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与管理评审

合集下载

内审和管评

内审和管评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二者的联系:都是对公司现行体系的审核与评价,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的一个输入。

二者的区别:一、级别不同管理评审由公司管理层进行,一般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或总裁)主持;内审则一般是由质量部门(不少企业是体系部门)、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等组织,各相关部门参与。

二、目的不同管理评审主要是讨论公司现行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及公司战略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及调整等;内审是审查现行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运行工作的改进建议。

三、方式不同管评一般是以会议的形式进行,中高层领导参与;内审以会议加现场审核为主,涉及到体系内各个岗位和人员。

四、权限不同管评会议后发布的决议,是必须执行的;内部审核的结论和不符合项,都有“申诉”的余地。

五、管理评审简要要求:标准5.5.2(略)实施建议:一、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定期组织实施,对知识产权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1、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每年至少一次)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估;2、评估的目的是评估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3、评估依据是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预期的目标,必要时,应考虑内外环境的变化;4、评估结论应明确管理体系调整和方针、目标改进的需求,以及采取措施的可行性,以利于持续改进。

二、管理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1、知识产权方针;2、内部考核结果;3、企业经营策略改变;4、新产品、新业务规划;5、技术、标准发展趋势;6、经营目标达成情况;7、知识产权获得和拥有情况;8、知识产权争议和诉讼情况;9、知识产权风险评估;10、事前管理及跟进情况;11、重大更正及预防措施、改进建议;三、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1、提出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的改进措施;2、提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管理程序的改进措施;3、确定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财务资源及信息资源投入措施;4、保持评审的输入和输出记录;5、实施评审的决定和措施,在管理者代表的主持下,制定责任部门,制订实施计划,明确完成时间。

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要点

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要点

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要点一、管理体系内部审核1.1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要点内审的目的审核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为改进管理体系创造机会有助于外部审核1.1.2内审的性质“质量管理工作大检查”1.1.3内审的时机和频次一般一年两次,至少一次;外审前应安排一次;出现严重不符合、重大质量事故、客户重大投诉时应追加审核。

1.1.4内审的依据认可准则管理体系文件国家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文件合同、协议等1.1.5内审的范围全要素、全部门、全区域。

但可分次进行,每年覆盖一遍。

1.1.6内审的职责质量主管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评审组长负责制定审核计划内审员具体执行审核计划1.1.7内审的结果发现不符合并出具不符合报告形成审核报告留下审核过程和情况的记录提出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1.1.8内审的步骤审核准备→审核实施→编制审核报告→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跟踪验证1.2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准备 1.2.1 编制审核计划 例 ×××实验室年第一次内审计划审核目的:审核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为改进管理体系创造机会;迎接外审。

审核范围:全部管理体系要素,本实验室所有部门及全体人员。

审核依据: ① 评审准则② 本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③ 有关法律法规审核组成员:葛×(组长)、刘×(体系组),傅×、李×(技术组) 审核日期年 2 月 15 日至 17 日审核日程:(见下表)日程安排(按部门审核)第一组(葛、刘)日 期时间 第二组(傅、李)9:00-9:30要素:质量方针、目标,组织机 要素:检测标准规范,能力分析, 构,公正性,保密性,人员职责、 设备维护、标识。

各安排一项全过 9:30-12:002 月 15 日权限。

要素:管理体系文件,文件控制, 要素:环境监控及记录,检测质量 内审及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 控制、试验室隔离和进入控制,内 施。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区别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区别

6
频率
3.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a) 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 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 在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2.其他进行专项管理评审的时机包括: a) 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时; b) 顾客提出重大投诉时; c) 法律法规出现重大变更时; d) 进行重大技术革新时; e) 其他必要时。
1.由最高管理者召集开会,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 能力验证等各方面的信息,解决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 效性方面的问题。
1.管理评审往往涉及文件修改、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
1.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 加等
5
输出 施,由审核组长编标、目的和活
1.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顾客、社会) 的期望 2.依据相对相对宏观、广泛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区别
为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但两者之间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如下:
编号 不同点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4
程序
1.由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 动进行现场审核,得到符合或不符合体系要求的证据
2
组织者
1.由质量主管人员组织 2.由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
1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 2.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 管理人员参与
3
依据
1.主要依据企业制定和使用的体系文件 2.包括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合同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 3.依据具体细致

2023年内审和管理评审流程

2023年内审和管理评审流程

公司内审流程一、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准备1. 编制年度审核计划一般每年年初,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年度审核计划,审核方式分为管理体系全过程审核及管理体系要素审核,管理体系全过程审核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制定的年度计划应覆盖管理体系涉及全要素和所有部门。

当出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增加审核频次:a. 管理体系有重大变更或机构和职能发生重大变更时;b. 内部监督员发现某质量要素存在严重不符合项;c. 出现质量事故,或客户对某一环节连续申诉、投诉;d. 认证认可机构安排现场评审或监督评审前;年度审核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2. 审核前准备:①成立内审组:质量负责人依据管理体系审核年度计划的审核内容和审核对象组建内审组,内审组成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且内审员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质量负责人召开内审组组员会议,任命内审组组长和宣读内审员守则,并依据内审年度计划提出本次评审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②内审实施计划的制定:内审组长制定内审实施计划,要依据本机构的职能分配表编制各受审核部门的审查内容,由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实施计划应在正式审核前一周由内审组长发至各有关部门和人员。

③审核组预备会:内审实施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预备会议,研究有关体系文件并应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文件,明确分工和要求,确保每位内审员都清楚了解审核任务,全部完成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④编制检查表:审核前,内审员应根据分工编制检查表,内审检查表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内审实施的质量,因此在整个内审中至关重要。

内审检查表中审核内容要依据受审部门的职能编制,要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采取的审核方式和方法(查、问、听、看)要恰当;审核时需要抽样的数量要合理。

要选择典型关键质量问题作为重点进行编制(如上次审核的有关信息、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客户的反馈、发生过的质量问题等)。

所有内审员的检查表合在一起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职能,包括本实验室和客户的一些特殊要求。

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的关系和区别审批稿

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的关系和区别审批稿

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的关系和区别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的关系和区别(1)目的不同内部审核目的在于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适用性、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2)组织者的执行者不同内部审核由质量主管组织,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

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管理人员参与。

(3)依据不同内部审核主要依据实验室制定和使用的,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合同以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

管理评审则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分包方、顾客、社会)的期望。

(4)程序不同内部审核由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动进行现场审核,得到符合或不符合何的证据。

客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召集开会,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能力验证等各方面的信息,解决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5)输出不同内审时,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

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输入的重要内容。

管理评审往往涉及文件修改、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加等,其输出是实验室计划系统(包括下年度的目标、目的和活动计划)的输入,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和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检测/校准活动的改进。

内部审核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策划公司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每年内部审核至少1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并要求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a) 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b)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c)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d) 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e) 在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区别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区别

一、目的不同内审: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管审:确定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二、对象不同内审:组织的管理体系(不包括方针、目标的适宜性)管审:组织的管理体系(包括方针、目标的适宜性)三、实施者不同内审:内审员管审:最高管理者主持和管理层人员参加四、评价依据不同内审:审核准则(包括ISO9001\ISO22000\ISO18001等)管审:顾客/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五、方法不同内审:系统、独立分获取客观证据,与审核准则对照,通常在现场进行管审:以广泛的输入信息为事实依据,就方针、目标及顾客、相关方的需求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以会议的方式进行六、输出结果不同内审:对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有效实施和保持作出结论,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管审:提出改进措施和资源需求,包括对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是否适宜作出评价内部审核目的在于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不同的活动,二者的区别如下:为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但两者之间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目的不同内部审核目的在于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2)组织者的执行者不同内部审核由质量主管组织,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

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管理人员参与。

(3)依据不同内部审核主要依据企业制定和使用的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合同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

管理评审则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顾客、社会)的期望。

内审与管理评审

内审与管理评审

内审与管理评审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管理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为了确保企业运营的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内审和管理评审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概念、目的、方法以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内审的概念和目的内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

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运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有效管理风险,提高运营效率。

内审通过全面的、系统的评估,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二、内审的方法内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审查目标确定:明确内审的目标和范围,制定内审计划;2. 收集信息:收集与内审目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3. 分析评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识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4. 编写报告:根据分析结果,编写内审报告,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5. 跟踪监督:对内审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监督,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三、管理评审的概念和目的管理评审是指对企业管理体系的评估和审查。

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支持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高管理效能。

管理评审通过对管理体系的评估,帮助企业发现和改进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供持续改进的机会。

四、管理评审的方法管理评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评审目标:明确管理评审的目标和范围,制定评审计划;2. 收集信息:收集与管理评审目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3. 评估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4.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和措施;5. 跟踪监督:对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改进目标的实现。

五、内审与管理评审的作用1. 发现问题和风险: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避免问题扩大化和风险失控。

2. 提供改进建议: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帮助企业优化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提高运营效率。

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区别

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区别

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区别:1、参加人员不同;2、采用方法不同;3、工作环境不同;内审结果是管理评审的输入。

4、目的不同,一是符合性(内审)一是三性(管理评审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5、可能会频率不同,一般内审会比管理评审的次数多;6、内容不同,内审会更具体一些,而管理评审相对宏观一些;7、组织者不同;内部审核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策划公司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每年内部审核至少1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并要求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a) 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b)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c)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d) 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e) 在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管理评审总经理每年定期在十二月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会议评审,当有需要时,总经理可临时组织进行专项管理评审。

进行专项管理评审的时机包括:a) 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时;b) 顾客提出重大投诉时;c) 法律法规出现重大变更时;d) 进行重大技术革新时;e) 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

管理评审介绍:管理评审就是最高管理者为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就管理体系的现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落实及实现情况组织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评价活动来总结管理体系的业绩,并从当前业绩上考虑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同时还应考虑任何可能改进的机会,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在市场中所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业绩予以评价,从而找出自身的改进方向。

管理评审内容:对该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有标准要求的体系)执行状况进行的评估.应该涉及到:外部机构,客户等对该组织之审核状况各项组成部门之管理目标达成状况过程绩效体现和产品符合性评估纠正措施改善措施成效各项资源配备之评估管理评审程序目的本程序规定了管理体系评审的具体要求,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由质量负责人根据内审计划制定的日程和内审检查表负责组织和策划的,由内审员组织实施,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周期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内部审核,从而验证检验检测机构的各项工作运转是否持续符合质量管理体系和评审准则的要求。

2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检验检测机构最高管理者定期系统地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都是对质量体系进行评价的方式。

内审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材料之一。

农小测(1)目的不同内部审核:确定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2)依据不同内部审核:依据评审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标准;管理评审:依据客户的期望、外部机构的评审结果,内部监督、内部审核的结果等,重点在于改进。

(3)范围不同内部审核:要求每年度覆盖质量体系的全要素和实验室的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管理评审:要求对质量体系和检测活动进行评审,应考虑到若干方面的工作内容。

(4)层次不同内部审核:控制质量活动及结果符合质量方针、目标的要求,属战术性的;管理评审:控制质量方针、目标本身的正确性,属战略性的。

(5)组织者不同内部审核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管理评审由机构主要负责人组织。

(6)结果不同内部审核主要是发现和纠正不符合项,使质量体系更有效地运行;管理评审主要是改进质量体系,修订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

(7)地点不同内部审核一般在被审核部门的现场进行,管理评审一般在会议室内进行。

内审与管理评审

内审与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一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一)内部审核概述1.定义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自身必须建立的评价机制,对所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审核,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过程。

内部审核简称“内审”,是实验室自己进行的,用于内部目的的审核,也称第一方审核,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2.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检查本单位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评审准则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内审,能自我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内审活动必须得到最高管理者的全面支持,否则无法顺利开展,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审核结果报告需经最高管理者审批,不符合项需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纠正行动,并制定预防措施。

其目的如下:(1)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①确定受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规定要求的符合性;②评价对客户、法律机构和认可组织要求的符合性;③确定所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规定目标的有效性。

(2)管理者将根据内审情况做出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目标的决策。

(3)管理者可以通过内审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动情况与结果,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创造机会和条件。

3.范围审核活动的范围是指在固定的设施、离开固定设施的场所、移动的或临时的设施以及部门、要素等审核活动所涉及的领域或范围。

4.依据内部审核的依据(又称审核准则):(1)实验室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监控计划等);(2)客户的要求、标书和合同条款;(3)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4)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5.审核的原则(1)审核的客观性:依据客观证据;形成审核发现;审核过程形成文件。

(2)审核的独立性:审核是被授权的活动;审核过程公正、客观;审核员不能审核与自己直接相关的活动。

(3)审核的系统性:审核活动有程序可依;对审核活动先行策划,制定活动计划,依计划进行;有规范的步骤和技巧。

认证机构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

认证机构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

认证机构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认证机构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

而认证机构则是负责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

为了保证认证机构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信誉,需要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

二、内审内容1. 内部文件审核:对认证机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流程文件等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标准要求。

2. 服务过程审核:对认证机构提供的各项服务过程进行审核,包括客户接待、资料收集、审核计划编制、现场审核等环节,以确保服务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3. 人员能力审核:对参与现场审核的人员进行能力评估,并对其培训情况进行跟踪。

同时还需对内部员工进行岗位职责分析,并确保其具备相应能力。

4. 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客户对于认证机构服务的满意度,并收集客户反馈意见,以便针对性地改进服务质量。

三、管理评审内容1. 质量目标评估:对认证机构制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并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 内部管理体系评估:对认证机构的内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内部流程等方面,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支持业务发展。

3. 人员培训和发展评估:对认证机构内部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并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4. 绩效考核评估:对认证机构内部员工的绩效考核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绩效考核制度公正、透明,并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积极性。

四、结论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可以有效地提升认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增强竞争力。

因此,在日常经营中,认证机构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并不断完善内审和管理评审机制,以确保其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区别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区别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区别管理评审(Management Review)和内审(Internal Audit)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两项重要的机制,它们虽然都与管理有关,但其目的、内容、参与人群和执行方式有所不同。

下面将分别介绍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区别。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由企业领导层或管理团队在一定周期内进行的管理绩效评估活动。

管理评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组织管理体系运行有效,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和要求。

在管理评审中,管理层会对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政策、程序和绩效进行全面审查,评估其与实际运行情况是否一致,是否有效执行。

管理评审通常由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主持,参与的人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员工,以确保全面、客观地评估企业的管理情况。

管理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目标和政策、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工作流程、关键绩效指标等方面。

评审的结果将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帮助企业不断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组织绩效。

内审内审是由企业内部专业的审计人员或团队进行的独立、客观的审计活动,其目的是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是否有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

内审的主要职责是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管理层改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内审的执行方式通常包括审计调查、文件审计、资金追踪、数据验证等,通过客观的数据和事实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

内审的执行人员通常是企业内部的专业审计人员,他们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具有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专业知识。

区别对比1.目的不同:管理评审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企业的管理绩效和达成目标的情况,而内审主要目的是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2.执行人员不同:管理评审由企业的管理团队主持,参与人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员工;内审由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或团队执行。

3.内容不同:管理评审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政策等方面的审查,内审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体系、合规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和评估。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区别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区别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区别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不同的活动,二者的区别如下:为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但两者之间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目的不同内部审核目的在于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2)组织者的执行者不同内部审核由质量主管组织,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

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管理人员参与。

(3)依据不同内部审核主要依据企业制定和使用的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合同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

管理评审则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顾客、社会)的期望。

内审内容更具体一些,管理评审相对宏观一些。

(4)程序不同内部审核由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动进行现场审核,得到符合或不符合体系要求的证据。

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召集开会,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能力验证等各方面的信息,解决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5)输出不同内审时,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

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输入的重要内容。

管理评审往往涉及文件修改、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加等,其输出是企业计划系统(包括下年度的目标、目的和活动计划)的输入,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和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检测/校准活动的改进。

(6)频率不同一般内审会比管理评审的次数多;内部审核每年至少1次,间隔不超过12个月,并要求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

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a) 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b)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c)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d) 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e) 在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内审与管理评审37页PPT

内审与管理评审37页PPT

6. 审核报告
(1) 审核报告的内容
(2) 审核报告的编写要点
(3) 审核报告的分发
(四) 跟踪审核
1. 纠正措施要求的提出 2. 纠正措施的认可 3. 纠正措施的实施与落实
4. 跟踪和验证
3.3.3 管理评审
一、管理评审的目的、依据和任务
(一) 管理评审的目的
(三) 管理评审的任务 (二) 管理评审的依据
2. 内审员个人素质要求
(1) 正当地获取和公正地评定客观证据;
(2) 不卑不亢,忠实于审核目的; (3) 在审核过程中注意观察结果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4) 处理好有关人员的关系,以取得最佳的审核效果;
(5) 尊重审核所在的部门、区域的规定;
(6) 审核过程中排除干扰,自主地作出判断; (7) 在审核过程中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8) 在特殊情况下作出有效反应; (9) 以审核观察记录为基础,得出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结论;
(1)确定审核所需的时间 (2)(2) 确定受审核部门或活动
3. 收集并阅读有关文件 4. 编制检查表 (1)检查表的作用 (2) 检查表的编制要求
(三) 内部审核的实施
1. 召开首次会议
2. 现场审核
(1) 现场审核的原则 (2) 收集证据
(3) 现场审核记录 (4) 现场审核的技巧
3. 不符合项报告
(三) 内部审核的一般程序
1. 审核计划 2. 审核准备 3. 实施审核 4. 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发放
5.自己挑选,并经专业培训 机构的培训,取得内审员的注册资格证书的人 员。
1. 内审员的作用、主要工作和职责
(1) 作用:
(2) ①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起监督作用;
(二)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原则

管理评审与内审的区别

管理评审与内审的区别

管评与内审的区别:1、参加人员不同;2、采用方法不同;3、工作环境不同;内审结果是管理评审的输入。

4、目的不同,一是符合性(内审)一是三性(管理评审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5、可能会频率不同,一般内审会比管理评审的次数多;6、内容不同,内审会更具体一些,而管理评审相对宏观一些;7、组织者不同;内部审核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策划公司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每年内部审核至少1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并要求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a) 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b)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c)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d) 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e) 在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管理评审总经理每年定期在十二月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会议评审,当有需要时,总经理可临时组织进行专项管理评审。

进行专项管理评审的时机包括:a) 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时;b) 顾客提出重大投诉时;c) 法律法规出现重大变更时;d) 进行重大技术革新时;e) 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

管理评审的管理程序:1、管理评审策划在管理评审前30天,由总经办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2、发布会议通知,总经办在管理评审会议前15天下发《管理评审计划》,通知参加管理评审的所有人员。

3、管理评审准备,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按《管理评审计划》要求准备相关工作,调查有关情况,收集并提交有关文件和资料。

4、召开管理评审会公司总经理依据《管理评审计划》主持评审会议。

管理者代表报告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5、发布评审报告总经办将《管理评审报告》(包括确定分发范围)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在评审会议结束后的8个工作日内,依据分发范围分发至相关部门、人员。

IATF16949管理评审与内审的区别

IATF16949管理评审与内审的区别

管理评审与内审的区别1、评审关注点不同:管理评审是评价体系的充分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内审是评审体系符合策划、标准、体系文件的程度以及执行和实施程度;前者关注计划、组织和控制,后者关注执行。

2,参与人员不同:管理评审主要公司管理层,内审可能是公司的任何人;前者需要职位要求但无需外部机构认定,后者需要有资质认定;3、目的不同:内审是确定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是就质量方针和目标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及效率。

4、依据不同:内审主要是检查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由各部门内审员对部门交叉检查一般又管代或办公室相关人员主持,管评是由企业主要领导主持,检查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企业方针的正确与可行性。

资源配备的合理性,顾客的满意情况,评价内外部审核的结果;顾客的反馈(是否满意;直接的投诉);过程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产品的符合性;现状与趋势;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情况;以往的管理评审的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的变化。

5、层次不同:内审:控制质量活动及其就结果符合方针目标要求(战术控制),管理评审:控制方针、目标、体系的适应性(战略控制)。

6、组织者不同:内审由任命的内审组长领导内审组进行发起和操作,管评由最高管理者发起和操作:7、执行者不同:内审:与审核领域无关的内审员管理评审:管理者及关键岗位人员。

8、结果不同:内审:对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使体系有效允许,管理评审:改进体系,修订方针、目标及文件,提高管理适应性、有效性、竞争力。

管理评审1、管理评审策划在管理评审前30天,由总经办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2、发布会议通知,总经办在管理评审会议前15天下发《管理评审计划》,通知参加管理评审的所有人员。

3、管理评审准备,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按《管理评审计划》要求准备相关工作,调查有关情况,收集并提交有关文件和资料。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
内审的结果和改进建议可以影响管理评审的决策和方向,管理评审需要根据内审的结果和改进建议调 整战略规划和目标。
04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实 施
实施主体
01
实验室主任
负责制定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计划 和要求,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 施。
内审员
02
03
实验室工作人员
经过培训和资格认可的专门人员, 负责按照计划进行内审,并提交 内审报告。
随着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内 审和管理评审的难度和工作量也相应增加, 同时还需要应对各种新的技术和标准变化。
机遇
随着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日益重要和规范化, 实验室可以通过有效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提高 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借助 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降低评审成本和提高效
率。
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未来发展方向
改进措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验室采取了多项改进措施 。例如,加强实验操作培训、建立数据记录规范 、实施质量控制计划等。
内审和管理评审问题
在过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中,该实验室存在一些 问题,如实验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完整等。
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这些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 效果。实验室的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数据记录完 整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 得到了提升。
相互促进
管理评审可以为实验室内审提供战略指导和方向,帮助内审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室的需求和目标。
内审的结果和改进建议可以为管理评审提供实际数据和案例,帮助管理评审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点,促进实验室的持续改 进。
相互影响
管理评审的决策和改进措施可以影响实验室内审的方向和重点,内审需要根据管理评审的要求和方向 调整评审计划和内容。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

内审以及管理评审基础知识和流程培训

内审以及管理评审基础知识和流程培训

内审以及管理评审基础知识和流程培训一、内审的基础知识1.内审的定义:内审是指企业内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独立的、系统的、有计划的评审活动,以确保质量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内审的目的:通过内审,企业可以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和风险,以便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绩效。

3.内审的原则:内审应遵循以下原则:独立性、客观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定期性。

4.内审的步骤:内审的步骤包括:准备工作、制定内审计划、进行内审活动、整理内审记录、制定改进措施和跟踪改进效果。

二、管理评审的基础知识1.管理评审的定义:管理评审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的一种管理活动,旨在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效能。

2.管理评审的目的:通过管理评审,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定改进需要和制定改进措施,并推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3.管理评审的原则:管理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领导参与、客观公正、全面审查、持续改进和跟踪监控。

4.管理评审的内容:管理评审的内容包括对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关键绩效指标的表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客户满意度的评估等。

三、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流程培训1.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基础知识,熟悉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流程,掌握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技巧和方法。

2.培训内容:(1)内审的基础知识-内审的定义、目的、原则和步骤-内审人员的角色和职责-内审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内审记录的整理和分析-改进措施的制定和跟踪(2)管理评审的基础知识-管理评审的定义、目的、原则和内容-管理评审人员的角色和职责-管理评审的流程和方法-改进措施的制定和跟踪3.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PPT、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员介绍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基础概念和要点。

(2)实际操作:通过模拟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实际操作,让学员熟悉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流程和方法,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实际应用,培养解决问题和改进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查和抽查相结合
根据每一次检查目的进行。
对仪器设备情况进行普查; 对检验报告进行抽查; 对文件受控情况进行普查; 对档案进行抽查。
以追溯性方式开展检查
报告书(原始记录) 方法 仪器登记 环境状态
以表格的形式记录检查结果
表格的分类: • 要素检查表; • 部门检查表; 检查表的编制要求: 应掌握各部门质量职能分配情况; 检查表应详尽得当; 应可操作:将每一个要素的不同条款分解为不同内容进行检查。 检查表的作用: 使目标始终保持明确; 紧扣主题:确保审核计划的实现和进度; 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工作; 资料存档。 应尽量详细设立附表,作为检查表的补充。 各小组根据分工不同制定附表进行检查 如:仪器情况:各科室仪器总表(标识、状态、检定/校准、仪器登记等)
内部审核计划可按部门或过程(或要素)编写, 计划编制人事先熟悉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 件及部门在相应过程(含要素)中的职责,并 按职能进行分配; 内部审核计划的具体内容应与被审核方的规模 和复杂程度相适应; 审核组人员分工、搭配应合理; 审核计划中应明确安排对领导层(包括最高管 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审核
建立内审组
选定内审组长,组建内审组; 由组长明确内审组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 内审员按分配的任务做好各项准备: 熟悉审核所依据的文件; 根据要求编制现场审核的检查表; 考虑前次审核结果应跟踪的项目。 举行审核组会议,沟通彼此的准备情况。
编制检查表

通知审核
审核前应通知被审核部门; 通知内容:内审员、审核时间; 内部审核一般不搞突然行审核; 提前通知被审部门的目的是让做好准备, 促进审核双方的协调配合;各部门可以 提前自查;
检查表的作用
使检查目标始终明确; 紧扣审核主题,确保审核计划的实现和 审核进度; 提高审核效率,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工 作量; 确定审核思路和审核策略; 作为内部审核的重要资料存档; 树立内审员的良好形象。
跟踪审核计划
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所采取纠 正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审 核; 跟踪审核计划所确定的范围,应限于内 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
验证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是否持续符合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审核目的决定要做的事情
文审:即对体系文件进行审核;审核体 系文件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规则及应用 说明的要求。 体系运行审核:即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 审核;审核日常体系运行是否符合体系 文件的要求。
常出现的问题
未进行文审; 在体系运行审核过程中,不依据 体系文件。
不符合项报告
不符合项的类型; 不符合项报告的编写; 审核发现的汇总分析。
1、不符合项的类型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方面的不符合; 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方面的不符合; 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效果方面的不符合。
2、不符合项报告的编写
不符合项报告的内容:被审核部门和负责人、内审员姓名、审核日期、审核依据、 不符合事实陈述、拟采取的纠正措施及预定完成时间、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跟 踪验证结果。 编制不符合项报告的注意事项: 不符合事实陈述应力求具体、可追溯,不会引起被审核方的异议; 不符合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操作人员等要给出详细描述; 不符合事实所对应的审核依据条款要判断准确,并给出条款号; 所有不符合事实均应得到被审核方的确认; 开不符合项时,不能感情用事,不能用形容、夸张的语言描述;不能任意扩 大不符合的事实范围,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作为不符合判断的依据; 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后,必须考虑造成不符合的根本原因、应采取纠正措施以及 如何跟踪验证。 审核发现的汇总分析 从发现的不符合项入手; 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来分析,可将上次内部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构成与 本次比较; 总结被审核方工作的优点。
3、现场审核记录
记录的作用: 作为编制不符合项报告和审核报告的依据; 作为备忘、核实的依据; 作为查阅、追溯的参考; 记录的要求: 清晰、全面、易懂,便于参考、追溯; 准确、具体; 及时。
4、审核证据与审核发现
对所收集到的客观证据应进行整理、分 析、筛选,在此基础上得出审核证据; 根据审核依据对审核证据进行客观评价, 得出审核发现; 审核发现分为符合和不符合;这个过程 为审核结论。
附加审核计划
附加审核:是指在年度审核计划以外的 审核; 附加审核仅在证实了问题严重、对业务 有危害时,才有必要进行; 附加审核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八、审核程序
审核策划; 审核实施; 审核报告; 跟踪审核。
(一)审核策划
制定内部审核计划; 建立内审组; 编制检查表; 通知审核。
编制内部审核计划
现场审核
现场审核原则; 客观证据的收集; 现场审核记录; 审核证据与审核发现; 现场审核策略及基本技巧; 现场审核的控制;
1、现场审核原则
坚持以客观证据为依据的原则; 坚持客观证据与审核依据核对的原则; 坚持独立、公正的原则。
2、客观证据的收集
客观证据的收集方式 与被审核方人员的面谈 查阅文件和记录 现场观察与审核 对实际活动及结果的验证 数据的汇总、分析,图表和业绩指标 来自其他方面的报告,如客户反馈等。 不能作为客观证据: 主观分析、推断、臆测的信息; 传闻、陪同人员或其他与被审核的质量活动人员的谈话; 作废的文件规定和擅自修改过的记录。
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培训:培训内容:准则培训 审核技巧、审核过程和审核 要求的培训。 培训方式:外部培训 内部培训 资格:熟悉体系;具有相应的技术背景;授权。 内审时对内审人员的要求:在资源允许的情况 下,独立于审核活动。
二、审核目的
验证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 合审核所依据的准则要求;
过程审核
实现过程:合同评审、抽样、样品处置、 检测方法、量值溯源等直接影响结果报 告的过程; 支持过程:技术记录、分包、采购和结 果质量保证等内容。
存在的问题
漏项:要素和部门的遗漏; 对过程审核的不足; 对准则中的不适用条款的审核。
五、审核方法
普查和抽查相结合; 以追溯性方式开展检查;
以表格形式记录检查结果。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也称的一方审核,用于组织的内部 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 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外部审核:包括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第 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客户)或由其他 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 独立的组织进行,如认证机构对认证申请人进 行的审核。
(二)内部审核实施
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 不符合项报告; 末次会议。
首次会议
参加人员:内审组全体人员、被审方领导及相关人员; 主持人:内审组长; 会议内容: 申明内部审核目的和范围,明确审核依据、审核涉及的部门 和岗位; 明确审核计划和日程安排,征得被审方的最后确认; 强调审核原则,阐明公正客观的立场; 简明澄清有关问题,交流双方关心的具体问题; 建立内审组与被审核方的正式关系,明确审核的陪同人员。 到会人员应签到。
三、审核依据
依据就是判定标准; 文审的依据:认可准则、应用说明及其 他规定; 体系运行审核:体系文件(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相关的SOP)。
常见的问题
文审是不依据准则及应用说明; 现场评审时,不依据体系文件。
四、审核范围
审核范围:即审核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和广度; 要素、部门、场所、过程或活动; 过程审核的不足。
末次会议
参加者 目的 内容
1、参加人员
内审组 被审核方领导 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内审组长主持
2、目

向受审方介绍内部审核的总体情况,使 之清楚了解审核结果; 报告审核发现(重点是不符合项)和审 核结果; 提出后续工作要求(纠正措施、跟踪审 核等); 澄清或回答被审核方提出的问题。
3、内

与会者签到; 内审组长重申内部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强调审核的局限性(抽样的风险); 宣读不符合项报告,并提交书面不符合项报告; 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完成时限、验证方法; 宣读审核结论,适当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说明内部审核报告的发布时间、方式及其他后续工作 要求; 被审核方领导表态,并对完成纠正措施做出承诺; 内审组长代表内审组表示感谢。
2、审核结论
在审核范围内,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 作是否符合审核依据的要求; 在审核范围内,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 作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质量方针的贯彻情况及质量目标的实现 有效程度; 实验室是否有充分的技术能力提供相应 的检测服务。
3、预防、纠正和改进措施的要求
措施的提出:是内审组与被审核方共同的责任; 措施的评价: 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时间、分工要求 合理、明确; 便于实施,能解决问题,不会产生负面效 应; 解决问题有一定深度,能较好地消除和预 防问题的发生。
3、跟踪审核的范围
限于验证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 正/纠正措施实施情况。
4、跟踪审核的实施
形式:书面审核 现场审核 负责跟踪审核人员的职责 对不符合的纠正结果进行验证; 正式被审核方已找到发生不符合项的根本原因; 证实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有效的; 向质量主管报告跟踪审核结果。 跟踪审核报告内容 纠正措施计划是否在商定的日期前完成; 计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都已完成; 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认可准则中的内审
4.14; 共有4个条款;1个注; 383个字
内审存在的问题
走过场; 不知道如何开展内审。
内部审核
定义 审核目的 审核依据 审核范围 审核方法 审核人员 审核计划 审核程序 审核记录 审核后期工作
一、定义
审 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 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 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包括审查和核对两个过程。 该做的事情:收集证据; 评价; 形成文件。 要求:证据收集要充分 评价要客观; 文件要系统。
5、现场审核策略及基本技巧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 正向和逆向的审核方法; 按过程(要素)审核或按部门审核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