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教学设计方案
5.4 高等动物个体的发育
遗传因素(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的共同作用
(实图)
囊 胚 (模式图)
纵剖图
囊胚腔
原肠胚的特点
1.具有三个胚层 2.具有原肠腔 3.在胚胎发育早期,从胚胎四周的表面开始 形成了围绕胚胎的胚膜。胚膜的内层称为羊膜。由羊膜所包围的腔称羊膜 腔。腔内充满羊水,胚胎悬浮其中。
人类胚胎第8周时在子宫内的照片
3、(1)图中的成蛙个体发育的 起点是(重组细胞A ) (2)若在此成蛙体内取一原始的 生殖细胞,与重新组合的细胞A最 大的相同处是( 核遗传物质 ), 这是由于成蛙是由重组细胞A经 (有丝分裂)形成的。 (3)蝌蚪②发育成成蛙的过程, 属于个体发育的( 胚后发育 ) 阶段。若蝌蚪②很快长成小青蛙, 其食物中添加的激素可能是 (甲状腺激素 ) 。
2、蝌蚪和青蛙的生活 环境、呼吸、四肢和尾 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3、受精卵到蝌蚪的发 育过程怎样?受精卵经 过分裂以后的细胞和蝌 蚪的组织器官之间存在 什么关系?
蛙受精卵聚集成团(实图)
受精卵(模式图)
动物极 (颜色深,比重小,卵黄少。)
植物极 (颜色浅,比重大,卵黄多。)
受精卵的这种特点有 什么生物学意义?
卵裂产生了八个细胞, 这八个细胞的染色体数 目和形态与受精卵一样 吗?为什么?
一样。因为有丝分裂能使亲 代与子代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保持不变。
在卵裂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 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怎样?
DNA总量增加、每个细胞体积减小、所有细胞体积之和略小于 受精卵的体积、有机物总量减少。
羊膜的出现在动物的 进化上有什么重要意 义?
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生殖和发育过程已完全摆脱了 水的束缚,羊膜内有充足的羊水,解除在个体发育中对外界水 环境的依赖,为脊椎动物的完全陆生打下基础,同时羊水能缓 冲震荡,防止内部的胚胎机械损伤。 胚胎发育过程是在自己营造的一个安全的水环境中进行。
高中动物学教学设计
高中动物学教学设计引言: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分类、进化、分布和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动物学的教学设计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地学习动物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特征、分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与探究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设计一个高中动物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征与分类a. 动物的特征:多细胞、有胚层、异热恒温性、具有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等。
b. 动物的分类:按体内结构和生活方式分类,例如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 动物的进化与适应a. 动物的进化:了解动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例如自然选择和适应,以及正逆向选择等。
b. 动物的适应:研究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例如生物地理分布、行为适应和形态适应等。
3. 动物的生命活动a. 动物的营养与消化:介绍动物营养需求和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b. 动物的呼吸与循环:研究动物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构造和运作机制。
c. 动物的运动与感觉:探讨动物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动物的行为与保护a. 动物的行为:学习动物的行为模式和交流方式,了解动物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b. 动物的保护:了解动物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保护动物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a. 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b. 了解动物进化和适应的基本原理。
c. 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包括营养消化、呼吸循环、运动感觉等方面。
d. 熟悉动物的行为模式和保护方法。
2. 实践与应用a. 利用实验和观察数据,分析动物适应环境的机制。
b.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执行动物行为实验。
c. 通过讨论和合作,提出动物保护措施的解决方案。
3. 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保护动物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b. 培养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动物生长与发育教学教案
动物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基因和遗传信息对动物 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营养因素:动物摄取的食物种类和 数量,以及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对 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食物、水源、 土壤等,对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 重要影响。
激素因素:动物体内分泌的激素对 生长发育起到调节作用,如生长激 素、甲状腺激素等。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动物 生长与发育的基本 概念和特点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 生长与发育的规律 和机制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动物生长 与发育相关的问题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 、观察等方法探究 动物生长与发育的 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动物生长与发育的探 究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意 识,尊重自然和生态
反馈与调整:根据评价结果,及时 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调整教学方法 和策略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 学习情况
反馈方式
测试与考试: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 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业评估: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 学习成果
调查问卷: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讲授知识:介绍 动物生长与发育 的基本概念、特 点、影响因素等, 帮助学生建立对 动物生长与发育 的整体认识。
实例分析:通过具 体动物生长与发育 的实例,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动物生长 与发育的规律和特 点,加深对知识的 理解和记忆。
课堂互动:提出 问题或引导学生 进行讨论,鼓励 学生发表自己的 见解和思考,促 进课堂互动和交 流。
添加副标题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详解
体 发 育
分化
组织、器官分化 系统形成
胚
幼体 (从卵膜中孵化或母体生出)
后
温度等外界因素
发
育
成体
巩固练习:
1、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个体发育顺序的是(B ) A、卵 幼体 成体 B、受精卵 幼体 成体 C、受精卵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组织器官的分化 D、卵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组织器官的分化
2、人体的皮肤来源于( D ) A、内胚层 B、外胚层 C、中胚层 D、外胚层和中胚层
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胚胎 移植等人工助孕技术的俗称,是一 项结合胚胎学、内分泌、遗传学以 及显微操作的综合技术。它是将精 子和卵子置于体外利用各种技术使 卵子受精,培养几天后移入子宫, 使女性受孕生子。
这是1979年9月7日,世界上第 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和她的父 母一起在芝加哥的电视节目中和观 众见面。
原肠胚
组织 器官 系统的分化与形成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表皮及其附属结构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脊索、真皮、肌肉 内脏器官的外膜 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消化道上皮、呼吸道上皮 腺体(如肝、胰等)
鸡的胚胎
人类胚胎第8周时在子宫内的照片
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在胚胎发育早期,从胚胎四周的表 面开始形成围绕胚胎的胚膜。胚膜的内层称为羊膜。由羊膜 所包围的腔称羊膜腔。腔内充满羊水,胚胎悬浮其中。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新野一高
王怡娜
动物个体发育阶段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胚胎发育
受精卵发育为幼体
胚后发育
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成体 (如卵生动物)
幼体从母体内生出来→成体
(如胎生或卵胎生动物)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方式;(2)掌握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3)了解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不同的发育模式;(4)掌握动物的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动物的繁殖方式;(2)能够观察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兴趣,关注动物的生命传承,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方式;(1)生殖方式: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繁殖方式:内生和外生;胎生、卵生和卵胎生等。
2.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1)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2)雄性生殖器官: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和尿道等;(3)生殖过程:配子形成、受精和生殖后的胚胎发育等。
3.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不同的发育模式;(1)单细胞阶段:受精卵;(2)多细胞阶段:分裂、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等;(3)发育模式: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等。
4.动物的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15分钟)1.利用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2.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了解程度。
教学环节二:讲授基础知识(30分钟)1.介绍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特点;2.讲解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通过示意图和动画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3.引导学生探讨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不同的发育模式;4.讲解动物的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理解动物的变态发育。
教学环节三:实践操作(30分钟)1.制作简易显微镜实物,观察显微镜下的受精卵;2.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发育过程和发育模式。
教学环节四:巩固与拓展(30分钟)1.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理解;2.整理归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梳理思路,解答学生的疑惑;3.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动物的生长变化作业设计方案》
《动物的生长变化》作业设计方案《动物的发展变化》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钻研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发展发育等方面的知识。
而动物的发展变化作为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动物的发展规律、发育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进修动物的发展变化,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生命过程,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进修动力。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的发展发育过程,并掌握相关的基本观点和知识;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其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其对生物学的钻研和探索认识。
三、设计内容:1. 知识点梳理:介绍动物的发展发育过程,包括幼虫期、幼年期、成年期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2. 实验设计: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动物的发展变化,如观察胡蝶的幼虫变成蛹再变成成虫的过程;3. 案例分析:选取几种常见的动物,比如蚕、青蛙、鱼等,分析它们的发展发育过程,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发展规律;4. 知识检测:设置一定数量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测试学生对动物发展变化知识的掌握水平。
四、设计步骤:1.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械,确保实验顺利进行;2. 教室教学:通过讲解、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动物的发展变化知识;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动物的发展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4. 讨论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动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5. 知识检测: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动物发展变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设计评估:1. 教师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动物发展变化知识的理解水平;2. 学生评估:学生填写反馈表,评判本次课程设计的难易水平和收获情况;3. 效果评估:收集学生的实验数据和测试成绩,评估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六、设计展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对动物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诠释动物的发展规律。
高中生物的个体发育教案
高中生物的个体发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个体发育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个体发育的四个阶段;3. 讨论影响个体发育的因素;4. 分析个体发育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意义。
教学内容:1. 个体发育的概念及特点;2. 个体发育的四个阶段:胚胎期、幼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3. 影响个体发育的因素:遗传、环境、营养和激素等;4. 个体发育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1. 个体发育的四个阶段;2. 影响个体发育的因素;3. 个体发育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意义。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2. 举例分析;3. 小组讨论;4. 实验观察。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种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个体发育的概念;2. 讲解:介绍个体发育的四个阶段和影响因素,以及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3. 实验观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个体发育情况,并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4. 讨论:小组讨论个体发育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意义,并分享自己的观点;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个体发育的意义。
教学资源:1. PPT资料;2. 实验器材;3. 图片或视频资料。
评估方法:1. 随堂测验:测试学生对个体发育概念的理解;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和对个体发育的认识;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行查阅文献,了解更多关于个体发育的知识;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生物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3. 设计更多有趣的实验,深入探讨个体发育的影响因素和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个体发育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辨和实验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生物动物生殖和发育教案
生物动物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2.掌握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3.了解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
二、教学内容1.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2.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3.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难点: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2.图片和动画辅助教学;3.分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进行导入。
第二步: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定义和区别。
2.教师以动物世界中常见的生殖方式为例进行讲解,如卵生、胎生和卵胎生等。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三步: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生物动物的典型生殖器官,如雄性的睾丸和雌性的子宫等。
2.教师详细讲解生物动物的生殖过程,包括受精和胚胎发育等。
3.学生观察图片和动画,理解生物动物的生殖过程。
4.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展示各自对生物动物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的理解。
第四步: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25分钟)1.教师引入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
2.针对不同动物的发育方式,教师通过图片或动画进行讲解。
3.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概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点,并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小论文,包括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以及主要发育方式。
字数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生物动物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2. 掌握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3. 了解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
第四单元生命的延续(生物高考复习要点提示)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命的延续(生物高考复习要点提示)教学设计Unit 4 life extension teaching design第四单元生命的延续(生物高考复习要点提示)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 生殖的类型1.1 无性生殖及其意义1.1.1 几种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1.1.2 无性生殖新技术及其应用: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人工种子;克隆哺乳动物1.2 有性生殖及其意义:既具双亲的遗传性,又因有基因重组而具更大的变异性1.2.1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花粉粒和卵细胞的形成部位、双受精的概念)1.2.2 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征2 减数分裂(以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2.1 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以哺乳动物的配子产生为例)2.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生物学意义:2.2.1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2.2.2 导致可遗传变异——基因重组的产生2.3 细胞分裂图象的变式及辨识3.1 种子的形成和萌发附“被子植物果实不同部分的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以玉米为例):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它由果皮,种皮,胚和胚乳四部分组成。
果皮和种皮属于母体的体细胞组织,其性状特征是由母体基因型所决定的。
与当代的授粉作用没有关系。
由于被子植物的卵细胞和精子并不是经过减数分裂直接产生,它们分别来源于胚囊和花药中的大、小孢子母细胞,大、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大、小孢子后,再经有丝分裂形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一、知识结构:动物极和植物极: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幼体 羊膜的出现及其意义蛙等动物的胚后发育-----变态发育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1.高等动物胚胎发育大致过程(A:知道)。
2.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出现的意义(A:知道)。
3.高等动物胚后发育特点及变态发育的概念(A:知道)。
(二)能力训练通过观察、讨论、讲解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的挂图、图解、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的空间思维能力。
动脑筋,发挥学生想像力去理解、想像动物个体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
三、教法与学法(一)学生学法学习中,一定要认真对照图解,理解掌握胚胎发育过程和各时期的特点,记住海星原肠胚的构造。
注意理解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产生羊膜卵的意义,并通过蛙的胚后发育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二)教师教法该内容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直观教学,用挂图、模型、多媒体动画,增加直观性。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动物世界进行剪辑放映。
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楚胚胎发育经历的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特别是原肠胚的特点,原肠胚的特点是“一孔二腔三胚层〞,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
通过羊膜卵讲清楚蛙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胚从卵裂、囊胚、原肠胚的发育过程。
(2)羊膜出现意义。
2.难点*原肠胚的形成过程。
3.疑点*原肠胚中的中胚层形成。
4.解决办法(1)教师用彩色橡皮泥演示原肠胚形成过程。
(2)尽量使用挂图、模型、实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蛙胚发育。
(3)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条件学校)。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用具个体发育挂图,模型,利用彩色橡皮泥(在课堂演示原肠胚形成过程)。
课堂训练题。
七、学生活动彩图,用比较观察法,归纳各发育时期不同的特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文P114-115点。
2.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想像,踊跃发言,人人参与教学过程。
3.认真思考完成课堂训练题。
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1.胚的发育,胚后发育概念。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系列(人教版)
2.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组织图片,结合直观的动画等资源,概述细胞分化的过程。
分析资料,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概括组织概念。
(探究实践,科学思维)观察人体的组织,描述构成不同组织细胞的特点,推测其功能。
(探究实验、生命观念)3.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观察多细胞生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引导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形成爱护生命的态度意识。
(生命观念,态度责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教学难点: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从宏观到微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渐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完整的认知。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是人体为例,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介绍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先引导学生观察鱼的个体发育,设疑导入。
关于“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可以通过观察动画和图片构建细胞分化的概念及分化的结构,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比较、归纳总结四种基本组织的细胞特点和功能;关于“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可以链接生活,分析皮肤和胃的构成,加深对器官概念的理解;关于“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可以以消化系统为例,构建系统的概念。
师再展示人体八大系统结构图,初步认识八大系统的名称、组成和功能。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想一想,议一议”展示鱼的发育过程。
引入:构成动物和人体基本单位是细胞。
动物和人体都由许多细胞构成。
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砌在一起是不能构成生物体的。
因为生物体有严格的结构层次,那么它们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引出课题。
【新课学习】学习目标一、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1. 展示: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后产生形态不同的细胞的图片。
构建: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组织的概念讲解: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动物的生长变化作业设计方案》
《动物的生长变化》作业设计方案《动物的发展变化》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生物学是一门钻研生物体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等方面的科学,其中动物的发展变化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钻研领域。
通过对动物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钻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发展规律,增进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二、设计目标:1.了解动物的发展过程及其变化规律;2.掌握动物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机制;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4.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设计内容:1.动物的发展过程:介绍动物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包括幼体、成体和老年体等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变化。
2.动物的发展影响因素:探讨环境、遗传、营养等因素对动物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发展的多因素调控机制。
3.动物的发展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动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发展变化的应用:探讨动物发展变化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设计步骤:1.开展先导进修:通过讲解、视频观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2.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标和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材料准备和数据记录等。
3.组织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引导他们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4.数据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和结论。
5.展示效果:让学生展示实验效果,分享实验心得,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评判方式:1.实验报告评分:根据实验报告的内容、结构和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分,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实验数据和结果。
2.实验操作评判: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实践。
3.教室表现评定:综合思量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发言。
六、延伸拓展:1.动物发展变化的进化: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发展变化与物种进化之间的干系,开拓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自学导引】一、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类型: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二、胚胎发育1.胚的发育过程2.羊膜的出现及其意义某些高等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从胚胎四周的表面开始形成了围绕胚胎的胚膜。
胚膜的层叫羊膜。
羊膜里面充满了液体,叫羊水。
羊膜和羊水不仅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液体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
三、胚后发育1.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胚后发育(1)大致过程:幼体(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成体(2)胚后发育主要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
2.青蛙的胚后发育过程:蝌蚪(幼体)→幼蛙→成蛙。
特点:变态发育——某些动物在胚后发育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要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是集中在短时期完成的。
【思考导学】1.1987年7月25日的深夜11时47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问世了。
小布朗的产生过程大致如下:取母亲的卵细胞和父亲的精子在试管完成受精,等受精卵在试管发育至囊胚时,再移入母亲的子宫,胚胎经过9个月的发育,小布朗问世了。
试问小布朗的形成属于动物个体发育的哪个阶段?在试管发育的是哪几个阶段?在母体子宫发育的是哪几个阶段?答案:胚的发育;受精卵→囊胚;囊胚→原肠腔→幼体。
2.没有交配的母鸡产下的一个鸡蛋是否是一个卵细胞?答案:不是,卵细胞只包括胚盘、卵黄及卵黄膜,把一个鸡蛋看作是一个卵细胞,是不妥的。
3.青蛙的幼体与成体有哪些差别?除了两栖动物外,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变态发育的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答案:青蛙的幼体是蝌蚪,蝌蚪有尾巴没有四肢,青蛙有四肢没有尾巴,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蝌蚪的心脏是一心房一心室,一条循环路线(无体循环和肺循环之分),青蛙的心脏是二心房一心室,二条循环路线(体循环和肺循环);青蛙可以到陆上生活,肉食性(即主要以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蝌蚪是植物食性的,以水中的藻类为食。
昆虫都具有变态发育的特点,如家蚕。
四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
四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认识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引言:生命是神奇的,它充满了变幻莫测的奥秘和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生命从无到有,从一个细胞到成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这个过程是非常神秘的。
动物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从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展开学习,了解生命的奥秘和生命的历程。
一、知识准备1.动物的种类及生境。
2.常见的动物有某些生长和发育的特征。
3.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二、学习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各个不同年龄段动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
2.掌握动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能够阐述动物的生命历程。
3.能够在生活中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对动物及生命更好的了解。
三、学习过程1.生命的起源和本质生命是什么?科学家们一直在困扰这个问题。
人们早期认为,生命不同于非生命,是由上帝所赐予的神秘的力量。
直到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才逐渐揭开了生命的神秘面纱。
现代生物学认为,生命是一种基于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现象。
生命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核酸和蛋白质。
生命也是细胞的产物,每个生命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命在基本层面上的载体。
2.观察动物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什么?动物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通常被称为生长发育。
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连续性、逐步互补、不断完善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从单个细胞开始,逐渐分裂成多个细胞,最终形成为具有生命能力的动物。
动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3.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1). 幼年期在幼年期,动物主要以生长为主,身体发育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缓慢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动物需要特别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帮助它们在这个脆弱的阶段生存下来。
在这个阶段,动物的身体很容易遭受各种伤害,例如疾病、食品不足、天气条件不好等。
(2). 青少年期在动物的青少年期,动物的身体发育迅速,这个阶段是动物生命历程中成长最快的时期。
第三节 蕨类植物_高中生物教案
第三节蕨类植物_高中生物教案第三节蕨类植物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在经济上的意义。
2.通过对铁线蕨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及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比较,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铁线蕨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树立生物体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观点的基础;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它由于有真根,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决定了它比藻类植物、苔藓植物都高等,植株也比苔藓植物高大。
但又由于它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还远不如绿色开花植物发达、受精过程还离不开水,同时又决定了它仍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比绿色开花植物低等。
所以铁线蕨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应确定为本节的重点内容。
2.难点分析:铁线蕨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学生第一次接触孢子囊、孢子、原叶体等名词,绝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未亲眼见过,会感到比较难理解。
而且对铁线蕨植物体上不直接生出雌雄性生殖器官,却是先产生孢子,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原叶体上长出雌雄性生殖器官,与葫芦藓植株上直接生有雌雄性生殖器官有所不同,学生会感到更难理解,加上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较大困难,所以铁线蕨的生殖过程应确定为本节的难点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引言的教学设计:结合复习葫芦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引出本课题。
课上首先演示葫芦藓的植株(实物或挂图),请学生辨认它属哪类植物?形态结构上有哪些地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在学生回答后,再演示铁线蕨、肾蕨等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观察,看看是否能叫出这些植物的名称和生活环境,由此指出,还有一类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蕨类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加深对前三次卵裂的 理解。
4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提问:卵裂产生了八个细胞, 这八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 形态与受精卵一样吗?为什 么? 思考:在卵裂过程中,DNA 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 胞体积之和、 有机物总量的变 化趋势怎样? 讲述:卵裂继续进行,会发生 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 阅读课文胚胎发育小字前三 段内容。阅读时要注意看图 5—16。 提问: 卵裂进行到一定时间 细胞增多, 形成了一个内部有 腔的球状胚, 这个时期的胚叫 什么?这时期的胚有什么特 点? (教师边讲述边提问边板画, 画出海星的囊胚。 ) 讲述: 胚继续发育形成原肠 胚。 提问: 原肠胚是怎样形成的? 讲述: 由于动物极一端的细胞 分裂较快, 新产生的细胞便向 植物极方向推移、 使植物极一 端的细胞向囊胚腔陷入, 囊胚 腔缩小, 内陷的细胞不仅构成 了胚胎的内胚层, 而且围成了 一个新的腔叫原肠腔。”在内 外细胞层之间分化出了一个 新的细胞层,叫做中胚层,这 时期的胚就叫原肠胚。 (教师边讲述边板画, 画出原 肠腔的形成过程图。 ) 提问: 原肠胚具有什么特点? (放幻灯片: 演示青蛙胚胎发 育的三个胚层分化过程。 理解 三个胚层的形成过程。 ) 原 肠胚的这三个胚层继续发育, 经过组织分化、器官形成,最 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幼体。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 这就是是胚胎发育过程。
学生观察课件,交 流并回答。
学生分析刚才幻灯 片,回答教师的问 题,并总结得出蛙 受精卵及前三次卵 裂的特点。
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 的能力。 。
3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教师手拿卵裂的模型演示) 强调: 第一次卵裂沿动物极到 植物极的方向进行,即纵裂。 第二次也是纵裂, 但是分裂面 与第一次相垂直。 观察模型。 第三次卵裂的方向是横裂, 即 与纵裂轴垂直, 分裂面稍偏向 动物极一侧, 因此形成的八个 细胞,动物半球的四个小,植 物半球的四个大。
7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流程图
开 始
导入新课 课件 高等动物的个体 发育
观看胚胎发育课件,提问
是
学生回答问题
否
完 成 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展示模型,挂图
学生讨论归纳特点
教师请各组同学回答并总结
讨论得出羊膜羊水出现的意义
学生阅读后提问胚后发育特点
是
否
完 成
出示练习题目 结束
8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七、教学评价设计
让学生动起来,提高 学生表达能力。
讲述:除了青蛙以外的爬行 类、鸟类、哺乳类,这些动物 的胚胎发育与青蛙一样, 也是 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囊 胚、原肠胚发育成幼体的,所 不同的是胚胎发育的早期出 现了羊膜、羊水,请同学们看 图 (教师出示爬行动物的胚胎 挂图) :这是一个爬行动物的 胚胎发育早期的模式图。 大家 注意看:外面是卵壳,围绕胚 胎的胚膜内层,就是羊膜,羊 膜里充满羊水。 2.胚后发育 放幻灯片: 演示青蛙的胚后发 育过程。 ) 提问:蝌蚪用什么呼吸,用什 么运动?青蛙用什么呼吸, 用 什么运动? 讲述: 除此之外两者的区别还 表现在蝌蚪有尾,青蛙无尾。 像青蛙这样从幼体到成体, 在 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 显差异, 并且上述显著变化是 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这种类型 的胚后发育,叫做变态发育。 知识拓展: (幻灯片展示人的 胚胎发育,及试管婴儿介绍) 教师小结(用问答方式) (幻灯片展示胚胎发育流程 图)
9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资源
多媒体课件—蛙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图片及模型。爬行动物的胚胎挂图。人的胚胎发育过 程图。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故事导入,讲述过小时候《小 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激起学 学生质疑,回忆, 生的回忆和兴趣,然后设问: 并 回 答 教 师 的 问 “同学们知道小蝌蚪是如何 题。 真正长大的吗?” 播放课件,提问:成体的青蛙 是由什么发育来的呢? 讲述: 像青蛙这样从受精卵 发育成幼体, 幼体再发育成性 成熟的个体这一过程, 叫做高 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教师边讲 述边板书) 。 今天我们就以青蛙个体发 育为例来学习高等动物个体 发育的有关内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知识,主要是通过观察、讨论和总结归纳而成。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 生的学和谐统一的双边活动。学生通过提供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观察,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课堂中运用多种媒 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发现知识;教师的主 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探究并发现知识营造情境、创造条件、提 供指导和进行评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高二学生对于探索未知的生物奥秘有浓厚的兴趣。 2、 学生的课外知识还是相对较少, 对于高等动物个体发育了解一些, 对于胚胎发育了解很少。 3、学生在前一节章中已经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而本节是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从内 容上看,意在通过观察探究,让学生认识影响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主要特点,了解陆生脊 椎动物羊膜羊水出现的意义,同时,增强与他人协同、合作的能力。
学生阅读课文。 观看课件,加深对 原肠胚形成过程的 理解。思考并回答 问题总结特点。
让学生自己观察归 纳,不仅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同时培养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 力。 通过提问,提起学生 的兴趣。
5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讨论:胚胎发育早期出现羊 膜、 羊水对动物的胚胎发育有 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后回答。 回答结果:羊膜、 羊水不仅保证了胚 胎发育所需的水环 境,而且具有防震 和保护作用,因此 使这些动物增强了 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能力。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案例名称 科目 课时
第二节生物的个体发育──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生物 1 课时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提供者 马斌山
一、教材内容分析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 第二节《生物的个体发育· (二)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它是继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个体发 育》后的又一高等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的学习,它以我们熟悉的青蛙为代表,以细胞的有丝 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的分化为细胞学基础对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同时,它也是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基础,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 热点知识《细胞工程》也有很紧密的联系。另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节内容还存在对 影响动物个体发育因素的拓展,有利于对照实验的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因此,学 好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出教学目标
教学导入
(回答提问) 引入新课。 蛙的个体发育课件
学生仔细观看并总 结熟悉个体发育概 念。
2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学习新课
(一)青蛙的个体发育 1.胚胎发育 我们来观看一下青蛙个体发 育的过程。 (放幻灯片) 提问: 受精卵经过了三次卵裂 形成几个细胞?这些细胞有 什么特点? (教师边提问边板书。 ) 提问: 受精卵上端叫什么?下 端叫什么? 提问:动物极、植物极有什 么特点呢?细胞核偏向哪一 极?卵黄偏向哪一极?提问: 从录像上看到青蛙的受精卵 有什么特点? (要求: 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受 精卵及各个时期的重要特点。 放一段幻灯片后, 引导学生归 纳概括这一时期的特点。 ) (教师要用彩色粉笔写出受 精卵的特点。 ) 提问:受精卵的这些特 点, 对青蛙的发育有什么好处 呢? 讲述: 青蛙胚胎发育是从受 精卵的细胞分裂开始的, 受精 卵的细胞分裂叫做卵裂。 卵裂 是怎样进行的?让我们通过 幻灯片来看看它的变化。 (放幻灯片: 演示卵裂初期的 过程。 ) (教师边提问边板书,并用 彩色粉笔写出特点。 ) 提问: 受精卵的卵裂是细胞分 裂方式中的哪一种? 提问: 这三次卵裂是如何进 行的?为什么会形成动物半 球四个细胞小, 植物半球四个 细胞大?
学生看图。 知道什么是羊膜动 物。
学生通过看图获得直 观的认识。
学生观看课件和模 式图,回答问题, 加深胚后发育的理 解。拓展认识。
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 直观印象。
学生回答。
梳理知识
6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巩固和练习
教师出示练习题目。
学生尝试动手练习 完成后小组内进行 交流。
用练习的方法巩固本 科所学的内容,并让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找 出自己的不足。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胚胎发育、胚后发育概念,并从实例中加以区别。 熟练地叙述胚胎发育过程,特别是原肠胚的形成。 知道胚后发育特点,和脊椎动物羊膜出现的意义。 通过对胚胎发育过程中课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 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精心设疑,引导学生思维。 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动物个体发育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并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学生树立 “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学习陆生脊椎动物羊膜的出现, 培养进化论的思想以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
本科采用的学习评价有: 1、个别评价:经过练习后学习自己对作品制作过程的评价。 2、相互评价:小组内的组员作完练习后对其他组员进行评价。 3、全体评价:学生自己总结本课堂学会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八、帮助和总结 帮助和
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高 讲授 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这部分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有机地结合,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 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