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3课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远古时期的中国,了解远古祖先的生活和思想文化;2.学习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背后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探讨中国远古时期的文化和思想;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传说故事背后的含义和道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代中国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远古时期的地理环境、人文发展和文化历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

2.学习《大禹治水》(2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了解其中的主要故事和人物形象。

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和老师的解释,了解该传说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文化内涵。

3.想象与创造(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远古文化和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智慧,创作和演讲一个关于远古文化和传说故事的小故事。

4.发表与分享(15分钟):让每组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小故事,讨论和评价,选出最出色的一个,由其代表全组向全班演讲,展示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5.总结与评价(5分钟):通过教师的点评和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对远古文化和传说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四、课堂作业1.整理自己的小故事稿,并将其转化为可读性强的文字版本;2.继续了解中国远古时期的文化和历史。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认识中国远古时期的文化和传说故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创造能力。

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中表现抵触,需要我们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二、教材分析1.课本内容以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壮大为内在线索,揭示神话传说与史实的关系。

它在时间线上与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氏族时期)在时期上相衔接,开启第4课“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内容上,讲述神话传说的内容与第2课讲述考古发现的内容相呼应。

2.课文的三个子目:“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和“尧舜禹的禅让”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神话传说,但在时空上,炎黄联盟与尧舜禹的禅让有先后关系,而且是属于同一地域——黄河流域的故事。

3.课本中的图片材料较少,因此本课利用历史地图册中的地图、图片对教学进行辅助。

三、学情分析1.广州中学初一学生大部分对历史有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上表达意愿强,但由于初中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感性认知居上风的年龄阶段特点,学生对较深层次的、较枯燥的文字内容大多接受度较低。

因此,宜采取活动-探究的课堂组织形式。

2.学生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后,已能认识到“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但其对神话传说的认知尚且停留在“虚构的故事”,尚且没能将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历史史实相联系。

四、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实的区别和联系突破方法:学生找出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比较两人传说中的发明跟第2课考古发现的相似程度,对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实的关系进行归纳。

2.难点:禅让制与“公天下”突破方法:学生探究问题:“为什么在传说中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被归于炎帝、黄帝个人呢?”,总结禅让的标准和首领的特点。

五、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知道华夏族的由来;学生通过比较炎黄传说与考古发现,理解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实的区别与联系;学生通过归纳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点,了解禅让的标准和内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析对比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培养一定的辩证思维,懂得客观看待传说、史料。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3、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夸父追日、神农尝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教学方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黄帝陵图片,导入新课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也很多,络绎不绝。

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认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讲授新课(一)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它们之间的是怎样的关系?2、五六千年前,在今天的黄河流域发生过哪几次重要的战争?战争双方分别是谁?结局怎样?有什么影响?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

经常相互攻伐又持续合并2、(二)学生读课文第二小节,完成引领学习说说炎帝和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因为他们都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学生读课文第三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尧、舜、禹是怎样的人?2、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哪些部落首领以前实行过禅让制?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禹:治理水患,用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2、“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详细内容包括:对黄帝、炎帝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进行学习;探讨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分析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掌握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远古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炎帝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

难点: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黄帝、炎帝的壁画,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好奇心。

2. 新课内容:结合教材,讲解黄帝、炎帝等人物的事迹及其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出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黄帝、炎帝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远古传说。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远古传说人物:黄帝、炎帝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黄帝、炎帝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要点包括黄帝、炎帝的事迹、贡献以及他们的形象在华夏族形成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远古传说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关于黄帝、炎帝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等核心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 课 《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 课 《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及导学与训练
板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禅让”
2、禅让制的特点
教后记
展望提高
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人文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三、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
讲授新课
一、炎黄联盟
出示问题:
1、“涿鹿之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怎么回事?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引导学生分析第13页材料研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
课题: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制;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热烈氛围和教学的直观性。

采用讲述法和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的双向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第一,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光明日报西安4月5日电,4月5日上午,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隆重举行。

海内外万余名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黄帝陵祭祀广场,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上午9点50分,公祭典礼正式开始。

34咚鼓声象征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初祖的无限景仰和感恩情怀,9响钟鸣代表着中华民族崇敬初祖的最高礼数。

鼓声雄浑,钟声悠远,回荡在桥山沮水间。

《黄帝颂》响彻全场,拉开典礼大幕。

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贡献?(二)、讲授新课:一、炎黄联盟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

1、阪泉之战神农尝百草图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遥古传说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观点。

2. 掌握传说中重要人物和事件,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传说中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理解,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难点:如何将传说与历史事实区分,以及如何理解传说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传说人物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制作PPT,包括背景资料、地图和问题等。

3. 安排教室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

4. 准备相关历史资料书籍和参考资料,供教师备课和参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盘古开天地》视频,请学生简单描述视频内容。

2. 引入遥古传说时代,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劈头。

3. 引导学生思考:遥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干系。

(二)新课讲授1. 讲述炎帝、黄帝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壮大,引导学生理解炎帝、黄帝部落联盟的意义。

2. 介绍尧、舜、禹的品德和治国理念,引导学生理解禅让制的特点和意义。

3. 引导学生讨论:禅让制为何能成为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三)教室互动1. 组织小组讨论:从遥古传说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品质?2. 鼓励学生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针对学生的疑惑和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四)教室小结1. 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遥古传说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遥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差距,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传说。

3. 安置作业:搜集有关炎帝、黄帝、大禹等人物的其他传说故事,下节课与同砚分享。

(五)课后延伸1. 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如《史记》、《山海经》等,拓展学生对遥古传说的了解。

2. 鼓励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考察遗址等方式,亲身感受遥古传说的历史氛围。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炎帝、黄帝等重要人物及其事迹,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传说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和分析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华夏文明的源遥流长,培养民族自豪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神话人物——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神话故事的文本阅读,也有与故事相关的插图和注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神话传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女娲和伏羲的故事,理解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以及引导学生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神话故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3.教学资源:与神话传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4.课堂活动准备:神话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同时配合相关插图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 掌握远古时代的传说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及其文化传承;2. 理解远古时代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3.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资料的能力,提升其逻辑思考与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远古时代的文化背景及人物传说,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的讲述;2. 引导学生理解远古时代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影响及价值。

教学难点:1. 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与多维度性,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历史含义;2.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准备有关远古时代的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2. 教材与教辅材料:确保学生人手一册教材,并准备相关教辅资料;3. 课堂互动工具:准备提问卡、小组讨论记录表等工具,以促进课堂互动;4. 环境准备:确保教室设施齐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上述准备,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环节1. 激发兴趣,引发探究- 老师首先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远古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们想象远古时代的场景,同时结合古文中的简短描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 老师将提问:“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远古时代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远古的传说。

”二、新课导入2. 讲述远古传说背景- 通过讲解远古时代的社会背景,如炎黄时期的战乱、五帝时期的争霸和过渡,使学生们理解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这些传说中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认同。

- 解释传说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如黄帝、蚩尤、禹治水等如何形成和传播。

3. 探讨远古文明的特点- 老师将引导学生们讨论远古文明的特点,如对自然界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等,以及这些习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通过问题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他们对远古文明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内容展开4. 阅读材料,初步理解- 学生们将阅读《远古的传说》的课文内容,并标出重点词汇和句子,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和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判断和解释。

过程与方法学生共同参与回答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通过互相讨论、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归纳线索,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炎帝与黄帝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实质教学方法:多媒体师生互动教学,PPT演示,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 (播放视频《祭黄帝陵》)为什么祭拜黄帝陵那么隆重?我们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根又在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

一、炎黄战蚩尤[教师讲述] 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

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

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还有苗蛮部落。

(出示部落分布图)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黄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学生回答] 涿鹿[教师讲述](出示形势图)相传蚩尤部落“铜头铁额”,骁勇非常,在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一度落于下风,后来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甚至要找来天女相助,还发明了指南车,才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

[板书]一、炎黄战蚩尤著名战役:涿鹿之战[教师提问]你怎么看涿鹿之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教师讲述](出示线索)炎帝和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并且结成部落联盟。

而在炎帝和黄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远古的传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包括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

教材通过讲述这些传说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相对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生对于传说时代的了解相对片面,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掌握传说时代的基本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历史故事、文献资料等,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3.投影仪:确保投影仪正常使用,方便展示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如“黄帝战蚩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这些传说人物吗?他们有哪些故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说人物,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材分析讲述了起源于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掌握华夏族的形成、尧舜禹的“禅让”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帝和炎帝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

展示:孙中山祭黄帝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教师:巍巍华夏,历史悠悠。

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

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他在历史上有什么杰出的贡献呢?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华夏民族的形成-------炎黄战蚩尤教师:黄帝为什么称“黄”帝呢?展示:《淮南子》:“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

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展示:黄帝被称为轩辕氏的故事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

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远古的传说》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的第三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包括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认识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神话传说故事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上学期之前,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神话传说故事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理解传说时代的历史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神话传说故事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

2.教学难点:传说时代的历史特点,学生对神话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神话传说故事的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音乐、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3.教学参考资料:教材、教参、相关论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让学生初步感知传说时代的历史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包括:1. 神话传说的定义及作用;2. 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事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3. 远古传说中的重大事件: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等;4. 远古传说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定义及作用,认识到神话传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2. 让学生掌握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事迹及重大事件,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分析远古传说中的历史意义;2. 教学重点:掌握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事迹及重大事件,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引发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2. 讲解:详细讲解神话传说的定义、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远古传说中的历史意义;3. 分析:分析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事迹及重大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4. 例题讲解:以“黄帝战蚩尤”为例,讲解传说背后的历史背景及意义;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其他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事迹,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远古传说2. 内容:神话传说的定义、作用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事迹及重大事件中华文明的起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神话传说的定义及作用;(2)列举三个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3)谈谈你对远古传说与中华文明关系的认识。

答案:(1)神话传说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想象和解释,具有很高的文学、历史价值;(2)如: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战蚩尤、发明舟车等;炎帝,中华民族的始祖,教民耕种、尝百草等;尧,贤明的君主,设立四岳、禅让等;(3)远古传说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1.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教学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代表齐聚于轩辕殿祭祀广场“我祖赫赫,开辟洪荒。

功化神圣,世代仰望。

”2018年4月5日上午,戊戌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

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新课讲授师生探究一:炎黄联盟1.课堂活动:(1)课前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或早期社会的神话与传说;(2)课上分组讲述;(3)评比讲述精彩的传说故事。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部落联盟时期的主要人物和部落战争。

3.问题思考:华夏族的由来?谁被尊称为人文始祖?4.教师讲述:(1)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联盟。

(2)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师生探究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图片展示: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左为外景,右为内景)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炎帝的一系列发明,感知炎帝对中华早期文明所作的贡献。

提示:(1)生产—耕种、制作工具、种植;(2)生活—制陶、纺织、煮盐、通商、制作乐器等。

3.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黄帝的贡献。

提示:造船、炼铜、发明弓箭等。

5.教师讲述:传说难免有神秘色彩,但透过其神秘的外壳,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真实历史的很多信息。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难点:禅让制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黄帝陵祭祖、祭拜炎帝图片教师: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这里举行祭祖活动,以寄托念祖之情。

为什么对黄帝和炎帝有着如此念祖之情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远古的传说》,共同探寻答案。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事,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战争结果。

(多媒体白板展示图示和填空题,引导学生概述内容)师: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他们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呢?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对这个称谓有什么感想?生1: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我们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生2: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

我们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强、善良。

所以我很骄傲。

师: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我们现在的历史辉煌更是由中华民族的人民缔造而成,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更要弘扬传统文化,这才无愧于我们是“炎黄子孙”。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师:炎帝黄帝之所以被称为人文始祖,更是因为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请结合课本说一说,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哪些发明?生回答。

师:这些都是炎帝和黄帝发明创造的吗?还是仅仅是传说?有哪些文物佐证了这段历史的存在和真实性呢?生1: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了当时已有了较高的制陶技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过程与方法: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史料研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对于传说,各位同学应该都不陌生,老师准备了四幅图片,请同学们猜猜它们对应的是什么传说?【评价】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课外阅读量蛮大的。

我们本课的两位主角也是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呢?他们二位是?生:炎帝和黄帝【讲授新课】1、第一关(难度指数一颗星)——炎黄联盟(1)师:阅读课本第14页炎黄联盟中第二段内容,观看视频:《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并回答问题:1、距今五六千年在黄河流域有哪些著名的部落?2、各部落爆发了哪些战争?结果如何?生:主要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

生: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战役是阪泉之战,黄帝获胜后,组成炎黄联盟;炎黄联盟与蚩尤之间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三个部落联盟经过数年的彼此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华夏族是如何形成的呢?(2)展示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生:华夏民族是由多民族交融而形成的。

(3)播放视频:2019年清明黄帝公祭大典。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感知到炎帝、黄帝是民族团结的纽带,让海内外儿女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我不禁疑惑,炎黄二帝究竟对中华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第二关(难度指数两颗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师:阅读课本第15、16页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中第一、二段内容,简单归纳总结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1.了解黄帝、炎帝对人类的贡献,认识炎黄子孙的由来;了解尧舜禹的传说,理解“禅让”的含义。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传说与史实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学习传说中人物的精神,树立起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和信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黄帝、炎帝的贡献难点:禅让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

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后来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首领,赢得当时许多部落的尊重。

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呢?让我们走进本课,了解古老传说背后的故事。

一、炎黄联盟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1.阪泉之战: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发生了阪泉之战。

最终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

传说,涿鹿之战十分激烈。

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炎帝迷失了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

3. 归纳概括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部落联盟以后不断融合其他民族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黄帝和炎帝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课题第3课远古的传说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历史年级七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炎黄部落联盟大败蚩尤;炎帝、黄帝的发明创造;尧舜禹禅让制度;大禹治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重点黄帝对人类作出的贡献;
难点“禅让制”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学生观看《女娲补天》视频,导入中国古代的传说观看视频,思
考问题
提高学生注意
力,增加学生兴

讲授新课一、炎黄联盟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国古代流传着哪些有
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传说中的人物都有
谁?
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
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也有关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

其中,炎帝、黄帝等是
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
盟时期。

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
炎帝、黄帝领导。

在东方,蚩(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学生思考,讲
述神话传说故

学生勾画相关
内容,进行了

培养学生的发散
思维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

著名的部落首领,被
后人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炎帝: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
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首领,神话中的武
战神。

蚩尤已经学会用铜冶铸兵器,战斗力强大,
传说他有兄弟八十一人,武器装备精良,并能呼风
唤雨。

后来他被奉为兵主,战神,受到华夷各族的
共同祭祀。

2、阪泉之战:
黄帝与炎帝是住在黄河流域的两个部族,他们
因争夺地盘发生战争,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板泉打败炎帝,最终以黄帝获胜而告终。

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3、涿鹿之战
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发明: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发明: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官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学生总结阪泉
之战与涿鹿之
战的内容
学生勾画相关
内容
培养学生的总结
概括能力
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水井、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型陶壶等。

这些发现,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
读材料,思考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部落首领?
帝尧……仁德如天,智慧如神。

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

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

他能尊敬有
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

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

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
都能和睦相处。

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

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
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

他们想杀掉他的
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
是在身旁侍候着。

禹的为人,办事敏捷而又勤奋,他的品德不违
正道,他仁爱之怀人人可亲,他讲的话诚实可信,
发出来的声音自然地如同音律,动作举止自然地可
为法度,乃至重要规范准则都可从他身上得出。


勤勉肃敬,可作为人所共遵的纲纪。

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

1、“禅让”是怎么回事?
“禅让”的含义—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禅让”制的特点:读材料,思考
问题
学生根据课本
培养学生分析史
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