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第一章绪论

1.植物保护: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植物保护的对象:在广义上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围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在狭义上指人类的栽培作物,农业上一般用狭义的概念。

4.有害生物:指那些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3R: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药性。

第二章植物病害

1.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的这种现象。(观赏、食用:郁金香、茭白、韭黄)

2.植物病害三角:在自然情况下,植物病害的形成涉及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它们之间呈三角关系,即“病三角”。(病四角多了农业管理)

4.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分为病状(是指植物本身外部和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和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结构)。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症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白粉病和黑粉病)、锈状物(白锈病)、粒状物、脓状物。

5.植物病害类型: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6.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其特点为: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定规律,有明显的病变过程。

7.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而引起植物病害。其特点为:不具传染性,发病无规律、发生过程迅速,有些能恢复

植物病原物包括: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毒力:指农药对有害生物毒杀或机体结构和功能损害的能力,是衡量和比较农药潜在活性的指标,以LC50/EC50/LD50/ED50表示。

致病性:是指一指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8.真菌(fungus):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9.真菌的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典型的营养体称为菌丝。菌丝成丛或交织成团的丝状体称为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

10.吸器: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

11.真菌组织体主要包括菌核、子座和菌索等。

12.真菌的繁殖方法分:

①无性繁殖:指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无性孢子包括3类: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作用)

②有性繁殖:性细胞或性器官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一般经历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过程。有性孢子包括5类: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作用)

举例一种在实验室中你观察到的孢子,并描述其基本特征

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阴性(G-)少数是阳性(G+)。

喷菌现象、意义、步骤

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病害部位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一般都有大量细菌存在,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的现象。

其意义为: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这是简便而可靠的诊断方法,是区别细菌病害或

真菌、病毒病害的最简便手段之一。

其步骤为: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水,剪取水稻条斑病菌叶片病健交界处组织块,将组织块放

于水中,盖上盖玻片,静置1分钟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对光自习观察组织块周围的变化。

16.真菌界:分为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无性菌门。

①壶菌门:营养体差异较大,较低等的为单细胞,可形成假根;较高等的可形成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囊,有性繁殖产生休眠孢子囊。如引起玉米褐斑病的玉蜀黍节

壶病。

②接合菌门:菌丝体发达,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

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如引起甘薯软腐病的葡枝根霉。

③子囊菌门:菌丝体发达有分隔和分枝,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囊

和子囊孢子。子囊果的类型: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座。引起植物病害的子囊菌

有外囊菌(引起桃缩叶病的畸形外囊菌)、白粉菌(引起麦类白粉病的禾布氏白粉菌)、

子囊壳菌(引起每类赤霉病的玉蜀黍赤霉)、子囊腔菌(引起里黑星病的纳雪黑星菌)、

子囊盘菌(引起油菜菌核病的核盘菌)。

④担子菌门:菌丝体发达,分隔分枝,细胞一般双核。无性繁殖除锈菌产生无性孢子外,

其余很少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分为黑粉菌(引起小麦散黑穗病的

黑粉菌)和锈菌(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

⑤无性菌门:菌丝发达,分隔、分枝,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尚未

发现。分为丝孢菌(引起稻瘟病的灰梨孢、棉花黄萎病的大丽轮枝孢)、黑盘孢菌、球壳

孢菌(黄麻秆枯病)、无孢菌(纹枯病)。

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需要在适宜寄主细胞才能完成自身复制的非细胞生物。典型的病毒粒体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25.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又称病程。分为四个时期:侵入前期(病原物侵入前已与寄主植物存在相互关系并直接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时期,该时

期是阻止病原物侵入和发展的有利时期。)、侵入期(是从病原物开始侵入寄主到侵入后

与寄主建立寄主关系的一段时间,以湿度和温度影响最大,侵入途径有直接侵入、自然孔

口侵入、伤口侵入)、潜育期(是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表现症状前的

一定时期)、发病期(在发病最适温度围,温度愈高,愈有利于病斑扩展和孢子形成。)。

26.不同植物病原菌(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入方式:自然孔口和伤口。

28.病害循环:侵染性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季节再次发病的过程。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三种方式:寄生、腐生、休眠。病原物的传播:气流传播、雨

水传播、昆虫或其他生物传播、人为因素传播。初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一

个生长季节中最初引起的侵染。再侵染:初侵染植物上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

又侵染植物的健康部位或健康的植物。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害。多

循环病害:一个生长季节中具有初侵染和再侵染的病害。

29.柯赫法则:判定侵染性病害及病原物病原性的通则。容:感病植物上伴随有病原物;在培养基上可分离培养;回接表现相同症状;再分离培养到相同病原物。

第三章植物虫害

2.昆虫的特征:昆虫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体躯分为头、胸、腹3段,生有

6足4翅的动物。具体表现为:①体躯由一系列体节所组成,明显分成头、胸和腹3个体段。②头部着生有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0-3个单眼。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③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3节,各节上着生有胸足1对,中、后胸一般各有1对翅。是运动中心。④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所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是

新代和生殖中心。⑤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