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下册习题测验答案(全部)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含答案)

二 相平衡2-1 是非题1、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 √ )2、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量。
( × )3、)()(22g I s I ⇔平衡共存,因10',1,2====C R R S 所以。
( √ )4、单组份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隆方程定量描述。
( √ )5、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量。
( √ )6、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 × )7、部分互溶双液系总以互相共轭的两相平衡共存。
( × )8、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 × )9、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体系状态的点。
( √ )10、三组分体系最多同时存在4个相。
( × )11、完全互溶双液系T -x 图中,溶液的沸点与纯组分的沸点的意义是一样的。
( × )12、根据二元液系的p-x 图,可以准确判断该体系的液相是否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 √ )13、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 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 × )14、A 、B 两液体完全不互相溶,那么当有B 存在时,A 的蒸汽压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 × )15、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16、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在T -x 图上必有最高恒沸点。
( × )17、在水的三相点,冰、水、水蒸气三相共存,此时的温度和压力都有确定值,体系的自由度为0。
( √ )18、将双组分进行连续的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得以分离就是精馏的原理。
( √ )19、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 √ )20、二元体系相图中,物系点移动方向是垂直上下,而相点则水平移动。
( × )21、确定体系的物种数可以人为随意设定,但是组分数是固定不变的。
物理化学下册习题答案(全部)

第七章化学反应动力学1.以氨的分解反应2NH3==== N2+3H2为例,导出反应进度的增加速率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何者用于反应速率时与选择哪种物质为准无关。
解:∴,,2.甲醇的合成反应如下:CO+2H2 ===== CH3OH已知,求,各为多少?(答案:2.44,4.88mol·dm-3·h-1)解:,3.理想气体反应2N2O5→ 4NO2+O2,在298.15 K的速率常数k是1.73×10-5s-1,速率方程为 。
(1)计算在298.15K、、12.0 dm3的容器中,此反应的和即各为多少? (2)计算在(1)的反应条件下,1s内被分解的N2O5分子数目。
(答案:(1)7.1×10-8,-1.14×10-7md·dm-3·s-1 (2)1.01×1018)解:(1)mol·dm-3mol·dm-3·s-1∴mol·dm-3·s-1(2)1.4³10-7³12.0³6.022³1023=1.01³1018个分子4.已知每克陨石中含238U 6.3×10-8g,He为20.77×10st1:chmetcnv UnitName="cm" SourceValue="6" HasSpace="False" Negative="True" NumberType="1"TCSC="0">-6cm3(标准状态下),238U的衰变为一级反应: 238U → 206Pb+84He 由实验测得238U的半衰期为=4.51×109 y,试求该陨石的年龄。
(答案:2.36×109年)解:每克陨石中含He:mol最开始每克陨石中含238U的量:mol现在每克陨石中含238U的量:mol衰变速率常数:∴5.303.01 K时甲酸甲酯在85%的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其速率常数为4.53mol-1·L·s-1。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习题答案

第七章 电化学7.1 用铂电极电解CuCl 2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Cu?(2)在的27℃,100kPa 下阳极上能析出多少体积的的Cl 2(g )?解:电极反应为:阴极:Cu 2+ + 2e - → Cu 阳极: 2Cl - -2e - → Cl 2(g ) 则:z= 2 根据:Q = nzF =It()22015Cu 9.32610mol 296500It n zF -⨯===⨯⨯ 因此:m (Cu )=n (Cu )× M (Cu )= 9.326×10-2×63.546 =5.927g 又因为:n (Cu )= n (Cl 2) pV (Cl 2)= n (Cl 2)RT因此:3223Cl 0.093268.314300Cl 2.326dm 10010n RT Vp ⨯⨯===⨯()() 7.2 用Pb (s )电极电解PbNO 3溶液。
已知溶液浓度为1g 水中含有PbNO 3 1.66×10-2g 。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1658g 的银沉积。
阳极区的溶液质量为62.50g ,其中含有PbNO 31.151g ,计算Pb 2+的迁移数。
解法1: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阳极区溶液中Pb 2+的总量的改变如下: n 电解后(12Pb 2+)= n 电解前(12Pb 2+)+ n 电解(12Pb 2+)- n 迁移(12Pb 2+)则:n 迁移(12Pb 2+)= n 电解前(12Pb 2+)+ n 电解(12Pb 2+)- n 电解后(12Pb 2+)n 电解(12Pb 2+)= n 电解(Ag ) = ()()3Ag 0.1658 1.53710mol Ag 107.9m M -==⨯223162.501.1511.6610(Pb ) 6.15010mol 12331.22n -+--⨯⨯==⨯⨯解前()电2311.151(Pb ) 6.95010mol 12331.22n +-==⨯⨯解后电n 迁移(12Pb 2+)=6.150×10-3+1.537×10-3-6.950×10-3=7.358×10-4mol()242321Pb 7.358102Pb 0.4791 1.53710(Pb )2n t n +-+-+⨯==⨯移解()=迁电 解法2: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物化习题 下册含表面张力(附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1、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在平流层中破坏奇数氧(O 3和O )的反应机理为: NO+O 3→NO 2+O 2NO 2+O →NO+O 2在此机理中,NO 是(C )。
A.总反应的产物B.总反应的反应物C.催化剂D.上述都不是2、对于以AgNO 3为稳定剂的AgCl 水溶胶胶团结构,可以写成:[]{}x++--33m AgCl nAg (n-x)NO xNO ⋅⋅ 则被称为胶体粒子的是指(C )。
A.[]m AgClB.[]+m AgCl nAgC.[]{}x++-3m AgCl nAg (n-x)NO ⋅D.[]{}x++--33m AgCl nAg (n-x)NO xNO ⋅⋅3、已知某气相反应2A 2B+C →的速率常数k 的单位为3-1-1dm mol s ⋅⋅。
在一定温度下开始反应时,-3A,0c =1mol dm ⋅。
若A 反应掉1/2A,0c 所需时间1/2t 与反应掉3/4A,0c 所需时间3/4t 之差为600s ,则1/2t =(A )。
A.300sB.600sC.900sD.无法确定4、今有反应CaCO 3====CaO(s)+CO 2(g)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现在不改变温度、CO 2的分压力及CaO (s )的颗粒大小,只降低CaCO 3(s)颗粒直径,增加分散度,则平衡将(B )。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发生移动D.不能确定5、298.15K ,气相反应2A B C →+。
反应前A 的浓度为,0A c ,速率常数为k ,反应进行完全(即,00A c =)所需时间为t ∞,且,0/A t c k ∞=,则此反应的级数必为(A )。
A.零级B.一级C.二级D.0.5级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B.平面液面没有附加压力C.液滴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小D.液滴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大7、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是(C )。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复习题答案傅献彩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复习题答案傅献彩1、33.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物体质量,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单选题]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正确答案)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D.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2、5.推着自行车前行时前轮和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29.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选择材料时会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料的是()[单选题] *A.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B.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正确答案)C.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D.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4、51.下列不是光源的是()[单选题] *A.萤火虫B.太阳C.月亮(正确答案)D.燃烧的火把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C.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正确答案)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6、7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
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单选题] *A.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外壳C.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的“滚石”(正确答案)D.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7、2.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30.如图,我国首款国际水准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重大突破。
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
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单选题] *A.密度大B.密度小(正确答案)C.熔点低D.硬度小9、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5mg的是()[单选题] *A. 一颗图钉B. 一本初二物理课本(正确答案)C. 一张课桌D. 一支黑水笔10、2.物体的加速度a=0,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4.骑着自行车前行时前轮和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93.小明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该液体的密度是3g/cm3B.由图象可知,该液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该液体体积是5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是90g(正确答案)D.烧杯的质量是40kg13、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本文档为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的详细解析和讲解。
第一题题目:某种物质的标称化学式为A2B3的晶体,其结构可以用简单立方晶胞描述,请根据该晶体的结构特点回答以下问题:1.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多少个A原子和多少个B原子?2.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多少个化学键?答案:1.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2个A原子和3个B原子。
2.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9个化学键。
第二题题目:在一定温度下,某元素的物态转变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物态转变曲线图1.在何种温度和压力下,该元素同时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2.在何种温度和压力下,该元素不存在液体物态?答案:1.在图中标记为C的点处,温度约为200°C,压力约为2 atm,该元素同时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
2.在图中标记为A的点处,温度约为-20°C,压力约为10 atm,该元素不存在液体物态。
第三题题目:一定质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温度为T1的高温环境突然放入温度为T2的低温环境中,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该过程的内能变化是多少?2.该过程的熵变是正还是负?答案: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变化为Q(热量)减去对外做功(W)。
该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外做功,因此内能变化等于热量变化。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从高温物体自发地流向低温物体,因此热量减少,内能变化为负值。
2.该过程的熵变为正值。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在自发过程中增加,由于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熵增加,所以熵变为正值。
第四题题目:对于硝酸(HNO3)分子,其氮原子的氧化态是 +5,而氢原子的氧化态是 +1。
请回答以下问题:1.硝酸分子中的氧原子的氧化态是多少?2.硝酸分子中的氧化号是怎么确定的?答案:1.硝酸分子中的氧原子的氧化态是 -2。
2.氧化号的确定是根据氧化态的电荷平衡原则。
硝酸分子中的氮原子的氧化态是 +5,而氢原子的氧化态是 +1。
物理化学课后(下册)部分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1. 反应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ºC时。
问在320 ºC加热90 min的分解分数为若干?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的分解分数为11.2%2. 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10 min。
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同上题,答:还剩余A 1.56%。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
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反应掉50%需时19.4 min。
4. 25 ºC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1.0023 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0 30 60 90 130 1800 0.1001 0.1946 0.2770 0.3726 0.4676 解:数据标为0 30 60 90 130 1801.0023 0.9022 0.8077 0.7253 0.6297 0.53470 -0.1052 -0.2159 -0.3235 -0.4648 -0.6283拟合公式蔗糖转化95%需时5. N -氯代乙酰苯胺异构化为乙酰对氯苯胺为一级反应。
反应进程由加KI溶液,并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来测定。
KI只与A反应。
数据如下:0 1 2 3 4 6 849.3 35.6 25.75 18.5 14.0 7.3 4.6解:反应方程如下根据反应式,N -氯代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应为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二分之一,0 1 2 3 4 6 84.930 3.560 2.575 1.850 1.400 0.730 0.4600 -0.3256 -0.6495 -0.9802 -1.2589 -1.9100 -2.3719。
6.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87.5%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
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解:转化率定义为,对于一级反应,对于二级反应,7.偶氮甲烷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物理化学下册习题答案

第九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答案一、判断题答案:1.错。
2.错。
3.对。
4.对。
5.错,电解质分子中正、负离子所带电荷不一定为1。
6.错,当电流通过电解池时,两极将发生电极反应,电解质浓度发生变化。
7.错,强电解质也适用。
8.错,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9.错。
(2) 错。
(3) 对。
(4) 错10.错,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
11.a、e正确,其余错。
12.错,a(CaF2) = a(Ca2+)·a2(F-)。
二、单选题答案:1. B;2. C;3. B;4. A;5. A;6. D;7. B;8. B;9. B;10.B;11.C;12.A;13.A;14.B;15.B;16.A;17.B;18.A;19.B;20.C;21.B;22.D;23.D;24.A;25.A;26.A;27.C;28.B;29.D;30.A。
三、多选题答案:1. CD;2. CE;3. BC;4. C;5. AB;6. BD;7. BE;8. AC;9. AE;10. BC。
四、主观题答案:1.解:用Pt作电极,阴极部颜色变淡;阳极部颜色变淡;中间部颜色不变。
用Cu作电极阴板部颜色变淡;阳极部颜色变深;中间部颜色不变。
2.解:3.解:(1)(2)(3)4.解:∵λ∞,+ = U∞,+·F∴278 × 10-4/96500 = 2.88 × 10-7 m2·V-1·s-12.88 × 10-7 × 1000 = 2.88 × 10-4 m·s-148 × 10-4/96500 = 4.974 × 10-8 m2·V-1·s-1,4.974 × 10-8 × 1000 = 4.974 × 10-5 m·s-149 × 10-4/96500 = 5.078 × 10-8 m2·V-1·s-1,5.078 × 10-8×1000 = 5.078 × 10-5 m·s-15.解:(1) ½Na2SO4的浓度为c N = 0.002Λ = κ/1000 c N = 2.6×10-2/(1000×0.002) = 130 × 10-4S·m2·mol-1Λ(½SO42-) = Λ -Λ(Na+) = (130 - 50) × 10-4 = 80 × 10-4 S·m2·mol-1(2) κ' = κ(总) - κ = (7.0 - 2.6) × 10-2 = 4.4 × 10-2 S·m-1Λ' =Λ(½Cu2+) + λ(½SO42-) = (60 + 80) × 10-4 = 140 × 10-4 S·m2·mol-1c N = κ'/1000Λ' = 4.4 × 10-2/(1000 × 140 × 10-4) = 3.143 × 10-3c = ½c N = 1.5715×10-3 mol·dm-3[Cu2+] = 1.5715×10-3 mol·dm-3,[SO42-] = 1.5715×10-3 + 0.001 = 2.5715 × 10-3mol·dm-3 K sp = [Cu2+]·[SO42-] = 4.041 × 10-6 mol2 dm-66.解:(1) 滴定前:½H2SO4的浓度为0.01 mol·dm-3Λ = λ+ + λ- = 350 × 10-4 + 80 × 10-4 = 430 ×10-4 S·m2·mol-1κ = c NΛ·1000 = 0.01 × 430 × 10-4 × 1000 = 4.3 × 10-1 S·m-1(2) 终点时:H+被全部中和成水,生成0.01M( Na2SO4)κ = c NΛ × 1000 = 0.01 × (50 + 80) × 10-4 × 1000 = 1.3 × 10-1 S·m-1(3) NaOH 过量10%,½Na2SO4浓度为0.01 M,NaOH 浓度为0.001 MΛ(½Na2SO4) = 50 × 10-4 + 80 × 10-4 = 130 × 10-4 S·m2·mol-1,Λ(NaOH) = 50 × 10-4 + 200 × 10-4 = 250 × 10-4 S·m2·mol-1κ = ∑c iΛi × 1000 = 0.01 × 130 × 10-4 + 0.001 × 250 × 1000 = 1.55 × 10-1 S·m-17.解:(1) 设溶解度为c,[Ba2+] = c,[SO4] = c + 0.01则有:c(c + 0.01) = K sp = 0.916 × 10-10 = 9.16 × 10-11,所以c ≈ 9.16 × 10-9 mol·dm-3(2) K sp = a(Ba2+)·a(SO42-) = c(Ba2+)·c(SO42-)·γ±2(1)I = ½∑c i Z i2 = ½ (0.02 × 12 + 0.01 × 22 + c × 22 + c × 22) ≈ ½ (0.02 + 0.04) = 0.03∴lgγ± = - 0.509 × 2 × 2 × (0.03)1/2 = - 0.3526,γ± = 0.444代入(1)式:c × (c + 0.01) × 0.4442 = 0.916 × 10-10,c ≈ 4.647 × 10-8 mol·dm-38.[解]: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途径:(1) 求出25℃时纯水的Λm和Λ,于是可得纯水的解离度α,算出H+和OH-离子浓度,便可求出离子积。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下)测验题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 =0.1113s )dm (mol ---⋅⋅,反应的起始浓度30dm mol 1.0-⋅=c ,则反应级数n = 2 ,半衰期t 1/2= 100 s 。
2. 1-1级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 k 1/k -1 ,等容热效应U ∆= Ea 1- Ea 2 。
3. 设物质A 可发生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a )A →a k Ea B+C ;(b )A →b k EbD+E ,式中B 和C 是需要的产品,D 、E 为副产品,设两反应的频率因子相等且与温度无关,Ea>Eb ,则反应(a )和(b )相比,速率较大的反应是 (b) ,升高温度对反应 (a) 更为有利。
4. 某反应A+B 11k k -⇔P ,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1k 和/1-k ,且/1k =21k ,则/1-k = 2 1-k 。
5.链反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 链的引发 , 链的传递和 链的终止 。
6. 0.1mol·kg -1的MgCl 2溶液的γ±=0.70,则其平均摩尔浓度b ±=3004.0;平均活度a ±= 0.111 。
AB k , E k -1, E a,-17. 氢氧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1) O(l)2H (g)O (g)2H 222→+,(2) O(l)H (g)O 2/1(g)H 222→+,则E 1 = E 2,1G ∆= 22G ∆。
8. 反应)HCl(Ag(s)AgCl(s))(H 2H 2a p +=+可设计成电池: __ Pt , H 2(p )∣HCl(a )∣Ag(s) , AgCl(s)_。
9. 在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 液体接界 电势,通常采用加 盐桥 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物化下册课后复习题答案

物化下册课后复习题答案1. 根据题目所给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在封闭系统中,系统对外做功和吸收热量对系统内能的影响。
答案: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代数和。
若系统对外做功,则内能减少;若系统吸收热量,则内能增加。
2. 描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答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 \],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摩尔数,R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该方程表明,在一定温度和摩尔数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
3. 简述熵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答案: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在自发的热力学过程中,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增加,而在可逆过程中,系统的熵保持不变。
4. 举例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自然界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具有方向性,即能量总是从高品位向低品位转化。
例如,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因为总会有一部分能量以废热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5. 阐述相变过程中潜热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答案:潜热是指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而不改变其温度。
计算公式为\[ Q = mL \],其中Q表示潜热,m表示物质的质量,L表示物质的相变潜热。
6. 描述热力学第三定律,并解释其对绝对零度的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完美晶体的熵趋近于零。
这意味着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在达到绝对零度的过程中,系统的熵必须减少,而根据熵增原理,熵不能为负。
7. 简述热力学循环的概念,并列举常见的热力学循环类型。
答案:热力学循环是指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最终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卡诺循环、奥托循环、狄塞尔循环和朗肯循环等。
8. 计算在标准大气压下,1摩尔理想气体从273K加热到373K时吸收的热量。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的热容公式\[ C_p = \frac{5}{2}R \],其中R为理想气体常数,可得\[ Q = nC_p\Delta T = 1 \times \frac{5}{2} \times 8.314 \times (373 - 273) = 5 \times 8.314 \times 100 = 4157 \text{ J} \]。
物理化学课后下册部分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1. 反应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ºC时。
问在320 ºC加热90 min的分解分数为若干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的分解分数为%2. 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10 min。
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同上题,答:还剩余A %。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
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反应掉50%需时 min。
4. 25 ºC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解:数据标为拟合公式蔗糖转化95%需时5. N -氯代乙酰苯胺异构化为乙酰对氯苯胺为一级反应。
反应进程由加KI溶液,并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来测定。
KI只与A反应。
数据如下:解:反应方程如下根据反应式,N -氯代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应为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二分之一,。
6.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
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解:转化率定义为,对于一级反应,对于二级反应,7.偶氮甲烷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287 ºC时,一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力为 kPa,1000 s后总压为 kPa,求。
解:设在t时刻的分压为p,1000 s后,对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可以用分压表示组成:8.硝基乙酸在酸性溶液中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25 ºC, kPa下,于不同时间测定放出的CO2(g)的体积如下解:设放出的CO2(g)可看作理想气体,硝基乙酸的初始量由时放出的CO2(g)算出:在时刻t, 硝基乙酸的量为,列表得到。
9.某一级反应,初始速率为,1 h后速率为。
求和初始浓度。
解: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10.现在的天然铀矿中。
已知的蜕变反应的速率常数为,的蜕变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问在20亿年()前,等于多少(a是时间单位年的符号。
物理化学下册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习题答案【篇一:物理化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t>姓名:刘绍成学号:120103208026 金材10-1-16-34p82(1-1) 10 mol理想气体由25℃,1.00mpa。
设过程为:(i)向真空膨胀;(ii)对抗恒外压0.100mpa膨胀。
分别计算以上各过程的(i) (ii)外(ii)p1v11=24.777m3;624.777?1?10p1因为是恒温过程,故 v2=p2v1=0.1?106=247.77m3w=-?vpdv=-p(v2-v1)=-22.2995j1v2小结:此题考查真空膨胀的特点及恒外压做功的求法,所用公式有:pv=nrt;pvt=常数;w=-?vpdv等公式。
1v2p1v1=nrt1n=p1v1=p2v2 ?p2=v2p1=t2=p1p2v1p1v1rt1=0.2?106?1?10?38.3145?473mol=0.0509mol,3t1=61(i) 恒温膨胀△ui=0,△hi=0. wi=-?vv2v2pdv=-nrtlnv1?qi=-w=219.92j.72(iii) 等压过程wiii=-p△v=-p(v1-v△t=0.05092.58.3145(473-1419)=-1000.89j q=△u-w=-1000.89-400=-1400.89j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温度不变所以△u=0, △h=0; q=-w=-180.08j.小结:此题考查了恒温过程、等体过程以及等压过程的公式应用,内能和焓只是过于温度的函数。
所用公式有:cp,m-cv,m=r;△u=ncv,m△t; △h=ncp,m△t; w=-p△v3vp1v1=nrt1 t1=p2p1p1v1=23.77kt2=v2t2=23.77k;wiii=-?vpdv=-p2(t2-t1)1v2qi=△ui=ncv,m△t= ncv,m(t2-t1△u2= ncv,m(t3-t2)小结:此题考查u=f(t);h=f(t);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u=w+q. 105nrtp2-1) )=22.3j-106q=△u-w=22.3j(iii)因是等温过程,所以△h=0,△u=0; wv=-?v1v2pdv=-nrtlnv1q=-wv=57.05kj小结:此题考查u=f(t);h=f(t); wv=-?vpdv等公式1v2cp,mcv,m=7/5(i)由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得:t1v= t2v2r-1r-1v1t2=(v2v1p1v1=常数2=(2(iii) 有题知 q=0,pvrt3.04?105?1.43?10?3=8.3145?298.15=0.175mol小结:此题考查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的方程应用,有t1vr-1=t2v2r-1; p1v1=常数;△h=△u+△pv=△u+nr△t【篇二:人卫版物理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t>物理化学教研组解2009,7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解:?u?q?w?02. 试证明1mol理想气体在衡压下升温1k时,气体与环境交换的功等于摩尔气体常数r。
物理化学课后下册部分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1. 反应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oC时。
问在320 oC加热90 min的分解分数为若干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的分解分数为%2. 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10 min。
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同上题,答:还剩余A %。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
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反应掉50%需时min。
4.25 oC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0306090130180使用作图法证明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求算速率常数及半衰期;问蔗糖转化95%需时若干解:数据标为0306090130180利用Powell-plot method判断该反应为一级反应,拟合公式蔗糖转化95%需时5. N -氯代乙酰苯胺异构化为乙酰对氯苯胺为一级反应。
反应进程由加KI溶液,并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来测定。
KI只与A反应。
数据如下:0123468计算速率常数,以表示之。
解:反应方程如下根据反应式,N -氯代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应为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二分之一,0123468作图。
6.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
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解:转化率定义为,对于一级反应,对于二级反应,7.偶氮甲烷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287 oC时,一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力为kPa,1000 s后总压为kPa,求。
解:设在t时刻的分压为p,1000 s后,对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可以用分压表示组成:8.硝基乙酸在酸性溶液中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25 oC,kPa下,于不同时间测定放出的CO2(g)的体积如下反应不是从开始的。
求速率常数。
解:设放出的CO2(g)可看作理想气体,硝基乙酸的初始量由时放出的CO2(g)算出:在时刻t, 硝基乙酸的量为,列表1作图,由于反应不是从开始,用公式拟合得到。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二OO 六—二OO七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化学试题A卷(化工生工两院各专业用)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一.计算题。
(本大题6 分)将某电导池盛以0.02 mol⋅dm-3KCl溶液(25℃时其电导率为0.277 S ⋅m-1),在25℃时测得其电阻为82.4Ω,再换用0.005 mol ⋅ dm-3 K2SO4溶液,测得其电阻为326.0Ω。
求:(1)电导池常数K(l/A);(2)K2SO4溶液的电导率;(3)K2SO4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二.问答题。
请回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4分)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 ,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非沉淀剂) ,或将溶胶适当加热,为什么?试从胶体化学观点加以解释。
三.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10分)均相反应2A+B3Y+Z在一定温度体积下进行,测得动力学数据如下:其中c A,0及c B,0分别表示A及B的初始浓度;υA,0表示A的初始消耗速率,即,假定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为(1)确定分级数α,β的值和总反应级数;(2)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四.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6 分)CH4气相热分解反应 2CH4C2H6+H2的反应机理及各元反应的活化能如下:CH4 CH3- +H-,E1=423 kJ-mol-1;CH3- + CH4C2H6+H-,E2=201 kJ-mol-1;H- + CH4 CH3- +H2,E3=29 kJ-mol-1;H- + CH3- CH4,E-1=0 kJ-mol-1。
已知该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试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五.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8 分)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在25℃时为1.448 V:Pt | H2( p ) | HCl ( b=0.1 mol·kg-1,γ±=0.796 ) |Cl2( p ) | Pt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氯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E (Cl-|Cl2|Pt)。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P代表的是:A. 压力B. 体积C. 温度D. 摩尔数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关系是:A. 相等B. 相加C. 相减D. 无关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A. 物质的热容与质量的比值B. 物质的热容与体积的比值C. 物质的热容与摩尔数的比值D. 物质的热容与温度的比值4. 化学反应的熵变是指:A.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差B.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和C.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比D.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积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个过程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6. 电化学中,原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既不氧化也不还原D. 既是氧化也是还原7.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是:A. 强酸B. 强碱C. 盐类D. 气体8.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9.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指:A.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吸引力B.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排斥力C.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D.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排斥力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无其他变化,这表明:A. 能量守恒B. 能量不守恒C. 能量转换效率D. 能量转换不完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 ________ mol^-1。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 ________ 有关。
3.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之________。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的 ________ 成正比。
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这是由于 ________ 效应。
物化下复习题答案

物化下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在理想气体状态下,若气体的体积增大,保持温度不变,则压强将如何变化?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什么?A. 系统对外做的功B. 系统对外做的功加上系统内能的增加C. 系统对外做的功减去系统内能的减少D. 系统内能的减少答案:B3. 什么是熵?A. 系统混乱度的度量B. 系统能量的度量C. 系统温度的度量D. 系统压力的度量答案:A二、填空题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制造一个循环过程,其唯一结果就是______。
答案:将热量完全转化为功5. 热力学温度T与气体的绝对温度t之间的关系是T = ______。
答案:T = t三、简答题6. 请简述什么是热力学的可逆过程?答案:热力学的可逆过程是指在过程中,系统和环境都能恢复到初始状态,没有任何能量耗散的过程。
7. 什么是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答案: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是指在过程中,系统和环境无法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存在能量耗散的过程。
四、计算题8. 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从体积V1 = 2立方米增加到V2 = 4立方米,如果初始温度T1 = 300K,求最终温度T2。
答案:由于是等压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温度与体积成反比,即T1/V1 = T2/V2。
代入数值解得T2 = 600K。
9. 一个系统在绝热过程中,初始内能U1 = 500J,系统对外做功W =-300J,求最终内能U2。
答案: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
在绝热过程中,Q = 0,所以ΔU = -W。
代入数值解得ΔU = -300J,因此U2 = U1 + ΔU = 500J - 300J = 200J。
五、论述题10. 论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表明了自然界中能量的不可逆性。
在实际应用中,它指导我们设计热机和制冷机时,必须考虑到能量转化的效率和可行性。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的比值等于密度?A. 气体B. 液体B. 固体D. 所有物质答案:B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是温度的函数?A. P(压强)B. V(体积)C. n(摩尔数)D. R(气体常数)答案:A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能量守恒?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Q / W答案:B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热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C. 熵总是增加的。
D. 可以制造一个完全无摩擦的机器。
答案:D5.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
B. 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都是零。
C.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为负。
D.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是常数。
答案:A二、填空题6.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7.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 T = t + ________。
答案:273.158. 一个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但没有做功,此时系统的熵________。
答案:增加9.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这是________定律的表述。
答案:开尔文-普朗克10.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达到________。
答案:最小值三、简答题1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请简述其物理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
其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 是系统内能的变化,Q 是系统吸收的热量,W 是系统对外做的功。
12. 解释什么是熵,并简述熵增加原理。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

I 练习题一、填空题电解质溶液1. Pt|Cu 2+,Cu + 电极上的反应为Cu 2+ + e -→Cu +,当有1F 的电量通过电池时,发生反应的Cu 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 同一电导池测得浓度为0.01mol·dm -3的A 溶液和浓度为0.1 mol·dm -3的B 溶液的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 (A )/Λm (B )等于________。
3. 已知m Λ∞(Na +)=50.11×10-4S·m 2·mol -1,m Λ∞(OH -)=198.0×10-4S·m 2·mol -1,在无限稀释的NaOH 溶液中t ∞(Na +)等于________,t ∞(OH -)等于________。
4. 25℃时,在0.002mol·kg -1CaCl 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1,在0.002mol·kg -1CuSO 4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2,则γ±1_______γ±2。
5. 已知NaAc 、NaCl 、HCl 水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Λ1,Λ2,Λ3,则HAc的摩尔电导率为________________。
6. 25℃时,1mol·kg -1的BaCl 2水溶液的γ±=0.399,则a ±= 。
7. 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Cl ,MgCl 2,MgSO 4的稀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大小是:γ±(NaCl ) γ±(MgCl 2) γ±(MgSO 4)(选填<,=,>)。
8. 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定义为I = ,1 mol·kg -1的CaCl 2水溶液的I =mol·kg -1。
9. 等量的0.05 mol·kg -1的LaCl 3水溶液及0.05 mol·kg -1的NaCl 水溶液混合后,溶液的离子强度I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化学反应动力学1.以氨的分解反应2NH3==== N2+3H2为例,导出反应进度的增加速率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何者用于反应速率时与选择哪种物质为准无关。
解:∴,,2.甲醇的合成反应如下:CO+2H2 ===== CH3OH已知,求,各为多少?(答案:2.44,4.88mol·dm-3·h-1)解:,3.理想气体反应2N2O5→ 4NO2+O2,在298.15 K的速率常数k是1.73×10-5s-1,速率方程为。
(1)计算在298.15K、、12.0 dm3的容器中,此反应的和即各为多少?(2)计算在(1)的反应条件下,1s内被分解的N2O5分子数目。
(答案:(1)7.1×10-8,-1.14×10-7md·dm-3·s-1 (2)1.01×1018)解:(1)mol·dm-3mol·dm-3·s-1∴mol·dm-3·s-1(2)1.4×10-7×12.0×6.022×1023=1.01×1018个分子4.已知每克陨石中含238U 6.3×10-8g,He为20.77×10st1:chmetcnv UnitName="cm" SourceValue="6" HasSpace="False" Negative="True" NumberType="1"TCSC="0">-6cm3(标准状态下),238U的衰变为一级反应:238U → 206Pb+84He由实验测得238U的半衰期为=4.51×109 y,试求该陨石的年龄。
(答案:2.36×109年)解:每克陨石中含He:mol最开始每克陨石中含238U的量:mol现在每克陨石中含238U的量:mol衰变速率常数:∴5.303.01 K时甲酸甲酯在85%的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其速率常数为4.53mol-1·L·s-1。
(1) 若酯和碱的初始浓度均为1×10-3mol·L-1,试求半衰期。
(2 )若两种浓度,一种减半,另一种加倍,试求量少者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答案:220.8,82.36s)解:(1) 甲酸甲酯的水解反应为二级反应,且当酯和碱的初始浓度相等时,其速率方程可化为纯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形式:故:(2) 且当酯和碱的初始浓度不相等时为混二级反应,将反应简写为:A + B → 产物设t = 0时:2×10-3 0.5×10-3 0即:c A,0 = 2×10-3 mol·L-1,c B,0 = 0.5×10-3 mol·L-1,则动力学方程为:对B:当c B = 0.5c B,0时,必有:c A =1.75×10-3 mol·L-1,所以对B而言:7.在1100 K,测得NH3在W上起催化反应的数据如下:NH3的初压35330 17332 7733p0/Pa半衰期t1/2/min 7.6 3.7 1.7(1) 试证明该反应近似为零级反应;(2)求速率常数k0。
(答案:38.66Pa·s-1)解:(1) 对于纯零级反应,其半衰期为,则用尝试法计算k0如下:Pa·s-1 ;Pa·s-1Pa·s-1k0值基本为常数,因此为零级反应。
(2)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0值可取以上3个计算值的平均值:k0 =38.56 Pa·s-18.777 K时二甲醚分解实验测得如下数据,试用微分法确定反应CH3OCH3 → CH4+CO+H2的级数。
t/s0 390 665 1195 2240 3155 ∞p体系/Pa 41597 54396 62395 74927 95192 103858 124123[提示:先由p体系及p0求出不同t时的p CH3OCH3,作图求-d p/d t](答案:一级)解:CH3OCH3 → CH4+CO+H2t =0 p0t = t p CH3OCH3p CH4 = p CO = p H2 = p0- p CH3OCH3p体系= ∑p i = 3p0- 2 p CH3OCH3∴p CH3OCH3 =3[p0-p体系]/2从而得到下列数据:t /s 0 390 665 1195 2240 3155 p CH3OCH3 /Pa 41597 35197 31198 24932 14799 10466d/dt 16.41 14.54 11.02 9.69 4.74 k×104 4.66 4.66 4.74 4.55 4.52 注:d/dt= ( p0 - p CH3OCH3) / t,k = ( d/dt)×(1/ p CH3OCH3)所得速率常数基本不变,故为一级反应。
9.10.11.设有对峙反应AD,A的初始浓度为=1.89 mol·L-1,t时间测得D的浓度x为:t/s180 300 420 900 1 440 ∞x/(mol·L-1) 0.2 0.33 0.43 0.78 1.05 1.58(x e) 求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答案:6.29×10-4 s-1,1.23×10-4s-1)解:对峙反应 A D为正、逆反应均为一级反应,则:,试算得如下数据:k1×104 6.286 6.528 6.323 6.322 6.341k--1×104 1.233 1.240 1.24412.某金属的氧化反应服从下列抛物线方程式:y2=k1t+k2,式中y为在反应到t时间的金属氧化膜的厚度,试确定该金属氧化是几级。
(答案:-1级)解:∵y2=k1t+k2,∴2y d y = k1d t则,故此反应为-1级反应。
14.17.反应A(g ) ====== C(g)+D(g) 在298 K时,k1和k-1分别为0.2s-1和5.0×10-4Pa-1·s-1,温度增加到310 K时,k1和k-1均增加到原来的两倍。
计算:(1) 298 K时的平衡常数;(2)正、逆反应的活化能E1、E-1;(3) 如果在298 K反应开始时只有A,其压强p=101325Pa,计算当总压强增至151987.5Pa时反应时间为多少。
解:(1)(2)根据可求得:E1 = E-1= 44.36 kJ.mol-1(3) A ========= C + Dt = 0 101325 0 0t = t 101325 -p x p x p x= 101325+ p x故:p总当p= 151987.5Pa时,p x = 50662.5 Pa,即A减少了一半。
总而k1>>k-1,故可以把A的分解当作单向一级反应处理,则所需时间就是A物的半衰期:18.醋酸酐的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
该反应的活化能E a=144.35 kJ·mol-1。
已知557.15 K时这个反应的k=3.3×10-2s-1。
现要控制该反应在10 min内转化率达90%,试确定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多少度。
(答案:521.2 K)解:对一级反应有:所以要使反应在10 min内转化率达90%,温度应为T2,则:解得:T2 = 521.2 K22. N2O5分解反应的机理如下:(1)(2)(3)Ⅰ当用O2的生成速率表示反应速率时,试用稳态近似法证明:Ⅱ设反应(2)为决速步,反应(1)为快平衡,用平衡假设写出反应的速率表示式r2 ;Ⅲ在什么情况下r1=r2 ?解:Ⅰ (1)(2)(3)(4)Ⅱ第二步为决速步,第一步是快平衡(5)(6)以(6)代入(5),得Ⅲ要使r1=r2,则必须有:25.在无催化剂存在时,反应2HI==== H2+T2的活化能为183920 J·mol-1,当用铂作催化剂时改变了其反应历程,活化能降低为104500 J·mol-1。
若反应在575 K 时进行,求铂催化剂使此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
(答案:1.6×107)解:根据阿仑尼乌斯方程得:,第八章电解质溶液1.用铂电极电解氯化铜CuCl2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经过15分钟后,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克铜?在阳极上能析出多少dm3的300.15K,101.325kPa的氯气? (答案:2.297 dm3)解:(1)在阴极Cu2++2e →Cu析出铜W Cu=M Cu IT/nF=63.546×20×15×60/(2×96485)=5.9275g(2) 在阳极2Cl-→Cl2(g) + 2en Cl2=It/nF=20×15×60/(2×96485)=0.093279molV Cl2=n Cl2RT/P=0.093279×8.314×300.15/101325=2.297×10-3m3=2.297dm32.一电导池中装入0.02mol·dm-3的KCl水溶液,298.15K时测得其电阻为453Ω。
已知298.15K0.02mol·dm-3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1。
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浓度为0.55g·dm-3的CaCl2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
计算电导池常数、该CaCl2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Λm(1/2CaCl2)。
(答案:125.4 m-1,0.1194 S·m-1,0.02388 S·m2·mol-1)解:(1)电导池常数GG=L/A=K KCl•R=0.2768×453=125.4 m-1(2)CaCl2的电导率κCaCl2=L/AR=125.4/1050=0.1194 s•m-1(3) 摩尔电导率C CaCl2=0.555/110.986=0.0050 mol•dm3ΛCaCl2=κ•10-3 /C=0.1194×10-3/0.0050=0.02388 s•m2•mol-13.在298K,H + 和HCO-3的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H + )=3.4982×10-2S·m2·mol-1,λ(HCO-3)=4.45×10-3S·m2·mol-1。
在同温度下测得0.0275mol·dm-3H2CO3溶液的电导率κ=3.86×10-3S·m-1,求H2CO3离解为H + 和HO-3的离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