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合集下载

新旧课程标准比较

新旧课程标准比较

修订工作结束后,教育部又再次向全 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16个大学课程 中心以及11家出版社教材主编征求意见, 得到反馈意见两万余条。此外,教育部还 向89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专家 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征求了意见,就文科课 程标准向中宣部、外交部、中央党史研究 室征求了意见。审议工作坚持综合审议与 学科审议相结合,最后投票表决的方式进 行,审议机制初步建立。

3.课程建设走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过程,记 载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走向更加法 制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过程。 • 《义务教育法》的颁发,标志着我国基 础教育向法制化的迈进。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的研制与颁布,经历 了前所未有的民主、开放的过程。
三、《语文课程标准》修 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 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 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 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 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 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 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 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 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 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日本小学生的书法课:
3、针对课改实验中的问题,进一步强调改革的新 理念。 例如,关于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地强调阅读是 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应加强 指导,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重视 给学生提供阅读各种各样类型的文章和材料的机会, 并强调阅读材料一定不仅仅局限在文学性文章,新 闻报道、随笔、杂谈、图表、宣传手册,包括各种 说明性、论说性的文章等在内的广泛的多样化的读 物,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经常用到的都应成 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例如:·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

(《历史课程标准》)·增加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加强地理基础知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联系。

(《地理课程标准》)·反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削弱传统生物学按群详细介绍生物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知识。

(《生物课程标准》)·加强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内容,降低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配平、浓度计算等)的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3.改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拟定调查提纲,对经历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长辈进行访谈,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认识这段历史的原因及危害。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组织学生观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历史背景,讲述历史故事。

(《历史课程标准》)·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围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例如:·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

(《历史课程标准》)·增加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加强地理基础知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联系。

(《地理课程标准》)·反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削弱传统生物学按群详细介绍生物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知识。

(《生物课程标准》)·加强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内容,降低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配平、浓度计算等)的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3.改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拟定调查提纲,对经历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长辈进行访谈,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认识这段历史的原因及危害。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组织学生观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历史背景,讲述历史故事。

(《历史课程标准》)·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围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已逐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兴趣。

成功的游戏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游戏,学习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游戏教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规模,被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中,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今教改的新潮流。

游戏教学还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

一、数学游戏的形式长期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形式,其中比较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1、讲故事。

对于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

而且讲故事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们去认识数学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观察。

观察能力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

小学数学可以实物材料为“第一性材料”,以课本文字插图为“第二性材料”,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材料,结合课本材料来学习数学。

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数学现象,培养与加强“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培养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

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出示教学挂图和实物,让学生观察,从而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猜想。

猜想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且培养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

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们进行猜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

让学生们猜一猜,估一估,促进思维培养,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我们在教长度单位米的认识时,就可以先不要告诉学生一米有多长,先进行猜想估计,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加强对知识的表象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解读工作总结

新课程标准解读工作总结

新课程标准解读工作总结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犹如教育领域的一场春风,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课程标准,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解读工作。

以下是对这段时间新课程标准解读工作的总结。

一、解读工作的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有的课程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旨在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开展新课程标准解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让全体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把握教育教学的新方向;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解读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为了确保解读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解读方案。

首先,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新课程标准培训。

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

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回来后再进行二次培训,将所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传达给全体教师。

其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教师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体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听课、评课等环节,教师们相互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解读工作的主要内容1、课程目标的解读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

我们通过对比新旧课程标准,深入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具体要求,明确了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

2、课程内容的解读新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我们对课程内容的结构、主题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2023版解读

新课程标准2023版解读

新课程标准2023版解读
教育部于2023年4月21日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即2023版课标。

与之前的版本相比,这一新版课标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
教学建议等方面都做了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下是对新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首先,新版课标明确提出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使全体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这一目标的提出,强调了数学教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新版课标在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体系化是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

新版课标将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强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同时,新版课标还增加了“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等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新版课标在教学建议方面也进行了调整。

新版课标强调启发式教学,提倡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新版课标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
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总之,新版课标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和个性化教学,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 大概念

新课程标准 大概念

新课程标准大概念近年来,我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教育改革也是在不断推进之中。

新课程标准则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对于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新课程标准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步步了解一下。

第一步:新课程标准的概念及由来新课程标准是指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和不断发展的社会中,针对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发展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和实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新一代教育大纲和教材体系。

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始于 1999 年,当时中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引领了新课程标准的发展。

第二步: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是一份包含教育目标、教育原则、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等内容的完整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教育目标:突出学生成长为本,将学生的生命体验、文化认知、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多元素素材形成有利于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2. 教育原则: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以及突出综合实践等;3. 课程结构:分为基础课程、阶段性课程和普及性课程三部分;4. 教学内容:既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启发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培养;5. 教学体系:有齐备的教育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师资培训体系等。

第三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更加贴近学生,更加注重实现学生素质发展。

同时,实施新课程标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教学内容过多过难,学生学习负担过大等问题。

总结: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反映了我国教育的新思维和新努力。

新课程标准不仅是一份教材体系,更代表着教育改革的方向。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涉及社会的多个层面,其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建设做出贡献。

新课标

新课标

新课程改革第一章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同年9月在38个国家级试验区开始试行,2002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试行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1. 时代的发展(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难2. 基础教育的地位使然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把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和国民素质的有效战略。

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课程改革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战略措施,并且得到各国政府日益高度重视3.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能否把握好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机遇,关键在教育。

中国民众对教育的要求在提高。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五大)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把知识和技能作为高中课程目标的核心,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导致高中教育价值观的异化和扭曲(2)为了追求升学率,课程极力跟随高考的取向,一方面导致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使得反映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内容很难纳入到课程内容领域,课程内容难于反应时代(3)分科的倾向严重,课程结构简单、划一。

由于分科现象的存在,特别是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偏科现象严重,对学生的人格和整体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4)为了能牢固记忆固定僵化的知识,在课程实施主要采用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机械训练学生,学生也形成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影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5)在课程评价上,以高考选拔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考试的分数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评价学生的主体,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5. 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2. 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生活化、社会化与能力化,实践性增强,从双基到四基[基础知识、基3. 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4. 加强道德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5. 加强课程的综合化6. 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加强课程的个性化和综合化7. 课程法制化第二章新课程的理念与结构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核心理念: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子的发展基本理念:1. 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2. 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3. 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统整学生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二.新课程结构调整的现实1.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 逐步走向课程的综合化4.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5. 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三.新课程结构的特征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个基本特征1. 均衡性: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docx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docx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正式颁布,并且将于今年9 月份开始实施。

距离上一版本已经过去11年,新的标准可以说与最近一年时间的“双减”、民办教育缗减、体育中考改革等政策有较强关联性,对往后中小学生的应试、教育教学影响重大。

传统3门主科的变化语文和数学的总课时比例较上一版本没有明显变化,依然保持语文20%〜22%、数学13%~15%;变化最大的是外语,新版改为占比6%〜8%,在所有学科中与道德法治并列,排到了倒数第三位;从课时占比上来说,语文一定是未来应试考试的大头科目,而外语学科在公校内的定位将越来越低。

不过另一方面也确定了未来十年外语作为考试项目还会存在。

1. 部分副科教学时间提前. 新课标中将科学、艺术、劳动这三门课程的设置时间提前至一年级,这表明新课标的大方向更加重视素质教育。

其中艺术科目以音体美为主线,还将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开设戏剧、影视、舞蹈。

据此可推测未来孩子的兴趣培养将更加细化,从市场的角度,艺术类培训班的项目也将迎来一波红利期。

此外,信息科技也被单列出来,这应当与最近十年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相关,让学生掌握信息科技的基础技能,有助于适应网课信息化教学、交互式教学等新型模式。

« 1课程类别与科目设置体育在考试中的权重增大从表2中可以看出,体育的课时10%11%比例已经超过外语,接近数学的权重。

结合2021年IO月,中力、国印办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体育中考要逐渐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根据各地教育局陆续出台的政策,北京体育中考的分值将增加到70分,河南从2024年起,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值提高到IOO分,河北也将增加到50分。

课程难度的变化小学阶段的语文古诗词从129首增加到160首,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相应的语文考试的广度和难度也会逐渐提升。

所以以后孩子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将更加重要,侧重点将从死记硬背转变为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新课标外语的课程雉度从五级降为三级,而且每一级后面都有一个" + ”号级别。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新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新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新课标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一套指导高中教育的教育标准,旨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该标准于2017年颁布,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

本文将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分析其背景、内容、影响及实施方法。

一、背景和意义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是在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背景下颁布的。

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对于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容解读新课标主要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内容。

课程方案规定了学生修习的课程门类、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

课程标准规定了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评价标准、教学方法等。

教材则根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制,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

课程设置上,增加了选择性、整合性、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评价方式上,强调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法为保障新课标的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宣传和培训,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

其次,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评价方式等。

此外,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家长和学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实施方案,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

该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新课标的顺利实施,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强有力地冲击着僵化、呆板的传统课堂教学,使学生干枯的心田得到了滋润,生命的绿洲中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

学生、教师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作为一名亲历新课改的教师正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和磨练,收获着喜悦,也收获了遗憾,因为语文教学本身是“有缺憾的艺术”。

自己觉得有些教学细节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有时连起码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都无法做到。

正是对细节的忽略、不重视,才导致了种种不完美。

“教学细节”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

1、不妨把生字露在表面在教学一上〈识字1〉时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2类字“烟”“台”“座”“亭”“枝”设计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熟了,谁来摘?”有几个学生举手,十一地把每个生字读了一遍,有的读得结结巴巴,总算读正确了,并且带领全班同学齐读了几遍。

但笔者总有一种遗憾:虽然效果达到了,但作为一年级的学生理应对游戏很感兴趣,小手如林,事实上课堂气氛却十分沉闷。

我课后想了想,问题出在何处呢?通过回忆和筛选,笔者发现,课件制作上有缺陷,笔者在制作课件时,把这五个生字全部用苹果盖住,学生虽然想摘苹果,但不知自己所指的那个苹果后面是什么生字,怕不会读,所以举手者寥寥,假如我把生字露在苹果外面,让学生自由拼读,学生对于自己会读的定会勇敢地举手,显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好多了。

观钱梦龙、孙建锋老师的教学实录,看于永正、王崧舟老师行云流水般的课堂,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细节的处理,时时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

即使是许许多多看似不经意的安排,都让人觉得那么妥帖、舒服,执教者、学生和听课老师都陶醉在课堂艺术的美好氛围中。

然而,“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这一信念,要真正渗透在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细节中,是多么难以达到呀!2、何不给他一次掌声在教学二上〈秋游〉时学习第二自然段,笔者指名学生读这一自然段,笔者发现学生读得不太好,灵机一动,“老师听了心里也痒痒的,也想读一读,行吗?”“行!”“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听了以后要给我一个评价。

2022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022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于今年4月21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就这一表述看,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一、文化自信:立德树人在语文课程中的根本宗旨2022年版课标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将文化自信列于核心素养之首,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任何课程都包含文化,都是文化的载体。

但是,要想让学生理解、热爱中华文化,建立自觉、自信的文化意识,语文课程无疑是最好的阵地、最佳的路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文化自信中的“文化”,不是泛泛的普适意义上的概念称谓,而是特指、专指“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自觉接纳、衷心热爱;是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持久信念、崇高信仰。

“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系与血脉,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同并奉行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革命实践中形成,并在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创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

新课标发展历程简述

新课标发展历程简述

新课标发展历程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课标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在这一阶段,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程背景下的新课标开始出现。

1986年,教育部颁布了《高中教学计划和教材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随后,各学科相继制定和实施了新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例如1986年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和1994年颁布的《化学教学大纲》等。

这些新的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阶段是21世纪初至2010年。

在这一阶段,教育部继续推进新课标的改革和实施。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纲要》,其中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高中课程改革纲要》。

这些纲要明确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提出要将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各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进行了修订和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应用能力。

第三阶段是2010年以后。

在这一阶段,教育部进一步提出了新课标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这一实验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全面改革,增加选修课程的设置,加强对学科能力的培养,推行学校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等。

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这一方案明确了高中阶段学科课程设置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新课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新课标逐渐向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

2024英语课程标准颁布时间

2024英语课程标准颁布时间

2024英语课程标准颁布时间
2024年的英语课程标准颁布时间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

通常情况下,课程标准的制定和颁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教
育部门、教育专家、学术界和教育实践者的讨论和研究。

一般来说,制定新的课程标准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调研、评估和论证,以确保新
标准能够符合当下的教育需求和发展趋势。

在英语课程标准颁布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多个阶段。

首先
是立项和规划阶段,教育部门和专家们会共同商讨制定新标准的必
要性和方向。

接着是研究和论证阶段,专家们会展开对当前课程标
准的评估和对比研究,以及对未来英语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

随后是草案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制定新标准的草案会向社会公开
征求意见,以便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是正式颁布阶段,
教育部门会根据各方意见和专家建议对课程标准进行最终修订,并
正式颁布实施。

因此,2024年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时间会受到上述过程的影响,具体的时间可能会因地区、国家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但可以肯
定的是,这一过程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新标准能够真正
符合当下的教育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犹如一股春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尽的活力。

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多了,讨论多了,教师的表扬多了……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结果课上学生热热闹闹,课下难见实效。

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不能回避地问题。

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一、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

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①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②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③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④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⑤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①整体观。

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②重学观。

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③发展观。

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④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

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

最新课程标准是哪一年出版的

最新课程标准是哪一年出版的

《新课标》对各个学科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更新。

在语文学科方面,增加了对学生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要求,强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学科方面,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学科方面,提高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除了对各个学科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外,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还特别强调了“德育为先”的原则。

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良好道德品质。

此次课程标准的发布,对中国的教育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为中国的教育体系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体系。

同时,它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基础。

然而,就像其他任何体制和政策一样,课程标准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课程标准,确保它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的最新课程标准是在2024年发布的《新课标》,它对教育内容、目标和要求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这一标准的发布对中国的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基础。

然而,课程标准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犹如一股春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尽的活力。

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多了,讨论多了,教师的表扬多了……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结果课上学生热热闹闹,课下难见实效。

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不能回避地问题。

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一、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

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①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②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③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④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⑤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①整体观。

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②重学观。

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③发展观。

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④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

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

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精心设计教案
(1)教案的设计要有“亮点”。

所谓“亮点”:就是有值得老师、学生思考、回味的地方。

否则,一堂课就会平淡无奇,学生也会索然无味。

我在备复习课的教案时,常常设计出“亮点”。

如:我在复习《三角形的分类》这节内容时,用信封把三类三角形装进去,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三角形。

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

再如教《9的乘法口诀》时,我应用了徐斌老师的方法,用手指辅助教学。

即把双手放于桌面上,说一九得九时,屈起小姆指,剩余九个就九。

说二九十八时,就屈起无名指,那么这时无名指左边的小姆指就代表十,无名指右边的八个手指就表示八,以此类推。

用学生自己身上的部位学习,学生兴趣高。

(2)在备课中重视备学法。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堂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要找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及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是按以下学习方法进行的:一先猜一猜哪些图形可能是轴对称图形,二再折一折验证自己的猜想,三在小组里讨论。

这样,学生经历了操作过程,对于轴对称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重点、难点的解决需要到位。

如果重点、难点没处理好,这一节课就不能称作为一堂好课,解决重点、难点可依靠多种教学手段。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我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一用量的方法,二用折叠法,三把三个角剪下来再拼的方法……并且借助于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设备,让每位同学都能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巩固练习需精心设计。

巩固练习是对新课的强化和巩固,设计得巧妙,可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习题,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可设计一些有层次性、开放性的题目。

目的在于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知识、多角度思考。

(5)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优点在于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并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使每个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在同一年级产生同质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同学科老师共同参与的集体备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确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我们学校集体备课的方法是:先同学科老师在一起讨论重点、难点及教学教程,然后由一名教师主备,最后其他老师根据主备老师的教案修改、上课。

在下次集体备课时,对上一次教案进行评析,在下次主备时注意吸取经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新课程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能否落实到位,关键取决于实验教师的素质,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关键性工作。

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让我们先看一个案例:在一次小学青年教师汇报课上,一位年轻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了一节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可是再看看他的板书,字写得歪歪扭扭,连小学生的字也不如,这怎么能成为一节好课。

由此看来,不可小看教学基本功。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基本功也在不断变革,原来“三字一话”的基础上许多新的教学基本功应运而生。

要想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以下几种基本功必须要熟练:
基本功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

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
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其前提是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网络以及进行课件制作等。

基本功二信息的敏感能力。

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改中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高要求。

而在大量信息中进行选择,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能为自己所用的资料,必须要有高度的信息敏感力。

基本功三教师的语言评价能力。

优秀教师从来就是激励成功的大师,新课改要求教师成为这样的激励大师。

激励是一门艺术,也是新课程思想的具体体现。

体态、动作、表情、语言,无声的、有声的,都可以激励学生。

可如今,课堂上却常听到干瘪空洞的评价语言:“你真有天赋”“你非常聪明”等。

甚至有的整堂课在“棒、棒、棒!你真棒”这样毫无内涵的评价语声中淹没。

从中,可看出教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语言贫乏,二是思想苍白,三是文化缺失。

基本功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怎么教的教学问题,同时需要思考教什么的课程问题。

为了成功地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技能。

这对所有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发展领域。

基本功五课堂的驾驭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就是教师必须要修炼的“基本功“之一。

然而,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如何驾驭新课改后的课堂、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考验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基本功六教育的科研能力。

课程改革提出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目标,都有待实践的检验,而最终的检验者应是一线教师。

教师能否担当得了这样的角色,取决于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素质。

另外,新课程需要改变过去灌输的教学行为习惯,要求教师有一种批判、反思的科研精神。

2、学会反思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教师评价体系,倡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的教师。

第一,典型剖析,样板指引。

典型具有教育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现实的中国教育领域中,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模式、策略和方法中,是具有极高的理论蕴涵的。

如徐斌教师在这方面就是我们的楷模。

第二,系统的理论学习。

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

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从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与造就才有可能。

目前国际上教师培养与发展中十分流行的“反思模式”和“行动研究”正是如此的做法。

开设“成长与创新”教师沙龙,引导教师在参与、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好研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