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苹果产业化发展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山东烟台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有着丰富果树资源的地区。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和土壤肥沃,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烟台市果树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烟台市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指导。
一、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1. 资源优势明显烟台市拥有丰富的果树种植资源,主要包括苹果、樱桃、梨、桃等多种水果。
其中以苹果产量最大,品质也较为优良。
烟台市还拥有较为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果树种植。
2. 产业规模较大烟台市的果树产业规模较大,各类水果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果树种植面积较广,不同区域的果园规模也有所不同,大中小果园共同构成了烟台市的果树产业格局。
3. 品种优化推进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在品种选择和优化推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引进和培育,逐渐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苹果、梨、桃等水果品种,提升了果园的整体生产水平。
4. 品质与销售待提升不过,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在果品品质和销售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由于管理水平和技术均衡的问题,果品的品质和口感还有待提高;销售渠道单一,营销手段有限,导致了销售效率和范围的局限。
1. 品质不稳定烟台市的果树产业在品质方面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由于种植管理不规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果品的品质和口感难以保持稳定,从而影响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2. 销售渠道不畅烟台市果树产业的销售渠道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销售渠道单一和销售范围狭窄。
无法直接面向消费者,也无法融入更广泛的市场竞争中,导致了销售效率和销售量的限制。
3.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果树产业的技术水平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烟台市果树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树产业的整体发展。
4. 市场营销手段受限烟台市果树产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由于市场营销手段单一、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难以将果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限制了果品的销售发展。
苹果 调研报告 烟台
苹果调研报告烟台烟台市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烟台市以其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渔业资源而闻名,而苹果是烟台市农副产品中的重要一环。
本次调研报告将就烟台市苹果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烟台市苹果产业进行评估和展望。
一、现状分析烟台市是中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主要种植的苹果品种包括富士苹果、红富士苹果和国光苹果等。
烟台市苹果产业具有以下特点:1. 土地资源丰富:烟台市具有较大的农田面积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苹果的生长。
2. 品质优良:烟台市苹果以果形饱满,外观漂亮,口感独特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 产量稳定:烟台市苹果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并稳居中国苹果产量前列。
二、发展趋势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苹果消费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高品质的苹果受到追捧。
2. 品牌建设:烟台市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苹果品牌知名度,打造出优质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拓宽市场份额。
3. 技术创新:烟台市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提高果树种植的效率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推动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影响因素1. 天气因素:烟台市苹果生长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霜冻、干旱等极端天气条件可能对苹果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2. 市场竞争:烟台市的苹果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升品质和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3. 农业政策:政府出台的农业政策对苹果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土地使用、补贴政策等。
四、评估与展望烟台市苹果产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烟台市苹果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苹果品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 注重品牌建设,提高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3. 健全农业产业链,加强苹果的销售渠道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
4. 增加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烟台市苹果产业在市场需求增长、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烟台苹果项目策划书3篇
烟台苹果项目策划书3篇篇一烟台苹果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烟台苹果是中国著名的苹果品种之一,以其果形端正、色泽艳丽、口感清脆、汁多味甜等特点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烟台苹果的销售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升烟台苹果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我们制定了本项目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提升烟台苹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认可烟台苹果。
2. 增加烟台苹果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提高果农的收入水平。
3. 拓展烟台苹果的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和服务质量。
4. 加强烟台苹果的质量控制和品牌保护,确保消费者购买到优质的烟台苹果。
三、项目内容1. 品牌建设设计并推出全新的烟台苹果品牌标识和包装,突出烟台苹果的特点和优势。
制定品牌宣传策略,通过广告、宣传册、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参加国内外的农产品展览会和展销会,展示烟台苹果的品质和特色。
2. 产品创新研发推出新的烟台苹果品种和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提高烟台苹果的品质和产量。
开展烟台苹果的深加工,开发苹果汁、苹果醋、苹果干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3. 销售渠道拓展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拓展国内市场,重点开拓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开展线上销售,提高销售效率和服务质量。
开拓国际市场,出口烟台苹果到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4. 质量控制和品牌保护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烟台苹果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的需求。
加强品牌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烟台苹果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完成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的策划和设计工作。
2. 第二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开展品牌宣传和推广活动,参加国内外的农产品展览会和展销会。
3. 第三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建立销售网络,拓展国内市场,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基于STP-4P理论研究烟台苹果的营销策略
基于STP-4P理论研究烟台苹果的营销策略作者:崔荣荣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12期烟台的自然条件优越,苹果品种丰富且质量优良,是烟台市的区域公用品牌。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购买需求从量变转为质变,基于此,烟台苹果也需转变营销理念。
本文在深入思考烟台苹果市场营销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依据STP理论尝试为烟台苹果确定更为精准的目标市场,制定清晰且即时的市场定位。
同时,针对烟台苹果在4P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从产品改良、价格提升、推广改进以及渠道优化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促進烟台苹果实现突破性发展,助力其高质量发展,并为我国其他苹果产区以及农产品营销提供借鉴。
一、烟台苹果产业发展概况烟台的气候、生态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苹果,是我国最早种植苹果的地区,也是农业部认定的苹果主要产地,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栖霞、蓬莱、招远、牟平等地,“烟台苹果”已经成为烟台市的区域公用品牌。
近年来,烟台市的苹果产业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烟台市的苹果种植面积达282万亩,总产量达559万吨,占全省苹果总产量的60%,产值达到192.7亿元,占全市种植业产值的一半以上,为80万户、170多万果农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二、烟台苹果的SWOT分析SWOT是Strengths(优势,S)、Weaknesses(劣势,W)、Opportunities(机会,O)、Threats(威胁,T)的简写,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下面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烟台苹果的相关情况。
优势分析(S):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创新模式、品种优化、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尤其是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市场地位稳固。
劣势分析(W):烟台苹果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品牌核心竞争力,主要原因在于主导品牌和产品创新不足,品种结构单一。
山东苹果调研报告
山东苹果调研报告1. 引言苹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中山东省是我国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山东苹果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苹果产业调研。
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采访农民和果农合作社代表、政府数据分析等。
通过综合利用这些数据和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3. 苹果产业现状3.1 种植规模和品种分布根据山东省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山东是我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年产量占全国的很大比例。
主要种植品种有富士、红富士、嘎拉、姬嘉等。
3.2 产业链条山东苹果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苹果种植、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等。
在产业链条中,种植环节和销售环节是最重要的。
3.3 市场需求和出口情况苹果是广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市场需求量大。
山东苹果主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一些出口市场,如东南亚和欧美等地。
4. 问题与挑战4.1 产量增速放缓尽管山东是我国苹果产量最大的省份之一,但产量增速近年来有所放缓。
这主要是由于土地资源有限、种植面积达到饱和等因素限制了产量的增长。
4.2 品质不稳定由于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山东苹果的品质和口感差异较大。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稳定的购买体验,也限制了苹果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4.3 市场竞争激烈苹果是竞争激烈的市场,山东苹果面临来自其他省份和海外苹果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有河北、陕西等省份的苹果,以及进口苹果。
5. 发展潜力和建议5.1 强化品牌建设和营销为了增强山东苹果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建议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工作。
可以通过推行地理标志认证、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5.2 加强产业合作组织建设我们认为加强农民合作社、果农合作社等产业组织的建设对于山东苹果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5.3 加强科技支持和技术创新通过加强科技支持和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山东苹果的品质和产量。
烟台栖霞苹果规范化种植技术要点及前景分析
烟台栖霞苹果规范化种植技术要点及前景分析作者:原兴照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18期摘要:苹果是生活中很受大家欢迎的一种水果,是餐桌果盘中的“常客”,因此市场需求量大。
我国有很多省份适宜种植苹果,比如烟台栖霞,此地临海,空气湿度大,不受海风的直接干扰,阳光照射时间充足。
烟台栖霞的苹果味道香甜、口感酥脆,苹果水分充足且此地无工业园,种植果树不受工业污染,可称之为绿色安全水果;每一株果树上的果子都保证无农药添加、不打蜡,遵循自然成熟的规律,所以烟台栖霞的苹果特别好吃。
烟台栖霞苹果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口碑,当地村民有多年的種植经验,不断对果园进行改造,加强规范化种植,撬动“金苹果”价值,从而不断增加收益。
关键词:烟台;栖霞苹果;金苹果;种植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4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1 文献标志码:B1 苹果种植技术1.1 种植环境要求土壤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5~8)、透气度好,应选择丘陵坡度小于25°。
如果不满足苹果生长的条件,可改良土壤,保证土壤通气性好,以免根系生长受限。
最佳适合温度12~24 ℃,高于30 ℃时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光照充足,植株生长健壮,可增强抵抗力,果实糖分充足,外观颜色亮丽。
1.2 品种选择栽种苹果树前,种植户应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结合当地的种植规划、市场需求选择品种。
1.3 苗木选择根据烟台栖霞地区的环境,选择品种纯正、根系粗壮、芽眼饱满的苗木,可提高苹果产量。
优良的苹果树苗木能保证苹果质量,腐烂率低。
在选育品种时,种植户可根据根系的须根和侧根,综合判断苹果树苗的状况。
选择的品种应符合果园的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1]。
苹果树的生长能力较强,虽没有太多条件限制,但是为保证果农的经济收益,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改良,最大限度为苹果树生长提供优质条件,以保证其产量。
一般情况下,果农选择秋季种植,可根据当地种植计划、苗木情况,确定行、株间距,确保土壤资源充足、苹果苗木采光充足、机械操作方便,一般穴宽80 cm以上,深1 m左右。
山东省烟台苹果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山东省烟台苹果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概况烟台苹果是以烟台辖区内的长岛县、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和海阳等地栽培的苹果。
烟台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苹果栽培最早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源地。
烟台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生长,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区,烟台苹果以“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甜脆、香气浓郁”享誉国内外。
是烟台市的区域公用品牌。
二、苹果产业分析烟台,山东省地级市,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也非常优越,盛产水果。
烟台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烟台苹果的主产区是栖霞。
2018年烟台水果产量652.41万吨,增产4.6%;2019年烟台水果产量679.47万吨,增产4.1%。
苹果已经成为烟台的特色和品牌之一,全市有60%的乡镇和50%的农户主要从事果业生产。
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8年烟台苹果产量559万吨,增产4.6%;2019年烟台苹果产量573.6万吨,增产2.6%。
近年来烟台不断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更新改造老龄低效果园,进一步提升优质果率,提高苹果的加工比例,推进产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拉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巩固提升“烟台苹果”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地位,实现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
2019年烟台苹果产量占烟台水果产量比重84.42%,占全国苹果总产量比重13.52%。
2018年山东各区域苹果产量中,烟台558.96万吨,威海107.13万吨,临沂55.21万吨,淄博42.93万吨,济南28.46万吨,青岛27.98万吨。
其中,烟台占比最大,且在近几年呈现增加的趋势;整体来看,山东苹果优产区向胶东地区集聚,目前主要集中在烟台、蓬莱、栖霞、威海等地。
《2020-2026年中国苹果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烟台苹果地域身价再创新高,稳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一位。
2019年烟台苹果、栖霞苹果、烟台大樱桃品牌价值分别达到141.48亿元、62亿元、50.81亿元。
烟台苹果产业实施方案
烟台苹果产业实施方案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处渤海湾西岸,东临黄海,是中国苹果主产区之一。
烟台苹果以其优质、口感好、品质稳定等特点被广泛认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为了更好地推动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产业现状分析目前,烟台市苹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苹果品种丰富多样,但也存在着品质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需要对产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二、发展目标基于对产业现状的分析,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烟台苹果产业需要在品质提升、品种优化、销售渠道拓展、产业链条完善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划和目标,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1. 品质提升:加强对苹果种植技术的指导和培训,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苹果的品质和产量。
2. 品种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苹果品种进行种植,提高市场竞争力。
3. 销售渠道拓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苹果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4. 产业链条完善:加强苹果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2.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3. 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反馈,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发展方向,确保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五、风险应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疫病等风险因素,需要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确保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六、总结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烟台苹果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苹果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果菜China Fruit &Vegetable第43卷,第6期2023年6月苹果是山东省的主要水果树种,在全省水果生产和全国苹果生产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1发展概况2021年,山东苹果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全省苹果面积达到364.87万亩(1亩≈666.7m 2),产量977.21万t,分别占全省水果总面积(915.83万亩)、总产量(1913.92万t )的39.84%和51.06%,占全国苹果总产量(4597.34万t )的21.26%。
受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果品质量不如预期,产量较上年增加2.5%。
2生产布局2.1主要品种山东省苹果栽培品种主要有‘红富士’、‘嘎啦’、‘红将军’、‘美国八号’、元帅系、‘乔纳金’、‘国光’、‘珊夏’等,其中红富士是主栽品种,产量占苹果总产量的90%以上。
近年来,山东省加大新优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烟富3’‘烟富8’‘烟富10’及‘沂源红’等‘红富士’优系和‘威海金’‘鲁丽’等优良苹果品种推广迅速,晚熟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2.2种植区域全省16市均有苹果栽培,其中栽培面积最大的烟台市200.2万亩(2020年数字,下同),约占全省栽培面积的54.1%,其他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的市有威海(41万亩)、临沂(19.1万亩)、济南(18万亩)、淄博(17.5万亩)、青岛(12.3万亩)、聊城(11.2万亩)、泰安(10.7万亩)和菏泽(10.3万亩)。
全省苹果生产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基本形成了胶东半岛和沂蒙山区两大苹果优势区域,优势区域内产业规模占全省的86%。
2.3标准化果园建设在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苹果产业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省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绿色发展技术应用果园已达60多万亩,极大地推动了山东省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推广包括矮砧大苗建园、宽行密株、设立支架、起垄覆盖、行间生草等内容的适于机械化管理的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以及绿色防控、肥水调控、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配套技术,苹果栽后3年结果,第5年亩产达到3000kg 以上,盛果期达到4000kg 以上,较传统管理提前2~3年进入盛果期;高光效、高效水肥利用可有效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较传统管理提高30个百分点,效益增加10%~15%以上。
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苹果
YANTAI APPLE, THE FIRST APPLE IN CHINA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苹果文/张陆漫山遍野的苹果园霸占着许多烟台人年少时的记忆,跌跌撞撞地跟在长辈身后,钻进一棵棵矮树垂下的枝条中,见到熟透的苹果便拧下一个,一口咬开,新鲜的汁水充盈整个口腔,甜丝丝的,这种简单经常直接唤起烟台人对苹果最原始的热情。
良好的阳光、土壤和水分,让苹果在烟台这方土地上长势喜人,中国的第一个苹果便诞生在这里。
一个“中西合璧”的苹果中国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教授在其所著述的《果树栽培讲话》中记载了这第一个苹果的“身世”。
吴教授书中提到了一位名叫约翰·倪维思的美国传教士,他于烟台开埠的次年即1862年受美国长老会的指派来到烟台传教。
约翰·倪维思来到烟台后,萌发了引进美国新品种苹果的想法。
1871年,他从美国带回十几种西洋苹果树苗,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开辟了一处果园,命名为“广兴果园”。
1899年,福山县一农民取广兴果园苹果枝条嫁接在自家的秋海棠上,3年后结出的果实个大、色青、味香,取名“青香蕉”,与后来培育出的“红富士”、“小国光”、“金帅”一并成为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牌。
自此,烟台乃至中国大地上便出现了 “中西合璧”的苹果,开辟了中国现代苹果产业的新纪元。
约翰·倪维思之所以选择烟台作为美国苹果品种落户中国的栽植基地,是因为他发现烟台的气候、土壤与盛产苹果的美国东北部地区相近,具备了生长优质苹果的理想条件。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随着时代的发展,港口增多,航运便利,交通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苹果出口运输成本较低。
因此,烟台苹果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远销海外,目前依然是国内最大的出口苹果生产基地。
2016年,烟台市苹果栽培面积达277万亩,产量481.3万吨,现价产值144亿元。
老树育“新果”在苹果市场中,烟台一直处于领先优势。
2016年,烟台苹果鲜果出口50余万吨,占全国的1/3,出口地区由东南亚、俄罗斯逐步扩展到南亚、中东、澳大利亚、欧盟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烟台苹果农业区划
推进苹果栽培制度变革和栽培模式创新。开展矮砧密植高
效栽培模式实验和示范,在改变果园生态、农艺过程、集 成技术应用、机械化作业、果园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良好前 景。
• 随着非农资本进入及投入多元化,果农专业合作社发展,以 及基于果农—专业合作社—涉果企业模式的苹果产业一体化 程度提高,果农分化及经营规模扩大速度较快,新建果园规 模化倾向更为明显。
3、销售情况:
3.1国内:国家级的果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
业达到20家,拥有20多家现代化果品贮藏加工企业,年加工能 力达200多万吨,精深加工产品有果汁、果酱等7大系列100多
个品种,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2国外:烟台苹果及加工品已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 全国出口量的五分之一。
基地。
提高生产技术 稳定增加种植面积 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模式 推广面积持续扩大。
A
B C
苹果种植规模化程度提高。
D
产品创新及市场开发多元化。
• 产业技术进步(种苗技术、栽培技术、果园管理技术)及 气候变化、信息及物流效率提高、区域比较优势变化,将 促进苹果生产布局及果园面积的变化。
• 依托苹果标准示范园创建工程,政府及科技界共同努力,
目标对象
区划意义 区域自然条件 目标自然要求 具体区划 产业链发展方向 政策、战略
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烟台苹果是山东名产之一。 位居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水果类首位。 2、经济价值:在2011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烟台苹 果以92.22 亿元的品牌价值继续保持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不耐贮藏。秋季温度,白天高夜间低时,果实含糖分高,着色好,
果皮厚,果粉多,耐贮藏。
从产业化视角分析水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山东省烟台市苹果产业化为例
环 节联 结 成 一 个 完 整 的 产 业 系 统 . 实 现 产 扰 而 国 内 制定 和 出 台 的 行 业 标 准 较 为 混
供销 、 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 包经营 规模 较小 . 劳动 生产率 低 . 农 民 只 靠卖初级产品获取微薄利益 . 随 着 中 国改
乱. 多以利润为导向 , 品牌 意 识 较 弱 , 深 加 3 . 龙头企业较 少 . 带 动 作 用 不 明 显 当 地 企 业 几 乎 没 有 国 家 明 确 扶 植 或
发 展 的 现 状 与 未 来 对 整 个 山 东 省 水 果 业 . _ ) 烟 台 苹 果 产 业 化 的 劣 势
产 业 化 发 展 具 有 很 大 影 响 笔 者 重 点 走
访 调 查 了烟 台栖 霞 市 和 海 阳 市 的 果 农 、
1 . 个体种植规模小 . 专 用 品 种 少
果 种 植面 积 在 2 0 0 5年 就 已 突 破 1 0 6 0 0 0
经调研 . 果 农 与 企 业 之 间 基 本 没 有 直 接 的信 息 沟 通 。 目前 的模 式 是 收 购 商收 购
公顷 . 占烟 台 市 总 耕 地 面 积 的 2 9 . 1 %。
而 销 售 方 面 . 目前 全 市 已 形 成 以 栖 果 农 的 鲜 果 . 然 后转售 给企业 . 没 有 形 成
多存在 两点 问题 : 一 是经 营起 点低 . 规 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等. 能 最 大 程 度 保 证 苹 果稳 定 增 长 的产 量 小 . 共 同进 入 市 场 , 但 实力有限 ; 二 是 带 动 和 优 质 的 质 量 政 府 重 视 技 术 的发 展 . 积 能 力弱 . 市场 竞争 力不强 . 无积极 应对参 极 改 造 品 质 劣 质 的老 果 园 . 目前 烟 台 优 良 与 竞 争 之 力 。 品种果园达 到 8 5 %以 上 。 2 . 相关产业发展 、 配 合 较 好 当 地 出 现 了 众 多 冷 藏 厂 、包 装 材 料
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
开发 了一 系列 综合 配 套 技 术 , 广 应 用 了标 准 化 推 生 产 技术 , 制定 的《 富 士苹 果 》 准 被农 业 部 确 红 标 定 为行业标 准 。平 衡 施 肥 、 水 微 灌 、 园 生 草 、 节 果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治 、 形 修 剪 、 工 授 粉 和 疏 花 疏 整 人 果、 套袋 、 叶 、 摘 转果 、 铺设 反光 膜等先 进 实用 技术
发展 。
1 i 苹果 产 业 已具 规模 .
截至 20 年 , 0 产 量 3 9 6×1 t建 成 了全 国最 大 的红 0 m, 5. 0 , 富 士苹 果 生 产 基 地 , 市 苹 果 产 值 8 . 6×1 全 28 0
元, 苹果产业 已成 为烟 台市农业 和农村经济的支 柱 产业 。
苹果 产 业在 烟 台市农业 和农 村经 济 中具有 独 特 地位 和优 势 , 已成 为全 市农 村 经济 发 展 和 农 现
h 自主选 育 了烟 富 1— m。 6号 , 嘎 1 2号 等优 烟 、 良品种 , 造 了一 些 品质低 劣 的老果 园 , 造面 积 改 改 达 4 0×1 m , 全 国推 广 面 积 达 1 . 3×1 . 0 h 在 33 0 h 目前 , 市优 良品种 果 园达到 8 % 以上 。 m。 全 5 13 栽培 技术不 断更 新 . 在苹果 生 产实践 过程 中 , 烟台市 引进 、 研究 和
山东 农 业 科 学
2 1 , :2 0 1 9 10~12 2
S a dn giutrl c n e hn o gA r l a S i cs c u e
烟 台苹 果产 业 的发 展现 状 与对 策 措 施
刘守 贞 , 王奎 良
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以烟台苹果为例
Vol.57,No.08. 2023·113·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3.08.37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以烟台苹果为例王梅(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山东威海264504)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电商平台的助推,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催生了产销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实现了前端农产品与末端消费者快速对接,使农产品电商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文章以烟台苹果为例,介绍了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分析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产品电商;烟台苹果中图分类号:F724.6;F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3)08-113-03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立足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阶段特征,精准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九项重点工作;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这为农村电商指明新方向,推动农产品电商迈入新阶段。
1 农产品电商研究综述农产品电商飞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高嘉在其研究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电商能突破时空限制,强化用户主导,实现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提高营销精准性,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改善营销效果[1]。
贾玮娜通过对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研究,论证了直播带货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发现通过直播带货,可打造农产品电商品牌,提高农产品销量[2]。
刘慧玲通过对绿色农产品电商进行研究,强调商家应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特点,综合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的营销推广工作[3]。
我国苹果的主要种植区及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苹果的主要种植区及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我国苹果的主要种植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共有25个省生产苹果,从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和黄河故道三大产区;渤海湾区(包括山东、河北、辽宁)占全国总面积和产量的44%和49%;西北高原区(陕西、甘肃、山西)占34%和31%;黄河故道区(河南、江苏、安徽)占13%和16%;西南高地4% 和1%;其他地区占15%和3%。
甘肃的苹果种植主要分布在兰州、天水、定西、平凉等地,甘肃苹果种植面积覆盖14个市(州),2019年全省苹果种植面积达到620万亩,产量49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0%,据全国第二位。
其中在省内的分布,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占据了甘肃87%以上的苹果产量,非常集中。
甘肃省所产的红富士、新红星、秦冠等苹果,其特点是个大、色艳、质脆、味香甜。
天水花牛苹果作为甘肃省知名商标,正在申报国家驰名商标。
花牛苹果1989年12月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1993年12月在泰国曼谷“93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装备展览会”上被评为金奖,1994年10月被评为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2006年9月,在“北京奥运推荐果品暨中华名果评选”活动中,天水花牛苹果栽培2号、阿斯、超首红、天汪1号4个品种被评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同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
辽宁是“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质优量大、味美耐贮而驰名中外。
辽宁苹果产量曾长期居全国首位,全省苹果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出口苹果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辽宁苹果着色美观、果面光滑、香气浓郁、肉质细腻、甜酸适度、清脆可口、耐运耐贮。
辽宁盖州市是苹果主要产区之一,这里的苹果是国内主要出口贸易地之一,主要品种有红富士苹果、国光苹果、寒富、黄元帅苹果、红星苹果、乔纳金等。
陕西省出产的苹果,具有“色泽艳丽、角质层厚、果肉香脆、酸甜适度、耐贮运”的品质特征。
烟台苹果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果 品 作 为 烟 台市 的 一 大 特 色 支 柱 产 业 。既 是 全 市 财 政 收 入 的重 要 来 源 .也 是 农 村 经 济 和农 民收 入 的 主
化 发 展 。烟 台苹 果 产 业 化 信 息 服 务 平 台是 结 合 烟 台苹
果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而 建 设 出 来 的 ,它 的 目的 是 为 了更 好 地 促 进 烟 台苹 果 的产 业 化 进 程 ,加 快 烟 台 苹 果 产 业 化 经 营 发 展 。增 强 产业 凝 聚力 。
Co t u to f I f m a i n Se vc a f r f t e Ya t iApp e I u t ilz to nsr c i n o n or to r i e Pl to m o h n a l nd sr aia i n
L , HU n i UN Xi o I Na Xiwe ,S yu
农 户 由 小 生 产 转 变 为 社 会 化 大 生 产 的 组 织 形 式 ,是 市 场 农 业 自我 积 累 、 自我 调 节 、 自立 发 展 的基 本 运 转 机
农 产 品批 发 市 场 、苹 果 生 产 合 作 社 等 沟 通 协 调 ,完 成 了平 台建 设 的需 求 分 析 阶 段 。
企 业 、苹 果 经 营 企 业 、农 民经 纪 人 ,大 型 超 市 、大 型
l 项 目背景
苹 果 产 业 化 可 以概 括 为 :以市 场 为 导 向 , 以果 农
为基础 。以龙 头企业为依托 ,以经 济效益为 中心 ,以
系 列 化 服 务 为 手 段 ,通 过 实 行 种 贮 加 、产 供 销 、农 工 商 一 体 化 经 营 ,将 苹 果 业 再 生 产 过 程 的 产 前 、产 中 、 产 后 诸 环 节联 接 为 一 个 完 整 的 产 业 系 统 .引 导 分 散 的
烟台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烟台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安普翠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烟台苹果产业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种植成本方面:苹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增加和物价上涨,使苹果种植成本不断提高;二是市场方面:1.国内陕、甘、新、晋等地苹果种植面积和质量的提高挤压着烟台苹果的内销市场。
2.主要进口国经济和政治危机使烟台苹果外销受挫。
3.先进技术的应用,打破原有的销售模式和地域限制,进口和优质替代水果使消费者对苹果需求减少。
关键词:烟台苹果产业;种植成本;滞销烟台地处山东胶东半岛,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坡平缓沟谷浅宽,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5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2703小时,平均无霜期210天,年平均气温在11.8℃,这些地理条件非常有利于苹果的生长。
烟台苹果以“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甜脆”等享誉国内外,被誉为胶东水果家族的“皇后”。
2016年烟台苹果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产量同比增长28%。
烟台市拥有全国一流的果品贮藏设施:气调库、冷风库583座,库容量113万吨。
苹果的种植也发展带动着机械、农资、水果加工业等工业及果园观光旅游、采摘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烟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果品出口基地。
苹果产业是烟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苹果产业是烟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主要调研对象是红富士苹果,因苹果生产成本增加、价格走低和滞销等因素造成烟台苹果生产遇到多方面挑战。
1.种植成本增加1.1显成本增加。
显成本指果农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而支付货币所构成的成本,如农资费用及雇工支付的工资。
通过对龙口市石良镇8个村庄120户果农和招远市张星镇5个村庄90户果农进行调查得知,苹果种植成本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部分。
劳动雇工费用由2010年的80元/天上涨到2017年的150元/天,成为山东地区最高劳务费用,生产管理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低,大多数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一般每人仅能管3-4亩,而发达国家一个人能管50-60亩。
烟台苹果
(一)宏观环境分析
3.烟台苹果营销的自然环境:烟台地处胶东半岛,气 候温和,地势高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适宜苹果 等水果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夏秋季节,太阳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果实着色和糖分的积累,从而 形成了烟台苹果“色泽鲜丽、风味宜人”的诸多优点。
(二)微观环境分析
1、消费者分析
烟台苹果营销策划
纲要
1
烟台苹果简介 烟台苹果发展现状 烟台苹果的制约因素 烟台苹果的营销
2
3
4
烟台苹果简介
烟台苹果于1871年由美国 传教士引进,最早以青香蕉、 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 以后 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改革 开放以来引进了红富士、乔纳 金等。
烟台苹果以其色泽鲜艳、清脆香甜而闻名于世,是中 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其中又以栖霞苹果最为出名。此 外,红星、红玉、黄魁、丹顶、瑞香、八月酥、白沙 蜜、乔纳金、嘎啦、千秋等品种,也都色味俱佳,各具 特色,适合不同口味、不同国家人群的食用。
四.策划方案各项费用预算
烟台苹果营销策略
普通箱装
烟台苹果营销策略
散装
烟台苹果营销战略
一.营销对象 明确营销对象是营销策略的前提,营销对象又以目标市场的市场细 分为基础。 本次策划的主要营销对象是大型的水果生产企业,运输商和普通民 众。相对于普通民众,大型企业和运输商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 A:大型水果厂商和运输商 1.需求量大:大型的水果生产厂家和运输商可以说是现在水果产地 的主要的需求方。因为其生产的要求,他们会大量的采购。甚至 于那些大的水果厂商会在产地建立自己的水果生产基地。 2.对质量的要求具体:大型的水果厂商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往往对 原料会有自己的质量评审体系,而运输商为了让自己的销路更为 顺畅对质量的要求往往很高。
烟台苹果产业实施方案分析
烟台苹果产业实施方案分析
烟台市是中国苹果主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适宜苹果生长。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烟
台苹果产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
施方案,促进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烟台苹果产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通过加强品牌
宣传和营销推广,提高烟台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烟台苹果产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创新,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烟台苹果产业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和产业链延伸。
发展农业
产业化经营,推动苹果加工和深加工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产业链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最后,烟台苹果产业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行业协作。
加大财政扶持
力度,制定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协作,形成产业联盟,实现产业链共
建共享,推动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烟台苹果产业实施方案需要在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产
业化发展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推进,以促进烟台苹果产业的
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落实
好各项措施,推动烟台苹果产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烟台苹果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烟台苹果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李娜;胡新炜;孙锡友
【期刊名称】《农业网络信息》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为了实现烟台苹果产业的持续上档升级、加快烟台苹果的产业化进程,建设了烟台苹果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使用B/S开发模式,选择了稳定可靠的Windows server2003+IIS++Sqlserver 2000运行环境,目前该平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李娜;胡新炜;孙锡友
【作者单位】烟台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烟台264003;烟台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烟台264003;烟台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烟台264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5
【相关文献】
1.推进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南京市江宁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概况 [J], 袁靖
2.建设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农村信息传达效率——厦门市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概况 [J], 林冬梅
3.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2016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论坛专家观点摘登 [J], 范雁阳
4.烟台苹果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J], 辛献杰;王双祥;韩永林;胡新炜;王勇亮
5.中小企业信息化与生产力促进——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李健在全国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 [J], 李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市苹果产业化发展研究 (3)第一章前言 (3)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3)1.2研究内容 (4)1.3研究方法和路线 (4)第二章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5)2.1产业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5)2.2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6)2.3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6)第三章烟台苹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7)3.1 烟台苹果产业发展简介 (7)3.2烟台苹果产业化发展现状 (7)3.2.1苹果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产业初具规模图 (8)3.2.2结构不断优化,良种化程度提高 (8)3.2.3苹果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促进农民就业,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8)3.2.4 销售市场不断拓宽,出现低档果难卖,精品果高价畅销 (9)3. 2. 5苹果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9)3.3烟台苹果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9)3.3.1 以科技为核心,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优品果产量 (9)3。
.3.2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 (10)3.3.3 苹果产业化经营领域不断推进,产业集中度提高,产品出现多元化 (10)3.3.4 在产业化发展中民营企业成为主要力量,为市场拓宽起重要作用 (10)3.3.5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0)第四章烟台市苹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0)4 . 1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优势分析 (11)4.1.1生态优势 (11)4.1.2 品牌优势 (11)4.1.3品种资源优势 (12)4.1.4 交通优势 (12)4.1.5 产业基础优势 (12)4.2 劣势分析 (12)4.2.1 果树、果农“老龄化”,且果园郁闭老化,亟需更新改造 (12)4.2.2 结构不合理 (12)4.2.3生产规模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一个行业标杆 (12)4.2.4高端市场的品种缺失 (13)4.2.5果农综合素质偏低 (13)4.3 机会分析 (13)4.3.1 政策环境宽松,政府大力扶持 (13)4.3.2 种植模式改革 (13)4.3.3苹果市场需求量大 (13)4.4 威胁分析 (14)4.4.1 同业竞争,替代品挤压 (14)4.4.2 气候反常,自然灾害频发 (14)4.4.3 果园苗木和劳动力价格成本持续上涨 (14)第五章烟台市苹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4)5 .1 无自主知识品种,品种结构不合理 (14)5 .2 规模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缺乏带动作用,市场体系培植落后 (15)5 .3 科技力量薄弱 (16)5 .4 苹果在优势产业区域地位和作用不明显 (16)5 .5 苹果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16)5 .6 苹果产业化发展中果园管理不科学,急需改进 (17)5 .7 苹果产业化发展中品牌意识淡薄,尚未形成现代理念和文化 (17)第六章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7)6.1 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现在及成绩: (17)6.2从烟台苹果与陕西苹果的比较中得到启示: (18)6.2.1 在果农素质、质量意识方面 (18)6.2.2 在统一整体对外宣传力度,苹果文化底蕴方面 (18)6.2.3 在名牌战略方面 (18)第七章加快烟台市苹果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对策 (19)7.1 指导思想 (19)7.2 目标定位 (19)7.3 具体对策措施 (19)7.3.1 优化品种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实现规模化生产,重塑“烟台苹果”品牌 (19)7.3.2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发展精品工程,开拓两大市场 (19)7. 3. 3 实现苹果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20)7.3.4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延长产业链 (20)7.3.5 加大政策扶持,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20)7. 3. 6 注重文化建设,发展观光果园 (21)7.3.7 加强人才培训,科技攻关,做好知识经济和产业化经营的结合 (21)第八章结论 (21)烟台市苹果产业化发展研究摘要:为推动烟台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本文针对烟台苹果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果农分散经营的矛盾,果品质越低下、果品加工环节薄弱以及果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成功经验基础上,运用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方法,联系烟台苹果产业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优势及趋势的分析,探索烟台苹果产业化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对当地“烟台苹果”产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更好通过对国内外农的在其他地区和农业其他领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苹果;产业化;现状;问题;SWOT分析;对策研究Abstract: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antai apple industrialization,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in yantai app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the big market and thousands of varieties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contradictions, and fruit quality low, fruit processing the weak and fruit wholesale marke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g,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the method, contact yantai apple industrialization situatio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and advantages,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yantai apple industrialization way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local "yantai apple"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for better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rmers in other areas and agricultural other areas promot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and using for reference.Key Word:apple;industrialization;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problems;the SWOT analysis;the countermeasures 正文:第一章前言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稳定发展,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如何让农民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生产大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010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10.1万公顷和2110.2万吨,分别占我国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0.1%和27.9%,占世界苹果面积和产量的39.9%和36.4%。
烟台是全国苹果生产的重点产区,也是全国苹果优势区域的主要地区,果民户均收入3 万元,成为烟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有着百余年发展史的烟台苹果,走过不少弯路之后,经多年苹果良种培育、繁育、实用技术开发,才最终形成早、中、晚熟三大主栽品种。
2011年,烟台市“富士”、“红将军”和“嘎啦”三大当家苹果品种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13万亩、13.58万亩和26.6万亩,所占比重分别为81.83%、5.22%和10.22%。
依靠三大品种,2011年每亩苹果园的平均收入为1万元,每户果农的平均收入高达3 万元。
随着苹果大面积种植,苹果产业链条逐渐拉长。
201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果品贮藏企业1088家,果汁加工生产线31 条,罐头加工厂21 个,果醋、果酒加工企业8 家,果脯、脆片等加工企业28 个,苹果产业万花齐放。
其农业总产值145. 6亿元, 苹果就占40亿元, 果树总面积320.477万亩, 其中苹果是220万亩, 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二分之一,产品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高档苹果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80%。
但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与入世后国内外市场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
从“烟台苹果”产业来看,在生产上:目前还是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投入不足,缺乏组织性,封闭经营,信息闭塞。
在经营加工上:龙头企业少,竞争力不足,带动能力不强,未与果农相成合作共同体,企业大多经济实力不足,科研投入少,专业人才缺乏,融资能力差,产业链没有较好延伸,在标准化生产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在市场上:“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难实现产、运、贮、销一体化,削弱了竞争力,忽视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人财物投入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在环境上,从生产到销售到市场各环节关联性差,产、贮,运、加、销环节脱节,产业化体系没有形成。
在政府扶持上,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政府对苹果生产中的宏观指导,调控和投资减少,果农不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性。
而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也相对落后。
另外,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目前苹果产业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农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要使苹果产业有进一步的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环境,有必要对现在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此来找到推进苹果产业发展的途径,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1.2研究内容1、对有关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依据烟台市苹果产业化发展现状和问题,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方面进行系统的SWOT分析。
3、结合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实例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并得出经验启示。
4、结合烟台苹果生产特点以及情况,进一步发展思路和发展对策。
1.3研究方法和路线1、查阅资料:查阅有关农业产业化的文献资料。
2、综合分析:全面了解烟台苹果产业化发展情况,并通过SWOT分析等方法,分析出发展思路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