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蒸发的因素
水的蒸发速率与风的影响
水的蒸发速率与风的影响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在自然界中,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现象,即蒸发。
蒸发是水分子由液态脱离聚集,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速率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之一就是风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蒸发的原理。
蒸发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水的分子在液态下不断运动着,具有一定的动能。
当水波及其表面时,水分子会因受到能量的供应而碰撞足够强烈,从而使分子的动能克服表面张力的阻力,脱离液体,随着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中。
然而,水的蒸发速率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风的存在会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子的动能,使其更容易从水面上脱离。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风会把空气中部分湿度带走,从而保持接触水面的空气相对较干燥。
这就为水分子克服表面张力的阻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因此,风的存在会加速水的蒸发速率。
然而,风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水面上加速蒸发速率,它还会影响蒸发的方向和速度。
当风吹过水体时,水分子受到了风的推动,被带走到空气中。
这导致了水的蒸发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而是呈现出一个相对较高的蒸发速率的区域。
这种现象在湖泊和海洋等大水体上特别明显,因为它们通常会受到更强大的风力的影响。
除了这些直接的影响,风也会通过改变空气湿度和温度分布,间接影响蒸发速率。
风能够将干燥的空气带到水面上,减少表面上的湿度,从而提高水分子离开水面的能力。
此外,风还会带走热量,使水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增加了蒸发的倾向。
总结起来,风的存在对水的蒸发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风使空气中的湿度降低,增加了分子脱离水面的能力;其次,风能够改变蒸发的方向和速度,使蒸发速率在垂直方向上不均匀;最后,风还通过改变空气湿度和温度分布来间接影响蒸发速率。
因此,我们在研究水的蒸发速率时,不能忽视风的影响。
正因为风与水蒸发之间的密切关系,人们在农田灌溉、自然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气象预报等领域都利用到了这一关系。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面蒸发量与标准蒸发皿蒸发
量之比。
该系数是衡量水面蒸发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水资源管理、农
业灌溉、水文预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基于气象因素的
计算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水面蒸发量和标准蒸发皿蒸发量,结合气
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计算出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水体温度、风速、湿度、气压等。
一般来说,水体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湿度越低、气压越高,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就越大。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水资源管理中,水面蒸发折算
系数可以用于计算水库、湖泊等水体的蒸发量,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提供依据。
在农业灌溉中,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用于计算灌溉水需
求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在水文预报中,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可以用于计算水文循环量,为水文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总之,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是衡量水面蒸发量的重要指标,具有广泛的
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也在
不断完善,为水资源管理、农业灌溉、水文预报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气候变暖背景下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3 结果分析
3 1 水面蒸发量与气温的变化特征 3 1 1 年际变化 由1 9 6 2 —2 0 0 8年洱海气温和洱海水面蒸发量年 际变化( 图1 ) 可以看出, 2 0世纪 6 0 —7 0年代洱海气 温呈下降趋势, 其中 6 0年代气温下降幅度较大, 8 0 年代前期气温变化不大, 但自 8 0年代后冷暖变幅增 大, 从总体趋势看, 8 0年代中期开始气温呈变暖趋 势。 1 9 6 2 —2 0 0 8 年洱海年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值为
表1 洱海水面蒸发量和气温随年代变化
注: N 为1 9 6 2 —2 0 0 8年平均值; N 9 6 2 —1 9 7 0年平均值; N 9 7 1 —1 9 8 0年平均值; N 9 8 1 —1 9 9 0年平均值; N 4 7 6为 1 7为 1 8为 1 9 为1 9 9 1 —2 0 0 0年平均值; N 为2 0 0 1 —2 0 0 8年平均值; N N 、 N N 、 N N N 1 0 7- 6 8- 7 9- 8和 N 1 0- 9 为年代变化倾向率。
1 引言
蒸发是水循环中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蒸发的因 子非常多, 但一般认为气温是影响蒸发的重要因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当气温升高时, 近地表的 空气将变 干 燥, 陆 面 和 水 体 的 蒸 发 量 也 相 应 增 加。 I P C C ) 的系列报告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 0世纪的 1 0 0a 中, 全球地面空气温度平均上 明, 在2 升了 0 4 —0 8℃。根据不同的气候情景模拟结果, 0 0 a中 全 球 平 均 气 温 将 每 1 0 a升 高 估计 未 来 1 0 2℃, 2 1世纪末温度将上升 1 4 —5 8℃
5 ] 6 ] 对近 5 0a 来长江流域、 闵骞等 [ 降趋势。陈吉琴 [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是指水面上的液态水分蒸发转化为饱和蒸汽所需的能量,并与标准水面蒸发量之比。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在水资源管理、气候研究和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和应用,并分享我对这一概念的观点和理解。
一、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定义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是指单位面积水面上的液态水分蒸发转化为饱和蒸汽所需的能量与标准水面蒸发量之比。
一般使用单位为无量纲的比例来表示,通常在0到1之间。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反映了水面蒸发的强度和效率,对于了解水体中的水分变化以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基于能量平衡的方法和基于水分平衡的方法。
基于能量平衡的方法考虑了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一般使用负辐射平衡模型进行计算。
而基于水分平衡的方法则是基于水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差异来计算蒸发量。
具体选择哪种计算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进行判断。
三、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影响因素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水面特性、水汽输送过程以及植被覆盖等因素。
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这些气候要素会影响蒸发的速率和强度。
水面特性指的是水面的形状、大小和深度等,这些特性会影响水分的蒸发。
水汽输送过程是指水分从水面蒸发后通过大气中的运动方式向其他区域传输的过程。
植被覆盖则会影响蒸发的量和速率,植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阻碍水分的蒸发过程中。
四、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应用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在水资源管理、气候研究和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用于计算水体中的水分变化,预测水资源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在气候研究方面,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用于观测和模拟大气中的水汽输送过程,对气候变化进行预测和评估。
在农业生产方面,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用于计算农田的蒸发量,指导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管理。
水文学原理(第六章 蒸发与散发)
T --水面温度 。 水面温度
Doctrine of hydrology
es = 6.1×10
235+T
25
(三) 水面蒸发量的测定 1.器测法 1.器测法
E = KE 器
Doctrine of hydrology
26
20m2水面蒸发池
Doctrine of hydrology 27
关于蒸发器折算系数φ 关于蒸发器折算系数 由于蒸发器受体积和水面面积的影响, 由于蒸发器受体积和水面面积的影响,其受热条件与大面 积水面有显著差异。因此, 积水面有显著差异。因此,蒸发器所观测的数据不能直接 用作大水体的水面蒸发值。 用作大水体的水面蒸发值。 总体规律是:蒸发器面积(直径)越大, 总体规律是:蒸发器面积(直径)越大,所观测数据越接 近于天然大面积水体。据研究,当蒸发池的直径大于3.5m 近于天然大面积水体。据研究,当蒸发池的直径大于3.5m 时,其蒸发量与天然大水体接近。 其蒸发量与天然大水体接近。 可用20m2或100m2的蒸发池的蒸发量 池与蒸发器的蒸 的蒸发池的蒸发量E 可用 发量E 的比值φ作为折算系数 作为折算系数: 发量 器的比值 作为折算系数: φ = E池/ E器
Doctrine of hydrology
17
3.水深: 水深: 水深 浅水受当时气温影响显著,气温高, 浅水受当时气温影响显著,气温高, 蒸发量大,气温低则蒸发量小; 蒸发量大,气温低则蒸发量小; 深水由于上下水层的温度差异产生对 流,调节水温,与浅水相比,气温高时蒸 调节水温,与浅水相比, 发量相对较小,气温低时较大。 发量相对较小,气温低时较大。
Doctrine of hydrology
22
4.水量平衡法
浅析水面蒸发变化规律
浅析水面蒸发变化规律水面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水资源评价、水文模型确定、水利水电工程中都需要精确的水面蒸发资料。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为活动影响环境较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急剧增长,要求更精确地进行水资源的评价。
常用的水面蒸发器是 E-601型和 20厘米口径蒸发皿,不能够代表自然水体的蒸发能力,影响水资源评价的质量。
国内外许多分析资料认为,当蒸发池的直径大于 3.5米时,所测得的水面蒸发量比较接近大水体在自然条件下的蒸发量。
而 20平方米蒸发池的直径为 5.05米,水深为 2米,符合这一要求。
衡水水文实验站自 1983年建站以来,一直对 20平方米蒸发池水面蒸发进行观测。
经分析资料完整,可靠性高。
水面蒸发量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并发现年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年内分配最大月平均水面蒸发量出现在 6月份,其月水面蒸发量可达 174.9mm。
月平均蒸发量最小值出现在 12月份或 1月份,其值一般在 14~ 18mm之间。
1~6月份月平均蒸发量呈上升趋势, 6月份以后呈递减趋势。
6 月份正值麦收时节,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气温往往为最高时期,因而蒸发力特别大。
12、 1月份是太阳辐射最小的时期,气温亦为全年最低的月份,因而蒸发力较小。
从季节时段水面蒸发量计算结果看,夏季水面蒸发总量最大,占全年蒸发量的 38%;冬季最小,仅占全年蒸发量的 8%。
年际变化水面蒸发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变化幅度达 317.8mm ,但总体呈递减趋势。
月水面蒸发量越大,其年际变化也越大; 7月份变幅最大达 80.8mm, 1月份变幅最小为 15.4mm。
水面蒸发逐渐减小的趋势在 6~ 7月表现得最为突出, 6月蒸发量的递减率每年达 1.75mm。
造成水面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近地面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
这是由于风弱的时候,气流慢,蒸发面的水汽就不易被带到大气中;而日照减少时,蒸发面接受的能量少,水分子动能减弱,水汽扩散也就减慢,水面蒸发量就减小。
计算蒸发量的原理和方法
计算蒸发量的原理和方法蒸发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是水从地表或其他物体表面释放热量,形成水蒸气的过程。
蒸发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从水体或地表蒸发掉的水量。
蒸发量的计算原理主要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当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
蒸发量的计算需要考虑环境温度、风速、湿度、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
蒸发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参考蒸发法:利用标准水面蒸发器进行观测,通过比对标准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差异来计算蒸发量。
2.气象法: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结合蒸发模型,通过计算来估算蒸发量。
3.水量平衡法:在水体供需平衡的条件下,通过监测水体供水和排水量的差异来计算蒸发量。
4.蒸发皿法:将蒸发皿放置在水体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后,测量蒸发皿内水的减少量,从而得出蒸发量。
蒸发量的计算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避免使用不准确或不适用的方法。
2.收集准确的数据:蒸发量的计算需要准确的气象观测数据,并且要保证观测设备的精度和正常运行。
3.考虑环境因素:蒸发量受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4.验证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应该通过与现场观测结果或其他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蒸发量的计算是通过观测、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法来估算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量。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采集准确的数据、考虑环境因素以及验证计算结果是确保计算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对蒸发量的准确衡量,可以为气象学、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02-影响蒸发的因素
02 影响蒸发的因素(2018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海水流动快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D.靠近陆地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降水少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D.风力强【答案】1.B2.C【解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温度、湿度、风速以及蒸发面积等。
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故B正确。
海水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无法判断;图中年蒸发量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因此受太阳辐射影响不大;高值区并不靠近大陆。
故A、C、D错误。
2.读图可知,年蒸发量高值区位于东海附近海域,东海海域冬季降水较渤海、黄海海域多;太阳辐射强度比其南部的南海海域小,受冬季风影响,风力应比渤海、黄海海域弱,因此排除A、B、D选项,故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宜采用排除法。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4—6题。
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3.C 4.A 5.B【解析】3.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盐湖面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和降水,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
02-影响蒸发的因素
02-影响蒸发的因素D【解析】3.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盐湖面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和降水,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
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4.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
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学@科网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和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5.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
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
故正确选项为B。
考点:影响蒸发的因素农作物种植对环境的影响【点睛】由于气温高,理论上可蒸发量很大,但实际上,受到下界面影响,如岩性硬,地表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实际蒸发量可能远远小于理论上的可蒸发量。
从该流域看,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多年实际蒸发量与该流域降水量相差不大。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图8)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答案】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蒸发能力 水面蒸发
蒸发能力水面蒸发摘要:一、水面蒸发的定义与原理二、水面蒸发的影响因素三、水面蒸发的实际应用四、水面蒸发的环保意义正文:一、水面蒸发的定义与原理水面蒸发,是指在水面上,水分子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受到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热力学原理,水分子在液态时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能,当水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增加,部分水分子能够克服水面的吸引力,从液态转化为气态,进入空气中。
二、水面蒸发的影响因素水面蒸发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温度: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能越大,蒸发速度越快。
2.湿度:湿度越低,空气中的水分子越少,水面蒸发的速度越快。
3.气压:气压越低,水面蒸发速度越快。
因为低气压下,空气中的水分子减少,水面水分子更容易转化为气态。
4.风速:风速越大,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可以带走更多的水分子,从而加快蒸发速度。
三、水面蒸发的实际应用水面蒸发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1.冷却:在水的冷却过程中,水面蒸发可以带走部分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我们可以通过洒水来降低地面温度。
2.农业灌溉:农业生产中,通过喷灌、滴灌等方式,可以控制水面蒸发的速度,以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有利于作物生长。
3.水处理:在水处理过程中,水面蒸发可以帮助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四、水面蒸发的环保意义水面蒸发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面蒸发有助于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其次,通过蒸发,水分子进入大气中,可以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
最后,水面蒸发还可以调节气候,缓解干旱和炎热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总之,水面蒸发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气候变暖背景下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时 ¨ / 份 日年 j
一 一
洱 海水 面蒸 发量; …
一 总云量
图 3 16 - 20 92 0 8年总云量和洱海水面蒸发量
演 变 及 二 阶时 间变 化 曲线
8 0年代 中期呈 明显 的变 暖趋 势 , 海 水面 蒸 发 随着 洱 气候 变 暖 而减 少 , 洱 海 水 面蒸 发 量 与气 温 之 间相 但 关 性并 不显 著 。 ( ) 海 水 面蒸 发 量 月 际变 化 较 大 , 中 1 2洱 其 _5 月持续 上升 , 最 大 , 5月 6月迅速 下 降 ,_9月缓慢 下 7_ 降 ,2月为 全年最 小 时段 。气 温变化 为 2月 升温 , 1 升
表 1 洱海水面蒸发量和气温随年代变化
注 : 4 1 2 20 年平均值 ; 6 16- 17 年平均值 ; 7 17-18 年平均 值 ; 8 18-19 N7 9 - 08 为 6 N 为 92 90 N 为 9 1 90 N 为 9 1 90年平均值 ; 9 N
为 19 - 20 9 1 0 0年平均值 ; 。 20 - 20 N 0 1 0 8年平均值 ; 一 、 一 N。 8 N。一N 为年代变化倾 向率。 为 N7 N6N。 N 、 一N 和 0
— —
大理年平均 气温: 一 一洱海 年蒸 发量 一
大理月平 均气温; …
一 洱海 月蒸发量
图 1 16 - 20 9 2 0 8年大理年平均气温和洱海水面年蒸发量
演 变及 二 阶 时 间 变化 曲线
图 2 洱海逐月水 面蒸 发量 和大 理月气温变化 曲线
月缓 慢 下 降 , 至 1月 。洱 海水 面蒸 发 量 月 变 化 较 直 月持 续 上 升 , 为 全 年 最 大 时段 , 发 量 5月 蒸 为 133 n 6月 迅 速 下 降 ,—9月 逐 月 缓 慢 下 4 .4m/; 7
中国水面蒸发量的变化
"
资料和方法
全国总共有 ,&& 余个国家基准 - 基本台站在 "*.,—!&&& 年间使用蒸发皿观测水面蒸发 量。观测记录保存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其中, 早期台站数量较少, 年只有 个站, 世纪 年代以后数量较多且变化不大。 还有一些台站存在缺测现 "*., (!$ !& ,& 象。整个记录时期均无缺测的台站有 !!! 个, 缺测时间少于 ! 年的有 +&( 个, "*/"—!&&& 年 本文对缺测严重的台站予以剔除, 只选用不连续缺测少于 ! 年 期间无缺测的台站有 (,, 个。 的台站, 并把缺测年的数据用 "*/"—!&&& 年 +& 年平均值代替。 从 !&&& 年开始, 我国北方台 站冬半年使用小型蒸发皿观测蒸发量, 夏半年则采用大型蒸发池观测。 由于一年内使用不同 的观测仪器, 无法计算年水面蒸发量。因此, 本文分析时间截止到 !&&& 年。 小型蒸发皿由一种镀锌铁或其它合金制成, 直径 !&01。用这种仪器观测的蒸发量, 代表 理想水体的蒸发, 在湿润微风气候条件下与实际的水面蒸发量比较接近。 尽管仍然比实际陆 面蒸发量要大, 因而代表了一种潜在蒸发能力, 但相对干燥地区而言, 湿润地区的蒸发皿观 测蒸发量也比较接近实际陆面蒸发量; 在干燥气候或干燥季节, 由于蒸发皿中水体小, 器皿 外壁温度高,会使观测到的蒸发量比真实水面蒸发量显著偏大,比实际陆面蒸发量大得更 多。虽然小型蒸发皿蒸发量不能确切地代表真实水体的蒸发, 更不能代表实际陆面蒸发, 但 对于了解水面蒸发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和趋势是有价值的。 为了简化起见, 本文统一把蒸发皿 观测的蒸发量简称为水面蒸发量或蒸发量。 笔者对蒸发资料进行了质量检验, 剔除了个别错误数据, 但对于更换蒸发皿和台站迁移 等造成的非均一性没有进行检验和订正。根据对天津塘沽站历史报表记载,该站在 "*$" 、 但型号未改, 材质也没变。从塘沽站的年蒸发量时间序列 "*$+、 "**/、 !&&& 年更换过蒸发皿, 看, 检测不出有明显的断点。 因此, 仪器更换可能对蒸发量时间序列的均一性没有显著影响。 迁站的影响可能很明显, 今后需要加强分析。 在计算水面蒸发及其它要素区域平均时间序列时, 首先把整个区域按经纬度划分为 !23 的网格, 将每个网格里所有站点的数据做算术平均, 得到各网格的平均值; 然后将各网格 !2 的平均值应用面积加权平均方法, 得到流域或全国的平均值, 获得各要素的区域平均时间序 列。气候变化趋势或速率的估计采用最小二乘法, 计算样本与时间序号的线性回归系数。 影响水面蒸发的气候因素包括太阳辐射、 风速、 气温、 气温日较差、 空气湿度或饱和差 等。 本文统计了全国和各大江河流域平均年、 季节水面蒸发量与上述气候要素之间的相关系 数。 湿度采用相对湿度, 太阳辐射用日照时数替代, 只分析年蒸发量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季 节情况不予讨论。 为了解各气候要素与水面蒸发关系的空间分布情况, 还计算了研究时段内 各单站年、季节水面蒸发量与主要气候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以相关系数等值线形式表 示。在处理日照时数、 平均风速、 相对湿度、 平均气温、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最低气温时, 采用 距平的方法, 即将各个站逐年值针对 "*/"—!&&& 年 +& 年平均值计算差值。将缺测年剔除, 再计算各网格内的距平平均值, 得到各要素区域平均的距平值序列。 当然,简单的统计相关分析也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各个气候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 用, 简单相关统计分析可能会掩盖某些因子同水面蒸发的关系。 本文进一步采取多元回归分 析方法, 建立全国十大流域各气候影响因子与蒸发的标准化多元回归方程, 通过 ! 统计量检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一、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是指水体表面蒸发量与标准蒸发皿蒸发量之间的比值,用来表征水体表面蒸发的强度。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计算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直接观测法和间接计算法。
直接观测法是通过在水体表面设置蒸发皿,并记录其蒸发量,然后与标准蒸发皿的蒸发量进行比较,计算出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需要长时间观测和大量数据积累。
间接计算法是利用气象要素和水体特征参数等进行计算,常用的方法有质量平衡法、能量平衡法和经验公式法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观测数据的情况下,通过相关的气象和水文参数进行计算,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在水资源管理、水文预报、农田灌溉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资源管理中,水面蒸发是水库蓄水量的重要损失途径之一。
通过计算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准确估计水库的蒸发损失量,为合理调度水库蓄水量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文预报中,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是估计降水补给量和水体蒸发量的重要参数。
通过准确计算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提高水文预报的准确性,为防洪和水资源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农田灌溉中,合理估计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对于农田水分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计算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合理安排灌溉水量,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水分利用率。
三、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影响因素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气象因素、水体特征参数以及周围环境因素等。
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
温度和太阳辐射是水面蒸发的主要驱动力,湿度和风速则影响水面蒸发的速率和强度。
水体特征参数包括水深、水质以及水面形态等。
水深和水质对水面蒸发的影响较大,水面形态也会对蒸发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周围环境因素包括地形、植被覆盖和土壤含水量等。
地形和植被覆盖会影响风速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而对水面蒸发产生影响。
土壤含水量则会影响水分的供应和蒸发的强度。
四、结语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是水文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其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实用性。
《水文学原理》第六章:蒸发的基本概念、蒸发的类型及特点
*蒸发面:具有水分子的物体表面 *分类 1 按蒸发面的性质:
水面蒸发、冰雪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发 2 按供水情况:
饱和蒸发、非饱和蒸发
第一节 水面蒸发
一 概述 水面蒸发是最简单的蒸发方式,属于饱和蒸发面。 引入定义:蒸发潜热(汽化潜热)L,单位水
量从液态变为气态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蒸发潜热。 L=2491--2. 177Ts(J/g)( Ts水面温度) 定义:当汽化速度与凝结速度相等时蒸发 停止,此时水面上的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必达饱 和,相应的水汽压称饱和水汽压e。
水(e汽0-e压200差)—。水面水汽饱和水汽压与200cm高处实际 U200—水面以下200cm处的风速。
4 器测
E0 = P - W P—降水量、 W—器内水位差
前苏:TTH—3000 美: A型蒸发器 中国:20cm、80cm、E601
四 蒸发的时空分布
(一)空间分布:赤道大 两极小
1 水汽输送法
公式
E
ρK W
dq dz
E :水面蒸发量 q : 比湿 Z: 从水面垂直向上的距离 KW :紊动粘滞系数
2 水量平衡法 根据:水量平衡法实质上是物质不灭定律的运用。
公式: E = I – O – △S
E—蒸发量、I—出流量、△ s—储量变化 优点:简单且严密。
缺点:式右方各项均有误差。当蒸发量相当于其 它各项数量很小时,误差相对过大。
3 W<W断,这时毛管水不再连续,毛管向土壤 表面输送水分的机制遭到破坏,水分只能以膜状 水形式或气态水形式向上层土壤表面移动。
二 土壤蒸发的影响因素 土壤蒸发取决于两个条件: • 土壤蒸发能力 • 土壤的供水能力
雨水蒸发的知识点总结
雨水蒸发的知识点总结一、定义雨水蒸发是指雨水从地面或其他水体表面蒸发成为水蒸气的过程。
当雨水接触到地面时,一部分水会渗入土壤中,一部分水会被植物吸收,还有一部分水会蒸发成为水蒸气,这个过程就是雨水蒸发。
雨水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大气中充满了水蒸气,为地球上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二、影响因素1. 气温气温是影响雨水蒸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温越高,蒸发速度越快,因此在炎热的夏季,雨水蒸发会更加剧烈。
相反,在寒冷的冬季,雨水蒸发会减缓。
2. 湿度空气中的湿度也会影响雨水蒸发的速度。
当空气中的湿度较大时,水蒸气难以逸出,蒸发速度会减缓。
反之,空气中的湿度较小时,蒸发速度会加快。
3. 风速风速是另一个影响雨水蒸发的因素。
风可以带走地面上的水蒸气,促进雨水蒸发的速度。
因此,在有风的情况下,雨水蒸发会更加迅速。
4. 阴影阴影是指太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如建筑物、树木等。
在阴影处,由于缺乏太阳光的照射,雨水蒸发速度会减慢。
5. 地表情况地表情况也会影响雨水蒸发的速度。
比如土壤的干湿程度、地面的坡度、植被覆盖等都会对雨水蒸发产生影响。
三、测量方法1. 量热法量热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量雨水蒸发的方法。
通过在水体表面放置一个绝热容器,对容器内部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就可以得到雨水蒸发的速度。
2. 蒸发皿法蒸发皿法是通过在地面上放置蒸发皿,记录蒸发皿中水的蒸发量来测量雨水蒸发的方法。
通过对多个地点的蒸发皿进行监测,可以获得雨水蒸发的分布情况。
3. 水汽压法水汽压法是通过测量地表水汽压力的变化来得到雨水蒸发的速度。
当地表水汽压力升高时,表示雨水蒸发速度增加;当地表水汽压力降低时,表示雨水蒸发速度减小。
四、应用价值1. 气候研究雨水蒸发可以反映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对不同地区雨水蒸发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状况,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2. 农田灌溉了解雨水蒸发的情况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农田灌溉。
云南省水面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51卷增刊(2)2020年12月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 Vol.51,Supplement (Ⅱ)Dec.,2020收稿日期:2020-05-15作者简介:李学辉,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工作。
E -mail :391914006@qq.com文章编号:1001-4179(2020)S2-0063-05云南省水面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李学辉,谷桂华,余守龙,段路松(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云南昆明650106)摘要:依据云南省177个气象和水文站水面蒸发资料,采用线型比较、均值T 检验和Mann -Kendall 趋势突变检验法研究水面蒸发系列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水面蒸发和太阳辐射、年降水、风速等的关系。
结果显示:云南省年水面蒸发量线型呈现增长、减少和基本持平3种变化趋势,其中总体呈减少趋势的站点占总站数的77.4%;近年来,部分呈减少趋势站点的蒸发量系列有逆增长趋势,变化趋势发生了突变;均值T 检验显示,这部分站点近16a 和10a 的水面蒸发量与长系列均值比较有显著差异,Mann -Kendall 检验也显示了突变现象;相关性分析显示风速和降水量是影响水面蒸发量发生突变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水面蒸发量;气象要素;T 检验;Mann -Kendall ;云南省中图法分类号:P426.2文献标志码:A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20.S2.015蒸发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的重要内容,分析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对了解地区水量平衡、水资源变化情势十分必要。
已有研究显示:我国水面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存在“蒸发悖论”[1];云南地区与全国趋势一致,大部分站点也呈显著下降趋势[2]。
水面蒸发量影响因子较多,变化趋势复杂,众多学者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开展了大量分析,部分研究为“蒸发悖论”现象提供了依据,但还没有文献对蒸发量逆增长突变现象进行描述。
水文学第3章 水循环的基本环节
虹吸式自计雨量计图 虹吸式自计雨量计构造图 70 cm 20cm
五 降水特征及表示方法 1、降水的基本特征
点降水量: 由于雨量观测站观测到的降雨量仅代表其周围小范围 内的降水量,故称为点降水量。
点降雨特性可用以下几个特征值描述:
降雨量 一定时段内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 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累的水层深度 (mm)。 降雨历时 一次降雨所经历的时间(天或小时); 降雨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mm/min或mm/h); 降雨面积 降雨笼罩的水平面上的面积,其反映雨区 的大小 降雨中心 指降雨面积上降雨量最为集中且范围较 小的局部地 (区)点。
准静止锋雨:
当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则锋面在一定地区来回摆动,或移动很缓 慢呈准静止状态。降雨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小,雨区较广。如江淮 一带6、7月常出现的阴雨天气即为典型的准静止锋雨。 气旋平面图 气旋立面图
3) 中雨 :10~25 mm/24h 4) 小雨 :<10 mm/24h
2、自记雨量计:虹吸式/翻斗式 观测降雨量的常用仪器有: 雨量器 自记雨量计 遥测雨量计 1、雨量器 承雨器; 漏斗; 储水瓶; 雨量杯
降水强度 - 历时曲线
注:其纵坐标为时段内降雨量(即为降雨强度), 横坐标为时序,通常以直方图或曲线表示。 注:其横坐标为时序; 纵坐标为降雨开始到各时段的降雨量的累积值。
土壤水分蒸发不同的阶段蒸发量与时间的关系
蒸 发 量
I
fc
II
d
III t
土壤表面湿润 或饱和状态 土壤表面处于 非饱和状态 土壤表层干化
2、土壤蒸发的影响因素 1)土壤含水量 2)土壤孔隙性 3)地下水位 4)土壤温度梯度
河北省平原区水面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Z HAN Ya -e g , N i - e 2 QI a gj n G nz n QI J n w n , AO Gu n - a a a i
(. n su d oo ya d Wae eo re S re f B ra , bi o ic , n su ,5 0 0 C ia 1 Hegh i Hy rlg n tr sucs u vyo ue u Hee Prvne Hegh i0 3 0 , hn ; R 2 S iiz u n i d oo ya d Wae Re ucsS re fB ra HeePrvne S iiz u n 0 0 5 , hn ; . hja h a g Hy rl n tr s re u vy o u eu, bi oic ,hja h a g,5 0 1C ia g o 3Xigai d oo ya d Wae sucsS re f B ra Hee oic , n ti0 3 0 , hn ) . n ti Hy rlg n tr o re u vy o u eu, bi Re Prvne Xiga ,5 0 0 C ia
d n e p r t r , n p e s n h n u a i n a d r l t e h m iiy a e f rh r i v s i a e n h i r l t n h p t — i g t m e a u e wi d s e d, u s i e d r t , n e a i u d t , r u t e n e t t d a d t er ea i s i s wi e o v g o h v p r to r lo a ay e . s d o h e u t ,t e i p c s o n p e n u s i e d r t n o a v p r t n i t e a o a i n a e a s n l z d Ba e n t e r s ls h m a t fwid s e d a d s n h n u a i n p n e a o a i s h o o ma n r a o a i g t h e u t n o a v p r t n An l ss o h n ig te d fwa e u f c v p r t n h s g e t i — i e s n l d n o t e r d c i f n e a o a i . e o p o a y i fc a g n r n so t rs r a e e a o a i a r a g o s n fc n e o h t d ft e i a t fo h rm e e r lg c lf c o so h n io me t i a c n t e s u y o h mp c so t e t o o o ia a t r n t ee v r n n . i Ke r s c i t h n e e a o a i n d c e s s i a tn a t r ; n p e r l t eh mi i s n h n u a i n; a n Ex y wo d : l ma e c a g ; v p r to e r a e ;mp c i g f c o s wi d s e d; e a i u d t u s i e d r t v y; o Pli —
水面蒸发的因素
水文水资源学论文学院:林学院专业:09水保姓名:冯雷平学号:2008072006水面蒸发的影响因素蒸发是水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亦是海洋与陆地上的水返回大气的唯一途径。
由于蒸发需要一定的热量,因而蒸发不仅是水的交换过程,亦是热量的交换过程,是水和热量的综合反映。
一、蒸发的物理机制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其中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合称为陆面蒸发,流域(区域)上各部分蒸发和散发的总和,称为流域(区域)总蒸发。
不同类型的蒸发,其蒸发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分述如下:(一)水面蒸发是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水面蒸发是发生在水体与大气之间界面上的分子交换现象。
包括水分子自水面逸出,由液态变为气态;以及水面上的水汽分子返回液面,由气态变为液态。
通常所指的蒸发量E,即是从蒸发面跃出的水量和返回蒸发面的水量之差值,称为有效蒸发量。
从能态理论观点来看,在液态水和水汽两相共存的系统中,每个水分子都具有一定的动能,能逸出水面的首先是动能大的分子,而温度是物质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反映,所以温度愈高,自水面逸出的水分子愈多。
由于跃入空气中的分子能量大,蒸发面上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水体温度因而降低。
单位质量的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蒸发潜热,以L表示,其值与蒸发面温度T有以下关系:L=2491-2.177T(J/g)反之,水汽分子因本身受冷或受到水面分子的吸引作用而重回水面,发生凝结。
在凝结时水分子要释放热量,在相同温度下,凝结潜热与蒸发潜热相等。
所以说蒸发过程既是水分子交换过程,亦是能量的交换过程。
二、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供水条件蒸发现象的先决条件是蒸发面存在水,通常将蒸发面的供水条件区分为充分供水和不充分供水两种。
一般将水面蒸发及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的土壤蒸发,均视为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而将土壤含水量小于田间持水量情况下的蒸发,称为不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水资源学论文
学院:林学院
专业:09水保
姓名:冯雷平
学号:2008072006
水面蒸发的影响因素
蒸发是水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亦是海洋与陆地上的水返回大气的唯一途径。
由于蒸发需要一定的热量,因而蒸发不仅是水的交换过程,亦是热量的交换过程,是水和热量的综合反映。
一、蒸发的物理机制
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其中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合称为陆面蒸发,流域(区域)上各部分蒸发和散发的总和,称为流域(区域)总蒸发。
不同类型的蒸发,其蒸发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分述如下:
(一)水面蒸发是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水面蒸发是发生在水体与大气之间界面上的分子交换现象。
包括水分子自水面逸出,由液态变为气态;以及水面上的水汽分子返回液面,由气态变为液态。
通常所指的蒸发量E,即是从蒸发面跃出的水量和返回蒸发面的水量之差值,称为有效蒸发量。
从能态理论观点来看,在液态水和水汽两相共存的系统中,每个水分子都具有一定的动能,能逸出水面的首先是动能大的分子,而温度是物质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反映,所以温度愈高,自水面逸出的水分子愈多。
由于跃入空气中的分子能量大,蒸发面上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水体温度因而降低。
单位质量的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蒸发潜热,以L表示,其值与蒸发面温度T有以下关系:
L=2491-2.177T(J/g)
反之,水汽分子因本身受冷或受到水面分子的吸引作用而重回水面,发生凝结。
在凝结时水分子要释放热量,在相同温度下,凝结潜热与蒸发潜热相等。
所以说蒸发过程既是水分子交换过程,亦是能量的交换过程。
二、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
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供水条件
蒸发现象的先决条件是蒸发面存在水,通常将蒸发面的供水条件区分为充分供水和不充分供水两种。
一般将水面蒸发及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的土壤蒸发,均视为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而将土壤含水量小于田间持水量情况下的蒸发,称为不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
通常,将处在特定的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又称潜在蒸发量或最大可能蒸发量。
对于水面蒸发而言,自始至终处于充分供水条件下,因此可以将相同气象条件下的自由水面蒸发,视为区域(或流域)的蒸发能力。
由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蒸发面与大气之间的显热交换与内部的热交换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而辐射平衡的净收入完全消耗于蒸发,则蒸发能力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Ep为蒸发能力;R为辐射平衡值;△t为时段长;L为蒸发潜热。
但必须指出,实际情况下的蒸发可能等于蒸发能力,亦可能小于蒸发能力。
此外,对于某个特定的蒸发面而言,其蒸发能力并不是常数,而要随着太阳辐射、温度、水汽压差以及风速等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二)影响蒸发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因素
1.动力学因素影响蒸发的动力学因素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水汽分子的垂向扩散通常,蒸发面上空的水汽分子,在垂向分布上极不均匀。
愈近水面层,水汽含量就愈大,因而存在着水汽含量垂向梯度和水汽压梯度。
于是水汽分子有沿着梯度方向运行扩散的趋势。
垂向梯度愈显著,蒸发面上水汽的扩散作用亦愈强烈。
2)大气垂向对流运动垂向对流是指由蒸发面和空中的温差所引起,运动的结果是把近蒸发面的水汽不断地送入空中,使近蒸发面的水汽含量变小,饱和差扩大,从而加速了蒸发面的蒸发。
3)大气中的水平运动和湍流扩散在近地层中的气流,既有规则的水平运动,亦有不规则的湍流运动(涡流)。
运动的结果,不仅影响水汽的水平和垂向交换过程,影响蒸发面上的水汽分布,而且也影响温度和饱和差,进而影响蒸发面的蒸发速度。
2.热力学因素从热力学观点看,蒸发是蒸发面与大气之间发生的热量交换过程。
蒸发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供给,蒸发面的温度以及饱和水汽压就要逐步降低,蒸发亦随之减缓甚至停止。
由此可知,蒸发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蒸发面的热量变化。
影响蒸发面热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水面、土壤、植物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饱和差也扩大,蒸发速度就大。
反之,蒸发速度就降低。
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而变,并有强烈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因而各种蒸发面的蒸发,亦呈现强烈的时空变化特性。
对于植物散发来说,太阳辐射和温度的高低,还可通过影响植物体的生理过程而间接影响其散发。
当温度低于1.5℃,植物几乎停止生长,散发量极少。
在1.5℃以上,散发随温度升高而递增。
但当温度>40℃时,叶面的气孔失去调节能力,气孔全部敞开,散发量大增,一旦耗水量过多,植物将枯萎。
(2)平流时的热量交换主要指大气中冷暖气团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与下垫面之间的热量交换。
这种交换过程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较短,对蒸发的影响亦比较大的特点。
此外,热力学因素的影响,往往还和蒸发体自身的特性有关。
以水体为例,水体的含盐度、浑浊度以及水深的不同,就会导致水体的比热、热容量的差异,因而在同样的太阳辐射强度下,其热量变化和蒸发速度也不同。
如矿化度大于10克/升,透明度小于1米,浓度为1.1—1.12克/厘米3的污水,其蒸发量仅为淡水蒸发量的75%。
蒸发直接体现热量交换与水量交换过程的联系。
水分化汽和水汽扩散的两个过程是:①水分化汽。
水体内部水分子处在连续运动状态,其速度各不相同。
当水面的一些分子,得到的动能大于其他水分子对它的吸引力,就逸出水面。
水温越高,水分子运
动越快。
由于水汽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有一部分水汽分子回到水中,产生凝结。
实测的蒸发量指从水面逸出的水分子数量与返回水中的水分子数量之差。
②水汽扩散。
有三种形式:由于水汽压差而引起的水汽分子从水汽压高处向水汽压低处输送,称分子扩散;由于温差而引起的下层暖湿空气上升和上层冷干空气的下沉,称对流扩散;由于刮风,水分子随风吹离,称紊动扩散。
总之,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水汽压差、风速、气温和水质等。
水汽压差指水面温度的饱和水汽压与水面上空一定高度的实际水汽压之差。
它反映着水汽浓度梯度,根据扩散理论所提供的概念,蒸发率与水汽压差成正比变化。
风速的大小,决定着紊动扩散的强弱。
一般认为,风速愈大,水面蒸发率也愈高。
气温主要控制空气湿度,间接影响水面蒸发。
按照道尔顿定律,如风速和相对湿度不变,温度升高10°C,蒸发量增加1倍。
水中含有盐分,盐分子会增加分子的吸力,减少蒸发。
在同一环境下,海水的蒸发比淡水的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