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理论 PPT
合集下载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74ab0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9.png)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第三节
货币需求实证及影响我国货 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一、利率和货币需求
• 研究货币需求是理论发展的需要 • 研究货币需求是政策操作的需要 • 研究货币需求在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 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 (一)交易方程式 – (二)剑桥方程式
•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交易方程式:MV=PT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交易方程式:MV=PT
• 根据这一方程式 ,P 的值取决于 M、V、 T这3个变量。费雪分析,在这 3 个经济 变量中,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 决定的外生变量;V 是由制度因素决定 的,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因而可视为 常数;T 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 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只有 P 和 M 的 关系最重要,所以 P 的值特别是取决于 M 数量的变化。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剑桥方程式:M=kPy
• 1917年,剑桥大学教授庇古提出M=kPy的货 币需求函数,即剑桥方程式,又称现金余额 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
• y:实际收入; • P:价格水平,Py表示名义收入; • k: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的比率; • 因而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和人们持有的现金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
• 马克思在分析了货币的产生发展历史、 考察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以后,他第 一次完整地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即商 品流通需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必 要量规律:
•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 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
第三节
货币需求实证及影响我国货 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一、利率和货币需求
• 研究货币需求是理论发展的需要 • 研究货币需求是政策操作的需要 • 研究货币需求在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 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 (一)交易方程式 – (二)剑桥方程式
•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交易方程式:MV=PT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交易方程式:MV=PT
• 根据这一方程式 ,P 的值取决于 M、V、 T这3个变量。费雪分析,在这 3 个经济 变量中,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 决定的外生变量;V 是由制度因素决定 的,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因而可视为 常数;T 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 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只有 P 和 M 的 关系最重要,所以 P 的值特别是取决于 M 数量的变化。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剑桥方程式:M=kPy
• 1917年,剑桥大学教授庇古提出M=kPy的货 币需求函数,即剑桥方程式,又称现金余额 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
• y:实际收入; • P:价格水平,Py表示名义收入; • k: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的比率; • 因而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和人们持有的现金
货币金融学8货币需求课件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
• 马克思在分析了货币的产生发展历史、 考察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以后,他第 一次完整地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即商 品流通需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必 要量规律:
•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 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4728a63aaef8941ea76e05f4.png)
❖ e ——超额准备金比例;
❖ r t ——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可编辑ppt
21
❖ 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
资产和负债
❖ ——再贷款以及再贴现的增减;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规模(准备
金)
❖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
❖ 财政收入增加时,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 入中央银行账户,货币供给收缩。
❖
可编辑ppt
19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再贴现及再贷款 政府债券 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合计
流通中的通货 商业银行准备金 国库存款
合计
可编辑ppt
20
❖ 基础货币 Mb =cD + rD+ e D+
❖
(r t ×t) D
❖ D——活期存款总额;
❖ c —— 提现率;
❖ r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1、 货币乘数:反映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 之间的倍数关系。
❖
m = M / Mb
❖
Mb = D( c+ r+ e + r t ×t)
❖
M1 = c D+ D
❖
=D(C+1)
可编辑ppt
26
狭义货币乘数的公式为:
❖
c+1
❖ m= ——————————
❖
c+ r+ e + r t ×t
可编辑ppt
❖
❖ 结论:货币供给是一个融内生性和 外生性于一体的复合变量。
可编辑ppt
37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课件)4.3 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供给
![(宏观经济学课件)4.3 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6d03c477bcd126fff7050be4.png)
4.3 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供给
4.3.1 货币总需求 4.3.2 货币总供给 4.3.3 供求均衡与利息率决定
(1) 货币的界定
定义: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 用于进行交换的商品。
M1=现金(硬币+纸币) +Bank活期存款(可开支票)
现金是处于银行之外的在公众手 里持有的
活期存款: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 融中介机构以支票帐户存在的活 期存款。
Md=L1+L2=L1(Y) +L2(r)= L(Y,r)
Md =L(Y,r)=kY-hr , 如图:
流动性陷阱(Keynes trap)
即利率降低到一定程
度以后,人们会以为
利率不会再降低,债
券价格不会再上涨,
r
因此愿意以货币的形
式持有其所有金融资
L=L1+L2=kY-hr 产。即货币需求曲线 接近于水平。
r0
临界点
L
(5)其他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
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利率提高,货币需求减少
货币需求的投资理论
人们根据收益和风险的选择来安排 其资产的组合
利率上升,持有货币减少 预期资产收益增加,持有货币减少
4.3.2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一般指狭义概念)
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 M1+定期存款 近似货币:M3=M2+大额定期存单 货币供给: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点上所保持 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狭义货币。 它是一个存量概念
货币需求的定义:表示人们愿意 手持一定数量的货币。
人们想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它是主观意愿
利率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人们为什么想要持有一定数量的
4.3.1 货币总需求 4.3.2 货币总供给 4.3.3 供求均衡与利息率决定
(1) 货币的界定
定义: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 用于进行交换的商品。
M1=现金(硬币+纸币) +Bank活期存款(可开支票)
现金是处于银行之外的在公众手 里持有的
活期存款: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 融中介机构以支票帐户存在的活 期存款。
Md=L1+L2=L1(Y) +L2(r)= L(Y,r)
Md =L(Y,r)=kY-hr , 如图:
流动性陷阱(Keynes trap)
即利率降低到一定程
度以后,人们会以为
利率不会再降低,债
券价格不会再上涨,
r
因此愿意以货币的形
式持有其所有金融资
L=L1+L2=kY-hr 产。即货币需求曲线 接近于水平。
r0
临界点
L
(5)其他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
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利率提高,货币需求减少
货币需求的投资理论
人们根据收益和风险的选择来安排 其资产的组合
利率上升,持有货币减少 预期资产收益增加,持有货币减少
4.3.2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一般指狭义概念)
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 M1+定期存款 近似货币:M3=M2+大额定期存单 货币供给: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点上所保持 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狭义货币。 它是一个存量概念
货币需求的定义:表示人们愿意 手持一定数量的货币。
人们想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它是主观意愿
利率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人们为什么想要持有一定数量的
金融学课件10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金融学课件10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ca9c33a228ea81c758f5788a.png)
机会成本变量
Md:名义货币需求。
P:价格指数
rm :货币收益率。
rb:债券收益率。
re:股票收益率。
1 dP P dt
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W: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的比率。
y:“恒久收入”,代表财富
u:影响持有货币效用的其它随机因素,如偏好、与货币有关的制度变化等。
一、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货币视为 一种资 产,可构成财富
是否愿意持有货币是 取决于什么呢??
货币具有储藏 手段的职能
可替代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
现金余额说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论观点 •主要观点:货币不仅具有交易媒介职能,还具有价值储藏职能; 认为人们的财富水平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影响货币需求。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上涨)
持有债券
货币需求 减少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下跌)
持有货币
货币需求 增多
货币需求函数
•M1:交易、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递增函 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递减函数 •L1和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
一、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 财富总额及构成的变化 用恒久性收入来代替总财富。 所谓恒久性收入,是指预期在未来年份中获得的平均收入,一般指预期在 较长时期中(3年以上)可以维持的稳定收入流量。因此,恒久性收入相 对稳定。 恒久性收入(Yp)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财富构成:财富可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 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 其大小与接受教育的程度紧密相关; 非人力财富是指物质性财富,如房屋、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等各种财产。 用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即来自财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 非人力财富占比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金融学课件货币需求
![金融学课件货币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339700e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d.png)
金融学课件货币需求
角度出发,货币需求被理解为人们愿意以货 币这种形式持有的财富量。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一、现金交易数量说
•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他1911年出版 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的货币 数量进行了最好的概括。在这本书中,他提 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即:
2
MVT = PT
21
只有当货币投机性需求等于零,即: V = Y L1 (Y )
货币流通速度才可被视为一个主要有制度因素 决定的在短期内变化很小的量。
• 最后,在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很大的情况下, 货币量M与名义收入PY之间就不具有稳定的关 系,因而名义国民收入完全由货币量决定的货 币数量论观点就不能成立。
22
第三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他 引入了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分析,从而强调 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影响。
14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 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凯恩斯假定人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持有其财富: 货币或生息资产,后者可以用长期政府债券来 代表。因此影响财富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分配的 因素也就是影响货币投机性需求的因素。
20
其次,在货币需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 也必然有较大的波动。这一点可由交易方程式看出来。 在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或逼供给)的情况下, 恒等式:MV=PY 即可写成:
MdV=PY 从中可以得:V=M PdY=L1(Y)Y+ L2(i)
由上式可知,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需求成反向变动 关系。这样,当实际货币需求随利率的变动而发生波 动时,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就随之波动。
• 弗里德曼继承了凯恩斯等人把货币堪称一种资产
角度出发,货币需求被理解为人们愿意以货 币这种形式持有的财富量。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一、现金交易数量说
•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他1911年出版 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的货币 数量进行了最好的概括。在这本书中,他提 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即:
2
MVT = PT
21
只有当货币投机性需求等于零,即: V = Y L1 (Y )
货币流通速度才可被视为一个主要有制度因素 决定的在短期内变化很小的量。
• 最后,在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很大的情况下, 货币量M与名义收入PY之间就不具有稳定的关 系,因而名义国民收入完全由货币量决定的货 币数量论观点就不能成立。
22
第三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他 引入了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分析,从而强调 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影响。
14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 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凯恩斯假定人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持有其财富: 货币或生息资产,后者可以用长期政府债券来 代表。因此影响财富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分配的 因素也就是影响货币投机性需求的因素。
20
其次,在货币需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 也必然有较大的波动。这一点可由交易方程式看出来。 在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或逼供给)的情况下, 恒等式:MV=PY 即可写成:
MdV=PY 从中可以得:V=M PdY=L1(Y)Y+ L2(i)
由上式可知,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需求成反向变动 关系。这样,当实际货币需求随利率的变动而发生波 动时,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就随之波动。
• 弗里德曼继承了凯恩斯等人把货币堪称一种资产
《部分货币需求》课件
![《部分货币需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c5b2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7.png)
感谢观看
因此,保持适度的部分货币需求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 有重要意பைடு நூலகம்。
部分货币需求与宏观审慎政策
部分货币需求是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宏观审慎政策需要关注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情况, 以及这种需求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 。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通过宏观审慎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措施调节部分 货币需求,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健 康发展。
05
部分货币需求的未来研究展望
部分货币需求与金融科技的发展
总结词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部分货币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未来研究可以探讨金融科技如何影响部分 货币需求,以及这种影响如何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
《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部分货币需求的定义 • 部分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 部分货币需求对经济的影响 • 部分货币需求的政策应用 • 部分货币需求的未来研究展望
01
部分货币需求的定义
什么是部分货币需求
01
部分货币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在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持有的货币量 。
就业与收入
部分货币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部分货币需求的增加可能会 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反之,部分货币需 求的减少可能会减少就业机会和降低居民收入水平。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部分货币需求的变化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果货币政策旨在通过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 ,而部分货币需求的变化使得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难以有效控制,那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保持适度的部分货币需求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 有重要意பைடு நூலகம்。
部分货币需求与宏观审慎政策
部分货币需求是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宏观审慎政策需要关注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情况, 以及这种需求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 。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通过宏观审慎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措施调节部分 货币需求,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健 康发展。
05
部分货币需求的未来研究展望
部分货币需求与金融科技的发展
总结词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部分货币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未来研究可以探讨金融科技如何影响部分 货币需求,以及这种影响如何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
《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部分货币需求的定义 • 部分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 部分货币需求对经济的影响 • 部分货币需求的政策应用 • 部分货币需求的未来研究展望
01
部分货币需求的定义
什么是部分货币需求
01
部分货币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在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持有的货币量 。
就业与收入
部分货币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部分货币需求的增加可能会 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反之,部分货币需 求的减少可能会减少就业机会和降低居民收入水平。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部分货币需求的变化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果货币政策旨在通过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 ,而部分货币需求的变化使得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难以有效控制,那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货币需求优秀课件
![货币需求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ba57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a.png)
是持有货币旳机会成本。
3.商品或劳务旳价格 4.金融服务旳便利性 5.心理和习惯原因 (二)宏观货币需求旳影响原因 1.商品和劳务旳总量及构造 2.物价总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4.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构造、交通运送情况等客观
原因
为何持有货币?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面旳含义:
第一,货币旳功能。无非是推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旳交易功 能以及发挥储备手段旳价值储备功能;
第二,持币动机。货币旳功能决定货币旳动机,人们旳货币需 求决定于他们旳多种持币动机,人们对货币旳需求大致可分为 对交易媒介旳需求和对资产形式旳需求;
第三,持币动机旳影响原因; 第四,持有多少货币。 货币需求理论研究旳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旳经济条件下,
二、货币需求旳一般分类
1.按照货币需求旳主体不同划分为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单位在一定旳财务约束下,在
一定旳时期内因生活或生产经营活动而应该持有旳最为合适旳货币量。 宏观货币需求是指一种国家或地域在一定旳时间内,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商
品流通所必需旳货币量。 微观货币需求是宏观货币需求研究旳基础和出发点,宏观货币需求是微观
需求正比于名义收入旳结论,剑桥经济学家将该结论体现为下
列旳方程式,将上述两式相加,得到:
Md=kPY
Md=Md1+Md2=k1*PY+k2*PY=kPY(k=k1+k2)
这就是著名旳现金余额方程式,又称为剑桥方程式。其中Md是
保持在人们手中旳货币量。式中Y代表不变价格表达旳实际国
民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PY代表名义国民收入。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
3.商品或劳务旳价格 4.金融服务旳便利性 5.心理和习惯原因 (二)宏观货币需求旳影响原因 1.商品和劳务旳总量及构造 2.物价总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4.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构造、交通运送情况等客观
原因
为何持有货币?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面旳含义:
第一,货币旳功能。无非是推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旳交易功 能以及发挥储备手段旳价值储备功能;
第二,持币动机。货币旳功能决定货币旳动机,人们旳货币需 求决定于他们旳多种持币动机,人们对货币旳需求大致可分为 对交易媒介旳需求和对资产形式旳需求;
第三,持币动机旳影响原因; 第四,持有多少货币。 货币需求理论研究旳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旳经济条件下,
二、货币需求旳一般分类
1.按照货币需求旳主体不同划分为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单位在一定旳财务约束下,在
一定旳时期内因生活或生产经营活动而应该持有旳最为合适旳货币量。 宏观货币需求是指一种国家或地域在一定旳时间内,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商
品流通所必需旳货币量。 微观货币需求是宏观货币需求研究旳基础和出发点,宏观货币需求是微观
需求正比于名义收入旳结论,剑桥经济学家将该结论体现为下
列旳方程式,将上述两式相加,得到:
Md=kPY
Md=Md1+Md2=k1*PY+k2*PY=kPY(k=k1+k2)
这就是著名旳现金余额方程式,又称为剑桥方程式。其中Md是
保持在人们手中旳货币量。式中Y代表不变价格表达旳实际国
民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PY代表名义国民收入。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课件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330a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4.png)
总结词
指个人和企业为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详细描述
预防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等不确定 性因素而持有一定量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这种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 要取决于个人和企业的风险偏好和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
投机动机
总结词
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追求投资收益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课件
目录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概述 •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批评与修正
01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概 述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背景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
01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形成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密切
0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动机
总结词
指个人和企业为了满足日常交易需求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 望。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和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方便交 易,如购买商品和服务。凯恩斯认为,这种出于交易动机的 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收入越高,为满足日常交易 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预防动机
。
影响因素
不确定性、流动性偏好、风险 偏好等。
预防需求函数公式
M2=L2(R,U),其中R表示利率 水平,U表示不确定性。
预防需求的特点
相对不稳定,随利率和不确定 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
01
02
03
04
投机需求:指个人和企业为了 在未来的利率水平上进行投资
或投机而持有的货币量。
影响因素:利率水平、未来预 期、风险偏好等。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均衡利率课件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均衡利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fed8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2.png)
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和投资机会会影响人 们的货币需求。如果金融市场不发达或缺 乏投资机会,人们更倾向于持有货币。
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货币数量论
该理论认为货Biblioteka 的价值由货币的数量决定,货币供应增加会导致 物价上涨。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受到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影响,人们持有货币是 因为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
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应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
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
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和通货膨
感谢观看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收入水平
利率水平
收入越高,货币需求越大,因为高收入者 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满足其消费和投资需求。
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较低 时,人们更倾向于持有货币而不是储蓄, 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物价水平
金融市场状况
物价上涨会导致货币贬值,人们为了保持 购买力会持有更多的货币,从而增加货币 需求。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 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 率来影响均衡利率。
金融市场状况
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 信贷规模、投资回报率等 都会影响均衡利率的水平。
均衡利率的影响
投资与消费
货币政策传导
均衡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 的决策,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水 平。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市场利率来影响均 衡利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如 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
金融市场稳定
均衡利率是金融市场的稳定器,能够 调节资金供求关系,防止金融市场的 波动。
04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金融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c110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c.png)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 主观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欲望,具有无
限性,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 客观货币需求是各经济主体在一定的约
束条件下应该占有和可以占有的货币量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在不考虑 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货 币量。它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即物价水平上涨,名义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1.2.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首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 凯恩斯认为,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 可以鼓励企业家投资,并通过乘数作用,增加有效 需求,使就业量与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 其次,由于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 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是有限 的。但是,当利率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中央银 行通过发行货币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意图就会 失败,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倾向,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 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偏好
1.2货币需求理论
1.2.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即货币必要量公式,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的。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 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 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 来实现它;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 金却留在流通中,可使其他的商品得以出售,因此,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 流通速度,即M=PQ/V。
加,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减慢,物价下跌,币值上升;
反之亦然。M=kPY,其中,M代表货币量,即现金余
1 货币需求理论
![1 货币需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9f0ed28bd64783e09122b51.png)
货币需求函数:
1 dP M f ( P, rm , rb , re , , , Y , u) P dt
弗里德曼更注重实际货币需求,有
M 1 dP f (rm , rb , re , , , y, u ) P P dt
在货币需求函数中,其他资产的收益率是持 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与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 化。实际永久性收入和货币预期收益与货币 需求呈正比。 进一步,把上式改为Y=MV,其中V是函数。 通过统计实证分析,V为一个相当稳定的函数, 它为货币学派强调“货币最重要”,甚至 “只有货币最重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五、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的实证研究与发展
托宾研究了美国1922——1941年每年 闲置余额与商业票据利率的关系,发现 二者有明显的反向关系,断定货币需求 对利率的敏感性。其他的实证研究也有 力地肯定了托宾的发现。
货币学派的另两个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经济 学家布鲁纳(K.Bruner)和梅尔泽 (A.H.Meltzer)提出了重要的“财富调 整”(wealth adjustment)理论。 构造了以利率和财富总额作为自变量的需求 函数,并采用美国1900—1958年间的有关资 料作回归和相关分析得:货币需求的利率弹 性在—0.88和—0.93之间,收入弹性在 0.99和0.98之间。最后的结论是,利率对 货币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货币失踪
在1974年之前,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从1974年开始, 传统Ml货币需求函数严重高估了货币需 求,戈德弗尔德将这种不稳定现象称为 货币失踪。它激发了解决货币失踪之谜 的广泛研究,以便能获得稳定的货币需 求函数。这种研究向两个方向发展。
新编第五讲货币需求理论资料PPT课件
![新编第五讲货币需求理论资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8820e5960590c69ec376fb.png)
04.08.2020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7
三、两种学说的对比分析
1、对货币需求的重视,特别是注重K的重要性。
2、对于货币的职能,费雪重视的是交易媒介,而剑桥学派重 视的是贮藏手段。
3、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 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 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重视人的意识及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力。
04.08.2020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节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研究商品价格同货币数量 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它的基本命题是:货币 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货币价值与 货币数量成反比,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 比。
4、费雪方程式没有对货币供求所起的作用作明显的区分;剑 桥方程式则将货币供求作为商定价格水平的分析基础,使 货币价值的决定与商品供求决定规律相吻合。
5、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的价值贮藏即资产保有功能,把货币 看成是资产存量的一种,这为现代资产选择理论奠定了基 础,同时也将利率的作用引入了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中, 使其理论更具政策含义。
投机性货币需求的特点: ①货币需求不太稳定,事先难以预测; ②货币主要是充当贮藏财富的职能; ③这部分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为敏感; ④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
04.08.2020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3
3、货币需求函数:
Md/P=L1(Y)+L2(r) 该函数明确引入了利率变量,并强调 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成反 比。这与费雪的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 影响的观点大相径庭,但与剑桥学派 的观点差异则较小。
[经济学]第八章 货币需求
![[经济学]第八章 货币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2420821210661ed9ad51f336.png)
一、规模变量
• (二)财富变量
• 财富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之分。 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资本,可以用统计方法测得;人 力财富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 转化为非人力财富要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无法准确估 计。 • 收入与财富的关系 存量与流量的关系,财富是过去收入及未来期望收 入折为现期的时点量。永久收入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变 量,可以用来代表财富变量。
货币 需求 量大
待续
广东金融学院多媒体课件 2019/1/30
收入
4000元
2000元
1
2
3
4
5
6
7
8 时间
Finance 第八章8
广东金融学院多媒体课件 2019/1/30
三、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 (二)信用的发达程度
• 信用越发达,货币需求量相对越少。 • 因为:信用发达条件下,一方面,大量债权债务相互抵消, 减少了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的需求。另一方面,投融资渠 道相对畅通,人们不再需要为流动性需求而持有较多的货 币。
Finance 第八章18 广东金融学院多媒体课件 2019/1/30
一、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
• 由马歇尔(A.Marshall)、庇古(A.C.Pigou)等剑桥学派 的经济学家创立。
• 观点:1、人们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通过资产选择决定货 币持有量。 • 2、持有多少,取决于: *个人财富总额 *持币机会成本,即其他资产收益率 *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的预期。 • 3、对全社会来说
• 微观收入变量主要是指个人和家庭的收入。这种收入可划 分为过去收入、现期收入、期望收入和永久收入。
过去收入和现期收入是已知的资料,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取得 期望收入是在理性预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收入水平的 估计;永久收入是过去收入和期望收入的加权平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自我调节机制
❖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又有实际价值,通 过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公众的相机抉择机制使货币 贮藏手段职能有效地发挥货币流通调节器的功能,即货币数 量偏少,货币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时,原先处于贮藏状态 的货币将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流通中的货币将自动增加,而 在货币数量偏多,货币名义价值小于实际价值时,一部分货 币将退出流通进入贮藏状态,流通中的货币自动减少。由此,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贮藏手段职能的发挥使得货币具有 自我调节机制,即货币过多时会自动减少,过少时会自动增 加,从而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恰好满足流通的需要。这时,货 币数量变动不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
预防性货币需求:立方根公式,惠伦模型,预防性货币需 求也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投机性货币需求:正常预期利率条件下的债券与货币选 择,两极;托宾曲线,资产选择理论与货币需求理论的结合, 同时持有债券和货币。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950年代之后,不少经济学家对货币需求的动机进行了更 细致的研究,修正和完善了凯恩斯的理论,他们的共同特点 是均突出强调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假定:Y与K是稳定的→M决定P
❖ 与费雪现金交易说的
❖ 相似:相同的形式,均采用二分法(货币面纱论); 一致的结论,宏观经济理论。
❖ 不同: 1.费雪强调交易媒介职能,剑桥关注储藏职能; 2.费雪把货币需求同支出流量相联系,剑桥从资产存量的角度 考虑货币需求,(以货币形式持有资产) 3.费雪强调客观因素,剑桥方程考虑了人的主观作用。 4.k的决定机制不同。1/V 决定于制度;k决定于资产选择、 消费偏好等(主观)
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
中国早 期理论
西方的古典理论
马克思理论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中国学者的研究
货币必要量;1:8
凯恩斯学说 弗里德曼学说
凯恩斯学派 的发展
货币学派 的发展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公式:
M PQ V
上式表明,在一定时期内,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主 要取决于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类因素。 它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变化。它 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货币是为了适 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曲线: M=M1+M2 = L1 (Y)+ L2(i)
L1:由交易和预防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L2:由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交易性货币需求:平方根公式,货币需求的存货管理模 型,鲍莫尔模型,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 由此,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失去自我调节机制,而 是多时愈多,少时愈少,即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 币。这一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经济的波动,而不是减缓。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同时伴随着物价水平上升。
现金余额数量论
❖ 由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其学 生庇古等人发展起来。
古典货币需求理论---传统货币数量论
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方程式 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
1.现金交易数量说
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
1.公式解释:MV=PT 2.仅分析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3.本身是一个恒等式: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支付总额与 商品交易总额相等。 4.理论假定:T受制于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等非货币因素, 短期内稳定不变;V受制于支付习惯、社会传统等制度因素,
短期内也不变→P(价格)的变动来自于M(货币数量)的变动。
缺陷:
只关注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没有认识到货币是财富的一种 形式。
V和T是变化的; 没有考察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混淆了金属货币和纸币在物价决定中的不同作用。
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自我调节机制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
1)Baumol-Tobin对交易性
货币需者 汉森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
函数提出了置疑。1952年鲍莫尔、 1956年托宾分别论证了它同样受利 率的影响,西方经济学界称为
Baumol-Tobin模型。我们介绍 鲍莫尔模型的基本框架。
William J. Baumol JamesTobin
❖ 马歇尔提出现金余额说, 庇古完成“剑桥方程式”。
Alfred Marshall, Arthur Cecil Pigou,
1842-1924
1877-1959
现金余额数量说
货币的两个属性:交易媒介、财富储藏 庇古的现金余额方程式:强调人们对货币的主观需求因素
考虑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职能
1. 公式解释:M=KPY 2.剑桥系数K:在人们的总财富中,有多大比例愿意以现 金的形式持有;影响剑桥系数K的因素包括:持有货币的收益 (便利、安全)、持有货币的成本(投资、消费)
注意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强调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 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必要量,而货币数量对商品价格没有决 定性影响。这个论断只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适用。
货币必要量公式提供了对货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的思路, 但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 困难。
反映的是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需要量。
❖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
❖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货币为纸币,货币只有名义价 值,失去实际价值,在货币过多时,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下 降都会使公众产生货币购买力将日益减少的预期,从而促使 公众加速出让手中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流通中的货 币总量(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不是减少而是增 加,物价也因此上升。而在货币过少时,货币名义价值的任 何上升都会使公众产生货币购买力会日益提高的预期,从而 会促使公众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流通中的 货币总量(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不是增加而是 减少,物价也随之下降。
1922-
1919-
“人们收入的获得和收入的使用一般不会同时发生,且支出 的发生是逐渐的和平稳的。”故收入中用于支出的部分没有 必要完全以现金形式持有,可以贷出获利,使用时再逐渐收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