、2只鸭子等),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的存在。

接着按顺序认识1 - 10各数,包括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

例如,在认识“3”时,不仅会写“3”这个数字,还知道3比2大,比4小。

- 教学目标。

- 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 - 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掌握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感。

数感体现在能感知物体数量的多少,如能一眼看出一堆苹果大概有5个还是8个。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感的建立。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正确书写数字有一定难度,比如“8”的书写容易写成两个圈。

数感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学生要从具体的实物数量抽象到数字概念。

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 内容结构。

- 教材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如左边有3个气球,右边有2个气球,合起来有多少个气球,引出加法的概念。

减法则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如一共有5个苹果,吃掉2个,还剩几个。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的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加与减是相反的运算。

- 教学目标。

- 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能算出教室里男生有3人,女生有4人,一共有7人。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是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和计算的准确性。

学生容易混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在计算时可能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如3+2算成6。

3. 11 - 20各数的认识。

- 内容结构。

- 这部分内容在1 - 10各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教材通过小棒等学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11 - 20各数,如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再加上几根小棒就表示十几。

同时,也学习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内容。

- 教学目标。

- 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1 - 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会读写这些数,初步认识数位(个位、十位)。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图形与几何解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图形与几何解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图形与几何》先锋小学曹茜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坐在一起探讨、交流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编写特点和具体实施方法。

今天我就一年级教材“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内容的变化作个介绍:一、内容的变化1、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认识图形”降低了难度主要表现在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原来“认识图形”单元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以往主要是想体现“面”在“体”上,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二、对“图形和几何”内容的教学,教材的主要编排特点有:1、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设计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

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学习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具体形象和动作进行思维,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得到知识技能,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

“图形和几何”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教材已经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特别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而且教材中也编排了许多的课堂活动,这些直观因素教学中要充分加以挖掘。

比如“位置”单元教材第11页第3题,教材抓住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用趣味性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12的第5、6题,题目素材的选择充分考虑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融合。

另外教材对于“左右”和“认识图形”学习内容和难度的改变,就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组织科学的知识体系。

具体我们在单元教材分析中会详细介绍。

2、教材呈现内容的素材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一年级学生所感知的生活面较窄,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图形与几何》先锋小学曹茜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坐在一起探讨、交流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编写特点和具体实施方法。

今天我就一年级教材“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内容的变化作个介绍:一、内容的变化1、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认识图形”降低了难度主要表现在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原来“认识图形”单元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以往主要是想体现“面”在“体”上,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二、对“图形和几何”内容的教学,教材的主要编排特点有:1、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设计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

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学习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具体形象和动作进行思维,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得到知识技能,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

“图形和几何”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教材已经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特别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而且教材中也编排了许多的课堂活动,这些直观因素教学中要充分加以挖掘。

比如“位置”单元教材第11页第3题,教材抓住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用趣味性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12的第5、6题,题目素材的选择充分考虑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融合。

另外教材对于“左右”和“认识图形”学习内容和难度的改变,就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组织科学的知识体系。

具体我们在单元教材分析中会详细介绍。

2、教材呈现内容的素材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一年级学生所感知的生活面较窄,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在“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现实生活情境作为练习题,还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为学生更多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如教材第11页第2题,内容的呈现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位置内容,利用班级自身资源就可以灵活运用,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自身的参与增强了趣味性。

第12页第4题,布置小朋友的房间,常见的场景,做小主人的热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切实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

教学时建议师生交流或生生交流的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是否准确清楚,还要提醒物品摆放的合理性。

教材第13页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教师除了用教材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现象:吃饭、写字(左手压书、右手写字)渗透习惯教育;方向盘、车行路线等交通规则渗透安全教育。

3、重视直观操作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认知表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传递,更不是被动的接受。

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思维处于形象思维为主,其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 ,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 ;他们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只能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的能力。

所以要想调动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必须加强直观教学 ,增加学生活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 ,引导学生实际观察、操作 ,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学的内容,理解新知的来源和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信大家听过这样一句话:“我听说了,然后又忘记了:我看到了于是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我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可见,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

根据这一理论依据,“认识图形”单元教材内容呈现以游戏操作活动为主要形式。

没有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通过文字描述告诉学生,而是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在充分的活动中感知这些几何形体的主要特征。

4、教材注重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材第34页例题1,渗透了分类思想和集合思想;教材第37页第2题及第109页的总复习,教师要注意渗透有序的思考方法;教材第38页的第8题,渗透了找规律的知识。

三、下面,我将结合教材内容对“图形与几何”的2个单元进行详细分析。

第二单元位置(一)教材内容“上下”“前后”“左右”(二)教材分析这3对方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上下”“前后”的方位儿童基本已经建立起来了。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掌握上下,前后这几种方位词的顺序为:3岁左右掌握上下关系,4岁左右掌握前后关系)那儿童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所以我们先认识,并且把它们安排在一个例题中(去掉了原来专门教学“前后”的例2,在例1中加入了“前后”的认识);而“左右”相对于前2对方位难一些,所以放在后面认识,并且专门安排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三)教学建议1、上下、左右*结合情境和活动认识教材第9页,以一座大桥为背景,大桥2层加上水面共3层,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先示范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自己选两种交通工具像这样进行描述,进一步明确上下方位。

接着通过“做一做”的活动和练习进一步巩固“上下”、“前后”方位的概念。

*让学生充分地说。

第9页的例题和第12页的第4题,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例题和第11页的第2题每两辆车、每两个人的位置都有前后关系。

因此,可以说的内容很多。

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给大多数孩子有大量的练习机会。

*描述的语言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谁在谁的上(下)面”“谁在谁的前(后)面”,也可以说“谁的上(下)面是什么”“谁的前(后)是什么”。

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说法来描述,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

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语言应该是完整的:谁在谁的前面,而不能说谁在前面。

*感受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可以把对两种事物相关描述对照起来:如(例题中)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做一做”中的摆放操作)语文书在数学书的上面,数学书在语文书的下面等进行比较,用不同的语言说相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左右*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认识左右:认识左右手——感知身体的左右——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儿童辨别“左、右”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有心理学认为儿童判断左、右的根据是身体的左、右两半,后来又有人研究证明在左、右分化中起绝对优势作用的不是身体,而是手。

也就是说,儿童建立左、右概念的过程是:先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与自己身体的两边对应起来,最后以自身为标准来进行判断。

教材教学左右概念时,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1让老师背对学生作镜面示范,学生模仿老师举右手,观察自己的左右手,再让学生说明左右手的习惯性分工,将左、右和自己的左、右手对应起来2再通过第10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初步感知身体的左、右。

3通过“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学会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完整建立前后左右的概念。

本单元教材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学内容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去掉了这块内容。

一方面是因为有难度。

(经研究表明,一般儿童6—7岁,只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左右才也能以别人为标准辨别左右)。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教学中教师老师纠缠以谁为标准的问题。

*将左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材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车辆、行人靠右行(安全教育)右手行队礼、发言举右手(德育教育、常规教育)等等。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二)教学目标主要是直观认识四种图形、初步感受图形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

(三)教材分析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

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

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

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步研究“面”,从而建立“形”的概念。

所以,先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那我们在“认识图形”单元教学时,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四种立体图形,所谓直观认识是指结合实物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几种形体,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在充分的活动中感知这些几何形体的主要特征。

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第34页例1教学认识四种立体图形:从实际生活中引入,出示了学生熟悉的一些实物,让他们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分成四类,引出四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认识。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巩固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

在初步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后,35页“做一做”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例2立体图形的拼组,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活动,初步体会各种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另一方面为以后的学习积累一些感性经验。

(四)教学建议*充分准备活动所需材料活动前,教师和学生需充分准备活动所需材料,活动材料可以是专用教具、玩具积木或日常用品,也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搜集和制作,以保证学生活动的实际效果。

这节课如果没有可供操作的物体,是无法完成教学的。

明天我有一节《认识图形》的课例,在做准备的时候发现准备学具是件辛苦的事情,如果在自己班级上课,可以先让学生搜集,教师补充,正方体物体比较难准备,有困难可以稍稍从简,哪怕准备的学具少点,也要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摸一摸、滚一滚”,这是必做的不可省略的工作。

*结合直观和操作活动认识图形教材第34页例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立体图形。

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时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学生准备的物品中有不规则的物品,在分类活动中不要过多纠结分辨它们的特点不放,教师只需要在分类活动结束时简单带过:“以后我们再认识它们”就可以了。

2组织分类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类,也可以引导分类。

如果选择学生自主分类,教师应及时启发:为什么肥皂(长方体物品)和魔方(正方体物品)没能分到一块?从而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简单特征。

学生也可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成一类,把圆柱和球分成一类,这种分类方法表明他们已经感受到平面和曲面的不同,应予以肯定,再引导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正方体分开,圆柱和球分开。

如果有的教师觉得这种学生自主分类活动难以组织教学,可以选择引导分类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