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名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德巴赫猜想

二百多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名叫哥德巴赫。他发现,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也叫质数)的和,简称“1+1”。例如: 6=3+3 100=3+97 1000=3+997

8=3+5 102=5+97 1002=5+997……

12=5+7 104=7+97 1004=7+997

哥德巴赫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个推断是正确的。以后有人对偶数进行了大量的验算,从6开始一个一个地一直验算到三亿三千万个数,都表明哥德巴赫的发现是正确的。

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是不是这个论断对所有的自然数都正确呢?还必须从理论上加以证明,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

1742年,他写信给当时有名的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作出证明。后来欧拉回信说:“他认为哥德巴赫提出的问题是对的,不过他没有办法证明。因为没能证明,不能成为一条规律,所以只能说是一个猜想,人们就把哥德巴赫提出的那个问题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有名的难题。有人称它为“皇冠上的明珠”,它好比是数学上的一座高峰。谁能攀登上这座高峰呢?二百多年来,许许多多数学家都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的著名论文《大素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中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费马大定理

300多年以前,法国数学家费马在一本书的空白处写下了一个定理:“设n是大于2的正整数,则不定方程xn+yn=zn没有非零整数解”。

费马宣称他发现了这个定理的一个真正奇妙的证明,但因书上空白太小,他写不下他的证明。300多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专业数学家和业余数学爱好者绞尽脑汁企图证明它,但不是无功而返就是进展甚微。这就是纯数学中最著名的定理—费马大定理。

费马(1601年~1665年)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数学家,他最初学习法律并以当律师谋生,后来成为议会议员,数学只不过是他的业余爱好,只能利用闲暇来研究。虽然年近30才认真注意数学,但费马对数论和微积分做出了第一流的贡献。他与笛卡儿几乎同时创立了解析几何,同时又是17世纪兴起的概率论的探索者之一。费马特别爱好数论,提出了许多定理,但费马只对其中一个定理给出了证明要点,其他定理除一个被证明是错的,一个未被证明外,其余的陆续被后来的数学家所证实。这唯一未被证明的定理就是上面所说的费马大定理,因为是最后一个未被证明对或错的定理,所以又称为费马最后定理。

费马大定理虽然至今仍没有完全被证明,但已经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最近几十年,进展更快。1976年瓦格斯塔夫证明了对小于105的素数费马大定理都成立。1983年一位年轻的德国数学家法尔廷斯证明了不定方程xn+yn=z只能有有限多组解,他的突出贡献使他在1986年获得了数学界的最高奖之一费尔兹奖。1993年英国数学家威尔斯宣布证明了

费马大定理,但随后发现了证明中的一个漏洞并作了修正。虽然威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还没有得到数学界的一致公认,但大多数数学家认为他证明的思路是正确的。毫无疑问,这使人们看到了希望。

四色问题

在给地图着色的时候,我们总是给相邻的不同区域涂上不同颜色,使用权这些区域之间有所区别。那么画一张地图,要用多少种颜色呢?

1852年10月,刚从伦敦大学毕业的青年数学家弗兰西斯·古色利在为一张英国地图着色的时候,发现最多只要4种颜色,就能把相邻的国家区别出来了。古色利写信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在大学学习物理的弟弟弗雷德里克,弗雷德里克又向他的数学老师摩根提出,摩根又去请教哈密尔顿,并由此引发了一场长达120多年的证明大战。这就是著名的四色问题。

1879年,肯泊在一篇论文中发表了一个证明,1890年,希伍德指出了肯泊证明中的错误,同时也指出,肯泊的方法可以用来成功证明五色问题。

1976年,美国伊利大学的两位数学家阿倍尔和哈肯分别在三台计算机上花费了1200个小时计算,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

尽管如此,许多数学家还在寻求书面的证明。

八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是回溯算法的典型例题。该问题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1850年提出:

题目:在8×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

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问有多少种摆法?

高斯认为有76种方案。1854年在柏林的象棋杂志上不同的作者发表了40种不同的解,后来有人用图论的方法解出92种结果。现代教学中,把八皇后问题当成一个经典递归算法例题。

算法分析:数组a、b、c分别用来标记冲突,a数组代表列冲突,从a[0]~a[7]代表第0列到第7列,如果某列上已经有皇后,则为1,否则为0;

数组b代表主对角线冲突,为b[i-j+7],即从b[0]~b[14],如果某条主对角线上已经有皇后,则为1,否则为0;

数组c代表从对角线冲突,为c[i+j],即从c[0]~c[14],如果某条从对角线上已经有皇后,则为1,否则为0;

另优化:第一个皇后在1~4格,最后乘以2,即为总解数

百鸡问题

本问题记载于中国古代约5-6世纪成书的《张邱建算经》中,是原书卷下第38题,也是全书的最后一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伍;鸡母一,值钱三;鸡鶵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鶵各几何?答曰:鸡翁四,值钱二十;鸡母十八,值钱五十四;鸡鶵七十八,值钱二十六。又答:鸡翁八,值钱四十;鸡母十一,值钱三十三,鸡鶵八十一,值钱二十七。又答:鸡翁十二,值钱六十;鸡母四、值钱十二;鸡鶵八十四,值钱二十八。」该问题导致三元不定方程组,其重要之处在于开创「一问多答」的先例,这是过去中国古算书中所没有的。

原书没有给出解法,只说如果少买7只母鸡,就可多买4只公鸡和3只小鸡。所以只要得出一组答案,就可以推出其余两组答案。中国古算书的著名校勘者甄鸾和李淳风注释该书时都没给出解法,只有约6世纪的算学家谢察微记述过一种不甚正确的解法。

到了清代,研究百鸡术的人渐多,1815年骆腾风使用大衍求一术解决了百鸡问题。1874年丁取忠创用一个简易的算术解法。在此前后时曰醇推广了百鸡问题,作《百鸡术衍》,从此百鸡问题和百鸡术才广为人知。

百鸡问题还有多种表达形式,如百僧吃百馒,百钱买百禽等。宋代杨辉算书内有类似问题,中古时近东各国也有相仿问题流传。例如印度算书和阿拉伯学者艾布卡米勒的著作内都有百钱买百禽的问题,且与《张邱建算经》的题目几乎全同。

蜂窝猜想

加拿大科学记者德富林在《环球邮报》上撰文称,经过1600年努力,数学家终于证明蜜蜂是世界上工作效率最高的建筑者。

四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提出,蜂窝的优美形状,是自然界最有效劳动的代表。他猜想,人们所见到的、截面呈六边形的蜂窝,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造成的。他的这一猜想称为"蜂窝猜想",但这一猜想一直没有人能证明。

美密执安大学数学家黑尔宣称,他已破解这一猜想。蜂窝是一座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蜜蜂建巢时,青壮年工蜂负责分泌片状新鲜蜂蜡,每片只有针头大校而另一些工蜂则负责将这些蜂蜡仔细摆放到一定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