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六版)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同属于程序法,都是对于法院行使审判权应当遵守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规定。诉讼活动的共同规律和特点,决定了三者有不少相同或相近的规定。但由于三者的具体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三者在不少方面又存在差异。例如,三大诉讼法在保障实施的实体法、提起诉讼的主体和条件、诉讼主体的诉讼地位、举证责任的分配、执行方式和措施,以及一些诉讼原则和程序方面均有所不同。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主体之间诉讼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各个主体之间诉讼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客体,也不完全相同。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主体之间由民事诉讼法确认并保证其实现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主体不同,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也不同。
形式与内容
手段与目的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与《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以下简称《人民法院组织法》)主要规定人民法院的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民事诉讼法》主要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遵守的原则、制度和程序。二者调整的对象不同,属于不同的部门法;但《人民法院组织法》与《民事诉讼法》又都服务于民事案件的审判,被称为审判法或司法法,二者在某些原则和制度的规定上又是相通的或者是一致的。
不同点
相同点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在含有一定权力因素这一点上是相似的。
行政法律关系是基于行政法的规定发生的实体法律关系;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程序性质的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所包含的权力是行政权力;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所包含的权力是审判权。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通常具有行政隶属关系;而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尽管法院居主导地位,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民事诉讼法-第2章

第2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上)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录第一编总则第一款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二款管辖第一节级别管辖第二节地域管辖第三节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第三款审判组织第四款回避第五款诉讼参加人第一节当事人第二节诉讼代理人第六款证据第七款期间、送达第一节期间第二节送达第八款调解第九款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第十款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第十一款诉讼费用第一编总则第一款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国开《民事诉讼法学》课后自测参考答案(第二章—第十章)

国家开放大学《民事诉讼法学》课后自测参考答案(第二章—第十章)第二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一、单选题(单项选择题8 道,每道题10 分)1.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指的是()。
A. 当事人诉讼地位相同B. 诉讼权利的同一性和对等性C. 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相同D. 一方的权利与另一方的义务相互对立2.A 县法院对甲诉乙侵权纠纷一案未经开庭审理即作出了判决,该审判行为直接违反了哪一项原则或者制度?()A. 违反了合议制度B. 违反了回避制度C. 违反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D. 违反了辩论原则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 第二审程序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B. 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可以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C. 独任制只适用于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D. 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只能采用独任制4.关于合议庭评议案件,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 审判人员的不同意见均须写入笔录B. 陪审员意见得到支持、形成多数的,可按该意见判决C. 审判长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以其意见为准判决D. 合议庭意见存在分歧的,也可提交院长审查决定5.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决定者是()。
A. 审判长B. 院长C. 庭长D. 审判委员会6.在甲公司诉乙公司的贷款纠纷诉讼中,甲公司的代理律师提出人民陪审员张某是乙公司的会计,需要回避,该申请由谁决定?()A. 审判长决定B. 审判员决定C. 审判委员会决定D. 院长决定7.关于回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当事人申请担任审判长的审判人员回避的,应由审委会决定B. 法院驳回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当事人不服而申请复议,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人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审理工作C. 当事人申请陪审员回避的,应由审判长决定D. 如当事人申请法院翻译人员回避,可由合议庭决定8.关于回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法院驳回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当事人不服而申请复议,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人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审理工作B. 如当事人申请法院翻译人员回避,可由合议庭决定C. 当事人申请陪审员回避的,应由审判长决定D. 当事人申请担任审判长的审判人员回避的,应由审委会决定二、多选题(多项选择题 2 道,每道题10 分)9.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下列哪些规定,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A. 《民事诉讼法》第139 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民
事诉讼法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 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第二节 基本原则Βιβλιοθήκη 述❖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第一,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 第二,双方当事人有平等的刑事诉讼权利的机会,同时,人民法院平等
的保障双方当事人刑事诉讼权利。 ❖ 第三,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 三、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 四、辩论原则 ❖ 五、处分原则 ❖ 六、检查监督原则 ❖ 七、支持起诉原则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 一、合议制度 ❖ (一)第一审合议庭 ❖ (二)第二审合议庭 ❖ (三)再审合议庭 ❖ 二、回避制度 ❖ 三、公开审判制度 ❖ 四、两审终审制度
民事诉讼法全文

民事诉讼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民事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民事权益关系发生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解决的活动。
第三条民事诉讼的原则是:依法平等、公正、公开、快捷、廉洁。
第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案件,必须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听取双方的意见,查清事实,审判公正,不许超越诉讼请求限度和事实范围进行判决。
第五条人民法院在审判民事诉讼案件时,应当采取便民利民的方式,倡导调解和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促进争议的早期解决和及时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
第六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权利。
当事人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诉讼主体请求解决民事争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法定的代理人。
第八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法律和事实查明争议的真实情况。
第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诉讼义务,不得滥用诉讼权利。
第十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判决案件。
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裁判和执行,实行独立负责制。
第二章管辖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案件,应当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第十二条跨级上诉的案件,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跨级上诉是指一审判决、裁定被上诉至二级人民法院的案件。
第十三条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案件,由被申请财产保全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隶属于同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根据案件大小、复杂程度以及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原则确定管辖。
第十五条当事人对涉及合同、侵权的民事诉讼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可以选择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合同订立地等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三章起诉和答辩第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提要
了解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功能及 分类;明确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掌握民事诉 讼法的特有原则。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法院调解原则 辩论原则 处分原则 检察监督原则
于是主审法官告诉吴某,要实现诉讼请求,必须证 明参加殴打的保安是由王某雇请的,并告知吴某可以尝 试到当地派出所索取案发当天对保安的询问笔录。吴某 的请求遭到派出所拒绝,吴某于是将有关情况告知法院。 主审法官于是亲自到派出所取证,并调取了案发当天派 出所对参与殴打的保安的询问笔录。笔录中保安承认自 己为王某所雇佣,并供述了殴打的经过。据此,法院判 决王某向吴某支付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并根据 当地省人大通过的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条例,判决王 某向吴某支付一定数额的精神损害赔偿费。 问题:本案法官告知原告如何行使权利、如何取证, 而且还亲自帮助其收集证据,其做法是否违背当事人平 等原则?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 或者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一)立法准则的功能 (二)行为准则的功能 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一)共有原则 (二朋友罗某到H镇上一KTV歌城娱乐,与 当地一私企老板刘某发生冲突。歌城保安甲、乙、丙受刘某驱使, 用警棍殴打吴某,罗某立即报警。警察赶到后将参与殴打的保安 扣留,并将吴某送到医院治疗。 吴某住院共花费2000余元,经鉴定属于轻伤。吴某出院后, 发现当地派出所已将参与殴打的保安释放,保安均已不知去向, 于是吴某向歌城老板王某索赔,被王某拒绝。1999年1月,吴某 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歌城老板王某赔偿住院费、误工费、 营养费,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吴某经济不富裕,没有聘请律师, 王某则聘请了律师代为参加诉讼。在诉讼中,王某的律师提出, 王某并不知道吴某被人打伤的事,打伤吴某的保安并非王某雇请 的,因此,王某不应当承担任何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考点精解六:检察监督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4条对检察监督原则作 了规定,该原则的基本内容是:
❖1、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权 进行监督。就现行民事诉讼法而言,人民 检察院不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也不具体参与通常的民事诉讼活动;
❖2、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具体 方式,是对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按照 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LOGO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 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1
第一节 基本原则
2
第二节 基本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第一节 基本原则
❖考点精解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含义包括
两个方面: ❖ 1、诉讼权利的相同性 ❖ 2、诉讼权利的对应性 ❖ 注意: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只
❖ 2、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即 调解的进行,应当是在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基础上,调 解程序应当合法,调解的协议也应合法;
第一节 基本原则
❖3、调解是解决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若调 解未能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及时判决, 不应久调不决。注意应当将调解原则和调 解制度结合起来。
❖ 注意:调解作为必经程序的有两种情 况:(1)根据《民诉意见》第92条,离婚 诉讼应当调解;(2)根据《简易程序的司 法解释》第14条,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先行调解。
❖ 注意:同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民待遇原则在民事诉讼 中的体现,具有普遍适用性;对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际法 上报复的反映。报复的适用是有针对性的,它只针对相应 的国家,而不涉及第三国。同时注意平等、同等、对等三 原则的区别,平等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地位的平等。
民事诉讼法基本条款

民事诉讼法基本条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事诉讼按照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国家维护民事诉讼的秩序,对诉讼行为实行监督。
第四条当事人有权依法申请受理民事诉讼,提出请求和辩论,出庭参加诉讼,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陈述意见,质证、辩论和申请调解或和解,申请执行判决书、裁定书,提出抗诉等。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第六条程序法院、家事法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专门的人民法院分别管辖应当由程序法院、家事法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的管辖范围。
第七条民事诉讼中需要适用其他法律的,依照其他法律规定。
第八条与民事诉讼有关的管辖权异议由法院决定。
第二章管辖权的行使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范围、性质或者其他关系的确定管辖权。
第十条各级人民法院的分院、基层法院和军事法院应当审理本级人民法院指定的民事案件。
第十一条外国人、外国企业、无住所的外国公司和无住所的个人的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有法律规定另有专属的管辖法院的除外。
第十二条外国人、外国企业、无住所的外国公司和无住所的个人的民事诉讼,由依照国际条约、双边协议或者国与国之间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相互承认管辖的法院管辖。
第十三条外国人、外国企业发起的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在其国家享有免除依法首先满足其债务的特权的,人民法院酌情处理关于财产的诉讼请求。
第十四条案外人、协助人的请求,如果不涉及民事公民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公民诉讼的资格,由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五条案件发生在外地的,由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六条案件发生地与被告住所地在同一级人民法院的辖区内的,由该人民法院管辖;发生地与原告住所地在同一级人民法院辖区内的,由原告住所地所属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法院原则上不行使不按照法律规定可以借助他人行使的特殊管辖权。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讲述案例

2.辩论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对辩论权予以
认可和保障的准则。
3.法律依据
【法条链接】 《民事诉讼法》第12条:“人民法院 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二、辩论原则的内容
1.辩论权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也是 辩论原则的核心内容; 2.辩论权行使的主体仅限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 人; 3.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范围包括案件争议的事实 和法律问题、实体和程序问题; 4.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和书面
(1)法律赋予双方当事人相同的诉讼权利。 (2)法律赋予双方当事人相对等的诉讼权利。 (3)双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承担的诉讼义务也是平等。
2.权利保障平等
(1)法院在诉讼过程中有责任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法律规 定的诉讼权利,不得随意限制或剥夺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2)法院应当为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提供方便,使当事人 能够实际地和有效地行使法律规定的各种诉讼权利; (3)法院对双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应当一视同仁,不得 偏袒一方,歧视压制另一方。 3.法律适用平等:对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一审法院认为乙超市不能提出没有强令甲脱取内衣进 行搜查的证据,故对脱衣搜查的事实予以认定;认为乙超 市的搜查行为侵犯了甲的人格权,且侵权情节恶劣,后果 较为严重,同时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判决被告 赔偿精神损害11万元。乙超市不服,提出上诉。
思考:请问本案一审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为 什么?
一、含义及法律依据
一、含义及法律依据
——又称当事人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 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民事诉讼权利的准则。
【法条链接】《民诉法》第8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 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 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解析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解析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法律基础,它明确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方式,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而在民事诉讼中,各种基本原则的贯彻和实施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民事诉讼法中的基本原则进行解析,以期加深对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解与认识。
(第一章:合法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合法权益保护是核心目标。
而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公正原则以及合法权益保护原则等,都是保障民事诉讼中各方权益的重要保证。
1. 平等原则平等是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无论其身份地位、财力情况如何,都应当在诉讼程序中受到平等的对待。
法院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提供平等的诉讼机会,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2. 公正原则公正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要求。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依法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保证诉讼的客观、公正和公平。
公正原则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和民主化的意识,形成了公众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
3. 合法权益保护原则民事诉讼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诉讼中的纠纷。
法官应当依法判断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作出公平、合理的判决,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第二章:公开与迅速的审判原则)公开与迅速的审判原则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保证。
公开审判可以增加司法透明度,保障诉讼公正;而迅速审判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争议,减少当事人的等待时间。
1. 公开审判原则公开审判是指对一般民事案件,法院应当公开开庭、宣判的规定。
公开审判不仅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司法的公信力。
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国家安全、商业秘密等方面的案件,也可以进行不公开审判。
2. 迅速审判原则迅速审判是民事诉讼法所倡导的审判速度原则。
只有在案件审理期限内及时审理案件,才能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快解决争议,维护社会的稳定。
同时,迅速审判也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减轻法院负担。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32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发回重审
民事案件
案件
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双方可以在诉讼中就民事争议的解 决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
21
• (一)处分原则与辩论原则的区别
1、当事人与法院在在诉讼程序方面的不同作用。辩论原则主要是从法 院裁判所依据的事实来源来确定当事人与法院的关系的。
2、对法院权利给予限制的功能,一个从诉讼程序的动态来限制法院, 使法院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辩论原则是从裁判依据的静态来限制法院。
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 须如实记入笔录。
35
根据我国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哪一表述
是错误的?(
)(单选)
A、二审程序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B、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可以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 同组成合议庭。
C、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只能采用独任制。
2、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攻击和防御是平等的,要保障 诉讼的公正就必须保障对抗的公正。
9
3、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 行对等原则。
10
• 二、依据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台湾《民事诉讼法》第195条:“当事 人就其提出之事实应为真实及完全之陈述”。
日本1996年《民事诉讼法》第2条:“法院 应为民事诉讼公正并迅速地进行而努力;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以诚实信用为 之”。
(二)民事诉讼法中确认诚信原则的原因
——民事诉讼法和民法之间存在着内在精 神上的关联性或一脉相承性;
四、处分原则 (一)处分原则的涵义 ——当事人是否起诉或终结诉讼,何时或 何种内容、范围(法院对当事人没有提出 的请求事项不能裁判)对何人起诉,原则 上由当事人自由决定,国家不能干预。
处分原则的具体体现:
1.诉讼只能因当事人行使起诉权而开始, 因当事人自主的撤诉行为而结束——
不告 不理
2.诉讼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当 事人没有提出的事项法院不能对其做出裁 判。即由当事人决定审判对象;
案例1:张光明策划、伪造18张假欠条,唆 使3名假代理人以讨要农民工工资为案由向 法院起诉,要求中铁二十二局支付40余万 元农民工工资案。
2008年12月,北京市一基层人民法院受 理了18名山东籍农民工起诉中铁二十二局 索要被拖欠工资案。18位起诉民工称:他 们于2007年5月到中铁二十二局的内蒙古 多伦县路基三队工作,包工头张光明向他 们支付一部分工资后,尚欠总计40余万元, 按照国家规定,包工头不能足额支付农民 工工资的,应由工程发包方支付。
(二)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依据
1.该原则的规定是为了裁判主体发现案件真实, 做出公正裁决; 2.该原则是程序正义的具体体现; 3.该原则是“公民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一宪法原则在民事诉讼法域的具体化; 4.诉讼地位的平等也是当事人平等的民事实体 法律地位在诉讼中的体现; 5.该原则是民事诉讼对抗式结构的必然要求。
4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4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引言民事诉讼法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项关键法律,目的在于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为了确保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效率性,我国明确了四个基本原则。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四个基本原则的内涵,旨在加深对民事诉讼法的理解。
二、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指民事诉讼中所有诉讼参与方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法官应用法律和审判过程中对待各方要实现平等对待。
平等原则的核心是对于所有参与方的公正对待,无论其身份、地位、财富或其他因素。
平等的目标是确保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公正的司法保护和对待。
在遵守平等原则的基础上,法官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公正、独立、客观地对待每一方,不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各方应在诉讼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包括获得适当的法律援助和平等的争论机会。
三、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意味着民事诉讼的审判过程应对公众开放,以确保审判的公正和透明。
公开审判有助于防止滥用司法权力和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公开审判还有助于建立司法透明度,提升了司法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在具体实践中,法庭的开庭审理和判决结果等信息应向公众公开。
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例如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权等,可以进行限制。
但是,公开原则的核心是确保公众可以了解和监督司法过程。
四、合法证据原则合法证据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官只能依据合法证据做出判断和裁决。
合法证据是指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获得的证据,包括书面证据、物证、证人证言等。
法官应根据证据的合法性、充分性和真实性进行判断,并在法庭上公正地对待各方提交的证据。
合法证据的使用旨在确保法官可以得出真实、公正的结论。
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注重保护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防止对证据的滥用或不当使用。
五、快速审理原则快速审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应尽快进行,以保证诉讼的效率和及时性。
快速审理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保护,并为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手段。
《民事诉讼法》课程笔记

《民事诉讼法》课程笔记第一章: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一、民事纠纷的概念与特征1. 民事纠纷的概念民事纠纷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在民事活动中因权利义务的冲突而产生的争议。
2. 民事纠纷的特征- 法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纠纷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
- 纠纷内容涉及民事权利义务:民事纠纷通常涉及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
- 自愿性和处分性: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并对自己的权利进行处分。
二、民事纠纷的类型1. 合同纠纷-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纠纷-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纠纷2. 侵权纠纷- 人格权侵权- 财产权侵权- 知识产权侵权3. 继承纠纷- 遗嘱继承纠纷- 法定继承纠纷4. 其他类型- 不当得利纠纷- 无因管理纠纷- 侵权责任纠纷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 和解- 定义: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 特点:灵活、快捷、成本低、保密性好。
2. 调解- 人民调解: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帮助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 法院调解:在诉讼过程中,由法官主持进行的调解。
- 特点:非强制性、程序简便、有利于保持当事人关系。
3. 仲裁- 定义: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 特点:一裁终局、保密性好、专业性强。
4. 诉讼- 定义:当事人将纠纷提交人民法院,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 特点:国家强制力保障、程序严格、公开审理。
四、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1. 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保护民事权益的请求,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2. 民事诉讼的特征- 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 当事人地位平等: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
- 程序法定:民事诉讼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 诉讼结果的权威性: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作为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法律,确立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旨在保障公正、公平的司法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围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展开阐述。
一、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首要原则,它体现了公正与公平的价值追求。
根据平等原则,所有的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处于同等的地位,受到同等的待遇,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一原则确保了司法公正,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公开原则公开原则要求法院的审判活动必须公开进行,确保了司法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众监督的权利。
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权监督法院的审判活动,以保证司法公正、权威和廉洁。
公开原则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任感,维护社会稳定。
三、合法权益保护原则合法权益保护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法院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保证当事人享有合法的权利,依法维护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尽量减少当事人的损失。
四、争议解决原则争议解决原则要求法院对合法的争议提供解决方法,保障当事人获得公正、合理的解决结果。
司法机关应当积极引导当事人采取和解、调解等解决纠纷的方式,并在必要时进行审判裁决,保障争议的及时解决和终局性。
五、合理程序原则合理程序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诉讼过程中的程序要合法、合理、公正、有效。
合理程序原则要求法院在诉讼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权利,确保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发表意见、申辩和辩护的权利。
六、自愿原则自愿原则要求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必须是自主自愿的,不受任何强制或威胁的影响。
根据自愿原则,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提起诉讼,以及在诉讼过程中是否进行和解等行为。
同时,法院要保证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自由行使权利,不得进行任何不合理的干涉。
七、公证原则公证原则要求民事诉讼的事实和证据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真相,为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书提供法律保护。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是合法的,符合法律的规定,并经过法庭认可后方可使用。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无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应当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在诉讼过程中都应当受到同等对待,各方都有权通过法庭来处理和解决纠纷,而不会受到特权或歧视的对待。
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要求诉讼程序和判决结果应当公正、公平。
法庭应当公正地根据法律和事实来审理案件,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法官和各级司法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有效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
三、合理原则合理原则强调诉讼程序应当合理有效。
法院应当制定合理的庭审规则和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利和申辩权利,确保案件得以公正、迅速地审理,并及时作出判决。
同时,法院应当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确保案件的保密性。
四、诚信原则诚信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不得以虚假证据或欺诈行为来干扰司法正常运作。
当事人应当全面、真实地提供相关证据和事实,并尊重法庭和对方当事人的权益。
对于制造虚假诉讼以及恶意诉讼的行为,法院可以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五、程序公开原则程序公开原则要求诉讼过程应当公开透明。
法庭应当公开开庭审理,并允许公众和媒体的参观和报道。
这有助于公众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并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当然,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国家秘密以及商业秘密的事项可以进行适当的限制。
六、快捷原则快捷原则要求案件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法院应当加强对案件的管理,合理安排庭审时间,迅速办结案件。
对于简单明了的案件,法院可以采取简易程序进行审理,提高审判效率。
七、经济原则经济原则要求诉讼费用应当适当、合理。
法院应当合理确定案件受理费、鉴定费、送达费等费用标准,并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给予适当减免。
法院还应当鼓励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节约社会资源。
以上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为民事诉讼提供了基本的规范,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效率和经济性。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三,民事诉讼中的被告可以对原告提出反诉,使 双方当事人互换诉讼地位;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则 始终处于受审的地位,不能对公诉人提出反诉,更 不存在与公诉人互换诉讼地位的问题。
2013-9-17 8
4.辩论原则在我国的现状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辩论原则的规定不仅过于简 单,而且没有充实的内容,更缺乏司法实践的切 实贯彻。 主要问题是: (1)当事人之间的辩论对法院判决不能产生拘束作 用; (2)当事人之间的辩论,在其相互之间也不产生拘 束作用。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种类 一、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二、 同等与对等原则 三、 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 四、 辩论原则 五、 处分原则 六 检察监督原则
1
2013-9-17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当事人有权就 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各自陈述其主张和 根据,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
2013-9-17
6
2.辩论原则的内容
《民诉法》第12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 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第一,辩论的主体只限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 人; 第二,辩论的形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 第三,辩论的内容,主要应当围绕案件如何进 行处理的实质性问题展开,但也包括案件涉及的 诉讼程序问题。 第四,辩论权的行使贯穿于诉讼的始终。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特征和立法情况 (一)含义
指能够指导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
(二)特征:
1、对诉讼全过程起指导作用,或者只对某个诉讼阶段起指 导作用。 2、基础性、导向性和抽象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公开审判
B、检查监督
C、两审终审
D、回避
答案:B
2、甲是检查院民行科的检察员,其职责是对同级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进行检查监督,提起抗诉,其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民事诉讼法?()
A、甲经常旁听同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错误不大的当庭指出,错误严重的提起抗诉
B、甲只是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并不对执行工作实行律法监督
C、甲对同级人民法院的法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行为,也进行监督
D、甲只对同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法律监督
答案:A
3、外国法院对中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法院对该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
A、同等原则
B、平等原则
C、对等原则
D、相对原则
答案:C
4、撤诉是当事人的一种处分行为,当事人撤诉,人民法院准许的,意味着()
A、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处分,而没有对诉讼权利进行处分
B、当事人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但不意味着同时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实体权利
C、当事人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同时也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实体权利
D、不是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而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权利的处分
答案:B
5、根据民事诉讼中的检查监督原则,检察机关可以()
A、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进行法律监督,而不能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B、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而不能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进行法律监督
C、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也可以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进行法律监督
D、对法官的审判行为进行监督,而不可以对法院和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答案: B
6、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法院裁判的根据。
该规定体现了()
A、辩论原则
B、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C、处分原则
D、自愿原则
答案:A
7、民事诉讼中,原告申请撤诉,如果该行为有可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就可以裁定不准予撤诉。
这是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中什么原则的内容的具体要求?()
A、监督原则
B、处分原则
C、检查监督原则
D、合法原则
答案:B
8、王某以借款纠纷为由起诉吴某。
经审理,法院认为该借款关系的不存在,王某交付吴某的款项为应付的贷款,王某与吴某之间存在买卖关系而非借用关系。
法院向王某作出说明,但王某坚持己见,不予变更诉讼请求理由。
法院遂作出裁定,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司考2010.3.36)
A、法院违反了不告不理原则
B、法院适用裁判形式错误
C、法院违反了辩论原则
D、法院违反了处分原则
答案:B
9、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达成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
A、该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但可以反悔
B、该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C、当事人对调解协议反悔的,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D、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该调解协议
答案:D
10、A县法院对甲诉乙侵权纠纷一案未经开庭审理即作出了判决,该审判行为直接违反了下列哪一项原则或者制度?()(司考四川.2008.3.49)
A、违反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违反了辩论原则
C、违反了合议制度
D、违反了回避制度
答案:B
二、多项选择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案件中不适用调节的有哪些?()
A、特别程序
B、督促程序
C、公示催告程序
D、破产程序
答案:ABCD
2、体现处分原则的有()
A、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决定诉诸法院解决
B、诉讼开始后,被告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
C、一方当事人反对调解
D、一审后,愿、被告均提起上诉
答案:AB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调解一般不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
B、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C、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享有绝对的处分权
D、民事诉讼中打的辩论原则与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原则不能等同
答案:ABD
4、下列哪些选项正确的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
A、辩论权的行驶,不仅仅是在法庭辩论阶段,而且贯穿于诉讼全过程
B、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情况下不得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
C、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就案件的程序问题进行辩论
D、当事人提交的书面答辩状也属于辩论的一种形式
答案:ABCD
5、女青年王某被同事张某打伤,王某几次萌生起诉的念头,但都由于害怕报复而不敢向法院提起诉讼,邻居李某一直非常同情王某,想主动出来支持王某提起侵权赔偿诉讼。
当地妇联和王某所在单位得知情况后,也表示愿意支持王某起诉,王某打算聘请律师赵某作为诉讼代理人。
此案中,支持起诉权可以由哪些主体行使?()
A、王某所在单位
B、邻居李某
C、律师赵某
D、当地妇联
答案:AD
6、民事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意味着()
A、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相同
B、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有完全相同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C、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同,但诉讼地位平等
D、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有相对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答案:CD
7、法院调解原则的正确贯彻,要求()
A、当事人进行调解活动和接受调解结果都是自愿的
B、当事人进行调解活动是自愿的,而达成协议之后,当事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反悔
C、调解协议的面内容应当完全地符合法律的规定
D、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应当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答案:AD
8、民事诉讼中,下列属于辩论内容的是()
A、争议的法律关系是否存在
B、当事人是否合格
C、诉讼代理人是否有代理权
D、证据的形式和证据的取得是否合法
答案:ABCD
9、关于辩论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09.3.82)
A、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仅局限于一审程序中开庭审理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
B、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诉状和答辩状是其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
C、证人出庭陈述证言是证人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
D、督促程序不适用辩论原则
答案:BD
三、名词解释
1、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检查监督原则
3、处分原则(对外经贸大学2010年博士入学考试)
四、简答题
1、简述法院调解原则的含义。
(西北政法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
2、简述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3、简述我国民事诉讼中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西北政法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
4、民事诉讼诚信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考研真题)
五、论述题
1、试论如何在实际审判中运用调解原则。
2、试述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平等原则的内涵。
为什么说该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性原则?(北京大学2009年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