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合集下载

杨振宁

杨振宁

杨振宁中文名:杨振宁国籍:美国出生地:安徽出生日期:1922年10月1日职业:科学家,物理学家毕业院校:西南联大,美国芝加哥大学主要成就: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代表作品:《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目录杨振宁与翁帆婚纱照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他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后二人因排名先后的问题交恶。

1962年因为《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两人正式决裂。

杨振宁七岁的儿子杨光诺曾杨振宁与翁帆说,“我要一人得诺贝尔奖。

”1989年他写给已故中研院长吴大猷的信,向老师报告两人合作情形。

吴大猷覆信说:“整件事是一极不幸的事,我想实情是不能永远掩盖著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再在世人前争,而让实情慢慢的展现出来。

”1977年他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

获奖1980年杨振宁获得拉姆福德奖(Rumford),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情感婚姻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同时身兼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杨振宁的结发太太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2003年10月因病过世。

2004年底至2005年初,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

杨振宁和翁帆(20张)编辑本段子女1951年长子杨光诺出生,杨光诺成为了一位电脑工程师,1958年次子杨光宇出生,他成为了一位化学家,1961年女儿杨又礼出生,她成为了一个医生。

目前,三个子女全部定居美国。

杨振宁风采(19张)编辑本段成就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

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方程”。

杨振宁的工作经历

杨振宁的工作经历

杨振宁的工作经历杨振宁的工作经历可以分为学术研究和学术管理两个阶段。

早年学术研究:1932年,杨振宁考入清华学校,开始接受严格的物理训练。

1936年,杨振宁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在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的指导下,开始了系统的物理学习和研究。

1943年,杨振宁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同年,他作为研究生前往美国费米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在费米实验室,他受到了费米、包括朱光亚、邓稼先、吴健雄等许多著名科学家的重视和指导。

在邓稼先的建议下,他开始研究磁体的问题,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为了解决磁体设计问题,成功开发了新的计算方法。

1948年,杨振宁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学者。

他的博士论文《自旋1/2的核的镜面反演对称性》(Parity Nonconservation in Beta-Decay)成为美国物理学领域里的经典论文。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著名的“镜面反演不守恒”理论,引发学术界的巨大关注,该理论奠定了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基础,对国际物理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同年,他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学术管理:1960年,杨振宁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主任。

1966年,他出任美国联邦政府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科学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1978年,他成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至今一直担任着这一职务。

1984年,杨振宁回国担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之后在国内积极投身于科学普及工作,多次成功组织举办国际物理学会议、科普讲座等活动,并积极推动中外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国物理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杨振宁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出色的学术管理才能,为国际科学事业和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领袖和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

杨振宁简单介绍

杨振宁简单介绍

杨振宁简单介绍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献出了智慧和力量。

其中,杨振宁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他对现代物理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认可。

1. 个人传记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九华山。

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极富学识。

杨振宁父亲的影响下,他很早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兴趣。

1942年,杨振宁考入国立中国大学物理系,成为了物理学的研究者。

之后他先后于芝加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并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和研究员。

2. 主要成就作为物理学的早期研究者,杨振宁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64年,他与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理论”,这一理论极为重要,被誉为物理学的大门。

随后,两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杨振宁在理论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高能物理、金属材料研制等领域,他采用了一系列新的探测技术和理论框架,为科学研究开辟了重要思路。

3. 社会贡献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颇具社会责任感的公众人物。

在上世纪80年代,他曾经多次前往中国大陆参观并且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中国的物理学研究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此外,他还长期关注国内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并多次为中国大陆的学生提供资助和支持。

4. 宗旨信仰杨振宁信仰科学,但他的宗旨不仅是从学术层面探讨物理问题,而是更高层面的全人类利益。

他认为科学应该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福祉,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

因此,他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宗旨信仰。

5. 总结杨振宁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和公众人物。

他的成就不仅仅来自于个人的智慧和努力,也与他的信仰和宗旨密不可分。

我们应该向杨振宁这样的科学家和公众人物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物理学家杨振宁简介

物理学家杨振宁简介
杨振宁 (Chen Ning Yang) 1 922年9月22日出生于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安 徽省原凤阳府。杨振宁的父 亲杨克纯(字武之)是美国芝 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回国 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 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
杨振宁1938年至194 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 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 士学位。杨振宁的学士论文 的导师是吴大猷,硕士论文 导师是王竹溪。1945年 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 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004年12月24日, 杨振宁与潮汕女子翁帆在 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 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1958年至1979年 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 美国等6所院校的理学博 士学位。曾先后任普林斯 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和普 林斯顿大学教授。是美国 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 会会员。
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 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 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 研究所所长。1999年 5月21日正式退休,石 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 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 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 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 位。
1971年以来,他多 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 讲学,同时努力帮助中 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 行科研和学习,在促进 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 起了重要作用。199 8年6月,清华大学授 予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名 誉教授,1994年6 月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 首批外籍院士。
夫人杜致札(已故)是杜 聿明的女儿,她是杨振宁 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属 中学教书时的学生。他们 于1950年结婚,生有 两子一女:长子教授共同提出弱相互 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 因而共获1957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 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 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 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 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 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 作用的研究。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精选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精选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精选好的范文的整体构思是怎样的呢?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涉及拟写相关文案,范文的在各种场景的应用非常广泛,特意为您整理了《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篇1】1、相变理论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漂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

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

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

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

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

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

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在统计力学和场论中,这个理论精品就像一个小而精致的贝壳至今魅力不减。

2、玻色子多体问题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

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

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

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

出乎他们的预料,近年来,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3、杨-Baxter方程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

杨振宁: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杨振宁: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杨振宁: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主题: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嘉宾:杨振宁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名家论坛》时间:2012年4月18日编辑:周东旭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美籍华裔科学家。

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等院士荣衔。

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二人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精彩摘要:与同学讨论是深入学习的极好机会。

多半同学都认为,从讨论得到的比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还要多,因为与同学辩论可以不断追问,深度不一样。

一个人最好在研究开始的时候,进入一个新领域,就像挖金矿,挖新矿容易出成果,如果一个地方人家已经挖了五年,要想再挖出新矿,就比较困难。

中国教育哲学讲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不知道的,都要想清楚,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种教育哲学,有很大好处,也有很大坏处。

一个社会要想科学非常成功,是不是必须制造一种风气,使年轻科学家都很冲,朝中国儒家君子相反的方向走?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杨振宁讲座实录:少年读到《神秘的宇宙》开启对物理的兴趣当直觉与书本知识有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把本来的直觉错误想清楚,形成新的直觉我1929年到清华大学,当时7岁,就读清华大学里的成志小学(编者注:清华附小的前身),我父亲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4年后进入北京城里的崇德中学,现在叫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在宣武门附近。

学校很小,差不多300个学生,有一个小图书馆,我喜欢到里面浏览书籍。

初中二年级,我在图书馆发现一本翻译过来的书,叫《神秘的宇宙》,描述1905年物理学大革命、1915年相对论和1925年量子力学,这不只是20世纪物理学的大革命,也可说是人类知识历史上非常重大的革命。

杨振宁事迹200字左右

杨振宁事迹200字左右

《杨振宁事迹》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杨振宁爷爷的故事。

杨振宁爷爷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

他从小就特别聪明,特别喜欢学习。

杨爷爷在学习上可努力啦!他总是认真地看书,思考问题。

后来,他去了很远的地方读书,学习了好多好多厉害的知识。

杨爷爷在物理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让全世界的人都很佩服。

比如说,他提出的一些理论,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深了。

有一次,杨爷爷为了解决一个难题,在实验室里待了好长时间,不停地做实验,计算数据。

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

杨爷爷还特别关心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

他经常回来给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们讲课,分享他的经验和知识。

小朋友们,杨振宁爷爷是不是很厉害呀?《杨振宁事迹》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杨振宁爷爷的故事。

杨振宁爷爷一直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他小时候就喜欢问为什么,总是想把事情弄明白。

长大以后,杨爷爷去了国外学习。

在那里,他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看很多很多的书。

杨爷爷的研究可不简单。

有一回,为了证明一个科学猜想,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做了好多好多的实验,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他们一直坚持,最后终于成功啦。

杨爷爷还很爱我们的祖国。

他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回来,帮助我们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科学家。

小朋友们,我们要向杨振宁爷爷学习哦。

《杨振宁事迹》小朋友们,让我再给你们讲讲杨振宁爷爷。

杨振宁爷爷是个很有毅力的人。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不会放弃。

杨爷爷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遇到过很多挑战。

有时候实验结果不理想,他就重新再来,一遍又一遍,直到找到答案。

记得有一次,他的研究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大家都觉得没办法解决了。

但是杨爷爷不相信,他每天都在想办法,最后终于成功突破了。

杨爷爷对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特别关心。

他经常鼓励小朋友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

小朋友们,杨振宁爷爷是不是很棒呀?。

杨振宁的生涯发展历程

杨振宁的生涯发展历程

杨振宁的生涯发展历程杨振宁,中国现代物理学家、华裔科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取得的最高荣誉之一。

杨振宁的生涯发展历程极其丰富多彩,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他的主要经历和成就。

杨振宁于1922年10月1日出生在中国南京一个学术世家。

他早年的求学经历可谓独特而卓越。

194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但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前往西南联大学习,并在那里获得了学士学位。

之后,他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的导师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这为杨振宁后来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即物理学中的左右对称破缺。

这个理论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巨大轰动,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重大突破之一。

1957年,他们的发现被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发表,并在195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成就不仅证实了物理学中的一项基本规律,也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在取得国际声誉之后,杨振宁回到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科学界的建设性工作。

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并亲自指导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

他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在物理学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

他的贡献不仅限于理论研究,还包括推动实验科学、培养人才和加强科学国际交流等方面。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杨振宁也经历了巨大的挑战和困扰。

在这段时期,他被迫停止科研工作,甚至受到了批斗。

然而,他始终保持了对学术的热忱和坚持,并于1972年重返美国,再度开展科学研究。

他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职,并在那里继续深化研究。

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和学术贡献为他赢得了无数荣誉和奖项。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哲学学会和俄罗斯科学院等多个国际顶级学术机构的院士,也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

除了学术成就之外,杨振宁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担任重要职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他担任过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织委员会主席等职务,致力于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

杨振宁物理学界的杰出科学家

杨振宁物理学界的杰出科学家

杨振宁物理学界的杰出科学家杨振宁(Chen Ning Yang),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世界范围内备受尊敬的科学家之一。

他以其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重点介绍杨振宁的个人生平和科学成就。

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在中国安徽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并且在初中和高中期间就表现出了对物理学的特殊兴趣。

1945年,他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

随后,他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在1950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他的科学研究生涯中,杨振宁与李政道(Tsung-Dao Lee)合作提出了关于物理规律的“相变理论”。

他们的研究成果于1957年被正式发表,并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一理论解决了一些静态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由于他们的重大突破,杨振宁和李政道于1957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的贡献不仅限于相变理论。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他还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工作。

他发现了弱相互作用的手征选则不守恒,并引入了CP(宇称和荷共轭)破坏的概念。

这一发现对后来的物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他赢得了物理学界的崇高地位。

除了在科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杨振宁还致力于推广物理学的普及和教育工作。

他在不同学术机构担任教职,并指导了许多学生和研究生。

他的教学和导师风格备受学生们的赞赏,他的学术思想对于年轻一代的物理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振宁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以及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等。

他还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这些荣誉都充分体现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声望。

杨振宁的科学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受到了高度赞誉,也在广大社会中受到了普遍关注。

他的研究成果为世界提供了深入了解自然规律的视野,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

杨振宁的生平和科学成就无疑给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他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杨振宁科学家的奋斗之路

杨振宁科学家的奋斗之路

杨振宁科学家的奋斗之路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因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论,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东西南北不变定理”,荣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奋斗之路既是科学事业的追求,也是不畏困难的精神象征。

一、早年的探索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在中国南京,他对科学的兴趣早已在少年时期形成。

在南京中学读书期间,杨振宁展示出了出色的数学和物理才能,受到了老师们的赏识。

这时期的他已经开始在物理实验室进行研究,尽管条件有限,但他通过自学和实践不断深造。

二、赴美求学1945年,杨振宁获得了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的机会。

在芝加哥大学,他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并成为费米的得意门生。

在这期间,杨振宁努力学习,并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通过对粒子物理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今后的科学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突破之路杨振宁在20世纪50年代,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东西南北不变定理”的理论。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物理领域引起了巨大轰动,被誉为是理论物理学领域的一项伟大突破。

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开拓新领域、深入探索宇宙奥秘的新思路。

四、返乡服务虽然杨振宁在国外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他从未忘记自己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责任。

1980年,杨振宁毅然决定回到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所长,并同时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

他在这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五、科学影响力与荣誉杨振宁以其杰出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成为近代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他的理论研究不仅改变了物理学的格局,也为整个科学界树立了典范。

他的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获得了许多重要奖项和荣誉。

六、坚守科学精神除了杰出的科学成就,杨振宁的奋斗之路还彰显了坚守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他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对学术追求的执着和崇高境界,对社会责任的认真担当,让人们铭记于心。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一览8篇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一览8篇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一览8篇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一览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先进事迹是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

他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详细介绍杨振宁的事迹,展现他的人格魅力和科研成果,以及他对于激励青年学子的启示。

第一篇:杨振宁的成长历程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他的求学之路开始于中国的南京大学。

在研究生阶段,他获得了罗马尼亚政府奖学金,前往欧洲留学。

在欧洲的科研环境下,杨振宁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对物理学的热爱。

他于1947年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

第二篇:破译物理学之谜的探索作为一个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解决了关于弱力和电磁力的统一理论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杨-米尔斯理论”。

这个理论是现代基本粒子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杨振宁和李政道赢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三篇: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杨振宁在回国后,积极参与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他担任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教职,并在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的科研工作覆盖了理论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固体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第四篇:为青年学子树立榜样杨振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投身于培养中国的科学人才,并鼓励青年学子追求自己的科研梦想。

他的理念和行动鼓舞了整个科学界,为年轻一代的学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五篇:杨振宁的人格魅力杨振宁一贯以谦逊、坚毅和勤奋著称。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面对科学难题从不退缩,始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

他的坚持和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

第六篇:杨振宁的社会贡献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科学家,杨振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

他在国际舞台上代表着中国的科学实力,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他的工作架起了中外科学家的桥梁,促进了全球科学的发展。

第七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展望杨振宁相信,未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惊喜和改变。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事迹材料(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事迹材料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事迹材料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了,我们一起来了解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荣誉事迹吧。

物理学家杨振宁介绍

物理学家杨振宁介绍

物理学家杨振宁介绍杨振宁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华裔物理学家,是中美两国两院院士,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致力于推广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他的成就和贡献,以及他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一、杨振宁的生平杨振宁是1922年出生于中国南京,他父亲是一位著名数学家。

在读完初中之后,杨振宁就前往北京大学学习,并在1941年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一直留校任教。

1945年,他成为了费曼的博士研究生,一年后,他完成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生涯,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杨振宁的成就1、重要发现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提出了镜像对称的概念,并在1956年发表论文,证明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

这项发现对物理学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引发了研究宇称不守恒的强相互作用领域,对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2、成为中美两院院士杨振宁在多方面的研究中都具有出色的成就,在其贡献中,他不仅致力于基础理论物理的研究,还推动了人类认识基本宇宙现象的进展。

这一贡献在世界物理学层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仅是在学界中,同时还得到了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高度评价,获得了中美两院院士的荣誉。

3、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和李政道的镜像对称概念,一旦发表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1957年,杨振宁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物理学家,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荣誉,同时也是对中国科研能力的强有力证明,改变了当时人们对中国科技研究领域的看法。

三、杨振宁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杨振宁博士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科学家,他在很多方面都对物理学博士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早年不断进行理论基础物理的研究,到后面更多地致力于推动物理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他的心血让物理学的研究进程更加顺畅。

杨振宁发起了一系列的科研计划,这些计划覆盖了各个领域,涉及到由物理学引起的新科技和新产业,推动了教育和技术领域的发展。

杨振宁的简介

杨振宁的简介

杨振宁的简介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就读北京清华园内成志小学1933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1938年插班昆明昆华中学高二1938年入西南联大就读1942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1944年任教于西南联大附中1945年抵美国1948年在泰勒指导下转做理论物理,于是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1949年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66年转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1971年返回久别的中国大陆1986年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1994年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一、生平简介杨振宁(Chen Ning Yang 1922~)美籍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含合肥市)。

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猷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1942年毕业后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

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深受E.费米熏陶,在导师E.特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该所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

1984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教授证书。

二、科学成就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

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在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杨振宁于1971年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

杨振宁九十自述: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杨振宁九十自述: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图 4暋 王 竹 溪 先 生 (1911—1983)(1980 年 聂 华 桐 摄 )
关于 我 在 联 大 做 研 究 生 的 经 历,很 多 年 后 我 作 过这样的描述 : [2]
1941年 到 1942 年,我 是 昆 明 西 南 联 合 大 学 物 理系四年级的学生.这 个 系 比 较 小,共 有 约 10 位 教 员、10位助教、几位研究生和一 些 本 科 生.本 科 生 每 班不到20人.1941年秋天开 学 的 时 候,一 个 新 的 面 孔出现了,那就是 黄 昆.当 时,他 已 经 从 北 京 燕 京 大 学获得了物 理 学 士 学 位,到 联 大 来 做 助 教.开 学 不 久 ,我 们 就 熟 识 起 来 ,开 始 了 我 们 半 个 世 纪 的 友 谊 .
图 2暋 大 学 入 学 考 试 准 考 证
我没 有 念 过 高 中 物 理 学,为 了 参 加 那 次 入 学 考 试,借了一 本 高 中 物 理 教 科 书,闭 门 自 修 了 几 个 星 期 ,发 现 原 来 物 理 是 很 适 合 我 研 读 的 学 科 ,所 以 在 联 大 我 就 选 择 了 物 理 系 .记 得 非 常 清 楚 的 是 ,那 次 我 在 教 科 书 中 读 到 ,圆 周 运 动 加 速 的 方 向 是 向 心 的 ,而 不 是沿着切线方向的.最 初 我 觉 得 这 与 我 的 直 觉 感 受 不 同 ,仔 细 考 虑 了 一 两 天 以 后 才 了 解 ,原 来 速 度 是 一 个 向 量 ,它 不 仅 有 大 小 而 且 是 有 方 向 的 .
特约专稿
明 西 北 郊 的 小 丘 陵 地 带 ,那 里 满 布 着 散 乱 的 野 坟 .每 一个犯人都背着一 块 白 色 的 板 子,上 面 写 着 他 们 的 名 字 和 罪 行 .大 多 数 的 罪 犯 都 静 静 地 跟 着 士 兵 走 ,有 少数却喊着 一 些 口 号,像:“二 十 年 后,又 是 一 条 好 汉!暠每一次当这种 队 伍 走 过 时,茶 馆 的 喧 闹 声 就 会 突然止息.然后,远 处 预 期 的 枪 声 响 了,我 们 都 静 静 地 坐 着 ,等 待 着 士 兵 们 走 回 来 ,向 南 方 回 到 城 里 去 .

杨振宁的简介

杨振宁的简介

杨振宁的简介
杨振宁,生于1922年,中国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曾获得诺贝尔物
理学奖及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等荣誉。

杨振宁出生于浙江宁波市,1945
年至194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赴美深造,先
后在芝加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和工作。

从1950年开始,杨振宁
于美国国家标准局担任研究员,进行了长达4年的物理实验研究。

1954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π介子衰变选择定则”,这一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使他们成为核物理研究领域的世界
级名人。

同年,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擅长应用场论和数学分析对物理问题进行研究,他在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他还关注中国教
育的发展,于1951年回国任职于清华大学,成为该校重建后首批教员
之一,为推动中国科技教育发展出了一份力。

1970年至1986年期间,
杨振宁出任东南大学校长,将该校建设成为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

退
休后,他一直致力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并多次提出对中国教育和
科研的建设建议。

杨振宁对中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也
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他不仅在物理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长期以来,杨振宁为中国和全人类的文
明进步、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他被
誉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团结者”。

2022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5篇

2022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5篇

2022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5篇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1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国家大建设时期,人才急缺,先后有大批留学人才回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坐不住了,他开始频繁来信,试图劝自己的儿子回国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于是多次赴瑞士,美国等地,探访劝说儿子。

但杨振宁却陷入了两难之中。

无疑,当时新中国的环境对他的研究是极为不利的,且他所学科目对新中国建设意义不大,后国家又经历了大跃进等众多变动,终于是未能归乡。

1964年,因为种种原因,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这引起了父亲的极大不满。

后来邀请父亲赴美团聚也皆被拒绝。

一直到杨武之去世,也未能原谅他。

而此时的杨振宁也已经步入老年,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直到1999年,他才寻到机会,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并于几年后改回了中国国籍。

这位老人伟大且坎坷的一生,四处漂泊,最终归乡,不知他望着故乡的土地,会不会也有万千感慨。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2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3月3日晚揭晓。

科学家杨振宁位列榜首。

颁奖词中这样写道:站在科学与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

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

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

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杨振宁于1957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他的贡献不仅在物理学方面,在祖国的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和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更是建树颇丰。

杨老带给我们的除了显赫的成就,还有一颗永恒不变的爱国心。

早在1945年出国前,父亲就叮嘱他“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他资助了数百名中国学者去美国深造,协助清华大学创建高等研究中心。

2022年,杨振宁回国定居清华。

杨老认为,他的最大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外国人的心理。

他曾经说,希望中国人第一颗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是邓稼先当年写给杨振宁的一封信中的金句。

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致辞时,曾神情缅怀“两弹元勋”邓稼先:我符合“共同途”的期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杨振宁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杨振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的一代物理学家重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杨振宁个人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杨振宁的人物事迹 1.群英荟萃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

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

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

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2.杨门长子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

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3.名师高徒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

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

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

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

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简介

杨振宁简介
倡导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思维
• 认为科学家应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 鼓励科学家勇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
杨振宁的科学伦理观
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 认为科学家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倡导科学家的道德品质
• 认为科学家应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 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和抄袭剽窃
杨振宁的科学史观
强调科学史的研究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 认为科学史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了解科学史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发展和变革
倡导科学家的历史使命
• 认为科学家应具备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 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04
杨振宁的社会影响与贡献
杨振宁在科学界的地位与影响
被誉为“华人科学家的典范”
• 凭借杰出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 • 为华人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对粒子物理学和统计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 • 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杨振宁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贡献
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
• 认为教育事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 积极参与教育事业的活动和倡议
支持科学人才的培养
• 认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大计 • 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作出了巨大努力
杨振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 认为科学家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 认为科学家应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 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谢谢观看
Docs
• 以表彰其在统计力学 领域的杰出贡献
• 以表彰其在粒子物理 领域的杰出贡献
• 以表彰其在科学领域 的杰出贡献

杨振宁的故事

杨振宁的故事

杨振宁的故事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

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宽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得主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吅肥小男孩从厦门走进清华园2001年10月29日下午,杨振宁应上海市海外联谊会邀请,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作《21世纪的科技》演讲后,又以“八十自述”为题即席演讲。

他用亲切的语调对大家说:“按中国旧历的算法,今天我整整八十岁!”台下响起一片深情的掌声……田润卉的妈妈李莹谈起女儿也是满眼欣慰,对于女儿取得的好成绩,妈妈表示即有惊喜,也是意料之中。

在妈妈眼里,田润卉从小就很乖巧,很有主见,父母在学习方面也很少为她操心。

妈妈说,在小学一年级时她就发现田润卉讲故事很有条理,就觉得这孩子在文科方面会比较突出,就买很多书给田润卉看。

“平时放假,田润卉看电视也是看《百家讲坛》、《今日说法》,还有一些纪录片。

”田润卉妈妈说。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吅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

当他未满周岁时,父亲杨步之先生考取美国公费留学,去了着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整整6年,他一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甚至不认识父亲。

6年过去了,父亲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受聘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母亲带着全家人从吅肥老家出发,风尘仆仆地赶往厦门与父亲团聚。

他们一路水陆兹程,途经上海。

当杨振宁站在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大马路上,望着生平第一次见到的往来穿梭奔驰的汽车,他的惊愕程度绝对不会逊于《子夜》里那位从乡下初到大上海的吴老太爷!尔后,他在下榻处,又第一次看到了手指一揿便会涌出哗哗流水的抽水马桶。

这个富于想象的孩子第一次朦胧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无比伟力!父亲任教的厦门,是一个给杨振宁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大海的边上。

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伟大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振宁: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主题: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嘉宾:杨振宁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名家论坛》时间:2012年4月18日编辑:周东旭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美籍华裔科学家。

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等院士荣衔。

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二人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精彩摘要:与同学讨论是深入学习的极好机会。

多半同学都认为,从讨论得到的比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还要多,因为与同学辩论可以不断追问,深度不一样。

一个人最好在研究开始的时候,进入一个新领域,就像挖金矿,挖新矿容易出成果,如果一个地方人家已经挖了五年,要想再挖出新矿,就比较困难。

中国教育哲学讲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不知道的,都要想清楚,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种教育哲学,有很大好处,也有很大坏处。

一个社会要想科学非常成功,是不是必须制造一种风气,使年轻科学家都很冲,朝中国儒家君子相反的方向走?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杨振宁讲座实录:少年读到《神秘的宇宙》开启对物理的兴趣当直觉与书本知识有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把本来的直觉错误想清楚,形成新的直觉我1929年到清华大学,当时7岁,就读清华大学里的成志小学(编者注:清华附小的前身),我父亲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4年后进入北京城里的崇德中学,现在叫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在宣武门附近。

学校很小,差不多300个学生,有一个小图书馆,我喜欢到里面浏览书籍。

初中二年级,我在图书馆发现一本翻译过来的书,叫《神秘的宇宙》,描述1905年物理学大革命、1915年相对论和1925年量子力学,这不只是20世纪物理学的大革命,也可说是人类知识历史上非常重大的革命。

我当时并不太懂其中的内容,不过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与我后来学习物理有密切关系。

1937年夏天我刚刚读完高一,抗战就开始,我们全家搬回合肥老家。

后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我父亲到昆明就职,1938年春天,我们就到了昆明。

当时中学生流离失所的很多,教育部就规定不需要有中学毕业文凭也可以参加高考,我当时高二,算便宜一年,参加高考就进入了西南联大。

高考考试科目中有物理学,我高中并没有学习物理学,就借了一本标准教科书,关门念了一个月,原来我非常喜欢物理,觉得更合我的口味,所以就进入西南联大读物理学,而我起初报考的是化学。

在大学,教科书说圆周运动是向心的,与我的直觉不一样。

思考一两天后,才了解到原来速度向量不单包含量,还有方向,把方向改变加在其中,圆周均匀加速就变成向心。

这个教训非常重要,当直觉与书本知识有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把本来的直觉错误想清楚,形成新的直觉。

这是真正懂得一门学问的基本过程。

吴大猷、王竹溪两位师长引领进入研究领域与同学讨论是深入学习的极好机会。

多半同学都认为,从讨论得到的比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还要多,因为与同学辩论可以不断追问,深度不一样大学四年级需要写学士论文,我去找吴大猷先生(编者注: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2000年去世),他给我的研究题目是“对称”,在物理学中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就叫“群论”。

“群论”在20世纪被用到物理学,成为显学。

吴大猷把我引到对称与群论领域。

我学到群论的美妙和在物理中的深入应用,对后来工作有决定性影响,对称理论是我一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占我研究工作的三分之二。

1942年我取得学士学位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读硕士,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编者注: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83年去世)。

王先生的专长是统计力学,属于物理学一支。

统计力学是我另外一个研究领域,占我一生工作的三分之一。

我在研究院的同班同学有黄昆(编者注: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2005年去世)和张守廉(编者注:著名电机工程专家,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电机系主任)。

我在黄昆70岁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描述当时我们无休止的辩论物理题目。

记得有一次我们所争论的是关于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准确意义,从喝茶开始辩论,到晚上回到学校,关灯上床,辩论仍没有停止。

现在已经记不清争论的确切细节,也不记得谁持什么观点,但我清楚地记得三人(编者注:杨振宁、黄昆和张守廉)最后都从床上爬起来,点亮蜡烛,翻看海森堡的《量子论的物理原理》来调解辩论。

根据我读书和教书得到的经验,与同学讨论是深入学习的极好机会。

多半同学都认为,从讨论得到的比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还要多,因为与同学辩论可以不断追问,深度不一样。

求学美国奔着敬重的诺奖得主费米选择芝加哥大学一个社会要想科学非常成功,是不是必须制造一种风气,使年轻科学家都很冲,朝中国儒家君子相反的方向走?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1944年我研究生毕业,教了一年中学。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经印度到美国,进入芝加哥大学。

当时中国与美国之间不但没有航班,也没有轮船。

美国当时在亚洲有几百万士兵,所以美国就造了一些5000吨左右的船,从印度把兵运回美国,每个船中有一二百个舱位留给非美国军人。

我们20几个公费留美学生在印度等了两个月,经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最后到达美国纽约。

到纽约后我请求进入芝加哥大学。

我在西南联大学的物理学已经相当高深,那时我最佩服3个20世纪重要的物理学家,一个是爱因斯坦(Einstein);一个是狄拉克(Dirac),英国物理学家;第三个是恩芮科·费米(Enrica Fermi),意大利出身,37岁时就获得诺贝尔奖。

费米在芝加哥主持建立世界第一个原子反应堆,他是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也是第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

事实上,物理学家在19世纪以前是理论与实验都要做的,牛顿既研究理论又做实验,可到20世纪,理论与实验变得更复杂,很少有人能够两方面兼做。

20世纪能够在两方面都做出第一流工作的物理学家就是费米。

去美国的路上,我就想好跟着费米做博士论文,而且要做实验论文。

我在西南联大物理学理论学得很好,实验却根本没有经验,而物理学最后是要基于实验的,所以想跟费米做实验方面的博士论文。

1946年初我到芝加哥大学,开学后就上了费米的课,很快熟起来。

我提出跟着他做实验论文,他研究了一下说不行,因为他的实验不在芝加哥大学,而是在40公里以外的一个实验室,当时是保密的,所以我就没做他的研究生。

2001年是费米诞辰一百年,我在庆祝会中做演讲。

我说,费米是20世纪所有伟大的物理学家中最受尊重和崇拜的人之一,他之所以受到尊敬和崇拜,是因为他在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两方面的贡献,是因为他领导下的工作为人类发现了强大的新能源,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个性。

他永远可靠和可信,永远脚踏实地,他的能力极强,却不滥用,也不哗众取宠,也不小瞧别人,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君子。

一般来讲,美国重要的科学家比较冲,同时,美国科学又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一个社会要想科学非常成功,是不是必须制造一种风气,使年轻科学家都很冲,朝中国儒家君子相反的方向走?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感受中西教学方法差异中国教育哲学讲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不知道的,都要想清楚,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种教育哲学,有很大好处,也有很大坏处在物理学习方法上,芝加哥大学与国内有一个基本的区别,国内是推演法,在书上学到一个理论,按定律推演到现象。

芝加哥大学正好相反,不是从理论而是从新的现象开始,老师和同学脑子里整天想的就是这些新现象,能不能归纳成一些理论。

如果归纳出来的理论与既有理论吻合,那很好,就写一篇文章;如果与既有理论不符合,那更好,因为那就代表既有理论可能不对,需要修改。

整个气氛与国内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中国使用推演法,打下一个非常扎实的根基;到美国,学会多注意新现象,由新现象归纳出理论。

中国教育哲学讲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你得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与不知道的东西分清楚,不能够乱七八糟。

有些东西你是知道的,有些东西你不知道,都要想得清清楚楚,这个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很重要,有很大好处。

可是这种教育哲学也有很大坏处,事实上有许多知识不是这样学来的,比如一个小孩学讲话,并不是按部就班,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学会,他在一个不太清楚的时候,就弄出来。

关于这一点,我给它起一个名字叫渗透性学法,渗透性学法是中国传统不喜欢的。

事实上,很多东西第一次听不懂,第二次再听,还是不懂,可是就比第一次多懂了一点,等听到很多次以后,就忽然一下子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与西方教育哲学一个很大区别。

我上学时就觉得西方学生没有把东西想清楚的习惯,可这并不阻止他们做出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非常聪明的年轻人,用渗透方法吸取知识的能力很强。

芝加哥大学当时是非常成功的,研究气氛浓厚,有很多讨论会,多注重新现象,新方法,少注重书本上的知识。

1948-1950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中,有4位获得诺贝尔奖,这与当时浓厚的学习气氛密切相关。

1971年我到中国参观访问,中国大学的课程是非常之深,有所谓“四大力学”(编者注:传统的《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统计物理》组成),每一名物理系学生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学这四门理论课。

四大力学当然重要,没人能否认它们是物理学的骨干,不过物理学不只是骨干,只有骨干的物理学是一个骷髅,有骨头又有血肉的物理学,才是活的物理学。

研究方向在“希望破灭”中清晰一个人最好在研究开始的时候,进入一个新领域,到一个旧领域当然也可以,可是就像挖金矿一样,挖新矿容易出成果,如果一个地方人家已经挖了五年,要想再挖出新矿,就比较困难1946年上半年,经过费米推荐,我成为泰勒(E·Teller,编者注: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氢弹之父”,2003年去世)的研究生。

泰勒给我一个研究题目,几个星期以后,我给他看计算结果,泰勒觉得很好,还安排我做一个报告,大家的反应都非常好。

泰勒说可以把它写成一篇文章,可我觉得还不够好,总没写出来。

1946年秋天费米介绍我跟着艾里逊(Allison)教授做核物理实验。

我在实验室做了差不多20个月的研究工作。

1947年我曾经写信给黄昆,他那时候在英国读研究生,我的信中用了“希望破灭”。

因为我在艾里逊实验室做得不成功,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我这人天生不是做实验物理的,动手不行,常常在实验闯祸,没有这方面的天分。

回想起来,那一年我自己找了四个理论题目,第一个是昂萨格(Onsager,编者注:美国物理化学家,1976年去世)关于伊辛模型(Ising Model)的文章,这是当时有名的统计力学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