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说课稿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说课稿
通道一中申运吉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我的说课流程是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材简析: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及两次侵略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主要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开始,在教材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重点与难点)根据课标要求,本课重点是: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虎门销烟
3、两次鸦片战争后所签条约及其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
教材处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和使教学更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重新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本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打破教材原有框架模式,将教学内容重组为三个子目:
(1)无法避免的战争——战争背景
(2)不可忘却的历史——战争概况
(3)痛定思痛的感悟——战争反思
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还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高度、深度。根据学生情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以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活动教学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活动、思索获得知识。
(4)并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法、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教学反馈)
1、导入新课(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显示:《虎门销烟》激烈场面的影片片段。然后提问:刚才播放的影片是什
么?领导者是谁?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前两问学生都能答出,后一问暂时不给答案)设计意图:由于导入是一节课的启动环节,主要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由于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样,一开始就使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这两点上。而且这样设问比直接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2、新课教学
(一)无法避免的战争——战争背景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只是一句话带过,这留给了学生太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能让学生弄清这一背景,我先设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为何会于1840年爆发一场战争呢?利用鸦片战争前中英国情对比表和中英正当贸易对比表及两则文字材料,分析战争爆发背景和原因。既让学生充分了解英国欲打开中国大门的方式转换,也让他们理解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同时,很自然地过渡到了“虎门销烟”。
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已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为什么还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呢?通过显示英国在中国和洪都拉斯正当贸易对比表分析得出结论。
(二)不可忘却的历史——战争概况
这部分内容也就是介绍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鸦片战争过程在初中已较详细的学习过。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经过形成直观认识。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通过让学生扮演记者去战地采访、跟踪报道战争战况。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从而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并用口诀记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经过分析,得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的结论。
(三)痛定思痛的感悟——战争反思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史。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相继战败的国耻,不仅让学生痛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也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卑感和民族复仇情绪。但是如果仅仅让学生单一沉浸在屈辱、愤怒的情感中就很难对着对历史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与认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痛定思痛中感悟,初步学会用唯物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3、新课上完后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
4、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布置了以下课堂作业(课堂完成)。
五、教学反思: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看待这一段历史,使他们从历史中受到真正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