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平移、集体备课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各位老师,咱们今天聚在一起进行平移和旋转这一板块的集体备课,我特别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经验。
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初教授平移和旋转时的经历吧。
我记得有一次,在正式上课之前我自我感觉准备得很充分。
我以为只要给孩子们讲清楚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旋转是绕着一个点或者轴转动,这个概念就很容易被理解。
但是一上课,问题就来了。
当我举生活中的例子,像推拉窗户是平移,风扇转动是旋转的时候,孩子们提出了好多千奇百怪的问题。
有个孩子问我说:“老师,那如果风把树叶吹动了,树叶在半空中晃晃悠悠地移动算什么呢?”这个问题当时就把我问住了,我的体会是,我们以为很简单的概念,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有着无限的想象和疑问。
我突然意识到,我之前准备的例子和讲解方式太局限了。
后来我觉得不能单纯地讲概念,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
于是我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同桌之间互相模拟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这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有一组孩子特别有趣,他们把书本当作汽车,在课桌上演示平移,还能详细地说出汽车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这让我明白,教学一定要让孩子们参与进来。
对了还想提一下,关于平移的距离这一难点。
很多孩子不清楚计算平移了几格该怎么数。
我那时候就很头疼,试过很多方法,一开始我就是简单地告诉他们数对应点之间的格子,但效果不好。
后来我拿了方格纸和小图形,演示图形平移的过程,不断强调要从一个确定的点开始数,数到平移后对应点中间隔了几格。
经过多次这样的演示和练习,他们才慢慢掌握。
在备课的时候,我们除了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还一定要把孩子们那些可能出现的奇奇怪怪的想法考虑进去。
特别想说的是,我们可以收集更多孩子们在生活中能看到的实例,像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摩天轮,还有平移的小火车之类的。
这样能让他们更好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我还建议在课后布置一些创意作业,例如让孩子们制作一个平移或者旋转的小玩具来展示对知识的理解。
集体备课教案图形的平移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图形的平移主备人复备栏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64页的例题和65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感受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方法,会平移。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合理的利用平移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平移的方法。
教学难点:平移的不同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接触了把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真方向平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稍复杂的关于平移的方法。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探究新知。
1、投影仪出示教材第6页例题图形。
明确:这是一幅小亭子图。
(在方格里)2、你能把小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1)先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再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小组里讨论探究可以怎样平移,师参与学交流:组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两个方向去叙述。
师注意引导:强调确定某一个点或一条线段去平移。
几个点分别按要求平移到指定位置后,再连成图形。
最后交流有几种平移的方法。
(2)平移的过程应分步进行。
如果先向下平移,最好使第一次平移后的图形与最后的图形对应点在一条水平线上,并轻轻地描出图形,(使用虚线);再向右移动6格,画出两次平移后的图形,(实线)。
如果先向右平移,最好使第一次平移后的图形与最后的图形对应点在一条竖线上。
3、概括:平移时,要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抓住关键位置的点或线段来比较,可能沿一个方向平移一次;有时沿不同方向平移2次。
4、对照教材第64页的方格图进行验证、比较。
三、巩固新知。
1、完成65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同位合作,按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交流、填空。
A、小船图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B、电灯图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3)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请2、完成65页第2题。
(内容见教材)(1)按要求独立平移;(2)交流、展示、改正。
“图形的平移”教学方案5篇
“图形的平移”教学方案5篇第一篇:“图形的平移”教学方案“图形的平移”教学方案简要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江苏教育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4、65页“图形的平移”。
图形的平移是图形上所有的点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离移动。
一个图形平移后,各对应点的连线应保持平行。
学生已经能把一个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一次。
以此为基础,本课教学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平移的认识和经验,尝试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启发学生将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平移一次。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将图形按水平和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难点是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总之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平移图形的感性经验,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
教学流程:流程1:谈话导课流程2:复习铺垫流程3:小组交流流程4:指导画法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流程6: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流程8:全课总结流程9:图案欣赏流程10:动手设计第一段:谈话导课流程1:谈话导课师:同学们,前段时间老师到南京出差住在江南大酒店,听说了这么一件事:这家酒店六层,建筑面积5424m2,总重量8000t,原来位于两条马路的交汇处。
XX年马路拓宽,这幢楼在拓宽的范围内,专家们就运用了“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将酒店托换到了一个托架上,使之与地基切断,形成了一个可移动体,然后又用牵引设备将它平移到新的地基上,这样既保持了大楼的原貌又省时、省钱。
同学们,在这家酒店搬迁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对,平移。
随着这项技术日渐成熟,不少着名建筑的搬迁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既照顾了城市建设又保持了原貌。
像1930年建成的上海音乐厅,就曾经被升高了3.38米,向东南方向平移了66.46米。
看来平移不仅是生活中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也可以用来实现大型建筑物的位移。
这么有用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学习?第二段:探究新知流程2:复习铺垫师:同学们,在三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图形的平移是图形上所有的点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离移动。
《图形的平移》(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教案:《图形的平移》-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现象,能够识别并描述平移运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运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图形的平移现象,能够识别并描述平移运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平移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对平移运动的理解和描述。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图形的平移运动。
2. 平移运动的实例,如滑块、移动物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滑块在平面上的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滑块的运动。
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运动。
2. 新课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的平移运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的运动。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平移运动的特点,如方向、距离等。
3. 概念讲解给学生讲解图形的平移运动的概念,包括平移的定义、特点等。
让学生理解平移运动是一种保持图形大小、形状不变的移动。
4.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图形的平移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位置变化,描述平移运动的方向和距离。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如用纸片制作图形,并进行平移运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平移运动,加深对平移运动的理解。
6. 总结归纳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图形的平移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引导学生运用平移运动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图形的平移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移运动实例,并描述其特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概念讲解、实例分析、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平移运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平移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平移运动,加深对平移运动的理解。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平移七年级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课堂引入】小学时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问题,并回答.【探究新知】问题: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胡巴呢?思考:胡巴的形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答: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位置改变.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后,并举手回答,如出现错误或不完整,请其他学生补充或修正.归纳: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合作探究】在所画出的相邻两个胡巴中,找出三组对应点,连接这些对应点,观察AA′,BB′,CC′的位置和长短有什么关系?观察可得:三条线段所在的直线无交点.位置:AA′∥BB′∥CC′.长短:三条线段相等.AA′=BB′=CC′.再画出一些连接其他对应点的线段,它们是否仍有前面的关系?答:关系依然成立.归纳: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合作探究】图形平移的方向一定是水平的吗?图形平移的位置由什么确定?图形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是水平的.图形平移的位置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代表总结,其他学生补充.归纳: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特征:(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典型例题】例1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解:如图所示.例2如图,已知一块长方形场地,长AB=102 m,宽AD=51 m,A,B两处入口的宽都为1 m,两条路汇合处路口宽为2 m,其余部分为草坪,则草坪面积为5__000m2.【变式训练】1.如图,三角形ABC沿BE的方向平移得到三角形DEF.已知BC=5,EC=3,那么平移的距离为2.2.如图,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DEF.解:图略.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师生交流心得和方法.【课堂检测】1.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2.如图所示,△DEF 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的对应角和ED 的对应边分别是( )A.∠F, ACB.∠BOD, BA;C.∠F, BAD.∠BOD, AC3.△ABC 沿B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⑴若∠B=260,∠F=740,则∠1= ,∠2= ; ⑵若AB=4cm ,AC=5cm ,BC=4.5cm ,EC=3.5cm , 则平移的距离等于 ,DF= , CF= .4.如图,将△ABC 平移,可以得到△DEF,点B 的对应点为点E ,请画出点A 的对应点D ,点C 的对应点F 的位置.【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验? 【作业布置】教材第30~31页复习巩固填在书上.【教学反思】A B C DE C B A OF E C BA D。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亲爱的同事们: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备课的一些想法和经历吧。
我记得我第一次备课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真是一头雾水。
这看似简单的两个概念,要给学生讲清楚可不容易。
当时我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怎样用很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我一开始以为,只要简单地给学生讲讲书本上的概念,再举几个例子,像窗户的平移,风扇的旋转就行了。
但是在试讲的时候发现,学生们还是一脸茫然。
这让我想起我们教书可不能只是照本宣科。
后来我就绞尽脑汁想办法。
我找来一些简单的教具,比如长方形的卡片、小陀螺之类的。
我在课堂上直接拿着长方形卡片在黑板上平移滑动,边移边给学生讲解它的特点,就是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平行移动。
对于旋转,我就让小陀螺转起来,让他们观察这个陀螺上的某个点或者图案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在做圆周运动。
从那以后,学生们对这两个概念理解得就好多了。
特别想说的是,在备课过程中,我还发现生活中有太多平移和旋转的例子可以用在教学中。
比如说我们乘坐的电梯就是平移现象,汽车行驶时车轮的转动则是旋转现象。
我还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我会把一些发现得多、发现得巧的学生作业拿出来展示,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我的体会是,集体备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
我们可以讨论这个部分最好是先讲平移还是先讲旋转,是先从实例入手还是从基本概念切入。
比如有的同事可能在之前的教学中有让学生制作简单平移或旋转模型的经验,这种就可以分享出来。
我们也可以讨论教学时用到的多媒体素材,是自己制作一些动画,还是网上找一些合适的视频。
对了还想提一下,关于平移和旋转在后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这个点在备课时也要重视起来。
虽然当时在课本上可能只是入门级的基础概念,但是学生以后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移动、组合等等都会用到这些基础概念。
所以要不要适当地在备课内容里加入一些相关的拓展思考或者引导学生发现他们在生活其他场景中的应用,这都是我们集体备课需要深入研究的。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各位老师,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平移和旋转这个内容的集体备课心得。
我记得刚开始接触平移和旋转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真的觉得具有一定挑战性。
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对于我们大人来说好像很直观,但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却有些难度。
特别想说的是在我最初的教学尝试中,我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上的定义去跟学生讲解,比如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
可是学生们完全是一脸茫然,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教学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这让我想起那段时间我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平移,就从生活实例入手。
我在教室里找了好多例子,像推动的黑板擦,在桌子上沿一个方向拖动的铅笔盒。
我拿着黑板擦在黑板上动作幅度很大地平移,还一边跟学生解说,黑板擦沿着这条直线移动,它在平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学生们好像有了一点感觉。
然后对于旋转,我拿了教室里的地球仪,我的体会是实物教学确实比干巴巴地讲理论有效得多。
我转动地球仪,跟学生说,看地球仪绕着这个轴转动,这就是旋转现象。
有了这些具体的例子之后,情况稍微好了一点。
但是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就是做练习题的时候。
一些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特别是要求他们描述平移了几格、怎样旋转的时候,很多学生又开始犯错。
我的解决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我给他们方格纸,剪出简单的图形,让他们自己去平移、去旋转,数一数移了几格,旋转了多少度。
这样参与度就大大提高了,他们也逐渐理解得更透彻了。
对了还想提一下,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小组讨论的作用特别大。
大家都能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摆出来,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独特的教学点子。
比如说通过对比的方式,把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对比着展示,比如汽车行驶是平移,汽车轮子的转动是旋转,同时用视频给孩子们看。
我们一起整理了关于平移和旋转常见的题型解题思路。
像那种组合图形平移或者旋转之后的求面积、周长的问题,就要先明确哪个部分是平移或者旋转的,它们的变化量怎么算。
图形的平移(教案)(共5篇)
图形的平移(教案)(共5篇)第一篇:图形的平移(教案)11.1图形的平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情景,理解平移的定义,理解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的概念。
2、经历观察、测量等活动的过程,归纳出图形平移后的性质,理解平移距离的概念。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经过平移后的平面图形,体会平移变换的思想。
4、通过观察美丽的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美.教学重点:平移概念的理解、平移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平移性质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生活中的情景直观感受物体的平移2、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引出图形的平移,揭示课题二、观察思考,归纳概念1、通过对移门抽象成长方形后,进一步提问,帮助学生逐步得出图形平移的概念。
2、通过具体演示进一步理解平移概念的要素。
3、通过三角形的平移运动给出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的概念。
三、利用多媒体、探究性质1、利用观察及教具演示讨论图形平移中有那些量在变化,那些量保持不变。
2、归纳总结出图形平移的性质四、运用新知、形成能力(一)填空题1.图形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不变的是图形的。
2.将腰长为8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得到△MNP,则△MNP是三角形,它的面积是cm2.3.如图,将⊿ABC向右平移4cm得到⊿DEF,如果AB=8cm,EC=5cm,∠A=500,∠B=400,则∠D= 度,∠DEF= 度, DE= , 移动的方向为(填“向右”或“向左”),移动的距离为 cm.EF= cm.(二)解答题五、课堂小结、形成体系学生交流在本节课学习中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小结.六、趣味拓展,发展能力1、如图,已知长方形的长是2cm,宽是1cm,在长方形ABCD 中以点C为圆心,以CD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F,再以点F为圆心,以FB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运用平移解决图形面积问题,使计算更简单、快捷,渗透数学化归思想.2.某公园计划在一块长方形草坪上修两条人行道,修建方案如图所示,其中一条为长方形,另一条是平行四边形.求剩余草坪的面积.8m 2m 2m 10m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必做题:练习册11.1.2、选做题:动手动脑创造:利用图形的平移,在16K纸上为某产品设计商标,或画一幅图画,并配以标题及文字,说明你的设计意图,并注上班级、姓名.第二篇:图形的平移教案图形的平移二年级居楠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了解平移的特征。
2.1图形的平移(2)课时集体备课卡
课题2.1图形Βιβλιοθήκη 平移(2)主备人张瑞艳
参与者
相军张瑞艳
课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者
学习目标
点、线段、多边形等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重难点
重点:点在坐标系中的平移规律
难点:规律的应用
教法
观察归纳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复习引入:
1、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分布特点
(3)求出平移的距离。
C组
课本51页练习1、2、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2、平移的特征
3、平移的距离
自主学习
提出疑问
提出问题:
在坐标系中平移点A(-2,1)
(1)向左平移5个单位,点A的坐标是——
(2)向右平移5个单位,点A的坐标是——
(3)向上平移5个单位,点A的坐标是——
(4)向下平移5个单位,点A的坐标是——
(三)自主学习:
观察点A的横、纵坐标的变化情况,并自己总结、归纳发现的规律
1、求点A1、B1、C1的坐标
2、求平移的距离。
作业设计
A组
已知点A的坐标是(3,-2)怎样平移得到点(-3,2)
B组
△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3,2)、B(2,3)、
C(0,2),把△ABC进行平移得到△A1B1C1,其中A1的坐标
是(-2,-3)
(1)求B1、C1两点的坐标
(2)画出△A1B1C1
合作
探究
点拨
解疑
合作交流:
1、点A的横、纵坐标有无变化,若有变化,是怎样的变化。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图形的平移》(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图形的平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掌握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平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形平移的概念2. 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3. 图形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图形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演示图形平移的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图形平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通过演示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3.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讲解图形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图形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图形平移概念和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
2. 课堂提问: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图形平移的理解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图形平移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系统地传授图形平移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图形平移的知识。
图形的平移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记录表
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
过程,发展学生引导发现法
小试牛刀
、将图形所有顶点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
1. (x,y)→(x,y+4)
2. (x,y)→(x,y-2)
3. (x,y)→(x+3,y-2)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活动二
(0,0),(5,4),),(4,,0)将上面“鱼”的“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
1、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
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两人一组,一个求变化后点的坐标、观察变化,另一人描点、画线、着
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北师大版数学八下《图形的平移》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数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教师提出问题:(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讨论分析:①变换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平移变换是图形的每一个点的变换,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那么每一个点也沿着这个放向移动一定距离,所以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②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平移变换是由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所以平移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
③变换前后对应角相等。
④变换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第三环节:例题讲解活动内容:
例1(课件演示)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
距离后成为△CDF。
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
组全等三角形。
第四环节:展示应用评价自我练习:
1. 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O,求∠DEF的度数。
2. 观察下面两幅图案,并回答下列问题:a.这个图有什么特点?b.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c.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B A C
O
3.如图所示的正方体中,可以由线段AA 1
平移而得到的线段有哪些? 第五环节:链接知识 归纳小结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作适当的补充。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教后 反
思。
平移集体备课
新桥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认识平移课型新授主备教师墩头胡启荣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平移的基本特征。
2、能判断什么是平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
(出课题)二、揭示目标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讨论合作交流,培养自己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自己的应用意识。
三先学(一)、自学指导交流预习内容,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互相帮助解决四、后教1、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先在四人小组里做,让小组的朋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2、老师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3、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4、检测: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
(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谁汇报?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
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这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5、小结平移的本质:刚才你是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五当堂训练练习:动手完成p30做一做。
板书设计:平移教后反思:。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集体备课》优秀教案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课标要求图形的平移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进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2.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图形的旋转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得的角相等。
2.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4.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经历有关平移与旋转的观察,操作,欣赏和设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与旋转,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平移,旋转画图4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一直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并指导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5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6 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7认识并欣赏平移,旋转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突出之一,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教法建议1.让学生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会平移,旋转,中心对称等有关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特别是观察土星在直角坐标系内的变化2.提倡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创造性的利用与图形变化有关的资源进行教学,鼓励利用多媒体教学单元教学难点图形的平移,旋转,中心对称,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运用平移,旋转,中心对称,轴对称及组合进行图案设计,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形的平移变化知识要点。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集体备课
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能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 能从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4. 探索简单情境下图形的变化规律。
5. 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6. 经历探究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等学习过程,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体会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对数学学习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内容分析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是在三年级下期学生认识了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对图形运动的再一次研究,重点把学生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现象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两部分内容的不同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取材不一样,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现象重点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基本上都取材于数学中的平面几何图形。
二是要求不一样,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现象只限于感知,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需要理解和应用。
三是学习方式不一样,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现象主要采用观察与操作获得运动表象,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要采用操作、分析、归纳和应用的方式掌握图形运动的本质属性。
本单元的图形运动都是把平面图形放在方格纸上进行研究,强调方格纸的目的是因为运动的表现形式为位置或距离的变化,位置的改变在方格纸上表现得最明显;另外,方格纸虽然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直角坐标系,但是它具备了直角坐标系的本质特征,所以在这里也渗透了直角坐标系的一些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
教科书回避严格的定义,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图形的运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平移》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平移》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平移》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基本操作。
通过学习图形的平移,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关于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平移的特点,逐步建立平移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平移的概念,知道平移的特点。
2.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平移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概念和特点。
2.难点:平移的性质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平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实例。
2.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直尺等手工操作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滑滑梯、电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平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只改变位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不变等。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手工操作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平移的过程。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图形进行平移,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操作的图形,让学生来说明平移的性质。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说明平移的特点。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平移的问题,如: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如何确定?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图形的平移【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例3。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重点难点】平移的方法。
【情景导入】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生:关上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关上。
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中一边)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
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
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平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出示课本例3图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1.先把箭头向上平移5格,具体数格方法是以某一点为准。
再向右平移7格,具体以某一点为准,向右数7格,画出移后的图。
2.提问:这两幅图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3.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平移1
教
学
过
程
复习导入(2分钟)
一、谈话导入
1.演示在黑板上移动板擦开窗户。问:你能在老师刚才的动作中找到平移的现象吗?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
3.如果把平移现象表现在纸上,又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做一做吧。
自主探究(8分钟)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3(课件演示)
(2)数一数图形向哪平移了几格,向哪平移了几格,向哪平移了几格?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指名学生演示,教师适当给予正确指导讲解。
交
流
释
疑
2.试一试:出示第86页“做一做”。
学生自己试着画一画,再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把向下平移5格理解为空5格。
拓展
应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
把图放在实物展台上,指名学生上台讲解,教师组织讲评。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学生自己先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展示。
课堂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Hale Waihona Puke 设计你能用平移的知识自己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吗?
板书设计
(1)师:把这个图形向上平移,数一数移了几格?向右平移,数一数,移了几格?
学生自己数一数,小组交流。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
注意:不要把两图之间的空格距离当成平移了几格。
课件演示数格的方法(要想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多少格,只需要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边平移了多少格,只需要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边平移了多少格就可以了。)
平移集体备课教案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小船平移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图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自己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4)转换练习。 教师出示一把直角三角尺,并投影出示格子纸。 把三角尺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 把三角尺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 个别学生上台按要求操作演示。(也可同桌练习,一人提要求,一人操作)
3.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4.小组交流。
5.反馈汇报。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教师视学生汇报隋况,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并用电脑演示)
4.体验平移的价值。(“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是平行线)
你怎么肯定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有无办法验证?
(2)学生默读课本第65页第3题,按书上要求操作。
(3)提问:观察你画出的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吗?
小结: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再沿三角尺的同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先后画出的两条直线是相互平行的。
(2)电灯平移图,同上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轴对称、平移、旋转》集体备课时间:2017.6.2 地点:数学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执笔教师:阳艳军
一、教学内容的背景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是探究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图形“变换”现象。
在本节课中通过一组习题的演示,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概念与性质,能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2)、预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大部分学生能将单一的知识点整合,提高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技术背景和对技术的作用分析
运用软件,节约了时间,让课的容量大大增加,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图形的变化过程,明确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知识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复习的效果明显加强。
四、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它们各自的共同规律,探索平移、对称与旋转的基本性质,体会数学图形来源于生活。
逐步形成对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融合在一起的图案欣赏和简单设计。
利用图形变换中全等关系进行简单计算;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将各个知识点整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理解和掌握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想象、
比较、归纳、操作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和运用数学能力。
·数学思考:图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变化的、运动的观点来处理孤立的、离散的问题的思想;在复习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时,要抓住特征,应用各种图形变换的特征设计属于自己的图案,在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的同时进行独立的数学创造,发展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在应用图形变换认识与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增强数学的应用能力,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在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感受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热情。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五、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能判断图形的对称性、识别平移与旋转;能利用各种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能应用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能进行知识点的组合。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变式和综合运用。
六、教学方式
自主探索归纳整理适当点拨探索创新七、教学活动设计
(一)知识整合
(二)典例精析
【例1】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如下四张牌,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张。
A.1张;
B.2张;
C.3张 ;
D.4张.
【练习】观察下面图案,在A ,B ,C ,D 四幅图中,能通过图案(1)平移得到的是( );通过(1)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是( )。
【练习】你能判断出哪一面镜子里是他的像?
【例2】将一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折叠后A ′B 与E ′B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BD 的度数( )
A 、大于90°
B 、等于90°
C 、小于90°
D 、不能确定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寻找图形在运动过程中的等量线段和相等的角。
【解析】由轴对称图形的对应角相等, 可知∠ABC =∠A ′BC , ∠EBD =∠E ′BD , 又因为∠ABE 是平角 所以∠CBD =90°选(B )。
A
B
C
D
(1)
【练习】如图1,将一矩形纸片OABC 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C 在x 轴上,OA=6,OC=10。
在OA 上取一点E ,将△EOC 沿EC 折叠,使O 落在AB 边上的D 点,求E 点的坐标。
【分析】图1的特殊性是矩形纸片折叠时的折痕过点是EC 解:在Rt △ABC 中 ∵ BC=6,DC=OC=10 ∴ BD=8 在Rt △AED 中, ∵ OE 2=22+(6-OE)2 ∴ OE=
310 ∴E (0,3
10) 【例3】在正三角形 ABC 纸片内取了一点P ,使PA =6,PB =8,PC =10。
现
将△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 P ′AB ,则点P 与点P ′之间的距离为 ,∠APB = 。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典型题,第一个填空为解答第二个填空作了暗示。
由旋转图形的性质很容易判断△APP ′是等边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判定△BPP ′是直角三角形。
解:连接P ′P ,
∵ △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 P ′AP, ∴旋转角∠ P ′AP=∠BAC=60° P ′A=PA, ∴ △P ′AP 是等边三角形
即P ′P=AP=6, ∠P ′PA=60° 在△P ′BP 中,
∵ P ′P =6,PB=8,BP ′=PC=10 且P ′B 2= P ′P 2+BP 2 , ∴∠P ′PB =90°
∴ ∠APB =∠P ′PA+∠P ′PB=150°
【练习】如图,Rt △ABC 中∠ACB=90°,3 AC ,BC=1,将Rt △ABC 绕着C 点旋转90°后为Rt △A ′B ′C,再将△ A ′B ′C 绕B ′点旋转为Rt △A ″B ′C ′使得A 、 C 、 B ′ ﹑ A ″在同一直线上,则A 点运动到A ″点所走的长度为 。
【思路点拨】本题是以旋转和弧 长公式的综合性题目,抓住旋转 中心是哪个点、A 点的运动路线 是什么,找到旋转角度和旋转半
径是解本题的关键。
解: ∵222=+=BC AC AB ∴ ∠A=30,
第一次旋转时,旋转中心是C ,半径是3=AC ,旋转角度是90°, 故此时点A 经过的路程是
ππ2
3
180390=⨯。
第二次旋转时,旋转中心是B ′,半径2''=B A , 旋转角度是120 °,此时点A ′经过的路程是ππ3
4
1802120=⨯, 故A 点运动到A ″点所运动的长度为
ππ3
4
23+ 【例4】在如图2×2的正方形格纸中,画了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 ,请你
找出所有与△ABC 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个,请分别用阴影画出来。
(下列给出的图形为备用图)
(四)课后练习
1、(推理游戏)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下面方框里应该是什么形状?
A ″
2、在图中,将左边方格纸中的图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是()
3、
如图,将边长为2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6
B、8
C、10
D、12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P的坐标分别为:(0,2),(3,2),(2,3),(1,1)
(1)请在图中画出△ABC,使得△A′B′C′
与△ABC 关于点P 成中心对称;
(2)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中的
△A′B′C′三个顶点,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