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成都市2030人口预测
(完整版)成都市2030人口预测

成都市 2030 年人口展望一.成都市基本状况: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中部。
介于东经 102 度 54分至 104度 53 分,北纬 30 度 05 分至 31 度 26 分之间。
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
东西最大横距192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 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 平方公里,市里面积598 平方公里。
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温江区、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 9 区 6 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 4市。
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截止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成都常住人口 1404.76 万人 , 流感人口 241 万人。
二.数据采纳与剖析人口展望是依据基期的人口数据,依据必定的人口增加速度(人口增加率),利用选定的人口增加模型计算将来一准期间内人口规模的计算展望。
本文采纳综合剖析法和一元回归线性剖析法来成都市 2030 年的人口规模进行展望。
(一)综合增加剖析法2000 年以来,成都市的人口体现不停增加的趋向,从2000 年的 1124.4272 万人增加到 2010 年的 1404.76 万人,流感人口从213.47 万增加到 241 万人成都市 2000 到 2010 年的人口总人口以及人口增加率统计表;年份年终人口人口增加率(千分之)2000 年101334752001 年101989812002 年102847992003 年104431482004 年105969322005 年108202852006 年110339822007 年111228412008 年127060002009 年125790002010 年14046000人口增加率均匀值:α=∑αi/n依据综合剖析法的公式:Pt=P0*(1+α+β)t +P取 2000 年为基期, 2010 年为为报告期, t 为 10 年,P0 为万人, Pt 为 1404.6 万人, P为 241 万人,α为获得β相同取 2000 年基期的流感人口数据为 P0,2010 年的数据为报告期数据,由公式 P=P0(1+Y), 获得人口展望:30P2030流动 =241*()P2030 总人口=1404.6* (1000 )30+344.70=1756.75 (万人)因此能够测出结论,成都市2030 年的人口可能会为1756.75 万人。
成都可行性分析

成都可行性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
然而,对于成都未来的可行性如何,值得我们进行一次深入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从经济、人口、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多个角度探讨成都的可行性。
经济方面,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拥有发达的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并且政府积极鼓励创新创业,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此外,成都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才储备,这些都促使成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具备可行性。
人口方面,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成都的人口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这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基础,为各类服务业和人才引进创造条件。
人口的增长将带动消费需求的扩大,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经济的可行性。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成都目前的交通网络已经相对完善,包括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
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地铁,其规模之大和覆盖范围之广将极大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良好的交通网络将促进人员流动和物流运输,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增加成都的可行性。
旅游是成都的一项重要产业。
成都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如熊猫基地、宽窄巷子和锦里等。
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成都未来继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将进一步增加城市的可行性。
城市规划是成都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
成都市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规划,力求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目前,成都正在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这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从经济、人口、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多个角度分析,成都具备良好的可行性。
然而,成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口增长带来的城市承载压力和资源短缺等。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目录第1章总则 (1)第2章目标定位与发展策略 (4)第3章四区划定与空间管制 (6)第4章空间结构与总体布局 (7)第5章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10)第6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12)第7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规划 (14)第8章公共设施布局规划 (16)第9章绿地系统规划 (19)第10章总体风貌特色规划 (22)第11章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 (26)第一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6)第二节旅游发展规划 (27)第12章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29)第一节对外交通 (29)第二节城市交通 (30)第13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35)第14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7)第一节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37)第二节供水工程规划 (37)第三节污水工程规划 (38)第四节雨水工程规划 (39)第五节再生水工程规划 (39)第六节电力工程规划 (40)第七节燃气工程规划 (41)第八节通信工程规划 (41)第九节环境卫生工程 (42)第15章环境保护规划 (44)第16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46)第一节防灾体系规划 (46)1第二节避灾体系规划 (48)第三节救灾体系规划 (49)第17章分期建设规划 (50)第18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建议 (52)第19章附则 (53)附表1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表 (54)附表2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 (55)前言2010年9月1日,在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刘奇葆书记提出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2010年11月,《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获批,规划提出建设天府新区,使其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核心区和现代产业重要集聚区。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30年的人口及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 (传)

人口及社会发展趋势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论,受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呈明显放慢趋势。
但是,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以及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双独二孩”和“单独二孩”政策,以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短期内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会出现小幅反弹。
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约为14.12亿人,2030年前后将出现人口总量峰值(约为14.5亿).2050年人口总量将下降至13.95亿。
总体来看,今后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根据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考虑到可能的生育政策调整,预计2021—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大致经历两个阶段:(1)加速老龄化阶段(2021-2035年)。
中国的老年人口将在此阶段迎来第二个增长高峰,也是21世纪老年人口增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由1.86亿增长到3.09亿人,开始过渡到中度老龄化阶段。
老年人口将超过少儿人口标志着中国从主要抚养儿童的时代迈入主要扶养老人的时代。
这一阶段的老年人口主要是“60后”,他们经历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时期,子女数量锐减,城市老年夫妇平均只有不到1个子女,农村老年夫妇平均也只有2个子女左右;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开放、生活方式现代化,经济实力也比较雄厚。
(2)缓速老龄化阶段(2036—2050年)。
在此阶段,中国人口中度老龄化,中国总人口呈负增长,人口总量开始减少,老年人口增长态势放缓,由3.09亿人增长到3.89亿人,占比达到27.9%,也就是说中国每3个人中就有1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这一阶段增加的老年人口大多是“70后”他们中很多人拥有巨大的老龄金融资产,将是老龄产业的直接消费者和间接消费者。
在此阶段,中国老龄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综合考虑,预测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4%左右,根据城市型社会的阶段划分标准,届时中国将进入中级城市型社会;到202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4.6%左右;到203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8.5%,之后中国将进入城镇化缓慢推进的后期阶段;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5%左右,总体完成城镇化的任务。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对中国未来人口的预测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4亿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生育率逐渐下降。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中国的死亡率也在下降。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老年化方向发展。
据预测,中国的人口将会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然后开始逐渐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总人口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达到14.3亿人左右,然后逐渐下降。
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将减少到13.8亿人左右。
这一人口趋势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人口的减少将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劳动力的减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将会变得更加紧张。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对中国的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随着老年化问题的加剧,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也会增加。
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财政支出。
人口的减少也将会带来一些机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
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养老服务、旅游等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可以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国际竞争力。
为了应对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放宽二胎政策,鼓励更多的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
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也是政府的关注重点。
中国的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呈现出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的趋势。
这将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机遇。
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参与,中国可以应对人口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23年2030)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1000字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国家级新区。
它位于成都市南部,总规划面积为1570平方公里,是我国继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后成立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天府新区得名于四川“天府之国”的美称,寓意这里将成为新的繁荣发展之地。
在未来二十年,天府新区将进一步升级,成为多功能、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现代化空间,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为此,制定了2010—2030年规划,以实现“和谐、绿色、智慧、富康”的发展目标。
其中“和谐”,是指天府新区将构建一个和谐、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
城市保持覆盖率70%,同时在2020年群众文化参与率达到85%;实施“领袖计划”和“菁英计划”,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全民医疗共同发展,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绿色”,是指天府新区将以生态、零碳、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为目标。
新城将创建“一轴、两带”的绿色空间格局,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实现城市绿色覆盖率达到40%以上、重要水体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的目标;建设垃圾资源化、污水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及产业人口的绿色交通体系。
“智慧”,是指天府新区将以“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管理等为标志,建设智慧城市。
新城将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实现城市精益管理,确保创新能力的合理、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成率达到80%。
“富康”,是指天府新区将着重发展现代产业,促进经济繁荣,树立产业之城的形象。
规划期内,新城将建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核心区和现代商业区。
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引领为发展思路,加快建立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
总之,天府新区“和谐、绿色、智慧、富康”的规划目标不仅对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还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完整word版)数学建模-人口预测实验报告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人口预报所属课程名称数学模型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日期班级信计1001班学号201053100127姓名徐超成绩129207 129735 130137)得人口预测方程:0.022552ˆ()176060.7575988.75t Xt e -=- 将各个年份分别代入上面的方程即得各个年份的人口数据预测值,然后将其分别与实际值比较,并计算出其误差.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比较图[1]该模型对于中短期的人口预测,所得结果较为准确,大部分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的误差率都在2%以内,较好地估计出了最近几十年的人口数量。
根据我们的模型所预测出的结果,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人口数量将超过15亿,但是根据国内的本课题专家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可以预测我国的总人口将于2010年、2020年分别达到13.6亿人和14。
5亿人,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即我国人口的上限不会超过15亿人。
这一结论与我们的模型所得到的数据有所出入。
于是我们将模型进行改进,选择在长期预测方面比较精准的模型(2)Logistic 人口模型来求解. B 、模型(2)这个问题是典型的伯努利方程初值问题,其解为:()-(-)01(-1)0w mw t t t w m ew μ=+分析上式可知:(1)当t →∞时,()m w t w →,即无论人口初值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人口总数总是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值m w ;(2)222(1)md w wdt w μ=-,所以当人口达到极限值的一半2m w 时,属于加速增长,超过一半属于减速增长,但是增长率仍为正的,并且其增长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根据1981年~2005年的全国人口统计数据,利用计算机Matlab 编程得,0.0422μ=,150000Wm =从而得到全国总人口数的Logistic 模型方程为:0.0422(1981)150000()1500001(1)100072t w t e --=+-利用该模型对1981年~2005年的人口数据进行检验并对2006年~2050年的人口数据进行预测。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多变化,未来的人口预测和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未来人口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的人口总量目前已经达到了十几亿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总量在2030年将达到峰值,预计超过14亿人。
之后,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增长率将开始缓慢下降。
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总量预计将稳定在13亿人左右。
其次,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左右。
这对社会的养老、医疗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由于二胎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出生人口也将逐渐增加,人口结构将更趋向于年轻化。
再次,中国的人口迁移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很多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迁移,尤其是沿海地区。
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据统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75%左右。
这将对中国的城市规划、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后,中国的人口问题还涉及到人口负担和劳动力供给的问题。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人口负担相对较重。
未来,人口老龄化情况将更加严峻,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将成为一个突出的挑战。
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人口增长,同时做好老年人口的养老和医疗服务,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的人口未来将呈现出总量稳定、结构老龄化、迁移加速、劳动力供给短缺等趋势。
政府应密切关注人口变化,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人口的合理发展,并提供相关的社会保障和服务。
这将是保证中国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口数据分析报告及预测(3篇)

第1篇一、引言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地分析人口数据,准确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合理的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我国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二、我国人口现状分析1. 人口总量截至2020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1%。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 人口结构(1)年龄结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1%,比2018年提高0.6个百分点。
预计未来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
(2)性别结构:我国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男性人口为7.23亿,女性人口为6.88亿,性别比为104.6。
这一现象对婚姻、生育、教育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
(3)城乡结构:我国城乡人口差距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8.48亿,占总人口的59.6%;农村常住人口为5.62亿,占总人口的40.4%。
城乡人口结构不合理,导致城市人口压力增大,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3. 人口素质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77年,比2018年提高0.16年。
然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素质差距仍然较大。
三、我国人口发展趋势预测1. 人口总量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我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约为14.8亿。
此后,人口总量将逐渐下降,预计2050年左右降至14亿以下。
2. 人口结构(1)年龄结构: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呈现“老龄化、少子化”趋势。
预计2030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20%。
四川省人口潜力分析模板

四川省人口潜力分析模板概述本模板旨在通过对四川省的人口情况和趋势进行分析,以确定该省的人口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人口基本状况截至2021年,四川省总人口约为820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其中,男性人口为4140万人,女性人口为4060万人,男女比例为1.02:1。
同时,四川省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7%,其他少数民族占13%。
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四川省的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截至2021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7%,而15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1%。
这意味着,四川省的老年人口将在未来逐步增加,而劳动人口和年轻人口将逐渐减少,这可能会对该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挑战。
性别结构四川省的性别结构相对平衡,男女比例为1.02:1。
但在不同年龄段中,男女比例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在60岁及以上的年龄组中,男性人口占比较高,可能与四川省的男性寿命较长有关。
婚姻状况截至2021年,四川省已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2%,未婚人口占20%,离异、丧偶等人口占比较少。
这表明四川省的家庭结构相对稳定,婚姻率较高。
人口分布城乡分布四川省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
2019年末,四川省城镇常住人口约为3611万人,占总人口的44.4%,农村常住人口约为4534万人,占总人口的55.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四川省城镇人口将持续增加。
区域分布四川省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
成都市是四川省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600万人;而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四川省人口最少的地区之一,人口仅为107万人左右。
此外,四川省的东部地区人口较为密集,而西部地区人口相对分散。
人口发展趋势人口增长趋势四川省的人口增长速度正在逐步减缓。
2019年,四川省的总人口增长率为0.53%,比上年下降了0.06个百分点。
未来,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和老龄化的加剧,四川省的人口增长速度将会进一步减缓。
(完整版)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全市常住人口: 14047625人户籍人口: 11426985人常住人口家庭户: 4547109户家庭户人口: 12354454人平均每户人口: 2.72 人学历:拥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拥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拥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拥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种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约: 1536850人,占 10.94 %15~64岁人口约: 11146427人,占 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 1364348人,占 9.71 %高新区:常住人口: 553425人户籍人口: 327193人常住人口家庭: 47938户家庭户人口: 39514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 2.67 人青羊区:常住人口: 828140 人户籍人口: 561471人常住人口家庭: 268822户家庭户人口: 68402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 2.54 人武侯区:常住人口: 1083806 人户籍人口: 812114人常住人口家庭: 304162户家庭户人口: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 2.68 人锦江区:常住人口: 690422人户籍人口: 420705人常住人口家庭: 224578户家庭户人口: 58871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 2.62 人金牛区:常住人口: 1200776人户籍人口: 710030人常住人口家庭: 409518户家庭户人口: 105250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 2.57 人成华区:常住人口: 938785人户籍人口: 641275人常住人口家庭: 322754户家庭户人口: 85481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 2.65 人。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口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问题更是牵动着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走向。
在人口问题上,中国不仅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问题,还需要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一、中国人口的现状与问题中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14亿,占据了全球人口的近1/5。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这给养老和医疗保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生育率持续下降,特别是在城市地区,生育意愿普遍较低,甚至有部分地区出现了生育率低于替代水平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政策,推动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未来中国人口的预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和专家的分析,未来中国人口将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1. 人口总量将稳定增长。
由于当前的生育率下降,未来中国的人口总量将会逐渐趋于稳定。
预计在2030年左右,中国的人口总量将会达到峰值,接着开始缓慢下降。
2. 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明显加剧。
随着人口的增长趋于稳定,老年人口比例将会持续增加。
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超过3亿人,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严重的社会挑战。
3. 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持续流入城市,城市人口将会持续增加。
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将会达到70%以上。
三、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分析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城乡发展差异等。
对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重大挑战。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和医疗保障将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
如何建立健全的养老体系和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将成为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成都市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成都市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基于2015年成都市1%抽样调查数据,结合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两种方案预测成都市未来十五年的人口走势,研究结果发现,全面二孩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缓解人口减少的趋势,有利于均衡人口年龄结构,但是人口负增长、少子化、老龄化的态势不可逆转。
如何解决未来成都市的人口问题,需要结合人口政策和其他社会政策共同应对。
标签:成都市;人口预测;发展趋势;分析0 引言2016年1月1日全国各省市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生育政策的调整必将对成都市未来的人口数量、结构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对劳动力供给、老龄化速度、甚至妇幼保健、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在对成都市人口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5年1%抽样调查数据,预测未来十五年成都市的人口发展趋势,通过此研究,准确把握成都人口数量、结构变化趋势及特点,对研究制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对研判全省人口形势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成都市人口现状根据成都市历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的常住人口不断增加。
2000年为1124万人,2005年增加至1221万人,2010年增加为1405万人,2015年进一步增加至1443万人。
不难发现,2005—2010年是成都市人口增加最快的五年,平均每年增加36.8万人;2010—2015年的增速有所放缓,五年一共才增加38万人。
2015年,成都市城镇化率到达71.5%,处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
2 人口预测方法及参数设置人口预测的方法有很多,如:人口增长率法、logistic模型、指数法、灰色系统法等,但是很多的预测方法都只能获得数量,具体结构却很难。
为此,本文选用内森·凯菲茨模型,即人口矩阵预测方程式来预测,该方法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各个年龄组的人口变化。
以2015年成都市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国际人口预测软件padis-int对成都市的常住人口进行预测。
由于资料所限,加之相应的调查数据较少,本次预测没考虑人口迁移因素。
成都市各个区域人口分布

成都市各个区域人口分布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47万。
邮政编码*****。
区人民政府驻江汉路222号。
辖太升路、草市街、西御河、汪家拐、黄瓦街、新华西路、草堂、府南、东坡、金沙、黄田坝、苏坡、文家14街道。
锦江区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9万。
邮政编码*****。
区人民政府驻书院南街。
辖盐市口、春熙路、督院街、合江亭、龙舟路、莲新街、双桂路、沙河、书院街、水井坊、牛市口、东光街、狮子山、柳江、三圣、成龙路16街道。
金牛区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64万。
邮政编码*****。
区人民政府驻沙湾路65号。
辖九里堤、驷马桥、黄忠、人民北路、工业学院、茶店子、抚琴、西安路、五块石、金泉、荷花池、营门口、凤凰山、沙河源、天回15街道。
武侯区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62万。
邮政编码*****。
区人民政府驻武侯祠大街。
辖浆洗街、望江路、玉林、跳伞塔、火车南站、双楠、晋阳、红牌楼、机投桥、金花桥、簇锦、簇桥、华兴、芳草街、肖家河、石羊场、桂溪17街道。
成华区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58万。
邮政编码*****人民政府驻一环路东二段。
辖二仙桥、猛追湾、跳蹬河、新鸿路、万年场、双桥子、桃蹊路、双水碾、建设路、青龙、保和、圣灯、龙潭、府青路14街道。
龙泉驿区面积555平方千米,人口51万。
邮政编码*****。
区人民政府驻龙泉街道。
辖龙泉、大面、十陵、同安4街道,洛带、西河、柏合、黄土、茶店、洪安、山泉7镇和万兴乡。
龙泉驿区辖16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人。
其中:龙泉镇***** 、大面镇***** 、洛带镇***** 、柏合镇*****、西河镇*****、洪河镇*****、十陵镇***** 、义和镇***** 、文安镇***** 、同安镇***** 、茶店镇***** 、黄土镇***** 、兴龙镇***** 、***** 、山泉镇*****、万兴乡6932 清、水乡6057 、长安乡7218。
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成都市规划及人口情况

成都人口情况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一、总规修编历程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成都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三家研究机构进行了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对成都市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对成都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必要性。
2003年8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2003-2020)》等组织修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至今已历经1年,通过了建设部、四川省和成都市三个层次的技术审查,共召开了部门协调会、各级政府汇报会等大小会议30多次,为规划修编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综合协调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产业、国土、水利、电力、电信、交通等20多个行业专业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城镇体系、城市性质与规模、空间布局、城市交通、园林绿化、城市景观、市政工程、近期建设、规划管理等有关规划内容。
二、总规修编背景及理由(一)总体规划修编背景1、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发展必须注意的“五个统筹”,并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2、四川省政府近期下发《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意见》提出规划管理“九不准”;市政府着手整顿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推进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监督三分离的管理体制。
3、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城市化为主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4、为适应国家与地方政府职能的调整与转变,城市规划编制重点与编制办法正酝酿着重大变化。
(二)总体规划修编理由1、行政区划调整2、城市规模突破3、工业产业调整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综合协调三、规划成果、期限和范围(一)规划成果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基础资料汇编、6个专题研究报告、45张规划图纸。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数据,中国正在经历着人口发展的转折点。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预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的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然后开始逐渐减少。
这一转变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各方面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中国人口总量的减少将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供给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供应减少,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紧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这可能给中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
中国需要加强技能培训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也将带来对养老和福利系统的巨大压力。
随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缺乏足够的养老金和养老服务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中国政府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老龄化政策,确保老年人的福利和医疗保健需求得到满足。
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还将对家庭和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的限制,中国的家庭规模将继续缩小。
独生子女政策的废除也加速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老年人口的孤独和抚养比例的变化。
这将对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还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农村人口流失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
这可能会加剧城市的压力,包括住房、交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也可能引发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政府需要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农村就业机会等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在中国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流失等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国政府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确保人口转变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成都市未来二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区 域 经 济·
在整个国家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大前提 下,四川省迟早也将面临这些问题。2004 年,成都市人口 约占四川省总人口的 1/7,而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的 GDP 总 量中所占比重为 31.84%,研究成都市的总人口、劳动年龄 人口的变化趋势对于四川省具有重大的意义;未来二十年 (2006~2025 年) 是我们能否顺利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赶 上发达国家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背景下,通过对成都市未来 20 年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了解成都市 2006~2025 年可能发生的人口变化,分析成都市可能面对的诸多人口问 题,从而做到未雨绸缪,为顺利实现中长期发展战略打下良 好的基础。
采取的措施
提高退休年龄 劳动年龄的上限主要是国家和地区依据特定阶段的社会 生产力水平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制定的。提高退休年龄不仅 可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资源,减缓人口老 龄化发展趋势和老年人口增加的速度;还可以降低老年人口 负担系数,推迟领取养老保障金的时间,减少政府用于老年 人口的各种支出。 引导老年产业的发展 伴随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升高,老年人口 的消费在整个消费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就越来越大。政府可 以引导企业针对老年人群特殊的消费需求,开发老年人口专 用商品,发展医疗、护理等行业,大力发展老年产业。 充分利用人口红利 在“人口红利”期,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较高,社会 抚养比低,从而有利于发挥劳动力优势,有利于储蓄和投资 增长,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应该在人口红利期构建起 较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积蓄充足的社会财富,做好应付人 口负债的准备。 吸纳农村适龄劳动人口 针对城市即将出现的劳动年龄人口大幅减少,我们可以 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有序地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市就 业。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为城市发展创造 相对年轻的人口环境,还可以延缓老龄化进程。 强化个人储蓄养老 为应对老龄化导致的储蓄率下降,可以强化个人储蓄养 老、筹措养老基金,使之成为资本投资的重要来源。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全市常住人口:人户籍人口:人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家庭户人口:人平均每户人口:人学历: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5~64人,占%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高新区:常住人口:553425人户籍人口:327193人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家庭户人口:39514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青羊区:常住人口:828140 人户籍人口:561471人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家庭户人口:68402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武侯区:常住人口:1083806人户籍人口:812114人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家庭户人口: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锦江区:常住人口:690422人户籍人口:420705人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家庭户人口:58871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金牛区:常住人口:1200776人户籍人口:710030人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成华区:常住人口:938785人户籍人口:641275人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家庭户人口:85481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
成都人口_精品文档

成都人口一、背景介绍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人口数量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成都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结构的特点以及人口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人口数量的变化成都的人口数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发展迅速,不仅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前来就业创业,也促进了成都本地人口的增加。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已突破2000万。
三、人口结构的特点1. 年龄结构成都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人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量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成都,使得成都的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
2. 性别比例成都市男女性别比例相对平衡,目前男女比例为约1:1。
男女性别比例的平衡对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男女间的平等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成都市的人口中,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分布相对均衡。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非户籍人口选择在成都长期生活和工作。
非户籍人口的增加,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人口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1. 挑战人口增长给城市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快速增长的人口需要更多的住房和基础设施,这对于成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此外,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
2. 机遇成都的人口增长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和消费的增加,这将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人口的增加也为城市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人才资源,这有利于城市的文化交流和创新。
五、人口管理与社会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成都市积极推行人口管理政策。
政府加大了对人口流动的管理力度,加强了公共服务,改善了城市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2030年人口预测
一.成都市基本情况: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中部。
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
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
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
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温江区、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4市。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成都常住人口1404.76万人,流动人口241万人。
二.数据采用与分析
人口预测是根据基期的人口数据,根据一定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增长率),利用选定的人口增长模型计算未来一定时期内人口规模的计算预测。
本文采用综合分析法和一元回归线性分析法来成都市2030年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一)综合增长分析法
2000年以来,成都市的人口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的1124.4272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404.76万人,流动人口从213.47万增长到241万人
成都市2000到2010年的人口总人口以及人口增长率统计表;
人口增长率平均值:α=∑αi/n
=(1.58+0.23……-0.1)/1000=0.74/1000
根据综合分析法的公式:
Pt=P0*(1+α+β)t+P
取2000年为基期,2010年为为报告期,t为10年,P0为1013.3475万人,Pt为1404.6万人,P为241万人,α为0.74/1000.
得到β=1.023/1000
同样取2000年基期的流动人口数据为P0,2010年的数据为报告期数据,由公式P=P0(1+Y),得到:y=0.012
人口预测:
P2030流动=241*(1+0.012)30
=344.70
P2030总人口=1404.6*(1+0.74/1000+1.023/ 1000)30+344.70=1756.75(万人)
所以可以测出结论,成都市2030年的人口可能会为1756.75万人。
(二)结果分析评价
利用综合增长分析法,人口增长可看来自于三个部分:自然增长,机械增长,流动增长。
机械增长是由于人口的迁入迁出,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科教中心,大学云集,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迁入迁出。
自然增长则是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成都市的自然人口增长率低于5,是人口增长率较低的城市。
机械增长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机械增长成了成都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和服务业作为成都市的主要产业,吸引了周边的不少劳动力,包括技术人员,专业人员,劳动人员,使得流动人口的比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