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早期文艺批评评价

合集下载

论周作人文艺批评的宽容原则

论周作人文艺批评的宽容原则
第 .
西 安 社 会 科 学
Xi g o i l ce c ’ n S ca in e L S
20 0 9年 1 月 1
N o ., v 2 09 0
论 周 作人 文 艺批 评 的宽 容 原则
张 文 淼
( 陕西师 范大学 陕西西安 7O6 ) 1 O 2
… …



的 呼 噪 始 有 意 义 ”, 所 以 主 张 反 映 多 数 人 的 情 感 , [ ] 认 为 自己个 人 的情 感 与 人 生 无 涉 , 缺 乏 社 会 意 义 的 。 是 但 周 作 人 却 认 为 , 是 “ 了社 会 或 人 类 之 名 , 立 社 这 凭 建 会 文 学 的 正 宗 , 形 中 厉 行 一 种 统 一 ”, 我 们 不 能 规 无 “ 定 至 少 需 写 若 干 人 的苦 乐 才 算 合 格 , 为 所 谓 普 遍 的 因 感 情 , 是 质 的 而 非 数 的 问题 。个 人 所 感 到 的 愉 快 或 乃 苦 闷 , 要 是 纯 真 切 迫 的 , 是 普 遍 的 感 情 , 使 超 越 只 便 即 群 众 的 一 时 的感 受 以外 , 终 不 损 其 为 普 遍 ”[他 举 也 。8 ] 例 说 ,礼 拜 六 》 的 小 册 子 , 合 社 会 心 理 , 到 普 遍 《 派 迎 得 的欢 迎 , 是 其 文 学 价 值 却 是 等 于零 。 这 就 得 出 了一 可 个结论 , 数的 多少并 不能 代表 文学 的普遍 与否 , 人 更 不 能代 表 文 学 的 价 值 之 高 低 。周 作 人 的这 一 见 解 , 破 除 了在 文 学 创 作 上 以所 滑 内容 的 社 会 涵 盖 面 之 大 小 来 判 断 文 学 价 值 的简 单 做 法 。 2、 认 为 不 能 以 已 成 势 力 的 文 学 理 论 为 标 准 来 他 统 一 文 学 , 行 文 艺 批 评 。“ 逢 文 艺 上 一 种 新 派 起 进 每 来 的 时 候 , 定 有 许 多 人 — — 自 己是 前 一 次 革 命 成 功 必 的英 雄 , 了批 评 上 的许 多 大 道 理 , 堵 塞 新 潮 流 的 拿 来 进行 。[周 作 人 以 俄 罗 斯 的 别 林 斯 基 、 尔 斯 泰 为 ”。 ] 托 例 , 出 他们 虽 为 文 学 争 到 了 社 会 性 , 又 用 文 学 的 指 但

[早期周作人文艺思想的审美文化透析] 周作人简介

[早期周作人文艺思想的审美文化透析] 周作人简介

[早期周作人文艺思想的审美文化透析] 周作人简介关键词:周作人文艺思想审美文化摘要: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涨落,周作人完成了他从“为人生而艺术”到“为艺术而艺术”文学观念的转变。

他肯定了文学创作中人的情感、自由的重要性。

同时,他并不放弃传统儒家的理性和节制精神,兼顾理性、情感、自由三者的结合。

在美学思想上,周作人强调阴柔美、优美,认为“美”即是“真”,即是“自由”。

在人生态度上,他提倡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即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命,以艺术家的心态去理解、感受生活。

一、从“为人生而艺术”到“为艺术而艺术”1918年周作人在《平民的文学》一文中正式提出“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他指出“文学上原有两种分类”:“纯艺术派”和“人生的艺术派”,认为文学应该是“研究平民生活――人的生活――的文学”,作家应该是“先知或引路的人”,他反对“以美为主的纯艺术派”文学“造成纯粹艺术品为艺术惟一之目的”,反对“一种部分的修饰的享乐的游戏的文学”{1}。

在文学研究会成立的宣言中他再次强调了以人生作为文学的目的,这些充分说明周作人初入文坛时的文学观主要是将文学作为研究人生问题、呼唤平民觉醒的工具。

然而,周作人“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思想从一开始就有折中、调和的色彩。

总之,他认为“文艺应当通过了著者的情思,与人生的接触。

换一句话说,便是著者应当用艺术的方法,表现他对于人生的情思,使读者能得艺术的享受与人生的解释”{2}。

另外,周作人始终不忘个体情感在文学艺术中的核心地位。

谈到文艺的本源时,他说:“就文艺起源上论他(文学)的本质,我想可以说是作者的情感的表现。

”{3}谈到文学批评时,他不仅主张“印象的鉴赏”的“诗人的”批评和“文艺上的宽容”,还肯定了情感的抒发离不开个性的解放和身心的自由。

谈到传统文学流派时,他说:“公安派的人能够无视古文的正统,以抒情的态度做一切的文章,虽然后代批评家贬斥他为浅率空疏,实际却是真实的个性的表现。

论周作人文学批评中的宽容原则

论周作人文学批评中的宽容原则

是, 1 9 2 2年他在病愈后发表了《自己的园地》 , 开始逐 论流 派怎 么 的不 同 , 但 其发 展个性 注 重创 造 。 ” Ⅲ l 并 且
渐转 向构建 自己的 文 学趣 味和 寻 找 属 于 自己的 艺术 在《 文艺上的统一》 《 文艺批评杂话》 《 自己的园地》 等 天地 。这在 当时 是一道 独特 的风景 , 表 明此 时 的周作
为《 新 文学 的要求》 的演讲 , 他说 : “ 从来对艺术 的主 的缺乏 , 认为创 作 “ 太 抽 象 化 了” , 没 有 真 实 地 强 烈地 张, 大概 可 以分 作两 派 : 一 是艺术 派 , 一是 人 生 派 。 ” _ 2 j 表 现 出 自己的个 性 。所 以 , 在 文 学 批评 活 动 中 , 他 认

系列 文章 中进一 步 阐述 了他 文学 批评 的宽 容原 则 。
人开始从新文学的启蒙立场上 向 自己审美情趣追寻 就这样 , 周作人构建起了 自己文艺批评 中独特 的宽容
的退 守 , 但 这 不是 逃 避 , 而是 对更 深层 次 的启 蒙 的坚 原 则 , 并 将这 一原 则贯穿 于 自己的文艺 活动 中 。 守, 对 文学本 真 的坚守 。在他 自己构 建 的 文学 批 评 园 地里 , 宽 容 这 一批 评 原 则 是 非 常重 要 和 突 出 的 , 他 从
周 作人文 艺 批 评 中宽容 原 则 的构 建 是 和 他 文 学
周作 人认 为文 学 是 个 人 的 : “ 我 以为 文的创 作 实绩 时 , 观 的变化 联 系在一起 的 , 在他 的各 类 文学 批 评 和文 学 现个 人情 思 为主 。 活 动 中逐 渐形成 和完善 。1 9 2 0年 1月 , 周 作人 做 了题 把新 文学 题材 的狭 窄 和 艺 术 上 的 单 调 也 归结 于个 性

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嬗变及浅评

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嬗变及浅评

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嬗变及浅评作者:季敏敏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1期摘要:关于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的变化,舒芜、钱理群、止庵等文人学者有过深入研究,将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大致分为前后两期,以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为分界线。

前期散文多是“浮躁凌厉”的时事文章,用词激烈尖锐,文风辛辣,批判之气充溢全文。

后期散文多慕平和冲淡的日常书写,用词朴拙幽默,常以闲谈式的话语开拓散文的美学意境。

以下是对周作人散文小品创作风格的浅议。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评议[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2一、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嬗变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大家,周作人在译介西学、文学理论研究、时事评论、散文创作等多个文学领域都有突出表现,尤其是其散文创作在我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周作人不仅是现代散文的开创者,美文的提倡者[1],更是以笔耕不辍的躬行精神坚守在散文领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

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大致分为前后两期,以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为分界线。

前期是从《新青年》时代(1918)一直到《谈虎集》(1927)的编成,期间主要作品有:《人的文学》、《论黑幕》、《平民文学》等论文;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等。

后期则是从《永日集》(1927)的写作开始,其主要作品集有《永日集》、《看云集》、《苦茶随笔》、《夜读抄》等。

周作人前期散文创作,无论是论说社会人事,或是抒情感慨,处处表现出一种战斗的意味,批判色彩强烈尖锐,“浮躁凌厉”的散文创作被称为讨伐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说着流氓似的土匪似的话”[2]是他对自己前期散文的评价。

随着五四的潮落,周作人的革命斗志似乎有些消沉,经过“女师大事件”、“三·一八惨案”,尤其是国民党的“清党”运动,周作人从与旧社会肉搏的战阵中退缩出来,走向“闭户读书”,走向专谈“草木虫鱼”的闲适、隐逸之路。

周作人_人的文学_与中国文学批评

周作人_人的文学_与中国文学批评
1918年12月15日,周作人在 《新青年》上发表了《人的文学》一 文,集中阐述了他的新文学的主 张。提倡新的文学,即“人的文 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周作人 在《人的文学》中明确指出:“用这
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 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 的文学。其中又可以分作两项, (一)是正面的。写这理想生活,或 人间上达的可能性。(二)是侧面 的。写人的平常生活,或非人的生 活,都很可以供研究之用。”[1]他的 新文学观念以人道主义为核心, 要写“人的文学”,要“立足于人间 本位主义”,“讲人道,爱人类”,以 此描绘社会“人生诸问题”。周作 人所讲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 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 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 间本位主义。”就是“从个人做起。 要讲人道,爱人类,便须先使自己 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2]就 是要以个人为本位,充分肯定人 自然本性和自身价值,维护人的 尊严和权利;而以这种人道主义 为基础的“人的文学”也必然是呼 唤人的发现和觉醒、尊重人的自 然本性与独立尊严的文学。周作 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将新文学 的 本 质 界 定 为“ 重 新 发 现‘ 人 ’”, 认为新文学家的使命就是从人道 主义立场出发,严肃认真地对待 “人生诸问题”,真实地描写底层 人 们“ 非 人 的 生 活 ”。 在《人 的 文 学》发表之前,文学革命的先驱胡 适和陈独秀分别于1917年1月和2
注释: [1 ] [2] 周作人:《人的文学》,《百年经 典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版。 [ 3] 周作人:《新文学的要 求》,《中国斯 文学大系- 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公 司1 935 年版。 [4] 刘锋杰:《“人的文学”的发生研究 刍议》,《文艺理论研究》(沪)1 999年02期第 2~1 1 页。

周作人文艺思想重评

周作人文艺思想重评
为当时 有影 响 的 三 大 理 论 家 : 从 文 学 革 命 到 抗 战 “ 前夕 , 一段 时期 在 当时社 会发 生最 大影 响 , 能表 这 最 现 独特 思想 的三 位 文 化 界 巨人 , 算 上 是 胡 适 、 要 鲁
本能 、 人的欲望 、 的性爱便 是 自然而然的、 人 合情合 理 的。相反 , 禁欲才是不道德的 , 鼓吹禁欲的文学则
关 键词 : 作人 ; 艺思 想 ; 周 文 评价 中图分 类号 : 0 . I 66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30 6 2 0 0 -17 5 10 -9 4(0 6)4 0 - 0 0
作为散文家的周作人 的地位和价值 , 学术界现 已做出了比较全面 、 客观 和公正的评价。但作为文 艺批评家的周作人 的地位和价值 , 国内学术界对其 进行的认识和评价仍是不全面和不公正的。对其文 艺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 和重新评价, 无论从历史 的 角度还是从现实 的角度 , 都是很有必要 、 有意义 很 的。作为一代文艺批评大家 , 周作人在 中国现代文 学批评史上有着别人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价值 。正像 有些批评家所指 出的 : 如果说《 “ 新青年》 同仁中胡 适、 陈独 秀是率 先起 来 为文 学革命 摇旗 呐喊 , 如果 说 鲁迅更多地以创作实绩投入新 文学战线 , 周作人则 主要为新文学作理论前导。在五四时期周作人是为
20 06年 8月
学进 行 了界定 :据 美 国莫 台耳 ( re1在 《 学里 “ Mi l d ) 文 的色 情 》 里所说 , 谓 不 道德 的文 学 共 有 三种 , 一 所 其 不 必与 色情相 关 的 , 其余 两 种都 是关 于性 的事情 的。
第 一种 的不道 德 的文 学 实 在 是 反 因 袭 思 想 的文 学 ,

[解读周作人小品散文中的文化情怀]周作人小品散文的特点

[解读周作人小品散文中的文化情怀]周作人小品散文的特点

[解读周作人小品散文中的文化情怀]周作人小品散文的特点在20世纪20年代,周作人的小品散文盛极一时,而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情怀更是为当时及今天的读者(尤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读者)所激赏、神往。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中一以贯之的追求趣味、表现趣味的审美态度,亲切、自然地导引读者从平凡生活走进美的所在,在平淡冲和的文字中得到净化和启悟。

周作人“很看重趣味,以为这是美也是善,而没趣味乃是一件大坏事”的文化情怀贴近人性,自然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

一周作人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小品散文,诸如《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喝茶》等,大都是谈人生与艺术的“趣味之文”。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一般都认为是西方随笔的“自我表现”与我国明代文人小品的“独抒性灵”的完美融合。

周作人作为新文学运动的主将,他所倡导的“言志”,是“抒我之情”、“载自己之道”,而非代人之言,“载他人之道”。

从1922年撰《自己的园地》起,周作人就与各种各样的“大名义”自觉保持距离。

1924年在《喝茶》一文中声言“茶道”。

即“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27,这成为日后周作人的生活信条。

现实人生注定是不完满的,然而周作人认为我们依然有可能体会生活之美和人生之乐。

他说快乐的真意是能在心灵放松的瞬间求得“美与和谐”。

他将这样的瞬间称作“偶然的片刻优游”,而获取的方式很多,你可以“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

”或者,坐在乌篷船里,以“游山的态度”(当然“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蓼和白口,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周作人有自己的坚持:我们在生活中,过于讲求功利和实用,做每件事,都事先计算好,希望能有实际效果,这样急功近利,没有意思。

无用的东西,比如游戏,对于生活来说,其实很有意义。

简述周作人的文艺批评

简述周作人的文艺批评

也何 尝不 把艺 术 与人 生 分 离呢 ? 我 以 为 艺 术 当 然 是 人 生 的 叫他 怎 能与 人 生 分 离?
但 并 非 唯一 的 职 务
,
,


,
为 他 本 是 我 们 感 情 生 活 的表 现 当然 也 是 艺 术 本 有 的 一 种 作 用
为人生

,
总 之 艺 术是 独 立 的
,


事实
提出 代
,


⑦ 从 帝 王 将 相才 子 佳 人 到 普 通 男 女
这 不 能不说 是 一 大进 步

,
平 民文 学

,
从 人 的文 学 这个 命题得 到 了 进 一 步 的深 化 与 具 体
,
周 作 人 的人 道 思 想不 象 过去 那

些 有善 心 施 舍 穷 人 的 富 翁
他认 为

平 民文 学 决 不是 慈 善主 义 的 文 学
时 间 垮 度 上 长达 二十 年 用 他 自己 的 话 说是

以 一 九 二五 年为 界分 为 前 后 两 个 时期
,
前 期进 取 的 成

分 多一 点
叛 徒 ,r
而后 期 则 多 了 些

隐士

的 成分
在 人 生 派 与艺 术派 争得 不 可 开 交 时 这 么讲


,
周 作 人 似 乎 想 保持 中 立
周 作 人 从西 方 吸 取 进 步 的 人道 主 义 思 想
《 人 的 文学 》

呼唤

人 的文 学


,

周作人及其文学批评

周作人及其文学批评
人 以 “ 容 ” 为 核 心 的 文 学 批 评 ,从 以下 三 个 方 面展 开 : ( )该批 宽 一 评理论 的形 成和基 本特征 ; ( )通过案例分析 来详细 阐述周作人 对 二 这 一批 评 理 论 的 贡 献 ; ( )该批 评 的 优 缺 点 及 其 在 批 评 史上 的正 负 三

五 四 时期 的批 评家 群体 是 奠基 者 、开 拓 者 的一代 ,用 自己的 批 评活 动 为新 文学 的发 展 开辟 道 路 ,并在 这 一过 程 中逐 步确 立现 代 批评 的独 立 品格 和独 立 地位 是历 史 赋予 他们 的使命 。周作 人之 所 以 能成 为五 四 时期最 有 影 响力 的批 评家 之 一 ,就是 因 为他 的批 评 理论 与实 践 能够 比较 自觉 、 比较 充 分地 体现 :周作人 ;文 学批评 ;宽容
周 作 人 在 他 的 文 学 批 评 旗 帜 上 写 着 两 个 醒 目的 大 字 : “ 宽 容 。”在 这两 个 大字 旁边 , 我们 可 以看 到 “ 自由 的文学 批评 ”、 “ 重批 评个 性 ” 、 “ 现 自己 ”等 内容 。正是 他所 主 张 的宽 容 注 表 原则 ,使 他在 五 四之 后 的新文 学 先驱 的批 评 阵营 中独 树 一 帜 、脱
颖 而 出 ,成为 最本 色 、最 纯粹 、 最有 影 响力 ,也 最 具有 理论 自觉 性 和批 评个 性 的批 评 家之 一 。但 也正 是他 独 特 的文 学批 评理 论 , 从 一开 始就 引来 了责难 、非议 ,甚 至是怀 疑和 否 定 。


宽容 的批评原 则
应对 新 势力 进行 压制 和迫 害 。 因此 ,作 为 批 评 家 ,必 须 从 根 本 上 摒 弃 那 种 单 一 的 独 断 的 批 评思 维惯 性 ,彻 底 挖 除传统 批 评 的封 建老 根 ,用 博 大 的胸怀 和 理解 的态度 来 进行 宽 容 的文 学批 评 。批 评如 要 成为 真 正宽 容 的批 评 ,必 须对 批评 家 的 思维 方式 进 行根 本 的改 造 。要 知道 ,真 理 并 不独 立地 存 在 于哪 一个 理 论之 中,而 是分 散 地存 在 于不 同 的理 论 之 中 。批 评 家 必须 极其 清 醒 、 明智地 认识 到 , 自己的意 见会 受 到 定 时 期人 们对 文 学 艺术 规律 的 把握 所 能达 到 的水 平 的制约 和 自 身 主 观条 件 的制 约 ,哪 怕 是 正 确 的意 见 也 仅 仅 具 有 相对 的真 理 性 。周作 人 否定 “ 官判 决式 ”的批 评 ,提 倡 多元化 的批评 ,认 法 为多 元化 的批评 不 囿于 门户 之 争 ,具 有兼 容性 和 宽泛 性 ,包 含现 代 的 自由 意识 。批 评 家 应 该 不 拘 于 既 定 的 批 评 标 准 , 不 随 声 附 和 ,而是 要 用 宽容 的胸 襟 去发 现和 理 解各 种有 意 义 的文 学创 作 中 所 体 现 的价 值 。正如 周 作人 在 《 自己的 园地 > < 旧序 》 中所 说 的那 样 : “ 是 文艺 爱好 者 ,我 想 在文 艺 里理 解别 人 的心 情 ,在 文 艺 我 里 找 出 自己的心 情 ,得 到被 理解 的愉 快 。在这 一 点上 ,如能 得 到 满 足 ,我 总 是感 谢 的 。所 以我 享 乐— — 我 想— — 天才 的创 造 ,也

浅谈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曾经是中国新青年心目中一个辉煌的名字。

即使后来的逐渐暗淡也并没有淹没他在现代散文创建上的巨大功绩。

通过他与鲁迅在“杂文小品"上的大胆尝试与辛勤实践,使这种古已有之的文体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而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又给新文学开辟出了一块新土地.他的文笔朴素流畅、舒徐自如中略带幽默和轻松,读后给人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感觉.很多学者都曾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过周作人,谈他的人生态度、文学造诣与历史功绩.谁都不能否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的多方面贡献,而更值得人称赞的便是他在散文创作上的突出成就。

他的小品文创作近千篇,这在我国现代散文作家中,堪称稀有。

这使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便和“小品文”联系在一起,深植于读者心中。

一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大体有“人事的评论”和以抒情、记叙为主的“美文”这两类。

相应地,也就出现了“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每种风格又各有自身的特点,显示了他深湛的艺术造诣.(一)浮躁凌厉所谓浮躁凌厉的风格特色在周作人“关于人事的评论"中显得很明显。

这类注重了议论、批评的杂感,触及现实,针砭时政,战斗的锋芒包藏在“湛然和蔼”的平淡叙述中。

这又是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在当时的文艺界中,很多人以满腔热情、激愤之词,写出了慷慨激昂的话语,用尖锐之词控诉一切不合理的事物。

而周作人却没有因为所要表达事物的不同而改变其一贯的习文风格.依旧是那样的温文尔雅,但却在字里行间、行文之处来评时政,发感慨。

我们且看他是如何展现的:第一:对于封建传统思想的批判,写的淋漓酣畅又亦庄亦谐。

在《祖先崇拜》这篇一千来字的短文里,周作人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对于“在自然律上,明明是倒行逆施的封建伦理观念”进行了理直气壮的批判。

但他的批判、反抗又自与别人不同,于挑战、评判的态度中又见中庸与平和。

对于封建礼教宣扬的那一套虚伪的所谓“风纪教化”,周作人也毫不客气地加以嘲讽.如当时上海的湘沪警察厅明令禁止携带十岁上下的女孩进浴堂,理由是“有关风纪”。

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周作人(1898-1973),原名周景涛,号迳庵。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家。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以《故都的秋》、《散纸癖》等闻名,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散文大家”。

一、婉约清丽、温润典雅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清丽温润,富有诗意。

他善于运用婉约的笔调,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写,展现出生活的细腻之美。

他的散文笔触轻柔温润,充满着文人的风雅情怀,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二、隽永含蓄、情感真挚周作人的散文作品隽永含蓄,情感真挚。

在作品中,他常常通过对生活中细微、平凡之事的刻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在情感表达上,周作人的散文作品常常富有深情之笔,通过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宁静深沉的品格。

三、用典传神,富有比兴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兴手法。

他擅长通过典故和比兴来传神,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通过对古人的才情风采的赞颂和传承,周作人不但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也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四、语言流畅优美,情感饱满周作人的散文语言流畅优美,情感饱满。

他擅长用简洁清新的句式,清丽澄澈的文字,流畅优美的篇章,展现出大家风范。

在情感表达上,周作人的作品往往富有真挚、深情的情感,读来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共鸣和触动。

五、独特的叙述手法,情感真挚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中,他往往能够巧妙地运用独特的叙述手法。

他善于通过纯熟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叙述方式,使散文作品展现出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深度观察和细致描绘,周作人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塑造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韵味的人物形象。

六、文学批评眼光独到除了自己的散文作品外,周作人还在文学批评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

他曾撰写了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对我国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有着深刻的研究,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瑰宝,对于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的文学

人的文学

《人的文学》,周作人早期提出的,倡导人性的,人道的文学主张,标示新文学的内容特质。

20年代,其对于中国文学的指导意义在于,作家将目光聚焦到现实中,标榜新文学,适合五四文学个性解放的热潮,对于文学革命的推动祈祷了重大作用。

此后,周作人更提出了“平民的文学”。

“人的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周作人明确指出他所说的人到主人并非世间“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注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他是站在启蒙的立场上,从内容方面着眼,提倡“普通”、“真挚”的“平民文学”,并且明确的把思想革命的要求与文学革命的要求结合了起来,对文学革命的思想基础进行了更高、更具理论概括力的理论概述,把文学现代性与“人学”现代性紧密结合起来,使新文学明确了与旧文学在基本的思想原则上的分歧。

作为一个“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周作人对我国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不仅是著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文艺批评家、小品文作家,而且也是杰出的民间文艺理论家。

他自二十世纪初叶起,就开始了对民间文艺的注意和研究。

他对我国现代民间文艺研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周作人是我国现代民间文艺研究的最早倡导者和发起人之一。

早在1906年,他就曾写过研究民间文艺的文章《三辰神话》,以后又于1914年在绍兴县教育会刊上发表了研究歌谣和文章和征集歌谣的启事,并身体力行,采“得儿歌二百章左右”。

1917年9月,周作人到北大任教后,立即参加了刘半农等人发起的歌谣征集活动。

次年,又与刘半农、钱玄同等在北大组织了歌谣征集处,拉开了我国现代民间文艺搜集和研究的序幕。

1920年冬,北大歌谣研究会正式成立周作人任主任之一,参与主持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文艺研究团体的领导工作。

1922年,他又同常惠等人一起,负责编辑了第一期《歌谣》周刊。

与此同时,他还十分热心《歌谣》以外的民间文艺搜集和研究,如为刘半农的《江阴船歌》作序(1919年),回答赵景深有关童话研究的问题〈1922年)。

周作人散文赏析

周作人散文赏析

周作人散文赏析周作人在散文创作初期(1920年),于香山养病,这一时期的散文则体现了其散文思想的转折期。

先前一直奉行和平方式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五四运动失败后思想不免动摇,加之养病期间,阅读了几十种佛经,将思想中原本所有的人道主义思想与佛经的普爱众生、忍辱、施舍等教义结合起来,揉合了希腊古典文学的和谐、均衡、宁静之美,从而构筑了周作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而正是这种精神构筑形成了周作人散文的独特三味:清淡、苦涩、辛辣。

1、清淡之美周作人的散文,向来都是追求平和冲淡之美的,比较平缓宁和,与世无争,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在其笔下都饱含深情。

正如作者本人所言“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他的作品《喝茶》便是“闲适”散文的代表作。

他在文中写到“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他不但讲究喝茶环境,更注重喝怎样的茶,用怎样的器具,配怎样的茶食。

其间,韵味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篇阅读下来,我们会发现此文给我们以一个清雅独特的艺术世界,而最为重要的是抒发了喝茶人的那份返璞归真的风雅情趣。

又如如他在《乌篷船》中写到“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这些文字,与作者本人所追求的那份悠游闲适完美契合。

可见,他的作品,善于以洒脱的名士风度,在平淡的叙述中咀嚼欣赏生活的趣味。

2、苦涩之情1924年前后,中国的思想界处于一种十分沉闷的时期。

他感到了信仰坍塌的孤寂和虚无。

随之,便有了作品《苦雨》,该文通篇笼罩在淡淡的哀愁里。

他在写作时,先是描绘了或悠然或壮阔的诗一般境界。

但之后却一语点破,“但这只是我的空想,如诗人的理想一样地靠不住”,他的心境如连日阴雨一样压抑沉闷,文中还写到“我住在北京,遇见这几天的雨,却叫我十分难过”。

小议从建国后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升级看政治对文艺的干涉

小议从建国后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升级看政治对文艺的干涉

文艺与政治这两个实实在在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我们所不可缺少的,无时无刻人人都无法摆脱的社会产物,总是有着各种各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而在中国,这种无形的关系却时不时的以一种真实的显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这种呈现主要表现为文艺对政治的反映,政治对文艺的干涉。

要想理解政治与文艺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就必须了解一下政治和文艺这两个社会现象。

对于政治来说,它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文学也同样是如此,这两个方面在学术界都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可是总而言之,政治这一词语还是有着一些专家学者们所认同的地方:它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

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

这一社会现象很复杂,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那么文艺呢,同样也有大家所共同认识的地方:文艺包括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它们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因而,精神的价值不同于物质的价值,它是内在的、本体的、不断超越自身的。

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所以,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其自身最为内在的、基本的价值所在,是人类的精神体验。

从以上对于政治和文艺的两种公认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是一种为了统治而设定的特殊的人类社会管理制度,它是统治者(政党、组织、政府等))为了维护自己的至高权利而制定的,并且还会随着时代的变动而变动,它的制定与实施也是针对不同时代和人群的强制管理;而文艺却是体现了一种人们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展现,它没有特定的规则,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创作和创新,来展现个人或是集体的一种意愿,表现出的是一种精神超越性。

批评就是写作——浅析周作人的文学批评

批评就是写作——浅析周作人的文学批评
后 的 认识 。
那 时 , 冷 静 的人 也 难 以保 持 理 性 。 如 胡 适 , 也 附 和 “ 最 例 竞 打倒 孔 家店 ” 口号 , 作 人 当 然也 未能 免 俗 , 的 周 但他 觉 察 较 早 , 省 反 较快 。
这个 时期 有 关 周 作 人 文 艺 思想 的 文 章 主要 收 集 在 《 自己 的 园 地》 12 年 )《 天 的 书》 12 年 ) 谈 龙集 》 12 年 ) (9 3 、雨 (9 3 和《 (97 三本 散 文集 中 。《 自己 的 园地 》 本 集子 的 书名 就 是 周 作 人 的 这
2 0 年 第1 期 09 9
周 刊
批 评 就 是 匕
写 _ ]

浅析 周 作 人 的 文 学批 评
王 勤 滨
( 南科 技 学 院 中文 系 , 湖 湖南 永 州 摘 要 : 作人的文学评论具有创造性 , 含激情 , 满 用 饱 充 4 50 ) 2 10
理 性 , 是其 心灵 的表 现 。 对 周 作 人 的 文 学评 论 来说 , 评 就 也 批 是 写作 。 关键词 : 周作 人 文 学 理论 文 学批 评 作 品
其 文艺 思 想 的 演 化轨 迹 清 晰 可 寻 。 1 2 — 1 2 年 是 周作 人 文 艺 思 想 的 觉 醒 和 建树 阶段 。五 9 1 97 四前 后 , 国 知识 分 子 处 于 绝 望 和 激 进 相 互交 织 的循 环 之 中 . 中
的提 倡 . 人 们 “ 成 人 的 道 德 , 现 人 的 生 活 ” 使 养 实 。封 建 时 代 的 载 道 文 学 是 陈独 秀 、鲁 迅 和 周 作 人 等新 文学 先驱 者首 先 要 打 倒 的对 象 . 他 们 在思 想 上 尚没 有 清 醒 地 认 识 到 : 但 文学 不 能 做 载 道 的 工具 。 同 样不 能做 其 它 任 何 目的 的 工 具 . 为文 学 本 也 因 身就 是 一 个 独立 的存 在 。 周 作 人之 所 以主 张 人 的 文学 , 因 而 是 为他 以为 文 学无 非 是 人 生 的表 现 , 应 该 用 来 批 判 改 变 人 生 。 就 提 出 自己 上 述 的激 进 主 张 不 到 一 年 ,周 作 人 就 有 所 察 觉 , 于 12 年在 《 93 自己的 园 地 》 中对 自己在 《 的 文学 》 文 中 的很 多 人 一 观点 进 行 了修 正 。 周 作 人 12 年 前 的 文学 批 评 作 品基 本 上 都 收 录 在 12 年 90 96 出版 的 《 术 与生 活 》 一 书 中。 12 - 12 年 的 作 品 集 中 在 艺 90 93 12 年 出版 的 《 93 自己 的 园地 》 《 天 的 书 》 。为 什 么 12 年 和 雨 中 90 前 出 版 的作 品 拖 到 1 2 年 才 出 版 ,而 12 年 以后 的作 品 却 在 96 90 12 年就 出版 了 呢 ? 体 的情 况 我 们 尚不 得而 知 , 93 具 但观 其 内容 可 以发 现 ,艺 术 与 生 活 》 里 面 的 内 容 是 周作 人 已经 放 弃 了 的 《 观点 , 《 而 自己 的 园地 》 《 天 的 书 》 是 周 作 人 大彻 大 悟 之 和 雨 则

试析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试析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摘要: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成熟的散文艺术风格--平和冲淡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中国散文的百花园中孑然独立、独树一帜,且影响所及,形成了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关键词:周作人,小品散文,艺术风格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鲁迅称之为中国现代"最好的散文家"中的第一名。

周作人称自己的文章是 "流氓鬼"和"绅士鬼"的文章。

"流氓鬼"是针砭现实,文风激昂凌厉,如《死法》等;"绅士鬼"是指叙事抒情的小品散文,如《故乡的野菜》等,相应地形成了周作人的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

不过,纵观周作人的散文,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在文学史上影响也最大的还是以冲淡为特色的小品散文。

周作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成熟的散文艺术风格--平和冲淡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中国散文的百花园中孑然独立、独树一帜,且影响所及,形成了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其艺术风格表现为:1,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文章的笔势是形成一种独特风格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作者的性格特征在艺术上最自然最成熟的表现。

周作人的散文,不同于鲁迅的洞彻犀利,也不同于冰心的委婉清丽,他的散文在用笔上从容不迫,流转自如,不会因为构思、结构而拘谨,不会因为文短而板滞,读起来,就像是一番闲聊,而往往在这种闲聊中能够触到某种道理,仔细体会,却又深藏在我们的脑海中,如周作人早期的《碰伤》一文中,作者意在抨击反动暴警任意殴杀各校在新华门前索薪的教职员一事,作者没有拘泥于枯燥的说理,也没有大肆的指斥,而是持一种随意闲谈地说:"我从前曾有一种计划,想做一身钢甲,甲上都是尖刺,刺的长短依照猛兽最长的牙更加长二寸。

穿了这甲,便可以到深山大泽里自在游行,不怕野兽的侵害。

浅谈从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及文艺理论管窥其文艺批评精神

浅谈从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及文艺理论管窥其文艺批评精神
(二)谈天地万物、平淡自然的文风到批评的自由精神
周作人是名副其实的杂家,他的散文涉猎面十分广博,举凡民俗学、心理学、神话传说以及天地之间的物象无不具备。在《雨天的书?序》中说“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可见周作人把平淡自然作为写文章的审美标准,评论文章从来不刻意雕琢、矫揉造作,而是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净朴素的美,这与周作人受传统儒家中庸人生观的影响密切相关。
(二)由“五四”时期的文学理论导引出来的“宽容”
在“人的文学”的指导下,周作人随后提倡“平民文学”,倾向“人生写实派”的一方,文学是自由的,写实的,个性地表达人性的,而不是封建的、虚无的,单一的。这样,周作人便主张以宽容的立场品鉴文学,宽容是他文学批评理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品质之一。在他的理论批评文章中,宽容精神原则处处显现,他在告诫批评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关键在于向读者提供一种分析,而不是“理性的判断”,批评家没有权利以个人的意见去“统一”文坛,“规范”作家的创作,更不用说决定作家作品的命运了。批评家对于文艺自身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达到极限,这是普遍的真理。周作人的这一思想,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真正做到践行了宽容的批评原则。
周作人在《自己的园地》中认为“所谓自己的园地,本来是范围很宽,并不限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只要本了他个人的自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作人把文艺比作园地,不言而喻,就是要说真正的文艺是开放自由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表达,一切扼杀文艺的自由和个性都是封建的和不人道的。周的这种文艺观显然是与“五四”时期的相对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是一致的,比如对“人的发现”始于1918年《新青年》上发表的《人的文学》一文,从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周作人将“人的发现”与“文学的发现”统一起来,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他的文艺批评也透露出人性的自由表达。

简述周作人“人事的评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周作人“人事的评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周作人“人事的评论”的主要内容
周作人的《人事的评论》是一部评论性散文集,主要内容涉及他对当时社会现象、人事风物以及文学艺术的看法和意见。

该书由十五篇独立的散文组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读禁书随感》和《镜花缘文艺批评》。

《读禁书随感》是周作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社会道德观念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文章,他认为应该在知识自由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文化,而不是受到束缚和限制。

《镜花缘文艺批评》则是对当时文坛上的作品和作家进行鞭挞和评价,他主张文艺创作应该体现真实、自然、朴素和有趣的精神。

除了这两篇,其他散文也涉及到周作人对社会、教育、宗教、政治等方面的评论。

他批评传统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对儒家思想的盲从和僵化,对封建秩序的反动等。

他主张人道主义、自由和民主的思想,认为应该尊重个体的权利和人的自由发展。

此外,他还对中国的女性地位、诗词创作、戏曲、戏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和探讨。

总的来说,《人事的评论》是周作人对当时社会现象和文艺作品提出的批评和意见,他通过对种种现象和问题的反思和观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展示了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社会状况和人性自由的深刻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作人早期文艺批评评价
周作人的文学批评在五四时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因而使他成为五四时期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

(《新民主主义论》)能够代表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文艺思想的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胡适,因为他最早发表了《文学改良诌议》一文,推动了文学革命运动。

然而,周作人要比胡适深刻得多,他很早就看到了白话文运动的局限性,而提出必须进行思想革命的问题。

1919年3月,他发表了《思想革命》一文指出:“中国人如不真正‘洗心革面’的改悔,将就旧有的荒谬思想弃去,无论用古文或白话文,都说不出好多下来”。

在此前后,他写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和《新文学的要求》等几篇文章都谈到了思想革命的问题,他在《人的文学》中指出:“?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价值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周作人是以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家、散文家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

他的文学思想不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而且还接受西方各种思想,纵观周作人数个文学活动,他的文艺思想是一个庞杂的体系。

他于1941年作的自序《书房一角》中说:“我写文章始于己已(1905)已36年了。

这期间可以分为三载,其一是己已?,多翻译各国作品,其二是民国十一年后写批评文章,其三是民国二十年之后只写随笔或称读书录。

我则云看书偶记,似更简明得当,古人云‘祸从口出’,我写文章向来不例外,但这三期尤为甚”。

他对自己的文学活动进行了分期,并进行简单的剖白。

他在给孙伏园的一封信中,对自己的思想说得更明白清楚:“我近来的思想动摇与混乱,可谓已至其极了。

托尔斯泰的无我爱与尼悉的超人,共产主义与善种学耶佛孔老的教训与科学的例证,我都一样的喜欢尊重,却又不能调和统一起来,造成一条可以行的大路,我只将这各种思想凌乱地堆在头里,算是乡间的杂货,或者世间未来就没有思想上的同道也未可知”。

周作人早期人道主义,归纳起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弗洛依德学说以及蔼里士的性心理学。

2、日本的桦派的新村运动。

3、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

4、孔子的中庸主义。

周作人这种庞杂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在文学批评的实践上,便出现了三种类型的批评:一种:文艺批评的短论式,集中在《自己的园地》。

二种:文艺批评的序跋式。

三种:文艺批评的读书笔记,如《夜读抄》等。

阿英曾针对周作人文艺批评的思想特点和评论手法称许道:“周作人的批评方法,在《自己的园地》1922年一集确立了中国新文艺批评的础石,同时也横扫了当时文坛上的反动势力学衡家的········《沉沦》、《桂诗》二评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可谓是重要的贡献”。

周作人研究专家舒芜也说:“他提出著名的人的文学的理论,是为了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以大批评家的权威说出来,支持郁达夫的《沉沦》和汪静之德《桂诗》,是为了打击伪善的礼教”。

(《周作人概观》)
《沉沦》具有开拓性,评论《沉沦》体现了周作人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远见卓识。

郁达夫曾说:“《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是成于一时期,年代1921年,虽然国内有一般人在提倡文学革命,然而他们的目标是钻进了思想方法,于纯文学的讨论还少,这年秋《沉沦》出版,当时社会还看不惯这种畸形的书,也不知受的讥评嘲笑有几十百次。

后来周作人在北京晨报上为我写了一篇申辩文字,一般骂我海淫,造作文坛壮士,稍稍收敛他们的雄词,过
后两三年,成了一般青年的热爱,销行到了两万多册”。

文学批评的特色:
首先,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贯通艺术与科学,使两者融合并同意在一起。

周作人自己曾说:“我的兴趣所在,是关于人类学、儿童学与心理学,虽然是零碎的知识,但是唯一的知识·······”。

又说:“我的道德观恐怕还说是?家的,但?的道与法掺和在内,各方面又加了科学常识,生物学·······性心理学,而来这一点较为重要”。

周作人的文学批评直接得益于西方文化的人道主义理论,不仅学统、深刻、有针对性,而且更含有“异质”色彩和现代气息。

他以人道主义为价值尺度,以“人的发现”—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学为参照物,以蔼里士、弗洛依德学说以及西方现代教育学、人类文化学等为武器,对旧文学进行估价、剖析和批判。

一针见血地将封建旧文学定性为“非人的文学”,揭露了封建旧文学的本质,击中了要害。

运用批判的武器,透过“非人的文学”批判非人的生活、非人的道德,从深层上动摇了旧文学生存的基础。

其次,周作人把文学批评与社会批判统一起来,透过文学批判达到社会批评的目的。

周作人敏锐地认识到,文学无论是批评与主张,都必须抱定时代这个观念,将文学视作一种社会现象,放在社会时代的背景下加以考虑、观照。

他将非人的文学与封建专制制度不可分隔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专制制度,以及吃人的旧道德、旧礼教。

提倡灵与血一致的生活,肯定人的一切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得到完全满足。

而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排斥改正。

再次,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能够简要的抓住作家作品的特点。

周作人说:“做序时批评的工作,他需得捷要地抓住书与作者的特点,在不过分的夸张下,明显的表现出来,才算成功······”。

周作人对郁达夫的《沉沦》的评价就抓住了性苦闷这个特点,作了科学的解释。

在评价《阿Q正传》时,抓住了鲁迅那种创作手法的来源,即俄国的果戈理、波兰的里克微支、日本的夏日漱石。

评价老舍的《骆驼祥子》,就抓住了它的语言特色。

最后,周作人的文艺批评,敢于打破固定的模式,以各种角度去评价作家作品。

他使用的批评方法简直是信手拈来,充分的显示了批评大家的风度,不论是序跋、短评、读书笔记、,显得总是平和适中,使人看不出刀光剑影的火药味,即使是批判封建主义文学的评论。

在文学上的贡献
周作人的翻译贯穿于他的一生,从翻译开始,以翻译而终。

1908年与鲁迅创办《新生》刊物,后编《?小说集》。

他的散文随笔,次于翻译,在新文坛上独树一帜,它的影响有好有坏,坏的影响多于好的影响。

他提倡的文学理论方面,时间较短,但不可忽视,就其对后来的影响益多于害。

他的文学批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文学革命初期他确立了:“平民文学”、“人的文学”这两个中心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旧文学。

另一方面,他的文学评论对建立中国新文学的批评理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