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讲 自招基础篇 受力分析与共点力平衡

合集下载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必备基础点拨高考考点集结考点专训含教师详解)PPT课件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必备基础点拨高考考点集结考点专训含教师详解)PPT课件

特 色
要 打
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 FA、FB,灯笼
图2-3-4
要 挖
牢 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掘
高 频
A.FA一定小于G
考 点
B.FA与FB大小相等

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


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人教版物理
第3单元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解析:取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识 解析:若球与车一起水平匀速运动,则球在b处不受 色


打 支持力作用,若球与车一起水平向左匀加速运动,



高 则球在a处的支持力可能为零,故D正确。

考 点
答案:D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人教版物理
第3单元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必 备
[想一想]
学 科
必 备
所示,受FA、FB和结点下方细绳的拉力FC
学 科
知 识
的作用,因灯笼静止,故拉力FC=G,结
特 色
要 打
点O处于静止状态,三力平衡,合力为零,拉力FA、FB的
要 挖
牢 合力F合必与FC等值反向共线,因A、B点等高,AO、BO 掘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长度相等,设FA、F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由几何关 系可知,必有FA=FB,当θ=60°时,FA=FB=G,当 θ>60°时,FA=FB>G,当θ<60°时,FA=FB<G,只有选 项B正确。

《受力分析和共点力的平衡》力与平衡课件ppt

《受力分析和共点力的平衡》力与平衡课件ppt

向下、也可能为 0,故选项 D 正确,C 错误。
答案:BD
3.如图所示,物体 A、B 保持静止,物体 B 的受力个数为 ( )
A.2
B.3
C.4
D.5
解析:若使物体 A 保持静止,物体 B 必对物体 A 施加一个垂 直接触面向上的弹力,由力的相互性可知,物体 A 必然对物体 B 施加垂直接触面向下的作用力。再对物体 B 受力分析,由于 物体 B 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必然受到重力、力 F、物体 A 对物 体 B 的弹力和摩擦力共四个力的作用,故 C 正确。 答案:C
住,细绳的另一端固定于 O 点。现用水
平力 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
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
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N 以及细绳
对小球的拉力 T 的变化情况是
()
A.N 保持不变,T 不断增大
B.N 不断增大,T 不断减小
C.N 保持不变,T 先增大后减小
C.减小 B 的读数,增大 β 角
D.增大 B 的读数,增大 β 角
于斜面上,则
()
A.物体一定受 3 个力的作用
B.物体可能受 3 个力的作用
C.物体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解析:物体一定受重力、推力 F 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还可
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故选项 B 正确,A 错误;因 F 的大小
未定,故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上、可能沿斜面
(2)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示意图中出现; 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 力示意图上。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一、受力分析1、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1)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2)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3)分析其他力3、受力分析常用方法:方法整体法隔离法假设法概念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的方法将所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分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的方法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研究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力是否存在注意问题受力分析时不考虑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一般情况下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一般在分析弹力或静摩擦力时应用4、受力分析的步骤基本步骤具体操作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分析受力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画受力示意图边分析边将力一一画在受力示意图上,准确标出力的方向,标明各力的符号例: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

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P物体受4个力B.Q受到3个力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D.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二、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的两种状态(1)静止状态。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F合=0;(2)F x=0且F y=0。

3、平衡条件的拓展(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专题: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专题-讲课课件

专题: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专题-讲课课件

主要内容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整体法与隔离法; (2)静态平衡; (3)动态平衡; (4)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5)特殊题型。
第一课时
物体受力分析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思]
如图所示,物体M在竖直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 状态,试分析在斜面光滑和不光滑两种情况下,物 体的受力情况。
画m受力示意图
N2
N1
m
θ mg
N
f
m
mg θ
T
N
m
T
M
θ
f
mg
N
N
Mg
F
f mθ
匀速
m F
f
θ
mg
mg
二.已知多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力分析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灵活运用:画A、B、C受力示意图
F A 3F B
C
F ABC F
GGG
A
θ
B
A向下匀速,B静止
(大本 80 页 3 题)在图中画出(1)~(4)中静止物体 A 的受力示 意图(图中球形物体的接触面光滑).
以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到它们作用线的公共交点上。
❖在不考虑物体转动的情况下,物体可以当作质点看待,
所以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现象: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a=0的状态)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应用
1,四种方法 (大本 80 页例 2):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 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 所示.仪器中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 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 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 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偏角越大.通 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那么 风力大小 F 跟金属球的质量 m、偏角 θ 之间有什么 样的关系呢?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方法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方法

专题7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一.受力分析力学中三种常见性质力1.重力:(1)方向:竖直向下(2)作用点:重心2.(1)有多少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有多少个弹力(2)常见的弹力的方向: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与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相同绳子对物体的弹力: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面弹力(压力,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的物体.3.摩擦力(1)有多少个接触面就有可能有多少个摩擦力(2)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二.受力分析1.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物体):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个体(隔离分析)注意:只分析外界给研究对象的力,研究对象给别人的力不分析(2). 受力分析要看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还是运动2.顺序:(1)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2)重力(3)接触面的力(弹力,摩擦力)先弹力:看有几个接触面(点)。

判断面上若有挤压,则垂直于接触面有弹力。

其次摩擦力:若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则平行于接触面有摩擦力分析完一个面(点),再分析其他面(点)3.检验:是否多画力或者漏画力检查每一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否都是别的物体三.题型:分类静止水平面竖直面运动斜面二、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于物体的或力的相交于一点的力.2.平衡状态(1)物体保持或的状态.(2)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的过程(动态平衡).物体的速度为零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是一回事吗?提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但速度为零,而且加速度(或合外力)为零.有时,物体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加速度都不为零,都不属于平衡状态.因此,物体的速度为零与静止状态不是一回事.3.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 合= 或者⎩⎪⎨⎪⎧Fx 合=Fy 合=4.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 ,方向 ,为一对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方向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 ,方向 .一.物体受力分析试对下列物体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

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

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知识点一、受力分析一、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二、受力分析的两条基本原则:1、只分析物体受到的力,不能把研究对象对外界物体施加的力也画在受力图上。

2、只研究物体所受共点力的情况,只有共点力才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所以受力分析时,应注意所有力的作用点都是同一点。

三、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①明确研究对象,并将它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以避免混淆.由于解题的需要,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单个物体或物体系统.②按顺序分析物体所受的力.一般遵守“主动力和运动状态决定被动力”的基本原则,按照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已知外力的顺序进行分析,要养成按顺序分析力的习惯,就不容易漏掉某个力.③正确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每个力时不要求严格按比例画出每个力的大小,但方向必须画准确.一般要采用隔离法分别画出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以避免发生混乱.④检查.防止错画力、多画力和漏画力.四、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条件法(1)受力分析时,当不明确一个力是否存在,可以通过分析这个力的产生条件判断该力是否存在;(2)根据力与力之间的关系性进行判断,比如有摩擦力是一定存在弹力;(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力是否存在,即主动力和运动状态决定被动力。

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有两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B,A跟光滑竖直墙壁接触,B 跟墙壁不接触,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试画出A、B两物体的受力图.3、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 则关于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A.3个B.4个C.5个D.6个4、L形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3 B.4 C.5 D.62、整体法和隔离法整体法: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的方法,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受力分析时不考虑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系统而言,相互作用力为系统内力,等大反向,相互抵消)。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第三讲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一.受力分析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即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按顺序找力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

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在解同一个问题时,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再分析分力。

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再分析合力,千万不可重复..二、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如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滑动的物块,沿斜面匀速直线下滑的木箱,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2、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①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

②平衡条件的推论a、若物体在两个力同时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其合力为零,这就是初中学过的二力平衡。

b、若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同时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定共面共点(三力汇交原理),合力为零。

称为三个共点力的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物体在n个非平行力同时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

n个力必定共面共点,合力为零。

称为n个共点力的平衡。

其中任意(n-1)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n个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2010安徽理综,15)L 型木板P (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如图所示。

第3讲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讲义

第3讲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讲义

第3讲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叩M啊白怖黨记喇昨诃.微知识■对点练•ETC——见学生用书P025知识梳理重温教材夯实基础微知识1物体的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受力分析的程序:1. 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问题的研究尽量简便,它可以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 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微知识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 平衡态⑴静止: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等于零的状态。

(2)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为零的状态。

2. 平衡条件(1)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合=0。

(2) 若采用正交分解法,平衡条件表达式为F x = 0, F y= 0。

3. 物体平衡条件的相关推论(1) 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口特别提醒物体的速度等于零不同于静止,物体静止时(v = 0, a= 0)处于平衡状态,而物体只是速度等于零,不一定处于平衡态,如物体竖直上抛到最高点和单摆摆球及弹簧振子在最大位移处时,速度均等于零,但加速度不等于零,不处于平衡态基础诊断思维辨析对点微练一、思维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用区分外力与内力,两者都要同时分析。

(X )2.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3. 速度等于零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X)4. 物体在缓慢运动时所处的状态不能认为是平衡状态。

(X )5.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课件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课件

典例研析
类型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 1】 如图 2-3-3,物体 M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 M 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图 2-3-3
A.M 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M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M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M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思路点拨:M 在斜面上处于静止,是平衡状态,从所
第三单元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基础整合
1.受力分析 (1)概念: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 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 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先分析重力,然后按接触面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再 分析其他力(电磁力、浮力等),最后分析已知力.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可见,当 α=φ=arctan μ 时,F 有最小值.即 Fmin= G . 1 2
答案:见解析
【例 2】 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承
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A 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 A 点正上 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B 端挂一重物 G.现将绳 的一端拴在杆的 B 端,用拉力 F 将 B 端缓慢上拉(均未 断),在 AB 杆达到竖直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图所示.故应选 A.
(2)由上面用整体法的分析,绳 1 对甲的拉力 F1=2mg.
由乙球的受力图可知
F2+F 引= (mg)2 (Eq)2
因此有 F2< (mg)2 (Eq)2 ,应选 D.
答案:(1)A (2)D
链接考势:整体法、隔离法是物体的平衡问题中一 种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且在动力学问题、力与电磁 学综合问题中常有体现,成为命题的一个视角,应引起 重视.

共点力的平衡讲稿

共点力的平衡讲稿

力与平衡第3讲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受三个非平行的力而平衡,则这三个力必共点共面,且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

(三力汇交原理)(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受力分析(1)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3)受力分析的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的集合.②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③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④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防止发生漏力、添力或错力现象.受力分析时的注意事项(1) 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点、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等,确定整体法、隔离法).(2) 养成按“一重力(场力)已知力、二弹力、三摩擦、四其他”的顺序分析受力的习惯.(3)分析弹力、摩擦力这些接触力时,按一定的绕向围绕研究对象一周,对接触面逐一分析,在弹力和摩擦力不确定时,可结合产生条件和假设法假设的结果与题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相符来判断.(4)区分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1. (2011·济南模拟)如图2-3-1所示,猎人非法猎猴,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状态.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图2-3-1A.猴子受到的三个力不是共点力B.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力相互平衡C.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人将绳子拉得越紧,猴子受到的合力越大答案 C2.如图2-3-2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3-2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等知识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力平衡,将拉力F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解,则物体一定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再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一定有弹力.因此物体一定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答案 D3.如图2-3-3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而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当力F逐渐减小,则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图2-3-3A.保持不变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解析本题考查物体受力平衡、静摩擦力的特点.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四个力的作用:重力、斜面的支持力N、力F及静摩擦力f,由受力平衡得:f=mg sin θ,因此F变化,f不变,A项正确.答案A-4.(2012·江苏省扬州测试)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A.沿斜面向下B.垂直于斜面向上C.沿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解析如图所示,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f而处于静止状态,故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必与重力等大反向,D正确.答案 D5.超市中小张沿水平方向推着质量为m的购物车乘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楼,如图2-3-4所示.假设小张、购物车、自动扶梯间保持相对静止,自动扶梯的倾角为30°,小张的质量为M,小张与扶梯间的摩擦因数为μ,小车与扶梯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图2-3-4A.小张对扶梯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30°,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B.小张对扶梯的摩擦力大小为(M+m)g sin 30°,方向沿斜面向下C.扶梯对小张的摩擦力大小为μ(M+m)g cos 30°,方向沿斜面向上D.小张对车的推力和车对小张的推力大小必相等,这是因为人和车均处于平衡状态解析对购物车进行受力分析,购物车受到的人的推力F=mg tan θ,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受到的摩擦力f=Mg sin θ+F cos θ=(M +m)g sin θ,沿斜面向上,人受到的弹力N=Mg cos θ-F sin θ=Mg cos θ-mg sin θtan θ,A错、B对、C错;小张对车的推力和车对小张的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错.答案 B考点一物体的受力分析【典例1】(2011·山东泰安模拟)如图2-3-5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图2-3-5A.2个和4个B.3个和4个C.4个和4个D.4个和5个解析(1)若绳子的拉力为零.以A、B为研究对象,确定B和斜面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A、B的受力图如右图,所以选项A正确.(2)若绳子上有拉力,对A、B分别画受力图可知,A受到重力、B对A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而平衡,B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斜面对B的支持力和A对B的摩擦力,斜面对B的摩擦力可有可无,所以选项C、D正确.答案ACD【变式1】(2011·辽宁沈阳二测)如图2-3-6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图2-3-6A.3个、4个B.4个、4个C.4个、5个D.4个、6个解析对物体A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两个力:水平力F和B对A的摩擦力,即物体A共受4个力作用;对物体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3个力作用:重力、地面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水平方向上受两个力作用:水平力F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即物体B共受5个力的作用,故答案C正确.答案 C考点二静态平衡问题的分析【典例2】如图2-3-7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不计摩擦,则球对挡板的压力是().图2-3-7A.mg cos αB.mg tan αC.mgcos αD.mg解析法一(正交分解法):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将N2正交分解,列平衡方程为N1=N2sin α,mg=N2cos α可得:球对挡板的压力N1′=N1=mg tan α,所以B正确.法二(力的合成法):如上图乙所示,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N1与N2的合力一定与mg平衡,即等大反向.解三角形可得:F N1=mg tan α,所以,球对挡板的压力N1′=N1=mg tan α.所以B正确.法三(三角形法则):如右图所示,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所受三个力经平移首尾顺次相接,一定能构成封闭三角形.由三角形解得:N1=mg tan α,故挡板受压力N1′=N1=mg tan α.所以B 正确.答案 B【变式2】如图2-3-8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F拉住,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受支持力为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图2-3-8A.F=2mg cos θB.F=mg cos θC.N=2mg D.N=mg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问题.对小球受力分析利用几何关系可知N=mg,选项C错误、D正确;此时F=2mg cos θ,选项A 正确、B错误.答案AD考点三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动态平衡”是指物体所受的力一部分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但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定态均可视为平衡状态,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典例3】如图2-3-9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保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情况是().图2-3-9A.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法一图解法对力的处理(求合力)采用合成法,应用合力为零求解时采用图解法(画动态平行四边形法).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看出,F BC先减小后增大.法二解析法对力的处理(求合力)采用正交分解法,应用合力为零求解时采用解析法.如图乙所示,将F AB、F BC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由两方向合力为零分别列出:F AB cos 60°=F B C sin θ,F AB sin 60°+F B C cos θ=F B,联立解得F BC sin(30°+θ)=F B2,显然,当θ=60°时,F BC最小,故当θ变大时,F BC先变小后变大.答案 B方法步骤解析法(1)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2)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图解法(1)明确已知量、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画出受力分析图(2)平移构造矢量三角形,根据变量和不变的量画出动态图。

第1章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第1章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分力的方向不变.②正确判断某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及其引起
东 金
的另一分力的变化.③注意某一分力方向变化的空间.
太 阳
(2)当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时,系统内的任何一个物体均处 书

于平衡状态,此时可以对系统列平衡方程,也可以对系统内的任何一 有

个物体列平衡方程,并且在任意一个方向上的合力均为零.
C.4
D.5
课时知 能评估
[思路
擦力,分析时,可分别以A、B为研究对象,利用假设法确定B对A的 山

作用力情况.

[自主解答] 若使物体A保持静止,物体B须对物体A施加一个垂
太 阳
直接触面向上的弹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体A必然对物体B施 书
加垂直接触面向下的反作用力.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由于物体B处
2.平衡条件

(1)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F合=0.
东 金
(2)若采用正交分解法,则平衡条件表示为 Fx=0 , Fy=0 .
太 阳






菜 单 隐藏
2012·优化探究·高考总复习·物理
主干知 三、物体平衡的相关推论
识梳理
要点归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
纳例示
主干知 识梳理
要点归 纳例示
[重点提示] (1)处理平衡物体中的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首先是正
随堂基 础巩固
确受力分析,弄清临界条件,利用好临界条件列出平衡方程.
课时知
能评估 (2)在高考或模拟考试中,常综合各种力考查平衡问题或者考查平
衡问题中的推理、分析综合能力.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力的平衡

力的平衡

1 受力分析及共点力的平衡1.受力分析.明确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 必须是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2.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 或 运动,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3.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 .其数学表达式为:F 合= 或F x 合= F y 合= ,其中F x 合为物体在x 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F y 合为物体在y 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平衡条件的推论(1)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的一个力与余下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2)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3)若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平衡 .4.解题途径当物体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等值反向;当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往往采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当物体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往往采用正交分解法.【典型例题】例 1.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

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

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探测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B.探测器加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C.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D.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要喷气例2.重G 的均匀绳两端悬于水平天花板上的A 、B 两点。

静止时绳两端的切线方向与天花板成α角.求绳的A 端所受拉力F 1和绳中点C 处的张力F 2.例3.用与竖直方向成α=30°斜向右上方,大小为F 的推力把一个重量为G 的木块压在粗糙竖直墙上保持静止.求墙对木块的正压力大小N 和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f.例4.如图所示,将重力为G 的物体A 放在倾角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对A 施加一个多大的水平力F ,可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例5.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 、与地面的动动摩擦因数为μ的物体,现用力F 拉物体,使其沿地面匀速运动,求F 的最小值及方向.例6.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A.F N 不变,f 变大B.F N 不变,f 变小C.F N 变大,f 变大D.F N 变大,f 变小2 【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细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 ) A.33 B.32 C.23 D.22 2.如图所示,人重600N ,木板重400N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A.人拉绳的力是200NB.人拉绳的力是100NC.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右D.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左3.如图所示,均匀杆AB 重为G,A 端用细绳吊在O 点,在B 端加一水平力F,使AB 静止,此时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A.拉力F 一定大于G B.绳子拉力T 一定大于G C.AB 杆与水平夹角α必小于θ D.F 足够大时细绳可在水平方向上4. 现用两根绳子AO 和BO 悬挂一质量为10N 的小球,AO 绳的A 点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圆环的环上,O 点为圆环的圆心,AO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如下左图),BO 绳的B 点可在环上滑动,已知每根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2N ,则在B 点沿环顺时针缓慢滑到N 的过程中( )A. 两根绳均不断B. 两根绳同时断C. AO 绳先断D. BO 绳先断5. 所图所示,光滑斜面上安装一光滑挡板AO ,挡板可绕O 处铰链无摩擦转动,在挡板与斜面间放一匀质球,现使挡板从图示位置缓慢转至竖直位置,则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1N A. 逐渐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 6. 一质量为m 为 ;如果在此物体上作用一个水平力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水平力大小间的摩擦力为 。

2022年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 14 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学生版)

2022年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  14 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学生版)

专题14 受力分析与共点力的平衡一、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 合=0或者⎩⎪⎨⎪⎧F x =0F y =03.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受力分析方法(1)对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理解①整体法是指将相互关联的各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方法.②隔离法是指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该物体的方法. (2)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使用技巧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用隔离法.(注意整体法不分析内力)1.对每一个力的成因、三要素、施力体、受力体有正确的认识2.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一、用矢量三角形方法解决静态平衡问题【例题】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则( )知识精讲课程要求 典例剖析A.两绳对日光灯拉力的合力大小为G B.两绳的拉力和重力不是共点力C.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22G和22GD.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G2和G2解析如图,两绳拉力的作用线与重力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三个力为共点力,B 选项错误;由于日光灯在两绳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G等大反向,A选项正确;由于两个拉力的夹角成直角,且都与竖直方向成45°角,则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G=F21+F22,F1=F2,故F1=F2=22G,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答案AC【变式】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32mg,12mg B.12mg,32mgC.34mg,12mg D.12mg,34mg答案A解析分析结点c的受力情况如图,设ac绳受到的拉力为F1、bc绳受到的拉力为F2,根据平衡条件知F1、F2的合力F与重力mg等大、反向,由几何知识得F1=F cos30°=32mgF2=F sin30°=12mg选项A正确.【变式】如图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静止不动时,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弹力为()A .2mg tan θB .mg tan θC .2mg tanD .mg tan 【答案】D【解析】A 球受力如图所示,则F T cos =mg ,F =F T sin 故弹簧弹力F =mg tan ,D 正确.【变式】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 1的重物,另一端与一轻质绳相连于c 点,ac =l2,c 点悬挂质量为m 2的重物,平衡时ac 正好水平,此时质量为m 1的重物的上表面正好与ac 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到b 点的距离为l ,到a 点的距离为54l ,则两重物的质量之比为m 1m 2为( )A .52B .2C .54D .35【答案】C二、用矢量三角形方法解决动态平衡问题【例题】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θ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 )A .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增大B .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C .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解析根据小球重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将重力G分解为使球压板的力F1和使球压墙的力F2,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当θ增大时,F1、F2均变小,而且在θ=90°时,F1有最小值,等于G,所以B、D项正确.答案BD【变式】如图,用OA、OB两根轻绳将物体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绳水平.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改变OB绳长使绳末端由B点缓慢上移至B′点,此时OB′与OA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中OA、OB绳的拉力分别为F OA、F O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OA逐渐增大B.F OA逐渐减小C.F OB逐渐增大D.F OB逐渐减小答案B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轻杆B端吊一重物G,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均未断),在AB杆达到竖直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C.AB杆越来越容易断D.AB杆越来越不容易断【答案】B三、用正交分解法解决静态平衡问题【例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g取10N/kg.)求:(1)轻绳OA 、OB 受到的拉力各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解析 (1)方法一:对结点O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把F A 与F B 合成 则F =m 1g所以F A =m 1g cos θ=54m 1gF B =m 1g tan θ=34m 1g故轻绳OA 、OB 受到的拉力大小分别等于F A 、F B ,即54m 1g 、34m 1g方法二:把甲对O 点的拉力按效果分解为F OA 和F OB ,如图所示 则F OA =m 1g cos θ=54m 1g ,F OB =m 1g tan θ=34m 1g .方法三:把OA 绳对结点O 的拉力F A 进行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则有F A sin θ=F B F A cos θ=m 1g解得F A =54m 1g ,F B =34m 1g(2)对乙受力分析有F f =F B =34m 1g ,方向水平向左答案 (1)54m 1g 34m 1g (2)34m 1g 方向水平向左【变式】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直角三棱柱A 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光滑球B 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答案 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为(M +m )g ,摩擦力为mg tan θ.解析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m)g、地面支持力F 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F f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 N-(M+m)g=0F=F f可得F N=(M+m)g.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F N B和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如图乙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F N B cos θ=mg,F N B sin θ=F,解得F=mg tan θ,所以F f=F=mg tan θ.【例题】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4kg,用与竖直方向成θ=37°的斜向右上方的推力把该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并使它沿墙壁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10N/kg,求推力F的大小.(sin37°=0.6,cos37°=0.8)答案88N或40N解析若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F cosθ=mg+F fF sinθ=F NF f=μF N故推力F=mgcosθ-μsinθ=4.4×100.8-0.5×0.6N=88N若物体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F cosθ+F f=mgF sinθ=F N F f=μF N故推力F=mgcosθ+μsinθ=4.4×100.8+0.5×0.6N=40N【变式】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 A=10kg,m B=20kg,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并画出A、B的受力分析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自招基础强化受力分析与共点力平衡【基础知识精讲】1、力的概念(自学)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⑵力是矢量,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2、重力(自学)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⑴大小为G =mg。

(g=9.8m/s2)⑵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⑶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拓展:重心的确定方法(拓展)(知道)a.悬挂法:只适用于薄板(不一定均匀)。

b.支撑法:只适用于细棒(不一定均匀)。

一种可能的变通方式是用两个支点支撑,然后施加较小的力使两个支点靠近,因为离重心近的支点摩擦力会大,所以物体会随之移动,使另一个支点更接近重心,如此可以找到重心的近似位置。

c.针顶法同样只适用于薄板。

与支撑法同理,可用3根细针互相接近的方法,找到重心位置的范围,不过这就没有支撑法的变通方式那样方便了。

注:下面的几何体都是均匀的,线段指细棒,平面图形指薄板。

三角形的重心就是三边中线的交点。

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就是其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也是两对对边中点连线的交点。

平行六面体的重心就是其四条对角线的交点,也是六对对棱中点连线的交点,也是四对对面重心连线的交点。

圆的重心就是圆心,球的重心就是球心。

锥体的重心是顶点与底面重心连线的四等分点上最接近底面的一个。

四面体的重心同时也是每个定点与对面重心连线的交点,也是每条棱与对棱中点确定平面的交点。

3、弹力(自学)⑴弹力及其产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说明:若绳或弹簧断开,其弹力立刻消失。

⑵弹力的方向:①绳上的弹力只能是拉力(也叫张力),沿着绳的切线、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②弹簧弹力沿着弹簧指向恢复原状的方向(被压缩弹簧弹力指向外弹的方向、被拉伸弹簧弹力指向收缩的方向)。

③物体间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接触面上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若是曲面则垂直于切面),指向该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④杆上的弹力不一定...在杆的方向上。

⑶弹簧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跟其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

其中,劲度系数k 决定于弹簧本身的特征。

拓展:(推导)(1)两弹簧k 1k 2,串联总伸长x ,F =?由x 1+x 2=x ,k 1x 1=k 2x 2,得2112k k x k x +=,所以212122k k x k k x k F +==.(2)若k 1=k 2,k=1/2 k 1,若若干个相同弹簧串联,则合弹簧劲度系数k=1/n k 1 (3)并联时F =(k 1+k 2)x .(4)把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均分为10段,每段劲度系数k '=?(10k ) 4、滑动摩擦力(自学)⑴产生条件:物体间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压力)、有相对运动....。

⑵方向:在接触面的切线上,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⑶大小:与物体间的摩擦因数μ、压力F N 成正比,即F 滑=μF N 。

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形式无关。

注意,F N 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5、静摩擦力(自学)⑴产生条件:物体间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压力)、有相对运动趋势......。

⑵方向:在物体间接触面的切线上、与其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⑶最大静摩擦力F 静m 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压力成正比。

略大于滑动摩擦力F 滑,一般认为F 静m =F 滑。

⑷静摩擦力的大小具有被动性变化的特点,其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 静m 之间,即0<F 静<F静m。

当物体平衡时,与所受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共线。

拓展(知道):静摩擦力不能超过某一个最大值m f 0,这个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无关。

即:m f 0N 0μ=。

0μ为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因数,只由两接触面间的情况共同决定。

在将要滑动之前的静摩擦力都与压力无关,而且f ≤m f 06、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正交分解法(自学)⑴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分力F 1、F 2作用于O 点,以表示两的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做平行四边形,所夹对角线所表示的有向线段便是它们的合力F合。

⑵当两力的夹角为0时,合力最大为F =F 1 +F 2;当两力的夹角为1800时,合力最小为F =∣F 1-F 2∣。

两力的合力的取值范围在两力差与两力和之间,即∣F 1 -F 2∣≤F ≤F 1+F 2,具体数值与夹角有关,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当夹角为2π时,合力为2221F F F+=。

⑶当两个分力大小相等时,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两个分力具有对称的特点。

当两个分力间夹角为1200时,形成一个特殊的菱形──等边三角形,此时合力与分力大小相等。

⑷当合力F 的大小、方向固定,一个分力F 1的方向固定时,另一个分力F 2的最小条件是与合力垂直,其最小值为F 2=F sin a ,如图所示。

(5)正交分解法如图所示,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O ,建立一个互相垂直的xoy 坐标系,把每一个力都在x 轴、y 轴上进行分解,再分别求各分力在x 轴、y 轴上的代数和,即x 轴、y 轴上的合力:F x 合=F 1x + F 2x + F 3x + F 5,F y 合=F 1y + F 2y + F 3y + F 4则总的合力为合y合合F F F +=合力F 合的方向与x 轴的夹角θ,则有合x合y F F =θtan这种方法叫做正交分解法。

在应用时注意,建立坐标系应使更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或尽可能取互相垂直的两个力的方向为坐标轴。

拓展:矢量运算的“力三角形法”与推广(运用)力矢量的基本运算法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具体运算中表现为“力三角形法”或“正交分解法”。

⑴ “力三角形法”与“多边形法则”如图所示,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某一个力、或合成任意两个力,总会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一半就是一个“力三角形”(如图中的△OAC 或△OBC)。

其边长、夹角分别表示了力的大小与方向,据此分析计算待求力的大小方向。

这种方法叫做“力三角形法”。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不要把“力三角形”与题意图中的长度三角形相混。

三角形法则:把两个共点力中的一个平移,使它们首尾相接,再用一个有向线段(方向如图所示)与两个力连接成一个三角形,第三边就是合力。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矢量运算法则的表述方式。

(3)多边形法则:是三角形法则推广,适合多个矢量相加(3个或3个以上),具体是将多个向量首位顺次相连,以第一个向量起点为地点以最后一个向量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就是所有向量的合向量。

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法是等效的。

若分力不只两个,三角形法就变成多边形法。

说明:“力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是分析处理力现象的两种基本方法,都以平行四边形定则为基础,各有特点,在实际要灵活应用。

比如,三力情景通常应用“力三角形法”, 三个以上的多力情景则通常应用正交分解法。

当三力情景中的两个力成直角时也可应用正交分解法;有共线力的多力情景也可应用“力三角形法”。

7、共点力的平衡(自学)物体受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为0,即F 合=0。

(1)拓展理解:a.二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时,两个等值、反向、共线。

b.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任一个力沿另外两个力方向所在直线分解,两个分力与那两个力分别等值、反向、共线。

c.多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规律可参考以上两条做推广性的理解。

比如,受四个力作平衡时,任意三个力的合力与第四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或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共线等。

(2)把物体的受力做正交分解后,若在x 轴、或y 轴上的平衡,那么,这一方向的合力为0,即F合x=0、或F 合y =0。

如图所示,物块沿固定斜面加速下滑时,沿斜面方向的合力F 合x≠0,而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合力F 合y =0,有F N =mg·cos θ。

(3)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所受力不能分布在任意线的一侧。

如图甲所示不能平衡,图乙所示有可能平衡。

【例1】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平面内的大圆环的半径为R 。

质量为m 的小环套在大环上、且与大环接触面光滑。

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作用下,小环静止于大环上。

若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A .弹簧伸长了kmg 3 B .弹簧缩短了kmg 3C .弹簧伸长了kmg D .弹簧缩短了kmg解析:小球受重力,经“假设法”分析,弹簧以伸长状态提供拉力、支持力沿半径向外,如图所示。

应用“力三角形”法。

合成F 与F N ,其合力与重力mg 等值、反向、共线。

取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如ΔOAB ),它的三个边长分别是三个力的大小,在相应的直角Δ中,应用三角函数得F =2mg ·cos30º由胡克定律得F =k ·Δx 解得kmg x 3=∆,故选A 。

答案:A【例2】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m ,在恒力F 的作用下、紧靠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若物体与天花板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A .物块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B .天花板对物块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F cos θC .天花板对物块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μF sin θD .物块对天花板压力大小为F –mg解析:物体受重力mg 、外力F 作用。

然后用“假设法”判定,它一定受到静摩擦力F f 与支持力F N ,物块共受到4个力作用,如图所示。

故不选A 。

对物体受力在水平、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应用三角函数,由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F cos θ=F f ,竖直方向:F sin θ=F N +mg 。

故选B 、不选C 、D 。

答案:B8.牛顿第三定律(自学)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典例剖析】一、解析计算中的“边角关系”与“相似三角形”1、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矢量总是可以平移到一个三角形中去讨论,解三角形的典型思路有三种:①分割成直角三角形(或本来就是直角三角形);②利用正、余弦定理;③利用力学矢量三角形和某空间位置三角形相似。

2、在平衡现象中,有关力大小、方向角的计算,常与下面两个几何知识相结合。

⑴边角关系:有角度参与计算时,一般在力三角形中应用三角函数、及正弦(或余弦)定理等边角关系,再结合勾股定理,列出相应的方程式、进行边长或角度的计算。

所涉及“力三角形”常为直角三角形;若涉及菱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也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⑵相似三角形:只有力的大小或实际长度参与计算时,一般结合题意中的“力三角形”与实际长度三角,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式、进行边长或力大小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