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f988c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3.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概述
地理七年级下册主要内容包括气候与环境、土地利用与农业、工业与交通、人口与城市四个部分。
本复提纲旨在帮助同学们回顾和巩固这些知识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气候与环境
1.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 大气环流的影响
- 气候因素的影响
-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自然环境与资源利用
- 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
- 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
土地利用与农业
1. 土地与土壤
- 土地利用的类型与特点
-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2. 农业与农产品
- 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
- 农产品的种类与分布
工业与交通
1. 工业发展
- 不同地区的工业特点
- 工业带与工业集聚区
2. 交通运输
- 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与优缺点- 交通运输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与城市
1. 人口问题
-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
- 人口问题的影响与对策
2. 城市与城市问题
- 城市的特点与功能
-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总结
通过对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内容的复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气候与环境、土地利用与农业、工业与交通、人口与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份提纲,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word版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e36f2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e.png)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又名黑海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5、亚洲的地形特点——⑴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⑵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P4图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6、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记住P7 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各个气候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特点解析: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②季风气候显着: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着,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7、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8东岸三种季风气候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太平洋鄂毕河自南向北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北冰洋叶尼塞河勒拿河恒河自西北向东南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印度洋印度河自北向南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洋9、亚洲的世界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注意:P2图亚洲的范围、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第二节人文环境1、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世界上人口超过l 亿的国家共有11个,其中有6 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按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呈负增长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注意:P11 活动22、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帐篷和长袍;理解P13页图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的差异;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业平原两河流域,因其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了解P12亚洲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名称和成因;3、经济发展差异: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沙特阿拉伯等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是依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出口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牧业等,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会判断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位置: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面临b—太平洋,西隔a—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oN——46oN之间,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如跨纬度广,日本的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间差就大;c—濑户内海2、组成:由 A—北海道、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P18图找到位置并记住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防震减灾方面有关的知识会判断某些做法的对错;4、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5、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风;6、经济类型: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产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所以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7、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③产品主要出口④沿海多平原⑤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主要工业区:有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主的名古屋工业区,以大阪和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以北九州为主的北九州工业区将工业区和所在的城市在书上P23图中找到并记住●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a、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b、劳动力素质高;c、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日本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的影响是可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不利的影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好处: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8、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第二节东南亚南洋1、位置: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D—太平洋与E—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2、组成:A—中南半岛、B—马来群岛;请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南海,太平洋落实到书上P27图国家:共有11个,其中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缅甸、老挝、越南;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岛国有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菲律宾;陆上邻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国;3、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ab之间2重要性:hx—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4、气候: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5、农业生产:1、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原因:水稻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地制宜的必然选择;2、热带作物:东南亚是世界橡胶,油棕“世界油王”的称号,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3、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①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②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③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④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6、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怒江;河流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湄公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7、中南半岛的大城市的分布: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曼谷,万象,仰光●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好处: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B.河流是水运通道,对外交通便捷;C.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水源;D.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E.环境优美;弊端:A.洪水会给城市造成损失;B.城市污水会污染河流;C.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8、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新加坡华人比重最高;9、旅游: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注意P33图第三节印度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这里有着名的建筑:泰姬陵位置:①大部分位于10oN——30o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②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2、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在书上P35图中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并记住位置和名称印度地形以高原为主,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3、河流:恒河—印度的母亲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4、邻国:在书上P35图中找出这些邻国陆上邻国:西北—巴基斯坦,东面—缅甸,孟加拉国;东北—中国,尼泊尔,不丹;海上邻国:斯里兰卡5、气候: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到季风的影响,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如图中孟买的气温和降水图,要能看图归纳气候特点●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旱季盛行东北风,雨季盛行西南风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记清两种季风的对比: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一旱季时的盛行风向图二雨季时的盛行风向风向由何地吹来性质时期图一东北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干燥旱季每年10月—次年5月图二西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暖湿雨季每年6月—9月6、印度的农业: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棉花和黄麻;“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水稻和小麦分布见书上P38图和P39图: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阳光充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7、印度的工业:D—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A—班加罗尔—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对应的字母出现在本节内容第一幅地图中●1999年,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同时发展钢铁工业;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记住书上P40图: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在图上的位置,工业的分布和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这是由于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第四节 俄罗斯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欧洲部分虽然面积只占1/4,但人口占3/4,工业、农业、首都、主要城市都位于欧洲,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也跨东西半球;西临A1—波罗的海,北临A2—北冰洋,东临A3—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主要邻国西有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南有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特点,各地差异较大;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3、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俄罗斯主要地形区:B1—东欧平原、B2—西西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主要分界线: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C3—勒拿河;山地:C6—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结合地图;4、河流与湖泊: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喻为“母亲伏尔加”,注入里海,属内流河;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称为“五海通航”;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C4—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在书上P41图找出上面的知识点,并记住其位置 在书上P44图找出下列的知识点,并记住起位置5、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6、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缓慢;7、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主要工业区有: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8、交通: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的铁路网比较稀疏,有一条横跨亚欧的铁路称为“亚欧大陆桥”,在俄罗斯这部分称西伯利亚大铁路;●两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和铁路;俄罗斯的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货运以管道和铁路为主;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地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在书上P46图中找出下列主要的港口:摩尔曼斯克北极圈以北的不冻港,圣彼得堡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临波罗的海,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参威,亚欧大陆桥的起点,临太平洋9、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着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湖、阿拉伯海和红海;P51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2、丰富的石油资源:①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②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③主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原因一东西方交通要道 原因三为水而战 匮乏的水资源④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石油输出路线:P53活动3A: 运向西欧、美国最短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汉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B:运向西欧、美国较远的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C: 运向日本东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3、匮乏的水资源:是战争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用;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4、文化差异: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着“阿拉伯国家”;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战争的导火索;第二节欧洲西部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最大的地区,目前其成员国有27个,多是发达国家,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2、欧洲西部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指将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着名的工业密集地带;3、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以平原为主.致使草场广布 ;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如英国、法国、德国;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4、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参考P64图,记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多瑙河下游平原、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5、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着名的三大旅游国;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6、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地区;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P67图: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 ,称为赤道雪峰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部;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c、工业得不到快速发展;d、国力薄●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掌握P70活动2,P71图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dae421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0.png)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复习有利于提高听地理课的效率。
这是店铺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一)中东1.二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处在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记忆五海分布)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绝大部分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3.石油输出路线:C:运向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A:运向西欧、美国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B:运向西欧、美国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4.匮乏的水资源:中东气候干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稀少。
5.文化差异: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A.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但多数民族在这里汇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B.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__、犹太教和其它宗教;C.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D.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人信仰伊斯兰教;e、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伊斯兰教、基督__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二)欧洲西部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优秀6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8beb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5.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优秀6篇)以下是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的优秀篇章:
篇章一:了解地球与地球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的倾斜与四季变化
赤道、南北极和地球经纬度
国际日期变更线
篇章二:认识地理要素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我国的大陆位置与周边国家
地理区位和区域划分
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篇章三: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地幔和地核
板块构造理论
地震和火山的形成
篇章四:认识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地下水和水循环
水的净化与节约
篇章五:了解气候和气象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气象要素的观测
气象图和天气预报
篇章六:认识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势、高原和平原
山脉和江河
盆地、湖泊和河流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的优秀篇章。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ab49c166bd97f192279e9ce.png)
七年级下总复习欧洲西部1.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3.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①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的牧草的生长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因此牧场广布。
4.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有许多名胜古迹,旅游业发达。
主要的旅游胜地有:(写出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6.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中部平原广大。
北部的山脉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的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
7.写出下列国家的首都: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德国柏林。
8.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气候从西向东由海洋性过渡到大陆性。
9.读右图填空:⑴欧洲西部北临A 北冰洋,西临B大西洋,南隔C地中海与⑨非洲相望。
东邻亚洲。
⑵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海峡D英吉利海峡,连接BC的海峡E 直布罗陀海峡⑶北部的山脉③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的山脉④阿尔卑斯山脉⑷内海G 波罗的海,②黑海连接C和②的海峡①土耳其海峡⑸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⑤多瑙河,流经欧洲工业区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⑥莱茵河⑹字母H所在的平原东欧平原,数码⑥所在的平原是西欧平原,⑦在波德平原。
⑺写出下列序号所在的国家:④意大利⑥法国⑦德国⑧西班牙 F 英国10.欧洲西部的气候: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地中海气候,阿尔卑斯山区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北冰洋沿岸寒带气候11.欧洲西部的半岛: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自西向东依次是: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f5fc1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d.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人教版学习地理需要背诵一些知识,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更快速的背诵,最好的方法肯定就是做好复习提纲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人教版1.经过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浑天说”3.张衡提出浑天说。
4.麦哲伦环球x线是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5.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南极、北极、地轴。
7.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赤道是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8.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
9.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区,30°~60°为中纬度区,60°~90°为高纬度区。
1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11.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或者称0°经线,东、西经度数为180°。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1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13.20°W~0°在东半球,其他的西经度都在西半球;160°E~180°在西半球,其他的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14.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15.人们通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海洋实际占71%,陆地实际占29%】。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26ea1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6.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 人口与城市
1.1 人口与人口流动
- 人口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 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
- 人口流动的类型和原因
1.2 城市与城市化
- 城市的概念与特点
- 城市化进程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2. 水资源与利用
2.1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 全球水资源分布及各州大洲的水资源分布特点- 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2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技术
- 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3. 气候与天气
3.1 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 气候的概念与要素
- 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 不同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
3.2 天气与天气预报
- 天气的概念与要素
- 天气变化与气象预报
- 天气现象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4. 农业与农村发展
4.1 农业的类型与发展
- 不同类型农业的特点和分布
- 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4.2 农村发展问题与对策
- 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综合开发5. 旅游与交通
5.1 旅游资源与发展
-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理分布
- 旅游对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5.2 交通发展与交通方式选择
- 交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主要交通方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提纲,总结了各章节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df78735fd0a79563c1e72c7.png)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 ——80°N 之间),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又名黑海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5、亚洲的地形特点——⑴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⑵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P4图6.5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6、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记住P7 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各个气候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特点解析: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着: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着,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含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含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5d297e7e21af45b307a835.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含必背知识点)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世界第一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是亚洲最大的平原;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降水少且集中分布在夏季,气温年温差大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1efb28103d8ce2f006623ef.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①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大小: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原因是: 1)面积最大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长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地区国家东亚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北亚俄罗斯的西伯利亚5. 亚洲地形的特点: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3)地面起伏大6.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7. 亚洲气候的特点1)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气候特点解析: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385053daa00b52acec7ca40.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一第七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一、“三洲五海之地”1.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2.地处联系_亚_、_欧_、_非_三大洲,沟通_太平洋_洋和_印度洋_洋的东西方交通枢纽。
掌握三洲、五海、两洋,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的位置,说明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作用)二.世界的石油宝库1.世界上_石油_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2.中东石油集中分布在_波斯湾_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_沙特阿拉伯_、__伊朗__、_伊拉克__、_科威特_、_阿拉伯联合酋长国_。
3.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_东亚_、_欧洲_西部和_北美_洲,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主要石油输出路线:三、匮乏的水资源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主要以__热带沙漠_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
2.该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办法:海水淡化、节水农业、收集雨水。
四、多元的文化1.中东是_基督_教、_伊斯兰_教、以及_犹太_教的发源地,居民大多信仰_伊斯兰_教。
2.耶路撒冷是_基督_教、_伊斯兰_教、_犹太_教的圣城。
3.中东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欧洲西部一、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1.欧洲西部指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3.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世界工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4. _服务_业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
5.是世界最_发达_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二、现代化的畜牧业1.多数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2. 饮食结构深受畜牧业的影响,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
3.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繁荣的旅游业1.世界上旅游业最_发达_的地区2.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① 丰富的旅游资源:② 欧洲的旅游胜地:_英国_白金汉宫,_挪威峡湾风光,荷兰_风车,波兰华沙肖邦雕像、2014地理会考复习资料03 第 4 页共 7 页法国巴黎_卢浮宫_博物馆,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__意大利罗马_古斗兽场,西班牙地中海沿岸_阳光沙滩_,希腊奥林匹克公园。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b4dfbb0029bd64783e2c7a.png)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世界第_一__大洲1. 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_北半球和_东_半球。
②海陆位置:北临_ 北冰_洋,东临_太平_洋,南临_印度_洋;东北以_白令_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隔海与_大洋_洲相望,西南以_苏伊士_运河与非洲为界,西北以_乌拉尔_山脉、_乌拉尔_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③纬度位置:跨_热带_带、_温带_带、_寒带_带,大部分属于_温带_带。
2.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跨_纬度_最广、_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3. 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第二节自然环境二、地形和河流1. 地形特点:_类型多样_,以_高原_、_山地_为主;地势起伏大,_中部_高、_四周_低。
2. 河流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_高原_、_山地_,呈_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注入_北冰洋_洋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_太平洋_洋的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湄公河等;注入_印度洋_洋的河流:恒河、印度河等;这些河流的流向都受_地势_的影响,亚洲的中部多内流河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最终不入海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的原因是因为那里距海洋远,降水少)3. 亚洲的地理之最:_喜马拉雅_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_珠穆朗玛_峰——世界最高峰;_青藏_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有“_世界屋脊_”之称;_里海_——世界最大的湖泊;_贝加尔湖_——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_死海_——世界陆地最低点;_阿拉伯_半岛——世界最大半岛;_马来_群岛——世界最大群岛。
_西西伯得亚_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_长江_——亚洲最长河流;湄公河——亚洲_流经国家_最多的河流。
三、复杂的气候1. 气候特点:①_复杂多样_②_大陆性气候分布广_③_季风气候显著_2. 形成亚洲气候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①_纬度_位置: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②_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③_地形_因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优秀6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7f82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7.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优秀6篇)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优秀6篇)第一篇: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地球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近似球体。
-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略呈扁球体。
地球的自转与地轴倾斜- 地球自西向东每24小时自转一周,形成地球的自转运动。
- 地球的地轴倾斜约23.5度,造成地球的倾铺现象。
地球的公转- 地球每398天左右绕太阳一周,形成地球的公转运动。
-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有四个要素:近日点、远日点、轨道长半径和离心率。
地球的地理网格与地理坐标- 地球的地理网格由经线和纬线构成,方便描述和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位置。
- 地理坐标系统使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特定位置的坐标。
第二篇: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的区别- 气候指一定区域长期的天气条件和气象要素的统计平均情况。
- 气象指短时间和小范围内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
气候区划和气候带- 气候区划是根据气候特征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域。
- 气候带是指根据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将地球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气候带。
气候要素- 气温:指空气的热度,通过温度来衡量。
- 降水:指大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滴或固态水形式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 湿度:指空气中水分的含量,通过相对湿度来衡量。
- 风向和风速:指大气中空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常见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气温高、湿度大,年降水量充沛。
- 温带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降水量适中。
- 寒带气候:气温极低,降水量少,有长时间的严寒。
- 中海洋性气候:气温适中,四季湿润,降水均匀。
- 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较大,降水量较少。
第三篇: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地球板块和板块构造- 地球板块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一个可动的、碎片状的层状构造。
- 板块构造指地球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变化。
板块构造与地震- 板块运动是导致地震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 在板块边界处,构造应力积累,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地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2ccb147b52acfc789ebc957.png)
地理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分区)知识点复习亚洲一、位置与范围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5、分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
6、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线:亚、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二、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三、河流: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2、注入太平洋:黄河、长江、湄公河等;3、注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等。
四、气候:1、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
2、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
五、亚洲的世界之最:①“世界屋脊”―青藏高原,②“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③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
④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⑤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⑥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⑦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国家和地区一、日本——首都:东京1、位置与范围: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日本发对外经济联系。
3、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1)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5d17390975f46526d3e19b.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整理复习地理时要认真听讲。
仔细计算一下每天的学习时间,不难发现,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课堂上不好好听课,你成绩绝对不可能太好。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人教版七下地理复习提纲,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人教版七下地理复习提纲第七章亚洲第一节亚洲概述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为什么亚洲是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长1、亚洲地理位置:(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
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2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课本6页图7.7)(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21da0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2.png)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完整版)七年级下地理复提纲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亚洲跨热带带、温带带、寒带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带。
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与环境有关。
第二节自然环境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亚洲的中部多内流河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最终不入海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的原因是因为那里距海洋远,降水少。
亚洲的地理之最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里海、贝加尔湖、死海、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西西伯得亚平原、长江、湄公河等。
第三节复杂的气候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东部和南部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影响亚洲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2.季风气候: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雨季和旱季交替,对农业生产有利也有不利影响。
3.农业生产:以稻米、橡胶、棕榈油、水果、咖啡等为主要农产品,其中稻米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
4.农业生产区域: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为主要农业生产国家。
三、矿产资源和工业1.矿产资源:东南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锡、铁、煤、石油、天然气、金、银、铜等。
2.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
重工业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有一定的重工业基础。
3.工业分布: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泰国的曼谷、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城市。
四、旅游业1.旅游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海滩、岛屿、山区、古迹、文化等。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最新版)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7ba6b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a.png)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最新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提纲基础知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亚洲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南、北美洲分界线。
亚洲6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了解不同分区的主要国家。
第二节自然环境亚洲地势特点: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贝加尔湖、里海、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各气候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东岸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周边的海洋:日本海、太平洋、濑户内海。
组成:北海道、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的地方,地壳活动频繁。
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涉及到某些做法的对错。
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的资源小国,但由于拥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因此形成了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这是由于原料和燃料主要依靠进口、港口条件优越、产品主要出口、沿海多平原、城市和人口集中等原因所致。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太平洋和印度洋组成。
它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最短的海上通道。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2ff90f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7.png)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复习提纲(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复习提纲(精选3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复习提纲篇1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1、日本的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雄踞东方的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经纬度位置:810N—110S(跨热温寒三带),260E——1700W二、世界第一大洲1、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2、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3、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A、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气候湿热④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气候湿热,多河湖;B、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严寒;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D、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主,交通工具是船——降水丰富。
第二节自然环境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1、亚洲地形、地势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丘陵为主。
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2、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
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部);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亚洲北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亚洲东部);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亚洲东南部);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亚洲南部);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亚洲西部);哈萨克丘陵(亚洲中部)。
4、亚洲地理集锦: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二、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4、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一、多火山地震的国家1、位置:(1)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2)经纬度位置:23.50N——450N,1250E——1450E;2、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3、海岸线特点: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4、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5、气候类型: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6、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影响:温泉众多、火山喷发、海啸措施: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进行防震演习、做好地震预警;7、首都:东京;最高峰:富士山(活火山)国花:樱花。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经济发展有利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多优良港湾;2、经济发展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有限;3、经济发展模式: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4、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里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岸地区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5、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2、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和现代并存第二节东南亚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地理位置:亚洲(1)海陆位置:印度洋太平洋(2)经纬度位置:100S——23.50N(热带),1000E——1400E;大洋洲2、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3、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4、东南亚与中国接壤的国家:缅甸、老挝、越南;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分旱季、雨季;分布: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北部2、农业生产: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椰子(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3、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四、热带旅游胜地:1、旅游资源丰富:热带自然景观、文化景观、风土人情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2、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第三节印度一、世界人口第二大国:1、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东临孟加拉湾,南邻印度洋,西临阿拉伯海;陆上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孟加拉国接壤;(2)经纬度位置:100N——300N,700E——900E;2、印度地形特点:分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3、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间低;4、河流:恒河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5、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12.1亿,目前以较快速度增长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劣势:影响经济发展二、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季、雨季;2、季风与降水:旱涝灾害频繁月份风向对降水的影响一月东北风少,旱季七月西南风多,雨季3、水灾——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势力强;旱灾——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实力弱;4、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农作物分布地区地形降水水稻半岛东北部、沿海地区平原多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高原、山地较少5、世界农业大国——20世纪60年代实行“绿色革命”;2004年——“第二次绿色革命”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1、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利条件: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早;2、服务外包产业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3、服务外包产业的作用:为印度创造就业机会,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促进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4、城市:首都:新德里棉纺织业:孟买麻纺织业:加尔各达信息技术:班加罗尔第四节俄罗斯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跨东西半球、亚欧两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2、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邻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陆上与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国接壤;(2)经纬度位置:500N——800N,400E——1800;3、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自西向东):东欧平原(流淌着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流淌着鄂毕河)——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4、地形地势特点:地形:东部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5、气候:国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太平洋沿岸:温带季风气候;北冰洋沿岸:寒带气候;大高加索山脉:高原山地气候;6、河流: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鄂毕河(中国: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价值较低;二、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1、资源特点: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2、重工业发达: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消费品制造业发展较慢,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导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空航天、食品、纺织等工业。
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上2个工业区是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产品(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3、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
4、矿产资源城市: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石油)、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三、发达的交通1、交通分布特点: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在欧洲部分和亚洲分布不均衡,欧洲部分铁路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比较稀疏(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2、客运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为主;其中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3、城市:莫斯科是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波罗的海港口城市, 北冰洋沿岸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一、三洲五海之地1、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2、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200N ——400N,300E ——600E ; 一湾: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 两洋:印度洋、大西洋; 三洲:亚洲、欧洲、非洲;五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不是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重要海上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二、世界石油宝库1、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五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石油运输航线:东运路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日本西运路线(最近的)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北美西运路线(运量最大的)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三、匮乏的水资源1、原因:(1)自然原因: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2)人口、经济原因: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中东水资源日趋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