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课件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课件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c40a309fab069dc51220127.png)
12
阅读材料
三个经济地带的研发机构数、高校数和 科学家工程师人数
地带
东部 中部 西部
科学研究与 高等学校 技术开发机 数(所) 构数(个)
2364
350
科学家工程 师人数(人)
907437
1936
266
378919
1122
165
258654
东部地带具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的优势
13
在东部全国16%的土地面积上,分布了全国 约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是我国城市 分布最密集的地全带球。主要城市分布图
端技术工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
(2)水能丰富。这里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落差
大且集中,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开放利用的水电资源约占
全国的一半以上。
(3)资源的空间组合比较理想,特别是丰富的能源
(尤其是水电资源)同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化工
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紧密毗邻,为发展高耗能的工业提供了
有利的条件。
31
西部地带的发展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 施
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等方面加大了对 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
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参与西部的开发
3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点
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要抓好基础建设设施和生 态环境建设,加快科发展和人才开发。
修建运输通道
可
采
取
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的
措
施
发展特色产业
返回 3
教学目标
掌握东部地带的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 和在今后发展中的注意点
掌握中西部地带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 题
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
返回 4
课文内容
东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 西部大开发
阅读材料
三个经济地带的研发机构数、高校数和 科学家工程师人数
地带
东部 中部 西部
科学研究与 高等学校 技术开发机 数(所) 构数(个)
2364
350
科学家工程 师人数(人)
907437
1936
266
378919
1122
165
258654
东部地带具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的优势
13
在东部全国16%的土地面积上,分布了全国 约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是我国城市 分布最密集的地全带球。主要城市分布图
端技术工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
(2)水能丰富。这里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落差
大且集中,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开放利用的水电资源约占
全国的一半以上。
(3)资源的空间组合比较理想,特别是丰富的能源
(尤其是水电资源)同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化工
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紧密毗邻,为发展高耗能的工业提供了
有利的条件。
31
西部地带的发展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 施
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等方面加大了对 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
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参与西部的开发
3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点
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要抓好基础建设设施和生 态环境建设,加快科发展和人才开发。
修建运输通道
可
采
取
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的
措
施
发展特色产业
返回 3
教学目标
掌握东部地带的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 和在今后发展中的注意点
掌握中西部地带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 题
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
返回 4
课文内容
东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 西部大开发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543434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543434](https://img.taocdn.com/s3/m/737ef9f087c24028905fc3c0.png)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543434
•我国三个地带发展水平比较
地带
东部 中部 西部
国内生 人口总 人均
产总值 量 GDP
(%)
(元)
59 41.1 10089
27 35.7 5407
13 23.2 4217
PPT文档演模板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543434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 •
4)加快了西部科教的发展、
人才开发,推进了科技创新,充分发
挥出地区的优势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543434
•2、南水北调工程
PPT文档演模板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543434
•中线方案将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 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l 241公里建设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 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
•自然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
•位置临海,气候湿润 •近代工业起步早;思想观念开
地 势 低 平 , 植 被 良 好 ,放
、
• 东部经 水 源 充 足 , 土 壤 肥 沃 ,竞 争 意 识 强 ; 工 业 基 础 好 ;
• 济地带 矿 产 贫 乏 , 能 源 短 改革开放起步早;产业结构较合
缺。
理
;
城镇化程度高;生产力水平高;
543434
•①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西部和西部大开发划
定的西部不同,三个经济地带中的西部包括陕甘
宁青新川滇黔藏渝,而西部大开发则除了这十省
区市外,还应包括内蒙古、桂和鄂西和湘西。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两
者是衡量三个地带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前者通
高二地理-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PPT课件
![高二地理-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feb4dade80d4d8d05a4f83.png)
东部 中部 西部 面积 16% 27% 57% 人口 41.1 35.7 23.2
%%%
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差异
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
发达,中部次之, 西部较落后
⑵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最快,中
部次之,西部较慢
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⑴自然因素:
东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
气候湿润,雨热同季, 多属于干旱区和高寒 利于作物生长;地势低平, 区,海拔较高,对农业发 比较有利于开发利用。 展极为不利
4、存在问题
①能源、原材料不足 ②淡水不足 ③环境污染 ④江河下游防洪问题
5、发展方向
①人才、技术、信息基地 ②外贸、金融、海洋基地 ③第三产业、集约农业 ④高、精、尖、新
二、中西部地带
二、中西部地带
1、经济社会特征 ①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②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③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 ④中西部在沿边贸易上有优势
三个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
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除了因地制宜、按各地带特点安排 开发整治的重点外,还应加强东部与中西部的联合,三个地 带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三、西部大开发
(范围、目标、措施、意义)
陕、甘、宁、青、新、川、黔、 1、范围: 滇、藏、渝、内蒙古、桂 2、开发整治重点: 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②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 ③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产业 结构
东部相对较优:第二第 中西部第一产业比重仍较大, 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 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 上,远大于第一产业。 平较低,经济发展迟缓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一、东部地带 二、中西部地带 三、西部大开发
高中地理课件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54676
![高中地理课件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54676](https://img.taocdn.com/s3/m/c25e4b6c7cd184254b3535ae.png)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8:30:0608:30:0608:30Saturday, November 21,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120.11.2108:30:0608:30:06November 21,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21日上午8时30分 20.11.2120.11.21
东部
中部
西部
发 展 方 向
①充分发挥沿海优势 对内:成为培养和输送 人才、技术,提供咨询 和信息服务的基地。 对外:建设成经济贸易、 国际金融和海洋开发基 地。 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①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能源、 原材料加工工业 ②大力发展农业, 建设商品粮和农 林牧基地,加强 东西通单产。 ⑤加强基础建设, 发展边贸,扩大 旅游创汇。
5.为什么说中部地带对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任务
尤为艰巨?(从自然、人类活动、周边生态等几个方
面分析)
——由于河床坡度变缓,河流流速减小,导致泥沙淤积;夏季雨 水的高度集中,使河湖水满为患。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围湖造田,大大减弱了长江中游湖泊的 调洪蓄洪能力。 ——周边植被破坏,造成地表径流不稳定,也是形成水患的原因。
读教材图1.17,西部大开发的西部与我们所讲三个经济 带的西部是否一样?
——增加了东部的广西,中部的内蒙古,共12个省区 ——面积70%,人口28.5%,GDP<20%
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有哪些?
——加强了地区间的联合,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 ——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加强了西部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了西部科教的发展、人才开发,推进了科技创新,充 分发挥地区的优势条件等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https://img.taocdn.com/s3/m/09f8cb4ad4d8d15abf234ec1.png)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 个经济地带46
PPT文档演模板
2021/1/4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2.三大经济地区的范围
•①东部地区:•③辽西.冀部.地京区. :陕.甘.宁. 津.鲁.苏.沪青.浙.新.闽.川.粤.渝. .贵.云.藏10 桂.琼12个. 个
•②中部地区:黑. 吉.内蒙古.晋.豫. 皖.赣.鄂.湘9个.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1/1/4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中西部地带
• ①气候优越:温暖湿润, •①气候较差:多属于干旱区 雨热同季,利于作物生长; 和高寒区,②海拔较高:对 ②地势低平:比较有利于开 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发利用。
• ③位置优越:东部面向大 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 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 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 ③位置不利:中西部地带距 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 的状态。
PPT文档演模板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二.经济发展差异
•1.经济发展水平:
• 东速度:
• 东部最快,中 部次之,西部较慢
PPT文档演模板
•差距在扩大哟!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东部地带
PPT文档演模板
2021/1/4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2.三大经济地区的范围
•①东部地区:•③辽西.冀部.地京区. :陕.甘.宁. 津.鲁.苏.沪青.浙.新.闽.川.粤.渝. .贵.云.藏10 桂.琼12个. 个
•②中部地区:黑. 吉.内蒙古.晋.豫. 皖.赣.鄂.湘9个.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1/1/4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中西部地带
• ①气候优越:温暖湿润, •①气候较差:多属于干旱区 雨热同季,利于作物生长; 和高寒区,②海拔较高:对 ②地势低平:比较有利于开 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发利用。
• ③位置优越:东部面向大 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 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 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 ③位置不利:中西部地带距 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 的状态。
PPT文档演模板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二.经济发展差异
•1.经济发展水平:
• 东速度:
• 东部最快,中 部次之,西部较慢
PPT文档演模板
•差距在扩大哟!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46
•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东部地带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及其差异PPT教学课件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及其差异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5ba5a5fab069dc50220190.png)
方向:1.发挥资源优势→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
2.改善环境,发展农业→商品粮和农林渔业基地 3.加强东西向运输建设→扩大对外贸易
西部部经济地带
优势:1.国境线,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2.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3.西南地区水能充足 4.资源的空间组合较好
问题:1.工农业基础薄弱
2.科学文化教育不发达 3.交通落后 4.生态恶化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
1、食用价值
2、药用价值
中游水患应全方位治理
东部经济地带
优势: 1.工农业基地
2.交通便利 3.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4.高科技文化水平 5.城市密集、人口稠密
问题: 1.能源原料不足
2. 北方各省淡水不足 3.环境污染 4.大江河下游防洪问题
方向: 1、外贸、金融、海洋开发基地
2、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3、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技术改革,新兴产业
我国最具实力的四大工业基地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除 少数地区外,工业基础薄弱。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水源、能源
水源
矿产、能源 矿产、能源
3. 目前,我国主要的城市群或正在形成的城市群、城
市带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里?
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带 东部科技发达、平均受教育程度高、高素质人才比例高
4. 试比较东、中、西地带的交通运输状况。
——东部:交通便利是又一优势,陆路交通网稠密,海岸线漫 长,海上运输是其他区无法比拟的,也是本地带经济国际化程 度高的一个原因。 ——中部:交通网稠密程度不及东部,作为能源基地支援周边 的任务艰巨,发展交通更显得意义重大。 ——西部地域辽阔,高山、荒漠阻断明显,居民点分散,交通 线建设投资很大。(可以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以扬长避短)
2.改善环境,发展农业→商品粮和农林渔业基地 3.加强东西向运输建设→扩大对外贸易
西部部经济地带
优势:1.国境线,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2.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3.西南地区水能充足 4.资源的空间组合较好
问题:1.工农业基础薄弱
2.科学文化教育不发达 3.交通落后 4.生态恶化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
1、食用价值
2、药用价值
中游水患应全方位治理
东部经济地带
优势: 1.工农业基地
2.交通便利 3.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4.高科技文化水平 5.城市密集、人口稠密
问题: 1.能源原料不足
2. 北方各省淡水不足 3.环境污染 4.大江河下游防洪问题
方向: 1、外贸、金融、海洋开发基地
2、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3、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技术改革,新兴产业
我国最具实力的四大工业基地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除 少数地区外,工业基础薄弱。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水源、能源
水源
矿产、能源 矿产、能源
3. 目前,我国主要的城市群或正在形成的城市群、城
市带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里?
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带 东部科技发达、平均受教育程度高、高素质人才比例高
4. 试比较东、中、西地带的交通运输状况。
——东部:交通便利是又一优势,陆路交通网稠密,海岸线漫 长,海上运输是其他区无法比拟的,也是本地带经济国际化程 度高的一个原因。 ——中部:交通网稠密程度不及东部,作为能源基地支援周边 的任务艰巨,发展交通更显得意义重大。 ——西部地域辽阔,高山、荒漠阻断明显,居民点分散,交通 线建设投资很大。(可以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以扬长避短)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 PPT课件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a2a5a70975f46527d3e186.png)
•。
• 二、教学重、难点: • 1、重点: • 1)、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 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 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
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一、东部地带 1.范围
辽、京、津、鲁、苏、沪、浙、闽、粤、 琼、桂等十二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的16%, 人口占41.2%。
继续保持安静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一、东部地带 5.发展方向 ①人才、技术、信息基地 ②外贸、金融、海洋基地
③第三产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约农业
④高、精、尖、新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二、中西部地带 1.优势
①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②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③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 ④中西部在沿边贸易上有优势
•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 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 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 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 4.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经济发展应注重的问题是 D • A.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
• 地适宜建立在 经济地带;出口 商品基地宜建立 在 A 经济地带。
•。
(3)A经济地带发展具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具有以下几方
面的优势:
①
工农业基地
②
交通便利
;
③经济国际④ 科技发达 ;⑤____城__市_化__水_平__高__.
化程度高
• 二、教学重、难点: • 1、重点: • 1)、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 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 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
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一、东部地带 1.范围
辽、京、津、鲁、苏、沪、浙、闽、粤、 琼、桂等十二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的16%, 人口占41.2%。
继续保持安静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一、东部地带 5.发展方向 ①人才、技术、信息基地 ②外贸、金融、海洋基地
③第三产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约农业
④高、精、尖、新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二、中西部地带 1.优势
①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②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③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 ④中西部在沿边贸易上有优势
•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 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 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 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 4.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经济发展应注重的问题是 D • A.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
• 地适宜建立在 经济地带;出口 商品基地宜建立 在 A 经济地带。
•。
(3)A经济地带发展具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具有以下几方
面的优势:
①
工农业基地
②
交通便利
;
③经济国际④ 科技发达 ;⑤____城__市_化__水_平__高__.
化程度高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教学课件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0bf3e119e8b8f67c1cb99d.png)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 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5、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交通
通信
水利
铁矿 石油 煤
天然气
草场资源
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
信息
名牌 资源依托型
市场导向型
科教
森林资源 人才 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 水能资源 退耕还林(草)
有色金属
植树造林
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大四中全 会正式提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重点: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西部经济地带
部 经东 部 济 经
地
中
带
济 地 带
蒙
北京市
位于东部经济地带的首都北京与位于 中西部经济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目前 已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交流与协作。仅2000年以来,两地就 实施电厂、风沙治理、农畜产品供应 等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有600多个, 合作资金200亿元。
分别结合多媒体网页中的东部经济地 带和中西部经济地带资料或图片,从 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三 个角度思考东部与中西部在经济发展 上各方面存在什么样特征差异?
东部沿海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结构 调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时机,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
中关村为核 心的高新区
江苏浙江环太湖城市 圈高新技术产业带
上海市 高新区
广东珠江东岸的“电 子信息产业走廊”
2000年—2003年间,我国累计完成退耕还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我国初步规 林4418万亩,仅这一项工程国家就直接增 划退耕还林2.2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6亿 加中西部地区农业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 亩,治理严重退化的草原10种草550多万公顷。 绵阳市 为鼓励农民尽快把坡耕 地退下来,决定每退一 亩除中央补助的100千克 粮和50元种苗费外,由 市县再补助100元。
交通
通信
水利
铁矿 石油 煤
天然气
草场资源
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
信息
名牌 资源依托型
市场导向型
科教
森林资源 人才 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 水能资源 退耕还林(草)
有色金属
植树造林
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大四中全 会正式提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重点: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西部经济地带
部 经东 部 济 经
地
中
带
济 地 带
蒙
北京市
位于东部经济地带的首都北京与位于 中西部经济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目前 已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交流与协作。仅2000年以来,两地就 实施电厂、风沙治理、农畜产品供应 等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有600多个, 合作资金200亿元。
分别结合多媒体网页中的东部经济地 带和中西部经济地带资料或图片,从 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三 个角度思考东部与中西部在经济发展 上各方面存在什么样特征差异?
东部沿海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结构 调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时机,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
中关村为核 心的高新区
江苏浙江环太湖城市 圈高新技术产业带
上海市 高新区
广东珠江东岸的“电 子信息产业走廊”
2000年—2003年间,我国累计完成退耕还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我国初步规 林4418万亩,仅这一项工程国家就直接增 划退耕还林2.2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6亿 加中西部地区农业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 亩,治理严重退化的草原10种草550多万公顷。 绵阳市 为鼓励农民尽快把坡耕 地退下来,决定每退一 亩除中央补助的100千克 粮和50元种苗费外,由 市县再补助100元。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PPT 演示文稿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PPT 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26acbedac1c708a1284a44dd.png)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一、东部地带
2.优势
①工农业基地
农业:黄淮平原、珠江三角洲、太湖平原 工业: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 ②交通便利 ③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④45%的大学、60%的科学家工程师集中这里
⑤16%的面积上,有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
工业基地 农业基地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东 濒临海洋,是 主要农业基地、工 部 中国开放的门 业区,交通尤其海 户,基础设施 运便利,城市化、 最好,城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 科技水平最高 国际化 中 位于中国腹地,能源、矿产丰富, 部 担负承东启西 农林牧产品重要产 的作用 区,有色金属重工 业发达,对俄罗斯 和蒙古的边贸有优 势 西 位于西部边远 有70%的国境线,利 部 地区、少数民 于沿边贸易;能源、 族聚居区 矿产、旅游资源前 景可观;西南水利 资源充足
一、东部地带 3.地位 ①发展水平
GDP:1999年占全国的 一半以上,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相当于中部的1.9 倍,西部的2.4倍
②发展速度 不断加快(东部比重不断加大)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一、东部地带
4.存在问题
①能源、原材料不足
②淡水不足
③环境污染
④江河下游防洪问题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6.读“我国3个经济地带划分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
• • • • • • •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 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水 利、交通、通信、电网及城 市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三线 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
协 加强东部与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协 调
高中地理课件三大经济地带4676
![高中地理课件三大经济地带4676](https://img.taocdn.com/s3/m/2a32937a08a1284ac95043a7.png)
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与东南亚地区有较
长的边境线,发展边境贸易的条件较优越等。(每写出一 个方面的优势条件,得1分)
(5)图中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根据 该地形区的具体情况,应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 业资源?(6分) 图中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是云贵高原(2分),其主要特 征有:喀斯特地貌发育(1分)地表崎岖不平(1分),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走立体农业之路 (1分);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或发展特色农业(1分)
史实:东部—海上丝绸之路及与日本、朝鲜等的交往 中西部—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欧洲交往
差异:海运—运量大、运费低,可到达世界各地 陆运—运量小、运费高,受路线限制性强
⑶、试分析历史上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分布特征。
19世纪40年代后,近代工业——东南沿海;20世纪 30年代一度西移(抗日);1949年——东部沿海等地。
市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
沿边开放 1992年3月以来,我国进一步开放黑龙江省的黑河市、
城市
(13)
绥芬河市,吉林省的珲春市,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 市、二连浩特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市、塔城 市、博乐市,云南省的瑞丽市、畹町市、河口市和广
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市和东兴镇等13个市、镇。
沿江和内陆1992年7月,国务院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岳阳、 开放城市 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和哈尔滨、
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东部——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大,说明农村工 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
中西部——第一产业比重大,生产力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003年7月2日,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了中 国“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三江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间排列,从 空中望去,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 千米,形成了“四山并列、三江并流”这一世界独有的地 理奇观。读“‘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位置示意图”,回 答问题:
长的边境线,发展边境贸易的条件较优越等。(每写出一 个方面的优势条件,得1分)
(5)图中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根据 该地形区的具体情况,应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 业资源?(6分) 图中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是云贵高原(2分),其主要特 征有:喀斯特地貌发育(1分)地表崎岖不平(1分),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走立体农业之路 (1分);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或发展特色农业(1分)
史实:东部—海上丝绸之路及与日本、朝鲜等的交往 中西部—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欧洲交往
差异:海运—运量大、运费低,可到达世界各地 陆运—运量小、运费高,受路线限制性强
⑶、试分析历史上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分布特征。
19世纪40年代后,近代工业——东南沿海;20世纪 30年代一度西移(抗日);1949年——东部沿海等地。
市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
沿边开放 1992年3月以来,我国进一步开放黑龙江省的黑河市、
城市
(13)
绥芬河市,吉林省的珲春市,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 市、二连浩特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市、塔城 市、博乐市,云南省的瑞丽市、畹町市、河口市和广
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市和东兴镇等13个市、镇。
沿江和内陆1992年7月,国务院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岳阳、 开放城市 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和哈尔滨、
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东部——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大,说明农村工 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
中西部——第一产业比重大,生产力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003年7月2日,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了中 国“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三江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间排列,从 空中望去,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 千米,形成了“四山并列、三江并流”这一世界独有的地 理奇观。读“‘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位置示意图”,回 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2:见图2。
高频考点讲练
资料3:见图3。
高频考点讲练
资料4:见下表。 不同年份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 地区比例(%)
基础知识回顾
三、西部大开发 1.目缩的小:地区差距,加速西 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2.范围:包括西部地带的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内的蒙 古自治区 和东部地带广的西壮族自治 区 ,共12个省级行政单位。
基础知识回顾
3.西部地区优势及不足 (1)优势:开发开放的优惠政
策;丰富的自然资源,矿如产:、油气、 水能、土地 资源。
部工业以 重型产业 为 主,中部具有一定 过
业为主
渡性 特征
基础知识回顾
进程快 ,工业产值比
重高, 外资企业、中
工业化
外合资企业、民营企 业 已占到相当大的比
重,高新技术 产业蓬
勃发展
进程相对滞后 ,工业 产值比 低 ,以 传统
型 工业为主体
城市化
水平高 、城市分布 密 度大
水平低、城市分布密 度小
高频考点讲练
(3)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 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 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 第(1)题,由表中各部 门比重可知,渔业和种植业差异较 大。第(2)题,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 均下降的是种植业和林业;三个地带 牧业、渔业比重均上升。第(3)题,选 项中劳动力、科学技术、交通均不属 自然区位因素。
及寒温带(1)所跨温度带:
。
森林
铁矿(2)有利资源条件: 、煤
炭、石油、 等丰富。
基础知识回顾
(3)限制性因水资源不足
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严重等。
重工
业地区和能(4)源经基济地(工业):我国主要的
产。业结构
对外开放(5)当前任务生:态调环境
整
、扩大
、改善
等。
基础知识回顾
3.南方地区 (1)所跨温度带: 亚热带及少部分 热带地区。 (2)有利资源条件: 热量丰富、水 分充足,有色金属 矿产、生物资源、 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3)限制性因素: 洪涝 灾害、环境 污染 、山地丘陵区 地形破碎 等。 (4)经济:外向型经济建设 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5)问题:人地关系 日趋紧张。
发达
素 对外开放程度
高
经
发展基础
发展早, 基础好
济 产业结构 较合理
因
交通便
素 交通运输状况 捷、海陆
联运方便
较低
欠发达
低 发展较晚,基础 较差
不合理
交通通达度差、 交通不便
高频考点讲练
例1 (2010年山东淄博模拟)读下表,完成 (1)~(3)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需求,实施
战略。
基础知识回顾
温馨点拨
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我 国已先后开始实施了五大标志性工 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 送、青藏铁路和退耕还林(还草), 实现了东、西部地区的“双赢”。
高频考点讲练
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 带的区域发展差异是一系列自然、 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答案】 (1)D (2)A (3)C
高频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08年高考广东卷)20世纪80 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 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 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1:见图1。
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讲练
12省市区。 黑、吉、内蒙 古、晋、豫②、中皖部、经鄂济、地湘带、:赣
9省 区。
③西部经济地带:陕(秦)、
基础知识回顾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总体发展水平差异:中、西部明显 落后于 东部。 (2)具体经济差异表现
主要方面
东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 农业 经济比重大,西
产业结构
业相对发达,工业以 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基础知识回顾
一、东、中、西差异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1)划分依据:各自地然条件
的
、经济基础对、外发开展放水程平度
和
。
(2)范围: 辽、冀、京、
津、鲁、苏①、东沪部、经浙济、地闽带、:粤、桂、琼
(2)不基足础:设施 落人后才,、 技术、资金 匮乏。
基础知识回顾
4.意义
(1)将西部地带资的源 优势转
变 经为 济
优势,将展之间的
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
的
,民实族现团共结同富裕。社会稳定
与边疆安全(3)加强
,保持
国内市。场
可持
续发展 (4)扩大
1991
200 0
1991
200 0
1991
2000
1991
2000
种植业(%) 59.73 51.9 66.4 57.5 65.96 62.9 63.13 55.6
林业(%) 4.2 3.5 4.89 3.9 4.64 4.1 4.51 3.8
牧业(%) 26.28 27.0 25.52 32.7 28.34 31.2 26.43 29.7
对外开 放程度
高
低
基础知识回顾
温馨点拨
(1)经济地带的范围:东部经济 地带包括除港、澳、台外的所有临 海的省级行政区及北京市;中部9 省呈“T”型分布。
(2)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的发展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 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
基础知识回顾
二、南方与北方
1.界线秦:岭—淮河 一
线。
2.北方地区暖温带、中温带
高频考点讲练
区域 影响因素
地形
自 然
气候
因
素
自然资源
东部经济 中、西部
地带
经济地带
以平原和 低山丘陵 为主
以高原、盆地、 山地为主
以季风气 候为主
以温带大陆性气 候和高寒气候为 主
水热资
源、生物 各类矿产资源丰
资源、石 富、风能、太阳
油、煤炭 能、地热等丰富
丰富
高频考点讲练
社 城市化水平 较高
会 科技、教育和 因 文化
渔业(%) 9.79 17.6 3.2 5.9 1.05 1.8 5.93 10.9
高频考点讲练
(1)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 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 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高频考点讲练
资料3:见图3。
高频考点讲练
资料4:见下表。 不同年份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 地区比例(%)
基础知识回顾
三、西部大开发 1.目缩的小:地区差距,加速西 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2.范围:包括西部地带的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内的蒙 古自治区 和东部地带广的西壮族自治 区 ,共12个省级行政单位。
基础知识回顾
3.西部地区优势及不足 (1)优势:开发开放的优惠政
策;丰富的自然资源,矿如产:、油气、 水能、土地 资源。
部工业以 重型产业 为 主,中部具有一定 过
业为主
渡性 特征
基础知识回顾
进程快 ,工业产值比
重高, 外资企业、中
工业化
外合资企业、民营企 业 已占到相当大的比
重,高新技术 产业蓬
勃发展
进程相对滞后 ,工业 产值比 低 ,以 传统
型 工业为主体
城市化
水平高 、城市分布 密 度大
水平低、城市分布密 度小
高频考点讲练
(3)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 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 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 第(1)题,由表中各部 门比重可知,渔业和种植业差异较 大。第(2)题,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 均下降的是种植业和林业;三个地带 牧业、渔业比重均上升。第(3)题,选 项中劳动力、科学技术、交通均不属 自然区位因素。
及寒温带(1)所跨温度带:
。
森林
铁矿(2)有利资源条件: 、煤
炭、石油、 等丰富。
基础知识回顾
(3)限制性因水资源不足
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严重等。
重工
业地区和能(4)源经基济地(工业):我国主要的
产。业结构
对外开放(5)当前任务生:态调环境
整
、扩大
、改善
等。
基础知识回顾
3.南方地区 (1)所跨温度带: 亚热带及少部分 热带地区。 (2)有利资源条件: 热量丰富、水 分充足,有色金属 矿产、生物资源、 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3)限制性因素: 洪涝 灾害、环境 污染 、山地丘陵区 地形破碎 等。 (4)经济:外向型经济建设 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5)问题:人地关系 日趋紧张。
发达
素 对外开放程度
高
经
发展基础
发展早, 基础好
济 产业结构 较合理
因
交通便
素 交通运输状况 捷、海陆
联运方便
较低
欠发达
低 发展较晚,基础 较差
不合理
交通通达度差、 交通不便
高频考点讲练
例1 (2010年山东淄博模拟)读下表,完成 (1)~(3)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需求,实施
战略。
基础知识回顾
温馨点拨
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我 国已先后开始实施了五大标志性工 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 送、青藏铁路和退耕还林(还草), 实现了东、西部地区的“双赢”。
高频考点讲练
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 带的区域发展差异是一系列自然、 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答案】 (1)D (2)A (3)C
高频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08年高考广东卷)20世纪80 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 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 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1:见图1。
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讲练
12省市区。 黑、吉、内蒙 古、晋、豫②、中皖部、经鄂济、地湘带、:赣
9省 区。
③西部经济地带:陕(秦)、
基础知识回顾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总体发展水平差异:中、西部明显 落后于 东部。 (2)具体经济差异表现
主要方面
东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 农业 经济比重大,西
产业结构
业相对发达,工业以 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基础知识回顾
一、东、中、西差异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1)划分依据:各自地然条件
的
、经济基础对、外发开展放水程平度
和
。
(2)范围: 辽、冀、京、
津、鲁、苏①、东沪部、经浙济、地闽带、:粤、桂、琼
(2)不基足础:设施 落人后才,、 技术、资金 匮乏。
基础知识回顾
4.意义
(1)将西部地带资的源 优势转
变 经为 济
优势,将展之间的
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
的
,民实族现团共结同富裕。社会稳定
与边疆安全(3)加强
,保持
国内市。场
可持
续发展 (4)扩大
1991
200 0
1991
200 0
1991
2000
1991
2000
种植业(%) 59.73 51.9 66.4 57.5 65.96 62.9 63.13 55.6
林业(%) 4.2 3.5 4.89 3.9 4.64 4.1 4.51 3.8
牧业(%) 26.28 27.0 25.52 32.7 28.34 31.2 26.43 29.7
对外开 放程度
高
低
基础知识回顾
温馨点拨
(1)经济地带的范围:东部经济 地带包括除港、澳、台外的所有临 海的省级行政区及北京市;中部9 省呈“T”型分布。
(2)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的发展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 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
基础知识回顾
二、南方与北方
1.界线秦:岭—淮河 一
线。
2.北方地区暖温带、中温带
高频考点讲练
区域 影响因素
地形
自 然
气候
因
素
自然资源
东部经济 中、西部
地带
经济地带
以平原和 低山丘陵 为主
以高原、盆地、 山地为主
以季风气 候为主
以温带大陆性气 候和高寒气候为 主
水热资
源、生物 各类矿产资源丰
资源、石 富、风能、太阳
油、煤炭 能、地热等丰富
丰富
高频考点讲练
社 城市化水平 较高
会 科技、教育和 因 文化
渔业(%) 9.79 17.6 3.2 5.9 1.05 1.8 5.93 10.9
高频考点讲练
(1)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 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 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