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2-尺寸链

合集下载

工艺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
(3) 空间尺寸链: 尺寸链全部尺寸位干几个不平行的平面内。
2.按照各构成尺寸所处的空间位置,可分为:
(1) 直线尺寸链:尺寸链全部尺寸位于两根或几根平行直线上,称为线性尺寸链。
(2) 平面尺寸链: 尺寸键全部尺寸位于一个或几个平行平面内。
精品课件文档,欢迎下载,下载后可以复制编辑。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浏览。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两种:
(2) 概率解法:又叫统计法。应用概率论原理来进行尺寸键计算的一种方法。如算术平均、均方根偏差等。
1.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 根据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来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称为“尺寸链的正计算”。这种计算主要用在审核图纸,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减环:在尺寸链中,当其余组成环不变的情况下,将某一组成环增大,封闭环却随之减小,该组成环即称为“减环”。
L2、L3 、 L5为减环
L2、L3 、 L4为减环
三、尺寸链的分类
1.按不同生产过程来分 (1) 工艺尺寸链:在零件加工工序中,由有关工序尺寸、设计尺寸或加工余量等所组成的尺寸链。 (2) 装配尺寸链:在机器设计成装配中,由机器或部件内若干个相关零件构成互相有联系的封闭尺寸链。包含零件尺寸、间隙、形位公差等。 (3) 工艺系统尺寸链:在零件生产过程中某工序的工艺系统内,由工件、刀具、夹具、机床及加工误差等有关尺寸所形成的封闭尺寸链。
概率解法的数法解尺寸链的数学基础,它反映了封闭环误差与组成环误差间的基本关系。
1. 各环公差计算
由于尺寸链计算时,不是均方根偏差间的关系,而是以误差量(或公差)间的关系来计算的,所以上述公式需改写成其它形式。当零件尺寸为正态分布曲线时,其偶然误差ε与均方根误差σ间的关系,可表达为:
设计基准

工艺尺寸链课件教材

工艺尺寸链课件教材
• • • • • 1、尺寸链的概念 2、组成环的名称 3、封闭环的确定 4、增减环的判定 5、绘制正确的尺寸链
任务拓展
绘制下列零件图的工艺尺寸链, 并判断增减环
1、
任务拓展
绘制下列零件图的工艺尺寸链, 并判断增减环
2、
任务拓展
绘制下列零件图的工艺尺寸链, 并判断增减环
3、
工艺尺寸链
知识回顾
◇请回答:以下零件加 工左面外圆面精车工 序时的基本加工余量 是多少?半精车工序 尺寸为 36.30 ,精 -0.062 车工序尺寸为 360 -0.025
任务提出(工作情景描述):
工序说明:前道工 序将A、B两面加工 完毕,本道工序加 工C面,保证 尺寸 28 0.05
分析任务
A1、A2、 A3为组成环
任务实施1 确绘 定制 增尺 减寸 环链

A0为封闭 环,A1、 A2、为减 环,A3为 增环
重点2:尺寸链的计算 1、正计算 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
2、反计算(工序尺寸) 已知封闭环求组成环
重点
计算方法:偏差法
基本尺寸:
A0
A
z 1
m

z

j 1
n
A

先完成刚才的任务的一个部分吧! 完 成 尺 寸 链 绘 制
组 成 环 增 减 性
增反减同
A1、A2为减 环,A3为增环
知识学习:组成环增减性
图中A0为封 闭环,它通 过上道工序 保证尺寸A2, 本道工序保 证尺寸A1而 间接得到。
A2、A1为 组成环。
知识学习:组成环增减性
A0为封闭环, 它通过上道 工序保证尺 寸A3,本道 工序保证尺 寸A1、A2 而间接得到。

工艺尺寸链计算ppt课件

工艺尺寸链计算ppt课件

编辑版pppt
注意:
设封计闭尺环寸
➢ 一个尺寸链中只能有一个封闭环(封闭性);
➢ 封闭环的精度决定于其他环的精度(关联性);
➢ 要求保证的尺寸(设计尺寸)为封闭环或不要求保证 的尺寸(非设计尺寸)为封闭环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编辑版pppt
5
(2)组成环:
A0
A2
在加工过程中直接获得的尺寸。记为:AA1 i ① 增环:
机械制造工艺
编辑版pppt
1
2.4.5 工艺尺寸链
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尺寸是不断变化的,由毛坯尺寸 到工序尺寸,最后达到满足零件性能要求的设计尺寸。一 方面,由于加工的需要,在工序图以及工艺卡上要标注一 些专供加工用的工艺尺寸,工艺尺寸往往不是直接采用零 件图上的尺寸,而是需要另行计算;另一方面,当零件加 工时,有时需要多次转换基准,因而引起工序基准、定位 基准或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这时,需要利用工艺 尺寸链原理来进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进行尺寸换算时,也需 要提高本工序的加工精度,使加工更加困难。同时, 也会出现假废品问题。
在进行工艺尺寸链计算时,还有一种情况必须注意。 当发现被换算的组成环公差过小,或为零,甚至出现 负值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前道工序尺寸的精度; (2)增大设计尺寸(封闭环)的公差; (3)改变定位基准(采用基准重合原则)或加工方式
编辑版pppt
17
编辑版pppt
18
即公差为零,这是由于组成环A1的公差与封闭环的公差 相等。尺寸x的公差为零,即x必须加工得绝对准确,这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压缩A1的公差。
编辑版pppt
19
这是由于组成环A1的公差远大于封闭环的公差。根据封闭 环的公差应大于或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的原则,考虑到 加工内孔端面C的困难,应给其留有较大的公差,则应大 幅压缩A1的公差。

同济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尺寸链)

同济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尺寸链)
小极限尺寸;
• 工序间最小余量=上工序的最小极限尺寸-本工序的最 大极限尺寸。
对于包容面而言
• 工序间余量=本工序的基本尺寸一上工序的基本尺寸; • 工序间最大余量=本工序的最大极限尺寸-上工序的最
小极限尺寸;
• 工序间最小余量=本工序的最小极限尺寸-上工序的最 大极限尺寸。
3、加工余量的确定
1. 计算法 2. 经验估计法,加工余量由一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
• 优点:装配质量稳定可靠;装配过程简单,效率高; 易于实现自动装配;产品维修方便。
• 不足之处是: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组成 环数较多时,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规定得严,零件制 造困难,加工成本高。所以,完全互换装、配法适 于在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少 或组成环数虽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结构。
基本尺寸
H
2000.02
25 -20
50 0.06
5
ES
EIBiblioteka -0.02 -0.06+0.02 0
0
-0.06
2 50 0..0 02 62.490 80.04
第五节 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
一、时间定额 • 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
需消耗的时间。 • 时间定额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基本时间 (2)辅助时间 (3)布置工作地时间 (4)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5)准备与终结时间
1、工艺成本的组成及计算
• 工艺成本由可变费用与不变费用两部分组成。可变 费用与零件的年产量有关,它包括材料费(或毛坯 费)、机床工人工资、通用机床和通用工艺装备维护 折旧费等。不变费用与零件年产量无关,它包括专 用机床、专用工艺装备的维护折旧费以及与之有关 的调整费等。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计算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计算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计算一、引言工艺规程是指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产品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设备、材料、工序、操作方法等进行详细规定和说明的文件。

工艺规程设计是产品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的工艺尺寸链计算更是至关重要。

二、工艺尺寸链的定义工艺尺寸链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品的尺寸可能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会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传递和累积,最终影响到产品的最终尺寸。

因此,为了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需要对工艺尺寸链进行计算和控制。

三、工艺尺寸链计算的重要性工艺尺寸链的存在会对产品的尺寸精度产生影响,如果不加以计算和控制,可能会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过大,甚至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工艺尺寸链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工艺规程,确保产品尺寸的精度。

四、工艺尺寸链计算的方法1. 确定影响尺寸的因素:在进行工艺尺寸链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影响产品尺寸的因素,包括材料的热胀冷缩、加工工艺的误差、设备精度等。

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影响尺寸的因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尺寸变化的规律。

3. 进行计算和分析: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工艺尺寸链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尺寸变化的规律和程度。

4.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计算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调整工艺参数、优化设备精度、选择合适的材料等,以确保产品尺寸的精度。

五、工艺尺寸链计算的应用工艺尺寸链计算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制造过程中,例如机械加工、注塑成型、铸造等。

通过对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减少产品的尺寸偏差,提高产品的质量。

六、结论工艺尺寸链计算是工艺规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工艺规程,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

通过对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在工艺规程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和控制,以确保产品制造过程中尺寸的稳定和精度。

第六章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六章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

2
2
Δ0 = Δ1 - Δ2 - Δ 4 - Δk 解得: Δk = -0.107
⑧计算中间尺寸
Akm = Ak + Δk = 7 + (-0.107) = 6.893
初步拟定补偿环的尺寸 Akc = 6.893± 0.018
⑨验算装配后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L0E max = A0m + 1 T 0L = 0.1+ 1 × 0.222 = 0.211
⑥计算协调环平均尺寸,除协调环之外各环的中间偏差
Δ0 = 0.15 + 0.05 = 0.1 2
Δ2 = - 0.018 = -0.009 2
Δ3 = - 0.015 = -0.0075 2
Δ4 = - 0.018 = -0.009 2
由 Δ0 = Δ1 - Δ2 - Δ3 - Δ4 得 Δ1 = 0.0745
③选择 A3 为修配环,属于“越修越大”的情况
④查表可得:T1 = 0.1 T2 = T4 = 0.043 T3 = Tk = 0.03(6 经济加工精度 IT 9)
按照入体原则,确定上述各组成环的尺寸
A2
=
A4
=
17
0 -0.043
mm
A1 = 41-00.1 mm
⑤计算封闭环实际公差 T 0L = T1 + T 2 + Tk + T 4 = 0.222
修配装配法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公差相对于互换装配法所求之值增大使其能按现有生产条件下较经济的加工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去除补偿环或称修配环是预先选定的某一组成环部分材料改变其实际尺寸使封闭环达到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
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孔系的坐标尺寸,通常在零件图上已标注清 楚。对于是未标注清楚的,就要计算孔系的坐标 尺寸,这类问题,可以运用尺寸链原理,作为平 面尺寸链问题进行解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第四节 工艺尺寸链
一、尺寸链及尺寸链计算公式
1. 在工件加工和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
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图6-10 尺寸链示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2.基准面在加工时经过转换的情况
在复杂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定位基 准不重合或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转换工艺基准时, 工序尺寸的计算就复杂多了,不能用上面所述的 反推计算法,而是需要借助尺寸链的分析和计算, 并对工序余量进行验算以校核工序尺寸及其上下 偏差,在下节详述。
3.孔系坐标尺寸的计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3.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 (1)试切法 (2)定尺寸刀具法 (3) (4)自动控制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四、机械加工工艺与生产类型
1.
生产类型的划分依据是产品或零件的年生产 纲领,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就是产品的年生产量。
N=Qn(1+a%)(1+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式中
N——零件的年产纲领(件/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4.极值法解尺寸链的计算公式
图6-12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公差与中间偏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4.极值法解尺寸链的计算公式
(1)封闭环基本尺寸A0等于所有增环基本尺寸 (Ap)之和减去所有减环基本尺寸 (Aq)
k
m
A0=∑Ap-∑Aq
p=1 q=k+1
式中 m—— k——
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 3) 4)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工艺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
1.工艺尺寸链的定义
1)尺寸链——互相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的尺寸图形。

2)工艺尺寸链——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同一个工件的各有关工艺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

3)装配尺寸链——在机器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由有关零件的有关尺寸组成的尺寸链。

2.工艺尺寸链的两个特征:
1)封闭性——尺寸链必须是一组相关尺寸首尾相接构成的封闭形式的尺寸。

(其中有些是自然形成的尺寸,有些是直接获得的尺寸。


2)工艺性——工艺尺寸链随工艺方案的变化而变化。

3.工艺尺寸链的组成
1)环——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中的环。

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

•封闭环——加工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尺寸,称为封闭环,用AO表示,一个尺寸链中只能有一个封闭环。

•组成环——加工过程中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

•增环——尺寸链的组成环中,若其它组成环不变,该环增大时,引起封闭环相应增大,则该组成环称为增环。

•减环——尺寸链的组成环中,若其它组成环不变,该环增大时,引起封闭环的相应减小,则该组成环称为减环。

4.增减环的判定方法
1)对于环数较少的尺寸链,可以用增减环的定义来判别组成环的增减性质。

2)对环数较多的尺寸链,可在尺寸链图上,先假设封闭环为减环方向,沿减环方向绕尺寸链回转一圈,顺次给每一个环画出箭头,所得的即为各组成环的方向。

与封闭环方向相同为减环,相反为增环。

工艺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

s A0
A
s i i 1 j 1
x Aj
4.封闭环的下偏差
等于所有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 上偏差之和。
x A0

i 1
m
x Ai
极限偏差的标注一般采用“入体原则” 。 即:
对被包容面(轴的外径,实体的长、宽、高) 尺寸的标注,其工序尺寸取上偏差为零(工 序的基本尺寸或标注尺寸应为最大加工尺 寸),如下图:
a—上道工序基本尺寸 b—本道工序基本尺寸 a b
zb
Ta—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Tb—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Zb—本道工序的基本余量 Zmin—本道工序的最小余量 Zmax—本道工序的最大余量
Tb zmin
zmax
Ta
包容面的工序尺寸则取下偏差为零。
如下图:
b a
zb
Ta
zmin
Tb
zmax
中心距和毛坯尺寸公差按对称标注。
如:连杆大小头孔距离;
大小皮带轮中心距等。 棒料毛坯的尺寸。
(二)确定加工余量应考虑的因素
1.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Ta ;
2.上道工序的表面粗糙度Ry和表面缺陷层 深度Ha(理应在本道工序中切除掉); 3.上道工序留下的需要单独考虑的空间误 差ea(工件的变形误差、形位误差);
§2-4 工艺尺寸链
一、工艺尺寸链的概念
零件的加工过程,是由毛坯通过切削逐步演 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加工表面的尺 寸以及各表面之间的位置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即各工序之间的尺寸和公差都存在着一定的 联系(链接),因而,对应各工序都应给出 保证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尺寸和公差范围。 为此,常用尺寸链理论来确定工序尺寸及其 公差。
4) 分折技术要求的合理性。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
(1) 装配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
链。 (2) 零件设计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 链。 (3) 工艺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的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 链。
(1) 直线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亦称为线性尺寸
链,是尺寸链的基本形式。 (2) 平面尺寸链
(2)工序尺寸C1的上、下偏差计算 由式(6-6)有ESC1=(0-0.1)mm=-0.1mm
(2)工序尺寸C2的上、下偏差计算 由式(6-6)有ESC2=(0.5-0.2)mm=0.3mm
由式(6-7)有EIC1=(0-0.2)mm=-0.2mm
由式(6-7)有EIC2=0+0=0
故C1=40.5-0.1-0.2mm
速 器壳体 13—三速齿轮止推环 14—三速齿轮 15—五速齿轮
(五) 装配尺寸链计算
正计算:已知影响装配精度的有关零件的基本尺寸与偏 差,计算装配精度。用于对设计图样进行校核验算,以 及验算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装配精度。
反计算:已知规定的装配精度,计算影响装配精度的有 关零件的基本尺寸及其偏差。用于产品设计过程中确定 各有关零件的尺寸与加工精度。
如图6-8b所示,每一个后继尺寸链是从前面一个尺寸链的基 面开始的,即每两个相邻尺寸链有一个共同基面。
图6-8 相关尺寸链 a) 并联尺寸链 b) 串联尺寸链
四、尺寸链的计算
1.公差校核计算
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根据各组成环基 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来计算封闭环的基本 尺寸及公差(或偏差)。亦称为尺寸链的正计算。 这种计算主要用在审核图样,验证设计的正 确性。
(一) 直线尺寸链的计算 1.封闭环基本尺寸计算

第六章 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2ccx

第六章 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2ccx
Tav=T0/(n-1)
基本尺寸相近、加 工方法相同
概率法 Tav = T0 / n − 1 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但没有考虑到各组成 环加工的难易、尺寸的大小,显然是不够合理 的。
2) 按等精度原则 按等公差级分配的方法来 ) 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各组成环的公差取相同 的公差等级,公差值的大小根据基本尺寸的大 小,由标准公差数值表中查得。
关键
1、确定封闭环 、
要领
2、组成环确定 、
关键
尺寸链分类 1、按应用范围分类 、
1)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 —— 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2)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 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3)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设计 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4)设计尺寸链——装配尺寸链与零件尺寸链, 统称为设计尺寸链。
A1
A0 A2
A1和A2是在加工过程中直接获得,尺寸 0是间接保证的, 是在加工过程中直接获得 尺寸A 间接保证的 直接获得, A1、A2 和A0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都叫尺寸链的环。 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都叫尺寸链的环。
3、尺寸链计算的关键: 、尺寸链计算的关键: 正确画出尺寸链图,找出封闭环, 正确画出尺寸链图,找出封闭环,确定增环和减环
尺寸链计算的几种情况 (3)中间计算 )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 环的基本尺寸及公差,求其余的一个或几个 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 中间计算可用于设计计算与工艺计算, 也可用于验算。
确定组成环公差大小的误差分配方法 1) 等公差原则 按等公差值分配的方法来分 ) 配封闭环的公差时,各组成环的公差值取相同的 平均公差值Tav:即 极值法
从封闭环开始,给每一个环画出箭头, 从封闭环开始,给每一个环画出箭头, 最后再回到封 闭环,像电流一样形成回路。凡箭头方向与封闭环方 闭环,像电流一样形成回路。 箭头方向与封闭环方向相 向相反者为增环(如A2),箭头方向与封闭环方向相 相反者为增环( 同者为减环( 同者为减环(如A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序尺寸图表追迹法
当零件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加工尺寸较多,且工序(测量)基准需多次 转换时,尺寸链建立和计算比较困难,采用图表法可较好解决这个问题
【例】 图示零件有关轴向尺寸加工过程如下:
1)以Ⅳ面定位,粗车Ⅰ面,保证Ⅰ、Ⅳ面距 离尺寸A1,粗车 Ⅲ 面,保证Ⅰ、Ⅲ面距离尺 寸A2; Ⅰ 2)以Ⅰ面定位,精车Ⅱ面,保证Ⅰ、Ⅱ面距 离尺寸A3,粗车 Ⅳ 面,保证Ⅱ、Ⅳ面距离尺 寸A4;
0.21 0.17 重新进行计算,可得到:x 61.875 0.04 61.905 0
0.025
e
H1
x
x H2 R2 R1
b)
来源:天津大学课件
D1
D2
a)
键槽加工尺寸链
0.025
H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几种常见工艺尺寸链形式 表面淬火、渗碳、镀层的工艺尺寸计算
可求出 :TC = 0.032 TL k ETE CTC ATA T 由公式得:
0
可求出 :TC = 0.052(k=1.4 ) 最终结果:采用极值算法 C = 20.981±0.016mm 采用概率算法 C = 20.981±0.026mm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尺寸链计算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公差概率算法
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时,公差计算公式:
T0Q
2 2 i Ti i 1 n
式中T0Q 称为平方公差。 各组成环偏离正态分布时,公差计算公式:
T0 S
n
k
i 1 i
2 2 i i
T
式中T0S 称为统计公差。k为分布系数,定义如下:
2 a2
【解】尺寸链b)中,A0为封闭环,A1和A2是组成环;角度尺 寸链(图c)中,a0为封闭环,a1 和a2是组成环。 求解图b和图c的尺寸链,可得到: 0.1 0 A2 35 34.9 工序尺寸: 0.25 0.15 平行度公差:Ta 2 0.05
来源:天津大学课件
a0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b)整体尺寸链图 c)分解的尺寸链图
a)零件键槽及孔
几种常见工艺尺寸链形式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讨论:在前例中,认为镗孔与磨孔同轴,实际上存在偏 心。若两孔同轴度允差为 φ0.05 ,即两孔轴心偏心为 e = ±0.025。将偏心 e 作为组成环加入尺寸链(图b)
d
A=10±0.01
E
L0
θ
D
L=30±0.05
a)
θ=60°±2′ b)
平面尺寸链示例
【解】建立尺寸链(图b)
L0 E
C A sin tan
A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尺寸链计算
对上式求全微分,有:
dL0 dE dC dA C A 2 sin tan tan sin sin d
来源:天津大学课件
工序尺寸图表追迹法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各组成环的误差传递系数分别为:
E 1, C

1 1 1.155, A 0.577, sin tan
2 27.321 tan sin sin
C
A
由公式得:
TL0 ETE CTC ATA T
注意:要使组成环数最少。
增环、减环的判断 增环:箭头方向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反
减环:箭头方向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同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尺寸链的分类
直线尺寸链,直线尺寸链由彼此平 行的直线尺寸所组成。 平面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由位于一 个或几个平行平面内但相互间不都 平行的尺寸组成。
尺寸链计算有极值法与统计法两种。
极值法:从尺寸链各环均处于极值条件来求解封闭环尺寸与 组成环尺寸之间关系的。
统计法:运用概率论理论来求解封闭环尺寸与组成环尺寸之 间关系的。
尺寸链计算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公差极值算法 偏差计算公式
ES0 j ES j
A2
A1
A0
空间尺寸链,空间尺寸链由位于几 个不平行平面内的尺寸组成。
平面尺寸链示例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尺寸链计算
尺寸链计算分为: 正计算: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 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各组成环;
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及部分组成环,求其余的一个或几个 组成环。
几种常见工艺尺寸链形式
【例】 图示零件,尺寸 A0 不好 测量,改测尺寸 A2 ,试确定 A2的 大小和公差 【解】A2 是测量直接得到的尺 寸,是组成环; A0 是间接保 证的,是封闭环。计算尺寸 链可得到:
0.19 A2 400
A0 10 0 0.36
0 A3A 50 0.02 2
0 A1 50 A 40.17
测量尺寸链示例
★ 假废品问题:
若实测A2=40.30,按上述要求判为废品,但此时如A1=50,则实际A0=9.7 ,仍合格,即“假废品”。当实测尺寸与计算尺寸的差值小于尺寸链其 它组成环公差之和时,可能为假废品。采用专用检具可减小假废品出现 的可能性 0.02 A4 60 由新建立的尺寸链可解出: 0.36
0.34 0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0.34 43.6 0
A
0.05 19.8 0
0.025 20.0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Z/2
0.05 19.8 0
0.025 20.0 0
Z/2
0.10 39.6 0
A
0.34 43.6 0
A a)
c)
内孔及键槽的工序尺寸链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节
工艺规程设计概述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工艺尺寸链
尺寸链及尺寸链计算公式 几种常见工艺尺寸链形式 工序尺寸图表追迹法
第三节 工序余量与工序尺寸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
尺寸链计算
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公式
基本尺寸计算公式
A0 Aj
j 1 m k m 1

n
n
Ak
偏差计算公式
ES0 ES j
j 1
m
k m 1

n
EI k
EI 0 EI j
j 1
m
k m 1

ESk
公差计算公式
T0 L Ti
i 1 n
【解】 建立尺寸链如图b 所示,H是间接 保证的尺寸,因 而是 封闭环。计 算该尺寸链,可 0.235 得到: x 61.875 0.015
0.22 61.890

x
H
x D1 D2
a)
键槽加工尺寸链
来源:天津大学课件
R2
R1
H
一次加工满足多个设计尺寸要求时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
43.6
来源:天津大学课件
几种常见工艺尺寸链形式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工序基准是尚待加工的设计基准 【例 】 图示键槽孔加工过程如下: 0.03 1) 拉内孔至 D1 57.750 ; 2) 插键槽,保证尺寸x;3) 热处理 0.03 0.25 4) 磨内孔至 D2 580 ,同时保证尺寸 H 620 。 试确定尺寸 x 的大小及公差。
1 , AnM nTn 2
X AM A A EI Amin Amax T/2 Δ= α
2
T
1 1 A0 M f A1M 1T1 , A2 M 2T2 , 2 2
φ(X)
式中α为分布不 对称系数,定义 如下(如图)
2 T
分 布 中 心
T/2 X
α K
0 1
0 1.22
0 1.73
-0.28 1.14
0.26 1.17
-0.26 1.17
尺寸链计算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例 】 图 a 所示斜孔钻模板。采用工艺孔 d 辅助进行加工 和测量。求孔d至斜孔中心线的距离尺寸C。已知孔d 与孔D 的偏移量为E=±0.01mm,θ,A值如图示。
6 T 为计算方便,作如下近似处理:令 k1=k2=…=kn=k,得到近似概率 算法公差计算公式(k值常取1.2~1.6): k
T0 E k

i 1
n
i2Ti 2
尺寸链计算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平均尺寸计算公式 极值算法 概率算法
A0 M f A1M , A2 M , , AnM
H1 D2 D1 R1
【例 】
建立尺寸链,如图 b, 在该尺寸链中,H0 是 最终的渗碳层深度, 是间接保证的,因而 是封闭环。计算该尺 寸链,可得到:
0.25 H1 0.7 0.008
H0 b) R2
【解】
H0 a)
渗碳层深度尺寸换算
来源:天津大学课件
H1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