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天文学01绪论-1
天文课后答案、地球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1.简述天文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特点?答: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其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对天体的观测,包括目视观测和仪器观测。
它的研究特点是:(1)大部分情况下人类不能主动去实验,只能被动观测。
(2)强调对天体进行全局、整体图景的综合研究。
表现观测上是全波段、全天候。
在理论上依赖模型和假设。
(3)需用计算机把观测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整理。
使天文学研究发生重大变化的另一个技术进步是快速互联网技术,这使得异地天文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成为可能,使得观测数据具有巨大的科学产出的潜在意义。
目前,虚拟天文台的提出和建设对天文研究意义深远。
(4)具有大科学的特征,需要大量投资。
(5)以哲学为指导。
2.研究天文学的意义有哪些?答:天文学与人类关系密切,天文学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服务:准确的时间不单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对许多生产和科研部门更为重要。
最早的天文学就是农业和牧业民族为了确定较准确的季节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的一些生产和科研工作更离不开精确的时间。
例如,某些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宇航部门,对时间精度要求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而准确的时间是靠对天体的观测获得并验证的。
(2)导航服务: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是靠天文学知识取得的。
确定地球上的位置离不开地理坐标,测定地理经度和纬度,无论是经典方法还是现代技术,都属于天文学的工作内容。
(3)人造天体的成功发射及应用:目前,人类已向宇宙发射了数以千计的人造天体,其中包括人造地球卫星、人造行星、星际探测器和太空实验站等。
它们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防军事。
仅就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有通讯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根据不同需要又有地球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等。
所有人造天体都需要精确地设计和确定它们的轨道、轨道对赤道面的倾角、偏心率等。
【天文学】第一讲_引言
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 太阳系天体的运动规律 天体物理本质研究
▲ 理论天体物理 观测现象的解释
天体物理学: 天体物理本质研究
1. 太阳物理:太阳的本质,能源问题 2. 太阳系物理学(行星物理):
宇宙大尺度结构 致密天体,如中子星,白矮星,黑洞等 引力波,引力透镜
9. 宇宙学:宇宙的整体研究;观测和理论
大爆炸理论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
10. 天体演化学:太阳系,恒星,星系,宇宙
动力学演化,化学演化 化学元素的起源,宇宙中的分布,变化规律
天体物理学: 天体物理本质研究
从观测方法上分:
光学天文学 红外天文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 地面,空间 :地面,空间 :地面,空间 :空间探测器
厄尔尼诺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亚洲 东太平洋
西太平洋
南美洲
天文与气象
地球绕太阳公转 黄道与赤道 存在23°交角 气候的四季变化
天文与气象
月球对地球 的引力作用 海水每天的 潮起潮落
问题二: 天文学有什么用 ?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一门观测的科学, 在历史上它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密切 相关, 例如: 季节的变化, 潮水涨落, 野外方向的确定等等
3。天文学对哲学的意义 人类如何认识宇宙
地心说 日心说 大爆炸理论 太阳系的起源到宇宙的起源
4。天文学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计量时间
星表,年历的编制 精密定轨, 测距
时间标准,用于尖端科学
农业生产,航海,航空,航天 卫星轨道
天文高灵敏度探测器
遥感, 军事
大地天文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第0章 绪论
实用天文 主要任务: 研究如何运用球面天文的理论来测定地面点的天文经纬度和 至地面目标方向的方位角。 主要内容:天文测量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测定地面点 的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的观测方法。观测结果的处理和计算, 影响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变化的因素等问题
第0章 绪论
实用天文
高精度的一二等天文测量主要在经典大地测量中为国家控 制网提供起算数据和方位控制数据,同时也为研究地球形状 和大小提供资料。 较低精度的三、四等天文测量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 防建设的诸多领域。
第0章 绪论
§0-2 宇宙空间 太阳系 星系
1.银河系: 在夏季晴夜里,可看见一条明亮的象云雾似的光带横 贯天空南北,这条光带称为银河。银河由许多恒星组成, 在空间构成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称为银河系。
直径10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5万光年
第0章 绪论
§0-2 宇宙空间 太阳系 星系
第0章 绪论
第0章 绪论
§0-3 星座 星等 星图
星图:人们把各星座按照各星的相对位置描绘在图纸上, 称为星图。它是将天体的球面视位置投影于平面而绘制成 的图。 星表:记载天体各种参数(如位置、运动、星等、光谱 型等)的表册称为星表
第0章 绪 论
§0-4 开普勒行星运行定律
第一定律: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轨道 的一个焦点上
§0-3 星座 星等 星图
夏季
第0章 绪论
§0-3 星座 星等 星图
秋季
第0章 绪论
§0-3 星座 星等 星图
冬季
第0章 绪论
§0-3 星座 星等 星图
星等:是表示天体相对亮度的数值。人们感觉到的恒星 的亮度称为视亮度,它和恒星本身发光的能力有关,也和 恒星离我们的远近有关。 亮星(牛郎、织女)列为一等星,次亮的为二等,肉眼 能看到6等 太阳:-26.7等,满月时月亮:-12.6等
天文学入门——绪论
鲁木齐天文站和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2、紫金山天文台
3、上海天文台
由于历史悠久,并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继续保留中国科学 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学术上受国家天文台的宏观协调 和指导。
4、陕西天文台
-- 国家授时中心
我国的光学望远镜
名称与口径 天文台 地点
2.16米望远镜 1.5米望远镜 1.26米望远镜 1.2米望远镜 1.05米望远镜 1.0米望远镜 太阳磁场望远镜
4陕西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二国内天文台站介绍我国的光学望远镜名称与口径天文台地点216米望远镜国家天文台总部河北兴隆15米望远镜上海天文台上海佘山126米望远镜国家天文台总部河北兴隆12米望远镜国家天文台云南云南昆明105米望远镜陕西天文台陕西临潼10米望远镜国家天文台云南云南昆明太阳磁场望远镜国家天文台总部北京怀柔2007年后光学天文重要设备地域分布兴隆昆明怀柔扶仙湖丽江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兴隆站兴隆观测站位于燕山主峰南麓长城北侧海拔960米是国家天文台恒星与星系光学天文观测基地设有远东最大的216米光学望远镜126米红外望远镜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85厘米反射望远镜60厘米反光望远镜和markiii型光电等高仪
HST在1993年修复前后拍摄的星系M100像比较
IRAS (Infrared Astronomy Satellite) 红外天文卫星
SIRTF (Space 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
EUVE (Extreme Ultraviolet Explorer远紫外 探测器) and FUSE (Far Ultraviolet Spectroscopic Explorer远紫外分光探测器)
1.26米红外望远镜
该望远镜有一个口径 1.26米、R-C光学系统,摆 动副镜能使这架望远镜在亮 的天空背景下分辨出非常暗 弱的红外天体。
中科大天文学史讲义01绪论
天文学史讲义讲授提纲第一讲绪论一、天文学史的研究对象1.研究天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2.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过程3.天文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天文学史的分支学科1.按地域划分2.按时代划分3.按分支学科划分三、研究天文学史的意义1.有助于深刻地了解天文学2.研究天文学思想史3.研究中国天文学史4.探索天文学的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提供借鉴5.挖掘和利用古代天象记录,用于研究某些课题6.丰富科学文化史的内容,有助于历史学的研究四、天文学发展分期概述1.古代天文学(史前一一16世纪中叶)2.近代天文学(16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3.现代天文学(19世纪中叶——现代)第二讲宇宙概观一、宇宙万物的尺度1.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的尺度2.天文学中的单位二、宇宙的层次结构三、太阳系概况1.太阳2.地球3.月球4.大行星5.小行星6.彗星和流星体7.卫星和行星环四、银河系概况1.恒星8.恒星集团9.星云10星际物质五、星系、星系集团和宇宙1.星系2.星系集团3.超星系团4.宇宙第三讲古代天文学一、天文学的起源二、史前时期的天文遗址和遗物三、古埃及天文学1.历法2.天体位置测量和天文定位3.宇宙观念四、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1.对天空的认识2.时间和历法3.宇宙观念五、古印度天文学1.历法2.月亮运动和二十八宿3.宇宙观念第四讲中国天文学史概述一、中国天文学的诞生(史前一西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分期1.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一秦汉,BC770-AD220)2.繁荣发展时期(从三国一五代,220-960)3.由鼎盛到衰落的时期(从宋初一明末,960-1600)4.中西天文融介时期(从明末一鸦片战争,1600—1840)三、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点和成就1.中国占代天文学的特点2.历法编制3.天象的观测和记录4.观测仪器5.对天象的解释和天文学发现6.天文大地测量7.宇宙理论第五讲古希腊天文学一、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二、古希腊天文学1.古希腊天文学的特点2.历法编制3.天象观测和记录4.天文测量5.测量仪器6.宇宙理论三、托勒玫体系四、公历的由来1.古罗马和古罗马的历法2.儒略历3.格里历第六讲阿拉伯天文学与欧洲中世纪天文学一、阿拉伯天文学二、蒙占统治时期的天文学三、欧洲天文学的停滞1.基督教教会的束缚2.占星学的发展四、欧洲天文学的复兴1.早期技术革命的推动3.地心体系濒临破产第七讲哥白尼日心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一、哥白尼的生平和学说1.生平简介2.日心体系学说的形成3.《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二、关于《天体运行论》1.体例2.内容简介3.《天体运行论》出版的意义4.《天体运行论》的缺陷三、不屈的布鲁诺四、观测天文大师一一第谷•布拉赫五、天空的立法者一一开普勒1.探索宇宙奥秘2.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3.其他成就第八讲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及其观测成就一、天文望远镜问世1.望远镜的发明2.伽利略和他的天文望远镜二、伽利略的发现I.观测月亮3.观测恒星4.观测行星5.观测太阳三、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四、17世纪的天文望远镜及其观测成就1.开普勒式望远镜2.早期望远镜的改进3.赫维留斯和里乔利的月面图4.惠更斯的发现5.卡西尼的发现6.罗默测定光速第九讲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证实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1.牛顿生平简介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背景3.牛顿的研究4.牛顿成就原因简析二、万有引力定律的证实1.哈雷彗星回归的预言2.孤立大山的引力使铅垂线偏转3.万有引力常数的测定4.海王星的发现5.对恒星喑伴星的预言和发现第十讲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一、早期的太阳系起源说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1.笛卡尔的太阳系起源的涡动说2.牛顿关于太阳系起源的考虑3.布封的太阳系形成学说4.17—18世纪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二、康德的太阳系星云假说三、拉普拉斯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四、星云说的历史意义第十一讲奠基期的天体力学一、经典天体力学及其基础1.经典天体力学的对象和方法2.经典天体力学的力学和数学基础二、欧拉的工作1.月球运动理论2.创立摄动理论三、拉格朗日的工作1.太阳系稳定性问题的研究2.建立拉格朗日方程组,探讨三体问题的解四、拉普拉斯的工作1.关于行星轨道的周期变化2.《天体力学》的出版五、其他的重要工作1.达朗贝尔的工作2.克雷洛的工作3.高斯的工作4.亚当斯和勒威耶的工作第十二讲银河系概念的初步确立和恒星距离的测定一、关于恒星系统认识的演进1.从古希腊到伽利略2.恒星自行的发现和距离的估计3.关于银河系的假设二、赫歇尔家族的工作1.太阳系本动的发现2.银河系结构的研究3.威廉•赫歇尔成就的原因4.约翰•赫歇尔在南天的工作三、恒星距离的测定1.斯特鲁维的工作2.贝塞尔的工作3.亨德森的工作4.恒星距离测定的意义第十三讲天体物理学的诞生一、天体物理学诞生的背景1.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2.太阳光的分解二、光谱分析术的发明三、基尔霍夫定律的发现四、氢的发现五、恒星光谱的分光观测1.恒星光谱的观测和初步分类2.恒星光谱的谱线位移六、天体测光术的发明和发展1.恒星亮度的目视测量2.普森公式3.目视光度计的发明七、天体照相术的应用1.照相术的发明和发展2.照相术用于拍摄天体3.照相术用于天体位置测量4.照相术用于拍摄天体光谱八、反射望远镜的改进第十四讲河外星系的发现一、测定旋涡星云距离的探索二、造父变星法求天体距离1.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2.绝对星等与视星等的关系3.周光关系零点的测定4.沙普利和科蒂斯的辩论三、哈勃的工作四、河外星系发现史中的教训第十五讲赫罗图与恒星演化一、赫罗图的建立1.哈佛的恒星光谱分类2.赫茨普龙的工作3.罗素的工作二、早期的恒星演化理论三、爱丁顿的质光关系四、恒星的能源问题1.早期的理论2.核聚变反应理论五、恒星演化的研究1.V-R定理2.恒星演化的现代理论第十六讲广义相时论的诞生和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一、狭义相对论引起的时空观革命1.19世纪末物理学的危机2.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二、广义相对论的诞生三、广义相对论的天文学验证1.水星近日点的反常进动2.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3.光线的引力红移4.电磁波传播的引力延迟四、现代宇宙学的发展1.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学模型2.弗里德曼和勒梅特的膨胀宇宙模型3.宇宙膨胀的观测效应4.稳恒态宇宙模型5.大爆炸宇宙模型第十七讲近代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的发展一、时间工作1.平太阳时的精确定义2.本初子午线和时区的确定3.无线电时号的发播二、地球自转变化的发现1.地极移动的发现2.地球自转不均匀性的发现三、原子时和协调世界时1.原子钟的发明和原子时系统的建立2.协调世界时的建立四、十九世纪后期天体力学的发展1.太阳系小天体运动的研究2.月球和大行星运动的研究3.数学和力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五、二十世纪天体力学的发展1.历史背景2.卫星动力学的建立3.电子计算机与天体力学4.广义相对论和天体力学六、近代天体测量学和天体力学力学发展的特点第十八讲射电天文学的崛起和六十年代四大天文发现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1.央斯基的发现2.雷伯的经典式射电望远镜二、银河系结构的射电探测1.21厘米微波辐射的理论预言2.21厘米微波辐射的探测三、20世纪60年代的四大天文发现1.类星体的发现2.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3.射电脉冲星的发现4.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四、射电天文学的新进展1.大口径射电望远镜2.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3.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4.亳米波和亚亳米波天文学第十九讲空间天文学的进展一、空间探测时代的到来1.全波天文学2.空间探测手段的发展二、地球辐射带的发现三、对月球的探测1.苏联对月球的探测2.美国对月球的探测四.对水星和金星的探测1.对水星探测2.对金星探测五、对类木行星的探测1.对木星的探测2.对土星的探测3.对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测六、红外和紫外天文学的发展七、X射线和γ射线天文学的发展第一讲绪论一、天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天文学史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自然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天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天文学绪论
天文学的观测工具——光学天文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文学的研究方法
试验
陨星
登月
理论探讨
观测
古代的纯肉眼观测
光学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空间探测
肉眼
分光
测光
照相
CCD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研究人员现在至少已经掌握了与所有这些 问题相关的初步观测资料。
然而其中只有一个问题,即恒星如何演化 有较为完全的答案。
恒星演化理论的发展和观测的证实,是20 世纪天体物理学的伟大成就之一。
埃及:公元前2200yr——2700yr已经繁荣,这时期建金字塔: 南——北非常准确; 用阴阳历:1年=365日
希腊:公元前500——700年已很发达,建立完整的“地心说” 印度:无时间记载,约在公元前2500yr以前。 中国:公元前2400yr有专职天文官,形成于公元前770-220yr。
四大自然学科:医学、农业、天文学、数学。 16世纪前著名的天文学家有:
* 期末考试:书面闭卷笔试, 占学期总成 绩50-60%.
西南交通大学考试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十五条 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参与教学活动需事先向 任课教师书面请假。学生缺课时数累计超过该课程教 学时数1/3以上者,或无故旷课达6学时(迟到两次折合 1学时)以上者,或缺交作业(含实验报告)达1/3以上 者,或未完成教师要求的报告、实验者,不得参加该 课程考核,成绩档案中记录“缺考”。
天文学第一章
第一章1你为什么选修天文学?宇宙的奥秘、人类对于自我、对于生存环境的渴望了解,是天文学吸引人的原动力。
天文中那么多谜题、那么多不可思议、那么多与正统教育相悖的争论,怎么能不令人着迷呢?难道你不想知道我们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人类到底是什么,你自己是什么吗?选修天文学就是为了了解更多我不了解的世界。
2简述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
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
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从太阳系发展到整个宇宙。
现在天文学按研究方法分类已形成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大分支学科。
按观测手段分类已形成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几个分支学科。
3简述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关系。
天文学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并不被物理学所包含,只是很多地方会用到物理,有“天体物理”等交叉学科。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
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
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从太阳系发展到整个宇宙。
现在天文学按研究方法分类已形成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大分支学科。
按观测手段分类已形成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几个分支学科。
4天文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和意义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
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
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天文学导论课件,北师大版
2、天文学研究对象与方法
行星层次:八个行星,矮行星、 太阳系小天体 恒星层次:太阳及其它恒星 星系层次: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群、 星系团 宇宙整体: 可观测的宇宙
36
•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的科学。 • 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 《淮南子》 • 宇宙包含了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
6
考核方式: • 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等等,占学期总成 绩40% • 期末考试:书面闭卷笔试, 占学期总成绩60%
7
第一章 绪论
1、天文学的发展历史 2、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3、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关系
8
Inscription over Kant's tomb 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increasing awe -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45
• 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20分,第26 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部分通过新 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 外,太阳系行星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
46
决议5A: IAU决定我们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其他天体按照下列方式划 分为3个明确的类别: (1)一颗行星1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 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 于圆球)形状,同时(c)扫清了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2)一颗矮行星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 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 于圆球)形状2 ,(c)没有扫清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 (d)不是一颗卫星。 (3)其他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3 ,卫星除外,统称为“太阳 系小天体”。
天体物理概论_向守平_第一章绪论探索宇宙12天体物理学简史资料
§1.2 天体物理学简史真正意义上的天体物理学开始于十九世纪。
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广泛应用于天体的观测研究,对天体的结构、化学成分、物理状态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天体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主要事件是:(注:科学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已经获得了十几次诺贝尔物理奖)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希霍夫发现,太阳光谱的吸收线是由于太阳光球发出的连续光谱被太阳大气吸收所致,这可以说是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工作;1864年英国天文爱好者哈根斯和意大利教士塞西分别用摄谱仪证认出一些恒星的元素谱线,哈根斯并根据多普勒效应测定了一些恒星的视向速度;1869年英国天文学家洛基尔在太阳光谱中首次发现氦线,之后到1895年才由英国化学家雷姆塞在地球上发现了氦;1885年哈佛大学天文台开始用物端棱镜方法,对恒星光谱的分类作大规模的研究,此后到1924年,共完成225,000多颗星的光谱分类,这是近代天文史上的巨作,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14年由依巴谷卫星测定了三角视差的4万多颗近距离恒星的赫罗图。
1915年纵坐标分别用绝对星等及光度表示,横坐标分别用色指数和温度表示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并求出水星近日点进动的精确值;同年,美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发现测定恒星距离的分光视差法,使得恒星距离测量的范围由几百光年(三角视差法的上限)达到几千光年;1917年爱因斯坦发表《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一文,为现代宇宙学的奠基之作;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领导的日食观测队发现太阳引力使光线偏转的现象,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天文学验证之一;1920年代印度天文学家萨哈发表恒星大气电离理论,同时德国天文学家埃姆登和史瓦西、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建立了系统的恒星内部结构理论,爱丁顿并从理论上导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红移-距离关系,为现代大爆炸宇宙学奠定了观测基础;1930年1932年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预言存在完全由中子构成的恒星——中子星;1934年德国天文学家巴德与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提出,中子星是超新星爆发的产物;1937~1939年德国物理学家魏茨泽克和美国物理学家贝特提出质子-质子反应和碳氮循环两种核反应,创立了恒星核能源理论;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建立了中子星的理论模型,预言中子星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密度可达每立方厘米几亿吨;1944年荷兰天文学家范德胡斯特从理论上提出存在星际中性氢21厘1948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预言,宇宙创生于一次热大爆炸,并预言可以观测到温度大约为10K的大爆炸背景辐射遗迹;1951~1954年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先用光学的方法,继而用射电方法发现并描绘出银河系的旋涡结构;1959年美国用高空气球进行γ辐射观测,发现宇宙γ射线源,之后又发现太1963年美国用射电方法发现星际有机分子;1964年同年旅美荷兰天文学家施密特发现类星体;1965年美国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休伊士和贝尔发现脉冲星;1968年以上称为六十年代四大天文发现。
基础天文学概论知识要点.
基础天⽂学概论知识要点.天⽂学概论复习【绪论】1.什么是天⽂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
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规律等。
2.天⽂学的三个分⽀学科:天体测量学、天体⼒学、天⽂物理学3.天⽂和⽓象的区别:⼤⽓层外vs⼤⽓层内4.天⽂学观测波段:光学波段;射电波段;Χ射线、γ射线波段;紫外线、红外线波段5.20世纪天体物理学成就:①两⼤基本理论:恒星演化和宇宙⼤爆炸模型②全波段天⽂学、中微⼦天⽂学③20世纪60年代的四⼤发现:脉冲星、类天体、微波背景辐射、星际分⼦【星空划分与运转】1.星座的概念:⼀种具有特征并容易记忆的恒星在天空投影的图案所在天区2.星座与星官的区别:星座有边界,恒星数⽬不确定;星官⽆边界,恒星数⽬确定3.中国古代的三垣四象⼆⼗⼋宿①三垣: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②四象:北⽅⽞武、南⽅朱雀、西⽅⽩虎、东⽅苍龙③⼆⼗⼋宿:⽉亮每晚停留在⼀宿4.全天88个星座,北天29,黄道12,南天475.寻找北极星的两种⽅法①北⽃七星勺头两颗星延长五倍即为北极星②仙后座勺⼝开⼝⽅向延长开⼝宽度的两倍即为北极星6.北⽃七星的⽃柄⽅向与四季关系春夏秋冬→东南西北7.四季星空典型的代表星座:春夜⼤熊追⼩熊:狮⼦座、牧夫座、室⼥座夏夜⽜郎会织⼥:天鹅座(天津四)、天琴座(织⼥星)、天鹰座(⽜郎星)秋夜仙⼥拜仙后:飞马座、仙⼥座、英仙座冬夜猎户会⾦⽜:猎户座【天球与天球坐标系】1.天球的概念与特点:⑴概念:以任意点为球⼼,任意长为半径,为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引进的⼀个与⼈们直观感觉相符的假想圆球。
⑵特点:①天球中⼼任意选取;②天球半径任意选取;③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只反映天体视⽅向上的投影;④天球上任意两天体的距离⽤⾓距表⽰;⑤地⾯上不同点看同⼀天体视线⽅向是相互平⾏的2.北天极的⾼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3.天球上的基本点、圈:天极与天⾚道、天顶天底真地平、天⼦午圈、卯⾣圈、四⽅点、黄道和黄极、⼆分点⼆⾄点、天极在天球上的位置4.四个天球坐标系:基本点、圈,两个坐标,如何度量5.不同纬度处的天体周⽇视运动:都是等于或平⾏于天⾚道的⼩圆永不上升和永不下落天体:δ≧(90°-Φ)vsδ≤-(90°-φ)天体的中天:天极以南(北)过天⼦午圈6.天体上、下中天时天顶距或地平⾼度的计算:上中天:Z=|φ-δ|下中天:Z=(90°-φ)+(90°-δ)太阳中天时的⾼度:Z=φ-δ7.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春分点:α=0hδ=0°夏⾄点:α=6hδ=23.5°秋分点:α=12hδ=0°冬⾄点:α=18hδ=-23.5°【时间和历法】1.什么是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种标记,它建⽴在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础上2.时间计量系统建⽴的基础和要求:⑴基础:观测物体的运动⑵要求:作为时间计量标准的物体运动要求要具有周期性、复观性和可测性4.真太阳时⽐恒星时每⽇约长4分钟5.真太阳时的缺陷: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不均匀;黄⾚交⾓存在使得投影在⾚道上的太阳时⾓变化也不均匀。
第一章 辐射转移
即辐射的能量为粒子能量的极小一部分或粒子的主量子 数变化小。
2019/1/16
天体物理中的辐射过程
6
第一章 辐射转移
§1.1 电磁波谱,描述辐射场的基本物理量 一.电磁波谱 人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不同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棱镜、 光栅等-分解成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谱),如无线 电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γ射线。这些电 磁波按频率或波长的顺序排列起来,构成全波段电磁 波谱。现代天文:全波段天文学。 波长λ: m, mm, cm,μm, Å 频率υ: Hz, MHz 能量E: erg, Rydbergs, eV, keV, MeV, GeV, TeV 温度T: °K
From to
(Å)
(Å) (μm)
1
(cm)
108 104
1
(Hz) E (keV)
E(erg)
104
1
3 1018 /
12.4 / 2 108 /
(μm) (cm)
104 108
3 1014 / 1.24 103 / 2 1012 /
第一章 辐射转移
2019/1/16
天体物理中的辐射过程
1
绪论
天体物理中的辐射过程研究意义
天文学包括天体物理学都是基于观测的科学。我们对宇 宙的认识,首先是通过对各种宇宙天体的观测而得到的。 观测接收到的宇宙信息,主要来自天体发出的电磁波辐 射。虽然许多天体还可以发出高能粒子辐射甚至引力波 辐射,但前者不仅数量极少,而且极难捕捉;而后者尽 管人们已付出巨大的努力,但至今仍未得到任何有意义 的观测结果。因此,天体的电磁波辐射仍然是我们获取 宇宙信息的主要来源。电磁辐射实质上携带了建立现代 天体物理学的全部信息。对各类天体性质、结构和演化 的了解,几乎完全依赖于由辐射所带来的信息。
天文学导论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天文学入门”(天文学导论Ⅰ):40学时;第一章天球坐标系第二章时间计量系统第三章天文望远镜简介第四章第四章太阳系概述实验题目:1、天球仪的使用及认星2、天文望远镜的使用3、行星、月球的目视观测4、参观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5、参观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站6、参观北京天文馆7、参观航天城 8、参观国家天文台密云观测站“近代天文学前沿”:20学时;宇宙的膨胀与哈勃定律;热大爆炸宇宙模型;20世纪的重大天文发现;天体物理学中的疑难问题;空间天文学的发展;人类开拓太空。
“天文学导论”:60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恒星的基本概念第三章恒星光谱和化学组成第四章恒星的颜色和光谱能量分布第五章天文观测方法第六章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第七章双星第八章变星第九章致密天体第十章赫罗图和恒星的演化第十一章星云和恒星的形成第十二章银河系第十三章河外星系第十四章活动星系第十五章宇宙学“天文学导论实验”:40学时实验一:天文年历、星表、星图的使用实验二:流星和流星雨的观测实验三: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与光学性能的测定实验四:太阳黑子的投影观测及数据处理实验五:太阳光球光谱的拍摄与证认实验六:恒星光谱分类实验七:目视双星的目视观测实验八:目视双星的CCD观测实验九: 星系星云的CCD成像观测实验十: 星系的哈勃分类实验十一:河外星系红移的测定实验十二:CCD的性能指标的测试实验十三:星系星云的CCD观测彩色图像的合成及资料处理实验十四:用周光关系测定造父变星的距离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重点要求掌握天文学基本概念,主要是介绍天文学的基础知识,从学习中领会科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通过天文学研究的新成就与新动态使学生了解天文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注重课堂讲授与观测相结合,重点在于启迪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天文学专业具有基本的了解,树立专业思想,热爱天文学专业。
天文学基础
2,按回归年划分24节气
21
地球自转不均匀性
后果=不能作为精确时间标准 原子时,以原子秒为基准 1秒=铯原子基态
超精细结构的两个能级跃迁辐射的电磁振荡 9192631770周的时间 协调世界时 很多领域仍用世界时
黄道与赤道升交点叫春分点,降交点叫秋分点。黄道 上距春分点90度的两点分别叫夏至和冬至点。
黄道与赤道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球约在1月5日过轨道近地点
地球轨道是椭圆,偏心率为0.0167,半长轴为14959780 公里,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8公里
14
黄道十二宫
太阳视运动经过的星座 春天白羊宫即白羊座,依次为金牛,双子,巨
38.8
23
7
1-2-1-3 地平坐标
以地平、天顶、南点为基本 点和基本大圆
子午线=过天顶和天极的大
圆SZN 地平经圈=过天顶与天体的
P
大圆ZXA
N
方位角A(地平经度)天体 地平经圈与子午线间的球面 角,SoA,从南向西量度
Z
X E
o
S
W
A
高度h(地平纬度)=地平经
圈与地平交点与天体间的夹
角AoX,向南北两极量度,
蟹,狮子,室女,天蝎,人马,宝瓶,双鱼
土洋星占均无道理 山羊宫=摩羯宫 处女宫=室女宫 射手宫=人马宫
15
问题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轴的交角是多少? 夏至点和冬至点的赤经赤纬是多少? 从春分到秋分这半年中,太阳赤经是正
还是负? 何时太阳赤纬最小?
16
1-2-2-2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 地球自转轴与天球交点为天极 由于进动,天极绕黄极26000年转一周,
天文学课件-绪论
Planck
Einstein
大氣窗口(atmospheric window) 地球大氣阻擋了來自空間的電磁輻射的大部分, 僅在射電和光學部分波段較為透明。
不透明度
2. 黑體輻射(blackbody radiation)
黑體 (blackbody)
地球
太陽系
恒星世界
星團
恒星的演化
恒星的形成
銀河系
宇宙島——銀河外星系
活動星系
星系集團
最遙遠的星系
時間跨度:從過去到將來
向前:太陽的過去、大爆炸、時間的起點 向後:太陽的演化、宇宙的未來
宇宙演化的歷史
天文學的研究特點
天文學研究的基礎——觀測(觀察和測量) 天文觀測是一種“被動”的試驗 觀測→理論→觀測 距離極遠 時標極長 物理條件極端複雜(溫度、密度、壓強、磁場)
2630
7460
∞ 91.2
364.7
821
1460
2280
氫原子光譜
譜線與恒星的化學成分
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結構,因而有不 同的特徵譜線。
通過比較太陽光譜 和實驗室中各種元 素的譜線,可以確 定太陽大氣的化學 成分。
按品質計,
70%H, 28% He 和 2%重元素。
按數目計,
90.8%H, 9.1%He和 0.1%重元素。
Sun
Omega Centauri
Planck定律
溫度為T的單位面積黑體,在單位時間、單位 頻率內、向單位立體角發射的能量為
B
(T )
2h 3
c2
1 (eh / kT
1)
平方反比定律
天文学课件整理
第一章绪论三大分支学科天体测量学:测量天体的位置和距离天体力学:研究天体之间的关系天体物理:研究天体的形态、物理状态、结构、化学组成;天体的产生和演化天体物理学是主流天文学三大观测波段:1光学天文 2射电天文 3 X射线和γ射线(紫外、红外、中微子、引力波、宇宙线)天文学研究对象 1行星层次:地球月球、其它七大行星(太阳系)小行星、彗星,陨星等。
2恒星层次:太阳及其它恒星 3星系层次:银河系、河外星系、类星体、星系群、星系团4宇宙整体(可观测的宇宙)行星层次(太阳系为代表)1 地球,月球。
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3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它们的卫星 4 矮行星,小行星 5 彗星,陨星行星层次研究历史 1,第谷:测量天体的位置及变化(观测资料积累)2,开普勒发现行星三大定律(资料分析,经验定律) 3,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由天体运行总结出物理规律,成为天体物理的里程碑)太阳系研究的重大进展1. 托勒玫-地球中心说2.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3.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4. 牛顿-万有引力太阳系行星的空间探测最热门1.人类要突破只能被动观测的局限2.登月和探测火星,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有没有生命(或适合生命繁衍生存的条件)?有没有值得开采的矿产?有没有可能成为人类生活、科研的基地?(月基天文台等)恒星层次1,赫歇尔等:恒星的亮度和光谱观测(观测资料积累) 2,赫茨普龙和罗素:赫罗图(H-R 图)(光谱型-绝对星等)3,爱丁顿、钱德拉塞卡等恒星演化理论(热核聚变理论为核心)丰富多彩的恒星世界正在诞生的恒星恒星爆炸 (新星,超新星)恒星演化的归宿: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恒星的能源恒星的化学成分来源恒星的内部结构星系层次1,哈勃等发现河外星系+确定距离(观测资料积累)2,哈勃:哈勃定律(宇宙在膨胀)经验定律)退行速度和距离成正比 3,伽莫夫 : 大爆炸宇宙论(热核聚变理论为核心)银河系(Milky Way)银河系大得惊人(10万光年)约有1000多亿颗恒星。
简明天文学期末考考点整理
简明天文学期末考考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1概述一、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天体。
它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研究它们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过程,研究它们的结构和演化规律。
A 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基础学科。
B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科。
C 现代天文学是全电磁波段可观测的科学。
二、天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1、基本的研究方法--对天体的观测2、研究特点:(1)用仪器观察和测量天体辐射(电磁波、高能微观粒子)(2)学科合作(如现代物理学理论)、新技术的应用(3)投资大,全球合作(4)辨证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三、天文学研究的意义1、时间服务:对天体测量获得准确时间2、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经纬度、地球形状测量3、人造天体的发射及应用:卫星、探测器、试验站4、导航服务:航海、GPS导航服务5、探索宇宙奥秘,揭示自然界规律(20世纪60年代四大发现)6、天文与地学的关系:(珊瑚的“日纹”变化,全球性冰期,构造运动、生物灭绝与天文关系)7、探索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四、天文学的科学分支传统天文学分类(见图1)和现代天文学分类(见图2)1.天体测量学: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测定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并建立基本参考坐标系和确定地面点的坐标。
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还可分为下列二级分支学科:球面天文学、方位天文学、实用天文学、天文地球动力学2.天体力学:天体力学是研究天体运动和天体形状的科学。
它以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研究天体在万有引力和其它力综合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天体自转和其它引力因素综合作用所具有的形状。
根据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还可分为:摄动理论、天体力学定性理论、天体力学数值方法、历书天文学、天体的形状和自转理论、天体动力学等3.天体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天体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规律的科学。
A 按研究对象又分为: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恒星天文学、恒星、星际介质物理学、星系天文学、宇宙学、宇宙化学、天体演化学等分支学科。
天文学基础——01 绪论
天文学研究的特点 依赖模型和假设
广义相对论
宇宙常数?
2003.3.11:
物质(分子组成) 4% 暗物质 26% 暗能量 70%
宇宙始于大爆炸而终于黑洞?
李惕培院士的挑战
下午3时35分
天文学研究的特点
天文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以观测为基础; 用物理规律来解释观测事实; 推出天体的物理本质; 若有矛盾时,要提出新的物理概念,用新的观测去检验新 的物理概念是否正确。
下午3时35分
天文学研究的特点
天文学的科学模型
以观测事实为材料,以物理理论为骨架,用数学方法黏结、连 接、构造起来的模型,用以解释天文目标和现象。 模型允许并追求修正;也允许同时存在多种模型,相互竞争; 模型可作出推论和预言——以接受新的实测和理论的挑战。
科学是一个证伪的过程!
下午3时35分
天文学研究的特点
5.天文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 A. 天体观测; C. 理论推导;
下午3时35分
B. 科学试验; D. 经验总结;
第一讲
天文学概论
上篇:天文学释义 下篇:天文学简史
下午3时35分
宇宙观萌芽
“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顺序的发展。首先是天文学 ——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下午3时35分
天文学研究的特点 大科学,大投入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2.35亿元
6亿元 贵州 哈勃空间望远镜
20040615 兴隆观测站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15亿美元+1.72亿美元 + 5亿美元 卡西尼土星探测 33亿美元 1997.10.15-2004.7.1
绪论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基本目的,是了 解宇宙及其成员:星系、恒星和行星是 如何形成的,它们是如何演化的,以及 它们将来的命运是什么。 这十年有望取得进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研究近代宇宙的开端即第一批恒星和星 系形成的时代;决定宇宙的大尺度性质 了解各种尺度黑洞的形成和演化; 研究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 了解天文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来说,天文学曾经是一门很重 要的科学,因为它是从敬天的“宗教”中自然 产生的。历法是由皇帝颁布的,天文和历法一 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 从中国的天象记事可以看出,中国人在阿 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坚毅、最精确的天文 观测者。现代天文学家在许多场合,都曾求助 于中国的天象记事,并得到良好的结果。 中国天文学本质上是有天极的,它使用的 是赤道坐标,主要依靠观测拱极星。
光学观测基地地域分布
怀柔
兴隆
紫 金 山
佘山
昆明
2007年后光学天文 重要设备地域分布
怀柔
兴隆
紫金山 紫 天文台
佘山
丽江
扶仙湖
昆明
紫金山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兴隆站
北京天文台怀柔站
新疆天文站
Yerkes天文台 40英寸折射镜
• 反射望远镜: 俄罗斯高加索泽连丘克斯卡亚(6米) 美国海尔天文台(508CM) 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米)(亚洲 最大口径)
尧对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 司马迁:“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郭守敬:“历之本在于测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 顾炎武:“三代之上,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 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
李约瑟(英):中国的“客星”记录,对今日的 天文学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现 实意义……迫切需要把中国古 书中的天象记载进行改编,使 它们成为可供各国天文学家利 用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天文学College Astronomy左兆宇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邮箱:zuozyu@办公室:主楼E-1107德国哲学家康德Inscription over Kant's tomb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increasing awe -the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2位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康德墓碑康德的墓志铭世上只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另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璀璨的星空是天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3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s,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Jane Taylor (1806)迷人的天文学1.何谓天文学?42.天文学研究的特点3.天文现象举例4. 该有哪些准备?Astrology? 占星术567发信人: vvvwong (vvvwong), 信区: D_Astronomy. 本篇人气:296 标题: 今天猛然发现香港的天文台是干嘛的了。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文章阅读[讨论区: D_Astronomy]人家就是干这个气象预报滴。
1.何谓天文学(Astronomy)?观天象,测天时。
8观测→理论→观测1.何谓天文学(Astronomy )?/wiki/Astronomy•研究的天体包括行星,恒星,彗星,星系,宇宙,等等。
••是研究宇宙的科学;是研究宇宙中一切天体及其相关现象的科学。
9研究地球大气层以外一切天体起源的现象(如极光,超高能宇宙射线,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等)•天文学关注天体的演化,天体的运动,及其物理、化学方面的特性以及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研究。
•astronomy 字面意识是“law of the stars” 来自于希腊语αστρονομία(astronomia)其中άστρον(astron,“stars”) νόμος(nomos, "law").课程内容•人类的宇宙观•太阳系与行星(系外行星的搜寻,潜在的威胁)•恒星(观测性质、恒星演化)10•望远镜的基本原理•黑洞(如何探寻)•星系与暗物质•宇宙的未来•……u 了解天文学和人类宇宙观发展简史一、绪论地心学说日心学说u 了解天文学的研究方法u 课程的学习目标及方法太阳系Gaspra Ida•太阳系内研究的对象彗星The solar system consists of the sun and all the objects that orbit it, including planets, dwarf planets, moons, and small bodies such as asteroids, comets, and the comet nuclei in the Kuiper belt and the Oort cloud.•How did the Solar System form?Immanuel Kant (1724–1804)Pierre SimonLaplace (1749-1827)Kant and Laplace independently proposed the hypothesis of the solar nebula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It is still considered the most plausible approach.•How did the Solar System form?Artist’s view of acollision between large planetesimals (小行星子)Artist’s view of a planetary system in formation.•How did the Moon form?The Moon probably formed as the result of a collision between the young Earth and an object the size of Mars.•What is our Sun’s future?What Happens when Hydrogenin the center runs out?红巨星Scientific American -2008-03l典型望远镜构造和特点l地面和空间望远镜构造和特点人眼的局限•反应速度为十分之一秒。
不能把光子长时间存积•对视角的分辨本领差,视角大于1分才可分辨。
19如何看得更远?如何看得更清?One of Galileo’s original telescopes Newton’s reflector20very large array地面观测受大气窗口的限制地球大气阻挡了来自空间的电磁辐射的大部分,仅在射电和光学部分波 段较为透明(也多亏如此,人类才得以在地球上生存)。
21外大气层热电离层中间层, 散逸层同温层 对流层22Keck TelescopeALMA Hubble Space TelescopeChandra X-ray ObservatorySpitzerSOFIA23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全波段 ,全方位天文学四、恒星的性质v恒星的特征v恒星的光度、距离、绝对星等 v恒星大小的测量方法 v恒星的质光关系v恒星的演化v中、小质量恒星的演化 v超新星爆发•恒星层次研究的对象低质量恒星 (0.1MŸ) 恒星收缩、冷却逐渐演化为黑矮星Sun like恒星 (1MŸ)红巨星行星状星云白矮星中子星大质量恒星 (8 MŸ)超巨星超新星爆发黑洞25IBM超级电脑模拟 Ia 超新星爆发极端过程1.超新星内部状况2.超新星爆发后瞬间3.超新星爆发4.内核燃烧5. 三维模拟图26 6. 内核泡沫状火焰五、星系和宇宙学Ø 星系与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Ø银河系的结构及观测 Ø星系的哈勃分类 Ø活动星系核的标准模型 Ø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Ø宇宙学-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Ø宇宙的标准模型 Ø微波背景辐射、元素核合 成、暗能量和暗物质银河系α Centauri Proxima (半人马座,比邻星) ρ= 0.76″ d=1.3 pc(4.3 ly)距我们250万光年仙女座星系• 星系层次研究的对象银河系河外星系活动星系29• 全宇宙研究方法天体测量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太阳太阳系行星物理动力学、卫星导航、……星表、精密定轨天文学史31天文学恒星星系宇宙学观测手段地面望远镜空间望远镜中微子望远镜引力波探测器高能射线探测+化学和生物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文明天体化学迷人的天文学1. 何谓天文学?322. 天文学研究的特点3. 几个点滴4. 该有哪些准备?2.天文学研究的特点•天文学研究的基础—观测(观察和测量)天文观测是一种“被动”的试验观测→理论→观测“人类即不能移植太阳,也不能解剖星星”33•研究对象里我们距离极其遥远将我们在地球实验室得到的物理学的理论具体运用到对遥远天体的研究中去。
•研究对象的(演化)时标极长人类的自由文明相对于许多天体的演化过程仅仅是一瞬间,我们要从这“一瞬”来研究天体演化的“一生”。
我们获取的天文信息常常是扭曲的,失真的,以及残缺不全的。
距离、空间的角度34演化、时间的角度大爆炸、时间的起点(1940, Gamov)第一代恒星352.73 K 微波背景辐射暴涨Inflation (1980, Guth)过去将来宇宙演化的历史36始祖鸟恐龙穴居人早期人类如果将宇宙的历史压缩成一年,那么有记载的人类的文明史仅有21秒!•物理条件极端复杂(温度、密度、压强、磁场,……)温度:超新星爆发核心温度可达108 -1010K ,早期宇宙~ 1015K ,宇宙微波背景温度~ 2.73K密度:星际介质0.1个分子/cm 3 (空气1019个分子/cm 3) 2.天文学研究的特点37太阳中心密度:160g cm -3白矮星密度:106 -109g cm -3(1~103 ton cm -3)中子星密度:1014 -1015g cm -3(106~107 ton cm -3)磁场:地球实验室能达到的最高磁场为104T 中子星的磁场为:1012 -1013G 。
One basketball-full ofwhite dwarf materialweighs as much as an ocean liner提供了地球实验室下无法得到各种天然的极端实验场所。
1015G38•The Van Allen Belts (范艾伦辐射带) are made up of charged particles trapped by the Earth’s nonuniform magnetic field. The magnetic field lines are in blue and the particle paths in red.•Magnetars (磁星) are neutron stars, left over from the death of a giant star. Their density and rapid rotation (several times per second)enormously increases the power of their magnetism. If you placed a magnetar where the Moon is, 400,000 kilometres away, it could still wipe your credit cards and ripspoons out of your pockets.中国地区磁场平均强度约为0.3~0.6高斯•天文学与物理学相互促进,并肩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月球绕地球,行星绕太阳的运行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海王星的发现2.天文学研究的特点39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红移水星近日点进动光线弯曲引力波辐射脉冲双星轨道变化的测量当今观测宇宙学的重要结论,宇宙主要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这使21世纪理论物理学再次飘起了“两朵乌云”。
为物理学家再次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挑战。
2.天文学研究的特点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found that 40there was dark energy in the young Universe. The tug-of-war (拔河)between the pull of dark matter and the push of dark energy started 9 billion years ago, before dark energy started winning and furthering the Universe’s expansion.二十世纪量子力学、相对论、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等物理学各分支科学全面进入天体物理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