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水质污染及监测
第一章 水质和水污染监测
(二)水对人类和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体重的2/3是水,至少2~2.5L/d/人,一般5L, 加 上卫生,40~50L。New York and Osaka 600L。 46M3/car。 我国属于贫水国家,2.62Km3/a。
二、水质污染
(一)化学型污染. 系指随废水及其他废弃物排 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污染。 (二)物理型污染. 系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 悬浮固体、放射性物质及热污染。 (三)生物型污染. 系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 等排入水体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其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 法是等效的才能使用。
(CJ/T95—2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杂用水水 质标准(CJ25.1-89),见p22表1—8和p23表1—9。
四、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一)对象 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和 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 院污水等。 (二)目的(p32-34) 1. 对进入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 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 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选测项目
硫化曲、氟化物、氯化物、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总铬、铜、锌、大肠菌群、 总α、总β、铀、镭、钍等 锰、铜、锌、阴离子洗涤剂、 硒、石油类、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硫酸盐、碳酸 盐等
饮用水源地
湖泊、水库
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溶解氧、透明 钾、钠、藻类(优势种)、浮 度、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 游藻、可溶性固体总量、铜、 氧量,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 大肠菌群等 铅、镉等 根据纳污情况确定 砷、汞、铬、铅、镉、铜等 硫化物、有机氯农药、有机 磷农药等
水环境与水污染检测技术
9.3 水质污染度指标
➢ 3.1 BOD ➢ 3.2 COD ➢ 3.3 (紫外)吸光度 ➢ 3.4 TOC ➢ 3.5 TOD
BOD
➢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溶解氧的 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的有机 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 氧量。
➢ 测定方法 五天培养法 检压法 库仑法 微生物电极法
➢ 水质污染自动监测系统是由水样的采集装 置、检测仪器、数据的传递及处理系统三 部分组成。
➢ 水的监测指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一般指标:水温、电导、氧化还原 电位、溶解氧、浊度、悬浮物等。
②水质的污染度指标:BOD、COD、 TOC、TOD、UV吸收等。
③水质的污染成分:金属离子、氰化 物、 酚、农药等。
恒温室(40 0C)硅橡胶管 水
样
O2
O2
纯
氮
气
电炉
(900-950 0C)
硅橡胶管
计量阀
铂网 净 化 器
排气 O2 检测器
显示记录
4水质污染成分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4.1镉 ➢ 4.2汞 ➢ 4.3铅 ➢ 4.4铬 ➢ 4.5氰化物 ➢ 4.6矿物油
镉
➢ 测量镉的方法有吸收光光度法、双硫腙分 光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示波极谱法。
➢ 水质自动监测站
反冲洗
主 调 整 槽
反冲洗 排 出
主 调 整 槽
排 出
采水泵
压滤
压滤
其
NH3 仪
他
仪
器
自动采 样仪
多参数仪
pH Cl- 水温 NH3 -N....
COD仪
DO 排 出
排出
原水排出 冲洗排出 原水排出 冲洗排出
水环境监测及其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6
(1)监视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又称作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是环境监测部门 的日常工作。 •主要工作:是对指定的项目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以确定 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评价环境标准实施和环境保护工作的 进展情况。 •任务分类: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
7
(1)监视性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采用各种监测网(如水质监测网等)在设置的 测点上长期收集数据,用以评价环境污染的现状、污染程度及 变化的趋势,以及环境改善所取得的进展等,从而确定一个区 域、国家或全球的环境质量状况。 •污染源监督监测:是为掌握污染源,监视和检测主要污染源在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所采取的定期、定点的常规性监督监测。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
1.什么是“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确定 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分析环境变化趋势的过 程。
2
2. 环境监测工作的一般程序
现方优
样
运
分
数
综
场案化
品
输
析
据
合
调设布
采
保
测
处
评
查计点
集
10
(3)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目的:探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确定污染物对 人体等各种受体的危害程度、研制环境标准物质、调查某环 境的原始背景值,或对某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等。 •特点: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所进行的高层次监测;监 测系统复杂,常需要多学科技术人员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才 能完成。
测
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
的
水体污染和监测
水体污染和监测水体污染与监测本节重要内容:概括介绍我国和世界水资源现状,水体和水体污染的基本概念,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水质监测项目及确定的依据、优先监测物、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介绍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一、水质污染水质污染分为三类:化学型污染:指随废水及其他废弃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物理型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固体、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生物型污染: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多而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
监测目的:(1)环境水体:对江、河、水库、湖泊、海洋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因子进行常常性的监测,以把握水质现状及期变化趋势;(2)水污染源:对生产、生活等废(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定事故原因、危害及订立对策供给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订立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供给有关数据和资料;(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推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讨论供给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三、水质污染监测项目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选择国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掌控的监测项目;选择对人和生物危害大、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掌控的监测项目;所选监测项目有“标准分析方法”“国内统一监测分析方法”。
各地区可依据本地区污染源的特征和水环境保护功能的划分,酌情加添某些选测项目;依据本地区经济进展、监测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加添某些污染源和地表水监测项目。
生态环境知识:水质监测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水质监测与生态环境保护一、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挑战。
因此,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保护,成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急需之举。
二、水质监测的重要性1.保护人类健康:水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体中存在的有害物质,防止因饮水等用途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2.保护水生态:水质监测能够有效地控制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促进可持续发展:水质监测有助于明确水资源利用的限度,并为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开发提供依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质监测的方法1.野外监测:通过采集水样,对水质进行现场监测和分析,包括浑浊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的检测。
2.实验室监测:将采集的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分析和检测,以获取详细的水质信息。
3.在线监测: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反馈数据。
四、水质监测的指标1.水浑浊度: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和泥沙颗粒的密度和大小,对水质影响较大,通常以NTU为单位进行测量。
2. PH值: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重要指标,对于水生生物和水体化学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3.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中生物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水体中生物的生存情况。
4.氨氮:氨氮是表征水体中腐殖质的含量,对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五、水质监测的技术手段1.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对水体的温度、PH值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2. GIS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水质监测报告。
3.无人机技术:利用无人机对水体进行航拍监测,实时获取水质监测数据,并辅助实地调查。
六、水质监测的关键技术1.数据采集技术:包括自动采样器、水质传感器等设备的使用,以确保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环境科学中的水质监测与分析
环境科学中的水质监测与分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保护水质是环境科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水质监测与分析是评估水体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环境科学中水质监测与分析的概念、方法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水质监测与分析的概念水质监测与分析是指对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进行定量测量与分析的过程。
通过监测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水质的状况,判断其是否存在污染或其他潜在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二、水质监测与分析的方法1. 采样水质监测的第一步是采样。
采样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采样标准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2. 传统分析方法传统的水质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
物理分析主要包括浊度、溶解氧、电导率、温度等参数的测量;化学分析则主要通过测定水样中的溶解物、重金属、有机物等成分来评估水质状况。
3. 前沿技术方法除了传统的分析方法,现代环境科学中也涌现了许多前沿技术方法,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生物传感器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效率等优点,在水质监测与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水质监测与分析的应用1. 环境保护与治理水质监测与分析是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与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水体受污染程度,判断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物,保护水体的健康。
2. 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与分析对于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可以评估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计划,保障人类的用水需求。
3. 生态保护水质监测与分析也对生态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水体的污染直接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通过监测与分析,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四、水质监测与分析的挑战与展望1. 挑战水质监测与分析仍存在一些挑战,如复杂的水质状况、庞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监测设备的高精度要求等。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继续研究和创新。
003水质pH值的测定
江苏省百斯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水质pH值的测定JCZY—003编制人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水质pH 值的测定作业指导书1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903-1989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及工业废水等 pH 值的测定,测定可精确到0.02pH 值单位。
3 原理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Ag/AgCl 等为参比电极合在一起组成pH 复合电极。
利用pH 复合电极电动势随氢离子活度变化而发生偏移来测定水样的pH 值。
复合电极pH 计均有温度补偿装置,用以校正温度对电极的影响,用于常规水样监测可准确至0.1pH 单位。
较精密仪器可准确到0.01pH 单位。
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校准仪器时选用的标准缓冲溶液的pH 值应与水样的pH 值接近。
4 试剂和材料用于校正pH 计和配制标准pH 值缓冲溶液,一般可用计量部门出售的pH 值标准物质直接溶解定容而成。
配制标准溶液水的电导率应小于2μs/cm ,临用前煮沸数分钟,以赶除二氧化碳,冷却。
pH 以6.7-7.3之间为宜。
配好的溶液要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闭,在4℃的冰箱内保存。
有效期一个月。
若发现絮凝变质,应弃去重新配制。
4.1 pH=4.008 标准缓冲溶液称取在110-130℃干燥2-3h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 ,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L ,摇匀。
4.2 pH=6.865 标准缓冲溶液称取在110-130℃干燥2-3h 的磷酸二氢钾3.388个和磷酸二氢钠3.533g 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L ,摇匀。
4.3 pH=9.180 标准缓冲溶液称取与饱和溴化钠(或氯化钠加蔗糖)溶液(室温)共同放置在干燥器中平衡两昼夜的硼砂(Na2B4O7·10H2O )3.80g ,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L ,摇匀。
5 实验步骤 5.1 准备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水污染与水质监测的课件
类: n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n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
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n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
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n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
的娱乐用水区。 n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3、污水处理技术
Ø 污水处理原则——经济、高效、易于控制
主
要
Ø 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内
Ø 城市污水处理分级
容
Ø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构成
5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情况
B 全国500个城市生
活污水集中处理 率平均为32.33%
B 其中生活污水处理
17
Hale Waihona Puke 城市污水来源生活污水
城市污水
雨水
工业废水
18
城市污水来源
R 生活污水
住户、公共设施、和工厂的 厨房、卫生间、浴室及洗衣 房等生活设施中排出的水
R 工业废水
从工业生产中排放出来的水, 来自工业生产的车间和厂矿
R 雨水
降水、融雪
19
污水的的主要性质与指标(一)
n 物理性质
ü 水温、颜色、气味、氧化还原电位等
物理净化 稀释、混和、沉淀等作用 化学净化 中和、氧化、还原、分解 等作用 生物净化 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等作用
44
2.水质监测
(一) 水质监测技术
n 1 化学分析法 n (1)重量分析法 n (2)容量分析法 n 2 仪器分析法 n (1)光谱法 n (2)电化学分析法 n (3)色谱分析法 n 3 生物技术
水污染监测标准
水污染监测标准1.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为了保护水资源,确保水质安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水污染监测措施,并制定了水污染监测标准。
本文将对水污染监测标准进行探讨。
2. 水质参数2.1 水质目标水质目标是水污染监测的基础,它是指对水质的一系列要求。
水质目标包括水质等级划分、目标水质达标要求等。
2.2 水质参数水质参数是水质监测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
常见的水质参数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pH值等等。
不同的水体和不同的用途对水质要求不同,因此,水质监测标准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水质参数。
3. 监测方法3.1 采样方法水质监测的第一步是采样,采样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采样方法包括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点位的确定,采样时间的选择等等。
合理的采样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3.2 分析方法采样后,需要进行水样分析。
水样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生物学分析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比如传统的手工分析逐渐被自动化仪器和在线监测等高效的分析技术所取代。
4. 环境标准4.1 国家标准不同国家制定了水污染监测的相关标准,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国家标准包括对各类水体的水质目标、水质参数和监测方法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标准是水污染监测工作的重要依据。
4.2 国际标准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国际组织也纷纷制定了水污染监测的国际标准,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质量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4000系列标准等。
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了水污染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 监测管理和评价5.1 监测站点布设监测站点布设是水污染监测工作的基础,合理的站点布设可以全面反映不同地点的水质情况。
水质和水污染监测
水污染定义
水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 ,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的现象。
水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 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对 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反渗透技术
利用半透膜去除水中的离子、 有机物和微生物,常用于海水
淡化和工业废水处理。
生态修复技术
湿地修复
利用湿地自然净化能力,通过 恢复湿地植被、改善湿地水文 条件等措施,提高湿地生态功
能。
河流生态修复
通过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恢 复河流的自然状态,提高河流 的自净能力。
湖泊生态修复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等问题,采 取控制外源污染、改善湖泊水 动力条件等措施,恢复湖泊生 态功能。
详细描述
生活污水通常含有有机物、无机物和 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如未经处理直 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 响人类健康。
自然因素引起的水污染
总结词
自然因素引起的水污染是指由自然灾害、地质条件等因素引起的水体污染。
详细描述
自然因素引起的水污染包括火山喷发、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有害物质,以及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通 过渗透作用进入地表水体等。
农业污染
总结词
农业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对水体造成的污 染。
详细描述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土壤和地表水中的有害物质积累,而畜禽粪便处理不 当也会导致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生活污染
总结词
生活污染是指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污 水、垃圾等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4第四讲(水污染及水环境监测3)PPT课件
17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基础资料的收集
➢ 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 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 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 每年应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采样测定;有条件的地方 按地区特点分四季采样;已建立长期观测点的地方可按月 采样监测。 ➢ 通常每一采样期至少采样监测1次;对饮用水源监测点, 要求每一采样期采样监测两次,其间隔至少10天;对有异 常情况的井点,应适当增加采样监测次数。
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 点的数目和位置。
24
<50m 中 泓 线
50~100m 有 明 显 水 流 处
采样点位确定
100~1000m
有 明 显 水 流 处
中有 泓明 线显
水 流 处
采样点位确定
等间距设置
>1500m
采样点位确定
水面下 0.3~0.5m处
<5m 5~10m 10~50m
课程内容
水污染特征及水环境监测—第一章 --问题、方法
水环境评价—第二章 --标准、方法
水污染治理技术—第三章 --目标、技术
水环境保护规划—第四章 --目标、方法
1
第一章:水污染特征及水环境监测
水污染成因及特征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
水污染特征
水环境监测
水环境监测概述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水样的采集、保存及预处理 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监测
水污染监测规范
水污染监测规范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制定了水污染监测规范,用以规范水环境的监测工作,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监测目标、监测方法和报告要求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水污染监测规范。
一、监测目标水污染监测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水质,确保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水污染监测需要对以下指标进行监测:1. 溶解氧:溶解氧是维持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指标,监测其浓度有助于评估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状况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COD和B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监测这两个指标有助于评估废水排放对水体的污染程度。
3. 总氮和总磷:总氮和总磷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参数。
过量的氮和磷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爆发,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
4. 重金属和有机物:监测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有助于评估水体中存在的污染源和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二、监测方法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水污染监测需要采用统一的监测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
以下是常用的水污染监测方法:1. 采样方法:采样是水污染监测的基础工作,采样方法的准确性对后续的分析结果至关重要。
采样时需要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采样器具和容器,保证样品的原样性。
2. 分析方法:根据监测目标,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水质参数的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等。
分析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条件,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分析要基于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模型,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水质模型等。
三、报告要求水污染监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监测结果,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出合理的决策,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环境。
水环境中重点污染物监测与评估
水环境中重点污染物监测与评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重点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估成为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水环境中重点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评估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水环境污染问题。
一、重点污染物的定义水环境中的重点污染物是指对水质具有直接危害或间接影响的物质,其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对水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重大威胁。
常见的水环境重点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
二、重点污染物监测方法1. 采样方法采样是水环境重点污染物监测的第一步,合理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集到代表性的样品。
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定点采样、区域采样和时间序列采样等。
2. 分析方法在得到水样之后,需对样品中的重点污染物进行分析确定其浓度。
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分析和物理分析等。
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等,生物分析方法包括生物传感器和酶法等,物理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三、重点污染物评估指标1. 总氮和总磷总氮和总磷是评估水环境中营养物质污染的重要指标。
其过高的浓度会引发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引发水华、水蓝藻中毒等问题。
2. 高锰酸盐指数(CODMn)高锰酸盐指数是评估水环境中有机物污染的指标,其浓度过高会引发水体黑臭,严重影响水生态环境。
3. 氨氮氨氮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其过高浓度会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4. 重金属含量重金属是水环境中常见的有害物质,过高的浓度会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和累积效应。
5. 有机污染物有机物包括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等。
其过高浓度会对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四、重点污染物监测与评估的意义重点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估有助于了解水环境的污染状况、监测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并为制定水环境管理策略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及时发现和控制重点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和人民健康。
水利工程中的水质监测与污染治理
水利工程中的水质监测与污染治理水利工程是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重要工程领域。
其中,水质监测和污染治理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讨论水利工程中水质监测的必要性、水质监测技术,以及污染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1. 水质监测的必要性水资源是生命之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水质监测可以提供实时、准确的水质数据,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水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采取措施防止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2. 水质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个方面。
2.1 现场监测技术现场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水质速测和在线监测。
水质速测是指在现场快速检测水质指标的方法,如便携式水质分析仪。
在线监测是指通过安装在水体中的监测设备,实时获取水质数据,如水质自动监测站。
这些技术具有实时、快速、简便等特点,有助于及时发现水质问题。
2.2 实验室分析技术实验室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是指通过化学方法检测水质中的污染物浓度,如滴定、分光光度法等。
仪器分析是指利用专业仪器检测水质中的污染物,如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这些技术具有准确、灵敏、可靠等特点,为水质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污染治理方法与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污染,可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法与策略,以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3.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沉淀、浮选等。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油脂等污染物。
过滤是通过滤网、滤料等去除悬浮物;沉淀是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染物沉淀到底部;浮选是通过添加药剂使污染物聚集并浮到水面,然后去除。
3.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等。
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中和是通过添加酸、碱等调节水质pH值;氧化是通过氧化剂分解有害物质;还原是通过还原剂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水环境保护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
水环境保护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逐渐变得短缺,水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保护水环境,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水环境保护中常用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
一、水环境监测方法1.实地采样实地采样是水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通过收集水样和底泥样本进行测试分析,从而获得水体污染的情况。
在采样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水体特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常规采样、自动采样、定位采样等。
2.物理指标监测物理指标监测主要包括对水体的温度、溶解氧、浊度等指标进行测量。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水体的基本情况,识别水体是否存在污染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等问题。
3.化学指标监测化学指标监测是通过对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其中的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含量。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COD等,这些化学指标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状况。
4.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通过调查和研究水生生物种群的分布、数量和生态指标等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指标,可以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
二、水环境评估方法1.水质指数评估法水质指数评估法是通过多个水质参数的指标组合,综合评价水体的水质状况。
常用的水质指数评估法包括污染指数法、富营养化评价指数法等。
通过对不同指标的权重分配和计算,可以快速评估水体的整体水质。
2.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是一种针对水环境中潜在风险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环境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环节。
通过分析潜在的污染源、污染物的特性以及受灾对象等信息,评估水环境中潜在的风险程度。
3.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评估是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标、物种多样性、功能完整性等,可以评估水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态系统的有效性。
4.经济影响评估经济影响评估是评估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山东省考研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复习资料水质监测与污染控制技术
山东省考研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复习资料水质监测与污染控制技术山东省考研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复习资料:水质监测与污染控制技术一、引言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是研究水的供应、利用和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的学科领域。
水质监测与污染控制技术是水资源与环境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重点介绍山东省考研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复习资料中的水质监测与污染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点。
二、水质监测技术1. 水质监测概述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实时或定期的检测与分析,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和水质的变化趋势。
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pH值、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等。
2. 水质监测方法(1)常规监测方法:例如,在实验室中采用仪器设备进行样品的取样、分析、测定,并得出水质监测结果。
(2)现场监测方法:例如,利用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实时测量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值等指标。
(3)遥感监测方法: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水体的信息,包括水色、浊度等。
三、污染控制技术1. 污染源控制技术(1)工业污染源控制技术:例如,采用污染物减排、改善工艺、装置更新等手段,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
(2)农业污染源控制技术:例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控制农田的排水和灌溉等,减少农业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3)城市污染源控制技术:例如,采用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手段,减少城市废水和雨水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2. 污染治理技术(1)物理治理技术:例如,利用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去除。
(2)化学治理技术:例如,利用氧化、还原、沉淀等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
(3)生物治理技术:例如,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四、山东省考研复习资料建议1. 掌握水质监测常用指标的意义和测定方法。
2. 了解水质监测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学习各种污染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
4. 理解山东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结合习题和实例进行深入学习。
环境监测水体污染与水质
环境监测水体污染与水质水体污染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质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环境监测在水体污染与水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准确评估水质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首先,环境监测可以通过对水体中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来判断水质状况。
水体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细菌和微生物等。
通过监测这些污染物的浓度、含量和种类,可以了解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和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环境监测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仪器仪表和高效的分析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污染物,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环境监测还可以对水体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进行追踪和监控。
污染物不仅存在于水体中,还会通过水流的传递逐渐扩散到更广的区域,甚至进入到地下水中。
了解污染物的迁移路径和转化规律,可以预测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
环境监测通过对水体的流动速度、水流方向和水力特性等参数的监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水体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此外,环境监测还可以对水体中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和监测。
水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了各种生物,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等。
通过对水体中生物的密度、种类和生命周期等进行监测,可以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发现生物群落结构发生的变化。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给相关部门或机构,以进行污染物源的溯源,为保护水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环境监测在水体污染与水质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准确评估水质状况、追踪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以及监测水生态系统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水体污染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环境监测的力度,提高监测的覆盖面和准确性,使其成为水质保护的重要手段。
除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外,如何改善水质也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工业和农业等行业的污染治理,通过加强监管措施和技术创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其次,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水源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水资源保护区域,保护好我们的水源。
水污染监测与治理
水污染监测与治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水污染的来源和类型水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和大气降水等。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等,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大气降水中的污染物也会随着降水而进入水体,加剧水质污染。
二、水污染监测技术水污染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水质监测、水量监测和水生态监测等。
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和分析,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等。
水量监测是指对水体的水量和水流速进行监测,了解水体的流动情况。
水生态监测是指对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进行监测,了解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水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治理、化学治理和生物治理等。
物理治理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包括过滤、沉淀和吸附等。
化学治理是指通过化学手段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包括氧化、还原和中和等。
生物治理是指通过生物手段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包括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和生物膜过滤等。
四、水污染监测与治理的挑战和对策水污染监测与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监测技术的不足、治理技术的不成熟和监管体系的不健全等。
为了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治理技术的效率和成本效益,健全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五、水污染监测与治理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水污染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污染监测与治理的不同做法和效果。
一些地区通过加强监测和治理,有效改善了水质和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一些地区由于监测和治理不力,导致水质继续恶化,给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世界水日的水质监测与水污染防治
世界水日的水质监测与水污染防治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资源,确保人民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于1993年3月22日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水日。
在世界水日这一天,我们不仅要关注水质的监测工作,还要加强水污染的防治。
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水质监测是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和水资源可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我们可以了解水质情况,及时发现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只有了解水质状况,才能有效防止水源的污染,确保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二、水质监测的方法与技术水质监测通常通过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步骤来进行。
采样是从水体中获取水样的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采样深度,并遵循相关的采样标准与规范。
分析则是对采样获得的水样进行理化参数的测试与分析,以评估水质情况。
数据处理则是将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形成可供决策参考的信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质监测的方法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现代水质监测常用的技术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等多种手段。
同时,还涌现出了一些新型的监测技术,如遥感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在水质监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水源地的废水排放、农田化肥的流失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等。
为了减少和防止水污染,我们需要进行水污染防治工作。
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是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我们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对不合规排放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促使其改善排放行为。
此外,还需推动环境保护科技的发展,推广环保设施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四、水质监测与水污染防治的挑战与机遇水质监测与水污染防治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监测站点的选择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等问题。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有许多机遇来应对这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 乐观,松花江水质尚可,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 各大流域片的主要污染河段均集中在城市河段,半数 以上的城市河段为IV至劣V类水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3) 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 事故原因、危害及制订对策提供依据。——应急监测
(4) 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 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 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 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三、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应根据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和 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质及客观条件等因素确定
第二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 工作程序:
1.明确监测目的 2.基础资料收集——调研 3.确定监测项目 4.布设监测网点——监测断面、监测点的设置 5.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6.采样方法及采样仪器的选择 7.分析方法的选择确定 8.监测报告要求(结果表达) 9.质量保证措施、程序及实施计划
一、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二)水污染及其主要来源
工业废水 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大 废水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 带有颜色或异味 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大
生活污水
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 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 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 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 机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
排水等。
生活污水中99.9%是水,固体物不到0.1%
海水)和地下水监测 水污染源监测: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
污水等各种废水
2、水质监测的目的:
(1) 对江、河、水库、湖泊、海洋等地表水和地下 水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 及其变化趋势。——水环境监测
(2) 对生产、生活等废(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废( 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污)水排放量及其 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 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水污染源监测
• (3)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在污染 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3)海洋
• 用统计方法将监测海域分为“污染区”、 “过度区”和“对照区”,在三类区分 别设置适量监测断面和采样垂线
废(污)水 监测项目
第一类:
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 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 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第二类:
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pH、色度、 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 性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氟化物、磷酸盐、甲醛、苯 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 。
注:环境背景值: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环境中天 然水体的物质组成和基本含量
• 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 设置。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 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 响而设置。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 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 混匀处;流经特殊要求地区(如饮用水源地及与其有 关的地方病发病区、风景游览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 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1.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a. 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b. 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c. 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 干流混合处 d. 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等 e. 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f. 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 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第一节 水体污染与监测 第六节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第二节 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第七节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第八节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第四节 水样的预处理
第九节 底质和活性污泥性质的
第五节 物理指标检验
测定
第一节 水体污染与监测
一、水体与水体污染 (一)地球上的水
2. 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
(1)河流(江、河、沟、渠)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 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 三种断面。
背景断面: 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 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远离工业区,城市,主要交通线, 农药化肥施用区;避开工业污染源,农业回流水和生活污水; 水土流失严重的上游;水文条件稳定,交通方便的河段)
• 常用于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 其他方法:有机污染物类别测定、耗氧有机物测 定
• 常用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 原子吸收法 ;分光光度法;等离子发射光谱( ICP-AES)法 ;电化学法 ; 离子色谱法;其他方 法:化学法、原子荧光法、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 (ICP-MS)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等。
水圈: 海洋、陆地、大气中固态水、液态水、 气态水构成的一个大体连续、相互作用 又相互不断交换的圈层。
水资源的短缺
全球的水资源短缺
全球水资源
淡水资源
海水, 97.30%
淡水, 2.70%
可利用 1%
不可利用 99%
我国的水资源短缺 联合国已将我国列为全球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农业缺水 城市缺水 生态缺水
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中,为满足地表水各 类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将监测项目分为基本项 目和选测项目 2.海水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 能和保护目标,将水质分为四类。 3. 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和《地下水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HJ/T164-2004)中,将地下水质量分为五类, 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共37项。
4. 生活饮用水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修订版)中的
检测项目共106项。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 5. 废(污)水 不同行业排放的废(污)有相应排放标准,按标准规定项
目选择;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项目选择,该标准将监测项目分为 以下两类。 6. 其他
四、监测方法
正确选择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 • 选择原则: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方法成
熟;抗干扰能力好;操作简便。 《水和废水标准分 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层次——三个 A类:国家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成熟性和准确度好, 是评价其他监测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也是环境污染 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 ) B类:统一方法(经过多单位验证,但欠成熟,需完善) C类:等效方法(与A、B可比,但须经过验证和比对)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将 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只能是对那些优先监 测污染物加以监测。
优先监测污染物: 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 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 出现频率高,有可靠检测方法。
1.江、河、湖、库、渠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地表水和污
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
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湖泊(水库)污染——
特点: ■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 ■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弱 ■生物降解和累积能力强
我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状况: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滇池、太湖
地下水污染——
特点: ■污染来源广泛 ■污染难于治理 ■污染危害严重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
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海洋污染——赤潮、溢油
特点: ■污染源多而复杂 ■污染的持续性强 ■污染扩散范围大
二、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1 、监测对象 环境水体:地表水(江、河、湖、库、沟、渠、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当水体复杂时,可参照 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 在湖(库)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 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 监测垂线。
•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 监测垂线,其垂线数根据湖(库)面积、湖内形成环 流的水团数及入湖(库)河流数等因素酌情确定。
大量合成洗涤剂
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径流污染
水质污染分类
化学型污染—由酸碱、有机和无机污染造成的 污染;
物理型污染——色度、浊度、悬浮固体、热污 染、放射性;
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
(三)水污染特征
河流污染 湖泊(水库)污染 地下水污染 海洋污染
河流污染——
特点: ■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 ■染物扩散快 ■污染影响大
(一)监测目的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调查
1. 基础资料的收集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给排水、污染源及排 污情况 (3)水体沿岸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 (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2. 实地调查
实地踏勘,看与收集资料是否相符、变化情况
(三)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 削减断面: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 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常设在城 市或工业区最后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河段上
• 管理断面: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 监视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