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_图文.
胃肠疾病病人的的护理 ppt课件
急性肛裂
病因:
• 解剖因素——肛门前、后方不如两侧牢固;肛管后部血
液循环不足,弹性较差,肛门腺分布较多,肛门后部受粪 便压迫较重,容易受损伤。
• 外伤——干硬粪便或异物强行通过致裂伤(多见)。 • 感染——肛窦炎致肛管皮下脓肿(少见)。 • 性别——肛裂好发于妇女,可能的原因有:妇女相对较
男性挑食,大便没有规律,多数有便秘病史; 月经期、 妊娠、分娩等生理期影响。
• 类型:
• 肛窦炎向上感染可形成骨盆直肠窝脓肿; • 向下感染导致肛周皮下脓肿,是最常见的脓肿; • 向外则形成坐骨直肠窝脓肿。
骨盆直肠窝脓肿 提肛肌
肛周皮下脓肿
坐骨直肠窝脓肿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是否有肛缘瘙痒、刺痛、分泌物等肛窦炎、肛腺 感染的临床表现; 了解病人有无肛周软组织感染、损伤、内痔、肛裂、药物 注射等病史。
痔的分类: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病史:是否有肛门瘙痒、疼痛和有分泌物等表现;有无肛 周疾患,如肛窦、肛腺慢性感染等。 生活习惯:是否有长期饮酒、好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好发因素:从事职业需长期坐或立;便秘、前列腺增生、 腹水、妊娠和盆腔肿瘤等。
2.身体状况 • 内痔:
临床表现:
便血(最常见的症状)——排便时无痛性出血; 痔核脱出——为暗红色,初期可自行回纳; 瘙痒——粘液刺激周围皮肤而引起; 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粘膜受损感染可出现剧痛。
• 生活习惯——便秘,不良排便习惯、吸烟等。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病人是否常有长期便秘史。 有无不良生活习惯。
2. 身体状况
• 疼痛——规律性的便时痛和便后痛。
• 排便时粪便冲击和肛管扩张产生剧烈的疼痛,如烧灼感或 刀割样; • 便后肛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再度出现持续时间更长的剧 痛; • 便后痛约在30分钟到数小时后缓解,直至下次排便再次出 现。 • 便秘——怕痛→忍便→便干→更痛,造成恶性循环。
外科护理学 PPT第十五章胃肠道疾病病人的护理(3-1)
(三)护理措施
1.缓解疼痛 2.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 (1)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 (2)迷走神经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
(3)感染
(四)健康教育
1.应告知病人及家属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知 识。
2.指导病人加强自我调节,稳定情绪。 3.劝导病人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4.吸烟饮酒有损胃黏膜和健康,劝告病人戒烟
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并采取有效止血措施。 1.非手术治疗 (1)补充血容量。 (2)留置胃管。 (3)胃镜下止血。 (4)止血、制酸、生长抑制素等药物的应用。 2.手术治疗
(二)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 2.焦虑、恐惧
(三)护理措施
1.维持体液平衡 (1)迅速建立多条畅通的静脉通路,快速输液、
输血。 (2)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卧床休息。有呕吐者,
瘢痕性幽门梗阻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和位于幽门的胃溃疡。溃疡引起幽门梗阻的机 制有幽门痉挛、炎性水肿和瘢痕三种。梗阻初 期,为克服幽门狭窄,胃蠕动增强,胃壁肌层 代偿性增厚。后期,胃代偿功能减退,胃失去 张力、高度 1.腹痛 2.呕吐 3.慢性消耗表现 4.腹部体征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
的全层黏膜缺损,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
(一)护理评估
【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2.胃酸分泌过多 3.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胃黏膜屏障损害 4.其他因素
【病理生理】 本病属慢性溃疡,多为单发。溃疡深而壁
硬,呈漏斗状或打洞样,边缘增厚或是充血水 肿,基底光滑,表面可覆盖有脓性呈灰白或灰 黄色苔膜。胃溃疡多发生于胃小弯,以胃角多 见,胃窦部与胃体亦可见,胃大弯、胃底较少 见。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发生在球部,球部以下 的溃疡称为球后溃疡。典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 呈圆形或椭圆形,可深达黏膜肌层。若溃疡向 深层侵蚀,可引起出血或穿孔。幽门处较大溃 疡愈合后形成瘢痕性幽门狭窄。
外科护理学 PPT第十五章胃肠道疾病病人的护理(3-3)
一、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perianorctal
abscess)是指发生在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内或 其周围软组织内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发展成 为脓肿。
(一)护理评估
【病因】 绝大部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由肛腺感染引
起,亦可继发于肛周皮肤感染、外伤、肛裂、 内痔、药物注射、骶尾骨骨髓炎等。
【病理生理】 由于肛窦呈带状向上开口,腹泻、便秘时
绝大多数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 以化脓性感染多见;结核、克罗恩(Crohn) 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特异性感染、恶性肿瘤、 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等也可导致。
【病理生理】
肛瘘的内口位于齿状线上的肛窦处,外口 位于肛周皮肤。由于外口皮肤愈合较快,常致 假性愈合发生并再形成脓肿;脓肿可从原外口 溃破,也可从另处穿出形成新的外口,形成多 个瘘管和外口,使单纯性肛瘘变为复杂性肛瘘。
【病因】
1.腹部纵行切口
2.切口感染
3.手术操作不当
4.腹内压升高
5.其他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腹壁切口处逐渐膨隆,有肿块 出现,通常在站立或用力时更为明显,
第七节 直肠、肛管炎性疾病
【解剖生理】 1.直肠 2.肛管 3.直肠肛管的生理功能 4.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临床表现】
1.症状
2.体征
【辅助检查】 1.直肠指检 3.特殊检查 5.影像学检查
【处理原则】 1.堵塞法 2.手术治疗
2.内镜检查 4.实验室检查
(二)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 2.便秘 3.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
易引发肛窦炎,感染延及肛腺后首先易发生括 约肌间感染。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内所含的疏松 的脂肪、结缔组织使感染极易蔓延、扩散,从 而形成不同部位的脓肿。若未及时有效处理, 还可穿破间隙而扩散或形成肛瘘。 【临床表现】 1.肛门周围脓肿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窝脓肿)
第15章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5章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胃肠疾病是指胃和肠道发生的一系列疾病,常见的有胃炎、胃溃疡、肠炎、肠梗阻等。
这些疾病会给病人带来胃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
首先,要对胃肠疾病进行全面的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情、症状和病史,并进行身体检查,如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腹部是否有压痛等。
其次,在饮食上要给予病人合理的指导。
对于胃溃疡、胃炎病人,要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可选择软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多给予清淡饮食。
对于肠炎、肠梗阻病人,可能需要禁食一段时间,然后从液体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或软食。
同时,要注意给病人补充足够的水分,避免脱水。
第三,在药物治疗方面要做好监护工作。
护士要负责给病人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生素、消炎药、抗酸药等。
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
第四,要进行定期的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士要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下来。
同时,要关注病人的症状变化、精神状态、排尿排便情况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第五,要加强宣教和心理护理。
护士要向病人和家属详细解释疾病的病因、病情、治疗方法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同时,要关心病人的心理状态,与他们进行沟通,提供精神支持,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第六,要加强感染控制。
胃肠疾病常伴有肠道感染的可能,护士要提醒病人和家属注意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等。
同时,要加强病房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综上所述,对于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有一定的胃肠疾病知识和相关的护理技能,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合理指导饮食,监护药物治疗,定期观察病情并进行记录,加强宣教和心理护理,同时加强感染控制。
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帮助病人康复。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病例二: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总结词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
详细描述
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护理需注意饮食调整和心理疏导。饮食上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量的脂肪、糖分摄入,增加 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心理上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和压力。
目的和目标
提高护士对胃肠疾病 的认识和护理能力。
了解如何与胃肠疾病 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和交流。
掌握胃肠疾病病人的 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02
胃肠疾病概述
定义和类型
定义
胃肠疾病是指影响胃肠系统的疾 病,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 等器官的疾病。
类型
常见的胃肠疾病包括胃炎、胃溃 疡、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 、胃癌、结直肠癌等。
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护理服 务。
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胃肠疾病病人的护 理需求和心理状态,为制定更 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
依据。
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促进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
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研 究,探索胃肠疾病与其他疾病 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为临 床治疗和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 方法。
运动与休息
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促进 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情绪调节
强调情绪对胃肠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保持乐观 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病情监测与复诊指导
胃肠疾病病人的的护理 ppt课件
肛垫的功能——诱发
排便感觉中心;协助括约 肌封闭肛门。
2. 肛管:
解剖学肛管:齿状线至齿状线下1.2~1.5cm处(肛缘), 长度约1.5cm。 外科学肛管:肛门直肠环至齿状线下方1.2~1.5cm处,实 际上是直肠柱区+解剖学肛管,直肠柱区长约1.5~2.0cm, 故外科肛管长约3.0~3.5 cm。 肛肠外科疾病如痔、瘘等大多在这段区域内发生。
套扎后半月后,肠镜检查在原直肠套扎处可见 月3mm大小白色瘢痕形成。
内 痔 伴 出 血
炎 性 外 痔
混 合 痔 併 肛 乳 头 肥 大
血 栓 性 外 痔
痔的临床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
病程迁延时间长,反复发作,给病人生活和工作 带来痛苦和不适而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4.辅助检查
肛门视诊、直肠指检、肛门镜检: • I期、Ⅱ期:内痔不能触及,肛门镜检可见暗红色、质软 、半球形肿物; • Ⅲ期:蹲位时痔块可脱出。 • Ⅳ期:随时可见痔块 外痔检查可见肛缘皮肤肿胀、发亮、暗紫色圆形结节,触 痛明显。
胃肠疾病病人的的护理
第六节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 掌握: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的临床特征;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手术前后的护理;
• 熟悉: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的治疗要点;
• 了解:
直肠、肛管的解剖生理;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的护理诊断及目标。
内痔的分期的依据是看内痔脱出肛门的情况 或程度。
温馨提示: 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观众不适,请 各位家长陪同观看· · · · · · ·
• 外痔:
临床表现:
肛管皮下的局限性隆起,一般无特殊不适;发生血栓性外 痔时,局部出现剧烈疼痛,咳嗽、排便时更甚。
胃肠外科病人护理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 晚期并发症的表现和防治
.
面积灼伤病人; 抗肿瘤治疗期间
★病人伴有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出凝血功能
障碍或休克,应先予纠正,待内环境稳定时再考 虑PN。
.
肠外营养途径的选择
• 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时间>2周):严格的技 术与物质条件、并发症较多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 周围静脉置管 (置管时间<2周):操作简便、 经济、并发症少、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
处理原则
现场急救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已确诊或高度怀疑者,作 1、防治休克
好急症手术准备。
2、抗感染
实质脏器破裂:边抗休克,
边手术。
3、禁食和胃肠减压
空腔脏器穿孔:休克纠正 4、镇痛
后再手术;如休克不易纠 正,应抗休克的同时手术
5、做好术前准备
剖腹探查术: 探查、止血、修补、 切除、清除腹腔内 残留液和引流
.
腹腔脏器损伤:
实质脏器损伤
空腔脏器损伤
肝、脾、肾、胰——出 • 胃肠、膀胱——消化液
血至腹腔。
或尿液入腹腔。
早期出现失血性休克;
• 全身中毒症状; • 持续性腹痛,严重腹膜
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较轻, 刺激征,板状腹;
但肝、胰管破裂可有例 • 肝浊音界缩小;
外;
•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可有移动性浊音; 腹穿抽出不凝血液; 血常规显示贫血,
肠内营养
<30天 鼻胃/肠管
胃功能良好
胃功能障碍
>30天 胃/肠造口
外科护理学第十五章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十五章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是外科护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胃肠疾病包括胃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这些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做好对患者的监护、疼痛管理、饮食管理、预防并发症等工作,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首先,护士要做好患者的监护工作。
胃肠疾病病人通常需要静脉输液、血氧饱和度监测和心电图监测等,护士要定期查房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同时,护士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记录和上报,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其次,护士要合理管理患者的疼痛。
胃肠疾病病人常常伴随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选择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给予镇痛药物、热敷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另外,护士要进行饮食管理。
胃肠疾病病人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如低脂、低盐、易消化等,以减轻胃肠负担。
同时,护士还要对患者的饮食摄入量进行监控,避免患者过度饮食或少吃。
此外,护士还要注重预防并发症。
胃肠疾病病人易发生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这些并发症会加重病情并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
护士要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定期翻身、按摩、预防感染等。
最后,护士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胃肠疾病病人常常伴随着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对患者的康复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以缓解他们的情绪。
总之,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是外科护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护士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做好患者的监护工作、疼痛管理、饮食管理、预防并发症以及心理护理等工作。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提高胃肠疾病病人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精品PPT课件新版
【病理】
• 好发部位
胃溃疡多发生于胃小弯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发生在球部
• 呈圆形或椭圆形,可深达黏膜下层 • 可引起出血或穿孔、幽门梗阻
17 17
18 18
【临床表现】
• (1)十二指肠溃疡症状
• 餐后延迟痛、饥饿痛或夜间痛 • 进食后腹痛可暂时缓解 • 服用抗酸药物或进食能使疼痛缓解或停 止 • 腹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 • 压痛点在脐部偏右上方
消除了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主要因素; • ②消除了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分泌,减少了体液性的
胃酸分泌。
31 31
迷走神经切断术式
• ①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 ②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 ③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 ④保留交感神经的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
32 32
33 33
34 34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22 22
【治疗原则】
• (2)十二指肠溃疡手术适应证
• 发生穿孔、内科无法控制的出血、瘢痕 性幽门梗阻 • 正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23 23
2.手术方式
• (1)胃大部切除术 • (2)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24 24
(1)胃大部切除术
➢毕(Billr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 ➢毕(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后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 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oduodenal ulcer)是指发生于胃 十二指肠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钻膜缺损。
• 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为 消化性溃疡(pentic ulcer)。
15 15
【病因】
•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 染 • 2.胃酸分泌异常 • 3.胃黏膜屏障破坏 • 4.其他包括遗传、吸烟、心理压力和咖啡 因等因素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ppt医学课件
护理措施
3.治疗配合
(1)抗感染 遵医嘱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常用庆大霉 素、氨苄西林、甲硝唑等静脉滴注。
(2)对症护理 有明显发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便 秘者可用开塞露;观察期间慎用或禁 用止痛剂 。
护理措施
(二)手术前后护理
1.一般护理 2.治疗配合 3.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腹痛为阳性(图15-8)。
护理评估
②腰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试验
患者左侧卧位,左腿屈曲,被动过伸右腿(髋), 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盲肠后, 贴近腰大肌 。
护理评估
③闭孔内肌试验
病人仰卧位,使右髋屈曲90°并内旋,引起右下 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 肌。
护理评估
④直肠指检
在直肠右前方有触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低, 其尖端指向盆腔。当炎症向盆腔扩散时,在直肠 前壁和两侧壁有明显触痛或包块。
护理措施
(1)腹腔内出血
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故手术后当天应严密 观察血压、脉搏。如出现面色苍白、脉速、血 压下降等内出血表现,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液流 出,应立即将病人平卧,静脉快速输液,报告 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
护理措施
(2)切口感染
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术后3~5天体温 升高,切口局部有红肿、压痛及波动感。应给予 抗生素、理疗等治疗,如已化脓应拆线引流 。
多数病人的血常规检查 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 白细胞比例增高。尿常 规可有少量红细胞,系 输尿管受局部炎症刺激 所致。如尿中出现大量 红细胞,提示可能是输 尿管结石。
3)腹腔镜检查
2)影像学检查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2 .B超检查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胃 、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1.解剖生理概要(1)胃的解剖生理(2)十二指肠解剖生理2.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与诊断(3)常见并发症(4)手术适应证(5)手术方法(6)护理措施3.胃癌(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护理措施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一、胃的解剖生理概要胃位于腹腔左上方,为一弧形囊状器官,上连食管,入口——贲门;出口——幽门。
连接十二指肠。
·胃壁从内向外分4层:1.黏膜层2.黏膜下层3.肌层4.浆膜层黏膜层:①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和凝乳酶原。
②壁细胞,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
③黏液细胞,分泌碱性黏液。
④G细胞(胃窦部),分泌促胃液素。
⑤嗜银细胞——功能不明。
二、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位于幽门和空肠之间,呈“C”形,长约25cm,分为四部分:1.球部2.降部3.横部4.升部功能——接受胆汁和胰液;分泌——碱性十二指肠液,内含消化酶,如肠蛋白酶、乳糖酶、脂肪酶,促胃液素、肠抑胃肽、缩胆囊素等。
第二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一、病因病理(一)病因主要致病因素——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屏障受损。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消化性溃疡的原因是感染胃黏膜炎症反应、释放促胃液素的反馈抑制机制发生障碍,并且抑制生长抑素释放,促进胃酸分泌。
(二)病理慢性溃疡,直径小于2cm,可深达肌层。
可引起出血或穿孔,幽门处较大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可导致幽门狭窄。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三大特点】1.慢性;2.周期性发作;3.节律性上腹部疼痛。
【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饥饿痛,进餐后缓解。
体检在脐部偏右上方有压痛。
补充TANG:疼痛——进食——缓解。
◆胃溃疡——餐后痛,进餐后疼痛不能缓解。
补充TANG:进食——疼痛——缓解。
压痛点:位于剑突与脐间的正中线或略偏左。
X线钡餐——龛影。
胃镜——确诊。
三、常见并发症1.大出血——最常见2.穿孔3.幽门梗阻4.恶变(补充TANG)1.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1)临床表现和诊断:突然大量呕血或解柏油样大便,头晕、目眩、无力、心悸甚至昏厥。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概述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主要有痔、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肛瘘和直肠息肉
护理评估
(一)痔 1.定义 • 痔:是直肠下端黏膜下和肛管皮 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迂 曲所形成的静脉团 2.分类 ①内痔:最多见。位于齿状线上方,由直肠上静脉丛扩张 、迂曲而成。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处,表面覆盖直 肠黏膜。 ②外痔:位于齿状线下方,由直肠下静脉丛扩张、迂曲而 成,表面覆盖肛管皮肤。外痔用力排便时发生皮下静脉 丛破裂,称为血栓性外痔
(四)肛瘘 1.健康史:多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发病和治疗过程有关 2.身体状况: (1)疼痛:多为隐痛不适。急性感染时,有较剧烈的疼 痛。 (2)瘘口排脓:反复自外口溢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 性分泌物,污染内裤。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时,瘘管 中脓液积存,可伴有明显疼痛或形成脓肿。 (3)肛周瘙痒: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潮湿、瘙痒, 久之可形成湿疹。 (4)直肠肛门检查:肛周皮肤可见单个或多个外口,呈 红色乳头状或肉芽组织突起,压之有少量脓液或脓血性 分泌物排出。直肠指检内口处轻压痛,可触及硬结样内 口及条索状瘘管。
护理评估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1.定义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肛 管周围软组织间隙发生的 急性化脓性感染及脓肿形 成。 2.病因:绝大部分直肠肛管周 围脓肿由肛腺感染引起, 少数可继发于外伤、肛裂 或痔疮药物注射治疗等
护理评估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
1.健康史:了解肛周软组织感染、损伤、内痔、肛裂、痔疮药物 注射治疗等病史
护理评估
4.处理原则
(1) 初期:只需调节饮食,保 持大便通畅,便后热水坐浴, 加强体育锻炼,不需特殊治疗
(2)血栓性外痔经局部热敷、 外敷消炎止痛药物后,若疼痛 缓解可不手术;对疼痛剧烈的 血栓性外痔,可行血栓剥离术 (3)Ⅰ、Ⅱ期内痔可选用注射 疗法、胶圈套扎法; (4)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护理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本溪市卫生学校 张文利 孟 瑶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发病机制及分类】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护理措施】
发病机制及分类
发病机制及分类
(2)后天性因素
因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伤或感 染造成的腹壁缺损以及年老体弱或过度肥 胖造成的腹壁肌肉萎缩,均可导致腹壁强 度降低 。
发病机制及分类
2.腹内压力增高
是腹外疝形成的重要诱因。慢性咳嗽、便 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举重、婴儿 经常啼哭等是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 因。正常人虽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但若 腹壁强度正常,则不致于发生疝。
回纳腹腔,称可复性疝,临床上最为常见。
发病机制及分类
2.难复性疝
病程较长,疝内容物与腹壁发生粘连,致使内 容物不能完全回纳腹腔,称为难复性疝,其内 容物大多数是大网膜。
发病机制及分类
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当腹内压力骤然升高时,较多的疝内容物强烈扩张疝 环而进入疝囊,并随即被弹性回缩的疝环卡住,使疝 内容物不能回纳腹腔,此时的疝就是嵌顿性疝。若嵌 顿时间过久,疝内容物发生缺血坏死时,称为绞窄性 疝。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注意了解有无腹部外伤或手术史,是否可能造成 腹壁缺损、腹壁神经损伤或腹壁薄弱;是否存在 年老体弱、过度肥胖、糖尿病等腹壁肌肉萎缩的 因素;详细询问可能导致腹内压增高的病史,如 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等,找出引 起腹内压增高的原因。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腹外疝一般应及早采用手术治疗。1岁以内的患儿, 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逐渐增强,腹外疝可望自愈, 可暂时采用压迫疝环的方法,如腹股沟斜疝用棉束带 包扎压迫(图15-2) ,避免疝内容物脱出,予以观察。 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佩戴特 制的疝带,或用其他压迫方法,阻止疝内容物脱出。
2.难复性疝
疝块不易或不能回纳,可有坠胀、隐痛不适。滑动 性斜疝除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或便 秘等症状 。
护理评估
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当腹内压骤然增高时,疝块突然增大,剧烈疼痛,平卧或 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肿块张力高且硬,有明显触痛。 如嵌顿的内容物为肠袢,即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 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如嵌顿时间 过久,疝内容物发生缺血坏死,形成绞窄性疝,此时病人 有急性腹膜炎体征;发生肠管绞窄者可有血便,肠管绞窄 穿孔者可因疝块压力骤降疼痛暂时缓解,易误认为病情好 转;严重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一)知识缺乏
(二)疼痛
(三)体液不足
(四)潜在并发症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一)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腹外疝复发的有关知识。
(二)疼痛
(三)体液不足
(四)潜在并发症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一)知识缺乏
(二)疼痛
与疝块嵌顿或绞窄及手术创伤有关 。
(三)体液不足
(四)潜在并发症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儿童期腹外疝手术治疗可采用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 术。成人腹外疝手术治疗可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无 张力疝修补术及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嵌顿性疝的患 者,如嵌顿时间在3~4小时内,在确认无绞窄的情 况下,可先试行手法回纳,以后再择期手术治疗; 如手法回纳失败者应立即手术治疗。绞窄性疝则必 须紧急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鉴别点
发病年龄 突出途径 疝块外形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
斜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疝块不再突出 精索在疝囊后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直疝
多见于老年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半球形,基底较宽 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形。
发病机制及分类
3.疝内容物
是突入疝囊内的腹腔内脏器或组织,
常见的是小肠及大网膜。
发病机制及分类
4.疝外被盖
指覆盖疝囊外表的腹壁各层组织,
通常为筋膜、肌肉、皮下组织和皮
肤。
发病机制及分类
(三)病理类型
1.可复性疝
2.难复性疝:滑动性疝
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发病机制及分类
1.可复性疝
当病人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疝内容物进入疝 囊。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块时,疝内容物很容易
(一)病因
(二)病理解剖
(三)病理类型
发病机制及分类
(一)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
(1)先天性因素
(2)后天性因素
2.腹内压力增高
发病机制及分类
(1)先天性因素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器官或组织穿过 腹壁造成局部腹壁强度降低,如精索或子 宫圆韧带穿过的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 过的股环,脐血管穿过的脐环,以及腹股 沟三角区均为腹壁薄弱区。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一)知识缺乏
(二)疼痛
(三)体液不足
与嵌顿疝或绞窄性疝引起的机械性 肠梗阻有关 。
(四)潜在并发症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易复性疝 2.难复性疝
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4.腹股沟斜疝与直疝鉴别要点
护理评估
1.易复性疝病人多无自Fra bibliotek症状或仅有局部坠胀不适。主要表现为 局部包块,无触痛;如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听诊可以闻 及肠鸣音;回纳疝块后,可触及腹壁的缺损处,嘱病 人咳嗽检查者指尖能感知冲击感。
护理评估
发病机制及分类
(二)病理解剖
1.疝环
2.疝囊
3.疝内容物
4.疝外被盖
发病机制及分类
1.疝环
是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疝囊从疝
环突出。通常以疝环所在的解剖部
位为疝命名,如腹股沟疝、股疝、
脐疝等。
发病机制及分类
2.疝囊
是壁腹膜从疝环向外突出所形成的
囊袋状物,分为疝囊颈、疝囊体、
疝囊底三部分,一般呈梨形或半球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
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有无因疝块反复突出影响工作和生活而感 到焦虑不安;有无对手术存在顾虑;病人对预
防腹内压增高的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1.透光试验 2.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 3.便常规及潜血 4.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